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编号:1728120129

本科毕业论文

“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姓名:刘尚昆

学号:1328120129

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年级:2013级

指导教师:杨珂

职称:助教

完成日期:2017年 5 月

摘要

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使得养老负担日益加重。在我国呈现出的“四二一”家庭的背景下,传统的社会养老已然不能满足现在养老的需求,为了弥补传统养老带来的不足,寻找适合现在养老需求,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必然会出现,以房养老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以房养老对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及失能老人群体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补充。但是从目前看来,“以房养老”在运行过程中还面临着传统观念的束缚、房地产市场的不成熟、政府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还不完善、金融机构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强宣传引导、规范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以及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对策。

关键词:以房养老;问题困境;政策研究

Abstract

The degree of aging in China has been further deepened, which makes the burden on the elderly heavier. In our country, showing the "421" family background, the traditional social endowment pension now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pension, pension demand for now, a new pension model will appear, house-for-pension scheme also came into being in this case. Housing for the elderly, empty nest elderly, loss of independence, elderly and disabled elderly group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it is an important complement to the pension service system. But from the current view, "house-for-pension scheme"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is also fac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deas, the real estate market is not mature,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policies,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not perfec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nthusiasm is not high.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and then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propaganda, guide, standardize the financial and real estate market, and improve relevant policies and laws and regulations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Housing endowment; problem dilemma; Policy Research

目录

一、绪论 (1)

二、以房养老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一)我国推行“以房养老”的必要性 (2)

(二)我国推行“以房养老”的可行性 (2)

三、我国以房养老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3)

(一)传统观念的束缚 (3)

(二)房地产市场还不够成熟 (4)

(三)我国相关政策法律还不够完善 (4)

(四)金融机构参与热情不高 (5)

四、完善我国以房养老模式的对策 (5)

(一)针对特定人群加强宣传引导 (5)

(二)规范和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 (6)

(三)完善我国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6)

(四)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完善 (6)

五、小结 (8)

六、参考文献 (9)

七、致谢 (10)

绪论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这不仅给国家、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养老负担,也给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现有的家庭养老、居家养老及机构养老为主的养老服务体系已然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养老基本需求。尤其是在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及失能老人群体日趋庞大的今天,以房养老这一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

“以房养老”主要有四种形式,租售换养、以大换小、售后返租和倒按揭。在这里,主要指的是第四种形式“倒按揭”又名“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它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再从金融机构那里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保险公司或银行将会收回对住房的使用权,这种养老方式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以房养老”起源于荷兰但成熟于美国。健全的金融体系,发达的房地产市场,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多样、丰富的产品以及庞大的需求量等,这些都促进了美国以房养老发展的成熟以及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更加的完善。针对国外以房养老发展情况,我国也相继采取了一些措施。2013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养老服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对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保险进行试点。2014年6月23日,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自当年7月1日起,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四地率先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试用期两年,随着试点时间的结束,响应者寥寥,只有60户参加投保,结果不是很理想。1

虽然试点效果并不明显,这四个城市的以房养老试点改革在实践中面临种种实践困境,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经过以上城市这两年的实践情况来看,我国以房养老保险业务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也为增加社会养老保障供给探索了一条新出路,指明了一个新方向,这次试点也为日后推广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随着不断地摸索,“以房养老”这一新型养老模式必然会对缓解我国养老负担做出巨大贡献。

1京华日报https://www.doczj.com/doc/087569528.html,/html/2016-07/11/content_317946.html

一、以房养老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我国推行“以房养老”的必要性

1、有助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在我国现有的社会养老模式下,居家养老,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都面临着很多养老问题,床位不够以及医疗条件差等,这些都限制了传统社会养老的发展。由于传统养老受到阻碍,也越来越无法满足现在的养老需求,这就需要在此基础上探索一种新的养老模式,也就是以房养老。以房养老是将住房与养老更好的相结合,从而使房产具有了金融性质和养老这两种功能,老年人既可以继续享有住房地同时,也可以从金融机构那里得到一定的养老金,进而提高自己晚年的生活。它是实现养老的另一种方式,也是在传统养老领域里新的探索与实践,是弥补养老服务体系中的不足,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可以为金融机构开辟新的增长点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国内的金融机构也在不断的走向成熟,金融产品也在不断的开发,但它们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愈演愈烈,要想在博弈中崭露头角,金融机构就必须针对市场的特定需求不断的开发有价值的新产品,开辟新的道路。就这些方面而言,“以房养老”不仅对我国传统的养老压力有着很好的缓和作用,而且能够为金融机构带来新的发展机会,还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朝着完善的

方向去发展,这也让金融机构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还获得新的利润来源。 3、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以房养老”是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一种完善。对于老年人而言,老人在退休之后获得固定的收入对自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提高他们以后的生活质量,改善自身所居住的环境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老年人还能够借此改变自己的居住和生活方式,丰富老年传统的文化生活。此外,“以房养老”还能使日益加重的社会养老负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从而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施行以房养老,不但老年人可以留在自己的住房,而且对住房拥有使用权,可以拿房子作为抵押,以期获得稳定的现金收入,收入越多,老年人消费也就越多,这就大大他搞了老年人的消费能力,消费能力的提高才会有更多的消费,这样不仅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而且还能够有效拉动内需,甚至会极大带动老年消费市场。

(二)我国推行“以房养老”的可行性

我国“以房养老”政策的要求包括:一是自有住房并拥有完全产权。老人自身必须拥有一套完全产权的房子,这样才能更好的用来出售。二是家境适中。家

境富裕的不会考虑以房养老,家境不好的,房屋价值低的很难做为自己养老的资本。三是地价较高。地价较高的地方房屋的价值也相对较大,这对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关联。

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4年6月23日,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自当年7月1日起,除了在北京、上海、广州进行开展老年人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外,武汉也是首先试点的城市,试用期两年。

2016年7月15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一则关于要延长反向抵押贷款养老保险试点时间和扩大试点范围,将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期间延长至2018年6月30日,并将主要试点范围扩大至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广东省的部分地级市。

2、金融市场的发育完善为“以房养老”提供良好环境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始终保持在高水平上,也因此我国获得了巨额的资金积累,这些资金也发挥了它最大的作用,银行存款与保费收入持续增加,使得社会闲散资金也变得越来越多。除此之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房地产业务等各项业务方面有着很多的经验可供借鉴,而保险公司对于金融产品的定价趋势以及投保人寿命长短的走势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另外,银行和保险公司还有很多的分支机构,这给我国以房养老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3、房地产市场为“以房养老”提供了交易平台

住房本身所拥有的高价值性以及房地产价格走势的不断攀高,这为以房养老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一方面,住房本身就是商品且具有使用年限,一般为70年,并且这些住房所在的土地是稀缺的,是不可再生的,所以这就决定了其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另一方面,房屋自有化率的不断提高是以房养老实施的前提条件。房地产二级市场交易量的不断增加也为以房养老提供了一个好的交易平台。由于我国政府加强了对房地产二级市场的监督和管理,我国二手房交易量也获得一个快速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二、我国以房养老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一)传统观念的束缚

