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基本情况和用水情况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5
附件1:广州市工业企业用水情况表- 1 -注:(一)主要指标解释取水量(01):指新鲜水的取用量,包括市政自来水、市政工业低质水和自备水量。
自备水取水量(04):指自建供水设施取用的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以及雨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资源水量。
地表水取水量(05):指以自建供水设施从河流、湖泊取用的水量。
地下水利用量(06):指以自建供水设施从地面以下各种不同深度含水层取用的水量。
非常规水资源(07):包括雨水、海水、矿井水、苦咸水等。
雨水利用量(08):指经工程化收集与处理后达到相应水质标准的回用雨水量,包括回用于工业、生态环境、市政杂用、绿化等方面的水量。
建筑与小区雨水回用量参照《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计算。
海水利用量(09):指经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或地方水质标准并利用的海水,包括回用于工业、生态环境、市政杂用、绿化等方面的水量。
用于直流冷却的海水利用量,按其用水量的10%纳入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
综合供水能力(12):按供水设施的设计能力计算,如取水、净化、送水、输水干管四个环节的能力不一致时,取其最薄弱环节的设计能力值。
自备水供水量(13):指抽取、收集的原水经净水处理后的实际供水量。
直接取用原水的单位,自备水量=自备水供水量;有净水处理设备的单位,自备取水量>自备水供水量。
生产用水量(17):指自备供水应用于产品生产的水量。
生活用水量(18):指自备供水应用于生态环境、市政杂用、绿化等方面的水量。
(二)审核关系取水量(01)=市政自来水(02)+市政工业低质水(03)+自备水取水量(04);自备水取水量(04)=地表水(05)+地下水(06)+非常规水资源(07);非常规水资源(07)=雨水(08)+海水(09)+矿井水(10)+苦咸水(11);直接取用原水的单位,自备水取水量(04)=自备水供水量(13);有净水处理设备的单位,自备水取水量(04)>自备水供水量(13);自备水供水量(13)=地表水(14)+地下水(15)+非常规水资源(16);自备水供水量(13)=生产用水(17)+生活用水(18);重复利用率(21)=重复用水量(20)/(取水量(01)+重复用水量(20))- 2 -附件2:广州市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用水单耗统计表单位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3。
一、引言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用水需求日益增长,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本年度我司紧紧围绕“节水减排”这一核心目标,积极开展用水管理工作,现将年度用水情况总结如下:一、用水总量及结构1. 用水总量:本年度,我司用水总量为XX万吨,较上年同期下降XX%,降幅明显。
其中,生产用水XX万吨,占总用水量的XX%;生活用水XX万吨,占总用水量的XX%;其他用水XX万吨,占总用水量的XX%。
2. 用水结构:生产用水中,主要分为冷却水、工艺用水、洗涤用水等;生活用水主要分为饮用、洗浴、绿化等;其他用水主要包括消防、环卫等。
二、节水措施及成效1. 技术改造:本年度,我司投资XX万元对冷却水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采用节水型冷却塔,提高冷却水循环利用率,降低用水量。
2. 设备更新:更新了XX台节水型设备,如节水型洗衣机、节水型洗碗机等,减少生活用水浪费。
3. 管理优化:加强用水管理,建立健全用水台账,对用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用水问题。
4. 节水宣传:开展节水宣传活动,提高员工节水意识,营造良好的节水氛围。
5. 废水利用:加大废水处理力度,提高废水回用率,本年度废水回用率达到XX%,较上年同期提高XX%。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部分生产线用水效率仍有待提高,个别员工节水意识不强,存在浪费现象。
2. 改进措施:加大节水技术投入,提高设备用水效率;加强员工节水培训,提高节水意识;建立健全节水考核机制,对节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
新的一年,我司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以更加严格的用水标准,推动企业节水工作再上新台阶。
具体措施如下:1. 加大节水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设备用水效率。
2. 深化节水管理,完善用水台账,加强用水监督。
3. 加强员工节水培训,提高节水意识。
4. 推进废水利用,提高废水回用率。
5. 积极参与节水公益活动,倡导全社会节水风尚。
工业企业用水情况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工业企业的用水情况,包括用水量、用途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用水情况,合理利用水资源,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 用水量根据我们对工业企业的调查和数据收集,我们发现,在整个工业领域,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较高。
这主要是因为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通常需要大量的水来进行冷却、清洗和生产等。
具体来说,工业企业的用水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生产用水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通常需要用水进行冷却、清洗和制造等。
这些用水量通常占据了用水总量的大部分。
在一些高水耗行业,如钢铁、化工和制造业等,生产用水量尤为巨大。
2.2 冷却用水在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一些设备需要冷却来保持正常运行温度。
这需要用大量的水来进行冷却,用水量较高。
2.3 污水处理在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废水。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工业企业需要对废水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中会消耗一定数量的水资源。
