2018年事业单位备考指导-数资篇(一)
- 格式:docx
- 大小:55.31 KB
- 文档页数:2
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数资怎么备考-据说国考数资要猜C,上考数资要猜B同时备考国考和上考的,怎么备考?上海华图分享2018上考数资备考:据说国考数资要猜C,上考数资要猜B盼望着盼望着,2018上考来了,有些猝不及防,考生们的心也如受地球引力作用的苹果一样纷纷飞向2018上考考试大纲和职位表这片沃土。
对于两线作战的同学来说,国考和上考考试大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备考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上海华图接下来就给大家梳理一下两者中数学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大纲表述有差别国考大纲中数学部分有两种类型题,一是数量关系,另外是资料分析;而上考大纲中把这两种和在一起叫数理能力。
2、考察能力有所区别国考数学部分包括三个题型,分别是数字推理、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其中重点考察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
另外国考省部级要比地市级多5个数量关系,也就意味着省部级的数量关系较难。
上考要比国考多考察一种题型,即数字推理,资料分析也只有15个题,比国考少五个题。
另外上考AB类有一半左右的题目是一样的。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国考上考大部分考试题型还是很相似的,只不过是部分考察能力稍有些区别的。
如果是考生是两线作战,那么在备考的国考的同时还要兼顾上考,特别是数字推理。
另外关于数量关系(数学应用)虽然考到的是基本数学知识,但是还是有一大批小伙伴是“嫌弃”数学运算的,因为大家觉得太难了,其实每年数学运算的题目考查都会有难易之分,难题有,简单题也有,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挑选自己喜欢,比较简单的题型入手,例如:方程问题、经济问题等等。
当别人还在争论到底是选B还是选C的时候,我早已选对答案在做下一题。
虽然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数量关系是最难啃的那块“硬骨头”,但其实掌握了技巧和方法,这一部分就会变成耐人寻味的“脆骨”了。
(编辑:上海华图)。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资料分析备考之
特征数字法
国考行测理科分为两大部分。
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资料分析可谓是必争之地,不容有失,同时在难度设置上,资料分析也相对简单,易于掌握,是广大考生提高行测分数的不二之选,所以做好资料分析显得更加重要。
然而数据大、列式复杂是资料分析计算中的一大特点,所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将结果计算出来,成为制胜的关键。
接下来带领大家学习一下这个最为快捷的方法--特征数字法。
一、什么是特征数字法
特征数字法,就是将含有特征的百分数等转化成为与之近似相等的分数从而简化运算的一种方法。
例题:
在上述计算中,我们可以将25%转化为1/4,计算转化为
,所以得到计算结果为D。
那么要想将百分数和分数进行转化,就需要识记常见的特征数字。
二、常见的特征数字
(7的分数整体上是142857几个数字的整体循环,1/7是142857中第一小的数1开始往后循环,2/7是第二小的数2开始往后循环.....)
(9的分数也是循环数,九分之几就是百分之几十几点几)
(11的分数也是循环数,十一分之几就可以在后面乘以几)
<
三、注意放缩
计算过程中将百分数转化为的分数或临近的分数,注意放缩。
例、计算
解:将17%看成1/6结果偏小,计算转化为偏大,所以选择结果较小一点的C选项。
四、应用环境
特征数字法主要适用与以下几种列式类型:
故选择A。
当然,所有的方法都需要一个积累、运用、熟练的一个过程,所以在接触了这个方法以后,在今后的题目练习中,还需要根据列式类型选择特征数字法,提高自己的使用熟练度,这样才能在资料分析的计算过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2018 深圳市考-数资(笔记)数字推理【注意】做题思路:1.有特征:(1)分数数列,题干中出现分数。
(2)数列特别长,多重数列。
(3)出现 64、125、343 等,出现跟平方、立方有关的或附近的数,幂次数列。
(4)倍数。
2.无特殊:(1)没规律就做差,没规律的大部分数列可以通过做差做出来。
(2)做差没规律考虑递推数列,一般是圈三个数,个别情况考虑两个数或四个数递推。
41.2,14,34,62,()A.90B.98C.108D.116【解析】41.先看数列有无明显特征。
方法一:发现 62=64-2,34=36-2,14=16-2,2=4-2,64、36、16、4 分别是2、4、6、8 的平方,可以转化为幂次修正数列,则()=102-2=98。
方法二:做差:12、20、28,做差后是公差为 8 的等差数列,28+8=36,()-36=62,()=98。
【选B】【注意】1.突破点是 62,62 在64 附近,想到幂次修正数列。
2.数推没有规律考虑做差,相当一部分的幂次数列,通过做差都可以找到规律。
做差的时候需要仔细,算错就找不到规律。