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老一辈人的思想还是比较保守,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差,而“养儿防老”的观念更是深入人心,很多老人都是把住房看得很

重,老人们辛辛苦苦打工一辈子攒钱买的房到了老年再把房子抵押出去,这更多的是舍不得,当然不愿意也不希望将自己的房子变卖,更多的是,老人更愿意自己去世后将所拥有的住房留给子女,由子女去继承。这对我国推行反向抵押贷款有很大的阻力。但是,人们的消费观念总是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改变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继续深入,我国步入了一个“快”社会轨道。人们的生活不断加快,使得传统观念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现在的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也越来越高,老年人出于对以后想拥有一个怎样的晚年生活,会改变现有的生活条件,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我国政府给予老年人适当的宣传和引导以及会出台更多措施去鼓励和给予大力支持,那么我国开展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将会施行的更加顺利,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二)房地产市场还不够成熟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房地产一直处于多而乱的这么一个状态,但是从目前看来,总体来说,在政府的干预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上升的趋势。但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政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影响,随时会出现难以预测的波动。随着我国经济环境形势的改变,我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着风险与机遇并存的两个局面。房产一般期限都比较长,未来房价的走势如何也很难预料,我们无法准确预测房价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这也就导致了反向抵押贷款业务面临着不确定的住房价值风险。另外,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必然会涉及房产抵押转卖业务,对于我国灵活发达的房地产二级市场来说,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取得了一定瞩目的成绩。但到目前看来,这些房地产机构还不够规范,并且出现多而乱的现象,房地产机构质量更是良莠不齐,管理不到位,也存在信息不够完善,信用也存在一些问题,牟取更多暴利等问题。这就导致了我国房地产市场还处于不成熟阶段。

(三)我国相关政策法律还不够完善

我国还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以房养老”制度的实施计划,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金融机构以及保险公司等从事服务的有关机构或个人。一方面,我国并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规范来帮助以房养老业务的实施,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没有真正因地制宜的制定各项优惠政策,这既无法调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以房养老业务积极的参与,这也对借贷双方的利益是很难保证的。另一方面,有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那就是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问题。土地是归国家所有,我们也只是租住在国家的土地上,我们不享有对土地的买卖权,我们只

有使用权,我国《物权法》还规定土地的使用期限改为满70年后自动续期,但具体如何操作并没有详细的规定,对于延期是否还需要有其他条件还无从知晓,那自然对房屋产权等问题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四)金融机构参与热情不高

我国经过两年的试点,虽然效果不是很明显,但为我国以后开展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试点城市不难看出,金融机构这个环节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它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的把握、房地产政策法规缺失、老人寿命的预期等因素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倒按揭与正按揭正好相反,随着时间的拉长风险也会变得越大,这必然会导致经营风险高,对时间的把控也是风险大,这也是导致很多金融机构不愿参与的原因,不愿参与,当然不愿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所以金融机构难以参与到“以房养老”相关业务,因为没有雄厚的资金也没有健全的风险管控措施的情况下,大部分金融机构对于业务的开展依然是困难重重,有些金融机构甚至不得已停止该项业务的开展,进而导致一些有意向尝试的老人找不到合适的金融机构,也会放弃这次机会,从而导致需求大量减少,使以房养老计划更加难以推进。

三、完善我国以房养老模式的对策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仍然不够完善,未富先老的国情依然没有改变,以房养老如果能在我国顺利开展,这将有助于化解我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压力,不仅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而且还可以减轻对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然而,虽然以房养老在国外运行得比较成熟,但是在我国却并不一定行得通,从试点结果就可以看出。根据我国的基本发展的情况来看,再结合我国以房养老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关于以房养老的一些先进经验,进而提出我国开展以房养老的相关性意见。

(一)针对特定人群加强宣传引导

“以房养老”并非强制性或普惠性的养老政策,它是一种只有少数老人愿意接受的“小众产品”,主要针对的是一些失独老人、空巢老人以及失能老人群体。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这些老人的宣传引导,使他们对“以房养老”有一个更加清楚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对“以房养老”的认知度,让他们了解到以房养老所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政府应当给于这些老人一定的保障,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老人最担心的是未来的房价如何、保险公司能否信得过、保险公司是否合理的评估房子以及每个月的钱能领多少等。这些都存在着风险,所以说只有政府

给于一定的保障,他们才愿意接受。

(二)规范和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

1、完善我国住房和土地方面的使用权

目前,我国对住房和土地方面的使用权没有给予一些明确的规定,而房屋70年产权等一些其他有关规定却给以房养老很多不确定因素,政府应加快相应政策措施的颁布,对我国土地所有权和房屋产权期限等问题给于明确的规定,以打消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老年人的顾虑。另一方面,还要明确规范房地产各种细则来促进房地产市场向良好运作发展,对房屋要保质保量,确保房屋的质量和延长房屋寿命,为以房养老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2、维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增长

首先,政府应采取相关政策促进房地产的供给达到平衡,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加快对房地产结构的调整,对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的建设可以给予大力的支持,从而使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供给得到平衡,对稳定房地产价格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政府应制定合理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来规范房地产市场,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从而可以促进房地产市场朝着良性化发展。最后,政府还要给予有关房地产中介一些政策支持,使他们能够向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去走,提高金融机构的办事效率,这为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这也为以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三)完善我国相关政策法律法规

我国政府应当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一方面,国家应当给予以房养老机构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的政策。这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对于以房养老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借贷双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另一方面,土地使用政策和房屋产权问题,也应当出台相应的措施去规范。

只有完善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房养老才能够得到顺利的推广和发展,在土地使用权方面,政府应该明确住房的使用年限和合同到期后是否能够延续等相关条款,对于产权只有70年续期该怎么算需要国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我国政府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给予房地产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在贷款办理方面,要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对借贷双方需要哪些条件均需加以规定。

(四)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完善

1、促进我国金融机构由分业经营向混合经营过渡

分业经营是指对我国金融机构给予限制,明确规定各项都不能混合,“分业

经营,各司其职”。当前我国银行业各金融机构都是施行的各自经营,各行业之间有明确的业务限制。而目前各自经营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在金融市场的发展需求,所以说,分业经营向混合经营发展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这就需要构建由各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的住房反抵押贷款,这不仅能得到养老金收入,又能够优化以房养老产品,而且他们之间还可以在特殊情况下达成相互合作从而使以房养老市场得到更好的发展。

2、设计合理有效的以房养老产品

设立科学合理的以房养老产品,那必然要组建一个调研队伍深入到市场去调研,通过调查搜集一些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从而能够制定出因地制宜的产品,并对产品进行询价定价,只有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养老产品方案,以房养老才能取得成功。

