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_丹酚酸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67.82 KB
- 文档页数:5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就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及丹参及其制剂药理作用的最新进展做一介绍。
【关键词】丹参水溶性成分综述【中图分类号】R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7-0126-02The search of Dan shen water-soluble compositionses makes progress 【Abstract】 This text Dan the extract disconnect of three water-soluble effective compositions method progress round up and Dan shen and it product pharmacology acting lately make progress make a to introduce【Key words】 Dan shen Water-soluble composition Round up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其味苦、性微寒,归心、肝二经。
具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活血化瘀的要药,常用于妇科病、冠心病、缺血性中风、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的治疗。
丹参的活性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类。
本文就丹参的水溶性有效成分及其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并对丹参及其制剂药理作用的最新进展做一介绍。
1.丹参的主要水溶性成分丹参的水溶性成分主要包括丹参素、原儿茶醛、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a\b\c\d\e\f\g等,这些成分多具有酚酸性结构,最早发现的丹参素化学名为f-3,4-二羟本乳酸(p-3,4-dihydroxybenyllacticacid)其分子式C9H10O5。
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是一分丹参素与两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其分子式是C26H22O10;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为三分子丹参素与一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其分子式是C36H30O16;丹酚酸c(salvianolic acid c)则为二分子丹参素缩合而成,其分子式是C18H18O9,其它丹酚酸亦有类似结构。
丹参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徐怡,陈途,陈明(咸宁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湖北咸宁987700)摘要:民族药丹参(OOu rnilOorrhiza Buago)药用历史悠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常以根及根茎入药,味苦,性微寒,入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清心除烦等功效⑴。
丹参主要化学成分为脂溶性的二萜醌类、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其他类型化合物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具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对心肌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此外还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改善肾功能,抗菌消炎、抗肿瘤等作用。
临床多用于冠心病、心肌梗死、消化性溃疡、缺血性中风、抗肿瘤〔6〕。
本文对丹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系统综述,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丹参的药用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丹参;化学成分;二萜醌类;酚酸类;药理作用;抗氧化;抗炎;抗癌中图分类号:R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765(2601)-25-2645-24Research Pregress of Chemicai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octa of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XU Yi,CHEN Tu,CHEN MCg(Public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of XivnNing,XivnNing987700,China) ABSTRACT: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has a long histou of medicinal application in China,/was first be recorUed in Shynong's classic of MateUo MePica,the mot ant rUizoma have the functions of invigoraUng the circclation of bloop ant res/Ung mexstmal flow,removing bloop stasis ant pain,cmaUny away the OeaU-fire.The main cCemical compocyts of Salvia miltiorrUizo are PposomUla ditemexoid quinones,water-soluUla phenolic acids and other types of componnts.AccorUing to the ppamlpcomxe researcC,Salvia miltiovUizo has the significant ebects of increase coronau flow,Utehtata myocarUial excitaki/ty ant conCuctivita, protect myocarUial iscCemic injuu,in akdition to antioxidant, carUiovescclar protection,improve renal function,anti-bacteUal anti-inflamma/m,anti-tumor ant other fecctiocs.It is mainly used in coronau heaU disease,myocarUial infarction,peptic ulcer,iscCemic stroPa ant anti-tumor.Ic this pyt par i we reviewed the cCemical composition;phamiacomxical activit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alvia1000x720to provid reference for further rational dyCopmyt ant utilization of Salvia mbtiooUiza.KEYWORDS:Salvia milPorrhiza;Chemical coxstituexts;Citeme/oik qui/oxes;Phe/oOc aciks;Pharmacolooicyi act/x;Antioxida-tiox;人!1/0018]11]118/^p Anb-ca/cer丹参(aalviu miltiorrhiza Bunge)是唇形科(Labiatao)鼠尾草属(Salvia)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及湖南等地,湖北也有丹参分布;多生于海拔1400米以下山坡、林下草丛或溪谷旁。
丹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丹参是一种常用中药材,也是中药丹参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之一、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发现丹参中存在有多种活性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下面将对丹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详细介绍。