42.-1,-4,5,-22,59,()A.-184B.302C.-243D.140【解析】42.没有任何特征,先做差,一定要注意做差顺序,是前-后还是后-前,尤其是出现正负号的时候,容易整反。
习惯用后-前,-4-(-1)=-3,5-(-4)=9,-22-5=-27,59-(-22)=81,-3、9、-27、81,正负交替出现,是公比为-3 的等比数列,则做差后 81*(-3)=-243,还原数列,()=59+(-243)=-184。
【选 A】【注意】若无法还原,可以设()为x,则 x-59=-243,x=-184。
43.1716,2523,3330,4642,5853,()A.6862B.6765C.6662D.6460【解析】43.属于广东特色,是特别大的数字,考数字推理一般是两位数、三位数,在出现四位数的时候,往往考虑机械拆分,若数列写为:17、16、25、23、33、30、46、42、58、53、()、(),数列长,是多重数列,交叉找规律或者两两分组找规律。
2018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理工学类-数学1试卷(解析)1考查函数的性质。
将直接代入函数得故正确答案为C。
2考查极限性质和取整函数的用法。
一个数它的倒数越小,它本身就应该越大。
函数是取整函数,也称为高斯函数。
其中不超过实数的最大整数称为的整数部分,记作或。
结合极限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的意思是:的极限趋近于的左边,如图所示:等价于,即如图所示:同理,等价于。
将,分别代入,里面,替换计算得到,。
故正确答案为B。
3考查无穷小量的性质。
由无穷小量的定义可立即推出如下性质:1、两个(同类型)无穷小量之和、差、积仍为无穷小量;2、无穷小量与有界量的乘积为无穷小量;3、任何无穷小量必都是有界量。
由定义可推断出,A、B、C均为无穷小量。
但如果要判断两个(同类型)无穷小量之商是否为无穷小量,需要根据具体的函数或阶数进一步计算判断,仅凭无穷小量比无穷小量无法判断其比值是否仍为无穷小。
比如时,代入,则此时他们的比值并不是无穷小。
故正确答案为D。
41、考察收敛数列的性质;2、迫敛性为:设收敛数列,都以为极限,数列满足:存在正数,当时有,则数列收敛,且。
令,则可以通过放缩得到。
因为两边取极限,由迫敛性即可得到。
故正确答案为A。
5考查高阶导数。
一阶导数的运算法则可直接移植到高阶导数。
容易看出:,直接对求导计算,则对,分别求导得:、。
故正确答案为B。
6考查等价无穷小量。
,则称与是当时的等价无穷小量,记作。
常见的等价无穷小量有:、、、。
所以当时,有且。
将其带入极限式子里计算可得。
故正确答案为D。
7考查连续函数的最值求解。
由连续函数在上的性质,若函数在上连续,则f在上一定有最大、最小值。
我们需要比较f在所有稳定点、不可导点和区间端点上的函数值,就能求解最值问题。
且由微积分基本定理公式可知:对求导可得到,因为在区间上,、,所以(分母大于零,分子大于等于零,分数即大于等于零),故是单调递增函数,最小值在左端点取得,即。
故正确答案为A。
2018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数资的复习攻略哈尔滨华图-张雪随着2017年黑龙江省考的落幕,我们也即将迎来2018年国考,无论是18年省考失利还是17年国考的错失,我们都应该为了自己的目标坚定的走下去,完成我们未完成的梦想,下面,我会针对18年的国考中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给出大家一些复习的方法与技巧。
一资料分析对于资料分析这部分,大家一开始看到题可能都会感觉比较蒙,对于不让带计算器的5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认为无从下手,其实我想说的是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如果让你带计算器你就真的能把题做对吗,可能一些有过考试经验的同学可以很顺利的做出正确答案,可是对于大部分新接触公务员考试的同学来说你真的能做到吗?所以对于资料分析这块的得分,一定记住一句话,计算永远都不是难点甚至失分点,那么难点是什么呢?是公式的熟练度以及你“阅读理解”的能力,因为只有找对数,列对式,你才有计算的机会,否则也是不得分的,当你意识到这一点后,那么“阅读理解”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了,主要的方法就是定位段落,寻找关键词,注意可能的挖坑点,这些也是在我们大量练习的时候可以自己慢慢摸索到的;还有就是列式了,这个就可以在书上看到很好的总结了,明白各个式子的推导过程,更加有助于记忆哦!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让自己能迅速的反应出来。
最后才到计算部分,对于这部分的技巧也比较明显,一般的小数分数互化,截位直除等都比较行之有效,也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突破的。
二数量关系对于数量关系这部分,大多数考生都是放弃的,可是你会发现有一些数量题是可以通过简单计算就比较容易可以得到的,如果这部分题你看都不看就放弃,是很容易被对手落下的,所以在复习比较充裕的第二阶段我们就应把数量关系的重点题型及重点技巧学习好,平时也应随时找几道类型题找找感觉。
