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弱视偏中心注视类型的治疗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4
儿童弱视治疗的方案
随着今年来,电子产品的增多,儿童的弱视现象是越来越多。
当家里的孩子得了弱视时,很多家长都感觉万分着急,很多家都认为,自家孩子以后的眼睛视力肯定是受损。
那么一般来讲,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及时看医生,通过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
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1.矫正屈光不正:通过精准的医学验光和科学的治疗性配镜,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是治疗弱视的关键第一步。
2.红光闪烁训练:采用纳米红光,通过刺激最敏感的眼底黄斑中心区域细胞,可加速细胞生长,提高孩子视力。
3.光刷训练:进一步刺激黄斑部位,尤其对旁中心注视效果明显。
4.光栅训练:采用电脑多媒体形式,对视功能进行精细目力
训练,逐步提高孩子视力和视功能。
5.超声治疗:利用弱视超声治疗仪,改善眼部局部血液供应,缓解视力疲劳,加快弱视治愈时间。
6.后像疗法:利用虚拟场景,将弱视治疗和电脑动画融为一体,可使眼底黄斑区的抑制得到不同程度的消除而使视力提高,纠正偏心固视。
弱视早发现早治疗是有彻底治愈可能的。
6岁前是治疗弱视最佳时机,此时视网膜发育不稳定,只要治疗方法恰当,大多数可完全治愈。
12岁以后,则治愈的可能性较小。
从以上的治疗方案来看儿童弱视治疗越早越好,越小治疗对小孩日后生活影响就越小。
所以做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观察小孩子,看其有没有一些异常的行为,如果是有的话就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莫等病情严重了后才急忙送去就医,耽误了孩子的治疗。
儿童弱视的治疗(转)2011-03-19 20:22:32| 分类:百科知识|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什么是弱视的具体内容眼球内外部无器质性变而矫正视力不到正常(小于0.9 )。
2、弱视有哪些最常见表现视力减退;拥挤现象;眼位偏斜;异常固视;眼球震颤。
家长指导孩子治疗弱视(1 )要充分了解弱视治疗过程是缓慢的,视力是逐渐提高的,因此家长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恒心。
(2)要耐心劝导孩子坚持戴眼镜。
除洗澡、睡觉之外,一定要坚持戴眼镜,尤其是遮盖健眼时,这点很重要,镜腿要用链条连起来,防止眼镜打碎。
(3)引导孩子在看近物时,一定要戴镜,尤其是绘图、写字时,这样常可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
(4)对中、重度弱视的儿童,除戴镜外,还要坚持到医院进行弱视训练治疗,应用弱视刺激仪(cam )的家长要鼓励孩子认真画图,尽量画得准。
(5 )坚持及时复诊。
2〜3岁的儿童每两周一次,更大一些的儿童每一个月一次,请医生检查眼底,视力等,每年要散瞳验光一次。
总之,由于儿童年龄小,自制力差等因素,家长耐心指导孩子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治疗办法,由于不对路,往往疗程长,贻误治疗时机,有的几年,有的治不好.这些办法包括:1. 配镜法2.手术矫正斜视法3.单纯遮盖健眼法4.精细目训练5.中药内服法6.仪器治疗.以上方法的实践结果均不甚理想.(1)弱视按照病因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先天性弱视。
(2)弱视按程度可分为:轻度弱视:原始矫正视力0.6〜0.8;中度弱视:原始矫正视力0.2〜0.5;重度弱视:原始矫正视力小于等于0.1。
屈光不正矫正以后,远视力 <0.1者为重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2-0.5者为中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6-0.8者为轻度弱视。
