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尔雅)-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87.50 KB
- 文档页数:11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界定财产权利,可以()。
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2关于三农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
0.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3人民公社时期做的一系列发展基础建设的活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4“马太效应”是指()。
1.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5中国1952年左右的农业互助组的特征不包括()。
0.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6中国在()年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71876年的企业制度革命,出现了三大问题,不包括。
()1.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8民生指()0.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B9中国第一部企业破产法试行于()年。
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0自由是一种权利与权利之间的()关系。
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包括以下哪些方面?()0.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12国家软实力的发展,用来做参照系的不能是下列哪一个?()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3对“科学和民主”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一批仁人志士主张“实业救国”,这个实业是以()为起点。
1.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15没有资本和技术进步介入的话,农业的基本生产要素只有()。
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6关于市场如何进行资源配置的讨论中,“看不见的手”这一说法最先出自()。
1.0分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17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发生的第二次大规模危机在哪个领域?()0.0分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B18“欧洲中世纪城堡是被价值规律所摧毁”出自()。
0.0分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A19对“民生是当前最大的政治问题”解读有误的是()。
0.0分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A20个人决策是理性的,但每个人的决策集中到一块出现错误,这种现象称为()。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商业伦理的三个原则不包括()。
(1.0分)1.0分•A、自利不损人•B、企业必须盈利•C、企业必须长期盈利•D、企业可以有短期亏损我的答案:D2货币作为一种天生的平等派,为()提供充分的选择空间。
(1.0分)1.0分•A、•B、商品需求者•C、每一个人•D、产品供给者我的答案:C3产品市场的风险包括()。
(1.0分)1.0分•A、道德风险•B、品质风险•C、•D、以上均是我的答案:D4经济基础往往是通过()的变化引起上层建筑变化的。
(1.0分)1.0分•A、文化结构•B、制度结构•C、社会结构•D、经济结构我的答案:C5“卖粮打白条”的情况最初发生在()年。
(1.0分)1.0分•A、1954•B、1967•C、1984•D、1990我的答案:D6后工业文明的消费方式、审美态度是通过()进入了中国的社会结构。
(1.0分)1.0分•A、高科技与信息化•B、信息化与国际化•C、商品货币交往和国际化•D、商品货币交往我的答案:C7据石磊教授的观点,中国处于一种“三元社会”的状态中,其中不包括()。
(1.0分)1.0分•A、农村-城镇•B、农业-工商业•C、服务业-信息业•D、劳动力-资本我的答案:C8劳动力的单向流动会导致()。
(1.0分)1.0分•A、城乡结构不平衡•B、三大产业不平衡•C、地区发展不平衡•D、以上均是我的答案:D9皮亚杰是一位()心理学家。
(1.0分)1.0分人格•B、行为•C、认知•D、精神我的答案:C10关于全民所有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分)1.0分•A、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具体理性模式•B、是全体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它的产权具有可分性•D、现阶段其具体实现形式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全民财产产权我的答案:C11关于宏观经济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1.0分)1.0分•A、国家没有宏观调控•B、假定利率是可以调整的•C、假定税率是可以调整的•D、假定汇率是可以变动的我的答案:A12最早对资源配置理论作出比较深刻讨论的是()。
.)20《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期末考试(?,共50.0 分)一、单选题(题数:5011.0分)()下列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0分、A?世纪中期中国已经对外开放19、B?世纪中期中国的民生指标直线上升19、C?国内制度的整体性变革影响着国家的对外开放所造成的利弊、D?年的改革是与开放同时进行的中国1978B我的答案:2分)?()(1.0,要素市场进入壁垒很高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壁垒1.0分、A?技术壁垒、B?..知识壁制度壁垒、D?人脉壁垒D我的答案:3。
()关于选择的理解,错误的是分)(1.01.0分、A?每个人的选择总是在某一个时点上终止、B?选择是需要交易费用的、C?对一个有效的选择来说,,其必须具有非唯一性选择、D?选择需具有非唯一性D我的答案:41.0年开始实行。
农村土地承包制在中国于()(分)..1.0分1954、B?1967、C?1980、D?1985我的答案:C5中国走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了一条()的改革与发展道路。
()(1.0分)1.0分A、?均衡B、?非均衡C、?失重D、?超重..B我的答案:6(1.0分)下列不属于“要素市场”的是()。
1.0分、A?房地产市场、B?商品市场、C?产权市场、D?劳动力市场B我的答案:7这种现象,,但同时会带给人们一定的心理损耗某种商品或劳务会满足人们的欲望而具有效用分)1.0在经济学中称为()。