由于数量关系部分的命题特点导致它的趣味性比较强,其他的几部分都是以长文字的表达方式居多,使得大家有时候会觉得比较乏味,这时就可以看看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类型题,在做题的时候换换脑子也是不错的。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数量关系备考要点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公布,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安排,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也会在2017年10月份启动,备考之事必须提上日程。
为帮助广大考生快速了解国考、顺利备考,湖南华图教育对历年国考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并且会第一时间发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为广大考生的国考之路保驾护航!针对数字推理考试的特点,考生在复习阶段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培养数字敏感度和数列敏感度2.掌握基本的思维模式对于一个数列(或包含数字的图形),主要从数项特征分析、运算关系分析、整体特征分析三个方面入手分析。
数项特征分析主要是对单个数字属性的分析,需要有一定的数字敏感度;数项特征主要包括整除性、质合性、多次方数表现形式、数位特征等。
运算关系分析主要是对多个数字之间运算关系的分析,需要有相应的运算直觉;运算关系主要是数字间规律通过运算联系,包括和、差、倍、比运算关系,幂次运算关系,组合运算关系。
整体特征分析主要是对数字推理一些宏观的表现形式的分析;整体特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数列的数字构成,二是数列的变化趋势,三是数列的结构特征。
3.每天做一定量的数推题目,保持敏感性考生在备考阶段需要每天做一些数字推理的题目,熟能生巧,练多了自然会产生相应的敏感,同时还要多总结,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学会举一反三。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公布,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安排,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也会在2017年10月份启动,备考之事必须提上日程。
为帮助广大考生快速了解国考、顺利备考,湖南华图教育对历年国考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并且会第一时间发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为广大考生的国考之路保驾护航!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祝您考试顺利!。
2018湖南事业单位考试资料分析解题技巧:资料分析必考公式(一)
在事业单位的笔试考试中,行测中的资料分析是每年都会考察的内容。
很多同学的资料分析正确率很低,或者做题时间很长,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家可能会认为只是因为自己计算能力较差,算数的速度慢。
但其实,要想提高资料分析的正确率,减少做题时间,首先就要掌握资料分析中的基本公式,只有公式记得牢固了,才能快速列出相应的算式,再找到快速计算的方法,从而选出答案。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资料分析当中,常见的公式都有哪些。
资料分析每年必考的公式当中,关于“增长”的公式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那么什么是“增长”呢?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2016年某地粮食产量120万吨,2015年粮食产量为80万吨。
在上述描述当中,2016年被称为现期,其粮食产量为现期值,2015年被称为基期,其粮食产量为基期值,2016年比2015年的增长量即为120-80=40(万吨),增长率为
40÷80=50%。
其中增长量是带单位的绝对数,增长率是相对数,通常带百分号,表示为百分之几。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增长率=增长量÷基期值。
文章来源于长理职培供稿!。
广州华图杨佰强放缩法是指在数字的比较、计算当中,如果精度要求并不高或是数字相差比较大,通过对中间结果进行适当的放大或是缩小,从而快速得到待比较数字的大小关系的速算方法。
放缩法不是盲目的放缩,在计算精度要求较高或是数字相差很小时一般不要使用,具体放缩的方向必须由待比较的两个数的具体形式来决定,最常见的形式有以下两种:(1)两个数相乘,那么把两个数都变小,积就变小,两个数变大,积就变大,两个数中一个不变,另一个变大或变小,情况同上;(2)两个数相除,把分子变大分母变小,分数值就变大,把分子变小分母变大,分数值变小,分子或分母中一个不变,另一个变大或变小,情况同上。
为了较好的控制计算精度,我们通常都只放大或缩小其中的一个数据,下面通过两道例题来看看放缩法的具体用法:【例1】2009年,某地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为7285元,较上一年增长10.6%。
