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手印检验(1)
- 格式:ppt
- 大小:15.75 MB
- 文档页数:57
常见疑难指印的检验摘要:手印的细节特征在指纹的同一认定中有重要意义。
根据手印细节特征的种类、稳定性和差异性来对指纹进行同一认定,来为案件的侦查提供方向,为确定犯罪嫌疑人提供线索和证据。
利用手印的细节特征对模糊、变形、残缺手印的检验与分析。
把现场提取到的模糊、变形、残缺手印与样本进行比对鉴定,确定或否定同一。
很多现场提取到的指纹都是模糊、变形、残缺的,要想使手印的证据潜力最大化,就必须对模糊、变形、残缺手印进行分析与鉴定。
关键词:模糊、变形、残缺手印;细节特征;分析检验1、引言指印在案件的侦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因为很多现场遗留的指印是模糊、变形和残缺的,使很多检验人员都束手无策,让很多在现场提取到的指印发挥不了它该发挥的作用。
在很多的犯罪现场,因为不同原因的影响,技术人员提取到的现场指印大多数都不是完整的。
要提高指纹破案的效率,就必须加强对疑难指印的检验与分析,完善指印的鉴定。
为了使现场提取的指印发挥它的作用,挖掘指印的证据潜力,在此讨论模糊、变形、残缺指印的一些认定技巧和方法。
因为疑难指印的形成原因很多,所以在案件中疑难指印非常的常见。
研究疑难指印的检验与分析也就变得十分有意义。
研究疑难指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案情,确定犯罪嫌疑人,为破案提供帮助,使指印的证据潜力最大化。
2、指印的鉴定意义指印是指指纹遗留在被触物体上的印痕。
由于手指表面经常附有汗液等物质,在接触物体时由于物体之间的吸附性和渗透性的作用,使手掌表明的附着物遗留在物体上而形成指印。
因为手纹具有人各不同、终身基本不变、触物留痕、认定个人的特点,而在犯罪现场或多或少都会遗留一定的指印,并且指印的认定价值极高,所以指印在现在的案件侦查中应用非常的广泛。
通过运用手印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相关学科知识,对与案件有关的指印进行勘验、检查及鉴别,为侦查破案、起诉和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在公安机关以及司法部门的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刑事科学技术(一)》考试大纲(2017年9月)Ⅰ.考查目标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刑事科学技术的相关专业素质和基本能力。
具体包括:1.了解并掌握刑事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发展简史、基本原理和技术分析方法;理解掌握物证的系统属性与关联分析、物证特征的层次结构分类以及物证量化检验鉴定的相关方法;2.全面了解刑事科学技术所包含的痕迹检验技术、文件检验技术、声像资料检验技术的具体研究对象的自身特点;具体掌握各类研究对象的具体概念、检验鉴定程序、检验鉴定技术方法以及检验鉴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3.灵活运用刑事科学技术的相关原理和技术方法,准确分析、判断检验鉴定实践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及相关专业考核范围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考试方式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试范围痕迹检验技术、文件检验技术、声像资料检验技术。
Ⅲ. 考查内容痕迹检验技术痕迹检验技术共计50分,其中名词解释10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10分。
