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现代主义建筑大师PPT精选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793.50 KB
- 文档页数:40
四大建筑师(一)格罗皮乌斯(1)代表作:1909年,透平机车间法古斯鞋楦厂包豪斯校舍哈佛研究生中心西门子住宅耶那市立剧场格罗皮乌斯自用住宅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办公楼(2)建筑思想: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他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他的建筑设计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二)勒.柯布西耶(1)代表作:萨伏伊别墅(1928年设计,1930年建成)巴黎瑞士学生宿舍马赛公寓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朗香教堂法国拉图莱特的修道院昌迪加尔法院(2)建筑思想:勒.柯布西耶是现代建筑、现代设计、现代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是现代建筑师中一位狂飙式的人物。
对于现代建筑思想体系的形成,对于“机器美学”思想体系的形成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三)密斯.范.德.罗(1)代表作:德国共产党领袖李扑克内西和卢森堡的纪念碑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图根德哈特住宅为伊利诺工学院设计的克朗楼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2)建筑思想:作为钢铁和玻璃建筑结构之父,密斯严谨的逻辑思维使他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讲究结构逻辑,使之产生没有屏障,或屏障极少的建筑空间,由此这个空间,不仅可以按多种不同功能需要而自由划分为各种不同的部分,同时也可以按空间艺术的要求,创造内容丰富与步移景异的流动空间和建设时空感。
(四)富兰克林.莱特(1)代表作:拉金公司办公楼东京帝国饭店流水别墅约翰逊公司总部西塔里埃森古根海姆博物馆(2)建筑思想与风格:有机建筑是赖特反复宣扬的建筑观念,“活”的观念和整体性是有机建筑的两条基本原则。
现代主义建筑学派四位大师1、格罗皮乌斯[德]与“包豪斯”学派(1)代表作:法古斯工厂(格罗皮乌斯和A·迈尔)特点:①非对称的构图②简洁整齐的墙面③设有挑檐的平屋顶④大面积的玻璃窗⑤取消柱子的建筑转角处理(这些手法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一致,符合玻璃和金属的特征,也适合实用性建筑的功能需要,同时又产生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式美)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办公楼包豪斯校舍(2)主要观点:反对复古主义,主张用工业化方法解决住房问题,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方面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并创造了一些很有表现力的新手法和新语汇(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3)包豪斯学派建筑特点: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整齐简洁,构图灵活多样;便于机器生产和降低成本(4)包豪斯校舍:按功能性质,分为三个部分:①教学用房(主要是工艺车间,4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②生活用房(6层,砖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③职业学校(4层,用过街楼与教学楼相连)设计特点:①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②采用灵活的不规则的构图手法③按照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筑艺术效果(5)创立TAC(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倡导既要个人分工负责又要相互讨论协作的制度2、勒·柯布西耶[法]主要观点:(1)《走向新建筑》中心思想:激烈否定19c以来因循守旧的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的建筑观点和建筑风格,激烈的主张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①主张建筑走工业化道路,把住房比作机器(“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并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理性学习②把建筑看作是纯粹精神的创造,一再说明建筑师是艺术家,他并且把当时艺术界中正在兴起的立体主义流派的观点移植到建筑中来,他既是理性主义者,又是浪漫主义者(2)住宅中的“建筑新五点”①底层的独立支柱(房屋主要使用部分在二层以上,下面全部或部分架空,留出独立支柱)②屋顶花园③自由的平面④横向长窗⑤自由的立面(3)机器美学:追求的并非机器般的功能和效率,而是机器般的造型(外部轮廓简单,内部空间复杂)(4)模数理论(Modular):使建筑的整体和细部的尺寸与从人体尺度出发形成的比例关系相符合。
建筑大师及作品(现代主义四大大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1883年5月18日生,1969年7月5日卒。
格罗皮乌斯原籍德国,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
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
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
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1928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1959年任副会长。
1934年离德赴英开业。
1937年到美国定居,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
1952 年起任荣誉教授,参与创办该校的设计研究院。
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论,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
他在美国还从事设计实践。
最初同学生合作成立建筑事务所,设计住宅;1945年又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学界所推崇。
50~60年代,他获得英国、联邦德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建筑师组织、学术团体和大学授予的荣誉奖、荣誉会员称号和荣誉学位。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这些观点首先体现在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
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支柱脱开,作成大片连续轻质幕墙。
法古斯鞋楦厂的幕墙由大面积玻璃窗和下面的金属板裙墙组成,室内光线充足,缩小了同室外的差别;房屋的四角没有角柱,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悬挑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