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室称呼一
- 格式:docx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6
朝鲜的李氏王朝是怎么灭亡的朝鲜王朝(1392—1910年),是朝鲜半岛封建王朝,也称李氏朝鲜、李氏王朝,简称李朝。
下面店铺分享了朝鲜的李氏王朝的灭亡,一起来制作吧。
朝鲜的李氏王朝的灭亡1868年日本名治维新后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与之一水相隔的朝鲜首被其难。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朝宗藩关系结束,日本毫无忌惮地入侵朝鲜。
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将朝鲜降为其保护国,1910年则进而吞并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败亡,朝鲜亡国36年。
在这段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一般朝鲜民众所遭受的苦难自不堪言,即使是朝鲜李氏王室,其遭遇之悲惨,也令人不忍卒读而掩卷。
如今,这个古老的家族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如果我们花些时间拂去历史尘埃,追寻一下这个家族的成员们亡国前后的人生经历,也许会感悟到比怀古者几声唏嘘更多的东西。
高宗李熙:战栗中度日的国王朝鲜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朝鲜朝(因王族姓李,故俗称李朝)于1392年建立,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时止,传王27代,有国519年。
也许是“汉阳地脉”已尽,李朝晚期同我国清末爱新觉罗氏一样,王室虚弱到连儿子也生不出的地步。
1863年32岁的哲宗突然死去,仍无后,正当金氏戚族集团为接班人问题动脑筋时,一直与之处于争权状态的丰壤赵氏戚族势力抢先把传国玉玺抢到手,同王族旁支兴宣君李昰应合谋,把兴宣君的次子12岁的李熙扶上王位,这便是李朝第26代王高宗。
为了确保权位,防止戚族再次弄权,在高宗15岁时,大院君有意为他选了一位出身于败落家庭、家族人丁稀疏的闵氏女为妃。
不意这位闵妃却非同小可,其城府与心计一点也不亚于大院君。
她很快便组织一支政治力量同乃翁展开角逐,大院君的十年政权最后竟被这位23岁的小女子闵妃颠覆了。
就在朝鲜王室内翁媳之间展开恶斗的时候,外部的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大变局。
在这个背景下,朝鲜开始从“隐遁亡国”变为大国势力的接合部和撞击点。
1868年日本实现明治维新。
1875年日本势力登陆朝鲜,中国作为宗主国在朝鲜同日本进行了20年的激烈对抗,最终败北。
朝鲜仁祖李倧生平简介朝鲜仁祖(朝鲜语:조선인조),名李倧(朝鲜语:이종),李氏朝鲜的第16代君主,幼名天胤,谥号宪文烈武明肃纯孝大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朝鲜仁祖李倧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李倧生平简介朝鲜仁祖李倧是宣祖所生的第五个庶子的儿子,宣祖期间发生了壬辰倭乱,当时朝鲜仁祖李倧的父亲李琈一直陪伴在宣祖身边,还曾经一起逃亡到北方去,也就是在他们逃到了黄海道的时候李倧出生了,后来安定下来以后被封为绫阳君。
后来宣祖去世光海君继承了王位,但是他在位期间的行为让整个朝野对此都十分不满,于是发动政变废除了光海君之后让仁祖李倧登上了王位。
朝鲜仁祖李倧在位期间曾经发生了很多的动乱,还曾经有大臣想要再次推翻朝鲜仁祖李倧的统治,不过最后这位大臣兵败被仁祖下令杀死了。
朝鲜仁祖李倧做国王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清明两朝战争不断的时候,朝鲜也在这次的战争中受到了波及,最后也让朝鲜从此之后属于大清朝,这一点让朝鲜仁祖李倧以及人民都十分的愤恨。
后来又发生了几次战乱之后朝鲜国内才逐渐恢复平静,同时朝鲜仁祖李倧也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粮食生产的税法,在国防方面也加大了管理的力度,但是朝鲜仁宗李倧在政治方面却依旧不能完全保持清明,朝鲜朝堂上的纷争一直都没有停歇。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鲜仁祖李倧在1649年离开了人世。
