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至六岁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价和指导建议建议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159.50 KB
- 文档页数:75
0-6岁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指导0—6周岁儿童生长及发育的正常水平:出生至1个月体格生长:出生体重平均3.0㎏左右,体重增加800克左右;出生身长50㎝左右(46-53㎝),平均头围35㎝左右(33-38㎝)。
面部:扁平,阔鼻,双颊丰满,下颌内收,眼睑略肿。
躯干:肩和臀狭小,颈短,腹部膨隆,胸廓饱满,胸围比头围小。
四肢通常是屈曲、两手握拳,腿弯曲,指(耻)甲薄。
皮肤:在出生时有胎毛和胎脂覆盖。
感觉、运动发育:哭时整个身体都动,皮肤潮红,肢体活动。
所有的活动都是全身的,对特殊的刺激不产生特殊的反应。
唇、舌和面颊部的触觉高度。
对压力、冷、热有反应。
对亮光和黑暗有反应,眼球的运动不协调,在视线范围内能注视物体。
听见声音时,增加活动并凝视。
对苦味和酸味表示拒绝。
俯卧时能抬头,做出爬行的样子。
下列反射存在:巴宾斯基征不对称、伸舌反射、颈紧张反射、吸吮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等及呵欠、喷嚏、眨眼。
语言和适应性行为:不舒服时剧哭,但无眼泪。
哭吵的特征随环境而变。
喉部发出声音。
个人-社会发育:看见人的面部时活动减少。
大人对他(她)讲话或抱着时表示安静。
被抱着时孩子表现独特的有特征性的姿态,对视觉和听觉刺激有反应。
寻找愉快并立即表示满意。
一日睡20小时左右,大约3小时深睡不醒。
2个月体格生长:体重每月增加1000克左右;哭时有泪。
感觉、运动发育:俯卧时,稍能抬头及挺胸。
仰卧拉坐时,头不完全后仰。
手握拳姿势逐渐松开。
两眼短暂地自旁边向中线随物移动。
握住物体片刻,当物体掉落时不能寻找。
语言和适应性行为:从哭吵声中区别各种原因。
取喂养姿势时,出现吸吮动作。
个人-社会发育:给刺激时微笑。
发出“咕咕”声。
对讲话的声音有反应。
睡眠间隔时间较以前延长。
3个月体格生长:体重每月增加800克左右;体重约6.8㎏。
感觉、运动发育:有目的地抓物来取代握持反射。
对称性姿势占优势。
头位于中线,颈紧张反射减弱。
俯卧位时,下颌及两肩离开桌面,体重由两前臂支撑。
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一、引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神经心理发育的健康状况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神经心理发育方面健康、快乐地成长。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神经心理发育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医学界提出了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
本文将对这一内容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探讨,以便家长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工具。
二、什么是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是根据孩子在这个芳龄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而设计的一份检查表格,旨在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在不同芳龄段的发育情况。
该检查表以评估孩子在不同领域的发育水平为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语言能力、运动协调能力、认知能力、情绪社交能力等。
三、0~1岁时的神经心理发育检查在0~1岁这个阶段,孩子的神经心理发育主要表现在基本的生理功能和感知能力上。
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各项基本生理功能是否协调、感知能力是否灵敏,同时可以关注孩子对声音、触觉、视觉等的反应情况,以此来初步评估孩子的神经心理发育水平。
四、1~3岁时的神经心理发育检查在1~3岁这个阶段,孩子的发育主要呈现出语言能力、运动发育、感知能力等方面的进步。
家长可以关注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动作协调性、对外界环境的认知能力等方面来评估孩子的神经心理发育情况。
五、3~6岁时的神经心理发育检查在3~6岁这个阶段,孩子的神经心理发育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