3、建立高效合理的风险防范机制

以房养老本身是一个“小众化产品”,由于其小众化便导致了很多不确定的风险,要想规避不确定的风险,制定相关的风险机制是很重要的。首先,金融机构要对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监管,不断优化其功能,使其机构能够得到更好的运作。另一方面政府应该要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这样以房养老业务才会得到高效运作,从而降低金融风险。另外,还应该鼓励保险机构的广泛参与,从而使各种风险得到转移和分散,为借贷双方提供安全保障。

小结

以房养老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起源于荷兰但成熟于美国。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多,传统的养老模式已逐渐满足不了现在养老需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房养老”才得以出现。一方面,以房养老是将房产与养老相结合,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拥有房屋产权,每个月还能够拿到一定数量的金额,进而对提高晚年生活质量有一个很大的帮助。另一方面,以房养老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一个补充,它是将房产和养老结合了起来,可以达到一个双重功效,既可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又对养老起着补充作用。

通过四个城市的试点,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根据以房养老开展情况看来,以房养老牵涉机构太多,也更复杂,但我国目前已经有足够的环境状态开展以房养老,但是由于并不成熟的客观条件就导致了以房养老开展的不顺利。我国传统观念比较保守,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差,对以房养老观念更是不太了解,使得市场推广阻力也更大。其次,我国房产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金融市场存在着较大风险,不够稳定,抗风险能力弱,国家给予的支持也仅仅是文件形式,并没有具体的措施去实施。本文正式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并结合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和我国试点成功之处,进而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意见,探索出一条具有符合我国国情的以房养老道路。

参考文献

[1]赵慧. 我国以房养老问题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惠婷. 我国以房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 内蒙古大学, 2014.

[3]郑萍. 美国以房养老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 湘潭大学, 2014.

[4]杨利鲁静婷陈徐明李明康. 以房养老制度在中国推行的实证分析——基于皖四市的实地调研[J]. 新余学院学报, 2014(4):62-64.

[5]徐凤. 论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及其在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选择[D]. 暨南大学, 2009.

[6]陈海燕丁正德. 在我国实行“以房养老”应理性思考[J]. 财经界(学术版), 2013(22):46-46.

[7]黎慧萍. 关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思考及建议[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16):148-149.

[8]本刊编辑部朱巍巍. 2014中国养老政策红利年[J]. 中国民政, 2015(5):15-21.

[9]单正阳. 我国城市居民“以房养老”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5.

[10]朱志凌. 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混业经营[J]. 西安金融, 2001(10):20-22.

[11]邓依伊. 中国发展“以房养老”:问题、经验借鉴与解决对策[D]. 湘潭大学, 2014.

[12]何红. 我国发展以房养老的可行性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15(9):235-235.

[13]牛海燕. 中国沿海台风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14]尹航. 美国反向抵押贷款的制度评估及经验借鉴[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4(2):169-178.

[15]邢凯. 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西安理工大学, 2007.

[16]董君莉. 以房养老:一种新型养老模式[D]. 大连海事大学, 2011.

[17]闫彦明. 社会养老保险的有效补充形式——以房养老探究[J]. 天津社会保险, 2014(6):26-27.

[18]张璇. 企业年金制度及保险公司在我国企业年金运营管理中的战略选择[D]. 吉林大学, 2005.

[19]张熙林恩乐. 基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理论的“以房养老”模式研究[J]. 财经界, 2014(2):17-17.

[20]于晶. 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城市社区养老保障探析[D]. 黑龙江大学, 2012.

[21]林雪玉.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思考[J]. 统计与咨询, 2015(1):44-45.

致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大学四年时光即将接近尾声,感谢杨老师这几年对我的教育和近一年来对我论文的帮助和督促,从您丰富的知识上面确实看到了我自身的不足,您也是一个很负责任的老师,大学的生活确实很安逸,但是从您的身上看到了激情,学习才更重要,确实从您身上学到了好多。您对我们的教导始终保持着耐心,从您身上没看到过发脾气,还有您身上乐观积极的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们受益匪浅,感谢老师这几年给予的教导。

同时我要感谢我的各位同窗好友,是他们陪我走过了大学四年,我大学四年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

“把握当下、学在当下、活在当下”,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以此作为结尾,与所有要感谢的人共勉,相信自己,追逐最初的梦想,永不放弃!

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编号:1728120129 本科毕业论文 “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姓名:刘尚昆 学号:1328120129 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年级:2013级 指导教师:杨珂 职称:助教 完成日期:2017年 5 月

摘要 我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使得养老负担日益加重。在我国呈现出的“四二一”家庭的背景下,传统的社会养老已然不能满足现在养老的需求,为了弥补传统养老带来的不足,寻找适合现在养老需求,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必然会出现,以房养老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以房养老对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及失能老人群体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补充。但是从目前看来,“以房养老”在运行过程中还面临着传统观念的束缚、房地产市场的不成熟、政府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还不完善、金融机构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强宣传引导、规范金融和房地产市场以及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对策。 关键词:以房养老;问题困境;政策研究

Abstract The degree of aging in China has been further deepened, which makes the burden on the elderly heavier. In our country, showing the "421" family background, the traditional social endowment pension now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pension, pension demand for now, a new pension model will appear, house-for-pension scheme also came into being in this case. Housing for the elderly, empty nest elderly, loss of independence, elderly and disabled elderly group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it is an important complement to the pension service system. But from the current view, "house-for-pension scheme"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is also fac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deas, the real estate market is not mature,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policies,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not perfec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nthusiasm is not high.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and then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propaganda, guide, standardize the financial and real estate market, and improve relevant policies and laws and regulations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Housing endowment; problem dilemma; Policy Research

养老服务精准化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87569528.html, 养老服务精准化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作者:饶丹黄健元 来源:《理论导刊》2018年第12期 摘要:为改善粗放式的养老服务方式,借鉴“精准扶贫”概念,明确“养老服务精准化”内涵,发现养老服务精准化存在上门服务入户难、服务内容泛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等现实困境。剖析原因,针对传统观念、行业标准、信息化平臺建设和政策执行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从精准化识别、精准化供给、精准化管理和精准化扶持等方面着手改进。 关键词:养老服务;精准化;人口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12-0067-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流动老年人口家庭代际团结关系及支持政策研究” (17ARK003);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新 政的公平效应研究”(17YJC840037)。 作者简介:饶丹(1993-),女,郑州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黄健元(1964-),男,江苏溧阳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口与社会保障。人口老龄化已成为贯穿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73%,65岁及以 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14%。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487亿,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面对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以及失能化、空巢化显著等人口特征,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因此,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已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然而,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业仍存在上门服务入户难、供给双方尚未形成有效共振、服务内容与形式尚不丰富、服务水平低质低效等问题。为了改善粗放型的养老服务方式,构建精准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已刻不容缓。 一、养老服务精准化的内涵界定及重要意义 在传统养老模式中,养老资源和养老服务主要由家庭成员提供。而在现代社会,无论是经济供给、生活照料还是情感慰藉,传统家庭养老都难以完全胜任。根据“养老资源提供者”和“养老职能承担者”相分离的观点,即承认责任主体与执行主体分离的事实,社会与家庭间功能互补,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是相辅相成的。理论上,从养老服务提供者的角度划分养老模式,可分为自我养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三大类。其中,社会养老服务又可根据居住地点进一步划分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方式(本文所指的养老服务即为包括上述居家、社区和机构在内的社会养老服务)。在具体实践中,各类别间存在着相互配合、相互融合的情况。在此,基于分析需要,本文首先对养老服务精准化的概念进行界定。