他的一生是十分曲折的,同时朝鲜国内国外的战争也十分纷杂,这些都让朝鲜仁祖李倧受尽了苦楚的折磨。
可以说在朝鲜仁宗李倧的统治时期朝鲜王朝的地位再次下降,尽管朝鲜仁宗李倧有想要整治国家的想法,可是最终还是无法挽回这个局面。
仁祖李倧的谥号仁祖李倧是朝鲜王朝的国王,在光海君登上王位后因为行事让朝野上下十分不满,于是大臣们发动了政变废除了光海君,同时拥护他的侄子登上王位,这就是仁祖李倧。
而李倧在位期间国家曾经一度陷入战争之中,而朝鲜在最后也属于了清朝,在他死后清朝也曾经赐下仁祖李倧谥号,但是却一直不被朝鲜承认,那么仁祖李倧的谥号是什么呢?李倧的祖父是宣祖国王,在宣祖时期曾经发生过震惊整个朝鲜的壬辰倭乱,仁祖李倧的父亲一直跟随着宣祖四处逃亡,而李倧就是在那个时候降生的。
高丽王氏王朝1.太祖大王王建 877-943字若天,松岳郡(今开城)人,朝鲜半岛重新统一之后的第一位君主,高丽王朝的开国国王。
他在新罗末年大乱时投奔弓裔,918年依靠兵变夺权登位,建国号高丽,年号天授,935年取新罗,936年平后百济,统一朝鲜半岛。
他初步组建国家机构,采取笼络豪族的策略,广泛与豪族联姻,建立豪族联合政权;同时定平壤为西京,积极北拓;文化上弘扬佛教;对外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对契丹则持敌对态度。
943年去世,临终前留下《十训要》,死后庙号太祖,谥号神圣,葬显陵。
王后神惠王后贞州柳氏?- ?高丽太祖的第一妃,三重大匡柳天弓之女。
太祖十六年(933年),后唐明宗派遣太仆卿王琼等来册封王建为大义军使、特进、检校太保、使持节、玄菟州都督、上柱国、高丽国王,柳氏为河东郡夫人。
谥号神惠王后,葬显陵。
庄和王后罗州吴氏?- ?高丽太祖的第二妃,本贯罗州吴氏,生于全罗南道的罗州,为吴多怜之女,谥号庄和王后。
神明太后忠州刘氏?- ?高丽太祖的第三妃,父亲是赠太师内史令刘兢达。
谥号为神明顺成王太后。
神静太后黄州皇甫氏 ?-983高丽太祖的第四妃,太尉、三重大匡、忠义公皇甫悌恭之女,本贯黄州郡,初封明福宫大夫人,历经太祖、惠宗、定宗、光宗、景宗、成宗六朝,于成宗二年(983年)十月去世,谥号定宪懿敬宣德慈景柔明贞平神静大王太后,葬寿陵。
神成太后庆州金氏?- ?新罗王金傅的堂妹,父亲是新罗宗室匝干金亿廉。
高丽显宗即位后,追谥神成王太后,陵墓为贞陵。
贞德王后贞州柳氏?- ?父亲赠侍中柳德英。
后宫献穆大夫人平氏贞穆夫人王氏东阳院夫人庾氏肃穆夫人天安府院夫人林氏兴福院夫人洪氏后大良院夫人李氏大溟州院夫人王氏广州院夫人王氏小广州院夫人王氏东山院夫人朴氏礼和夫人王氏大西院夫人金氏小西院夫人金氏西殿院夫人信州院夫人康氏月华院夫人小黄州院夫人圣茂夫人朴氏义城府院夫人洪氏月镜院夫人朴氏梦良院夫人朴氏海良院夫人子女长子惠宗大王王武(庄和王后生)次子太子王泰三子定宗大王王尧四子光宗大王王昭五子文元大王王贞六子证通国师(以上为神明太后生)七子戴宗大王王旭(神静太后生)八子安宗大王王郁(神成太后生)九子王位君十子仁爱君十一子元庄太子十二子助伊君(以上为贞德王后生)十三子寿命太子(献穆大夫人平氏生)十四子孝穆太子王义(东阳院夫人庾氏生)十五子孝隐太子(东阳院夫人庾氏生)十六子元宁太子(肃穆夫人生)十七子孝成太子王珠琳(天安府院夫人生)十八子孝祗太子(天安府院夫人生)十九子太子王稷(兴福院夫人洪氏生)二十子广州院君(小广州院夫人王氏生)二十一子孝悌太子二十二子孝明太子二十三子法登君二十四子资利君(以上为圣茂夫人朴氏生)二十五子义城府院大君(义城府院夫人洪氏生)长女安贞淑仪公主 (神明太后生)次女兴芳宫主 (神明太后生)三女大穆王后 (神静王后生)四女文惠王后 (贞德王后生)五女宣义王后 (贞德王后生)六女义城府院大君夫人 (贞德王后生)七女顺安大妃 (贞穆夫人王氏生)八女太子王泰妃 (兴福院夫人洪氏生)九女新罗敬顺王妃 (圣茂夫人朴氏生)2.惠宗大王王武 912-945字承乾。
朝鲜官员制度李氏朝鲜官员机构设置议政府——议政府为最高中央行政单位,长官有领议政和左右议政各一名(均为正一品),另有左右赞成(从一品)各一名,左右参赞(正二品)各一名,宗亲府——朝鲜时期宗室办公场所,管理历代王室系谱还有王肖像,还有王与王妃的服装管理。
1392年(太祖元年)设置诸君府,1433年(世宗15年)改称宗亲府,1864年(高宗元年)又名宗簿寺,1894年(高宗31年)又改名为宗正府。
敦宁府——朝鲜管理有关王室与宗亲系事务的地方。
仪宾府——朝鲜时期作为驸马爷办公的地方。
1894年(高宗31年)甲午改革时改成宗正府办理。