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有很多,但不管哪一种,都有适应症及局限性,应根据弱视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目的在于提高视力,恢复双眼视功能。
一旦发现孩子患有弱视,首先应散瞳验光,了解屈光状态,配戴合适的眼镜,先矫正其远视、近视或散光。
纠正旁中心注视的方法
纠正旁中心注视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遮盖疗法:遮盖视力好的眼睛,强迫弱视眼注视,提高弱视眼的固视能力,促进弱视眼视功能的恢复。
2. 红色滤光片疗法:将视力进行矫正,使其能够看清周围的事物,从而促进弱视眼的发育。
但需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复查。
3. 视觉刺激疗法:如红光闪烁、后像等,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进行训练。
4. 精细训练:如穿针、串珠子、描红等,能够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对治疗疾病有帮助。
5. 压抑疗法:通过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抑制注视反应,改善弱视的情况。
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硫酸阿托品眼膏等药物。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存在视力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一、弱视的治疗方法很多:1、遮盖法;2、压抑疗法;3、光栅疗法;4、后像法;5、红色滤光疗法;6、精细作业训练;7、同视机训练等等,根据不同的弱视类型选择一种或数种方法。
二、治疗方法1、遮盖法1)单眼弱视治疗最主要的方法是传统遮盖法,即遮盖患儿的注视眼,遮盖分为全遮盖和短暂性遮盖。
2)屈光参差性弱视首先应全矫其屈光不正,然后遮盖屈光较小的眼,不论其为远视还是近视。
3)形觉剥夺性弱视,如单侧性白内障,首先应做白内障摘除手术,然后再治疗弱视。
2、压抑治疗:光学及药物压抑法治疗原理是利用光学及药物减弱注视眼的视力,同时促进非注视眼的视功能,对不能接受遮盖法治疗,年龄稍大的学龄儿童较适用。
3、光栅疗法:(CAM疗法)又称视觉生理基础疗法。
人的大脑皮层视细胞对反差强、空间频率高的刺激产生活动反应,人们设计一个对比度强的黑白条栅圆盘,旋转各方向刺激弱视眼以提高视力,本法对中心性注视效果好。
4、后像法:旁中心注视的弱视儿童使用遮盖法治疗无效时可采用后像疗法,后像法治疗弱视,需要较长时间,并配备特殊设备,年幼儿不易合作。
5、红色滤光疗法:旁中心注视的治疗还可采用红色滤光胶片法,其原理是利用黄斑中心凹锥细胞对红色滤光胶片敏感的特性。
使用时遮盖注视眼,非注视眼矫正镜片前加一块有一定规格的红色滤光胶片(波长600~640mm),促使黄斑中心注视,以提高视力。
<6、精细作业训练、固视训练、增视疗法、两眼视机能训练及同视机训练(包括同时视训练及消除抑制训练、融像加强训练、立体视加强训练、异常视网膜对应的治疗)在弱视治疗中也占很重要地位。
三、治疗弱视为什么要戴镜前面已提到弱视者多伴有屈光不正,检查弱视一定要散瞳验光,目的是准确地验出实际屈光度,才能配出合适的眼镜。
而弱视只有在戴眼镜矫正屈光不正的基础上同时进行弱视训练,让清晰的物像反复刺激视网膜注视中枢,提高视觉敏感度,才有可能提高视力,所以治疗弱视必须戴镜。
四、什么叫遮盖疗法遮盖疗法是简单易行的治疗弱视的基本方法,也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治疗弱视最有效的方法,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训练并用。
偏心注视性弱视的诊断和治疗分析张瑶洁摘要: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我国儿童弱视人群高达一千多万,发病率在4.32% 左右。