3. 用水管理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工业企业应该加强用水管理。
以下是一些建议:3.1 优化生产流程工业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用水量。
例如,采用新的技术或设备,使得同样的生产目标可以在更少的用水量下实现。
3.2 循环利用水资源工业企业可以采取措施来循环利用水资源。
例如,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可以再次用于冷却或清洗等环节。
通过循环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
3.3 提高用水效率工业企业应该努力提高用水效率。
例如,通过改进设备、加强维护和定期检查,减少了水的泄漏和浪费。
4. 环境影响大量的用水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工业企业应该意识到自身的行为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这种影响。
4.1 水污染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是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减少水污染,工业企业应该加强废水处理,确保排放的废水符合国家环境标准。
4.2 水资源消耗大量的用水会消耗自然水资源。
为了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工业企业应该加强用水管理,循环利用水资源,并优化生产流程。
铸造企业用水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铸造企业用水情况的要求,我对我司用水情况进行了汇报。
我司作为一家铸造企业,用水情况一直备受关注。
以下是我对我司用水情况的汇报:
首先,我司在生产过程中主要用水情况包括原料冷却、设备冷却、清洗等方面。
针对原料冷却,我们采取了循环水冷却的方式,有效减少了用水量。
对于设备冷却,我们使用闭式循环冷却系统,减少了水的流失。
在清洗方面,我们采用了高效节水设备,有效降低了清洗过程中的用水量。
其次,我司在用水过程中,注重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我们对生产用水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建立了用水监测系统,对用水情况进行了实时监控和调整。
同时,我们加强了员工的节水意识培养,鼓励员工在生产和生活中节约用水,提高了用水效率。
另外,我司还加强了水资源的再利用和再生利用。
我们对废水进行了处理和回收利用,建立了废水处理系统,将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于生产过程中,达到了节约用水资源的目的。
最后,我司将继续加大对用水情况的监控和管理力度,不断优化用水设备,提高用水效率,加强员工节水意识培养,推动水资源的再利用和再生利用,积极响应国家节水政策,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就是我对我司铸造企业用水情况的汇报,希望领导能够对我司的用水情况给予关注和支持,谢谢!。
工业企业用水情况报告# 工业企业用水情况报告## 1. 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和展示工业企业的用水情况。
针对该企业的用水量、用水方式和用水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改善工业企业的用水情况。
## 2. 背景信息工业企业是水资源的重要使用者之一,用水需求庞大。
然而,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加剧,合理使用水资源成为工业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因此,对工业企业的用水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对于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3. 数据分析### 3.1 用水量统计根据我们对该工业企业的水表数据进行的分析,过去一年该企业的用水总量为XXXX立方米。
其中,生产用水占比约为XX%;冷却循环水占比约为XX%;清洗和冲洗用水占比约为XX%。
### 3.2 用水方式分析针对工业企业的不同用水方式,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根据调研数据,该企业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用水方式:1. 直接供水:XX%的用水量通过自来水直接供应给各个生产环节。
2. 再循环:XX%的用水通过冷却循环系统进行再利用,减少了对新水资源的需求。
3. 雨水收集:XX%的雨水被收集、处理后用于生产环节中,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
### 3.3 用水效率分析为了评估工业企业的用水效率,我们计算了该企业的用水指标。
根据数据分析,该企业的用水效率指标为XX,说明该企业在用水方面存在一定的节水措施和管理措施。
然而,与国内外同行业企业相比,该企业的用水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 4. 结论与建议基于对工业企业用水情况的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通过培训和宣传活动,增加员工对节水的参与度。
2. 优化生产工艺: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减少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
3. 引入水资源管理系统:建立用水数据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用水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用水问题。
用水问题的情况汇报材料最近,我们公司对用水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下是我们对用水情况的汇报材料:一、用水总量分析。
根据我们对公司用水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公司用水总量较大,主要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
生产用水主要用于冷却系统、清洗设备、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和产品清洗等;生活用水主要用于员工生活、办公室卫生间、饮水机等。
