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螺栓检测的相关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42.50 KB
- 文档页数:7
高强螺栓标准
高强螺栓是一种高强度的紧固件,广泛应用于钢结构建筑、桥梁、石油化工、船舶等领域。
高强螺栓标准是规定高强螺栓的技术要求、尺寸范围、材料和性能等方面的标准。
高强螺栓的标准主要包括GB/T 1228-2006《高强紧固件》和
GB/T 3632-2008《高强度螺栓、螺钉、螺柱及螺母》两个标准。
其中GB/T 1228-2006是高强度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的通
用标准,包括高强度螺栓、高强度螺钉、高强度螺柱和高强度螺母等。
该标准规定了高强度紧固件的技术要求、尺寸范围和材料等。
而GB/T 3632-2008标准是对高强度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的分类、命名、型号、规格以及相关技术要求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该标准主要规定了高强度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的材料、力学性能、尺寸公差、表面处理等要求。
高强螺栓的标准中,材料一般为合金钢,其力学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硬度等。
尺寸范围根据使用领域和应力要求而有所不同,主要包括螺栓的外径、螺纹规格、螺栓长度等。
此外,高强螺栓还需要经过表面处理,如镀锌、磷化等,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高强螺栓标准的制定,旨在保证高强度紧固件的质量和性能。
高强度紧固件在工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们的使用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高强螺栓的标准化制定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总之,高强螺栓标准是对高强度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等紧固件的技术要求、尺寸范围、材料和性能等方面进行规定的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遵循,有助于确保高强度紧固件的质量和性能,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高强螺栓检测的相关标准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231—20061.本标准规定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及连接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和公路桥梁、锅炉钢结构、工业厂房、高层民用建筑、塔桅结构、起重机械及其他钢结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4.4.1 连接副的扭矩系数试验在轴力计上进行,每一连接副只能试验一次,不得重复使用。
扭矩系数计算公式如下:式中:K一扭矩系数;T——施拧扭矩(峰值),单位为牛米(N·m);P——螺栓预拉力(峰值),单位为千牛(kN);d——螺栓的螺纹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
4.4.2 施拧扭矩T是施加于螺母上的扭矩,其误差不得大于测试扭矩值的2%。
使用的扭矩扳手准确度级别应不低于JJG 707—2003中规定的2级。
4.4.3 螺栓预拉力P用轴力计测定,其误差不得大于测定螺栓预拉力的2%。
轴力计的最小示值应在1 kN以下。
4.4.4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螺栓预拉力值P应控制在表8所规定的范围内,超出该范围者,所测得扭矩系数无效。
时,垫圈不得发生转动,否则试验无效。
4.4.6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应同时记录环境温度。
试验所用的机具、仪表及连接副均应放置在该环境内至少2 h以上。
5 检验规则出厂检验按批进行。
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长度(当螺栓长度≤100 mm时,长度相差≤15 mm;螺栓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20 mm,可视为同一长度)、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栓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母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垫圈为同批。
高强螺栓国家标准高强螺栓是一种常用的紧固件,在工程建设和制造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高强螺栓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国家对高强螺栓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规范其生产、检验和使用。
本文将对高强螺栓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行业人士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标准。
首先,高强螺栓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GB/T 1228-2006《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 3098.1-2010《高强度螺纹连接螺栓》、GB/T 3632-2008《高强度六角头螺栓》等。
这些标准从材料、尺寸、性能等方面对高强螺栓进行了规范,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工程建设和制造业的需求。
其次,高强螺栓的国家标准对其生产和检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在生产过程中,高强螺栓必须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材料,并经过严格的工艺控制和热处理工艺,以确保其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符合标准规定。
在检验过程中,高强螺栓必须进行拉伸试验、扭剪试验、冲击试验等,以验证其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和冲击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高强螺栓的国家标准还对其使用提出了相应的规定。
在工程建设和制造业中,高强螺栓必须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安装和使用,以确保其在工程结构中能够发挥预期的作用。