第一部分人体痕迹检验一、手印检验(一)手纹的种类与特征1.手的外形结构2.手纹的皮肤组织特性3.手纹的类别4.指头乳突花纹5.指节乳突花纹6.手掌的乳突花纹(二)现场手印的发现、显现与提取1.现场手印的寻找与发现2.潜在手印显现的常规方法(三)手印的分析与鉴定1.现场手印的分析2.样本手印的搜取(四)指纹自动识别技术1.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结构及功能2.指纹系统的网络化二、足迹检验(一)足迹检验概述1.足迹检验的概念2.足迹的分类3.足迹检验的内容、作用与现状(二)足迹特征1.足迹的结构特征2.足迹的步法特征3.鞋底的磨损特征(三)现场足迹的勘验1.现场足迹的发现与确定2.现场足迹的提取(四)足迹的分析与鉴定1.足迹分析2.足迹鉴定3.足迹的信息化应用三、牙齿痕迹检验(一)牙齿的生理结构1.牙齿的萌出与排列2.牙齿的结构与形态3.牙齿的特征(二)牙齿痕迹的形成与特征1.牙齿痕迹的形成2.牙齿痕迹特征(三)牙齿痕迹的提取与检验1.现场牙齿痕迹的提取2.牙齿痕迹检验第二部分器械痕迹检验一、工具痕迹检验(一)工具痕迹概述1.工具痕迹定义2.工具痕迹分类(二)常见工具痕迹及特征1.撬压痕迹2.打击痕迹3.钳剪痕迹4.擦划痕迹5.刺切痕迹6.割削痕迹(三)工具痕迹现场勘验1.寻找工具痕迹的重点部位2.现场工具痕迹的提取(四)工具痕迹分析与利用1.利用工具痕迹揭露伪造现场2.利用工具痕迹串并案件3.推断嫌疑工具的种类4.分析嫌犯嫌疑人的特点二、枪弹痕迹检验(一)枪弹1.枪弹的结构2.枪弹的分类3.枪弹的识别(二)枪械1.枪支的定义2.枪械的分类3.枪械的结构及动作原理(三)射击弹头弹壳痕迹1.射击弹头痕迹2.射击弹壳痕迹(四)枪击案件现场勘验1.枪弹痕迹物证的搜寻和提取2.弹丸对目标物的作用3.弹孔痕迹检验(五)枪弹痕迹鉴定1.区分发射枪种2.认定发射枪支第三部分其他痕迹检验一、车辆痕迹检验(一)车辆与轮胎1.车辆的分类2.汽车轮胎的分类及花纹结构(二)车辆痕迹特征1.车辆结构特征2.车辆的其他特征(三)车辆痕迹的勘查与分析1.车辆痕迹的勘查与提取2.车辆痕迹检验二、纺织物痕迹检验(一)织物组织结构检验1.织物的组成2.织物组织结构检验的方法与步骤(二)绳索、绳结检验1.绳索检验2.绳结检验(三)纺织物痕迹检验方法1.纺织物痕迹的概念与分类2.纺织物痕迹的发现与提取3.纺织物痕迹的检验三、玻璃破碎痕迹检验(一)玻璃的性质及破碎原理1.玻璃的机械性质2.玻璃破碎原理(二)玻璃破碎裂纹特征1.枪击裂纹特征2.高速抛击裂纹特征3.低速抛击裂纹特征4.钢化玻璃裂纹特征(三)玻璃破碎痕迹的勘查与分析1.玻璃破碎痕迹的勘查2.现场物证的提取3.玻璃破碎裂纹检验四、整体分离痕迹检验(一)分离痕迹的形成、结构与分类1.整体分离痕迹的形成与结构2.整体分离痕迹的分类(二)整体分离痕迹特征1.断口特征2.加工特征3.使用特征4.固有特征(三)分离痕迹的勘查与鉴定1.整体分离痕迹的发现与提取2.整体分离痕迹的鉴定五、锁匙痕迹检验(一)弹子锁的种类、结构与开闭锁原理1.弹子锁的种类2.弹子锁的结构3.弹子锁的开启原理(二)常见的非正常开锁方法1.暴力开锁2.钥匙开锁3.特殊工具开锁4.技术性破坏锁(三)锁具加工痕迹与开锁痕迹1.锁具加工痕迹2.原配钥匙开锁痕迹3.特殊工具开锁痕迹(四)原配钥匙复制痕迹1.原配钥匙的复制方法2.原配钥匙复制痕迹的分布(五)锁匙痕迹鉴定1.现场锁痕的发现与提取2.现场锁痕的检验六、爆炸痕迹勘验(一)爆炸痕迹种类1.炸点痕迹2.爆炸产物高温作用痕迹3.空气冲击波作用痕迹4.爆炸抛出物5.人体上的爆炸作用痕迹6.爆炸震动破坏痕迹(二)爆炸痕迹勘验方法1.炸点的勘验2.爆炸产物高温作用痕迹勘验3.爆炸空气冲击波作用痕迹勘验4.爆炸遗留物及介质抛出物勘验(三)爆炸痕迹综合分析1.分析确定爆炸类型2.根据爆炸痕迹初步判定炸药种类3.炸药量的判定4.爆炸装置复原分析5.根据现场痕迹分析爆炸作案人文件检验技术文件检验技术共计50分,其中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分别占20%、60%和20%左右)一、笔迹检验、印刷与污损文件检验(一)笔迹检验1.笔迹与笔迹检验概念2.笔迹检验原理3.笔迹各层次特征的内容及具体特征的含义4.笔迹检验的程序和方法5. 书写速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及检验要点6.一般性伪装笔迹的含义、特点及检验要点7.左手伪装笔迹的特点及检验要点8.摹仿笔迹的类型、特点及检验要点(二)印刷文件检验1.印刷文件与印刷文件检验概念2.常见文件印刷方法的印版结构和印刷原理3.常见版型印刷文件的基本特征4.货币票证的制版方法和印刷方法5.常见伪造货币票证的特点以及检验方法6.印章印文的种类、特征7.伪造印章印文的方法及特点8.印章印文检验的程序和方法9.静电复印机种类鉴别特征和同一认定特征10.电子打字机的种类鉴别特征和同一认定特征(三)污损文件检验1.