(1.0分、A?损耗效用、B?边际负效用..、C?基数效用、D?负效用D我的答案:81.0分)“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第一次是出现在()报告中。
(1.0分、A?十八届三中全会、B?十六届三中全会、C?十五届三中全会、D?十二届二中全会C我的答案:91.0分)。
影响人们快乐与否的因素不包括()(0.0分、A?..时间问价格变动指数、C?供给的多少、D?待遇的增减D我的答案:101.0。
(分)对“科学和民主”的解读,不正确的是()1.0分、A?民主是制度层面上的、B?制度上层建筑范畴之内的、C?科学是指文化层面上的、D?科学是经济基础范围之内的C我的答案:11..(1.0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年国有企业改革时提出的。
17秋学期《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尔雅)》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1. 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中国选择的是哪种途径?A. 羊吃人运动B. 政治移民C. 资本转移D. 商业移民满分:2 分正确答案2. 我们在做决策是没有穷尽信心因此我们所做的理性决策只能是什么?A. 自由理性决策B. 无限理性决策C. 有限理性决策D. 非充分理性决策满分:2 分正确答案:C3. 人们对自己的福利待遇只能允许其上升,不能允许其下降的心理预期叫做什么?A. 福利增加律B. 福利累积律C. 福利柔性D. 福利刚性满分:2 分正确答案4. 中国和哪个国家是世界上外科手术水平最高的国家?A. 美国B. 日本C. 印度D. 日本满分:2 分正确答案:C5. 毛泽东讲农民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A. 劳动问题B. 财税问题C. 土地问题D. 住房问题满分:2 分正确答案:C6. 人们的什么催生了捆绑销售这么营销模式?A. 结构性审美B. 疲劳审美C. 优化审美D. 个性化审美满分:2 分正确答案:A7. “国企破产第一案”的贡献是什么?A. 加速了社会进步B. 加速了其他国企破产C. 催生了《国有企业破产法》D. 降低了经济过热现象满分:2 分正确答案:C8. 医疗体系必须有哪些壁垒,越不过这些壁垒就绝对不能行医?A. 法律,技术,制度B. 知识,道德,制度C. 资本,技术,制度D. 知识,技术,制度满分:2 分正确答案9. 我们在为政过程中公权利的拥有者和公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A. 上下级关系B. 委托人和代理人关系C. 对等关系D. 主仆关系满分:2 分正确答案:B10. 什么时候增产和增收是一致的?A. 目前阶段B. 改革开放后几年C. 改革开放前几年D. 人民公社时期满分:2 分正确答案。
17秋学期《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尔雅)》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我们在为政过程中公权利的拥有者和公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A. 上下级关系
B. 委托人和代理人关系
C. 对等关系
D. 主仆关系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B
2. 生物世界在面对来自自然和天敌的威胁时候个体不足以规避风险,它需要什么?
A. 群体化生存
B. 寄生生存
C. 种群迁移
D. 种内选择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A
3. 因什么所有带来的预期混乱以至于每一个人都蒙受了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加总起来构成了社会总的成本?
A. 斗争
B. 动乱
C. 非法生产
D. 不合作博弈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D
4. 体制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区别在于体制转型更强调什么的变迁?
A. 制度
B. 社会机构
C. 阶级组成
D. 经济结构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A
5. 举农村的例子来说明公地悲剧是因为在什么之后公地和私地之间的关系更明朗了?
A. 人民公社
B. 土地承包责任制
C. 合作联社。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课后章节练习答案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是关于经济学的错误解释?()∙A、可以作为一种知识体系∙B、可以作为一种话语体系∙C、可以作为一种哲学体系∙D、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论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2【多选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国的改革前后,人们对财富的理解是不同的。
∙B、传统机制下价格的提高会增加供给∙C、经济学是没办法解释一个人的快乐与否∙D、70年代中国省里的粮票可视为全国通用型粮票我的答案:BCD得分:25.0分3【判断题】人们对自己的福利待遇具有允许其上下波动的心理预期叫做“福利刚性”。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不同群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同一事情不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经济学——经世致用之学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谁提出了“权然后知轻重,学然后知不足”?()∙A、马寅初∙B、李家驹∙D、蔡元培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2【单选题】下面不属于中国历史上的移民方式的是()。
∙A、行政性移民∙B、军事移民∙C、灾害移民∙D、商业移民我的答案:B得分:25.0分3【判断题】优良的商业环境有利于吸引劳动力。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4【判断题】经济学可以在同一模型中同时讨论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逻辑已完成成绩:100.0分1【单选题】基本公共品不包括()。
∙A、基本医疗∙B、公共卫生∙C、基本社会保险∙D、大学生就业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2【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多的移民方式?()∙A、灾害移民∙C、行政性移民∙D、战争移民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3【单选题】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劳动力和人的再生产?()∙A、智力再生产∙B、脑力再生产∙C、体力再生产∙D、心力再生产我的答案:A得分:25.0分4【判断题】可以通过定价机制的办法来解决公共品的配置。
17春学期《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尔雅)》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的最后发展阶段是什么?
