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鲁科版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 格式:docx
- 大小:365.82 KB
- 文档页数:11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1.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潮、白色污染、绿色食品都与相关物质的颜色有关B.地震发生后,灾区急需大量消毒剂,其中SO2可用于环境消毒C.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属于空气污染指数D.我国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铅对环境有污染解析:绿色食品是指无公害、无污染的食品,与颜色无关,A错误;SO2可以消毒,但是用于环境消毒会产生新的污染,B错误;目前我国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C错误。
答案:D2.下面化学反应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的是( )A.用NaOH溶液吸收CO2B.一定条件下,将Cl2通入浓缩的海水中,生成Br2C.乙烯聚合为聚乙烯D.NO2溶于水解析:2NaOH+CO2===Na2CO3+H2O,原子利用率不是100%,A错误;Cl2通入浓缩的海水中,生成Br2是置换反应,原子利用率不是100%,B错误;乙烯聚合为聚乙烯,原子利用率100%,C正确;3NO2+H2O===2HNO3+NO,原子利用率不是100%,D错误。
答案:C3.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入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下列与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B.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多环芳烃是强致癌物,能吸附在的表面进入人体D.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元素均为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解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可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开发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故A、B正确。
与肺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故C正确。
砷是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
答案:D4.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美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行为不利于遏制污染的是( )A.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B.扩建小型钢铁厂、水泥厂,提高钢铁、水泥的产量C.推广机动车用天然气代替汽油、柴油的“油改气工程”D.研发可降解的聚碳酸酯代替聚乙烯作一次性塑料袋的生产原料解析:小型钢铁厂、水泥厂、电厂等综合利用困难,能耗大、排放污染物多。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江苏高考)打赢蓝天保卫战,提高空气质量。
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PM2.5 B.O2C.SO2D.NO2.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B.光化学烟雾C.温室效应D.白色污染3.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下列词语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⑥水俣病⑦潮汐⑧大脖子病⑨水华A.①③④⑨B.⑦⑧C.⑥⑦⑧D.②⑤⑦4.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以下反应不符合原子利用率为100%的要求的是() A.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B.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C.以苯和溴为原料生产溴苯D.乙烯聚合生成聚乙烯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说法错误的是() A.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从化学角度,可用含氯消毒剂、75%酒精、过氧化氢进行病毒的杀灭B.汽车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使有毒的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大量CO2、SO2,造成大气污染,从而使雨水pH=5.6D .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及水能等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6.(2020·全国卷 Ⅱ)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可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海水酸化能引起HCO -3浓度增大、CO 2-3浓度减小B .海水酸化能促进CaCO 3的溶解,导致珊瑚礁减少C .CO 2能引起海水酸化,其原理为HCO -3H ++CO 2-3D .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可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7.酸雨的形成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光学化学过程,在清洁空气、污染空气中分别形成硫酸型酸雨的过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涉及的变化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 .光照是酸雨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C .污染指数越高,形成酸雨的速率越快D .优化能源结构能有效遏制酸雨污染8.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提高原子的利用率,使原料中所有的原子全部转化到产品中,实现“零排放”。
课时分层训练(十二) 海水中的元素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建议用时:45分钟)A级基础达标1.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B[A项中,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正确。
B项中,化石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气体有CO2、SO2等,会造成大气污染,错误。
C项中,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等含碳原子数目较少的烃,燃油的主要成分是含碳原子数目较多的烃,液化石油气燃烧更充分,可减少大气污染,正确。
D项中,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正确。
]2.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