污损文件及污损文件检验的概念2.各类变造文件的概念、特点及检验方法3.各类模糊记载及损坏文件的检验方法4.文件制成时间检验的概念、任务5.文件制成时间检验的依据、途径6.圆珠笔油墨字迹书写时间检验的常用方法7.印文盖印时间的检验方法8.文件朱墨时序的检验方法二、言语识别与鉴定(一)言语识别1.语言、言语、言语识别的概念2.言语识别与鉴定的任务和作用3.言语识别与鉴定的科学原理4.地域性言语识别的依据及具体特征5.时代性言语识别的依据及具体特征6.社会性言语识别的依据及具体特征7.隐语和犯罪隐语的概念8.精神病患者与聋哑人言语的特征及主要区别(二)言语鉴定1.书面言语鉴定的概念2.书面言语特征的种类3.书面言语鉴定的程序方法声像资料检验技术声像资料检验技术共计50分,其中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分别占20%、60%和20%左右)一、刑事摄影摄像(一)摄影基础知识1.镜头的参数及对摄影的影响2.快门、光圈、感光度、白平衡及对摄影的影响3.景深的概念、产生景深的原因及影响景深的因素4.调焦、调焦方法5.曝光量、相机的曝光模式6.测光模式及方法7.光质及其对摄影的影响8.色温的概念及应用9.摄影构图(二)现场摄影1.现场摄影概念及特点2.现场摄影内容3.现场摄影步骤和方法4.现场制卷方法(三)物证检验摄影1.物证检验摄影的基本要求2.分色摄影及应用3.光谱成像的原理4.偏振光摄影、原理、方法及应用。
痕迹检验技术第一部分人体痕迹检验一.手印检验(一)手纹的种类与特征【1】手的外形结构1.手指的组成:正常人有五个手指,依次排列为拇指、食指、中指、环指、小指。
特殊情况可能出现缺指、并指、多指、叉指等,其中拇指有两个指节,其余四指各有三个指节。
2.手掌的组成:手掌的组成可划分为五个部分:上边、下边、外边、内边以及内斜边。
①上边:连接食指、中指、环指、小指的手掌边缘,呈波浪形。
②下边:连接腕部的手掌边缘,呈蝶弧形。
③外边:小指根外侧下部至腕部的手掌边缘。
④内边:食指根内侧下部至拇指根内侧下部的手掌边缘。
⑤手掌内斜边(2015名词解释):拇指根内侧下部至腕部的手掌边缘。
3.手指外形结构:手指外形多呈圆柱形,指尖稍细,指根稍粗,粗细变化不明显。
4.手掌外形结构:人的手掌外部轮廓形态大致呈长方形,少数手掌呈正方形,个别手掌呈扁方形。
5.手印(2018名词解释):人手指,手掌正面的乳突纹线、小犁沟、屈肌摺纹、皱纹以及伤疤、脱皮、汗孔和细点线等皮肤花纹结构,即手纹在力的作用下接触客体时所形成的能反映花纹结构与外形结构特点的印痕总称。
【2】手纹的皮肤组织特性1.手纹的表皮组织特性(2017简述题)①生发层:为表皮的最深层,紧贴真皮,是表皮的增殖部分。
②颗粒层:生发层浅部,此层细胞开始退化,细胞核萎缩,细胞丧失分裂、繁殖能力。
③透明层:位于颗粒层浅部,有透明角质颗粒和角母素,细胞对光有较强的反射性和折射性。
④角化层:位于表皮的最表层,细胞核己萎缩溶解,胞质内含有角蛋白,细胞已成为透明角质鱼鱗状角质板,此层细胞己经死亡,相互间失去联系,常以皮屑的形式脱落,有时成片脱落而形成脱皮。
2.手纹的真皮组织特性真皮层位于表皮的最深层,皮下组织的浅层。
真皮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组织,具有较强的抗拉能力和抗应力能力,能起到保护肌体组织的作用。
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
①乳头层:与表皮生发层细胞镶嵌连接,与表皮凹处镶嵌的隆突部分形如乳峰,故称其为真皮乳头。
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提纲:一、手印痕迹检验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二、手印痕迹的收集与保存三、手印痕迹在建筑领域中的作用和应用四、手印痕迹检验技术的优缺点及其未来发展五、建筑领域中的实际案例分析一、手印痕迹检验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手印痕迹检验技术是通过对人手指的纹路进行分析来识别个体身份的一种科技,而在检验领域中,主要应用于犯罪现场的调查和犯罪嫌疑人的辨认中。
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其实是借助了“图像相似度比对”等方法实现了对于手印特征值的识别和比对。
