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管道的风险评估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1 总则1.1 评价任务由来作为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供气源,塔里木气田的开发建设是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根本保障,对满足国内的天然气需求,保证西气东输工程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实现气源建设的连续性,保证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英买力气田群必须加快开发并配套地面工程建设,才能满足西气东输工程对气源的迫切需求,确保西气东输的平稳供气。
1.2 评价依据1.2.1 环评的法律、法规与条例1.2.2 环评的技术规范1.2.3 环评的项目依据1.3 评价标准1.3.1 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2)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地下水水质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石油类标准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执行。
(3)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中的3类标准。
(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
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污染物排放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新污染源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排放参考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规定。
(2)废水排放外排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表4中的二级标准。
(3)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90)中的Ⅲ类标准,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90)。
(4)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处置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西气东输管道坡面水毁风险等级初步评估摘要:由于西气东输管道沿线地区环境及地质条件复杂,灾害类型及其影响要素较多,各种灾害相对于管道的发生部位、致灾原因以及灾害危险级别也必然不同。
根据管道水毁灾害初步评估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并结合管道工程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坡面水毁提出直接、易判的水毁影响要素(含主控因素),依据各要素对风险灾害的贡献大小,按权重为各要素赋分,确定了水毁灾害风险等级。
增强了其在运营管理中的可操作性,评估方法可供今后管道水毁评价工作参考。
【关键词】西气东输管道,坡面水毁灾害,风险源识别,风险等级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是国家“十五”期间特大型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标志性工程(见图1)。
干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台县的轮南镇,东至上海西郊的白鹤镇,涉及新疆、甘肃、陕西、浙江、上海等9省(区)一市,从西向东,管道几乎经过了我国所有的地形地貌,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此外,先后在宁夏中卫、陕西延水关、河南郑州三次穿跨黄河,在安徽一次穿越淮河,在南京一次穿越长江,全长约4200km。
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在管道运行中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环境创优、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健康安全环境方针,制定了追求零伤害、零事故、零污染的健康安全环境战略目标。
图1西气东输管道工程1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概述由于管道从西向东途经了戈壁、沙漠、黄土塬、山地、平原等地形,地形地貌极为复杂,对维护及安全运行工作提出了严竣的挑战。
特别的西气东输甘肃段,在西部,管道通过400 km的戈壁沙漠,这一带气候恶劣、风沙肆虐、人迹罕至,深入这一地区,就是对生命极限的一种挑战,而且由于土壤的稳定性差,洪水流向具有不确定性,汇水冲蚀管道回填方,尤其是在汛期,一场暴雨就可能导致无防护工程的管道外露、错位,监控信号中断等;在中东部,管道通过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大面积的失陷性黄土是管道安全的最大威胁,因管道敷设过程中扰动了原地貌,极易发生管堤塌陷,地面下沉,现有水工保护工程损毁等现象。
西气东输管道的管理措施分析西气东输管道是中国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它在中国东部地区输送天然气资源,为东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
对于这样一项重要的工程项目,其管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西气东输管道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其运营和管理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2.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西气东输管道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人和管理程序,确保管道的日常运行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
安全管理体系应包括事故应急预案、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和安全技术标准等内容,保证管道运行期间的安全。
