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8
参考范本目录:新部编人教版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整一新部编人教版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二新部编人教版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审定版三新部编人教版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四新部编人教版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整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20分)zāi nàn biǎn dan zhàn shìjūn duìpō shuǐ lóng chuán dào lùchǎn yè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屁(_______)弟(_______)合(_______)经(_______)尿(_______)第(_______)舍(_______)劲(_______)三、读一读,连一连。
(10分)春江潮水连海平十里稻花香上有天堂无水不文章有山皆图画月涌大江流一畦春韭绿海上明月共潮生星垂平野阔下有苏杭四、想一想,选词填空。
(10分)(1)山顶上再也看不到(__________)的风筝。
(飘荡飘浮)(2)如果你(__________)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
(愿望愿意)(3)在(__________)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
(茂密密集)(4)风娃娃(__________)跑过去,对着船帆用力吹了口气。
(着急急忙)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
(15分)例: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
小鱼被他扔进大海里。
大水把车子冲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用上加点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
保密★启用前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培优冲刺卷【第一单元】检测题(过关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总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语文知识积累(每题3分,共18分)1.(本题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宛.转(wán)粗犷.(kuǎng) 发髻.(jì)咄.咄逼人(duō)B.池畦.(wā)高邈.(miǎo)应和.(hé)繁花嫩.叶(nèn)C.酝酿.(niàng) 莅.临(wèi)看.护(kàn)秋风萧瑟.(sè)D.静谧.(mì)吝.啬(lìn)黄晕.(yùn)淅淅沥.沥(lì)【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音,重点考查词语和成语中的字音。
字音题重点考查多音字、音近字、形声字、形似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
同时,要注意拼写正确。
本题A项中“宛转”的“宛”的读音应为“wǎn”、“粗犷”的“犷”的读音应为“guǎng”;B项中“池畦”的“畦”的读音应为“qí”、“应和”的“和”的读音应为“hè”;C项中“莅临”的“莅”的读音应为“lì”、“看护”的“看”的读音应为“kān”。
2.(本题3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苍海烘托丰茂花枝召展B.摇蓝宛转宽敞水何淡淡C.碣石稀疏天崖红波涌起D.枯藤镶上蓝天津津有味【答案】D【详解】A:“苍海”——“沧海”,“沧”是暗绿色,“苍”指的是深青色或深绿色,如苍翠;“花枝召展”——“花枝招展”;B:“摇蓝”——“摇篮”,“篮”和一般和竹子有关,所以用竹字头;“水何淡淡”——“水何澹澹”;C:“天崖”——“天涯”,“涯”的本义指水边,泛指边际,而“崖”与山有关,如山崖、悬崖;“红波涌起”——“洪波涌起”,“洪波”是“大波浪”和水有关;故选D。
参考范本目录:人教版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真题试卷及答案一人教版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知识点及答案二人教版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精编试卷及答案三人教版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练习卷及答案四人教版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真题试卷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20分)yáchóng kě ài xuě bái qí ɡuàihúlúzhòng dìdīng zhe sī xiǎnɡ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楼(_____)炉(_____)数(_____)庐(_____)挂(_____)依(_____)桂(_____)衣(_____)三、读一读,连一连。
(10分)乌黑的小丑弹图画滑稽的脸庞画秋千弯弯的头发荡京戏红润的眉毛唱钢琴四、想一想,选词填空。
(10分)发明发现1. 阿切尔(________)的邮票打孔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2.小明(________)金鱼放到装满水的杯子里,水会漫出来。
提题3.老师向小朋友们(________)出了一个奇怪的问(________)。
园院4.小(_________)很安静。
5.花(_________)里有许多花。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
(15分)例:雄鹰在云彩间飞翔。
雄鹰在云彩间自由地飞翔。
黄鹂在枝头唱着歌。
__________________2.照样子,写句子。
例:梧桐树叶像.手掌。
__________________3.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身体虽辛苦..,心里喜洋洋。
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分)孟母三迁从前,在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母亲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母亲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
得分3分)o)ì)。
D.《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对后代的作品影响很大,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6、名著阅读(5分)(1)《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体裁)集,原名《》。
(2分)(2)有人评价《朝花夕拾》中的文章“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犀利的批判”请你写出至少三篇选自这本书的文章题目。