用水总量较大,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用水效率分析。
在对公司用水效率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生产设备的用水效率较低,存在浪费现象;其次,员工在使用生活用水时,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例如洗手时水龙头未及时关闭等。
这些都导致了用水效率不高的问题。
三、用水质量分析。
我们对公司用水质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公司用水质量较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但是在生产过程中,部分设备需要使用纯净水,而我们目前的纯净水供应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四、用水管理现状。
在对公司用水管理现状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存在一些管理不规范的情况。
例如,部分员工对用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浪费现象;部分生产设备的维护不及时,导致用水效率降低。
同时,公司对用水的监测和数据记录不够完善,需要加强管理。
五、用水节约措施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用水节约措施建议,首先,加强员工用水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用水的重视程度;其次,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用水效率;同时,加强对纯净水供应的管理,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最后,建立完善的用水监测和数据记录系统,加强对用水情况的管理和控制。
六、用水问题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提出的用水节约措施建议,我们制定了具体的解决方案,首先,成立用水管理小组,负责制定用水管理规定和监督执行;其次,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用水效率;同时,与供水公司合作,解决纯净水供应问题;最后,建立用水监测系统,定期对用水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七、用水问题的重要性。
最后,我们要强调公司用水问题的重要性。
工业企业用水节水评估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评估一家工业企业的用水情况,分析公司用水的效率和可持续性,提出节水建议,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并降低成本。
2. 公司概况2.1 公司背景该公司是一家中型工业企业,主要从事生产和加工行业,使用大量的水资源进行生产工艺。
2.2 水资源现状公司主要依赖自来水作为主要用水来源,用水量相当大。
目前公司并未采取任何明确的节水措施,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
3. 用水评估3.1 用水量测算根据对公司用水进行监测,我们得出以下数据:- 月用水量:3000立方米- 每天用水时长:12小时- 平均流量:10立方米/小时3.2 用水效率评估根据上述数据进行计算,我们得出以下评估结果:- 用水利用率:30%- 用水浪费率:70%- 单位产品用水量:0.5立方米/吨4. 节水建议为了改善用水效率和可持续性,我们提出以下几点节水建议:4.1 提高用水利用率公司应通过改善生产工艺和设备来降低用水量。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措施:- 安装节水设备:如节水龙头、自动感应水龙头等,降低日常用水量。
- 优化生产工艺:分析生产过程中的用水环节,找到降低用水量的方法,如循环使用水、改造设备等。
4.2 建立用水监控系统公司应建立用水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和记录用水量和用水效率。
这将帮助公司精确了解用水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用水问题。
4.3 培训员工公司需要对员工进行节水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行动减少水的浪费。
通过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材料,公司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共同致力于节约用水。
4.4 加强宣传与倡导公司应加强内部和外部宣传,提高员工和公众对节水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传达企业的节水理念和成就,可以起到示范和引导的作用,促使更多人关注节水问题。
5. 结论在当前世界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工业企业应承担起节约用水的责任。
通过评估用水情况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提高用水效率和可持续性,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降低成本并保护环境。
工业企业用水调查报告背景工业企业是用水量较大的群体之一,其用水管理情况直接关系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为了解工业企业用水情况,本次调查报告将围绕工业企业的用水来源、用水管理方式、用水效率等方面展开分析。
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城市A内的10家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电话访谈和实地踏查的方式获取数据信息,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用水来源在调查的10家工业企业中,绝大多数的用水主要来源于自备用水源(如工业用水井、自备水池等),少部分企业选择从当地自来水厂购买水资源。
自备用水源相对便宜且供水受限较小,是工业企业普遍选择的用水来源。
用水管理方式调查发现,在10家工业企业中,大多数企业采用水循环利用技术,通过处理废水实现对水资源的再利用。
此外,有些企业还会定期进行设备清洗、管道检修等措施,以保证用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用水效率用水效率是评价工业企业用水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调查的企业中,有一家企业通过优化生产工艺,节约用水成本;另有一家企业引入了先进的水处理设备,提高了用水的利用率。