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A.单质溴B.单质镁C.烧碱D.粗盐D[通入氯气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镁单质,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把从海水中获得的氯化钠配制成饱和食盐水,然后电解,即得烧碱、氢气和氯气,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把海水经太阳暴晒,蒸发水分后即得粗盐,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故D正确。
]3.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讨Mg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对整个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到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讨Mg的活泼性B.将NaOH溶液缓慢滴入MgSO4溶液中,观察Mg(OH)2沉淀的生成C.将Mg(OH)2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将Mg(OH)2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MgCl2固体B[浓H2SO4稀释时应将浓H2SO4加到水中,A错误;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由于MgCl2水解,故加热蒸干MgCl2溶液时得不到MgCl2固体。
]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不合理;B项,在酸性环境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正确;C项,NO2溶于水变为硝酸,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也可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错误;D项,加入AgNO3溶液之前要用硝酸中和溶液中的碱,错误。
然顿市安民阳光实验学校4.2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2)1、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反应过程的绿色化,即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过程不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甲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仿:CH4+3Cl 2CHCl3+3HClB.烯烃与水煤气发生的羰基合成反应:RCH=CH2+CO+H 2RCH2CH2CHOC.甲烷、CO合成乙酸乙酯:2CH4+2CO CH3COOCH2CH3D.乙烯合成聚乙烯nCH2﹣CH 2【答案】A【解析】解:A.甲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仿:CH4+3Cl 2CHCl3+3HCl,产物有两种,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故A选;B.烯烃与水煤气发生的羰基合成反应:RCH=CH2+CO+H 2RCH2CH2CHO,产物只有一种,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故B不选;C.甲烷、CO合成乙酸乙酯:2CH4+2CO CH3COOCH2CH3,产物只有一种,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故C不选;D.烯合成聚乙烯nCH2﹣CH 2,产物只有一种,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故D不选;故选A.2、“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能耗小是该方法的一大优点②整个过程中,有二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③“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过滤、蒸发、结晶④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A.①③ B.②④C.③④ D.①④【答案】B【解析】①.碳酸钙的分解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消耗能量大,故①错误;②.基本过程中有两个反应: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②碳酸钙的高温分解,循环利用的应该有CaO和NaOH 两种物质,故②正确;③.“反应分离”过程中分离物质的操作应该是过滤,目的是通过过滤得到碳酸钙沉淀,故③错误;④.甲醇工业上可用CO2制备,故④正确.故选B.3、我国科学家研发成功了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共转化技术,利用分子筛催化剂高效制得乙酸。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第七讲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一课时)一、考试讲明:1、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危害,体会化学对环境爱护的重意义。
2、了解酸雨的形成和危害。
二、感悟高考:1、(07全国Ⅰ理综6)以下有关环境咨询题的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可不能导致水体污染2、(08广东理基22)爱护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人类应以可连续进展的方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
以下做法不利于环境爱护的是A.发电厂的煤经脱硫处理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D.电镀废液经中和后直截了当排放感悟高考:三、教学设计:〔一〕环境污染及其防治1、要紧污染物:CO、CO2、SO2、NO x、NH3、醛类(如甲醛)、酚类、烟雾、烟尘、放射性稀有气体氡、电磁波、螨虫、细菌、病毒等。
2、来源:煤、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等的燃烧,煎、炒、烘、烤等高温烹饪加工中产生的烟雾,烟草的燃烧,电器发出的电磁波,地毯中的螨虫,建筑装璜材料产生的甲醛、放射性稀有气体氡,化妆品,日用化学品,家宠等。
3、危害:引起人体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导致各种癌症、皮肤病、传染病,阻碍婴幼儿智力和发育等。
4、酸雨的形成和危害:酸雨分为硫酸型和硝酸型,我国的酸雨要紧属于硫酸型。
操纵酸雨的全然措施是减少SO2等气体的排放。
例1:某次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刻测定一次pH,得到如下数据:时刻/h 0 8 16 24 32 40 48pH 5.0 4.8 4.5 4.3 4.2 4.0 4.0变化的要紧缘故是。
〔2〕pH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5、常见污染:6、防治措施:〔1〕保持室内清洁、通风。
〔2〕对电器辐射采取防护措施,并保持距离。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环境保护绿色化学【要求】1.大气污染及防治;2.水体污染的危害、种类与防治;3.土壤污染及防治;4.认清环境污染严重危害人类生存,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一、选择题1.在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是城市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减少城市的大气污染在发动机和排气之间装配了催化转换器,催化转换器中装有铂〔Pt〕、铑〔Rh〕或过渡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
催化转换器必须具备以下性能:即适用的操作温度范围广,耐机械性冲击。