手印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除了可以用于犯罪现场调查,还可以应用于保险理赔、签证申请、基金会捐赠、金融审批等领域。
在建筑领域中,手印痕迹检验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检验装修工程的质量、房屋出租黑中介的违法行为,以及判断高空坠物事件的责任归属等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公园和快餐店的感应式自助售卖机、指纹锁等设备也是手印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之一。
手印痕迹在其他行业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广泛。
二、手印痕迹的收集与保存对于手印痕迹的收集和保存是保证手印痕迹检验技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在犯罪现场调查中,最好的手印是从每个指头中都有的十个指纹。
在收集手印时,最好采用手套保护措施避免意外损坏痕迹,并使用软毛刷清洁指纹。
同时,由于房屋出租黑中介行为的复杂性,收集房间内的所有指纹是不可行的。
因此,只有采集与事件相关的指纹或关键区域的指纹才更加有效。
手印痕迹的保存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便更有效地使用比对软件进行撞库。
保存时应尽量避免手印痕迹被暴露于光线、潮气、高温、火灾等容易影响保存质量的环境中。
手印痕迹的保存方式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建立数据库,并且最好根据公安部门制定的标准进行保存与分类以避免使用后的短期删除情况发生。
三、手印痕迹在建筑领域中的作用和应用在建筑领域中,手印痕迹可以用于检验装修工程的质量。
首先,该技术可以用于确认施工人员是否遵循图纸设计,也可以监督工程现场工人是否遵守相关的规范工艺标准。
刑事侦查中手印痕迹检验技术作用初探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已经成为破案的有力工具之一,对制止和打击犯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手印痕迹检验技术的意义手印痕迹检验技术是指通过对可疑物品、犯罪现场等地方发现的手印、指纹等进行采集,利用科技手段加以分析鉴定,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以及其在作案现场的行动轨迹等信息。
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确立嫌疑人身份由于手印和指纹的唯一性,可以通过和嫌疑人的指纹数据库进行匹配,从而确定嫌疑人的身份。
这对于刑事侦查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在人类社会的长时间中视为一个有效的科技方式,解决无人犯罪或无证据犯罪的问题。
2、确定作案现场及犯罪嫌疑人行动轨迹手印痕迹检验技术还可以帮助刑事侦查人员确定作案现场以及犯罪嫌疑人的行动轨迹等信息。
在作案现场采集到的手印、指纹等信息可以帮助侦查人员进一步了解犯罪嫌疑人的行踪,从而有力地促进案件的侦破。
3、有助于证明犯罪事实手印、指纹等信息的采集和鉴定结果可以作为证据,有助于证明犯罪事实的成立。
此外,手印痕迹检验技术还能够通过鉴定手印中的其他特征信息,比如痕迹背景、印纹等,提供更多的物证信息,为案件侦查和审判提供依据。
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具体应用,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犯罪工具的检验通过对犯罪工具、武器等物品的表面进行检验,可以采集到犯罪人员的手印、指纹等信息,进而确定作案人员身份和行为。
3、对现场物品的检验尽管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但由于案件侦查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情况等问题,仍存在一些局限性:1、不同手皮肤质地不同不同手的皮肤质感不同,像是手粗糙、萎缩等等,这会影响手印的清晰度和可读性,此时就需要专业人员来分析分辨。