(3分)7、古诗文默写:(7分)(1)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2)《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句是:(3)我寄愁心与明月,。
(4)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
”兄女曰:“_____________________。
”(《咏雪》)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7分)〖资料一〗某媒体报道:一家人聚餐,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聊聊天,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
受到冷落的老人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了席。
对此,有网友调侃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资料二〗南昌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任游志鹏说,孩子们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眼睛得不到休息,睫状体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对眼球发育会产生影响,容易造成近视;经常盯着电子屏幕,长时间不眨眼,孩子容易患上干眼症;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对孩子身体也很不利——摘自《中国青年报》〖资料三〗大部分中学生把手机当成能收发信息、能玩游戏、能上网,还可以听歌曲、玩“抖音”的工具,由此带来一些弊端是:很多同学都对手机上瘾,沉迷手机无法自拔。
有些同学甚至把手机带进考场,利用手机短消息来作弊。
部分控制力不强的学生沉迷于手机黄色信息。
——摘自海口市琼山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报告《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1)阅读上述三则资料,你认为中小学生过多使用手机有哪些弊端?请概括出至少三点。
(3分)(2)中小学生该不该带手机进校园?请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
(80字以上)(4分)二、现代文阅读《春》,完成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及答案(真题)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读拼音,写词语。
(20分)dā chuán zǔfùyǔ máo tūn xiàshāzi cuìniǎo zuǐjiǎo bǔyú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愁(________)罗(________)沾(_______)晾(_________)秋(________)萝(________)粘(_______)凉(_________)三、读一读,连一连。
(10分)迟日江山丽才了蚕桑又插田杜甫草长莺飞二月天春风花草香翁卷乡村四月闲人少拂堤杨柳醉春烟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怕得鱼惊不应人高鼎路人借问遥招手要留清白在人间胡令能四、想一想,选词填空。
(10分)惊讶惊吓惊喜1. 第23届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八分钟”是中国给全世界人民的又一个(______)。
2.我非常(______),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
3.孩子受了(______),哭起来了。
即使……也……如果……就……4.(______)你喜欢鸟儿(______)不能逮它们!5.我(______)再快点儿,(______)会追上刺猬。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
(15分)(1)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用加点的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天来了,小树长高了。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分)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必考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哺.乳(bǔ)称.职(chèng)惩.戒(chéng)畏罪潜.逃(qián)B.蜷.伏(quán)废墟.(xū)纯粹.(cuì)惊慌失措.(chuò)C.拼凑.(còu)倜傥.(tǎng)菜畦.(qí)人声鼎.沸(dǐng)D.荫.蔽(yìn) 粗犷.(guǎng) 酝酿.(liàng) 淅淅沥.沥(l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恍惚干涸账篷不毛之地B.热忱派谴鄙薄精益求精C.纯碎极端酬劳沉默寡言D.琢磨呼啸幻想宁静致远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她用这惊心动魄....的太空飞行作为激励我们向未来冲击的教例,孜孜不倦地讲述给我们听。
B.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C.行进在幽深的峡谷中,他们一行人屏息凝神....,感到胆战心惊。
D.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有人还希望过古代隐士那挥洒自如....的生活,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香港在历经百年沧桑之后,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B.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该遵循的。
C.加强安全教育,是为了防止不发生安全事故。
D.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桃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理解:此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花儿们“争相斗妍”的繁荣景象。
B.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描写出高原辽阔平坦,一望无际的壮观景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全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wù)惧惮.(dàn)惊骇.(hài)钦.佩不已(qīn)B.荒谬.(miào) 震悚.(sǒng) 哀悼.(dào )荒辟.(pì)C.取谛.(dì) 暑.名(shǔ) 絮.说(xù)烦燥.(zào)D.愧怍.(zuò) 掳.去(lǔ)滞.笨(zhì) 晌午(xiǎng)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鉴赏繁密云宵恍然大悟疲倦不堪B.决别秕谷捶打喜出望外浑为一谈C.荫蔽感概盔甲人声顶沸翻来覆去D.威慑狡猾粗犷油然而生小心翼翼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7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马龙以目空一切....的气势击败所有对手,夺得冠军。