如果增长速度不变,预计2010年该地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将达到多少?()A.7914B.7976C.8012D.8057【参考答案】:D【解析】:这是一道已知基期量和增长率求现期量的题,根据公式可得2010年该地农村⨯+=⨯,结合选项看,发觉选项差距并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为7285(110.6%)7285 1.106不是很大(注意我们看的是相对误差而不是绝对误差),所以我们使用放缩法时一定要考虑⨯>⨯=,数值的精度,本题我们可将1.106缩小到1.1,则有7285 1.1067285 1.18013.5结合选项,只有D选项符合,故本题选D。
【例4】至2008年底,广东省29个产业转移园已投入开发资金111.38亿元,入园项目(含意向)973个。
总投资1156亿元,已动工建设项目611个,投资额542.2亿元。
截至2008年底,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已动工建设项目的个数占入园项目总数的比重以及已投资占总投资额的比重分别是( )。
A.62.8%,46.9%B.62.8%,52.7%C.60.9%,46.9%D.60.9%,52.7%【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为简单比重计算题,已动工建设项目的个数占入园项目总数的比重就等于已动工建设项目的个数除以入园项目总数即611973,结合选项来看,AB选项为62.8%,CD选项为60.9%,不难发现分母接近1000,分母放大成1000时得到数值为61.1%,分子不变分母变大,分数值变小,所以实际值应大于61.1%,则CD选项可以排除掉。
2018年事业单位考试笔试备考指导职业能力测试一、高频考点考点一、等差数列(一)题型特征1.数列基本单调,从大数字看变化幅度不大(2倍左右)。
2.数列没有特殊办法时,强行逐差寻找规律。
(二)应对方法1.先逐差,随时关注差和基本数列的联系,一级差无特点时再逐一级差。
2.如果二级差也没有特点,则先将其放在一边,将一级差斜向代入原数列构造网络。
3.如无法构造网络,则需要对二级差“一逐到底”,随时结合差和倍数大胆猜测。
【例】2,4,7,12,19,()A.28B.30C.34D.56【答案】B。
解析:变化幅度在2倍左右,考虑作差2471219(30)作差235711质数列考点二、多者合作问题(一)问题描述多者合作指在一项工程实施过程中有多人参与合作的情况。
合作方式有几人同时工作,几人不同时工作,或二者混合。
(二)解题核心合作时的总效率等于各部分效率之和。
(三)解题方法特值法。
已知时间,可设工作量为几个时间的公倍数,进而求效率;已知效率之间的关系,可直接设效率为特值。
【例】一个工程项目,甲公司单独做需要8天能完成,乙公司单独做需要12天,甲、乙、丙三个公司共同做4天能完成,则由甲、丙公司合作完成此项目共需多少天?A.5B.6C.7D.8【答案】B 。
解析:设工作量是24,则甲公司的效率是3,乙公司的效率是2,甲乙丙三个公司的效率和是6,则甲丙公司的效率和为6-2=4,甲丙公司合作需要24÷4=6天完成,选B 。
考点三、比重(一)含义比重指某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
(二)常用公式整体值部分值比重=;比重部分值整体值=;比重整体值部分值⨯=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整体值部分值基期比重++⨯=++⨯=1111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大,即比重上升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小,即比重下降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相等,即比重不变部分增长率1整体增长率-部分增长率现期比重基期比重-现期比重比重变化+⨯==,用百分点描述【例】问题:与上年同期相比,2013年12月外贸进口货物吞吐量和外贸出口货物吞吐量占当月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比值变化状况分别为:A.进口占比上升,出口占比下降B.进出口占比均下降C.进口占比下降,出口占比上升D.进出口占比均上升【答案】D。
2018江西省考行测备考:指数知识解资料分析指数是近几年来事业单位、省考、国考笔试考试资料分析中都会涉及的问题。
指数知识在资料分析中与其他知识点有什么样的联系,该怎样用才能快速且准确的用其解题是广大考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为此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了以下指数与资料分析其它知识点的联系以及解题技巧快速解决考试中常见的一些题目,使广大考生在考场上见题不慌,迅速地用指数解决相关的资料问题。
一、指数的定义将某一统计指标的基期值看作100,根据现期值与基期值的实际比例关系,算得现期值相当于多少,即为指数。
(指数=现期实际值/基期实际值*100)注:1、将基期值看作100,基期值是100吗?不是的,相当于取特值。
2、算得现期值相当于多少即指数,即指数是相对数,没有单位。
3、根据指数的公式,遇到指数,即可将指数看作是现期值,其对应基期值就是100。