以房养老利弊分析

以房养老利弊分析 一、事例选择: 2006年,全国政协委员、时任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司长赖明就建议对此成立课题组进行调研,选择大城市做试点,等到运作成熟后向全国推广。 2007年,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曾试推过一种叫做“住房自助养老”的创新型“以房养老”模式。与反向住房抵押贷款不同的是,上海模式从一开始就变更了房屋的产权人。其基本模式为:老年人将自有产权房屋出售给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并选择在有生之年仍居住在原房屋内,出售房屋所得款项在扣除房屋租金、保证金及相关交易费用后全部由老人自由支配使用。 2011年,在全国召开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说,城乡老人家庭中,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70%。民政部将试推“以房养老”。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指出,要积极引导企业开发老年食品、老年住宅、“以房养老”等服务市场。这可以看成国家在以房养老政策方面最新的表态。 2013年9月13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公布近日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这是21世纪国务院领导人批示研究这项保险服务之后,第一次由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提出要求,由此再度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赞成者和反对者,不一而足。

2014年3月20日根据《征求意见稿》,保监会有望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这4个城市先行试点。在保险公司试点资格方面,保监会表示需满足7个条件,如已开业满5年,注册资本不少于2亿元,能对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进行合理定价等。 此外,《征求意见稿》对保险公司参与以房养老业务试点提出总量限制。试点期间,单个保险公司开展试点业务,接受抵押房屋的评估价值合计不得超过:4%×上一年末总资产不超过200亿的部分+%×上一年末总资产超过200亿的部分。单个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合同的初次抵押贷款金额不得超过500万元。以一家保险公司总资产为1000亿元为例,其试点以房养老接受抵押房屋的评估价值合计不得超过4%×200亿+%×800亿=亿元。 保监会还要求,保险公司在宣传该产品时候一定要如实介绍,明确提示消费者抵押房产的后续评估、管理和处置情况,不得夸大房产增值在提升养老金领取水平方面的作用;不得向不符合要求的客户推介业务。房产价值应当聘请具有一级资质房地产估价机构进行评估,费用由保险公司和消费者共担。 此外,对于该产品的销售,保险营销员需要持证上岗,经考核通过后才可取得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销售资格。而为了充分保护客户的“反悔权”,征求意见特别提出该产品的“犹豫期不得短于15个自然日”,比一般保险产品10天的犹豫期有所增加。一险企人士告诉记者,该业务面临很多风险,如70年产权问题等,他分析参与的保险公司做法会比较保守。

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分析所谓“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就是重新审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区别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既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 所谓“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即需要明析以下六个问题,即医养结合服务的对象是哪些老年人,由谁来提供服务,对服务人员的要求有什么,提供的服务内容是什么,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实现方式是什么,以及服务机构的的标准和资质有哪些要求。 服务的对象区别于普通养老机构服务所有老年人,主要面向慢性病老人、易复发病老人、大病恢复期老人、残障老人以及绝症晚期老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 服务的内容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护理服务、精神慰藉服务为基础,供医疗诊治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服务项目是相比于普通的养老机构增加的服务项目,也是其最重要的服务内容。 服务的提供主体,当然需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但在现阶段的国情下,单一强调某一个别主体的作用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是不现实的,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元素,整合多方服务主体的资源,使其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与任务。老龄问题是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需要将政府、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起来。 服务模式的实现方式通过政府主导统筹发展规划,传统养老机构增设医院和部分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老年人康复院、护理院,以及养老机构和医院近距离规划设置并达成合作协议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服务人员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养老院建医院这种方式需要增加具有医疗资格的医师和专业护士,而对于医院转型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这种方式,由于入住老人增加,也需要增加相应的护理员。 服务机构资质和准入标准,医疗水平不能是简单的、微型的的医疗室水平,需要相当于至少1级医院的标准。 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 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作为养老机构的一种,毋庸置疑的是必须达到民政部门制定的养老机构准入标准。当然,医养结合服务的内容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以医疗服务为重点。在做好老年人生活护理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医疗诊治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临终关怀服务的质量。作为一种具备医疗的特殊服务机构,其医疗资质水平应该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不能是具备吃药打针等简单的医疗服务即可,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医疗水平最终目标应该达到一级医院以上的水平,这样才能解决慢性病老人、大病康复老人、绝症晚期老人的

以房养老调查报告

以房养老调查报告 北京等四试点城市已有22户家庭签署协议 以房养老政策在经历了一年的酝酿后终于呱呱落地。记者昨日从推出这款产品的保险公司获悉,上月底,有两户广州籍老人签署了以房养老合约。至此,四大试点城市北京、武汉、上海和广州都找到了接受以房养老的客户,共有22户家庭获得承保。这些家庭包括孤寡、失独、无子女、空巢和有子女老人。 拿房子换“活”钱养老 以房养老,就是老人将拥有的房屋抵押给保险公司,继续拥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经抵押权人同意的处分权,并按照约定条件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老人身故后,保险公司获得抵押房产处分权,处分所得将优先用于偿付养老保险相关费用。 XX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上议程,并在XX年7月1日正式落地。不过,虽然这种产品是养老市场的一种有益补充,但却与中国养老传统和房地产市场消费习惯背道而驰,即使保险公司显示出极大兴趣,但从设计到最终销售成功,则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而且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一家公司推出。 今年3月,保监会批复幸福人寿《幸福房来宝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A款)》保险条款及费率,这也是我

国国内首款保险版“以房养老”。首款保险版“以房养老”产品由幸福人寿正式推出,这也是目前仅有的一家保险公司推出的以房养老保险产品。根据合同,基本保险金额基于所抵押房屋的评估价值,在考虑抵押房屋的折扣、长期预期增值、预期的被保险人平均生存年限、利率、终身给付的成本等因素后确定。上月底第一个广州老人签署了合同后,这一产品在四个试点城市全面落地。 500万房产月入万 广州首批签署以房养老合约的潘女士、张先生去年看到相关新闻后,就主动联系了幸福人寿。在谈及为何选择这个产品时,张先生表示,女儿在国外,自己和太太的房子没有传承的需要,同时希望能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按月领取一笔养老金,补贴每年不少的自费用药费用,改善老年生活品质,同时有充足的资金在身体条件还不错的情况下外出旅游散心。 幸福人寿方面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此款产品主要从老年消费者的立场和角度研发设计,力争满足孤寡、无子女、失独等特定群体老人的以房养老需求。截至目前,共约20户家庭承保或在投保进行中,家庭构成包括孤寡、失独、无子女、空巢和有子女老人。 “与这些老人的联系沟通、进行产品介绍,主要通过以下步骤:电话约访老人,面谈详解产品、确定老人投保意