汉城府——朝鲜时的首都,就像现在台北市政府一样地位,原名汉阳府,长官为判府,府尹。
开城府——是高丽朝的首都,是京畿道的首府。
六曹吏曹——负责大军与其他王子功臣的封爵,内外命妇的职牒,官吏的功过升迁监督,以及其他任何有关官职的事务。
户曹——负责掌管户籍,赋税征收,国家与各单位郡县的会计预算等礼曹——负责掌管仪式、制度、外交辞令、国葬、宴会、外宾接待、史官、科举等。
兵曹——负责军人之认命,兵备,兵器,防御等,判书为长官(正二品)刑曹——负责刑罪的覆审,法令调查,监狱和奴婢。
工曹——负责营造,工匠物品制造,车辆宫廷桥梁建造。
吏曹:尚瑞院——掌管国王王妃玺宝,符牌等,长官为直长与副直长,判官忠翔府——是处理功臣之事的机构,长官为正郎和佐郎。
掖庭署——掌传谒,及供御笔砚,阙门锁钥,禁庭铺设,内需司——掌宫廷内用的米布、杂物和奴婢宫人等事。
内侍府——从二品,掌宫廷内膳食、传令、守门、打扫等事。
户曹:内赡寺——佥正,提调,直长(长官名)掌管宫中各殿以及朝中二品以上大臣食物,酒饮以及油等东西,还负责对日本与女真的织造与食粮,义盈库——掌管油、蜜、黄蜡、素物、胡椒等事。
长兴库——掌管席、纸等事。
司圃署——掌管园圃、蔬菜等事。
宗簿寺——负责掌撰录璇源谱牒(王室成员的族谱纪录)和纠察宗室犯罪违法行为,司饔院——掌管御膳以及宫廷内三餐之事。
李氏朝鲜历代皇帝简介1392年-1398年太祖李成桂1335年—1408年1398年-1400年定宗李芳果1357年—1419年1400年-1418年太宗李芳遠1367年—1422年1418年-1450年世宗李祹1397年—1450年1450年-1452年文宗李珦1414年-1452年1452年-1455年端宗李弘暐1441年-1457年1455年-1468年世祖李瑈1417年-1468年1468年-1469年睿宗李晄1450年-1469年1469年-1494年成宗李娎1457年-1494年1494年-1506年燕山君李隆1476年-1506年1506年-1544年中宗李懌1488年-1544年1544年-1545年仁宗李峼1515年-1545年1545年-1567年明宗李峘1534年-1567年1567年-1608年宣祖(宣宗) 李昖1552年-1608年1608年-1623年光海君李琿1575年-1641年1623年-1649年仁祖李倧1595年-1649年1649年-1659年孝宗李淏1619年-1659年1659年-1674年显宗李棩1641年-1674年1674年-1720年肃宗李焞1661年-1720年1720年-1724年景宗李昀1688年-1724年1724年-1776年英祖(英宗)李昑1694年-1776年1776年-1800年正祖(正宗)李祘1752年-1800年1800年-1834年纯祖(纯宗)李玜1790年-1834年1834年-1849年宪宗李奐1827年-1849年1849年-1863年哲宗李昇1831年-1863年1863年-1907年高宗李熙1852年-1919年1907年-1910年纯宗李坧1874年-1926年详细参考/43729该回答在2006-02-19 00:02:42由回答者修改过李氏朝鲜历代皇帝简介李氏朝鲜(1392年—1910年),朝鲜半岛历史上的王朝之一,君主的本贯是全州李氏。
朝鲜王朝的政治结构采用中央集权制。
1469年完成的《经国大典》确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以后虽然官职的名称存废有一定的变动,但是整个朝鲜王朝时期的官职制度总体上都遵循了《经国大典》的规定。
朝鲜王朝的官职仿照中国,分为正从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品。
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
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
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为堂下官或参上官。
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在国王下面,有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首领称"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内阁首辅。
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