1.化学成分:丹参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丹参酮、丹酚酸A、丹酚酸B、丹酚酸C、丹酚酸D、绿原酸、丹参素等。
其中,丹参酮是丹参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炎、抗凝血、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2.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丹参中的丹参酮、丹酚酸等成分能够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丹参能够显著抑制炎性物质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并且具有很好的治疗风湿和炎症相关疾病的效果。
(2)抗凝血作用:丹参中的活性成分能够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减轻血液凝结,从而发挥抗凝血作用。
丹参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障碍,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3)抗肿瘤作用:丹参中的丹参酮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丹参酮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增殖和分化,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4)抗氧化作用:丹参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损伤,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抗氧化应激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5)保护心脑血管作用:丹参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保护心脑血管功能。
丹参还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供血,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作用。
(6)调节免疫作用:丹参中的活性成分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抗体产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总的来说,丹参具有抗炎、抗凝血、抗肿瘤、抗氧化、保护心脑血管、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
这些作用使得丹参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炎症等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但是,丹参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及其临床应用的优化和安全性评价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专题报道丹酚酸A的药理研究进展潘迎锋 张建兵 丁 洁 王木兰 张瑶丹 何江敏(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杭州310023)丹参(Radix Salviae Miltiorrhiz ae)为唇型科植物丹参(Salviae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
目前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的治疗。
其活性成分引起医药研究者的重视。
丹酚酸A(salvianol acid A,SalA)属酚酸类化合物,是从丹参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成分。
近年的研究表明,丹酚酸A在心脏保护、抗肝损伤、抗肿瘤等方面有着显著活性,概述如下。
1 对心脏的保护作用1 1 保护心肌细胞 丹酚酸A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线粒体损伤的保护和对心肌细胞膜钾通道活动的影响。
林童俊等[1]研究了丹酚酸A对氧自由基引起的大鼠心脏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结果表明,丹酚酸A可抑制铁-半胱氨酸引起的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和ATP酶活性的丧失。
脂质过氧化引起的心脏线粒体肿胀可被丹酚酸A抑制。
同时丹酚酸A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
鲍光宏等[2]研究氧自由基是否损害心肌细胞膜钾离子单通道的活动及丹参有效成分之一丹酚酸A(salvianolic acid A,SalA)的作用,结果表明应用膜片钳技术发现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产生的氧自由基能明显抑制心肌细胞膜钾通道活动,中药丹参提取的有效成分之一丹酚酸A能逆转被抑制的通道活动。
1 2 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现代研究表明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抑制氧化和膜过氧化反应的进行,降低细胞内钙,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途径[3,4]。
丹酚酸A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并能捕获氧自由基,降低细胞内钙。
杜冠华[5]等研究了丹酚酸A(Sal 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SalA可以降低由于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室颤发生率,减少乳酸脱氧酶(LD H)从胞体中的漏出,降低缺血心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1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题目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完成人刘奕心班级 09升段中药班学制二年制专业中药学指导教师吴杰完成日期 2011年3月12号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丹参有效成分的各种提取分离技术,其中包括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辅助萃取法、加压液体萃取法、高速逆流色谱法和真空液相层析法等,并分别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为丹参药理学活性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丹参; 有效成分; 提取分离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
其味苦、性微寒,归心、肝二经。
具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中药。
其现代药理作用主要包括舒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具有明显的钙拮抗剂作用;提高心室的顺应性,改善心脏的舒张功能,对缺血心肌和再灌注心脏具有保护作用;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增加微循环流速和流量,消除局部静脉血液瘀滞,改善组织细胞缺血、缺氧所致的代谢障碍;具有抗体外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抗内外凝血系统功能、减少血小板、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作用;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等[1]。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丹参作为能够预防和治疗人类面临的几大危险疾病的植物药之一,它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近年来,丹参的临床疗效备受关注,因此,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随着提取分离技术的发展,研究丹参有效成分的手段呈现出多样化,如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微波辅助萃取法(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加压液体萃取法(pressurized liquid extraction,PLE)、高速逆流色谱法(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和真空液相层析法(vacuum liquid chromatography,VLC)等。