3. 技术维护与更新在管道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技术维护与更新。
定期检查管道的设备和管道本体的运行状况,对损坏和老化的设备进行更换和更新,提高管道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4. 持续监控对于西气东输管道的运行情况,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控。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管道的压力、温度、流速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管道运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置。
二、环境保护措施1. 管道敷设方案的科学规划在西气东输管道的敷设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因素,选择较为合适的敷设线路,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管道敷设完成后,对敷设线路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保护,减少管道运行对环境的影响。
2. 废气排放的控制在管道运行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气排放问题。
因此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废气排放处理方法,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障废气排放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3. 废水处理设施建设西气东输管道在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废水,需要建立相应的废水处理设施,对管道运行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达到环保标准要求。
4. 环境监测和评估对西气东输管道运行期间的环境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并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三、社会责任管理措施1. 公共安全教育对沿线居民进行相关的公共安全教育,普及天然气安全知识,提高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10 环境风险评价西气东输管道输送的天然气是易燃易爆物品,而且输送压力高(10MPa)输送距离长(4000km),沿线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环境多样,输气管线和工艺站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因管道腐蚀、材料和施工缺陷、误操作(包括第三者人为破坏)、各类自然灾害因素等引发事故的可能,可能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事故是管线和容器破裂,有可能造成大量天然气泄漏,遇明火发生燃烧和爆炸,造成人员、财产及环境损失。
本章在统计分析国内外同类输气管道事故次数和事故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工程自身特点,对其可能存在的自然风险因素、社会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识别,运用管道风险评价法对全线管道进行了风险评价,使用道氏七版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对典型工艺站场和管线发生火灾爆炸的后果进行了预测,并计算了发生火灾热辐射和爆炸冲击波时的最大危害距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管道事故对环境的危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应急组织结构和应急预案,以期对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10.1 国内外输气管道事故统计与分析10.1.1 国外输气管道事故统计与分析1) 国外输气管道概况管道运输因其输送能力大、安全系数高、经济性强,已成为石油和天然气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大规模的输气管道建设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输气管道有140×104km,美国和前苏联的管道建设一直处在领先地位,美国已建成输气管道42×104km,前苏联有13×104km。
在美国、前苏联、加拿大和欧洲,天然气管道已连接成国际性、全国性或地区性管网,形成了庞大的供气系统,不仅保障了本地区、本国的天然气供应,而且解决了国际间的天然气贸易,提高了整个管道系统的效率。
2) 美国输气管道事故和原因分析美国是世界上建设输气管道最早、最多也是距离最长的国家,目前天然气输送管道大约有42×104km。
美国能源部曾对1970年~1984年间运行的天然气管道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0.1-1。
/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1.成功丰富的案例我们的项目团队已完成多个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工作,为客户完满完成了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项目涉及行业达三十余个,为客户解决了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银行贷款、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等需求。
2.专业撰写的团队由行业资深专家、博士、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造价师、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组成的项目小组,为您编制专业、高水准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3.行业专家团队我们拥有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业研究团队,我们的研究人员具有不同背景和资历,拥有多种专业学历背景: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营销,贸易,数学等,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具有相关行业的多年从业经验,研究员对市场趋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4.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相关规定,用于立项审批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需要有具有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工程咨询资格的单位编写,本机构可提供国家发改委颁发的甲级工程咨询资质,保证项目顺利的通过发改委审核立项。