2、手印失真一些作案现场的情况非常复杂,有时手印被覆盖了一部分,有时被其他物品所压扁,这使得手印失真,难以识别。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痕迹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粉末显现潜手印的操作步骤。
3. 提高对痕迹检验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痕迹检验技术是刑事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发现、提取、固定、保存和鉴定各种痕迹。
其中,粉末显现潜手印是痕迹检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粉末与无色汗液手印之间的亲和力,将粉末附着在无色汗液手印上,从而显现出手印的轮廓。
三、实验环境痕迹检验实验室,室内环境整洁,光线充足,实验设备齐全。
四、实验材料1. 实验样本:包括无色汗液手印样本、白纸、软毛刷、蘸粉刷、粉末等。
2. 实验工具:放大镜、相机、胶带、剪刀等。
五、实验过程(一)制作手印实验样本1. 准备一张白纸,用手指在白纸上轻轻涂抹无色汗液,形成手印样本。
2. 将手印样本放置在实验台上,用胶带固定。
(二)粉末显现潜手印1. 将软毛刷的尖部蘸取一定量的粉末,确保粉末均匀分布。
2. 沿着垂直物面从下向上直接扫动软毛刷,使粉末附着在手印上。
3. 观察手印是否显现,如未显现,可重复步骤2,直至手印清晰可见。
(三)拍照记录1. 使用相机对显现的手印进行拍照,确保照片清晰、完整。
2. 标注拍照时间、地点、样本编号等信息。
(四)实验结果分析1. 分析显现的手印特征,如指纹、掌纹等。
2. 比较实验前后手印的变化,判断粉末显现潜手印的效果。
六、实验结果1. 实验成功显现出手印样本,手印特征清晰可见。
2. 通过粉末显现潜手印,提高了痕迹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七、实验结论1. 粉末显现潜手印是一种有效的痕迹检验方法,适用于现场勘查和犯罪侦查。
2.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粉末的用量和扫动方向,以提高手印显现效果。
3.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了对痕迹检验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八、实验心得1. 痕迹检验技术是刑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相关技能对于从事犯罪侦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细节,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021年公安技术(涉火涉爆犯罪侦查技术方向)(资源与环境专业火灾调查方向)《涉火涉爆犯罪侦查技术综合》科目考试大纲目录Ⅰ.考查目标 (2)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III.考查内容 (3)Ⅳ.参考试题及答案要点 (16)Ⅴ.参考书目 (19)Ⅰ.考查目标本科目考核内容包括刑事科学技术和火灾调查两部分。
要求考生准确掌握刑事科学技术和火灾调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分析、判断和解决本学科领域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具体包括:1.正确理解和掌握刑事科学技术和火灾调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正确理解和掌握刑事科学技术和火灾调查中现场和各类物证的勘验和检验方法;3.能够运用刑事科学技术和火灾调查的理论和知识,初步解决火灾调查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刑事科学技术 75分火灾调查 75分四、试卷的题型结构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刑事科学技术3小题、火灾调查3小题);案例分析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火灾调查2小题);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刑事科学技术2小题);综合应用题共4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刑事科学技术2小题,火灾调查2小题)III. 