弱视的形成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患者双眼视功能的正常发育,临床上,弱视的诊断和治疗往往着重于弱视形成的病因以及根据病因进行分类,对偏心注视性弱视的诊断和系统的治疗不够重视,导致大部分偏心注视的患者被误诊、漏诊甚至延误治疗,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本文旨在针对弱视的注视性质分类、检查方法、治疗措施、疗效观察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对弱视的正确诊断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弱视;注视性质;偏心注视1 弱视的基本概念弱视是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足,剥夺了黄斑部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视觉剥夺)和(或)双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清晰物像与模糊物像之间发生竞争(双眼不良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低于同龄健康人群的现象,一般眼科临床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2 病因诊断缺陷对弱视治疗方法和疗效的影响弱视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根据注视性质分为中心注视性弱视和偏中心注视性弱视。
在临床诊断中,人们大多重视根据病因作出的分类,而忽略根据注视性质作出的分类,更谈不上在治疗过程中对注视性质的重视,以至于大量的偏心注视患者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而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研究表明,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向周边发散的过程中,视锥细胞的分布数量呈渐进性减少,黄斑中心凹周边0.25°以内视网膜视锥细胞数量为15万个/mm2,具有1.0的视锐度;黄斑中心凹周边0.5°、2.5°及5°以内的视锐度分别为0.5、0.3和0.2;黄斑中心凹周边10°以内视网膜含视锥细胞数仅为200个/mm2。
由此可见,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注视部位不同,产生的视敏度也有很大差异。
因此,对注视性质的忽略是弱视治疗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部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儿童弱视的几种治疗方法
导语:儿童的身体健康是父母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情,如果儿童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一些情况,父母肯定都非常的担心,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其实我们建议广
儿童的身体健康是父母非常关注的一件事情,如果儿童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一些情况,父母肯定都非常的担心,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其实我们建议广大的家长朋友们要多了解一些儿童常见疾病的知识,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儿童去预防和治疗疾病。
弱视对于儿童的危害性很大,下文我们介绍儿童弱视的几种治疗方法。
1、穿针穿珠训练:患儿戴了矫正眼镜后,用红线穿针或穿珠子,每次穿200—300根针或200—300粒珠子,促使多用近目光.以提高视力。
2、红光闪烁刺激法:患儿戴矫正眼镜后,用弱视眼从观察孔中看闪烁性的红光,每次10—15分钟,每日两次。
3、幼儿治疗:检查幼儿视力可用儿童视力表,或用大小不同的玩具在不同的距离估计幼儿视力。
最精确可靠的检查是视觉诱发电位法。
1—2岁幼儿被发现有一眼弱视,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1%阿托品油膏涂健眼,每日一次,连续三个星期后休息一个星期作为一疗程。
每做完两个疗程后检查一次,并决定是否继续治疗。
上述治疗,可持续到幼儿能够合作扩瞳验光,配戴眼镜为止。
使用阿托品油膏治疗的目的是使健眼出现暂时视力模糊,迫使弱视眼能优先看外界物体而提高视力。