主要专业资质范围(参考第六章)。
【报告目录】第一章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项目基本情况第一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单位二、拟建地点三、建设必要性四、建设方案五、建设期六、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七、环境影响八、资源利用九、征地搬迁及移民安置十、社会环境概况十一、投资及资金筹措第二节、评估依据第三节、评估主体一、拟建项目的评估主体指定方二、评估主体的组成及职责分工第四节、评估过程和方法第二章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项目评估内容第一节、风险调查评估及各方意见采纳情况第二节、风险识别和估计的评估一、风险识别评估二、风险估计评估第三节、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的评估第四节、落实措施后的风险等级确定第三章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项目评估结论第一节、拟建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第二节、拟建项目合法性第三节、拟建项目合理性第四节、拟建项目可行性第五节、拟建项目可控性评估结论第六节、拟建项目的风险等级第七节、拟建项目主要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第八节、根据需要提出应急预备和建议第四章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项目附件附件一: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二: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项目申请报告及其社会风险分析篇章附件三: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附件四:规划选址文件附件五:用地预审文件附件六: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附件七:相关规划与标准规范附件八: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项目先建设后报批,环保部门处理到位的证明材料附件九:环境影响评价公示照片附件十:公众参与座谈会照片附件十一:公众参与座谈会记录附件十二: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座谈会参会人员名单附件十三: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项目百分评价统计表附件十四: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附件十五:全部市场调研问卷调查表附件十六:同类或类似项目决策风险评估资料第一章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介绍第一节社会稳定风险的定义社会稳定风险是指重大事项在政策出台和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很好地顾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或者没有很好地协调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冲突,或者没有获得群众的理解并征得群众的同意而可能引发的群众大规模集体上访或群体性事件,从而危及公共安全的情况。
** 管道工程水网地区施工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策略研究工程技术部王岩摘要:本文以** 管道工程第二十七标段为实例,对江南水网地区大口径管道施工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策略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为我国水网地区管线施工风险应对提供了范本。
关键词:管道施工水网风险识别应对一、前言** 管道工程是中国管道建设史上距离最长、材质最高、管径最大、管壁最厚、安装和环保质量要求最高的管道工程。
二OO一年六月中国**天然**管道第二工程公司(现管道第二分公司)中标举世瞩目的** 管道工程第二十七标段。
该标段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系发达、沟渠纵横,鱼塘联结成片,地下水位高,构成了平原水乡的网状水系结构特色,施工过程中作业带及施工便道修筑,钢管及施工设备,管沟开挖成型、管线下沟等存在一定的施工风险。
为了建设绿色工程,向**人民提供洁净的能源,工程承包商投入了四个整建制焊接机组和相应的土建、穿越、补口、运输机组,如何在施工管理中识别风险、消减风险,保证施工作业人身和财产安全,防止对环境破坏和污染,成为施工承包商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健全组织机构,确定风险应对原则1、分析项目特点,健全组织机构由于长输管道施工是一项综合性的野外施工系统,在水网地区施工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1)线长、点多、受当地地理、地形、地质影响,尤其是高等级公路、河流、沟渠穿越风险很大。
2)野外露天作业,施工期降雨量大,设备行走困难,管沟容易塌方。
3)与农田水利、铁路、公路、电力、通讯、航运等地方有关部门相互干扰大。
4)全系统的安全受到区域、环境、人员、设备和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影响,项目环保要求高。
根据以上特点,施工项目部建立了风险识别和应对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技术经理和HSE 工程师担任副组长,各个机组HSE监督员为组员。
2、了解现场实情,明确风险应对原则在项目开工准备期间,技术经理组织上述人员和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了详细的现场勘察,根据以往承担的苏州大口径水管线工程、漳洲管道工程施工经验和教训,结合二十七标段特点,明确了本工程的风险控制的重点是保证施工作业人身和财产安全、防止环境污染,建设安全绿色的管道工程。