B.看起来这几个骗子配合得天衣无缝....,但还是被警察识破了他们的骗局。
C.如果我们再不注意保护动物,过不了多久,好多动物就会像恐龙一样销声匿...迹.。
D.这对热恋中的情侣一起发誓:即使海枯石烂....也永不变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排比,比喻)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反复,拟人)C.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拟人,比喻)D.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支。
好像躲雨人偶然避雨到人家的屋檐下,你总不好意思走吧?(比喻,反问)6、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生命,需要珍藏。
青海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初中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初一语文试题满分:100一、积累与运用(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派遣(qiǎn)殉职(xùn)狭隘(yì)富饶(náo)B.郁闷(yù)恍惚(huǎng)抽噎(yè)蜷伏(quán)C.嗔怪(chēn)怂恿(sǒng)怅然(chàng)忏悔(qiān)D.干涸(hé)庇护(bì)假寐(mèi)禁锢(gù)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麻木不仁哄堂大笑惊慌失措莫不关心B.见异思迁宁静淡泊不毛之地粘轻怕重C.刨根问底沉默寡言精益求精杞人忧天D.畏罪潜逃怪诞不经大相径庭神彩奕奕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大家都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同。
B.未来世界可能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神通广大的机器人,让我们从现在起就记住它。
C.屠呦呦荣获诺贝尔讲的喜讯真实骇人听闻,令无数国人感到骄傲自豪。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4、下面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一项是()A.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介,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需要采集大约50万朵左右的花。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下列内容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植树的牧羊人》通过一个孤独的牧羊人的故事,赞美了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
B.《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文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
C.《狼》选自《聊斋志异》,这是一部文言长篇小说集。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卜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学校大扫除期间,有的同学拈轻怕重,把重活凡脏活儿累活儿留给别人,自己挑• . • .轻的。
B. 对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我们都不能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而是要用真情去温暖• ♦ • •他们,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C. 中国文字和书法代表了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根。
但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书法教育却被忽视,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
• • • ♦D. 春天的红莲湖像一幅优美的画卷,多姿多彩,令游人瞻前顾后,流连忘返。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调查,“8 • 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
B. 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1、 A.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哺育(bU ) 怪诞(ddn) 云鬓(bin) 祈祷(ql) . 机杼(shO) . 浊流(zhu6)哽住(geng )可汗(kb气魄(p 。
) )山涧(jidn) 诧异(chd )惩罚(chOng ) D. 兩静(sti) 污秽(hui) 亘古(g©n) 胡验(ji ) A ・ 滑稽 恍惚 惊慌失措 不毛之地B. 啜泣 硬朗 生机勃勃 见意思迁C. 鄙薄 殉职 精益求精 精疲力竭D. 凌乱 险躁 满腔热忱 慷慨激昂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 )3、多难民入境。
C.磁州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页献。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比喻、排比)B.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汇编)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花苞.(bāo) 娇媚.(mèi) 诱惑.(huò) 彩棱.镜(lèng)B.睫.毛(jié) 掩饰.(shì) 高邈.(miǎo) 绿茵.茵(yīn)C.莅.临(lì) 吝.啬(lìn) 干涩.(sè) 淅.淅沥沥(xī)D.粗犷.(guǎng) 静谧.(mì) 晒.干(shài) 咄.咄逼人(duō)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黄晕窠巢杂乱无章争先恐后B.发髻澄清吝啬家喻户晓C.粗犷憔悴决别兴高采烈D.信服人声鼎沸花枝招展淅淅沥沥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86版《西游记》中的“白骨精”的扮演者杨春霞近日做客某省电视台,她虽然已经73岁高龄,但依然神采奕奕....,气质不凡。
B.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美丽的月亮大相径庭....,它其实是一块冰冷的大石头。
C.大雨还没完全停下来,我们几个人就迫不及待....地背上背包出发了。