4、遮盖治疗:当患儿配戴矫正眼镜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塑料布或黑布制的遮眼罩将健眼彻底遮住,迫使弱视眼看物,使弱视眼得到锻炼而增加视力。
遮盖健眼多少天放开一天,或双眼交替遮盖的比。
真实案例:一个6岁孩子视力低下弱视的矫正办法状况:六岁,视力0.10D-0.20D,看很近的书本,也有模糊现象,伴有视觉参差,左右眼视力差距较大。
医生诊断为先天性弱视。
诊断:先天性弱视,矫正难度相对较大。
可能伴有斜视、同时视、大脑融像方面的问题,问题来源于眼底细胞发育不良,视觉细胞数量不够。
建议:首先,在整个康复过程中,都要使用理疗技术改善眼部组织,促进细胞生长,活跃眼底细胞。
训练第1步,直线法,矫正眼位(斜视或隐斜),第2步建立同视功能;第3步再训练融像功能。
在过程中不断训练使用各种方法,刺激眼底细胞活跃,促进细胞生长。
一弱视分析弱视按程度分为:轻度弱视视力0.8-0.6;中度弱视视力0.5-0.2;重度弱视视力<0.1我国1985年由中华医学会儿童斜视弱视防治组汇总各地报道:发病率为2.8个百分点,以此推论我国3亿儿童中有一千万弱视患儿。
弱视另一个问题是,成年弱视人群致盲的危险性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在45岁前,弱视引起的视力障碍较其他眼疾加眼外伤的总和还要多。
说明儿童时期早期发现和矫正的意义重大。
早期发现和矫正弱视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1 弱视分类:①斜视性弱视,②屈光不正性弱视,③屈光参差性弱视,④形觉剥夺性弱视,⑤其他类型的弱视。
2 产生弱视的原因:眼底没有得到足够的光刺激,视觉剥夺,屈光不正,高度近视,高度散光等易引起弱视。
3 弱视可预防和矫正●儿童视力的检测,特别是两眼相差悬殊的视力绝大多数是弱视眼。
●屈光检查,使用1%的阿托品眼膏,连续使用3天后检影。
●眼底检查。
弱视儿童半数以上都表现斜视,畏光,歪头,眯眼等。
4 弱视儿童发病年龄越早,剥夺时间越长,表明弱视越严重。
双眼“先天性”弱视多为器质性弱视,因为往往伴有眼球震颤、色弱以及ERG异常。
视觉发育3-5岁为敏感时期,6-8岁为关键时期。
这个年龄段是视觉发育可塑性时期,通过矫正预后好,但由于年龄小不配合矫正,所以弱视年幼儿童的视觉系统可塑性好而矫正效果却不如年长儿童的原因之一。
儿童弱视有效的治疗方法介绍一、早期治疗弱视的年龄越小,效果越好最早可从1-2岁开始治疗,6岁前的弱视容易治到1.0以上;上述难治性弱视,如超过6岁才治疗,很难治到1.0以上,12岁以上的弱视一般认为基本无效。
二、早戴眼镜当弱视伴有远视、散光或近视时,应按医生要求尽早配镜。
戴镜是治疗弱视的基础,如果该戴镜的而不戴镜,治疗效果较差,甚至无效,造成更大的危害。
三、弱视治疗仪与电脑软件联合治疗弱视可以看成是一种“视力萎缩”或“视细胞睡觉”,比较重的弱视必须加用弱视仪锻炼“萎缩”的视力,或唤醒“睡觉”的视细胞才能治愈。
可利用现代最新科研成果,将传统的弱视治疗仪与现代多媒体智能软件相联合使用,通过间接增视如光刷、后像、红光闪等与直接增视如精细作业、视觉刺激等配合治疗,可使用弱视患者视力得到有效提高。
四、遮盖健眼当双眼视力相差2排以上时,盖眼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健眼视力下降。
五、巩固治疗视力恢复正常了,还要进行融合视、立体视等视觉功能训练,如果就此中断治疗,以后你小孩子视力还可能减退。
弱视患儿的视觉训练是一个长期过程。
弱视治疗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视力是逐渐提高的,因此家长不能操之过急,要耐心劝导孩子坚持戴眼镜。
除洗澡、睡觉之外,其他时间都要坚持戴眼镜,尤其遮盖健眼时,这点很重要。
在看近物时,如在绘图、写字时戴镜常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重度弱视的儿童,除戴境外还要坚持到医院进行弱视训练。
2~3岁的儿童每两周复诊一次,大一些的儿童每月复诊一次,每年要散瞳验光一次。
总之,由于儿童年龄小、自制力差等因素,家长要耐心指导孩子治疗。
1、斜视性弱视斜视性弱视有斜视的小儿,常因视觉紊乱如两眼看一物为两物而不适,为消除此不适,大脑的视中枢主动抑制斜眼所传入的视觉冲动,久而久之,形成弱视。
2、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多发于有高度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均称屈光不正而又没有配戴矫正眼镜的小儿,多为双眼,经验光配上合适的眼镜后,视力将逐渐提高或恢复。