家长可以更加关注孩子的情绪社交能力、认知能力、学习和记忆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以此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发育情况。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该检查表为家长提供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观察和评估孩子神经心理发育状况的工具,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建议家长们结合该检查表,多与孩子互动,多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寻求专业意见。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评价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小脑袋就像一个超级神奇的魔法盒。
这个魔法盒里装着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像我们怎么学会说话呀,怎么会跑会跳呀,还有怎么能记住爸爸妈妈的样子呢。
其实,这都和我们的神经心理发育有关哦。
比如说我的小表弟吧。
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只会哭,眼睛也不太能看得清楚周围的东西,小手小脚就知道乱挥乱蹬。
那时候他的神经心理发育还处于最开始的阶段呢。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他开始能盯着妈妈的脸看了,看到妈妈就会笑,这就是他的神经心理在一点点发育啦。
那怎么知道我们的神经心理发育得好不好呢?这就像是一场特别的检查。
医生叔叔阿姨们会有好多有趣的方法。
像看我们运动方面的能力。
如果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应该会做一些相应的动作。
像我们一岁左右的时候,就应该能慢慢站起来,试着走几步路。
我邻居家的小朋友,一岁的时候就开始扶着墙一点点挪动脚步,那模样可爱极了。
他眼睛紧紧盯着前方,小嘴巴还嘟囔着什么,小脚丫小心翼翼地往前探,这就是他运动神经心理发育得不错的表现。
如果到了这个年龄还不会这些,可能就需要爸爸妈妈多关注关注啦。
还有语言方面呢。
我们从最开始只会哭,到后来能咿咿呀呀发出声音,再到说出简单的词语,像“爸爸”“妈妈”。
我的小表妹,她刚开始说话的时候,总是把“哥哥”说成“多多”,可逗人了。
这就是她在努力学习语言的过程。
要是到了两三岁还不会说一些简单的话,这也许就是神经心理发育在语言这块有点小问题的信号。
再说说我们的认知能力。
我们小的时候,可能看到什么东西都觉得好奇。
像我小时候,看到天上的星星,就觉得那是天上的小眼睛在看着我呢。
当我们能认识不同的形状、颜色的时候,也是神经心理发育的表现。
我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拿出红色的圆形卡片和蓝色的方形卡片让我们认,有些小朋友一下子就能说对,有些小朋友就有点迷糊。
能快速认出来的小朋友,在认知的神经心理发育方面就可能更棒一点。
我们的神经心理发育就像一棵小树苗慢慢长大一样。
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变化和成长。
少儿神经心理发育及议论〔讲课人:李磊〕一、感知觉发育感知〔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照顾婴儿的行为自己就对婴儿的视、〕在婴儿神经心理发育过程中感知是一个根本的心理过程。
听、嗅、味和触觉供应了刺激,所有这些刺激在婴儿的认知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视觉刺激在少儿与其环境联系中可供应重要信息,学习过程中约70%的信息本源于视觉。
因此视感知的睁开在婴儿早期睁开中占重要地位。
再生儿出生时鼓室没有空气,因此听力低下,听觉阈限高于成人 10~20 分贝。
生后3~ 7 天听觉敏锐度有很大提高。
婴儿视听感知睁开程序见表2-2-1 。
正常少儿的听觉强度为 0~20 分贝。
若是听觉强度在 20~ 40 分贝为轻度听觉阻挡, 40~ 60 分贝为中度听觉阻挡,60~80 分贝为重度听觉阻挡,大于 80 分贝为深重度听觉阻挡。
应早期发现少儿天生和后天性听觉阻挡,并及时进行听力语言康复。
表 1 婴儿视听感知睁开程序月龄视感知睁开听感知睁开1 月短暂凝望对铃声有反响2 月目光随从物体搬动90°差异笛声和铃声4 月目光随从物体搬动180°听悦耳声音时微笑6 月目光随从落地物体对母亲语音有反响9 月长时间看远处人物的搬动可迅速、直接地搜寻声源12 月偏爱凝望小物品听懂自己的名字,对声音的反应能够控制再生儿的触觉有高度矫捷性,小婴儿就能对接触身体的襁褓或被褥任何不愉快的刺激表示强烈反应。
特别敏感的是嘴唇、手掌,脚掌、前额、眼帘等处。
比方物体接触嘴唇时,会引起再生儿口部动作;物体接触手掌时,他立刻就会抓握。
大腿、前臂、躯干那么比较愚痴。
随动作发育,婴儿的手逐渐在触觉发育中占主导地位。
二、运动发育运动〔 motor 〕在少儿早期神经心理发育过程中,运动发育也是婴儿心理发育的重要基础。
少儿运动发育有必然的序次,即不同样年龄阶段出现不同样的运动行为,而且运动的发育还依照着以下规律:(1〕从泛化到集中:婴儿最初的动作为全身性、且欠精确,今后逐渐分化为局部、精确动作,也由不协调到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