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主要包括丹参酮、丹酚酸B和丹酚酸A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血栓、心肌保护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为了提高丹参的药效和药品质量,开展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煎提取、超音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
水煎提取是最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单易行。
然而,水煎提取时间长,繁琐,且溶剂用量大,易造成有效成分的破坏和损失。
超音波辅助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利用超声波和微波的物理效应,能够加速丹参有效成分的溶解和扩散,提高提取效率。
超临界流体萃取则是将CO2等作为溶剂,利用其溶解力和物理性质的变化,在超临界条件下进行提取,可避免传统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
丹参有效成分的分离方法主要包括液相色谱技术、薄层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
液相色谱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逆向离子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等,其中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由于其高分离能力和灵敏度,成为丹参有效成分分离的主流方法。
薄层色谱技术虽然简单易行,但分离能力较低,通常用于快速初步分析和鉴别。
气相色谱技术适用于揭示丹参有效成分的挥发性组分,但无法处理不挥发的成分。
此外,还可利用超滤、纳滤、离心等膜分离技术对丹参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其中超滤技术适用于分离较大的有机酸类成分,纳滤技术适用于分离较小的多酚类成分。
目前,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新的提取分离方法,如超声辅助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微萃取和离子交换膜萃取等。
超声辅助超临界流体萃取将超临界流体和超声波相结合,能够提高提取效率和提取选择性。
固相微萃取是将固相材料与样品接触,利用纯净水等溶剂进行脱附,可避免有机溶剂的使用。
离子交换膜萃取则是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性吸附特性,对丹参有效成分进行选择性分离。
总之,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收稿日期:2002211208; 修订日期:2003204212(文献综述(丹酚酸的研究进展李认书,李永强(天津天士力集团,天津 300402)关键词:丹参; 丹酚酸; 化学结构; 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20805(2003)0620371203 丹酚酸(salvianolic acid )又称丹参酸,系丹参的水溶性有效成分,属酚酸类化合物。
目前研究较多的有总丹酚酸(total salviano 2lic acid )、丹酚酸A (salvianolic acid A ,SalA )和丹酚酸B (salvianolic acid B ,SalB )。
1 化学研究丹参的水溶性有效成分多具有酚酸性结构,最早发现的丹参素化学名为β-3,4-二羟苯乳酸(β23,4-dihydroxybenyl lacticacid ),是各种丹酚酸的基本化学结构。
Sal A 是一分子丹参素与两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Sal B 为三分子丹参素与一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丹酚酸(salvianolic Sal C )则为二分子丹参素缩合而成,其它丹酚酸亦有类似结构。
丹参水溶性成分中的迷迭香酸(ros 2marinic acid A ,R os ),也是由一分子丹参素和一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
此外,还有四甲基丹酚酸(tetramethyl salvianolic acid A ,Sal M )等等[1]。
2 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研究2.1 对心脏的保护作用2.1.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大量自由基产生,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膜流动性和通透性发生变化,导致电生理活动异常,诱发和促进心律失常的产生;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致使心肌缺血区的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 DA )含量增多、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 )含量升高。
采用Langendorff 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SalA 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硕士论坛・丹参水溶性部分丹酚酸的进展述评①贾 娜1,项海芝2,杨松松1(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2.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朝阳122000) 摘 要:丹参的水溶性部分主要是丹酚酸类,其中有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A、丹酚酸B、紫草酸等,对心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其中含量较高的丹酚酸B被证明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抗肝纤维化等多种生理活性。
关键词:丹参;水溶性;化学成分;丹酚酸B;药理作用;综述中图分类号:R28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231(2006)03-0041-02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 ilti 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收载。
丹参归心、肝经,药性微寒,味苦、无毒,具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养心除烦的功效。
丹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防止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改善微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作用[1~4]。
其有效成分有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脂溶性部分主要为二萜醌类化合物(包括丹参酮、隐丹参酮等);水溶性部分主要为酚性酸类化合物(包括丹参素、原儿茶醛、丹酚酸等)。
而丹参的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受到医药学家的极大重视,对其中的各个组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证明其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成分,是主要药效物质基础。
1 丹参水溶性部分的化学成分及合成研究对丹参的化学成分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Nakao首先得到了3种脂溶性成分,此后我国学者在化学研究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分离得到了一系列水溶性化合物[5],并开发成功一系列临床应用的制剂。
首先报道了丹参水溶性成分丹参素的结构[6],即3,4-二羟基苯乳酸[(3,4-hydr oxybenzyl)lactic acid],是各种丹酚酸的基本化学结构。