因此,能作为催化剂的载体的材料是〔〕A.聚四氟乙烯〔塑料王〕 B.石墨 C.Al2O3 D.晶体硅2.据电视台2000年3月6日报道:汉江流域发生第三次“水华〞现象,江面上有大量的白色漂浮物,类似于海面上的“红潮〞,取水样分析:绿藻含量比正常情况下偏高很多,含O2量明显偏低,浑浊度增加。
造成汉江“水华〞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水土流失B.有毒的废水大量排入汉江C.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汉江,使水质营养化D.汉江流域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农药3.为了减少大气污染,许多城市推广使用清洁燃料。
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压缩天然气〔CNG〕,另一类是液化气〔LPG〕。
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份都是〔〕A.碳水化合物 B.碳氢化合物 C.氢气D.醇类4.为了保护臭氧层,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B.减少含铅废气的排放量C.减少氟氯代烃的排放量 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5.以下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6.大气污染是指〔〕A.大气中含有少量的有毒、有害的物质B.大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可以自净到正常值C.大气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D.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于氧气的含量7.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①粉尘;②SO2;③NO2;④NO;⑤CO;⑥CO2;⑦CH4;⑧N2;⑨HCl;⑩氟利昂〔〕A.①—⑩ B.除⑥、⑧ C.除⑦、⑧ D.除⑧8.在以下情况下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①煤的燃烧;②燃烧树叶;③燃放鞭炮;④飞机、尾气排放;⑤天然气的泄露;⑥房屋装修;⑦吸烟A.除⑥以外 B.除①②以外 C.除⑤⑦以外 D.全是 9.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①少用煤燃烧;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⑤改用液化气燃料〔〕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10.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其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接触时,SO2会转化为SO3。
专题讲座四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考纲要求] 1.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危害,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2.了解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对环境的危害,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
3.原子经济性的概念和原子利用率的计算。
一、环境污染及其防治1.环境污染与化学相关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气污染问题:是指由空气中的颗粒物、硫的氧化物(SO2、SO3)、氮的氧化物(NO、NO2等)、CO、碳氢化合物、氟氯代烷等造成的污染(其中SO2、NO x主要来源于化石类燃料的大量使用)。
大气污染的具体表现主要有:形成酸雨、酸雾;臭氧层空洞;光化学烟雾;室内空气污染(指家用燃料的燃烧、烹调、吸烟产生的CO、CO2、NO、NO2、SO2等,各种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机物造成的污染等,其中CO与血红蛋白作用会使血液失去输氧能力,导致CO中毒)。
二是水体污染:是指过量有害物质进入水中造成的污染。
导致水体污染的物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重金属污染,如重金属Hg、Cd、Pb、Cr等进入水中形成的污染,这些重金属主要来自于化工、冶金、电子、电镀等排放的工业废水。
另一类是植物营养物质污染:水中高浓度的N、P等植物营养物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形成的污染。
它主要是由进入水中腐烂的含蛋白质的物质、含磷洗涤剂及大量使用磷肥造成的。
三是固体废弃物造成的污染:主要是指生活垃圾、工业废料随意堆放造成的污染,目前最引人注意的是由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及废旧电池造成的重金属污染。
垃圾污染范围广泛,对环境及生物的不良影响途径多样。
思考:当今环境污染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用物质化学式或元素名称填写相关原因)(1)酸雨——形成原因主要是SO2和氮氧化合物。
(2)光化学烟雾——主要是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造成的。
(3)臭氧空洞——主要是氟氯代烷、氮氧化合物等的排放引起的。
(4)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CO2等的含量的不断增加造成的。
(5)白色污染——聚乙烯等难降解塑料的大量使用。
(6)赤潮——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环境保护的措施(1)工业废气携带颗粒物的回收利用。
(2)工业、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
(3)回收、限制难降解塑料,研制可降解塑料。
【例1】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Ⅰ.臭氧层空洞大气平流层中O2吸收紫外线可变成臭氧(O3),而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在紫外线作用下分解出氯原子,氯原子能加速臭氧的分解,从而破坏平流层中的臭氧层。
同样超音速飞机的尾气及发动机尾气中的NO也能加快O3的分解,反应式如下:NO+O3―→NO2+2O;NO2+O―→NO+O2。
请你写出总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其中N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解析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加和可以得到总的反应式:O3错误!O2+O。
通过第一个反应式可知NO作还原剂,由总反应式可知NO作催化剂。
答案O3错误!O2+O 还原剂催化剂Ⅱ.水源污染(富营养化)(1)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
家用洗涤剂是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洗涤剂中含有磷酸钠)。
关于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的说法正确的是()A.磷是生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除去C.含磷污水排到自然水中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D.磷对人无毒,除去与否都无关紧要解析含磷的污水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这种富含营养元素(N、P等)的污水排入自然水中,会使水中微生物和藻类大量繁殖、生成、腐败,从而使水中的溶解氧大量减少,引起水中生物死亡、水质恶化,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