西安市北方医院眼视光弱视诊疗规范---李建波弱视概述一、弱视定义: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的所引起的远视力小于0.9,且不能矫正者。
二、弱视分类:按弱视程度分:1、轻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8~0.62、中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5~0.23、重度弱视:矫正视力≤0.1按弱视性质分:1、斜视性弱视:患者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的屈光度相差球镜≥1.50D,柱镜≥1.00D。
3、屈光不正性弱视:双侧,未矫正过,双眼视力接近,远视≥3.00D,近视≥6.00D,散光≥2.00D。
4、形觉剥夺性弱视:婴幼儿期由于屈光间质混浊,上睑下垂遮挡瞳孔、不适当遮盖等引起的视功能障碍。
5、其他:先天性、子午性、中毒性、营养性、癔病性等。
弱视诊疗流程一、询问病史:发现时间,年龄,诊治情况,家族史二、眼部检查:眼睑、屈光介质、眼底等。
三、视功能检查:(选择性检测)1、视力:远视力,近视力,若曾戴镜需查矫正视力。
(注:小于3岁婴幼儿常使用视力检查估计法:眼与头跟随运动,儿童视力表检查,嫌恶反射实验,电生理等。
)2、对比敏感度3、视电生理四、屈光状态检查a)客观验光:散瞳检影法、自动验光仪、角膜曲率仪、超声测眼轴。
b)主觉验光:插片验光、综合验光仪验光。
五、立体视觉检查1、同视机检查:三级视功能、各类斜视定性定量2、立体镜、立体图、立体板等六、视网膜对应及抑制检查1、Worth四孔灯试验2、红玻璃片法、同视机检查、Bagolini线状镜法、后像法等七、注视性质检查:中心注视、旁中心注视、黄斑注视、周边注视1、投射镜或观测镜检查2、手电筒比较两眼Kappa角估计注视性质八、眼位检查1、角膜映光法2、单眼遮盖去遮盖法3、交替遮盖法4、三棱镜照影法、三棱镜遮盖法5、马氏杆法、马氏杆加三棱镜法6、同视机法九、弱视诊断:结合上述检查结果,确定弱视类型十、弱视治疗1、中心注视性弱视治疗①屈光矫正,配戴眼镜②遮盖疗法③压抑疗法④视刺激疗法2、旁中心注视弱视治疗①后像疗法②红光滤光片疗法③海丁格刷疗法④传统遮盖法3、综合疗法①视近训练②弱视治疗仪辅助训练③视频图像疗法4、药物治疗①左旋多巴②胞二磷胆碱③药物压抑法④神经化学疗法及微量元素⑤中医药5、弱视的双眼视功能重建①同时视训练②融合训练③立体视训练④其他:固视训练、异常视网膜对应矫正、手描立体镜、视-听训练、红绿立体图片、实体镜等。
弱视诊治指南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病,常造成视力低下并影响双眼视功能,需要尽早积极治疗。
为标准弱视的诊断治疗,制定本指南。
一、弱视的定义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正确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称为弱视。
不同年龄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年龄为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
二、弱视的分类〔一〕斜视性弱视恒定性、非交替性斜视最有可能引起弱视。
斜视性弱视被认为是来自于双眼的输送非融合信号的神经元之间竞争性或抑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情况会导致注视眼的皮层视觉中枢占优势地位,而对非注视眼的输入信号的反响呈慢性下降,造成弱视。
交替性斜视因双眼获得视觉刺激的时机均等,一般不会引起弱视。
〔二〕屈光性弱视1.屈光参差性弱视当双眼的屈光度数不等时,可以引起屈光度较大眼的视网膜影像与对侧眼相比发生长期地离焦,从而导致屈光参差性弱视。
屈光参差的程度与弱视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双眼远视性球镜屈光度数相差≥1.50Ds或柱镜屈光度数相差≥1.00Dc,屈光度数较高眼易形成弱视。
2.屈光不正性弱视双侧屈光不正性〔双眼屈光不正程度相等或相近〕弱视是屈光性弱视中的一种少见类型,表现为幼儿的双眼视力下降。