管道输气系统安全性评估与控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天然气的应用更是得到了广泛推广。
管道输气系统是连接供气站和用户之间的重要通道。
然而,事故频发给社会带来不小的危害,因此,对管道输气系统安全性评估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对管道输气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和控制。
一、管道输气系统的风险来源及其评估方法1. 管道建设风险来源:(1)设计风险:设计不合理、工艺缺陷、管道降噪预警系统不完善等。
(2)施工风险: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管理不当、施工员工素质不高、施工机械设备故障等。
(3)运行风险:设备老化、管道破损、阀门松动、管道串联泄漏等。
针对以上几种风险来源,我们可以采用灰色关联法、层次分析法等评估方法,将管道输气系统风险评估分为设计风险评估、施工风险评估和运行风险评估三个方面,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评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管道输气系统的安全性。
2.管道利用风险来源:(1)突发事件风险:气体爆炸、泄漏、火灾等风险。
(2)设备状况风险:设备老化、管道冻结、阀门堵塞等风险。
(3)环境条件风险:自然灾害、污染等风险。
(4)人为因素风险:操作不当、违章建设等风险。
针对利用过程中的风险来源,我们可以采用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三个步骤来进行风险管控。
这种方法需要依靠各种管道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如监控系统、预警系统、跟踪系统、事故分析系统等,收集管道利用过程中的数据,及时发现管道问题,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修复,以防止管道输气事故的发生。
二、管道输气系统的安全性控制措施1. 故障预防控制措施故障预防控制措施是保障管道安全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1)正常运维及常规检修:定期检查设备和管道,确认运行状态正常,对不正常的情况及时进行维修。
(2)提升安全意识:加强培训,让每个员工都能了解管道安全危险的因素。
(3)加强装备检测:对各种管道设备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2. 特殊安全控制措施特殊安全控制措施主要考虑管道的环境和条件,通过不同的控制措施实现管道的保障。
西气东输管道的风险评估西气东输管道的风险评估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 首先在设计许可的范围内对管道意外破坏造成临近地带人员伤亡的风险度进行评估,然后将评估结果与国际上采用的可接受风险度指标进行比较,识别管道中的高风险区段,最后选择经济可行的方案来调整原设计,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2. 在管道风险度不升高的前提下,找出经济的施工与运行方案。
对可能发生的破坏和造成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为制定管道运行的应急维护措施提供技术依据。
现以西气东输管道南京到上海段为例进行风险评估。
评估工作分以下三个阶段。
1. 初步评估。
根据有关管道路线、沿线地形及沿线管段邻近区域内的人口密度等资料,对管道最有可能发生破坏的地段分别进行灾害识别。
针对各管段有代表性的管道设计参数,如管径、压力和气体组成等,预测这些管段破坏时可能发生的火灾范围和程度。
2. 识别高风险管段。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估计管道沿线各个区段破坏发生的频率。
这项工作依据欧洲和北美以及我国管道的运行经验和数据,在可能的条件下对管道破坏发生的频率进行修正。
该阶段需要使用更为详细的管道设计资料,包括管材的性能、壁厚、管道埋设深度和对各种威胁所采取的防范与保护措施( 包括对管壁腐蚀的控制方法、对管道的监测方法和各种保护措施) 。
对每一种破坏原因,估计其造成破裂或穿透的相对概率。
在此基础上识别具有高破坏频率的管段,然后将这些评估结果与灾害后果分析的结果、第一阶段评估的结果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确定高风险度管段。
3. 详细的风险评估和确定降低风险的方案。
该阶段将对那些在第二阶段评估中所确定的对人员和连续供气具有高风险的管段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具有高风险度的管段进行量化评估。
这项工作将使用更多的参数,包括管道特性、距邻近压气站和截断阀的位置、该管段覆盖土壤的类型、当地主导气候条件,以及沿该管段区域内详细的人口分布密度( 包括敏感性人口密集区,如学校和医院等) 。
将分析结果与国际上认可的可接受风险指标( 如英国规范IGE /TD / 1 第四版) 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确定那些风险度超过可接受指标的管段,对这些管段,应制定可行的降低风险措施,并在设计阶段估计采用该措施所需要的费用。
气体管道风险评估报告简介本报告旨在对气体管道系统进行风险评估,以防止潜在的安全问题和事故发生。
通过评估管道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情况,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评估方法风险评估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相结合,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评估:1. 收集资料:收集关于管道系统的设备参数、管线布局图、工艺流程、上下游情况等相关资料。
2. 风险识别:对管道系统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包括设计缺陷、施工问题、操作风险等。
3.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4. 风险控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确保管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的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设计缺陷:发现了一些设计缺陷,包括管道材料选用不当、设备布置不合理等问题。