例:2013年合肥市旅游收入为3亿元,2012年合肥市旅游收入为2亿元,问2013年合肥市旅游收入指数是多少?解: 2013年合肥市旅游收入指数=3/2*100=150二、指数的应用例: 2010—— 2014年合肥市旅游收入指数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指数 98 101 112 108 1001、利用指数判断实际值的增减性(指数-100)指数>100即A>B 实际值上升指数=100 即A=B 实际值不变指数<100即A①2012年合肥市旅游收入比2011多? 正确②2014年合肥市旅游收入等于2013? 正确2、利用指数求倍数(指数÷100表示倍数)指数÷100=现期实际值是基期实际值的倍数③2012年合肥市旅游收入是2011年的多少倍?112/100=1.123、利用指数求增长率((指数-100)%表示增长率)(指数/100-1)100%=(指数-100)%④2012年合肥市旅游收入增长率是多少?(112-100)%=12%4、指数作差求幅度变化两个指数作差即表示增长率的变化,读作百分点。
更多点击》》广东人事考试网
更多关于公务员考试的信息,关注广东人事考试网
华图 叶岸峰
资料分析中的综合题一般都会放到五道题中的最后一道,也是我们广大考生最为头疼、最不想做的一类题,得分率往往也不高。
很多同学甚至不会去仔细看,勾选一个觉得顺眼的答案,然后完事儿,这样基本上都是听天由命了。
实际上,这类题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对于大部分综合分析的资料题都有用。
首先要注意的是,对于这类题目,我们最好不要看一个选项去资料中找到相关的文字,而是可以先看完所有选项再去找材料,而且怎么找也是有一定的方法的。
了解到这个之后,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方法。
第一个,先找现期量,当选项中出现现期量的时候,优先去找,因为现期往往都是不用计算,或者都是简单类的计算,这种是能够直接从文段中判定选项的正确性与否的;第二个,比较类的可以优先做。
尤其是比重比较,当出现了比重比较的时候,我们直接到文段中找到部分的增长率和整体的增长率,根据口诀“若部分大于整体,则现期大于基期”就能快速确定该选项是否正确。
还有一个就是混合增长率,也称为合成增长率,这类选项稍微难一点,需要我们先判定这个是否是混合增长率,混合之后的增长率一定是介于两者之间,这类的选项也是不用计算,可以直接看出来。
第三个,出现了“都”、“均”这些绝对性字眼的选项,这类选项错误的概率很大,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都错,但是这类题目也不需要计算或者说计算量很小,也是可以优先去判断的选项。
综合分析类的技巧就介绍到这,同学们可以在平常练习的时候多去总结总结技巧和方法,这样才会事半功倍,提升自己的效率。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数学运算备考建议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近年来,随着数字推理逐渐消失在行测试卷当中,数学运算模块的题量也就逐渐增加,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大部分省份的公考当中,几乎完全取代了数字推理。
这样一来数学运算模块耗时就更长了,难度也会更大,因此现阶段备考不仅仅要梳理好数学运算的考点,也不仅仅掌握一些常规作答技巧,而更应当学会怎么应对题量增加以及难度增大的问题。
面对这些难题建议考生做到以下几个点,从而更好地迎接行测的新挑战。
首先,考生要学会判别题型与考察要素。
要想快速解答一道数学题,必须要学会识别题型的特征以及命题思路,如果把握好了这一点,考生就能快速想到解题方法。
但是这种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水平,它是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备考当中学会题型梳理与总结,没做完一套题都要做到知识点归类,并且将各个知识点的常用解答方法与技巧一并总结。
这样日积月累考生一定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学会如何识别题型并快速解答难题。
其次,考生一定要掌握数学运算的做题思想,即先易后难。
任何一个模块都有基础题、中等题和难题,考生在快速识别题型之后首先要判别题型的难易程度,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或者计算量较大的题目先放弃,而把一些基础类的题目先进行解答。
这样以来能够保证基础题的正确率,也能给考生留有更多时间来进行分配,即使在考试后对难题进行蒙猜也无所谓,毕竟很多难题如果要正确解答出来,那是需要大量计算以及耐心的。
考生在任何模块当中都应当学会这一思想,同时在模块与模块之间也要做到先易后难,比如对于大部分文科生而言,可以把言语理解放在作答顺序的模块,而把数学运算放在后一个模块,这样对于此类考生可能会更轻松应对。
后,学会放弃。
公考行测当中一道题一般只有50秒—60秒的时间作答,这样的要求决定了行测是很难一一作答的,所以势必有很多题目要放弃。
小学奥数理论知识速查手册1.和差倍问题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本题型: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②当两次都有余数;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③当两次都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7.牛吃草问题基本思路: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事业单位考试中数资类题目如何准备?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的科目主要考查的都是数量关系、资料分析,这里特别提出的是,在事业单位的联考中,目前未考查过数字推理部分的内容。