它的发生机制只涉及模糊的视网膜影像作用,多发生于未配戴矫正眼镜的双眼屈光不正程度相等或相近的中高度屈光不正患者。
屈光不正主要为双眼高度远视或散光,且双眼最正确矫正视力相等或接近。
远视屈光度数≥5.00Ds、散光度数≥2.00Dc,可增加发生弱视的危险性。
近视性屈光不正由于患儿可以获得近处景物的影像而较少引起弱视,只有大于6.00Ds的高度近视才有可能导致弱视的发生,因此近视性弱视的诊断需谨慎,大于10.00Ds的高度近视尚需排除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
一般在配戴屈光矫正眼镜3~6个月后视力不能恢复正常可确诊。
儿童弱视医院治疗和家庭治疗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弱视的最佳治疗方法,比较弱视的医院治疗和家庭治疗的疗效。
方法:对210例350眼门诊弱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医院治疗组170眼和家庭治疗组180眼,用两种方法分别治疗。
不同年龄、类型、程度,注视性质等方面,医院治疗均优于家庭治疗。
结论:儿童弱视适宜在医院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综合治疗。
关键词儿童弱视医院家庭治疗资料和方法2001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210例350眼随机为分两组,医院治疗组98例168眼,男41例,女57例;家庭治疗组112例182眼,男53例,女59例;平均年龄均在35~10岁。
针对不同年龄、弱视类型、程度,注视性质等方面观察两组疗效。
弱视年龄:医院治疗组35~5岁83眼,6~7岁62眼,8~10岁23眼,家庭组35~5岁92眼,6~7岁65眼,8~10岁25眼。
弱视类型:医院治疗组屈光参差81眼,屈光不正64眼,斜视23眼;家庭治疗组屈光参差89眼,屈光不正66眼,斜视27眼。
弱视程度:医院治疗组轻度65眼,中度72眼,重度31眼,家庭治疗组轻度67眼,中度69眼,重度46眼。
注视性质:医院治疗组中心注视90眼,旁中心注视78眼,家庭治疗组中心注视99眼,旁中心注视83眼。
诊断标准:以1996年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防治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
治疗方法:均用1%阿托品眼膏点眼,3次/日,连用3天,进行散瞳电脑验光,并检影验光。
屈光不正者按配镜原则配镜,屈光参差者遮盖健眼。
医院治疗组采用多功能弱视协调器,同视机,海丁格刷,后像法,cam,电脑空间频率刺激光盘,每日来医院1次约30分钟,1个月为1疗程。
家庭治疗组:采用精细目力训练,小型家用综合弱视治疗仪,szs增视系列。
统计学方法:用x2结果两种方法分别治疗不同年龄、类型、程度、注视性质等方面,结果医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家庭治疗组,用x2统计学意义(p<005)。
儿童弱视的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3-14岁弱视儿童疗效的临床观察。
方法对225例(348眼)弱视患儿采取综合疗法治疗。
结果通过6个月的治疗,348眼总有效率高达93.68%。
结论儿童弱视治疗效果与弱视的类型、程度及治疗年龄有关。
早治疗是儿童弱视治愈的关键,综合疗法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弱视的治愈率。
【关键词】儿童弱视综合疗法中图分类号:r7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114-01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弱视患者不反视力低下而且没有完善的立体视觉,由于人具有良好的立体视觉才使手和眼敏捷而精巧的配合,近年来,各地报道学龄儿童弱视的患病率为1.56%~4.49%。
2岁~5岁儿童弱视的漏诊及漏治情况相当严重。
为此,应当加强弱视防治的宣教工作,提高人们对弱视的防治认识,同时,建议幼儿园将弱视检查列为儿童健康体查的一项指标,发现问题及时去医院处理。
儿童弱视的早期发现、早期合理治疗极为重要。