D.在这次期末考试中,他做一道选择题足足花了半个小时,真是小题大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走进绿树成荫的黄海森林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通过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使我们认识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是万万要不得的。
C.信步施耐庵故居,浏览大师之作,感叹他的文不加点,才华横溢……D.部分网络移动支付机构内控薄弱,出现了客户资金被非法挪用。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拟人)B.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C.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比喻)D.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俊俏.(qiào) 臃.(yōng)肿魁.(kuí)梧嗔.(chēn)怪B.怂.(sǒng)恿蜷.(quán)伏芙.(fú)蓉悲楚.(chǔ)C.斑斓.(lán) 倏.(shū)地感喟.(wèi) 褴褛.(lǚ)D.疯癫.(diān) 温煦.(xù) 暮霭.(ǎi) 嘟囔.(nang)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废墟狭隘刨根问底畏罪潜逃B.帐蓬炫耀麻木不仁神采奕奕C.余晖钦差澄辙明亮步履蹒跚D.滑稽缥缈大相径廷怅然若失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又吃蛋炒饭,小胖用筷子在碗里翻来覆去....,一脸不快。
B.爸爸涨工资了,妈妈喜出望外....地说:“咱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真高兴!”C.导游把我们分成两组,爬山的爬山,玩水的玩水,大家各得其所....。
D.我们班的张伟是个名副其实....的“书虫”,吃饭时他都抱着书在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街头不法分子多以中老年人为目标,因此,您对与陌生人的搭讪要保持高度的警惕。
B.由于一至七号“神舟”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强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C.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D.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从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5、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的噪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B.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
C.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窜下跳。
D.没有崇高理想,没有科学知识,没有奉献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姜堰四中七年级语文独立作业(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人:于月兰黄荣梅郑茹审核人:郑茹请注意:所有答案均须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4分)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着朱自清【丙】在春的繁花nèn()叶中,听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嘹亮地歌唱【甲】我们在老舍的温情叙述中,【丁】给蓝天镶上银边的雪后山景,【丁】水藻中终年zhù()蓄的绿意;我们在刘湛秋的笔下走过雨的四季,热烈而粗【乙】guǎng ()静mì()而深情。
我们还将继续感受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2.填入【甲】【乙】两处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逗号【乙】逗号B.【甲】分号【乙】分号C.【甲】分号【乙】逗号D.【甲】逗号【乙】分号3.填入【丙】【丁】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丙】流连【丁】享受B.【丙】穿梭【丁】享受C.【丙】穿梭【丁】感受D.【丙】流连【丁】感受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中划线句没有语病。
B.“听牛背上牧童的短笛嘹亮地歌唱”是从听觉角度来表述的。
C.文中加点的词“繁花”“短笛”“山景”“四季”词性都是名词。
D.“我们跟着朱自清【丙】在春的繁花nèn()叶中”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5.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令”等谦辞。
如“家父”,又叫“家严”“家君”;“家母”,又叫“家慈”;令弟、令妹、令侄。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全面)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哺乳(bU).称职(ch^ng)•惩戒(chOng).畏罪潜逃.(qidn)B.蜷伏(qudn)•废墟(X。
)•纯粹(CU1)•惊慌失措•(chud)C.拼凑(cdu).倜傥(tdng) .菜畦(Q1).人声鼎沸.<dlng)D.荫蔽(yin)粗犷(gudng).酝R(lidng)淅淅沥沥(11).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感慨奥秘轻捷花枝招展B.鉴赏憔悴_霎波光鳞鳞C.烂漫骄媚睫毛咄咄逼人D.高邈嗪亮郎润混为一谈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 • • •B.他翻来覆去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在哪儿了。
• • • •C.没人陪奶奶的时候,她就喜欢边做事边絮紫叨叨。
♦♦♦♦D.这次活动为了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小部分人对其不是很满♦♦♦♦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黄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下列语句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B.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C.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D ・济南市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的祖国,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歌的雄鸡, :你是奋蹄疾驰的 骏马,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中国。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早已推广的今天,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更是学习基础之根。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练习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字形和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两人见面,非常亲热,拉着手寒喧(xuān)了好一阵子。