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
再下有舍人等职官。
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
其首长称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
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
此外还有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
宗亲、忠勋机构有宗亲府、忠勋府、仪宾(相当于驸马)府、敦宁府等。
国学为成均馆(相当于中国的国子监)。
其他机构有奎章阁、经筵厅、弘文馆、艺文馆等。
史馆称春秋馆。
内廷供奉机构有内医院、尚衣院、司仆寺、内资寺、内赡寺、礼宾寺、济用监、内侍院等。
此外还有宗庙署、社稷署、长兴库、义盈库、冰库、平市署、图画署、惠民署、造纸署、瓦署、归厚署、典狱署、典牲署、掌苑署、司圃署、养贤库等机构。
武职机构有五军营、内三厅、训练院、世子翊卫司、扈卫厅、捕盗厅、镇抚营、管理营、龙虎营等。
首长称大将、中军、使等。
外职分八道,道下为州、府、郡、县。
汉城府判尹为正二品。
四都(开城府、江华府、水原府、广州府)长官称留守,为正、从二品。
地方官职为从二品府尹、正三品堂下大都护府使、牧使、从四品郡守、从五品县令等等。
朝鲜王朝实行兵将分离制度,无定将、无定卒,类似轮流服役的预备役军队,而非常备军。
武官外职包括兵马节度使、三道水军统御使(均为从二品)、兵马/水军节制使、兵马虞侯、水军虞侯、兵马/水军佥节制使、兵马/水军同佥节制使、兵马万户、水军万户等品级。
朝鲜宗室制度
李氏朝鲜阶级制度,为李氏朝鲜王朝的的阶级制度,主要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1、王族和士大夫(两班)2、中人3、平民。
将所有人分为三大阶级以便管理,除非有特殊状况,否则任何人不能有所逾越,以免受罚。
这使得朝鲜的阶级制度、嫡庶关系非常的严重。
鲜王朝(朝鲜语:조선왕조,1392年—1910年),又称李氏朝鲜,简称李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封建王朝。
1392年,李成桂取代高丽而建国。
朝鲜王朝的首都初在高丽的故都开京(今开城;又称松都),1394年定都于汉阳(今首尔),翌年改称汉城。
[1-2] 1399年迁回开城,1405年再次迁都汉阳。
[110] 经过对北方的开拓,到15世纪中叶,朝鲜王朝的国土基本定型,大致相当于当今朝鲜和韩国的总和,北方以鸭绿江和图们江同中国为界。
[3]
朝鲜王朝以儒教治国,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为国家统治理念。
谚文的发明也为朝鲜平民的文化普及提供了条件。
对中国明、清两代采取事大主义,建国后便向中国朝廷称臣纳贡,自太宗李芳远至高宗李熙,历代国王均接受中国皇帝册封;对日本等周边国家或部族则采取交邻政策。
16世纪末至17世纪前期,朝鲜接连遭到日本和后金(清)的入侵(万历朝鲜战争、丁卯之役、丙子之役),社会秩序受到极大冲击。
1876年与日本签订《江华条约》,打开国门。
中日甲午战争后不再称臣于中国。
1897年,高宗李熙称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大韩帝国暨朝鲜王朝灭亡,历27代君主、519年。
朝鲜历代君王及王后简介
朝鲜历代君王及王后,是朝鲜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
其中有的是开
创和完善朝鲜的国家机构,积极推进社会文明和各种文化的发展;有的是
实行强大的政策,确保朝鲜的繁荣;有的是以勇敢和坚定的态度坚持朝鲜
国家不可分割的统一,保护其他民族的权利和尊严。
元代:祖宗皇帝朱元璋,统治朝鲜半岛30年,建立大明国,并成立
朝鲜的第一个朝代;朱元璋的王后李氏是朝鲜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元首。
王世子朝代:王世子是朝鲜第一位民族国家的朝代主。
他以改革政治、拥护百姓的政策,极大地提高了朝鲜民族的秩序和风气。
他的王后吕氏,
被认为是朝鲜第一位强势的女性元首,带领朝鲜民族欢乐着朝鲜建国的历史。
宋朝:宋朝是朝鲜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朝代,是朝鲜天穆王室的
历史舞台。
宋朝君主太祖是重要的国家领袖,他的王后为朱氏,著名的政