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对225例3-14岁的弱视患儿实施系统地综合疗法治疗,患儿视力恢复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对225例3-14岁的弱视患儿进行综合疗法,本组 225例(348眼),其中男126例、女99例,年龄2~14岁,平均6.3岁。
1.2 检查方法检查视力;常规眼科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同视机检查检查双眼的眼位及视功能;用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配戴矫正眼镜。
1.3 弱视分类按弱视的类型分为屈光不正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及屈光参差性弱视,按弱视程度分轻度弱视、中度弱视及重度弱视。
2 方法所有患儿均检查外眼、眼肌、视力、眼位、屈光间质、眼底、注视性质,1%阿托品眼膏涂眼睑内,每日2-3次,共3-5天,充分散瞳后检影验光,屈光不正和屈光参差者全部配镜矫下(远视减+1.0d,散光全部矫正),并同时采用以下方法治疗:①遮盖法:单眼弱视的将其健眼遮盖,遮盖比例按照如下比例:3岁者3:1;4岁者4:1;5岁者5:1。
氦氖激光治疗儿童偏中心注视弱视临床
陕西华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李东原(整理)
摘要目的:探讨视刺激疗法(CAM)联合He-Ne弱激光对偏中心注视类型弱视治疗的效果。
方法:3.5~12岁偏中心注视有中心抑制暗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26例50眼,男6例,女20例。
屈光矫正后用CAM刺激仪和He-Ne弱激光视功能治疗仪治疗。
结果:有效率72%,无效率28%。
44%转变为中心注视,32%去掉了中心抑制暗点,69.2%立体视锐度≤200″。
轻度弱视疗效好,注视性质越靠近中心凹疗效越好。
屈光程度和中心抑制暗点大小与疗效无关。
结论:2种疗法联合治疗,较单一治疗效果好,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患儿易于接受。
关键词:弱视;CAM疗法;He-Ne激光
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病,发生率高达3%。
弱视患者有2种不同的注视性质,即中心注视和偏中心注视,其中偏中心注视的弱视往往治疗时间长,疗效较差。
为寻求疗效确切、简便易行、疗程较短的治疗方法,我们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26例,男6例,女20例。
双眼24例,单眼2例。
年龄3.5~12岁。
眼部无明显器质病变,远视力经戴矫正眼镜1月后,矫正视力仍低于0.9者。
直接检眼镜检查显示偏中心注视,同视机、颜氏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测存在中心抑制暗点。
屈光状态分布:近视18眼(36%),远视22眼(44%),混合散光10眼(20%)。
轻度18
眼(36.0%),中度24眼(48%),高度8眼(16%)。
1.2方法
1%阿托品眼膏3次/d涂眼,3d后行视网膜检影法验光,均予配镜矫正,CAM刺激仪治疗:患儿能识别的最高空间频率条栅邻近稍低频率条栅为其阈值,单眼患者,遮盖健眼,双眼患者交替遮盖,每眼每次7min。
激光视功能治疗仪治疗:He-Ne激光功率0.5mw,距离1m,每次10min,嘱患儿注视激光。
患儿先行CAM治疗,再行弱激光治疗,1次/d,10次为1疗程。
本组病人1~8疗程,平均4.6个疗程。
1.3弱视定义、程度、分类、疗效评价及其它
弱视定义、程度、分类和疗效评价按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所定标准[1]。
屈光程度:轻度±3D以下,中度±3~6D,高度±6D以上,复性散光以球镜与柱镜之和为屈光度,混合散光以负柱镜度计算。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2种疗法联合治疗50眼,有效率72%(基本治愈率44%,进步率28%),无效率28%。
2.1弱视程度
治疗前:轻度36眼(72%),中度12眼(24%),重度2眼(4%)。
治疗后:基本治愈22
眼(44%),轻度18眼(36%),中度10眼(20%),无重度弱视。
弱视程度与疗效密切相关。
弱视程度为轻度者疗效明显高于重度。
P<0.0001,见表1。