㊀基金项目:华北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No.28418499)ꎻ∗同为通信作者㊀作者简介:魏西羽ꎬ女ꎬ研究方向:药物检测与分析ꎬE-mail:873664257@qq.com㊀通信作者:李伟ꎬ男ꎬ博士研究生ꎬ研究员ꎬ研究方向:药物分析与药物代谢动力学ꎬTel:0315-8805806ꎬE-mail:liwei@ncst.edu.comꎻ于德红ꎬ女ꎬ博士研究生ꎬ副教授ꎬ研究方向:中药药效物质基础ꎬTel:0315-8819008ꎬE-mail:ydh613@163.com丹酚酸B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魏西羽ꎬ杨婷ꎬ刘厚汝ꎬ孙越ꎬ张臻臻ꎬ李伟∗ꎬ于德红∗(华北理工大学药学院ꎬ河北唐山063200)摘要:丹酚酸B作为丹参的有效水溶性成分ꎬ是当前丹参中研究最多的成分之一ꎮ研究发现ꎬ丹酚酸B在心脑血管方面的药理作用机制较为广泛ꎮ近年来ꎬ随着深入的研究与拓展ꎬ丹酚酸B在抗氧化㊁抗肝脏纤维化㊁降血压㊁降血糖㊁抗衰老㊁抗肿瘤等方面可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ꎮ本文鉴于近些年来发表的文献ꎬ对丹酚酸B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分析ꎬ旨在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考ꎮ关键词:丹酚酸Bꎻ药理作用ꎻ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85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5375(2021)11-0748-005doi:10.13506/j.cnki.jpr.2021.11.011ResearchprogressonpharmacologicaleffectsofsalvianolicacidBWEIXiyuꎬYANGTingꎬLIUHouruꎬSUNYueꎬZHANGZhenzhenꎬLIWei∗ꎬYUDehong∗(SchoolofPharmacyꎬNorthChin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ꎬTangshan063200ꎬChina)Abstract:SalvianolicacidBꎬasaneffectivewater-solublecomponentofSalviamiltiorrhizaꎬisoneofthemoststudiedcomponentsinSalviamiltiorrhiza.StudieshavefoundthatsalvianolicacidBhasawiderangeofpharmacologicalmechanismsincardiovascularandcerebrovascularaspects.Inrecentyearsꎬwithin-depthresearchanddevelopmentꎬsalvian ̄olicacidBmayhavebroadapplicationprospectsinantioxidantꎬantiliverfibrosisꎬantihypertensiveꎬhypoglycemicꎬanti-ag ̄ingꎬanti-tumorandotheraspects.InviewoftheliteraturepublishedinrecentyearsꎬthispapersummarizesandanalyzesthepharmacologicaleffectsofsalvianolicacidBꎬaimingtoprovidesomethoughtsforitsfurtherresearch.Keywords:SalvianolicacidBꎻPharmacologicaleffectsꎻResearchprogress㊀㊀丹参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ꎬ是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及根茎ꎬ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ꎮ丹酚酸B是丹参的主要水溶性复合物之一ꎬ是丹参总酚酸含量最高㊁活性最强的成分ꎮ丹酚酸B又称为丹参酚酸乙ꎬ是由三分子3ꎬ4-二羟基苯基乳酸和一分子咖啡酸缩合而成的一低聚体型化合物ꎬ是目前研究最多的酚酸之一ꎮ丹酚酸B的药理活性已经得到了多方面的证实ꎬ现就丹酚酸B的主要药理作用进行综述ꎬ为后续临床应用及研究提供参考ꎮ1㊀心血管保护1.1㊀抗氧化㊀研究表明丹酚酸B能够清除氧自由基㊁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ꎬ是已知的具有较强抗氧化作用的天然产物之一ꎮQuan等[1]发现丹酚酸B可以改善大鼠组织病理学损害ꎬ防止血清肌酸激酶(CK-MB)㊁心肌肌钙蛋白(cTnI)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渗漏ꎬ还能显著提高大鼠过氧化氢酶(CAT)㊁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ꎮ在体外实验中ꎬ丹酚酸B还降低了培养上清液中LDH的活性和心肌细胞内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水平ꎬ对心肌细胞凋亡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ꎬ也有助于提高其抗氧化性能ꎮ刘晓龙等[2]通过建立大鼠脓毒血症模型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肌钙蛋白T(TnT)㊁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㊁白介素-6(IL-6)水平ꎬ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ꎬ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病理变化ꎬ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蛋白-3(caspase-3)㊁B淋巴细胞瘤-2(Bcl-2)㊁Bcl-2相关X蛋白(Bax)等表达水平ꎮ发现丹酚酸B通过影响自噬蛋白ꎬ抑制大鼠体内氧自由基的释放ꎬ增强抗氧化应激的能力ꎮ1.2㊀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㊀Liu等[3]通过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ꎬ检测其心功能㊁梗死面积㊁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㊁炎症反应㊁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㊁Bax㊁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㊁高迁移率组蛋白1(HMGB1)㊁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发现丹酚酸B可以通过激活磷酸肌醇3-激酶(PI3K)㊁蛋白激酶B(PKB)信号的通路来抑制HMGB1和TLR4的表达保护心脏ꎮ夏杨等[4]发现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模型组与丹酚酸B预处理给药组相比ꎬ丹酚酸B预处理给药组增强了心肌细胞中Ca2+-Mg2+-ATP酶和Na+-K+-ATP酶活性ꎬ丹酚酸B通过纠正心肌细胞内外离子失衡尤其是调整Ca2+稳态ꎬ改善了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ꎬ阻止了MI/RI的进一步加重ꎮ1.3㊀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㊀心脏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时ꎬ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最易受到损害ꎮ大鼠MI/RI过程中ꎬ丹酚酸B可以抑制各种炎症因子释放ꎬ降低内皮细胞间的黏附分子的表达ꎬ起到了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ꎮWang等[5]采用脂多糖(LPS)作用于大鼠心肌细胞ꎬ使其产生炎症ꎬ然后用丹酚酸B处理ꎬ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ꎬ该处理组LDH㊁HMGB1和TLR4㊁核因子-κ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均下降ꎬ提示丹酚酸B可以通过发挥抗炎功能来保护心脏内皮细胞ꎬ保护心脏免受损伤ꎮ1.4㊀抗动脉粥样硬化㊀丹酚酸B能够有效抑制铜离子诱导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修饰作用ꎬ对预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6]ꎮ张扬等[7]用高脂饮食制备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ꎬ经丹酚酸B给药后ꎬ家兔主动脉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CD40L)ꎬ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㊁及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的蛋白表达降低ꎬ主动脉内膜与中膜厚度的比值也降低