这些做法有效提高了用水效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环保措施在调查中,发现有一家工业企业对废水排放进行了合规处理,并定期进行监测,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另外,有一家企业还主动参与了水资源保护志愿活动,积极推动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
结论通过对10家工业企业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企业在用水管理方面注重节约和环保,但仍有部分企业存在用水效率低、废水排放不达标等问题。
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用水管理监管,推动企业提升用水效率,共同保护水资源和环境。
参考1.XXX,2021,工业企业水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展望,水资源管理杂志2.XXX,2020,工业用水管理的挑战与对策,环境保护科技研究3.XXX,2019,中国工业企业用水管理情况调查报告,水资源保护论坛以上为本次工业企业用水调查报告的内容,如有疑问或更多信息需求,请联系调查小组。
工业企业供水现状调研报告一、引言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和分析目前工业企业供水的现状。
水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对于工业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调研通过对工业企业供水的来源、质量、供水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将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两种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工业企业供水的一些基本情况和问题。
同时,我们还直接走访了多家工业企业,与企业的生产经理、设备运维人员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以了解更多具体情况,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三、调研结果1. 供水来源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绝大多数的工业企业供水来源于自备井或水库,占比达到了70%。
少部分工业企业使用自来水或购买第三方供水。
2. 供水质量对于供水质量的评价,调查结果不一。
近60%的企业表示对供水质量比较满意,但仍有40%的企业表示不满意。
其中,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供水中含有较高的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质,有可能对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3. 供水能力在供水能力方面,近半数的企业表示目前供水能力较为充足,能够满足正常生产的需求。
但另外一半的企业表示供水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扩张需求。
这些企业普遍存在供水压力低、供水时间不稳定等问题。
4. 供水成本不同工业企业在供水成本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一方面,使用自备井或水库的企业,由于自行维护和管理供水设施,供水成本较低;另一方面,购买第三方供水的企业,由于需要支付供水费用,供水成本较高。
同时,对于某些特定行业,如高纯度水的生产企业,供水成本更为显著。
四、问题分析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工业企业供水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供水来源以自备井和水库为主,这意味着企业对供水的依赖性较高,供水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其次,供水质量成为了一些企业的瓶颈。
由于水质不达标,企业不得不采取额外措施处理水源,增加了生产成本。
此外,一部分企业面临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
随着工业企业的发展,对供水的需求不断增长,但供水设施的更新和扩建相对滞后,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用水情况汇报材料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公司对用水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汇报,以下是我们对用水情况的汇报材料:
一、用水总量
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公司用水总量在过去一年中保持稳定,平均每月用水量约为XXX吨。
在用水总量方面,我们没有出现明显的增加或减少。
二、用水用途
公司用水主要用于生产和日常办公。
生产用水包括生产设备冷却、清洗、原料加工等方面,占用水总量的60%;日常办公用水包括员工生活、办公区域清洁、绿化灌溉等,占用水总量的40%。
在用水用途方面,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生产用水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三、用水效率
通过对公司用水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在一些生产环节存在用水效率不高的情况。
例如,部分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漏水现象,清洗过程中用水量过大等。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提高
用水效率,减少浪费。
四、用水节约措施
为了提高用水效率,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节约措施。
例如,加
强设备维护,及时修复漏水设备;优化清洗工艺,减少用水量;制
定用水管理制度,加强对用水情况的监控和评估。
这些措施已经初
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
五、未来计划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用水情况的监控和管理,不断改进用水
设施和工艺,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浪费。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员工