在难度上,事业单位考试要略低于公务员。
(一)数量关系关于数量关系,在事业单位联考中叫法略有不同,比如:A类(数量关系),B 类(数学运算),C类(数学方法),D类(数学运算),E类(数学运算),虽然叫法不同,但考试形式并无变化。
复习时建议大家分成以下几步:(1)高频考点重点掌握。
比如在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中,和差倍比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经济利润问题、计算问题、概率问题等都是考试中特别高频的题型,关于这类题型怎么去识别,公式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做,要能够烂熟于心。
(2 )不丢掉小考点。
一些小的考点,比如计数问题、钟表问题、函数最值问题等也会在事业单位中考查到,在掌握高频题型的基础之上扩大复习范围。
(3)查缺补漏多练习。
学习的目的是会活学活用,题目做的多了,自然而然能够见到更多的出题形式,在已有的知识上去1故题,看看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掌握或者掌握的还不够牢固,从而不断去提升自己的速度和准确度。
(二)资料分析对于资料分析,近几年事业单位的真题,出题形式越来越靠近于公务员考试,难度上也略有增加上匕如近几年考查到了基期比重、两期比重、平均增长率等题型。
与公务员考试不同的是,事业单位更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点的考查:(1)在增长率的知识点上,更偏向于一般增长率的计算和匕嫩,对特殊增长率的考查也比较基础,极少考到年均增长率、混合增长率中的线段法等。
(2 )在比重的题型中,事业单位更偏向于对现期比重的考查,两期比重、基期比重虽然也会考查到,但题量与现期比重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对于复习资料分析,有以下几点建议:(1)基本术语牢把握。
统计术语是资料分析的基础,比如像基期与现期、增长量与增长率怎么识别,同比、环比的比较对象,五年规划的时间范围等等都要能够牢牢把握。
真题实战-数资1主讲教师:徐月春授课时间:2018.07.31粉笔公考·官方微信真题实战-数资1(笔记)【注意】1.今天讲2016年的副省级的题目,明天、后天是2017年、2018年的地市级题目。
副省级比地市级多5道数量关系题,并且多出来的这5道题难度不小。
2.课堂小贴士:(1)每堂课休息一次,5至10分钟。
(2)如果某道题没跟上,记下时间,课下听回放,不要影响下一道题听讲。
(3)听了回放还有疑问的题目,下节课提前15分钟来,有课前答疑。
3.按照惯例,先看资料分析,因为资料分析更好把握一些。
2016年副省级的题目出现了一些创新,总题量还是20道题,但是材料变成了五篇,因为第一篇2道题,第二篇3道题。
但是2016年之后又恢复了常态。
资料分析(一)下表是某旅游网站上推荐的从M地到N地的机票价格(5月30日)及在线支付的优惠活动。
116.5月30日早晨,王先生由于记错了时间,10:30到达机场时,所购班次的飞机已经起飞。
幸运的是隔天同一班次的机票还有售,且价钱不变,于是在窗口办理了改签,加上之前网上订票的费用,王先生一共花费了900多元,他所购买的最可能是哪个班次的机票?A.戊班次B.丁班次C.丙班次D.乙班次【解析】116.题干看起来长,但是不难。
改签,不看退票,看改签起飞后这一列的数据。
A项极容易错,戊班次起飞时间10:55,10:30到达机场时飞机已经起飞,排除。
B项丁班次,总共花费691-28+360>1000,错误,排除;C项丙班次,共花费783-14+166≈900+。
满足条件,选择C项。
【选C】117.由上述资料可知,以下哪个班次起飞前退票手续费率最高?A.乙班次B.丙班次C.丁班次D.戊班次【解析】117.手续费率=手续费/成本。
看起飞前退票这一列的数据。
乙班次:299/820;丙班次:166/783,题中有注释,优惠活动不看;丁班次:276/691;戊班次:194/828。
2018广东事业单位行测技巧:资料分析中的计算小帮手--有效数字法今天为大家带来资料分析:资料分析中的计算小帮手--有效数字法。
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资料分析在我们行测考试里面占了20道题,4篇资料分析,而且在行测考试里面分值是最高的,150分的题,占到了1.5分一个,资料分析的提分也是最快的,所以大家只要把我们的公式记住还有掌握我们的算法再加上平时的稍加练习就能准确的算出答案,今天在这里给大家讲一种在运算过程中对于式子复杂的计算方法---有效数字法。
有效数字法用在几个数相加,相减,还有两个数相乘,那到底怎么用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加减法中有效数字的取舍我们一般情况下保留三为有效数字,当然是题目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如果题目有要求结果保留几位有效数字则按题目的来,在保留的这三位有效数字叫计算位,而我们的第四位叫观察位。
(一)根据计算结果的有效数位,判断需要取几位有效数字参与运算,规律如下:1、若参与计算的数的数量级与计算结果的数的数量级相同时,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则参与计算的数都取三位参与计算即可。