治家和军事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改善了朝鲜人民的生活。
金朝:金朝是朝鲜王朝的重要朝代。
太祖金思清以一种实力、智慧和
勇气创造了朝鲜文化,把朝鲜带上了新的发展水平。
太祖的王后赵氏,为
朝鲜历史上最受尊敬的女性,以其勇气和英雄气概获得了朝鲜人民的尊重
和爱戴。
朝鲜王室称呼一中朝皇室成员称呼对比:中国VS朝鲜皇帝VS君(或者王)皇太子VS世子皇后所生非皇太子的皇子中年纪最大的VS大君(直至皇太子有了男丁之后改封为亲王)皇帝的长辈、同辈(亲王或王随皇帝的高兴封)VS亲王非皇后所生的儿子(未成年称皇子或成年后封王)VS大院君亲王的儿子(世子)VS君皇太子的儿子皇太孙VS子皇太后、太皇太后VS大妃皇后VS王妃(具体后宫看下面)太子妃VS世子嫔大君、亲王、君的妻子VS宫皇太后、皇后、太子妃的父亲VS大院君(正一品和皇室男丁里的大院君是一样的品阶)(皇帝的内命妇)正宫:王妃正一品:嫔从一品:贵人正二品:昭仪从二品:淑仪正三品:昭容从三品:淑容正四品:昭媛从四品:淑媛正五品:尙宫尙仪从五品:尙服尙食正六品:尙寝尙功从六品:尙正尙记正七品:典宾典衣典膳从七品:典设典制典言正八品:典赞典饰典药从八品:典灯典彩典正正九品:奏宫奏商奏角从九品:奏变徵主徵奏羽奏变宫(世子宫的内命妇)世子嫔(无品阶)从二品:良娣从三品:良媛从四品:承徽从五品:昭训从六品:守闺、守则从七品:掌馔、掌正从八品:掌书、掌缝从九品:掌藏、掌食、掌衣内命妇指在宫中奉职女官中有品阶(官位)者。
正一品到从四品实际上都是国王的侧室正五品以下到从九品都是宫女按各自名称所示任职。
正·从:所有的官品分为九品从最高的正一品到最低的从九品各品又分正、从。
正三品以上称为堂上官从三品以下为堂下官。
有时从三品以下、六品以上的内命妇也会被划分为堂上官。
嫔是国王侧室中地位最高的人。
国王的正室称为妃一旦嫔被封为正室即成为妃妃是没有品阶的。
世子宫:继承王位的王世子的宫殿。
世子宫所属的内命妇从五品以上并不担当职务。
(外命妇)正一品:贞敬夫人从一品:贞敬夫人正二品:贞夫人从二品:贞夫人正三品:淑夫人从三品:淑人(四品及以下无正从之分)四品:令人五品:恭人六品:宣人七品:安人八品:端人九品:孺人外命妇的封爵取决于丈夫的官职。
但是如果夫妇二人离婚妻子一方在前夫生前与其养子或养子的子孙再婚者是不可以被封以爵位的。
朝鲜王朝的大王世宗朝鲜世宗;(1397年4月10日-1450年2月17日),即朝鲜世宗庄宪大王、朝鲜庄宪国王,李氏朝鲜的第四代国王,1418年至1450年在位。
名讳李祹,字元正,庙号世宗,明朝赐谥号“庄宪”,朝鲜加谥曰“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
韩国人认为他对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超乎古人,所以后世的史学家通常都尊称他为世宗大王,同时,他也被称为“海东尧舜”。
一、简介:李裪,字元正。
公元(1397-1450)在位三十二年。
朝鲜太宗有嫡子四位,分别是长子即世子李褆、次子孝宁大君李补、三子忠宁大君即世宗李裪、四子诚宁大君李褈。
从上述四子的封号我们不难看出,世宗李裪并不是继承王位的第一继承人,而应该是当时的世子李褆,并且世子李褆还曾前往明朝觐见过成祖朱棣,对明朝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访问“永乐六年,世子禔来朝,赐织金文绮。
及归,帝亲制诗赐之。
”(明史朝鲜列传)。
但后来在永乐十六年,太宗却废掉了世子,改立了世宗。
“十六年奏世子禔不肖,第三子祹孝弟力学,国人所属,请立为嗣……”(同上)。
何谓不肖,李朝实录的解释是“嫡长子褆为世子,迨年既冠,不好学问,沉于声色……”(李朝世宗实录)。
那么谁来做世子呢?太宗当然喜欢好学不倦的忠宁大君,可臣属们是这样想的吗?于是君臣间有了一次很有意思的谈话:一天,在开京大臣们奏请废世子。
太宗突然说我想立李褆的长子为嗣,表面上是想实行严格得嫡长子继承制,可暗地里是探探大臣们的口风。
谁不知道洪武皇帝就是如是做,才会招致“靖难之役”的发生。
所以大臣们都说:“大王啊!您教养世子无微不至,而世子呢!还是这个德性。
再说,哪有爸爸在封儿子的,您还是换一个人选吧!”太宗说:“忠宁大君李裪天性聪明、好学不倦、即使是三伏天和三九天,他照样整晚读书,而且了解政事,每每发生大事,他总能想出一些,一般人想不到的办法……”,大臣们也连忙称是。
这样年轻的忠宁大君李裪就成了朝鲜新的大王。
世宗李祹无疑是朝鲜王朝历代国王中最具文艺气息的君主,他被誉为“圣君世宗”。
朝鲜领袖,为什么有那么多封号??