的用水意识培养,推行节约用水的企业文化,共同参与用水节约工作。
综上所述,公司用水情况总体稳定,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将持续加强用水管理工作,提高用水效率,为公司的可持续发
展做出贡献。
工业企业水耗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水耗情况备受关注。
水是生产的重要原料,也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利用水资源,降低工业企业的水耗,既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也是环境保护的责任。
因此,我们对工业企业水耗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现将汇报如下。
首先,我们对工业企业的水耗情况进行了横向比较。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不同行业的工业企业水耗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高耗水行业,如纺织、化工等,其水耗量较大,而一些低耗水行业,如电子、机械等,其水耗量相对较低。
而在同一行业内部,不同企业的水耗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与企业自身的生产工艺、管理水平等有关。
其次,我们对工业企业的水耗情况进行了纵向比较。
随着工业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工业企业的水耗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一方面,企业加大了节水技术改造的投入,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企业加强了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了水的使用量。
但是,也有少数企业的水耗量呈现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工艺落后、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
再次,我们对工业企业水耗情况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我们发现,影响工业企业水耗的因素非常复杂,既包括生产工艺、设备水平、管理水平等内部因素,也包括市场需求、政策法规、水资源供应等外部因素。
因此,要降低工业企业的水耗,需要综合施策,既要加强内部管理,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又要加强外部监管,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水资源供应。
最后,我们提出了进一步降低工业企业水耗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提高设备水平,降低生产水耗;二是加强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水的使用量,加强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出台相关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引导企业加大节水投入,降低水耗。
总的来说,工业企业水耗情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也需要政府加强外部监管,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工业企业水耗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企业基本情况和用水情况工业企业基本情况工业企业是指从事生产和加工物品的企业,包括重工业、轻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等各行各业。
这些企业的规模、性质和产业链差异较大,但都是以生产和加工为主要经营活动的企业。
工业企业的产业链工业企业的产业链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上游、中游和下游。
上游阶段主要涉及采矿、冶炼、原材料加工等,是物资生产的一级过程。
例如,煤炭、铁矿石和石油的采掘,是钢铁、石油化工企业等的重要原材料。
中游阶段主要是生产加工和成品半成品加工等,是物资生产的二级加工过程。
比如,制造车辆的汽车厂、造纸厂等。
下游阶段主要是零售、批发、维修等环节,是物资生产的销售和服务环节。
例如,汽车销售店、电器维修店等。
工业企业的规模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截至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07.6万家,其中国有控股企业6.3万家,股份制企业37.8万家,外商投资企业3.5万家。
这些企业的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和税收总额均有较大增长。
工业企业的区域分布我国工业企业的区域分布也比较集中。
较发达的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南部一些沿海省份。
而西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工业企业数量相对较少,仍有发展空间。
工业企业用水情况工业企业是用水量较大的行业之一。
这些企业的用水量不仅与生产所需的工艺流程相关,还与组织管理和环境保护相关。
工业企业的用水量我国工业企业用水量在近年来也在不断增长。
截至2019年,全国工业用水总量达到2606亿立方米,占全国用水总量的22.6%。
其中,化工、电力、钢铁等行业的用水量占比较高。
工业企业的水资源保护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
这些污染物排放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影响,使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受到威胁。
为了保护水资源,工业企业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标准进行环保治理。
其中,治理工业废水是重要的环保措施之一。
工业企业的用水节约工业企业用水节约是重要的环保举措。
为了实现节水,一方面可以借助科技手段,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工业企业用水情况表怎么填?《市区工业企业用水情况表》填报说明1.工业用水量报告期各类计划用水户实际使用的水量,包括新水取水量和重复利用量。
计算公式:新水取水量+重复利用量2.新水取水量指为使工业生产正常进行,保证生产过程对水的需要,实际从各种水源引取的、为任何目的所用的新鲜水量,包括间接冷却水新水量、工艺水新水量、锅炉新水量及其他新水量。