例1: 362.38+154.42 在这个式子里面362和154就是计算位,3和4就是观察位2、若参与计算的数的数量级小于计算结果的数的数量级时,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则参与计算的数取两位有效数字参与计算。
例1: 671.83+556.29 在这个式子里面67和55就是我们的计算位,1和6就是我们的观察位。
3、若参与计算的数的数量级大于计算结果的数的数量级,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则参与计算的数要取四位参与计算。
例1: 174.51-103.87 在这个式子里面1745和1038就是计算位,1和7就是观察位。
4、以上三个是数量级相同的几个数相加或相减的时候,但当在式子里面出现数量级不一样的几个数相加或者相减的情况的时候,我们遵循的原则是位数的保留三位,位数少的依次递减。
例1: 473.35+31.25 在这个式子里面473和31就是我们的计算位,而3和2就是我们的观察位。
2018 四川上半年-数资(讲义)资料分析(一)2015 年末,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共有企业 26894 家,比 2010 年增加1077 家;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的比重为 7.8%,比 2010 年 1.3 个百分点。
2015 年末,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从 12973.7 万人,比 2010 年增长 36.9%,占全部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 15.1%,比 2010 年提高 2.9 个百分点。
2015 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16048.9 亿元,比 2010 年年增长 108.2%;占全部制造业企业的比重为 12.8%。
比 2010 年提高 0.8 个百分点。
2015 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 7233.7 亿元,比2010 年增长 165.5%,增幅比其他制造业平均水平高出 11.5 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总额占全部制造业的比重为 13.1%,比 2010 年提高 0.5 个百分点。
2015 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投入经费研发经费2034.3 亿元,比2010 年增长 178.2%,增幅比其他制造业平均水平高 8.7 个百分点。
2015 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申请发明专利 7.4 万件比 2010 年增长 179%;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 3.1 万亿元,比 2010 年增长 127%。
86.2015 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比 2010 年增加约多少万亿元?A.5B.6C.7D.887.2010 年,我国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约多少万亿元?A.1.3B.1.7C.2.2D.2.888.2010 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约多少万亿元?A.1.4B.1.5C.1.6D.1.789.与2010 年相比,2015 年下列高技术制造业的指标中哪项增长最快?A.利润总额B.新产品销售收入C.主营业务收入D.申请发明专利数90.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010 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申请发明专利达 3 万件B.2010 年末,高技术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制造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 12.2%C.2015 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数是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数的10 倍以上D.2015 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投入的研发经费比 2010 年增加了1000 亿元以上(二)91.2013~2015 年,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年平均增加:A.不到800 亿元B.800 多亿元C.900 多亿元D.1000 亿元以上92.2015 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约为:A.1.6%B.2.1%C.2.6%D.3.1%93.2013~2015 年间,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同比增量大于 1000 亿元的年份有几个?A.0B.1C.2D.394.2012~2015 年,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重最大的年份是:A.2012 年B.2013 年C.2014 年D.2015 年95.