沈小小的回答第一次受邀回答问题诶
金家三代的称号主要分为三类:
一、政治封号:仁德撼天下的绝世伟人、非凡的军事家、伟大的人类元老、人民热爱及信赖的胸膛……
二、军事封号:先进军事思想的创造者与实践者、神妙的战略战术家、完美无缺的军事家、百战百胜的作战家、将军中的将军、无敌不胜的象征、天下第一领导艺术家、不败的司令官……
三、金正日的特殊封号还有:专家也叹服的电脑天才、文学艺术及建筑大师、人类音乐的天才、世界大文豪、思想理论的英才、领导艺术大师……
朝鲜作为当今世界上个人崇拜最严重的国家,对于领导人的热爱与敬仰,就像小时候写作文搜肠刮肚的想赞美词都要去粉饰春天、母亲、黄继光一样,拒不完全统计,金日成一生中封号达1200多个,而“共和国永远的主席”这个称号是被列入了朝鲜宪法中的。
而金正日被朝鲜人民冠以”众神之神“的称号,同时也被称为各个领域的大牛,比如“一位拥有百科全书一样丰富知识哲学巨人”、“人类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世界著名的文学家”,简直是那个年代的普京大帝。
而金正恩相对于他的父亲与爷爷,他的称号则真的算不上什么了,大家都在讨论这个共和国的伟大领袖称号数什么时候能超过他的父辈。
叶永烈先生在他的著作《真实的朝鲜》中说,金日成父子很喜欢太阳,因为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
正因为这样,“太阳”最受金氏父子青睐,例如:人类的太阳、永远的太阳、革命的太阳、人生的太阳、希望的太阳等等。
根据这个取名规则,只要在太阳前面加上形容词就是一个新的称号,这样,朝鲜人民每天都可以生产好多称号辣。
( ̄▽ ̄")
以上。
朝鲜王朝的官职仿照中国分为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级。
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
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称为堂上官,官服也是仿照明朝式样制作的。
在剧中穿红袍可以与国王在殿中议事的那些官员就是堂上官。
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称堂下官或参上官。
正七品以下为参下官。
可见正三品堂上和堂下是职位高下的分水岭。
在国王之下,有最高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长官为“领议政”,相当于中国的内阁首辅。
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与领议政同为正一品。
再下为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
再下有舍人等职官。
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
其首长称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
检察谏议机构为司宪府和司谏院(两府)。
此外还有承政院,为国王起草旨意。
宗亲、忠勋机构有宗亲府、忠勋府、仪宾(相当于驸马)府、敦宁府等。
国学为成均馆(相当于中国的国子监)。
其他机构有奎章阁、经筵厅、弘文馆、艺文馆等。
史馆称春秋馆。
在《大长今》中出现的从属于六曹的内廷供奉机构有:内医院(服务于宫中王室的专属医疗单位)、内侍府(掌宫廷内膳食、传令、守门、打扫等事)、内赡寺(掌管宫中各殿以及朝中二品以上大臣食物、酒饮及油等物)、司饔院(掌管御膳以及宫廷内三餐之事)、内需司(掌宫廷内用的米布、杂物和奴婢宫人等事)等,其他机构还有典医监(负责训练医官)、活人署(负责救治都城病人)、义盈库(掌管油、蜜、黄腊、素物、胡椒等事)、司圃署(掌管园圃、蔬菜等事)等。
教育科举制度《大长今》里的男主角闵政浩出身士大夫家庭,精明干练、学识渊博,才16岁便通过司马试。
他是文科及第的书生出身,却有高强的武功,被选为内禁卫从事官。
闵政浩对长今的聪明好学非常钦佩,更被她的坚毅与学识所倾倒,在帮助她的过程中渐渐情根深种。
政浩多次因为长今而陷入险境,后成为内医院副提调。
他独排众议支持长今当中宗主治医师时,受朝中官员弹劾,被迫流放异地。
这位近乎完美的闵大人不仅赢得了长今忠贞不渝的爱情,也是长今竞争对手今英的梦中情人。
朝鲜李氏王族介绍编者按:李氏朝鲜的皇室就是全州李氏的后人,太祖李成桂是全州李氏的第22代。
李成桂的高祖父李安社因与当地知州不睦,迁至江原道三陟。