以房养老模式

“以房养老”模式 1. 以房养老模式 以房养老( HECM) , 也可称为反按揭,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 是指已经拥有住房的老年人将房屋产权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相应的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年龄、预计寿命、房屋的现值、未来的增值、折损情况及借款人去世时房产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估后, 按其房屋的评估价值减去预期折损和预支利息, 并按人的平均寿命计算, 将其房屋的价值, 分摊到预期寿命年限中去, 按年或月支付现金给借款人,一直延续到借款人去世。它使得借款人终生可以提前支用该房屋的销售款。借款人在获得现金的同时, 继续获得房屋的居住权并负责维护。当借款人去世后,相应的金融机构获得房屋的产权, 进行销售、出租或者拍卖,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 相应的金融机构同时享有房产的升值部分。即“抵押房产、领取年( 月) 金”。因其操作过程像是把抵押贷款业务反过来做, 如同金融机构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从借款人手中买房, 所以在美国最先被称为“反向抵押贷款”。 2. 以房养老模式在中国的可行性分析 2.1 有可观的市场前景 据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城市人口中有751224 户购买商品房,占城市家庭户的9.2%; 533396 户购买经济适用房, 占6.5%; 2401075 户购买原公有住房,占29.4%; 加上26.8%的家庭户自建住房,拥有住房的城市家庭户达到了587万户,占72%, 其中,相当比例的是拥有一生积蓄的老年人。2003年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组织完成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善一次性调查”的调查结果显示,城市老年人家庭户均住房面积达70.3 平方米。而2003 年全国城镇老年家庭大约2000 多万户, 按房产均价2000 元计算, 老年家庭拥有住房价值约为3 万亿元。可见, 以房养老有庞大的潜在市场,如果能激活这部分市场,不仅能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增加老年人收入, 减轻社会保障的压力, 而且还能拉动保险、房地产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2.2 住房财产在家庭财产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以房养老可以优化家庭的资源,提高其效用

国外养老模式研究

探索争鸣 2013年7期(上) 61 国外养老模式研究 符敏 (湖南同德职业学院 湖南 同德 415000) 摘 要:在西方社会中,与中国社区养老最相近的做法是“社区照顾”。主要是指通过动员社区资源并运用社会人际关系资源对老年人开展服务,使老年人不脱离所生活的社区,在社区内接受养老服务。本文针对西方典型国家的养老模式进行分析,并总结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对中国的社区养老提供借鉴。 关键词:社区;养老模式;西方发达国家 养老服务的社区照顾模式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随后被众多的欧美发达国家所借鉴,成为了解决养老问题的首选模式。养老方式正逐渐从机构养老向社区居家养老转变,一些国家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比例非常高,其中英国为95?5%,美国为96?3%,日本为98?6%,菲律宾为83%,越南为94%。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在国外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一般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英国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践行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即“社区老年照护服务”。到70年代,社区照顾在英国已经成为养老的普及模式。90年代初期,英国政府颁布了照顾白皮书和国家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这些法令都强调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在“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环境中供养人们”。西方所推行的居家养老是以社区照顾作为居家养老的补充,西方学界主张大力发展社区助老服务,从而为居家养老的老年群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强调,应该设法让年长者能够尽量在自己的家里和社区独立生活,并且建议社会福利服务应该以社区为基础,向老年人提供全面的服务,1992年联合国通过的老龄问题宣言强调,以社区为单位,让老人尽可能长期在家里居住。在国外,社区养老不仅强调理论创新,而且强调实践应用;不仅把老年人作为群体关注,也把老年人作为个体关注;不仅有宏观层面的指导理论,也有微观层面的操作方法;不仅重视被照顾者,也同样关注着照顾提供者。 二、国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模式 (一)英国的社区照顾养老模式 英国人的平均寿命在上世纪时,男性为49岁,女性为52岁。而全英老年人仅为180万,老龄人口比重只有4.7%。目前,英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超过100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7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70万。面对逐日庞大的老年人群,英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将养老问题纳入社区,启动了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 英国关于社区照顾有明确的法令指出,为使老年人尽可能的独立要在社区内为养老群体提供必要的服务和照顾。主要是指老年人在家就能接受由家人或者邻居或养老志愿者提供的养老帮助。具体包括:第一,物 质支持,如提供所需食物、安装保健设施、税收减免等。第二,生活帮助,如打扫卫生、帮助老人购物、照顾不方便老人的起居等。第三,专业培训,如教老人了解及学习简单的治病、护理知识及传授养生之道等。第四,整体关怀,指以改善养老群体的整体生活环境为目标、发动周围资源予以支持等。从运行模式看,英国社区照顾的主要特点是依托社区、官办民助或民办官助。不管哪种方式,政府都发挥着主导作用。表现为制定社区照顾的相应法规政策,并组织予以实施;兴建社区照顾设施及维护,聘请养老服务人员,开展社区照顾工作;为民间社区照顾事业提供财政支持、监督检查民间组织和私人机构开展社区照顾的工作情况等。除此,非政府非赢利组织发挥着骨干作用,它们接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资助,承担社区照顾任务,并组织广大志愿者无偿低偿地开展社区照顾活动。此外,英国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存在大量的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性老人服务机构,以弥补社区照顾模式的不足。社区照顾与传统的家庭养老对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它不仅融合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和集中院舍养老的优点,更强调对老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关怀和照顾,在提高了老年人生活的质量的同时,真正体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 (二)美国的居家养老援助模式 在20世纪,美国老年人口迅速增长,1999年,美国65岁及以上年龄的人口数迅速升至3460万。同期,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也从1/25跃升至1/8。在1990至2020年期间,年龄在65一74岁之间的人口数预计还会增长74%,美国百岁老人的人数显著增长。1990年,美国有37306名百岁老人,2010年将增至131000人。 美国于1981年正式实行以医疗服务为重点的社区服务计划,为符合医疗补助资格在家养老的弱势老年人提供家庭护理。该计划主要包括病历管理、成人日间照顾、家庭健康扶助、个人照料、杂务服务等。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家庭保健中心,美国的老人在自己家中养老,家庭保健中心为在自己家中居住的老年人提供简单的日常生活及护理服务,收费标准视服务项目而定。第二:托老所,这种机构都是非盈利的社会福利事业,由市政府委托社区管理,其日常活动通常是以恢复性训练为主。美国的托老所与其他行业一样竞争激烈,办得越好,社会的声望越高,以此吸引人们的捐款。该机构为那些与子女或其他亲属住在一起,但白天要照看的老人或残疾人士设置。提供日常生活照顾及关怀,供应早午两餐,开放时间一般为周一到周五,上午8点至下午5点,收费每日5一65美元不等,或根据低收入者的收入酌收一定比例的费用。第三:老人活动中心,除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午餐外,还组织文化、娱乐、教育、旅游等活动。第四:免费教育,各社区大学都有义务接收65岁以上老人的免费进修,但没有学分,不发毕业证。第五:志愿者服务,大多数社区都向老年人提供充当志愿者的机会,老年人可以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去帮助他人。美国政府还帮助社区建立志愿者工作方案,老人的社会福利服务的实施主要由志愿者来完成。此外,一些大中城市的私营公司开始建造居家援助式老年公寓,供家境比较富裕的75岁以上的能够自理老人选择,入住老人不需要24小时的医疗照顾,有专门的服务人员上门打扫室内清洁,或提供穿衣洗澡和膳食服务。 (三)德国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德国的老年护理方式首选家庭护理。护理经费由长期护理保险筹资和支付,除少数人外,所有参加医疗保险的公民都要投保长期护理保险。此保险分为社会保险和私人保险两类,分别覆盖人口的90%和10%。保险资金由政府、企业、个人和医疗保险机构四方负担,政府负担1/3以上,企业与个人负担较小。护理服务由独立的盈利或非营利性机构提供,两者约各占50%。凡申请家庭护理或入住老年护理院的老人,须由本人或家属提出申请,保险公司根据老人身体系统功能状态、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等进行评估,并定出护理级别。护理机构根据不同级别提供相应服务。服务内容主要有基础护理服务、家政服务、陪伴服务、暂息服务、医疗器械提供、房屋改建等。其中,凡从事家庭护理的人员必须是老年护理培训学校毕业并具有“老年护士证书”的护士,或为护士学校毕业并具有护士执照的护士,具有专业知识水平。 (四)日本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日本的社区老年服务工作由市政府设 061