ꎬ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D40-CD40配体信号通路有关ꎮXu等[8]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丹酚酸B预处理ꎬ然后与二磷酸腺苷(ADP)活化的血小板共培养ꎬ观察了血小板与内皮细胞的黏附程度ꎮ结果表明ꎬ丹酚酸B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DP或促凝血酶诱导的人血小板在富血小板血浆(PRP)样本中的聚集ꎮ丹酚酸B除了对血小板的活化有抑制作用外ꎬ即使血小板已经被激活ꎬ也能减弱内皮细胞中血小板介导的炎症反应ꎬ因此推断丹酚酸B可能是治疗各种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潜在候选药物ꎮ1.5㊀抗细胞凋亡㊀研究发现ꎬ丹酚酸B能诱导心血管内膜的细胞凋亡ꎬ防止心血管内皮的增厚ꎮXu等[9]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给予丹酚酸B治疗后发现丹酚酸B可以抑制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通路ꎬ改善大鼠心肌组织线粒体和细胞核的完整性ꎬ抑制心肌细胞凋亡ꎮ王翅遥等[10]通过建立糖尿病(DM)模型发现丹酚酸B可能通过激活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性酶(SIRT1)表达ꎬ抵抗由高糖培养诱导的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性损伤ꎬ以及心肌细胞凋亡ꎮ2 脑保护2.1㊀抗脑缺血损伤㊀王国军等[11]建立大脑中动脉局灶性栓塞模型ꎬ经丹酚酸B治疗后ꎬ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得到缓解ꎬ大鼠后脑组织梗死体积减小ꎬ脑含水量和脑指数降低ꎮWang等[12]采用体外缺氧缺糖/复氧复糖(OGD/R)模型和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ꎬ发现丹酚酸B能显著提高OGD/R损伤后PC12细胞和初级皮质神经元的存活率ꎬ改善了原代皮层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的释放ꎬ阻断TLR4也抑制NF-κB转录活性和促炎细胞因子反应ꎮZhu等[13]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发现丹酚酸B的新衍生物可以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㊁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㊁磷酸化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P-JAK2)㊁磷酸化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P-STAT3)水平ꎬ从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脑的影响ꎬ改善神经功能ꎬ增加神经元存活率ꎬ促进血管生成ꎬ这种保护机制可能归因于JAK2/STAT3通路中VEGF表达的增加ꎬ该通路被脑内EPO/EPOR表达的增加激活ꎮ2.2㊀神经保护㊀丹酚酸B的神经保护作用是通过抗炎ꎬ抗氧化作用发挥的[14]ꎮLee等[15]发现丹酚酸B改善了Aβ25-35肽诱导的记忆障碍ꎬ减少了炎症过程中胶质细胞的数量ꎬ挽救了胆碱乙酰转移酶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水平的下降ꎬ从而对Aβ25-35肽诱导的阿尔兹海默氏病的小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ꎮWang等[16]发现丹酚酸B通过抑制TLR4/髓系分化因子88(MyD88)途径ꎬ可以缓解小鼠脊髓损伤后的神经痛ꎬ降低足爪机械阈值和退出热潜伏期ꎬ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神经肽P物质的释放ꎬ减轻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和机械性痛觉过敏ꎮWang等[17]发现丹酚酸B预处理减弱了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对共培养神经元的细胞毒性ꎬ结果表明丹酚酸B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来保护神经元ꎮ2.3㊀抗抑郁㊀丹酚酸B可能通过抑制神经炎症从而发挥抗抑郁的作用[18]ꎮZhang等[19]发现丹酚酸B可以通过神经炎性途径改善慢性轻度应激(CMS)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ꎬ给予丹酚酸B后可以降低CMS小鼠的蔗糖偏爱率ꎬ显著缩短小鼠强迫游泳试验和尾吊试验的静止时间ꎬ结果表明丹酚酸B对CMS诱导的抑郁小鼠具有较强的抗抑郁作用ꎮLiao等[20]通过连续28d给予丹酚酸Bꎬ成功地纠正了CMS大鼠抑郁模型的抑郁样行为ꎬ结果发现丹酚酸B逆转了CMS对Nrf2(调控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信号通路的抑制ꎬ同时增加了醌氧化还原酶(NQO-1)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mRNA表达ꎮ在内质网应激标记物方面ꎬ经丹酚酸B处理后ꎬ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表达也显著降低ꎮ此外ꎬSIRT1/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信号通路的表达也明显增加ꎬ说明补充pAMPK可以有效地激活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的表达ꎮ丰毅等[21-22]发现丹酚酸B在强迫游泳㊁糖水偏好㊁尾吊实验中都表现出了抗抑郁的作用ꎬ抑制了皮层促炎症细胞因子ꎬ减小了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ꎮ2.4㊀改善学习记忆功能㊀鞠爱春等[23]建立脑缺血模型ꎬ经丹酚酸B鼻腔给药后能降低脑缺血损伤大鼠的平均逃避潜伏期ꎬ延长了脑缺血损伤大鼠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ꎬ增加了脑缺血损伤大鼠跨越原平台的次数ꎬ结果表明丹酚酸B鼻腔给药在大脑的海马组织有一定的药物分布ꎬ能显著改善脑缺血损伤导致的学习记忆能力ꎮ吴甜莺等[24]发现电针联合丹酚酸B治疗有助于抑制由D-半乳糖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炎性反应ꎬ改善衰老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ꎮ3㊀抗纤维化3.1㊀抗肝纤维化㊀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都要经过肝纤维化这一阶段ꎬ这是所有肝脏疾病的常见病理特征ꎮ研究发现丹酚酸B可以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与分化ꎬ抑制转化生长因子在肝星状细胞中信号的转导ꎮ王育红等[25-26]建立大鼠的肝纤维化模型ꎬ经丹酚酸B治疗后大鼠血清谷丙转氨(ALT)㊁谷草转氨酶(AST)降低ꎬ大鼠肝脏胶原纤维减少ꎬ大鼠的肝组织SOD活性及GSH含量升高ꎬMD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降低ꎬ结果表明丹酚酸B具有抗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及氧化损伤的作用ꎮ刘建国等[27]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ꎬ用放射免疫法和基质染色法测定血清和血浆中内毒素含量ꎬ采用RNA的反转录(RT)和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PCR)相结合的技术(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肝组织CD14mRNA和蛋白的表达ꎬ比较各组肝组织病理改变ꎬ结果显示ꎬ丹酚酸B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肝组织CD14的表达㊁阻滞内毒素信号转导通路有关ꎮ3.2㊀抗肺纤维化㊀肺纤维化是一类以间质性炎症和肺间质纤维化为主要病变的间质性肺疾病ꎮTGF-β1是一种多功能生长因子ꎬ影响细胞增殖㊁分化等重要生理过程ꎮLiu等[28]发现丹酚酸B是中药处方中重要的抗纤维化成分ꎬ其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浸润ꎬ抑制肺泡结构的破坏ꎬ抑制在体内和体外TGF-β1信号传导途径来减轻实验性肺纤维化ꎮLiu等[29]发现丹酚酸B对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具有保护作用ꎬ其机制之一可能是丹酚酸B能在蛋白和mRNA水平上调节Nrf2的表达ꎬ并在体外诱导Nrf2核易位ꎮZhang等[30]发现丹酚酸B可抑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STGF-β1)诱导的细胞增殖㊁I型胶原的表达㊁内源性TGF-β1的产生和肺成纤维