考查内容第一部分《刑事科学技术》一、刑事科学技术概述(一)刑事科学技术的概念及研究对象1.刑事科学技术的概念及学科名称2.刑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3.刑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内容(二)刑事科学技术的内容体系1.刑事科学技术总论2.刑事科学技术分论(三)刑事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1.物质交换原理2.种属认定原理3.同一认定原理(四)刑事科学技术的任务和作用1.刑事科学技术的任务2.刑事科学技术的作用二、刑事科学技术中的分析方法与技术(一)刑事科学技术中的分析方法1.物理方法2.化学方法3.医学和生物学检验法4.仪器分析方法5.显微镜检验法(二)光源技术1.光源的种类2.光源作用的原理与应用(三)显微镜技术1.光学显微镜2.电子显微镜3.原子力显微镜(四)光谱方法1.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光谱方法的分类3.原子光谱4.分子光谱(五)色谱方法1.色谱方法的原理与分类2.气相色谱法3.液相色谱法4.毛细管电泳法(六)质谱方法与联用技术1.质谱仪2.气质联用法(GC/MS)3.液质联用法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5.直接电离质谱技术三、刑事影像技术(一)现场摄影与摄像1.现场摄影与摄像概述2.现场拍摄的工作步骤3.现场摄影与摄像的内容及拍摄要点4.现场拍摄的表现手法5.现场照片案卷制作(二)物证摄影1.物证摄影的一般要求2.物证摄影的通用技术手段3.物品类物证的拍摄记录方法4.物证的检验摄影方法(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1.数字图像基本知识2.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及应用3.刑事技术工作中应用图像处理技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四、痕迹检验(一)手印检验1.手纹的特性及手印的作用2.手的外形结构与手掌皮肤组织结构3.手掌面皮肤花纹的类型与特征4.手印的形成与分类5.现场手印的寻找、发现6.潜在手印的显现方法7.现场手印的记录和固定提取8.样本手印的收取9.手印鉴定10.指纹自动识别系统(二)足迹检验1.足迹的概念和分类2.足迹的特征3.现场足迹的勘验4.现场足迹的记录5.足迹分析6.足迹鉴定(三)工具痕迹检验1.工具痕迹概述2.工具痕迹的基本类型3.常见的工具痕迹及其特征4.工具痕迹的发现、识别和提取5.分析工具痕迹6.工具痕迹鉴定(四)枪弹痕迹检验1.枪支与子弹的分类与构造2.射击弹头、弹壳上的痕迹特征3.弹着痕迹4.枪弹痕迹的勘验5.枪弹痕迹鉴定(五)特殊痕迹检验1.车辆痕迹检验2.整体分离痕迹检验3.纺织品痕迹检验4.开锁、破锁痕迹检验5.牙齿痕迹检验五、文件检验(一)笔记检验1.笔记检验原理2.笔记特征3.笔记检验的方法4.非正常笔记检验(二)印刷文件检验1.印刷文件与印刷文件检验2.货币、票证检验3.印章印文检验4.印刷机具鉴别5.印刷品来源鉴别(三)污损文件检验1.污损文件与污损文件检验2.变造文件检验3.文字记载模糊的文件检验(四)文件制成时间检验1.文件制成时间检验概述2.文件制成时间检验的途径3.字迹书写时间的检验4.印文盖印时间的检验5.字迹与印文形成时序的判断六、微量物证检验(一)爆炸物证检验1.爆炸的概念及分类2.爆炸物及其残留物种类3.炸药爆炸与易燃物爆炸的现场特征4.爆炸物证的采取、包装5.爆炸物证的检验(二)射击残留物检验1.射击物与射击残留物2.射击残留物的分布3.射击残留物的采集和包装4.射击残留物的检验(三)油脂、涂料检验1.油脂的概念及分类2.油脂物证的采集与包装3.油脂物证的分析4.涂料的概念及分类5.涂料的组成6.常用涂料的品种和特性7.涂料物证的采集与包装8.涂料物证的分析检测(四)纤维检验1.