以房养老政策解读

中国式“以房养老”困局2013年09月19日我要分享“以房养老”在中国虽已试行多年,但结局都是半途而废;70年房屋产权与传统观念是“以房养老”在中国水土不服主要原因;“以房养老”只能作为基本养老政策补充,政府不应先将目标盯在房子上面。房子重要还是养老重要?这是中国老人将要面对的问题。从明年开始,“以房养老”的试点工作即将启动,老人们可以选择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给银行,以定期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即“以房养老”,俗称“倒按揭”。就是老人将名下房屋产权抵押给金融机构,便可定期获取养老金直到去世。去世后,其房产出售所得用来偿还贷款本息,升值部分归抵押权人所有。 日前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将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计划,有望明年一季度出台。 以北京为例,一对60岁老人如果在三环路内拥有百十平方米的房子,抵押给银行,每月领取1万元。如果老人能够活到80岁,20年从银行贷款240万。老人如果不在了,房子将归银行所有。 “以房养老”在中国试行多年仍水土不服 “以房养老”的模式在国外较为成熟,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均被普遍推广,成为老年人养老的重要选择之一。 例如,美国模式包括“抵押式”、“搬离式”和“共享式”。“抵押式”最为普遍,62岁以上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银行或理财公司,协议有效期内可按月领取生活费,到期后归还本息,或将房产折价;“搬离式”是老年人需搬出抵押住房供放贷方任意处理,并签署还贷协议;“共享式”则要求老年人出让住房所有权的25%-30%作为还贷抵押。 加拿大的“以房养老”模式一般没有固定的归还期限,老人去世后,其后人处理房产时将贷款连本带息结清,如果后人选择卖房,则贷款会从房款中扣除。 新加坡的模式风险较小,60岁以上的老人把房子抵押给有政府背景的公益性机构,由后者一次性或分期支付养老金,老人去世时产权由这些机构处理,“剩余价值”(房价减去已支付的养老金总额)交给其继承人。 而在中国,“以房养老”虽已试行多年,但结局都是半途而废。 从2003年我国就陆续有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提出“以房养老”的概念。2007年11月,从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传出消息,“以房养老”方案研究和试点工作已取得突破。试点方案暂定名为“以房自助养老”协议,与“倒按揭”模式不同的是,该“以房自助养老”的试点从一开始就变更了房屋的产权人。除了选取一对80多岁的老人家庭做试点外,再无取得进展的消息传出。 2011年《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北京市鼓励商业保险企业、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建立公益性中介机构以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业务。

养老问题剖析

养老问题剖析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空巢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去年,空巢老人“孤独死”案例在我国屡见不鲜,很多空巢老人去世多日,直至尸体腐烂产生异味后,才被发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空巢老人亟待社会关爱。 空巢老人这个词语实际上是从小鸟离开自己的窝,引申为子女离开家,老人面临的家庭人员稀少、相对孤单的一种说法,其实“巢”空不空来自于多方面原因。空巢家庭面临着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的双重问题问题。但是,空巢家庭首先急于要解决的是生活压力的问题,而后是精神压力的问题。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就全国来讲,现在空巢老人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生活比较拮据、没有相对稳定的生活来源。现在老人养老的问题,除了日常的积蓄,就是部分有工作的老人的养老金,还有就是子女所给予的补助,有些甚至是来自于社保给的养老金。也就是说,经济来源渠道越单一,生活压力越大。因此,建立一种政府主导的社会救济帮扶体系就变得十分重要了。政府应根据各地老人实际的居住方式、身处环境、周围人群、周围有没有救助机构等具体情况进行整改,以此来加强社会救济的力度;此外,加强对企业的参与的引导,就是加强法人的参与的引导更为重要。因为法人从社会上获取的利益远比自然人多,所以它也应该尽到远比自然人要多的社会责任。将政策落实到位,充分发挥政府保

民生、促和谐的作用。 但是,无论不管政府符合发挥主导作用、出台什么样的政策,亲情对老人还是最重要的。社会上的空巢老人归结为三种:第一种是无亲无依,没有亲人和可以个依靠的亲人。这个分两种情况,一是子女远在外地,二是虽然在眼前,却根本用不上;第三种是老少两地,就是父母和子女长期不在一个地方。所以作为子女,平时给老年人打电话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知道他的生活规律,在规定的时间听到他们的声音,防止老人出了意外好久不知道。但是,老人最需要的还是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的核心与目的是常回家行行孝。子女对老人的关怀,有的时候都在细小之处,可能陪着父母看看电视、吃顿饭就带给老人最大的关爱。 空巢家庭也好、老龄问题也好,总之概括起来就是一个社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那么社会最基本的单元里的家庭,就会拖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会给年轻人的就业、经济社会稳定以至于国家的强大带来很多意料不到的问题。社会问题需要社会解决,每一个社会上的人都应该有责任。在照顾老人这方面,应该百花齐放,百家齐上,多层次,多元化。就是众人参与,不拘形式,不限人群。一人“秀”是做作,众人“秀”是景色,全国人民“秀”起来,秀出老人工作的好成果。如果大家都秀敬老的方法,秀敬爱老人的形式,秀给老人做出的成绩,老龄问题就会越来越少。 第二篇:养老运营方案剖析养老运营方案 一、【工作思路】