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ꎬ其机制可能是丹酚酸B抑制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胶原生成ꎬ降低细胞TGF-β1自分泌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ꎮ3.3㊀抗肾纤维化㊀肾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进行性肾病的重要病症ꎬ也是各种慢行肾病最终发展到肾衰竭的共同通路[31]ꎮ蔡洲等[32]发现经丹酚酸B治疗后ꎬ大鼠肾纤维化程度减轻㊁炎性细胞浸润减少ꎬ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肾组织中TGF-β1㊁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ꎬ调节TGF-β1/CTGF信号通路相关ꎮ黄小娟等[33-34]发现在输尿管梗阻导致的肾组织纤维化中ꎬ丹酚酸B可通过下调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ꎬ进一步激活自噬ꎬ减轻肾组织损伤ꎬ降低UUO(单侧输尿管结扎)小鼠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ꎬ也可减轻肾组织病理性损伤ꎬ减少胶原纤维沉积ꎮ4㊀降血压丹酚酸B通过降低血浆肾素(PRC)㊁血管紧张素Ⅱ(AngⅡ)㊁甘油三酯(TG)㊁MDA的含量ꎬ升高心素钠含量[35]来降低血压ꎮ徐斌等[36]发现与模型组比较ꎬ丹酚酸B组大鼠血压显著降低(P<0.05)且大鼠病变血管的数量也显著降低ꎬ病变程度较轻ꎬ表明丹酚酸B可以改善高血压大鼠的病情ꎬ且能够抑制高血压血管重塑ꎮLing等[37]发现口服丹酚酸B可逆转AngⅡ诱导的小鼠动脉收缩压升高ꎬ增强灌注小鼠的主动脉和肾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ꎬ并减弱了过度的内皮依赖性收缩作用ꎮ此外ꎬ丹酚酸B的治疗使AngⅡ灌注小鼠动脉中AT1受体㊁NADPH氧化酶亚基(NOx-2和NOx-4)和硝基酪氨酸水平的升高正常化ꎬ从而达到降血压的效果ꎮ5㊀降血糖研究发现丹酚酸B对多种低剂量链脲佐菌所诱导的大鼠糖尿病具有抵抗作用ꎬ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丹酚酸B减轻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ꎬ增强抗氧化系统有关[38]ꎮShi等[39]发现丹酚酸B能改善肥胖症小鼠的糖耐量ꎬ降低血清ALT㊁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以及免疫球蛋白结合蛋白(BiP)和C/EBP同源蛋白(CHOP)的转录㊁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磷酸化ꎮ陶善珺等[40]用糖尿病血糖波动建立的模型观察到大鼠的空腹血糖㊁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和胰腺组织MDA水平显著升高ꎬ糖尿病大鼠的胰岛数量减少ꎬ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丹酚酸B上调胰十二指肠同源框因子-1(PDX-1)蛋白表达水平ꎬ抑制胰岛细胞凋亡有关ꎮ周才杰等[41]用高糖高脂加链脲佐菌素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ꎬ采用胰岛素耐量和葡萄糖耐量等实验评价模型动物的胰岛素敏感性ꎬ发现丹酚酸B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有降低血糖ꎬ调节血脂ꎬ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ꎮ6㊀其他作用6.1㊀抗衰老㊀徐艺丹[42]发现H2O2诱导的细胞经丹酚酸B处理后ꎬ提取其RNA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实验检测的方法测定SOD1㊁SOD2㊁编码维生素D3的核激素受体(VDR)和视黄酸受体基因(RARG)等抗氧化基因的表达量ꎬ结果发现丹酚酸B虽不抑制人类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的增殖ꎬ但丹酚酸B通过上调SOD1㊁SOD2㊁VDR的表达来抑制H2O2诱导的HaCaT细胞衰老ꎮ6.2㊀皮肤保护㊀周湘君等[43]同时建立小鼠皮肤体外细胞培养紫外线损伤模型和紫外照射所致皮肤衰老的小鼠模型ꎬ给予不同剂量的丹酚酸B后ꎬ发现可以有效缓解紫外线引起的细胞致死性损伤ꎬ结果证实丹酚酸B能起到抑制皮肤光老化的作用ꎮGuo等[44]建立以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皮肤模型ꎬ经丹酚酸B微乳液治疗后ꎬ减轻了银屑病的严重程度ꎬ减少了棘皮症ꎬ并且抑制了IL-23㊁IL-17细胞因子和表皮增生ꎬ增强了皮肤的水合作用ꎬ也可治疗银屑皮肤病ꎮ6.3㊀抗肿瘤㊀丹酚酸B作为一种有效㊁安全的天然抗肿瘤药物ꎬ在对肿瘤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ꎮWang等[45]发现经丹酚酸B治疗后可以显著降低人胶质瘤细胞U87细胞的存活率ꎬ其对U87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能与p38活化介导的ROS生成有关ꎮKatary等[46]观察到丹酚酸B可以减少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ꎬ经丹酚酸B治疗后可以减小肿瘤的体积㊁增加了凋亡标志物caspase-3和人体抑癌基因P53的表达ꎬ结果表明丹酚酸B是通过增强细胞凋亡和减少氧化应激㊁炎症和血管的生成来减缓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过程ꎬ证实了其抗肿瘤作用ꎮ7 总结与展望丹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血管病的中草药ꎬ是国内外中药研究的热点之一ꎬ它含有多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化学复合物ꎮ丹酚酸B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ꎬ对心㊁脑㊁肝㊁肺㊁肾等多个器官都具有保护作用ꎬ但由于其生物利用度较低ꎬ近年来对其制剂ꎬ含量测定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成了研究热点ꎬ如何将理论研究更多的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ꎬ是需要共同破解的难题ꎮ丹酚酸B在心脑血管的药理作用研究较为广泛ꎬ并且效果显著ꎬ作为注射用丹酚酸的主要成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ꎬ关于对其他方面的药理作用还需要大量㊁规范的科学指导及临床试验ꎬ去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ꎬ为以后开发新药及临床研究奠定基础ꎮ参考文献:[1]㊀QUANWꎬYINYꎬXIMMꎬetal.Antioxidantpropertiesofmagnesi ̄umlithospermateBcontributetothecardioprotectionagainstmyo ̄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invivoandinvitro[J].JTraditChinMedꎬ2013ꎬ33(1):85-91.[2]刘晓龙ꎬ崔子林ꎬ李阳ꎬ等.丹酚酸B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ꎬ2019ꎬ25(14):112-118. [3]LIUHQꎬLIUWꎬQIUHLꎬetal.SalvianolicacidBprotectsagainstmyocardialischaemia-reperfusioninjuryinratsviainhibitinghighmobilitygroupbox1proteinexpressionthroughthePI3K/Aktsig ̄nallingpathway[J].NaunynSchmiedebergsArchPharmacolꎬ2020ꎬ393(8):1527-1539.[4]夏杨ꎬ张惠军ꎬ聂亚莉.丹酚酸B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能量代谢的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ꎬ2018ꎬ41(12):84-87. [5]WANGJꎬZHANGYꎬGUOLLꎬetal.SalvianolicacidBinhibitstheTLR4-NFκB-TNFαpathwayandattenuatesneonatalratcardio ̄myocyteinjuryinducedbylipopolysaccharide[J].ChinJIntegrMedꎬ2011ꎬ17(10):775-779.[6]YANGTLꎬLINFYꎬCHENYHꎬetal.SalvianolicacidBinhibitslow-densitylipopr-oteinoxidationandneointimalhyperplasiainendothelium-denudedhypercholesterolaemicrabbits[J].JSciFoodAgricꎬ2011ꎬ91(1):134-141.