答案C(2)赤潮我国沿海出现了大面积赤潮,赤潮是红藻、蓝藻等在较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形成的,它造成的严重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等,使水中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元素对应的离子。
为了防止水污染,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对洗衣粉的成分加以限制,不得再销售含有______________(从下述选项中选)的洗衣粉。
A.硅酸钠B.烷基苯磺酸钠C.三聚磷酸钠D.蛋白质答案藻类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质恶化和鱼类死亡滥用氮肥、磷肥、农药和城镇废水任意排放氮、磷CⅢ.酸雨(1)自然界“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B.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C.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和金属矿石的冶炼D.汽车排放的尾气和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解析自然界中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这是由于大气中SO2和SO3含量过高造成的,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的燃料和金属矿石的冶炼,汽车尾气的排放不是主要原因。
答案C(2)SO2主要来自于硫酸工厂废气和含硫矿物的燃烧。
1若用Na2SO3溶液来吸收工厂的SO2尾气,加热吸收液可获得高浓度的SO2,变废为宝。
你能写出主要的化学方程式吗?2为除去燃料中的硫,可采用如图脱硫工艺。
你能写出主要的化学方程式吗?答案1SO2+H2O+Na2SO3错误!2NaHSO32CaO(s)+SO2(g)错误!CaSO3(s),2CaSO3(s)+O2(g)错误!2CaSO4(s)Ⅳ.光化学烟雾:大气污染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某些碳氢化合物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在低空大气中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大气中的氧气也参加了反应),形成白色或浅蓝色有特殊气味的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中主要含二次污染物,如醛类、酮类、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等。
光化学烟雾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损害植物及橡胶制品等。
汽车尾气污染: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之一。
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
它的特点是使CO和NO 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
(1)写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________。
A.开发氢能源B.使用电动车C.植树造林D.戴上呼吸面具答案(1)2CO+2NO错误!N2+2CO2(2)SO2转化成SO3,SO3遇水生成硫酸(3)ABC二、绿色化学1.绿色化学有关概念(1)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这是一门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2)绿色化学的研究主要围绕化学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产品的绿色化开展的,因此化学反应及其产物具有以下特征: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包括催化剂、溶剂)下进行;c.产品应该是环境友好的;d.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反应具有高选择性、极少副产物,甚至实现“零排放”。
此外,它还应当满足“物美价廉”的传统标准。
2.原子经济性原子经济性在化学合成特别是有机合成中,减少废物的关键是提高选择性问题,即选择最佳反应途径,使反应物原子尽可能多地转化成产物原子,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产物,才会真正减少废物的生成。
美国著名有机化学家B.M.Trost在1991年首先提出“原子经济性”的概念:认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如完全的加成反应:A+B===C),达到零排放。
原子经济性可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其定义可表示为原子利用率=错误!×100%。
经济性的反应有两个显著优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料,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的排放。
【例2】在下列制备环氧乙烷的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解析根据原子利用率内涵,副产物越少原子利用率越高。
C项的副产物为0,则原子利用率为100%,答案为C。
也可以分别计算其他方法的原子利用率,再比较。
A项原子利用率:错误!×100%≈42.3%;B项原子利用率:错误!×100%≈25.4%;C项原子利用率:错误!×100%=100%;D项原子利用率:错误!×100%≈23.7%。
所以原子利用率大小:C>A>B>D。
答案C【例3】工业上合成氨的原料之一为氢气,其来源之一是利用石油气的有关成分如丙烷(C3H8)制取。
以下途径,假设反应都能进行,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合理的反应是()A.C3H8错误!3C+4H2B.C3H8错误!C3H6+H2C.C3H8+6H2O错误!3CO2+10H2D.2H2O错误!2H2↑+O2↑答案C【例4】下列几种生产乙苯()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答案C【例5】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原子利用率为100%。
在用CH3C≡CH合成CH2===C (CH3)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其他的反应物有()A.CO和CH3OH B.CO2和H2OC.H2和CO2D.CH3OH和H2解析从原子守恒和绿色化学的思想出发:CH3C≡CH+其他的反应物―→CH2===C(CH3)COOCH3,则其他的反应物的原子组成为C2H4O2,只有选项A中的物质按等物质的量混合符合题意。
答案A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及环境保护无机化工原理在考查方面的另外一个着力点是以全新的信息考查化学反应原理在合成氨、工业制H SO4、氯碱工业及无机非金属材料方面的应用。
2中学化学需要掌握的重要的化工生产原理如下:【例6】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1)简述原料气N2、H2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可以代替硝酸镁加入到蒸馏塔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浓硫酸B.氯化钙C.氯化镁D.生石灰(3)氨气和氧气145℃就开始反应,在不同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不同产物(如图所示):4NH3+5O24NO+6H2O K1=1×1053mol·L—1(900 ℃)4NH3+3O22N2+6H2O K2=1×1067mol·L—1(900 ℃)温度较低时以生成______________为主,温度高于900 ℃时,NO产率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