建议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2. 施工问题:部分管道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如焊接不符合标准、材料安装错误等。
建议对施工进行检查和整改。
3. 操作风险:发现了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如操作人员培训不足、操作规程不完善等。
建议加强人员培训和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
建议措施为了确保气体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措施:1. 加强设计优化:对存在的设计缺陷进行改进,确保管道材料的选择合理、设备布置合理等。
2. 提升施工质量: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确保焊接和材料安装符合标准。
3. 加强操作规程和培训: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结论通过本次风险评估,我们可以对气体管道系统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和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和改进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重视本报告提出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气体管道系统的安全运行。
以上为气体管道风险评估报告,仅供参考。
西气东输管道安全评价赵新伟;罗金恒;董保胜;陈宏达;韩晓毅;李鹤林;杨龙【期刊名称】《理化检验-物理分册》【年(卷),期】2005(041)0z1【摘要】西气东输管道安全评价是西气东输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重要内容.基于FAD技术,并引入可靠性理论,计算了管道的可靠度,分析了第三方损伤、地质灾害等外部因素对管道可靠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管道存在一定概率的漏检缺陷,管道本身的可靠度可以满足要求,影响管道可靠度的主要因素是第三方损伤和地质灾害.评估了西气东输管线疲劳可靠性寿命和腐蚀可靠性寿命.结果表明,管道设计寿命30年内不会发生疲劳破坏;若管道防腐层存在制造缺陷或现场施工损伤缺陷,多数地段土壤腐蚀寿命低于30年设计寿命.根据评价结果,给管道设计和管道的维护提出了建议.【总页数】7页(P82-88)【作者】赵新伟;罗金恒;董保胜;陈宏达;韩晓毅;李鹤林;杨龙【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管力学和环境行为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管力学和环境行为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管力学和环境行为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管力学和环境行为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管力学和环境行为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管力学和环境行为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管力学和环境行为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73【相关文献】1.气候变化对西气东输管道工程设计中气象参数的影响——以西气东输新疆段为例[J], 马淑红;马志福2.【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二线果子沟隧道群管道主体焊接完工 [J],3.西气东输计量先行——我国对美、德西气东输天然气流量计首检计量机构资质认可考察 [J],4.全线进气!中石油西气东输深圳LNG外输管道顺利投产 [J], 王路5.焦作举行“西气东输天然气输配价格制定暨管道混合气价格调整听证会 [J], 翟宝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0 环境风险评价西气东输管道输送的天然气是易燃易爆物品,而且输送压力高(10MPa)输送距离长(4000km),沿线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环境多样,输气管线和工艺站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因管道腐蚀、材料和施工缺陷、误操作(包括第三者人为破坏)、各类自然灾害因素等引发事故的可能,可能发生的最为严重的事故是管线和容器破裂,有可能造成大量天然气泄漏,遇明火发生燃烧和爆炸,造成人员、财产及环境损失。
本章在统计分析国内外同类输气管道事故次数和事故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工程自身特点,对其可能存在的自然风险因素、社会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识别,运用管道风险评价法对全线管道进行了风险评价,使用道氏七版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对典型工艺站场和管线发生火灾爆炸的后果进行了预测,并计算了发生火灾热辐射和爆炸冲击波时的最大危害距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管道事故对环境的危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应急组织结构和应急预案,以期对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10.1 国内外输气管道事故统计与分析10.1.1 国外输气管道事故统计与分析1) 国外输气管道概况管道运输因其输送能力大、安全系数高、经济性强,已成为石油和天然气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大规模的输气管道建设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输气管道有140×104km,美国和前苏联的管道建设一直处在领先地位,美国已建成输气管道42×104km,前苏联有13×104km。
在美国、前苏联、加拿大和欧洲,天然气管道已连接成国际性、全国性或地区性管网,形成了庞大的供气系统,不仅保障了本地区、本国的天然气供应,而且解决了国际间的天然气贸易,提高了整个管道系统的效率。
2) 美国输气管道事故和原因分析美国是世界上建设输气管道最早、最多也是距离最长的国家,目前天然气输送管道大约有42×104km。
美国能源部曾对1970年~1984年间运行的天然气管道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0.1-1。