纺织纤维的分类及其特征2.纺织纤维上的染料3.纺织品的概念及分类4.纤维物证的特点与采集5.纤维物证的检测(五)玻璃、泥土检验1.玻璃的概念与分类2.玻璃的理化性质与特点3.玻璃物证的采集与包装4.玻璃物证的分析检测5.泥土的组成与分类6.泥土物证的特点与采集7.泥土物证的分析检测七、电子物证检验(一)电子数据取证技术1.电子数据取证的分类2.电子数据取证的原则3.电子数据取证的流程4.电子数据的提取与固定5.移动终端取证技术(二)电子数据检验技术1.数据恢复技术2.系统痕迹检验技术3.电子邮件检验4.即时通信检验5.软件的统一性、相似性检验6.软件功能检验(三)电子物证检验工具1.检验工具2.设备配置与技术能力八、视听资料检验(一)图像资料检验1.图像资料检验的研究意义2.图像伪造篡改的主要方式3.图像资料检验的主要方法(二)语音资料检验1.法庭语音学及其学科性质2.法庭语音技术的兴起和发展3.法庭语音检验技术第二部分《火灾调查》一、绪论(一)火灾调查的概念、任务和原则(二)火灾调查的管辖和组织领导(三)火灾调查人员(四)火灾调查的程序二、火灾现场询问(一)火灾现场询问概述1.询问的概念2.询问的作用3.询问的一般原则(二)询问的对象和内容1.证人的概念和条件2.询问的对象3.询问的内容(三)询问方法和技巧1.询问的一般方法与技巧2.对火灾肇事嫌疑人的询问3.对证人、被侵害人的询问(四)证人证言的审查与判断1.证人证言的审查2.证人证言的判断(五)询问笔录的制作1.询问笔录的作用2.询问笔录的格式与内容3.制作询问笔录应注意的问题三、火灾现场勘验(一)火灾现场勘验概述1.火灾现场勘验的概念、目的2.火灾现场勘验的任务3.火灾现场勘验的原则4.火灾现场勘验一般方法(二)火灾现场保护1.火灾现场的概念与分类2.火灾现场保护的基本要求3.火灾现场保护的范围与方法4.火灾现场勘验后的善后处理(三)火灾现场勘验准备工作1.火灾现场勘验平时准备工作2.火灾现场勘验临场准备工作(四)火灾现场勘验的内容1.环境勘验2.初步勘验3.细项勘验4.专项勘验(五)火灾现场勘验记录1.火灾现场勘验笔录2.火灾现场绘图3.火灾现场照相(六)火灾损失统计1.火灾损失统计的概念、法律依据、范围2.火灾损失统计的程序3.烧损率的评价方法4.火灾直接经济损失统计四、火灾痕迹物证(一)火灾痕迹物证概述1.火灾痕迹物证的概念及研究内容2.火灾痕迹物证的证明作用3.火灾痕迹物证的形成和分类4.火灾痕迹物证的提取与送检(二)烟熏痕迹1.烟熏痕迹的形成2.烟熏痕迹的证明作用3.烟熏痕迹的提取(三)木材燃烧痕迹1.木材的基本特性2.木材燃烧痕迹的种类3.木材炭化深度和木炭电阻的测定4.木材燃烧痕迹的证明作用(四)液体燃烧痕迹1.液体燃烧痕迹的特征及证明作用2.低熔点固体熔化痕迹3.易燃液体容器的鼓胀(五)倒塌痕迹1.建筑结构的倒塌2.室内可燃物品的倒塌3.塌落堆积层(六)玻璃破坏痕迹1.玻璃的组成及性质2.玻璃破坏机理3.玻璃破坏痕迹的证明作用(七)混凝土受热痕迹1.混凝土的组成2.混凝土受热温度的鉴定(八)金属受热痕迹1.氧化变色2.强度变化3.弹性变化4.熔化变形5.组织结构变化(九)短路痕迹1.短路的形成及表现形式2.不同种类熔痕的鉴别3.短路痕迹的证明作用(十)过负荷痕迹1.导线在过负荷电流作用下的变化2.导线过负荷的鉴定3.电磁线过负荷的鉴定(十一)火灾物证鉴定1.火灾物证鉴定的概念2.火灾物证鉴定的程序3.火灾物证鉴定常用的方法五、火灾事故认定与复核(一)火灾事故认定概述1.火灾事故认定的概念2.火灾事故认定的内容(二)火灾性质和起火方式的认定1.火灾性质的认定2.起火方式的认定(三)起火时间的认定1.认定起火时间的主要根据2.认定起火时间应考虑的因素(四)起火点的认定1.认定起火点的条件2.认定起火点的根据3.认定起火点时应注意的问题(五)起火原因的认定1.起火因素的分析2.认定起火原因的基本方法3.认定起火原因的基本要求4.认定起火原因应注意的问题(六)消防技术调查1.消防技术调查的内容2.消防技术调查的方法(七)火灾事故认定书的制作1.火灾事故认定书的格式和内容2.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的要求3.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应注意的问题(八)火灾事故认定复核1.火灾事故认定复核的概念2.火灾事故认定复核的条件3.火灾事故认定复核的程序六、火灾事故处理(一)火灾事故处理概述1.火灾事故处理的法律依据2.火灾事故处理的目的3.火灾责任的构成要件4.