养老地产策划方案.doc

养老地产策划方案 篇一:养老房地产策划方案 (中华老人风情小镇) 目录 摘要 第一章养老问题的现状与发展 一、世界养老问题的现状与发展二、中国养老问题的现状与发展 三、新型养老模式的内容、意义与发展趋势 1、新型养老模式的内容(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养) 2、新型养老模式的意义 3、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趋势 4、中华老年大学园与新型养老模式第二章项目背景和特点 一、公共关系、土地资源与体制优势1、公共关系2、土地资源3、体制优势 二、利于养老,安于养老的优越自然环境1、海南自古人长寿 2、天然的医疗宝库与疗养胜地三、项目的特点 1、全球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具有高度专业的特点 2、学习与康复,休闲与度假,文化与产业等各项功能互为依托,互为补充 3、完善的获利模式与长期稳定的获利来源 4、自成景观,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资源 5、特有的人文价值与人文吸引力 第三章项目的建设内容 一、项目总体规划二、项目的设计理念二、项目的功能与布局三、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第四章行业与市场分析

一、养老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1、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造就了巨大的民间资本 2、传统道德开始回归,“孝”仍然是社会道德的重要基础 3、中国传统家庭结构开始解体,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4、老年人获得了经济独立,有能力与意愿追求符合自身特点的养老生活 5、老年人群中积累了庞大的消费能力 6、政府对老年类项目大力支持二、市场竞争性分析 1、现有养老产业的模式与竞争性 2、竞争对手与竞争模式 3、本项目的竞争优势三、合作与关联行业第五章客户分析 一、主要客户人群二、主要客户来源地三、主要客户状况描述第六章项目主要经济效益分析 一、房产销售收入: 二、经营收入1、学费收入2、旅游收入3、会诊收入 4、演出、会务、商品销售收入 5、医疗、康复服务等收入 6、宾馆、公寓、酒店式公寓收入三、成本分析1、土地成本2、建设与开发成本3、管理成本4、营销成本四、效益评估1、收入数据2、成本数据3、投资成本回收分析4、本项目运作时间计划5、项目定址于三亚湾效益简析第七章风险控制 一、政策风险二、土地价值三、市场风险第八章结论 摘要 2005年4月,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在香港表示,中国养老体系正面临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以及基本养老保险不健全的严峻挑战,预计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4.5%。而与此相

养老服务机构的困境分析及展望

养老服务机构的困境分析及展望 【摘要】为了解郑州市养老服务供给现状、老年人服务需求,笔者对郑州市部分养老服务机构进行了访谈调研。文章对比分析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指出郑州市养老服务机构面临的几大困境,并提出在郑州市成立养老服务行业协会、机构养老多元化以及养老机构小型化、进社区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养老服务;养老机构 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预计在2013年突破2亿,2025年突破3亿,2034年突破4亿,解决广大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问题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据郑州市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郑州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65.3万人,占郑州市总人口的8.88%,按照国际通行的定义,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7%的国家和地区,被称为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和地区,因此,郑州市人口构成老龄化的特征较为明显。同时也表示,郑州市养老服务需求在增大,加之家庭小型化无法应对现有的养老需求压力,因此养老服务机构成为重头戏,但是郑州市养老服务机构存在较多问题。 几年来,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研究成为热点,

多数人从供给机制与需求理论方面来探索养老服务的发展路径,还有一些学者从经济与市场的角度分析养老产业,本文基于对郑州市养老服务机构的调研,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探索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路径。 一、郑州市养老服务机构状况概述 (一)服务对象情况介绍 经过对郑州市一般消费水平的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调研发现:入住多数为半自理老人,人均收费每人每月1200元。在该机构入住的老人有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机构内老人超过80%为被动入住,多是因家里无人照料或者是家人照顾不周迫于无奈才选择机构养老的。他们大多精神状态一般,不多交流,很多半自理老人无法与人进行正常交流。另外,一些养老院入住老人有老年痴呆症患者或精神障碍者。 (二)服务内容情况介绍 多数养老机构主要是提供日常照料,工作人员主要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中年妇女。多数机构内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除了能保证老人在机构内吃饱穿暖之外,并没有其他更高层次的服务。因此,大多数民营养老机构在精神养老服务方面的工作处于空白状态。负责人也表示,目前由于场地问题等多方面原因,致使机构还无法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只能争取做好对老人的日常照料,更没有机会去聘请专

以房养老-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

以房养老: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 摘要:伴随我国日益加速的人口老龄化现状,现有的社会养老模式还不能有效地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在我国推行”以房养老”政策,是对现有养老方式的有力补充,为国家、社会和家庭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开拓一条有益可行的道路。近几年,根据我国国情,政府和商业部门也在逐步探索和实践。而这一政策的制定和实行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因素,需要进一步更正和完善。 标签:以房养老;养老金;房产贷款;模式 一、“以房养老”提出的时代背景 “以房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自北京首次提出以来,以房养老概念迅即成为全民的焦点,同时也争议不断。目前全国已有部分城市开始直面争议,大胆探索。近日,山东省提出年底前开始试水以房养老,而沈阳则借鉴香港经验,为明年登陆作准备。 (一)中国目前正在处于人口结构深刻转型时期,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探索多渠道适合国情的社会化养老模式成为业内外人士共识。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老年人比例显著提高。中国目前有60岁以上老人1.78亿,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约3 171万人,大中城市空巢家庭达70%。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十年中,我国社会将需要承担沉重的养老压力。养老是一个社会问题,即使今天的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其绞尽脑汁疲于应对,仍不堪重负。中国数亿人口的养老,需要的是天文数字级的财富,对于尚不富裕的中国,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公共财政无力兜底所有养老问题的情形下,“以房养老”不啻为解决养老难题的一种积极补充。对于很多刚刚有了房屋产权的人而言,以房养老是一个新鲜的命题。毕竟,毕生为房所累,到了老年,房子若能反哺养老,也算是一种不错的回报。以房养老如能推行,国家也能减轻相当一部分负担,优化调配有限的资源解决其他人的养老问题。 (二)“以房养老”实质是老年人将自己产权名下的住宅实物资产通过市场交易的途径分步分期或者一步到位地置换为养老经济资产以满足老年经济所需的养老方式。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户籍壁垒形成了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我国多数职工享受“低工资、高福利”政策,住房问题得到一定程度解决,城市家庭普遍拥有至少一套房屋,随着房改的推进,房屋成为居民家庭最大资产。一般来说,晚年养老资源不外乎儿女、金钱和房子三种。而时下,单靠社会养老金已很难满足老人退休后的高质量生活,“421”家庭结构下单靠儿女赡养也越来越不现实,因此,用房产担当养老重任,部分取代养儿防老和货币养老,意义重大且积极。