[7]张扬ꎬ薛凌.丹酚酸B对动脉粥样硬化CD40-CD40配体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ꎬ2012ꎬ20(11):6-7.[8]XUSXꎬZHONGAQꎬBUXK.SalvianolicacidBinhibitsplatelets-mediatedinflammatoryresponseinvascularendothelialcells[J].ThrombResꎬ2015ꎬ135(1):137-145.[9]XULLꎬDENGYPꎬFENGLXꎬetal.Cardio-ProtectionofSalvi ̄anolicAcidBthroughInhibitionofApoptosisNetwork[J].PLoSOneꎬ2011ꎬ6(9):e24036.[10]王翅遥ꎬ张传朋ꎬ张会涛ꎬ等.丹酚酸B改善糖尿病心肌损伤的机制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ꎬ2020ꎬ51(4):320-326. [11]王国军ꎬ张琳成ꎬ陈冰ꎬ等.丹参中丹酚酸B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ꎬ2019ꎬ37(7):1566-1568.[12]WANGYJꎬGUANGCꎬYUXꎬetal.SalvianolicAcidBAmelioratesCerebr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ThroughInhibitingTLR4/MyD88SignalingPathway[J].Inflammationꎬ2016ꎬ39(4):1503-1513.[13]ZHUHBꎬZOULBꎬTIANJWꎬetal.SMND-309ꎬanovelderivativeofsalvianolicacidBꎬprotectsratbrainsischemiaandreperfusioninjurybytargetingtheJAK2/STAT3pathway[J].EurJPharmacolꎬ2013ꎬ714(1-3):23-31.[14]FANYꎬLUOQPꎬWEIJJꎬetal.MechanismofsalvianolicacidBneuroprotectionagainstischemia/reperfusioninducedcerebralinjury[J].BrainResꎬ2018(1679):125-133.[15]LEEYWꎬKIMDHꎬJEONSJꎬetal.NeuroprotectiveeffectsofsalvianolicacidBonanAβ25–35peptide-inducedmousemodelofAlzheimerᶄsdisease[J].EurJPharmacolꎬ2013ꎬ704(1-3):70-77.[16]WANGYFꎬXUXQꎬHUPPꎬetal.EffectofToll-LikeReceptor4/MyeloidDifferentiationFactor88InhibitionbySalvianolicAcidBonNeuropathicPainAfterSpinalCordInjuryinMice[J].WorldNeurosurgꎬ2019(132):e529-e534.[17]WANGSXꎬHULMꎬGAOXMꎬetal.Anti-inflammatoryActivityofSalvianolicAcidBinMicrogliaContributestoitsNeuroprotectiveEffect[J].NeurochemResꎬ2010ꎬ35(7):1029-1037.[18]FENGYꎬYOUZLꎬYANSꎬetal.Antidepressant-likeeffectsofSalvianolicacidBinthemouseforcedswimandtailsuspensiontests[J].LifeSciꎬ2012ꎬ90(25/26):1010-1014.[19]ZHANGJQꎬWUXHꎬFENGYꎬetal.SalvianolicacidBamelioratesdepressive-likebehaviorsinchronicmildstress-treatedmice:involvementoftheneuroinflammatorypathway[J].ActaPharmacolSinꎬ2016ꎬ37(9):1141-1153.[20]LIAODHꎬCHENYꎬGUOYJꎬetal.SalvianolicAcidBImprovesChronicMildStress-InducedDepressiveBehaviorsinRats:In ̄volvementofAMPK/SIRT1SignalingPathway[J].JInflammResꎬ2020(13):195-206.[21]丰毅.丹酚酸B的抗抑郁作用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ꎬ2013.[22]张静.丹酚酸B通过减少神经元凋亡以改善抑郁样行为的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ꎬ2017.[23]鞠爱春ꎬ耿诗涵ꎬ杨欣鹏ꎬ等.丹酚酸B鼻腔给药对脑缺血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神经再生的影响[J].中草药ꎬ2017ꎬ48(12):2481-2485.[24]吴甜莺ꎬ张雄ꎬ郑永克ꎬ等.电针联合丹酚酸B治疗对衰老模型大鼠记忆障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ꎬ2015ꎬ37(6):467-469.[25]王育红ꎬ宋明ꎬ李时ꎬ等.丹酚酸B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ꎬ2014ꎬ24(2):24-28. [26]GAOHYꎬLIGYꎬLOUMMꎬetal.HepatoprotectiveeffectofMa ̄trinesalvianolicacidBsaltonCarbonTetrachloride-InducedHe ̄paticFibrosis[J].JInflammꎬ2012ꎬ9(1):16.[27]刘建国ꎬ丁艳蕊ꎬ杨胜兰ꎬ等.丹酚酸B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CD14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ꎬ2011ꎬ31(4):547-551.[28]LIUQMꎬCHUHYꎬMAYYꎬetal.SalvianolicAcidBAttenuatesExperimentalPulmonaryFibrosisthroughInhibitionoftheTGF-βSignalingPathway[J].SciRepꎬ2016(6):27610.[29]LIUMꎬXUHYꎬZHANGLꎬetal.SalvianolicacidBinhibitsmyofi ̄broblasttransdifferentiationinexperimentalpulmonaryfibrosisviatheup-regulationofNrf2[J].BiochemBiophysResCommunꎬ2018ꎬ495(1):325-331.[30]ZHANGMꎬCAOSRꎬZHANGRꎬetal.TheinhibitoryeffectofsalvianolicacidBonTGF-β1-inducedproliferationanddifferenti ̄ationinlungfibroblasts[J].ExpLungResꎬ2014ꎬ40(4):172-185. [31]KRAMANNRꎬDIROCCODPꎬMAAROUFOHꎬetal.Matrix-pro ̄ducingcellsinchronickidneydisease:originꎬregulationꎬandacti ̄vation[J].CurrPathobiolRepꎬ2013ꎬ1(4):301-311.[32]蔡洲ꎬ李道ꎬ吴际ꎬ等.丹酚酸B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山东医药ꎬ2017ꎬ57(20):34-37.[33]黄小娟ꎬ贺雨ꎬ刘碧好ꎬ等.丹酚酸B通过调控自噬改善UUO小鼠肾纤维化[J].中药材ꎬ2018ꎬ41(9):2201-2205.[34]HEYꎬLURRꎬWUJBꎬetal.SalvianolicacidBattenuatesepithe ̄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inrenalfibrosisratsthroughactivatingSirt1-mediatedautophagy[J].BiomedPharmacotherꎬ2020(128):110241.[35]周才杰ꎬ刘江琦ꎬ高晗ꎬ等.丹酚酸B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作用机制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ꎬ2013ꎬ24(4):374-379.[36]徐斌ꎬ王辉ꎬ许中友.丹酚酸B及隐丹参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塑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药材ꎬ2017ꎬ40(11):2681-2685.[37]LINGWCꎬLIUJꎬLAUCWꎬetal.TreatmentwithsalvianolicacidBrestoresendothelialfunctioninangiotensinII-inducedhyperten ̄sivemice[J].BiochemPharmacolꎬ2017(136):76-85.