A. 侵略主义
B. 殖民主义
C. 霸权主义
D. 帝国主义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D
11. 国企破产第一案是哪一个国有企业?
A. 汉阳钢厂
B. 鞍山钢铁
C. 辽宁水泥厂
D. 沈阳防爆厂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D
2. 中国的科举制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
A. 1894年
B. 1905年
C. 1919年
D. 1921年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B
4. 市场配置中资本家把过剩的牛奶倒到海里这是什么原因?
A. 资本家的浪费
B. 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
C. 市场自我出清
D. 资本家做广告
满分:2 分
正确答案:C
33. 人们对自己的福利待遇只能允许其上升,不能允许其下降的心理预期叫做什么?
A. 福利增加律
B. 福利累积律
C. 福利柔性
D. 福利刚性。
《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习题答案1.中国改革前的粮票分为几种层次的粮票?3.02.单位越小表示物品就越充足。
×3.经济学关注的任何变量都是相对量4.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供应减少会导致物价上涨。
×5.计量单位越小越表示物品的短缺。
√6.经济学就是经世致用之学。
√7.中国历史上有哪三种移民方式?灾害移民,商业移民,行政性移民8.经济学从财富的积累角度考虑更多考虑的是什么?效率9.经济学上是资本追逐劳动,而不是劳动追逐资本。
×10.黄河入海口改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自然灾害?咸丰元年11.中国95%的人在黑河和哪个地方连线的右面?腾冲12.学然后知不足,权然后知轻重是谁的名言?马寅初13.单嗣继承制在哪个时代流行过?唐代14.下列不属于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形式的是:国际移民15.社会主义国家首先要实现的是公平,其次才是效率。
×16.单嗣继承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17.怎么才能做到既发展资源又优化配置?机制的优化设计18.人们有不断提高的消费结构是因为什么?购买力提升,配额消失,偏好和选择起了作用19.中国第一组动车出现在:2007年20.体制转型强调的是:制度转型21.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生产工具22.汉代生产的标志是什么?纺车23.多样性的需求拉动了多样性的供给。
√24.中国第一次社会转型发生在什么时候?1919-1949年25.威廉佩蒂认为,财富之母是:土地26.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生产关系27.中美关系实质性解冻是在什么时候?1972年28.造成北洋水师失败的根本性原因是什么?制度29.中国的科举制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1905年30.洋务运动企图改变()来改变中国的落后地位。
技术31.中国社会的第一次转型开始于:1919年32.第一次国有化运动是在什么时候?1945年33.攀枝花是一个先有厂后有市的地方。
√34.下列属于孙中山民国政府承载的使命的是:以上都有35.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36.五四运动兴起是在:上海37.1966年文化大革命最初打到的吴晗等三人是因为什么?文化价值观的分歧38.第二次转型和第一次转型的差别在于什么?集体主义39.1949年到1978年的社会转型的价值取向是:社会集体主义40.中国各民主党派的地位是:参政党41.资源配置的国家托拉斯主义是社会集体主义的一大败笔。
【南开】19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尔雅)》在线作业-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在古代处理人与人,人与国家,人与机构关系的基本准绳是什么?
[A、]礼
[B、]法
[C、]恕
[D、]仁
[本题答案是]:A
2.内生交易费用是什么导致的?
[A、]管理者局限性
[B、]等级制度
[C、]社会结构
[D、]制度设计
[本题答案是]:D
3.“国企破产第一案”的贡献是什么?
[A、]降低了经济过热现象
[B、]加速了社会进步
[C、]加速了其他国企破产
[D、]催生了《国有企业破产法》
[本题答案是]:D
4.公共品供给的主体是什么?
[A、]政府
[B、]协会
[C、]全体人民
[D、]企业
[本题答案是]:A
5.我们在为政过程中公权利的拥有者和公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A、]对等关系
[B、]委托人和代理人关系
[C、]主仆关系
[D、]上下级关系
[本题答案是]:B
6.什么机制才能使得分蛋糕这件事不会有矛盾的产生?
[A、]谦让制
[B、]强制分配制
[C、]平均分配制
[D、]参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