B.轰隆隆,雷声从远处传来,振(zhènɡ)动山谷。
C.他不小心打碎了那个漂亮的玻璃杯,于是耳朵里塞满了妈妈的唠叨埋(mái)怨。
D.缜(zhěn)密的逻辑思维,是思路清晰流畅的关键。
2.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酝酿觅食萤火虫不屑置辨B.狼藉鄙夷文曲星张皇失措C.滑稽问鼎孺子牛获益匪浅D.深邃肆虐度假村一劳永逸3.指出正确说明下边加下划线词的词性及意义的一项:( ) 这时船慢了,不久就到了,果然近不得台旁……A.“近”本来是名词,这里作形容词,意思是依靠。
B.“近”本来是形容词,这里作副词,意思是靠近。
C.“近”本来副词,这里作动词,意思是进去。
D.“近”本来是形容词,这里作动词,意思是靠近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雅安地震中,儿子抱着88岁的老父亲排队等待救治,之情让人感动。
(2)近来,日本针对我固有领土钓鱼岛一再挑衅,制造事端,对此,大家无不。
(3)莫言在楼道昏黄的灯光下忘我写作,有人从身边经过他都。
(4)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相比实在是。
A.反哺义愤填膺浑然不觉相形见拙B.哺育义正言辞浑然不觉捉襟见肘C.反哺义正言辞混沌不知相形见拙D.哺育义愤填膺混沌不知捉襟见肘5.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据刚刚收到的最新消息,今天上午我市举行最大规模的地震应急演练,全市44所学校10万多名师生参加演练。
B. 创建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精神生活品质,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C.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等国播出,受到热烈欢迎,覆盖当地1亿人口。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考点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酝酿.(niàng)抚.摸(fǔ)应和.(hé)抖擞.(shǒu)B.婉.转(wǎn)水藻.(zǎo)贮.器(zhù)粗犷.(guǎng)C.萌.发(méng)娇媚.(mèi)静谧.(mì)高邈.(miǎo)D.莅.临(lì)干涩.(sè)竦峙.(zhì)萧瑟.(sè)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恍然大悟麻木不人怪诞不经B.不毛之地精益求精兴高彩烈C.满腔热忱沉默寡言孤苦伶仃D.莫不关心妄下断语张牙舞爪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小明和同学约好一起去看流星雨,8点钟小明不期而至....,准时到达了约定地点。
C.这个杀人犯被称作“地狱之手”,是当之无愧....的。
D.对于家长的反对态度,他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民俗是民间流传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水浒传》记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5、下面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B.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C.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D.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惟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参考范本目录:2020年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整一2020年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二2020年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审定版三2020年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四2020年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整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15分)lí ba hú dié máo yán biān fúgòu chéng dūn xià hé xié hé tān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掠(_____)绽(______)梢(_______)瓣(_______)惊(_____)锭(______)俏(______)辩(______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5分)①横(_____)竖(_____)②出乎(______)③(_____)风(_____)雨④腾(_____)驾(_____)⑤归根(______)⑥黑(_____)无(_____)(1)请写出两个ABB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两个与①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两个与③类似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0分)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虽然……可是……1.父亲(_______)死去了,(______)他那话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2.《永生的眼睛》一课(______)使我感动,(______)引起我许多的想法。
3.(_____)我们的捐献给了别人快乐,(________)这种做法是很高尚的。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
(15分)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
火神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质量检测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花苞.(bāo) 娇媚.(mèi) 诱惑.(huò) 彩棱.镜(lèng)B.睫.毛(jié) 掩饰.(shì) 高邈.(miǎo) 绿茵.茵(yīn)C.莅.临(lì) 吝.啬(lìn) 干涩.(sè) 淅.淅沥沥(xī)D.粗犷.(guǎng) 静谧.(mì) 晒.干(shài) 咄.咄逼人(duō)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殉职晕眩沉默寡言惊慌失错B.坍塌凌乱不毛之地年与时弛C.流淌呻吟麻木不仁犹豫不决D.帐蓬派遣稀稀拉拉精益求精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B.他翻来覆去....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在哪儿了。