3.间接冷却水新水量指工业生产中采用间接水冷却所用的新鲜水量(或补充的新水量4.工艺水新水量指工业生产工艺中除间接冷却水新水量以外所用的新鲜水量。
5.重复利用水量指工业企业内部生活及生产用水中,循环利用的水量和直接或经过处理后回收再利用的水量之和。
6.间接冷却水循环量指间接冷却水重复使用的水量。
7.锅炉冷凝水回用量指利用锅炉蒸汽热能后冷凝水回用的水量。
8.工艺水回用量指工业生产工艺用水回用的水量。
9.锅炉总产汽量折成水指锅炉产汽量×年工作小时数×水密度1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指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
计算公式:重复利用水量÷(生产中取用的新水量+重复利用水量)×100%11.间接冷却水循环率冷却水循环率指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冷却水循环量与冷却水总用量之比。
计算公式:冷却水循环量÷(冷却水新水量+冷却水循环量)×100%12.锅炉蒸汽冷凝水回用率指在一定计量时间内,用于生产的锅炉蒸汽冷凝水回用水量与锅炉产汽量之比。
计算公式:蒸汽冷凝水回用量÷(锅炉产汽量×年工作小时数)×水密度×100%13.工艺水回用率指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内,工艺水回用量与工艺水总量之比。
计算公式:工艺水回用量÷工艺水总量×100%14.万元产值取水量指工业企业生产每万元工业产值而使用的取水量。
计算公式:取水量÷工业总产值(万元)15.取水单耗是指生产每单位某种产品平均实际消耗的取水量,简称单耗。
《工业企业用水情况》指标说明取水量:指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各种水源实际提取的新水量。
取水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污水处理达标水、未达标污水、收集雨水利用、以及企业从市场购得的其他水或水的产品(如纯净水、矿泉水等)。
工业取水量包括采盐业所取的海水、汲取的地下卤水、盐湖水,包括海水淡化企业所取的海水,包括自来水生产企业所取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包括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
取水量不包括重复用水量;不包括企业采自河流、水库、湖泊、海洋的水用于冷却,不重复使用,又排回到河流、水库、湖泊、海洋的水,我们称之为河湖海冷却直排水;不包括水力发电厂的发电动力用水量。
取水量按取水企业和供水单位商定的结算水表的流量计算。
如没有水表,应按取水企业和供水单位商定的、或有关管理部门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取水量。
支付费用的取水量:指取水量中需要向供水单位支付水费的水。
有些企业取水不需要支付水费。
取水支付金额:是指报告期企业取水所支付的水费,计算范围与形成当地水价格的费用结构相一致,如水费、资源税、排水(污)费等。
水费不包括取水过程的成本费,如电费、人工费、设备费等。
外供水量:指供水单位向用水单位提供的符合用水单位质量要求的水量。
主要有自来水生产企业向城镇用户供应的自来水量;或者是纯净水、矿泉水生产企业向社会销售的产品水量;或者是污水处理厂将污水处理后得到的中水或符合用户要求标准的水质向用户单位提供的水量;或者是海水淡化水企业外供的淡化水量,或者是一些工业企业提取的地下水、地表水向外单位用户提供的水量。
不包括向自然界直接排放的水量。
陆地地表水:指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源的水,不包括海水。
地表水分为淡水和咸水。
陆地咸水湖的水为咸水。
一般的河流、湖泊、水库的水是淡水。
地下水:指在地质岩层或土层中的水源,地下水的开采一般是通过钻井从地下抽取水量。
地下水也分为淡水和咸水。
自来水:指地表水、地下水等经过供水企业加工处理,经认定达到自来水供水标准,通过城镇自来水管道网供应的水。
工业企业用工,用地,用电,用水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在工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用工、用地、用电、用水是一系列重要的问题。
以下我将就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1. 用工问题:工业企业在用工问题上,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 人力资源不足:随着工业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满足生产需求。
然而,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性,企业可能会面临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 技能匹配困难:很多新兴工业行业需要高素质、高技能的员工,然而,往往现有的劳动力不具备相关技能,导致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力度,鼓励企业与学校、培训机构合作,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加强技能培训。
- 政府应加大对技工学校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力,以满足工业企业的用工需求。
-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提高吸引人才的能力。
2. 用地问题:工业企业在用地问题上,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 用地难: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用地资源越来越紧张,企业可能会找不到合适的用地。
- 使用权益不清晰:企业在用地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使用权益不明确的问题,导致用地争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政府应更加注重土地资源的整合与规划,确保工业企业能获得合适的用地。
-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规,明确土地使用权益,增加企业用地的安全感和可持续性。
- 同时,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工业企业进行土地规划和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
3. 用电问题:工业企业在用电问题上,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 电力供应不稳定:电力供应的不稳定性可能会导致生产中断,对工业企业的正常运营造成困扰。