后该知州又至三陟任职,于是李安社全家迁至元朝境内,定居在今中国吉林省延边地区,李安社成为元朝的达鲁花赤。
李安社之子李行里、孙李椿亦曾出任图们地区的元朝千户。
李成桂(),朝鲜王朝的开国之君。
本贯全州李氏,出生于元朝双城总管府(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带)。
初字仲洁,后改君晋,号松轩,即位后更名李旦,死后庙号太祖,明朝赐谥号康献,故又称朝鲜太祖或康献大王。
1356年,李成桂与其父帮助高丽王朝恭愍王收复双城总管府后归附高丽。
由于在抵御元朝红巾军的入侵中战功显赫而被提拔。
1392年,李成桂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城。
即位后,李成桂对内实行改革,清除了原高丽禑王的势力,对外通过招抚、武力征服朝鲜半岛东北地区的女真部落,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
李成桂晚年偏爱幼子李芳硕,立他为世子,引发第五子李芳远的不满。
后来出奔老家咸兴,又被太宗李芳远挟持回京,于是有咸兴差使的典故。
后死于汉城。
李成桂全州李氏是朝鲜半岛的一个著名世族,也是李氏朝鲜的王族。
全州李氏的始祖李翰为新罗司空,更早的先世无迹可考。
推测,李翰先祖为新罗六姓中阏川谒平李姓的后人。
李氏朝鲜的皇室就是全州李氏的后人,太祖李成桂是全州李氏的第22代。
李成桂的高祖父李安社因与当地知州不睦,迁至江原道三陟。
后该知州又至三陟任职,于是李安社全家迁至元朝境内,定居在今中国吉林省延边地区,李安社成为元朝的达鲁花赤。
李安社之子李行里、孙李椿亦曾出任图们地区的元朝千户。
李椿之子李子春任元朝双城总管府(在今朝鲜江原道永兴)的千户。
在高丽恭愍王向东北方向开拓疆域的战争中,李子春曾作为内应,协助高丽军队攻占双城,因此被高丽封为万户兼兵马使。
李成桂出生于永兴,22岁时首度出仕高丽,后接替父职,任东北面兵马使,在击退元军和倭寇的战争中取得战功,升至守门下侍中。
朝鲜的李氏王朝是怎么灭亡的朝鲜王朝(1392—1910年),是朝鲜半岛封建王朝,也称李氏朝鲜、李氏王朝,简称李朝。
下面本人分享了朝鲜的李氏王朝的灭亡,一起来制作吧。
朝鲜的李氏王朝的灭亡1868年日本名治维新后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与之一水相隔的朝鲜首被其难。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朝宗藩关系结束,日本毫无忌惮地入侵朝鲜。
1904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将朝鲜降为其保护国,1910年则进而吞并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败亡,朝鲜亡国36年。
在这段血雨腥风的日子里,一般朝鲜民众所遭受的苦难自不堪言,即使是朝鲜李氏王室,其遭遇之悲惨,也令人不忍卒读而掩卷。
如今,这个古老的家族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如果我们花些时间拂去历史尘埃,追寻一下这个家族的成员们亡国前后的人生经历,也许会感悟到比怀古者几声唏嘘更多的东西。
高宗李熙:战栗中度日的国王朝鲜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朝鲜朝(因王族姓李,故俗称李朝)于1392年建立,到1910年被日本吞并时止,传王27代,有国519年。
也许是“汉阳地脉”已尽,李朝晚期同我国清末爱新觉罗氏一样,王室虚弱到连儿子也生不出的地步。
1863年32岁的哲宗突然死去,仍无后,正当金氏戚族集团为接班人问题动脑筋时,一直与之处于争权状态的丰壤赵氏戚族势力抢先把传国玉玺抢到手,同王族旁支兴宣君李昰应合谋,把兴宣君的次子12岁的李熙扶上王位,这便是李朝第26代王高宗。
为了确保权位,防止戚族再次弄权,在高宗15岁时,大院君有意为他选了一位出身于败落家庭、家族人丁稀疏的闵氏女为妃。
不意这位闵妃却非同小可,其城府与心计一点也不亚于大院君。
她很快便组织一支政治力量同乃翁展开角逐,大院君的十年政权最后竟被这位23岁的小女子闵妃颠覆了。
就在朝鲜王室内翁媳之间展开恶斗的时候,外部的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大变局。
在这个背景下,朝鲜开始从“隐遁亡国”变为大国势力的接合部和撞击点。
1868年日本实现明治维新。
1875年日本势力登陆朝鲜,中国作为宗主国在朝鲜同日本进行了20年的激烈对抗,最终败北。