C.没人陪奶奶的时候,她就喜欢边做事边絮絮叨叨....。
D.这次活动为了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所以有一小部分人对其不是很满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武汉使用外,还向黄石、荆州等地输送。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5、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傍晚时分,天空突然变得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
B.每一朵盛开的花就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C.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D.老王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外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必考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怂.恿(sǒng)惩.戒(chěng)魁.梧(kúi)大相径廷B.蜷.曲(juǎn)栅.栏(zhà)蓦.然(mó)怪诞不经C.怅.然(chàng)干瘪.(biē)匍.匐(pú)神彩奕奕D.叮嘱.(zhǔ)臃.肿(yōng)蓬.松(péng)孤苦伶仃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水波粼粼呼朋引伴鉴赏繁密云宵B.绌绌逼人喜出望外决别秕谷贮蓄C.人声井沸花枝招展荫蔽烂熳盔甲D.精神抖擞花团锦簇威慑狡猾狙犷3、下列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今天,老师表扬了张露露同学,说她很有主见,从不自作主张。
B.吃过晚饭,妈妈边嗑瓜子边看电视,爸爸边听音乐边看杂志,可谓各得其所。
C.这一问题很难理解,经过他的点拨,我才恍然大悟。
D.听到这一消息,大家都喜出望外。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宫”二号送上太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5、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比喻)B.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拟人)C.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拟人)D.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比喻,排比)6、结合语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人生就像一次旅行,每个人都是匆匆的行者。
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以及。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生存状态,各有各的心路历程,各有各的价值观念:这都是不能强求的。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如果注意调适自我,对物欲的追求少一些,对精神的追求多一些,就可以,,就可以从容地欣赏沿途的景色。
A.沿途的风景看风景的心情多一种闲云野鹤的生活少一种尘世的俗累B.看风景的心情沿途的风景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少一些尘世的俗累C.沿途的风景看风景的心情少一些尘世的俗累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D.看风景的心情沿途的风景少一些尘世的俗累多一些闲云野鹤的生活7、古诗文名句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4)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5)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6)《贾生》中揭示皇帝求仙问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词的含义(1)俄而雪骤(________)(2)俄而雪骤(_________)(3)差可拟(__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未若柳絮因风起3.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
B.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
C.公大笑中的笑意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
D.“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扁担的一生范宇①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
挑粪、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
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②。
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的家当。
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
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于扁担的抖擞精神。
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虽然缓慢,却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
③。
④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
身为木匠的舅舅几乎脱口而出——扁担。
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
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
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头和腰。
因此,还得将扁担以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压弯成弓形。
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
⑤这根扁担挑起来更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
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
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