[38]RAOUFISꎬBALUCHNEJADMOJARADTꎬROGHANIMꎬetal.An ̄tidiabeticpotentialofsalvianolicacidBinmultiplelow-dosestrep ̄tozotocin-induceddiabetes[J].PharmBiolꎬ2015ꎬ53(12):1803-1809.[39]SHIYNꎬPANDꎬYANLHꎬetal.SalvianolicacidBimprovedin ̄sulinresistancethroughsuppressionofhepaticERstressinob/obmice[J].BiochemBiophysResCommunꎬ2020ꎬ526(3):733-737. [40]陶善珺ꎬ任尤楠ꎬ赵梦秋ꎬ等.丹酚酸B对糖尿病血糖波动模型大鼠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草药ꎬ2016ꎬ47(17):3058-3063.[41]周才杰ꎬ黄鸣清ꎬ陈长青ꎬ等.丹酚酸B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ꎬ2012ꎬ18(13):233-237.[42]徐艺丹.丹酚酸B对H2O2诱导的HaCaT细胞衰老作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ꎬ2018ꎬ39(10):1117-1120.[43]周湘君ꎬ叶才果ꎬ杨广丽ꎬ等.丹酚酸B对小鼠皮肤光老化的保护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ꎬ2013ꎬ17(2):275-279.[44]GUOJWꎬCHENGYPꎬLIUCYꎬetal.SalvianolicAcidBinMi ̄croemulsionFormulationProvidedSufficientHydrationforDrySkinandAmelioratedtheSeverityofImiquimod-InducedPsoriasis-LikeDermatitisinMice[J].Pharmaceuticsꎬ2020ꎬ12(5):457.[45]WANGZSꎬLUOPꎬDAISHꎬetal.SalvianolicAcidBInducesAp ̄optosisinHumanGliomaU87CellsThroughp38-MediatedROSGeneration[J].CellMolNeurobiolꎬ2013ꎬ33(7):921-928. [46]KATARYMAꎬABDELSAYEDRꎬALHASHIMAꎬetal.SalvianolicAcidBSlowstheProgressionofBreastCancerCellGrowthviaEn ̄hancementofApoptosisandReductionofOxidativeStressꎬInflam ̄mationꎬandAngiogenesis[J].IntJMolSciꎬ2019ꎬ20(22):5653.(上接第720页)参考文献:[1]㊀吴结枝ꎬ鄢然ꎬ刘湘琳ꎬ等.骨质疏松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J/OL].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5[2021-07-01].ht ̄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187.R.20210401.0858.002.html.[2]王在君ꎬ李树海ꎬ刘庆斌ꎬ等.内蒙古农区饮砖茶型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ꎬ2011ꎬ5(4):205-206.[3]吴峰ꎬ潘文玲ꎬ郭峰ꎬ等.CT对氟骨病患者骨密度的观察运用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ꎬ2020ꎬ35(5):585-586.[4]史炜镔.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J].国际医学(老年医学分册)ꎬ1996ꎬ17(4):177-180.[5]孟克布和ꎬ斯钦图.初探蒙医诊治骨质疏松症[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ꎬ2011ꎬ17(1):70-71.[6]赵云山ꎬ李紫岩ꎬ那木汉ꎬ等.内蒙古地区中蒙药药材生态种植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现代中药ꎬ2017ꎬ19(7):901-906.[7]赵军.蒙医药抗骨质疏松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ꎬ2019ꎬ25(6):40-42.[8]赵军ꎬ师建平ꎬ董重阳ꎬ等.蒙药蓝刺头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瘦素㊁β2肾上腺素受体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ꎬ2021ꎬ34(3):72-76.[9]韩林静ꎬ吴克亮ꎬ王宏波ꎬ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ꎬ2020ꎬ26(8):1119-1125.[10]赵军.蒙药蓝刺头抗骨质疏松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ꎬ2019ꎬ25(9):43-45.[11]彭珊ꎬ欧阳厚淦ꎬ赵志冬ꎬ等.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制备与评价[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ꎬ2017ꎬ23(10):1327-1329.。
山 东 化 工 收稿日期:2018-07-30作者简介:陈凌霆,福建莆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物化工。
丹参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陈凌霆1,2,张静宇1,2,赵娅敏1,2,罗兴平1,2,康淑荷1,2,齐燕姣1,2,俞布仁3(1.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2.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高校环境友好复合材料及生物质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730000;3.西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摘要:丹参是活血化瘀类中药的代表性植物,主要含有脂溶性丹参酮类成分和水溶性丹酚酸类成分,本文就丹参中已分离或检测到的有效成分进行综述,为丹参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丹参;有效成分;脂溶性成分;水溶性成分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8)20-0038-04ResearchProgressonActiveComponentsandAntitumorEffectsofSalviaMiltiorrhizaChenLingting1,2,ZhangJingyu1,2,ZhaoYamin1,2,LuoXingping1,2,KangShuhe1,2,QiYanjiao1,2,YuBuren3(1.SchoolofChemicalEngineering,NorthwestMinzu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2.KeyLaboratoryforUtilityofEnvironment-FriendlyCompositeMaterialsandBiomassinUniversitiesofGansuProvince,NorthwestMinzu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3.SchoolofElectricalEngineering,NorthwestMinzu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Abstract:SalviamiltiorrhizaisarepresentativeplantofChinesemedicineforpromotingbloodcirculationandremovingphlegm.Itmainlycontainsfat-solubletanshinonesandwater-solublesalvianolicacids.ThisarticlereviewstheactiveingredientsthathavebeenisolatedordetectedinSalviamiltiorrhiza,andfurtherresearchanddevelopmentofSalviamiltiorrhiza.forreference.Keywords:salviamiltiorrhiza;activeingredients;fat-solubleingredients;water-solubleingredients 丹参(SalviamiltiorrhizaBunge)为唇形科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医学上最常用的中草药之一,在中国至少有700家制药厂,以丹参为原材料,制造药品试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