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规划研究与实践

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模式规划研究与实践 式的内涵进行解释与分类。分析探讨了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中存在的三大问题。以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核心区为例,提出从设施配套、市场运营、活动体系三方面进行的创新实践。总结得出养老产业城模式在满足老年人多样需求及产业发展方面都较为理想,应是未来健康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产业广州国际健康产业城 1.医养结合成我国健康养老发展新趋势 1.1高龄化、空巢化的老年人口发展趋势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5岁的及以上人口人总数为1.18亿,占人口总量的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其中85岁及以上的高龄人口总数约为2000万,占总口总量的1.57%,比2000年的人口普查上升0.62%。全国老龄办副主任阎青春(2014)表示,“2000-2010年城镇空巢老人比例由42%上升到54%,农村由37.9%升到45.6%;65岁以上独居、空巢老人数量,将由目前5000万增到2050年的近2亿。”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人口发展高龄化、空巢化现象正逐渐加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失能的风险逐渐上升,对护理型养老机构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1.2医养结合成解决养老难题新思路 自《国务院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

号)等政策文件发布以来,“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的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备受关注。传统养老模式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人一旦患病,不得不经常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负担。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有助于解决养老机构缺乏医疗支持的“硬伤”。 2.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内涵 2.1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特征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是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强调老年照顾中的医疗和照护两个方面,并将医疗放在更重要的位臵上。区别于传统的生活照料养老服务,不仅包括日常起居、文化娱乐、精神心理等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疾病诊治、临终关怀等专业医疗保健服务。需注意的是,“医养结合”中的医疗必须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平,不是简单地打针吃药的医疗服务,而是应当达到一级医院及以上的医疗水平,要具备健全的科室和诊疗项目,硬件上有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软件上有足够具备资格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师、护士。 2.2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分类 2.2.1“医养融合”模式 一般由具备医疗功能的养老机构和具备养老功能的医疗机构演变而来,是最常见、最基本的模式,分为医疗区和养护区两大功能。老年患者在疾病的加重期或治疗期进入医疗区接受治

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及对策

社会和谐社会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的演变,空巢家庭数量增多,使得空巢老人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对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空巢家庭是家庭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因各种原因离开老人,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独守空巢的家庭,空巢老人也随着产生。本文通过访谈法,对空巢老人进行了基本情况的了解,从而进一步分析空巢老人的成因、目前面临的困境,从而探讨解决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对策。 一、“空巢”家庭的成因分析 从我国空巢家庭数量增多、比例增大的情况来看,空巢家庭的出现是现代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流动的加快、居住方式的改变等诸多因素。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家庭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都在发生着变化,家庭从传统的大家庭模式向小家庭模式转变,空巢家庭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家庭类型。下面从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三个方面分析空巢家庭的成因: (一)个人原因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确立,人们更加关注自我,对个人的生活质量也较为注重。从老人的自身情况而言,当前住房情况的改善,老人在离退休后能有更多的自由和自主,许多老人更希望过自己独立自由的生活,特别是低龄老人,他们身体状况良好,有较好的经济基础,生活上能够自理,因而会倾向与选择单独居住;此外,从老人所居住的社会环境而言,它们是居住已久的社区,有良好的邻里关系,自己的亲朋好友也在周围,对现在的居住地具有深厚的感情,不愿意离开已经习惯的环境。鉴于上述两者理由,因而不跟随子女一起住。 (二)家庭原因 据研究发现,老人虽有与子孙后辈的生活一起的意愿,但是由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插于,容易发生家庭矛盾,为避免矛盾,老人会选择独立生活。此外,当前家庭结构的转变,子女的压力较大,不想给子女增加负担,担心影响子女的事业和前途,因而不与子女一起居住。虽然有极少数子女,他们具备丰富的物质条件,但赡养老人的观念淡薄,很少关心老人,嫌弃老人,代际关系的不融洽,使得老人不得不留守“空巢”。 (三)社会原因 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家庭人口锐减尤其4-2-1家庭结构的出现,双方老人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要求很难同时满足,使得必须有一部分老人主动或被动地独立生活而形成空巢家庭。此外,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社会人口流动加快,年轻人异地求学和就业大量增加,出于对教育的需求和对事业的追求,子女们往往选择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流动,寻求更好的受教育机会或工作机会,从而导致空巢家庭的产生。空巢家庭的产生受个人、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影响,但社会原因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空巢”老人养老困境 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既是家庭问题,又是社会问题。老人在经济上、生理上、心理上都相对脆弱,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学习与就业,家庭就会出现“空巢化”,而家庭养老功能就随之被弱化,老人生活照料和亲情的精神慰藉需求增加。随着空巢老人队伍的不断增大,带来的空巢老人养老一系列问题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经济问题 在城市中,城市的老年人大都或有离退休金或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经济上基本上有自我支持的能力。在一个夫妻俩共同生活空巢家庭中,夫妻两位成员都有退休金,其家庭生活有了保障,生活水平也相对较好。但是也有一部分空巢家庭只有夫妻一方有退休金,这就使得在“一老养两老”情况存在,如夫妻双方只有一人有退休金,而子女每月没有额外的供给,老人的经济上就会可能困难一些。但是在农村中,农村的空巢老人大部分有子女抚养,这势必造成农村老人的养老完全依靠子女,一旦子女无能力的赡养,老人的晚年生活就得不到保障。此外,老人非常担心自己生病,且不论身体上的病痛,就大病导致的巨额医疗费用,也使得老人难以承受这额外支出,在我国当前的如此高昂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只要家中其中有一位老人患有大病,势必需要巨额的医疗费用,从而拖垮家庭经济,降低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二)日常生活的照料 据研究显示,日常的生活照料也成为空巢老人的一大难题之一。对于年龄尚未不大的老人,自己有自我照顾的能力,一般日常生活上不会存在太大的困难,但是随着老人年龄的增加,体力的逐渐衰退,高龄的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的困难会明显增大,如基本的买菜、做饭、洗衣等基本生活生活都会存在着困难,身体较为不好的老人,甚至需要完全又他人照顾。面对这些基本的生活困难,有配偶的老人还可由配偶直接照顾,但是如果没有配偶,或配偶双方都体弱而力不从心,则需要女定期或不定期地看望陪同、照顾老人。因此如果子女工作很忙,子女给予的帮助与照料就会较少,从而在对老人的的日常生活照料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 (三)精神和情感需求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不仅需要物质上的照料,还需要情感和精神的支持。老年人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后,闲暇的时间自然多起 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及对策 付美珍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家庭结构也随着现代化的转向,空巢家庭数量的增加,空巢期的延长,使得空巢老人的养老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使得我们需要从政策和制度等多方面来解决空巢老人养老的问题。 关键词:空巢老人养老困境对策 13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