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
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姻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
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般的气慨,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
⑥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
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
这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
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现实的无奈。
⑦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
⑧曾经朝夕相对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零的。
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更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
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
⑨这也是农人的一生。
⑩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
我返城时,碰见正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的大伯。
大伯今年已60余岁了,还在田间劳作着。
他也曾短暂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
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扁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
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不少死守的农人还是坚信——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
这是一种可贵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
(选自《襄阳晚报》2016年3月3日,有删改)1.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②③两段横线处,第②段应填(____),第③段应填(______)。
A这让我有了探索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
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
2.阅读文章④~⑥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
(每空不超过5个字)上好的木材→____________________→渐弯的扁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提到“扁担”,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有何表达效果?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⑩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十一岁的阳光艾傈木诺逼着自己撕开一丝眼缝,感觉还有些迷糊,少年毕竟是贪睡的,可转念一想,还得早些去学校,依拉的事是大事,万万不能耽搁。
我揉揉眼,从床上爬起来。
太阳把瑞丽江照得如金子般闪亮,晨风在江面飞过,一会儿钻进树丛里,一会儿钻进水汽中,一会儿钻进村寨里。
我来到依拉家的竹楼下,大声叫:“依拉”。
依拉下楼来时,眉皱皱的,我把手里的钱朝着她一扬,说:“依拉,一定没事的。
”她抿着嘴羞涩地笑了,露出可爱的小虎牙。
我们在路上遇到了班主任岩坎老师。
依拉一直低着头,我竭力地抬起头来,说:“老师,依拉的爸爸去缅甸背玉石毛料,伤了脚,家里也没有钱让她读书,她快读不成书了……”岩坎老师说:“不怕不怕,我们一起想办法。
”我说:“能不能把我的学费分一半出来给依拉缴学杂费,等以后有钱,再补上,好不好,老师?”我心里在想,现在依拉家里是拿不出钱的,我每个星期有生活费,可以慢慢省出来,不但可以替依拉缴上学费,还可以替她补上生活费。
老师说:“艾傈,你们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
”他的脸又转向依拉说:“没事的,学费我先给你垫着,好好读书就是了。
你还这么小,不上学可不行。
”我们两人不愿意老师这么做,因为老师也穷,我们是知道他家家境的。
依拉不知道该怎么说,放声大哭起来。
因为家里和学校隔得远,我们都是住在学校,星期天回家带上一周的粮食和菜,平时就自己做饭吃。
一个人的饭菜两个人吃,我知道是不行的,得想想办法。
该用什么办法给依拉找生活费,再把岩坎老师垫的钱还上?靠近公路边有一个工地,一群大妈在那里砸石子。
我对依拉说:“这个我们能做呀!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把学杂费挣回来。
”起初我们想,不就是砸个石子吗?多大的事!结果可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用力小了,砸不破;用力大了,一会儿就累了,还会把石子砸碎。
另外,两只手得配合默契,要不石子会飞出老远;眼睛也得留神,一锤下去,有时砸不着石子,倒把自己的手砸得鲜血淋漓。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
我们下午放学就去工地砸石子,每天干一个小时,再回去做饭、写作业。
干了一星期,两个人得了六块钱,我们商量先给老师送去。
第二天我们去送钱时,岩坎老师看到我们笑笑地说:“听说你们每天去砸石子,是不是很辛苦?”我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辛苦、不辛苦……”老师问:“不好好读书,怎么想着去砸石子呢?”我鼓起勇气说:“老师,我们不能连累你给我们垫学费,我们想用自己的双手挣出来。
”岩坎老师笑得更灿烂了:“好好好,你们这种自立精神值得表扬,只要不耽误学习就好,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班上最优秀的学生。
只是这钱,老师不能收,就算我给你们的奖励吧!”那一年,我们都是11岁。
(本文略有删改)1.联系全文,说说题目中“阳光”的含义。
2.文中画线句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写出一种,并说出它的作用。
3.请结合具体事例说说文中的“艾傈”是一个怎样的人。
4.文中两位小女孩的求学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四、写作题(40分)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迈进学校大门的时候,你的中学生活就已经开始了!在这里,你认识了新的同学,新的老师。
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两个月来的初中生活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呢?请以初中学习生活为写作素材,选取具体的事例,补全题目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