朝鲜王室称呼一
中朝皇室成员称呼对比:
中国VS朝鲜
皇帝VS君(或者王)
皇太子VS世子
皇后所生非皇太子的皇子中年纪最大的VS大君(直至皇太子有了男丁之后改封为亲王)
皇帝的长辈、同辈(亲王或王随皇帝的高兴封)VS亲王
非皇后所生的儿子(未成年称皇子或成年后封王)VS大院君
亲王的儿子(世子)VS君
皇太子的儿子皇太孙VS子
皇太后、太皇太后VS大妃
皇后VS王妃(具体后宫看下面)
太子妃VS世子嫔
大君、亲王、君的妻子VS宫
皇太后、皇后、太子妃的父亲VS大院君(正一品和皇室男丁里的大院君是一样的品阶)
(皇帝的内命妇)
正宫:王妃
正一品:嫔从一品:贵人
正二品:昭仪从二品:淑仪
正三品:昭容从三品:淑容
正四品:昭媛从四品:淑媛
正五品:尙宫尙仪从五品:尙服尙食
正六品:尙寝尙功从六品:尙正尙记
正七品:典宾典衣典膳从七品:典设典制典言
正八品:典赞典饰典药从八品:典灯典彩典正
正九品:奏宫奏商奏角从九品:奏变徵主徵奏羽奏变宫
(世子宫的内命妇)
世子嫔(无品阶)
从二品:良娣
从三品:良媛
从四品:承徽
从五品:昭训
从六品:守闺、守则
从七品:掌馔、掌正
从八品:掌书、掌缝
从九品:掌藏、掌食、掌衣
内命妇指在宫中奉职女官中有品阶(官位)者。
正一品到从四品实际上都是国王的侧室正五品以下到从九品都是宫女按各自名称所示任职。
正·从:所有的官品分为九品从最高的正一品到最低的从九品各品又分正、从。
正三品以上称为堂上官从三品以下为堂下官。
有时从三品以下、六品以上的内命妇也会被划分为堂上官。
嫔是国王侧室中地位最高的人。
国王的正室称为妃一旦嫔被封为正室即成为妃妃是没有品阶的。
世子宫:继承王位的王世子的宫殿。
世子宫所属的内命妇从五品以上并不担当职务。
(外命妇)
正一品:贞敬夫人从一品:贞敬夫人
正二品:贞夫人从二品:贞夫人
正三品:淑夫人从三品:淑人(四品及以下无正从之分)
四品:令人
五品:恭人
六品:宣人
七品:安人
八品:端人
九品:孺人
外命妇的封爵取决于丈夫的官职。
但是如果夫妇二人离婚妻子一
方在前夫生前与其养子或养子的子孙再婚者是不可以被封以爵位的。
还有接受封爵者如有在丈夫死后与其他男性再婚的情况也将被剥夺爵位。
王妃的父亲、二品以上的宗亲(王族)、功臣、功臣继承人、王妃的母亲、世子的女儿、二品以上者宗亲的妻子、与公主、翁主结婚成为驸马者拥有邑号
付其出生地或者本贯的地名加以称呼。
外命妇:大殿乳母、王妃母、王女、王世子女、宗亲之妻、文武官之妻中具有品阶者。
外命妇的封爵取决于丈夫的官职但并没有经济上的保障只享受名义上的待遇。
文武官妻:文武官之妻的爵位根据丈夫官职划分为从正一品的贞敬夫人到从九品的孺人给予外命妇的封爵。
府夫人:为正一品的外命妇中王妃之母以及大君(王的嫡出子)之妻的封爵。
2、
确切的说应该是其他已经成年的皇子必须离开皇宫这点和中国的明、清两朝是一样的。
确立太子应遵循:
(1)皇后的第一个儿子应该被封为太子如果第一子夭由皇后的
其他儿子按年纪顺序排上
(2)如果太子死了有留下男丁那么皇位由这个男丁替上;如果没有请参见下一条
(3)如果皇后的儿子全死了或者皇后没有儿子由皇后从后宫的儿子中挑一个过继成自己的儿子可以受封为太子
而象《宫》里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1)当孝烈皇太子没有死的时候李律是皇太孙;而李信是大君的儿子也就是大君已经成年必须携带其家眷离宫居住
(2)当皇太子死了之后大君成为皇太子其家眷的位次提升李信成为皇太孙;而李律降格成为君其母太子妃降格为宫(亲王妃)李律此时有第二继承权。
(3)当孝烈皇太子被追尊之后他的身份是中国所说的“太上皇”他的妻儿的身份又被提升亲王妃提升为太后李律应该被封为亲王(也就是此时皇帝的同辈)但他选择成为大君与皇太子同辈。
但不论是亲王或者大君他的继承顺序都是第二除非太子有了男丁或者死掉。
如果皇后的儿子没有被立为太子皇后并不一定会被废掉。
举例说明:
朝鲜中宗的妻子章敬皇后,在中宗十年生下一子后就难产死去她的儿子后来被封为皇太子。
中宗续娶了文定皇后文定皇后在中宗
二十九年生下庆源大君但因为皇太子仍然在世所以庆源大君并没有受封为太子而文定皇后也没有被废反而承担起皇太子生母的责任抚养皇太子。
中宗死了之后皇太子即位称为仁宗文定皇后被封为太后。
一年后仁宗死去庆源大君即位称为明宗。
所以并不是皇后的儿子没有被立为太子皇后就会被废掉但是这种可能性非常大。
象仁宗的皇后仁圣王后没有儿子仁宗死了以后明宗即位就把仁圣皇后赶出皇宫形同被废(后宫在皇帝死了以后要迁出皇宫而皇后不用除非被废所以仁圣皇后出宫就如同被废掉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