INSERT YOUR LOGO油气管道风险评估质量评价技术通用模板The work conten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and other aspects are arranged, and the process is optimized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so as to achieve better scheme effect than expected.撰写人/风行设计审核: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油气管道风险评估质量评价技术通用模板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文档可用在把某项工作的工作内容、目标要求、实施的方法步骤以及督促检查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出具体明确的安排,并在执行时优化流程,提升效率,以达到比预期更好的方案效果。
为便于学习和使用,请在下载后查阅和修改详细内容。
摘要: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本质特征是基于风险程度的事故预先管控模式。
因此,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为此,在分析风险评估对管道完整性管理的决策影响和事故热点辨识工程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油气管道风险评估质量的技术思路。
首先从人因因素、物因因素、工程因素和管理因素4个方面探讨了影响油气管道风险评估质量的客观外因,然后重点研究了油气管道风险评估质量的评价原理及其可以采用的相关评价方法,选取了评价方法简单、易于操作的指标体系法来进行质量评价,结合212程实际设计出了油气管道风险评估质量评价的基本流程(质量评价实施前准备阶段、实施工作阶段、实施完成阶段)以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油气管道风险评估质量评价技术的操作实用性。
该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揭示了提高油气管道风险评估结果准确性的技术途径,对推进我国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西气东输管道的风险评估
西气东输管道的风险评估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 首先在设计许可的范围内对管道意外破坏造成临近地带人员伤亡的风险度进行评估,然后将评估结果与国际上采用的可接受风险度指标进行比较,识别管道中的高风险区段,最后选择经济可行的方案来调整原设计,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
2. 在管道风险度不升高的前提下,找出经济的施工与运行方案。
对可能发生的破坏和造成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为制定管道运行的应急维护措施提供技术依据。
现以西气东输管道南京到上海段为例进行风险评估。
评估工作分以下三个阶段。
1. 初步评估。
根据有关管道路线、沿线地形及沿线管段邻近区域内的人口密度等资料,对管道最有可能发生破坏的地段分别进行灾害识别。
针对各管段有代表性的管道设计参数,如管径、压力和气体组成等,预测这些管段破坏时可能发生的火灾范围和程度。
2. 识别高风险管段。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估计管道沿线各个区段破坏发生的频率。
这项工作依据欧洲和北美以及我国管道的运行经验和数据,在可能的条件下对管道破坏发生的频率进行修正。
该阶段需要使用更为详细的管道设计资料,包括管材的性能、壁厚、管道埋设深度和对各种威胁所采取的防范与保护措施( 包括对管壁腐蚀的控制方法、对管道的监测方法和各种保护措施) 。
对每一种破坏原因,估计其造成破裂或穿透的相对概率。
在此基础上识别具有高破坏频率的管段,然后将这些评估结果与灾害后果分析的结果、第一阶段评估的结果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以确定高风险度管段。
3. 详细的风险评估和确定降低风险的方案。
该阶段将对那些在第二阶段评估中所确定的对人员和连续供气具有高风险的管段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具有高风险度的管段进行量化评估。
这项工作将使用更多的参数,包括管道特性、距邻近压气站和截断阀的位置、该管段覆盖土壤的类型、当地主导气候条件,以及沿该管段区域内详细的人口分布密度( 包括敏感性人口密集区,如学校和医院等) 。
将分析结果与国际上认可的可接受风险指标( 如英国规范IGE /TD / 1 第四版) 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确定那些风险度超过可接受指标的管段,对这些管段,应制定可行的降低风险措施,并在设计阶段估计采用该措施所需要的费用。
这些可供选择的方案包括:调整线路位置、增加管道壁厚、降低工作压力、增加覆盖层厚度等。
其它防护措施有,增加管道检测的密度,采用机械性保护和增加管壁腐蚀检测的频率。
对每一种方案,将按照上述风险评估程序逐个进行分析,以确定最经济的降低风险的方案,将风险控制在“尽可能合理低”的基础上。
在本阶段,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按常规管道设计规范要求确定的管道壁厚和截断阀间距作出评估。
这项工作将有助于通过考虑管道风险来优化设计,从而降低项目投资和管道的运行与维护费用。
通过上述工作,可以得到以下成果:
1. 可对管道各段因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量化分析;
2. 可识别管道沿线对人员存在高风险的管段;
3. 可根据这些管段的现有设计来估算管道的破坏频率;
4. 有助于准确确定对人员存在高风险管段的风险度和风险度超过可接受标准的管段;
5. 对所识别的不可接受高风险的管段,选择既可以降低风险又可以实施的改进方案,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
6. 对于风险度非常低的管段,可以在不明显增加风险度的前提下,考虑降低施工与长期维护费用的方案。
对西气东输管道进行风险评估,将会给业主带来以下益处:(1) 可以确定所设计的管道对邻近人口的风险度是否达到国际上认可的可接受风险度标准,保证投资方在管道设计阶段就达到国际安全标准;(2) 以最经济的设计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管道造成人员伤亡和中断供气的风险;(3) 当管道因意外事故发生破坏时,业主可以证明管道安全问题在设计阶段已经作了充分的考虑,从而使业主在诉讼中得到法律保护;(4) 可以在不降低管道安全性的条件下制定较经济的施工与运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