处理火灾事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二)火灾案件证据1.火灾案件证据的概念(特征)(作用)2.火灾案件证据的种类3.火灾案件证据的收集(三)火灾责任的分类和事故处理1.火灾责任的分类2.火灾事故的处理七、火灾刑事案件侦查(一)概述1.火灾刑事案件管辖2.火灾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3.办理火灾刑事案件的基本原则(二)火灾刑事案件侦查程序1.侦查的启动2.侦查的实施3.侦查的终结(三)侦查措施1.法定性侦查措施2.非法定性侦查措施八、典型火灾调查(一)电气火灾调查1.概述2.配电盘的勘验3.电气线路火灾调查4.电热器具火灾调查5.照明灯具火灾调查(二)放火火灾调查1.放火案件的特点2.放火现场的特点3.放火火灾的分析认定(三)爆炸火灾调查1.概述2.固体爆炸火灾调查3.泄漏气体爆炸火灾调查4.容器爆炸与爆破火灾调查(四)汽车火灾调查1.汽车火灾的特点2.汽车火灾现场的特点3.汽车火灾的分析认定(五)自燃火灾调查1.自燃性物质的分类2.影响物质自燃的因素3.氧化生热自燃火灾调查4.分解放热自燃火灾调查5.发酵生热自燃火灾调查6.聚合生热自燃火灾调查(六)弱火源火灾调查1.弱火源分类和引燃特性2.吸烟火灾调查3.静电火灾调查(七)其他火灾调查1.雷击火灾调查2.切割和焊接火灾调查3.遇水自燃和遇水引燃火灾调查Ⅳ.参考试题及答案要点一. 简答题1.火灾调查的任务有哪些?参考答案:火灾调查的任务有: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依法对火灾事故做出处理,总结经验教训。
手印检验在案件中的应用一、引言手印检验是指通过比对嫌疑人或现场遗留的手印与数据库中已知手印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嫌疑人身份或证明案发现场的关键证据。
在刑事案件中,手印检验是一种重要的物证鉴定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手印检验的基本原理手印检验依据的基本原理是每个人的指纹和手掌纹路都是独特的,不同于其他任何人。
因此,在比对时只要找到相同或相似度高于一定阈值的指纹和手掌纹路即可确认身份或证明案发现场。
三、手印检验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1. 确认嫌疑人身份在刑事案件中,警方通常会在现场留下嫌疑人遗留下来的指纹或掌纹等生物特征信息。
通过将这些信息与数据库中已知信息进行比对,可以快速地确认嫌疑人身份。
例如,在一起盗窃案件中,警方发现了一张银行卡上留下了嫌疑人的指纹,在与银行系统中已知信息进行比对后,成功确认了嫌疑人身份。
2. 证明案发现场在刑事案件中,警方通常会在现场留下嫌疑人遗留下来的指纹或掌纹等生物特征信息。
通过将这些信息与数据库中已知信息进行比对,可以证明案发现场。
例如,在一起谋杀案件中,警方通过现场留下的指纹和掌纹等信息进行比对,证明了嫌疑人曾经在案发现场出现过。
3. 鉴别证据真伪在刑事案件中,存在着一些可能被伪造或篡改的证据。
手印检验可以通过比对原始证据和可能被篡改的证据上的指纹和掌纹等信息,鉴别证据真伪。
例如,在一起贿赂案件中,嫌疑人伪造了一份合同作为赃款来源的虚假依据。
通过手印检验,警方发现该合同上存在着被篡改过的指纹和掌纹等信息,从而鉴别出了该合同是伪造的。
四、手印检验技术的优化与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手印检验技术的不断优化,手印检验已经成为了刑事案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目前,手印检验技术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和数字化,大大提高了检验效率。
同时,新型的手印检验技术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融合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手印检验系统已经开始应用于实际案件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结论手印检验是一种重要的物证鉴定方式,在刑事案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