根据资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2012~2015 年,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年均不到 600 亿元B.2013~2015 年,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年增量逐年增大C.2015 年,企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政府属研究机构高 5 倍多D.2012~2015 年,我国高校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呈逐年递增趋势(三)96.2010~2015 年间,中国国际出口宽带增速高于 30%的年份有多少个?B.2C.3D.497.2009 年,中国国际出口带宽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字?A.71 万MBpsB.87 万MBpsC.97 万MBpsD.128 万MBps98.以下各图,最能体现 2015 年中国移动提供的国际出口带宽(黑色部分)在主要运营商骨干网络国际出口带宽中所占比例的是:A. B.C. D.99.2010~2015 年,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增速最高的年份,其增量比增速最低的年份的增量:A.多71.2 万MBpsB.少71.2 万MBpsC.多79.5 万MBpsD.少79.5 万MBps10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2015 年中国国际出口带宽比 2010 年增长了 5 倍B.2010~2015年,中国国际出口带宽的增速逐年上升C.2010~2015 年间,中国国际出口带宽增量最高的两年相邻D.“十二五”(2011~2015 年)期间中国国际出口宽带年均增长 80 万 MBps 以上数量关系46.甲乙两车早上分别同时从 A.、B.两地出发驶向对方所在城市,在分别到达对方城市并各自花费 1 小时卸货后,立刻出发以原速返回出发地。
各位备考2018年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的童鞋们,图图这里有很多备考资料哟,各种模拟题、真题、知识点串讲、等,很多童鞋们都想要,那图图就免费共享下吧,现将2018年事业单位备考指导-数资篇(一)详情公布如下,以下信息仅为参考,希望可以助备考小伙伴们一臂之力。
2018年事业单位备考指导-数资篇
华图教育蒋超
事业单位考试不同于公务员考试,因为在招考资格方面,其以级别划分,省直事业单位、市直事业单位以及各区县事业单位都有公开招考资格,而且事业单位对专业的要求相对较高,相比公务员招考职位要求经常出现的“专业不限”,事业单位对考生专业的限定非常具体考试次数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但题型类别相对多样,具体而言可以分为ABCDE五大类,那么问题来了,大家都知道我们常说的ABCDE五大类分别是什么吗?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吗?另外,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有一部分的题目始终都是大多数考生的噩梦,那就是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那么事业单位考试中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都有多少个题?又都考哪些知识点?下面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我们为你抽丝剥茧,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一、ABCDE五大类总述
A类是指综合管理类,考查知识涉及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B类是指社会科学类,考查知识涉及判断、言语运用、数量分析、判断推理、综合分析等;C类是指自然科学类,考查知识涉及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综合分析等;D类是指中小学教师类类,考试科目为教育综合基础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E类是指医疗卫生类,考查知识涉及
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策略选择等部分。
为方便大家备考,我们将事业单位五大类所考查的知识板块进行了一个总结,详见下表:
在陕西省事业单位考生中,ABCDE五大类笔试科目均为《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在分值方面各150分,总分值300分,在题量方面《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均为100个题,而《综合应用能力》略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