- 用电成本高:电力价格较高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竞争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政府应加强对电力网建设的投入,提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政府可以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降低电力的生产成本。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水情况简析2021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业企业用水调控取得积极成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取水量小幅增长,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
一、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用水情况1、规模以上工业取水量小幅增长。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取水量18226.8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7%,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
其中,地表淡水取水量17139.74万立方米,占取水总量的94.0 %,是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取水的主要来源;地下淡水取水量162.69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0.8%;自来水取水量873.74万立方米,同比下降0.4%,降幅收窄1.5个百分点。
2、四个行业用水量占九成。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用水主要集中在 4个行业(见表一),这些行业累计取水量16741.33 万立方米,同比增长6.1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取水量的 91.9%。
其中,取水量增长最快的行业为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该行业取水量为1342.44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7.9%;其次为农副食品加工业,取水量1358.2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2.4%;再者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该行业的取水量为11815.69万立方米,同比增长5.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取水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其取水量2224.92万立方米,虽然只是同比下降1.5%,但超过了农副食品加工行业。
表一 2021年全市四大高耗水行业用水情况(注:工业取水量合计=外供水量+用新水量)3、工业用新水量略有回落,分行业用新水量降多升少。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用新水量6830.56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0.3 %。
27个行业大类中有16个行业用新水量同比下降,11个行业增长。
有5个行业用新水量在500万立方米以上,合计用新水量6078.98万立方米,同比增长2.5%,用新水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9.0%。
其中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用新水量增长较快,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7.9%和15.6%;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20.7%和1.5%。
工业企业基本情况和用水情况
企业名称:
辖区:区填表人和联系方式:填表日期:年月日
表一企业基本情况和用水情况
4
注:1. 表中(4)是自取水企业需填项目;
2. 复用能力是指每小时循环利用的水量。
4
表二用水量统计调查表
4
2. 基本概念:
(a)新水量:企业中为了满足生产或生活需要,取自任何水源被第一次利用的水量;新水量习惯上也叫做取水量、供水量、给水量等。
新水量=地表水+地下水+其他水
=间接冷却用新水量+工艺用新水量+锅炉用新水量+附属生产用新水量+非生产用新水量
(b)耗水量: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蒸发、飞散、入渗、风吹、污泥带走的或直接加入产品中的水量和生活饮用的水量;
(c)排水量: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从用水体系最终排到环境中的水量;
(d)重复利用水量:指在确定的用水体系内一切以各种方式再利用的水量之和。
包括直接或经处理回收后各子用水体系自身重复利用水量和各子用水体系之间串联用水量,使用一次,计算一次;
(e)漏溢水量:指在确定的用水体系内,设备、阀门、管网、水箱、水池等用水或储水设施漏失和溢出的水量;
(f)间接冷却水: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为带走生产设备中多余的和工质物料中不必要的热量,保证生产设备能在正常温度下工作,并达到工艺
4
要求温度所需要的降温水,其中不与工质和物料接触的冷却水为间接冷却用水;
(g)工艺水:指与工艺有直接关系的,除间接冷却用水和锅炉用水以外的一切用水,主要包括产品用水、洗涤用水、直接冷却用水及其他工艺
用水;
(h)洗涤水:指工业生产过程中,对设备与产品进行洗涤所用水量;
(i)锅炉水:指为生产工艺或发电需要蒸汽的锅炉用水;
(j)附属生产用水:包括厂部、科室、厂区绿化、厂内食堂(班中餐)、厂内或车间浴室、保健站(不含厂外的职工医院)、厕所等用水,不受厂区围墙限制。
与生产无关或关系很不密切的用户,如俱乐部、托儿所、学校、单身楼、招待所等用水,不得纳入此项用水范畴;
(k)非生产用水:包括基建用水、外供水、居民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若企业不存在以上各项非生产用水情况,则其非生产用水为0。
3. 调查表中数据之间关系:
(a)表中:(6)+(7)+(9)=(10)=(11)+(12)+(14)+(15)+(16);
(b)表中:(17)+(18)+(19)=(2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