表1弱视程度与疗效Tab1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mblyopic degree and the
sffects
v=4,χ2=23.00431,P<0.0001
2.2注视性质
治疗前:旁中心注视42眼(84%),黄斑注视6眼(12%),周边注视2眼(4%)。
治疗后:中心注视22眼(44.0%),旁中心注视28眼(56.0%)。
注视性质与疗效相关,P<0.05,见表2。
表2注视性质与疗效Tab2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xxation adn the effects
v=4,χ2=11.92399,P<0.05
2.3中心抑制暗点
治疗前:中心抑制暗点1°~2°28眼(56%),3°~5°22眼(44%)。
治疗后:中心抑制暗点1°~2°28眼(56%),3°~5°6眼(12%),16眼(32%)无中心抑制暗点。
中心抑制暗点大小与疗效无关,P>0.05,见表3。
表3中心抑制暗点与疗效Tab3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scotoma and
the effects
v=4,χ2=2.352842,P>0.05
2.4立体视
治疗前:无立体视8人(30.8%),≥600″10人(38.4%),≤200″8人(30.8%)。
治疗后:无立体视6人(23.1%),≥600″2人(7.7%),≤200″18人(69.2%)。
2.5屈光程度与疗效
屈光程度与疗效无关,P>0.05,见表4。
表4屈光程度与疗效
v=4,χ2=6.959871,P>0.05
3讨论
国外各家报道偏中心注视的发生率差异较大为23%~82%,国内刘家琦[2]报道为57%。
如果患眼不能转变为中心注视,则弱视治愈的可能性较小。
对于旁中心注视弱视的治疗,文献报道[3,4]后像法联合遮盖,少数加用红色滤光片及光刷疗法,基本治愈率为37.72%;遮盖、增视疗法联合CAM疗法,基本治愈率为34.78%。
我们用CAM疗法联合He-Ne弱激光治疗屈光不正类型偏中心注视有中心抑制暗点50眼,基本治愈率44%,有效率72%。
44%转变为中心注视,32%去掉了中心抑制暗点,69.2%立体视锐度≤200″。
治愈率较上述作者报道略高。
该组资料显示:屈光程度、中心抑制暗点大小与疗效无关;而弱视程度,注视性质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弱视程度越轻、注视性质越靠近中心凹疗效越好。
我们选择CAM 疗法和He-Ne弱激光联合治疗,是考虑到黄斑部对波长为632.8nm的He-Ne激光有很高的吸收率,视锥细胞对红色光线最为敏感。
He-Ne激光为单色红光,低功率He-Ne激光能促进局部的生理生化反应,增强局部的代谢,提高细胞的免疫机能。
视锥细胞兴奋性增加后,使X-视通道向视中枢输入的冲动量同步增加,因而引导患儿采用中心注视。
加之CAM 疗法向患儿弱视眼视中枢的视细胞提供各个方位、各种等级空间频率的视信息和视刺激,建立和完善手、眼、脑神经反射。
反复强化刺激,使得弱视眼有效地提高了空间分辨力。
2种
方法的使用,治疗效果叠加促进了视觉发育,从而得到一个较好的疗效[5,6]。
CAM疗法和He-Ne弱激光法这2种方法简便易行,He-Ne激光对视网膜无伤害,由于平明不遮眼,无碍外观,加之患儿对描画有兴趣,所以患儿易于接受治疗。
缺点是少数患儿对He-Ne激光有轻度怕光现象,且He-Ne弱激光治疗需到医院进行,费用稍高。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770298);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诊断标准[J].中华眼科杂志,1990,26(2):127.
[2]刘家琦.注视性质[A].见:李凤鸣主编.眼科全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963-2964.
[3]李兰,樊良弼.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619眼疗效观察[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7,5(3):104-107.
[4]徐国志,薛丽茵,王一凡,等.联合疗法治疗弱视的初步体会[J].实用眼科杂志,1989,7(5):265-267.
[5]陈莉,许立军,王一,等.视刺激疗法治疗弱视[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