同时,高强螺栓的储存和运输也必须符合标准规定,以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总的来说,高强螺栓国家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工程建设和制造业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标准,才能够确保高强螺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问题,从而保障工程结构和制造产品的安全性能。
因此,相关行业人士应当加强对高强螺栓国家标准的学习和理解,做到严格遵守,以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产品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当积极参与高强螺栓国家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工作,提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建议和意见,为行业发展和标准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高强螺栓国家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高强螺栓检测的相关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231—20061.本标准规定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及连接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和公路桥梁、锅炉钢结构、工业厂房、高层民用建筑、塔桅结构、起重机械及其他钢结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4.4 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4.4.1 连接副的扭矩系数试验在轴力计上进行,每一连接副只能试验一次,不得重复使用。
扭矩系数计算公式如下:TKP d式中:K一扭矩系数;T——施拧扭矩(峰值),单位为牛米(N·m);P——螺栓预拉力(峰值),单位为千牛(kN);d——螺栓的螺纹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
4.4.2 施拧扭矩T是施加于螺母上的扭矩,其误差不得大于测试扭矩值的2%。
使用的扭矩扳手准确度级别应不低于JJG 707—2003中规定的2级。
4.4.3 螺栓预拉力P用轴力计测定,其误差不得大于测定螺栓预拉力的2%。
轴力计的最小示值应在1 kN以下。
4.4.4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螺栓预拉力值P应控制在表8所规定的范围内,超出该范围者,所测得扭矩系数无效。
表84.4.5 组装连接副时,螺母下的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应朝向螺母支承面。
试验时,垫圈不得发生转动,否则试验无效。
4.4.6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应同时记录环境温度。
试验所用的机具、仪表及连接副均应放置在该环境内至少2 h以上。
5 检验规则5.1 出厂检验按批进行。
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长度(当螺栓长度≤100 mm时,长度相差≤15 mm;螺栓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20 mm,可视为同一长度)、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栓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母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垫圈为同批。
高强螺栓扭矩检查标准高强螺栓扭矩检查是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
在进行高强螺栓扭矩检查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强螺栓扭矩检查的标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高强螺栓扭矩检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确认检查的螺栓规格和型号,以及所需的扭矩数值范围。
2. 准备好相应的扭力扳手和扭矩表,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3. 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检查操作流程。
1. 清理螺栓孔和螺栓表面,确保无油污和杂物。
2. 将扭力扳手按照规定的扭矩数值进行调校,并进行零位校准。
3. 使用扭力扳手对螺栓进行逆时针松动,直至松开。
4. 用合适的工具将螺栓拆卸下来,检查螺栓和螺栓孔的状况,确保无损坏和变形。
5. 清理螺栓孔和螺栓表面,再次确认无油污和杂物。
6. 涂抹适量的润滑脂,确保螺栓的装配和拧紧过程顺畅。
7. 将螺栓装配到螺栓孔中,并用力旋紧到规定的扭矩数值。
8. 使用扭力扳手对螺栓进行顺时针拧紧,直至无法再拧动。
9. 对拧紧后的螺栓进行检查,确保其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
10. 记录下每个螺栓的扭矩数值和检查结果,以备后续的验收和跟踪。
三、注意事项。
1. 在进行扭矩检查时,要确保工作环境安静,避免外界干扰。
2. 检查人员要穿戴好相关的防护用具,确保人身安全。
3. 在使用扭力扳手时,要注意其使用范围和限制,避免超负荷使用。
4. 对于不同规格和型号的螺栓,要使用相应的扭矩数值进行检查,避免混淆和错误。
5. 在检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每个步骤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高强螺栓扭矩检查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检查,才能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可靠。
希望大家在工程施工中能够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上海金马高强紧固件有限公司SHANGHAI JINMA HIGH STRENGTH FASTENER CO.,LTD.高强度螺栓检验要求序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试验标准备注1最高硬度硬度试验2最咼表面硬度3最小抗拉强度R m /MPa4规定非比例延伸0.2%的应力R p0.2 MPa拉力试验GB/T3098.1-20005机械加工试件的断后伸长率A/%6机械加工试件的断面收缩率Z/%7最小冲击吸收功K V8 / J冲击试验GB/T229-20078最大脱碳层脱碳试验GB/T3098.1-2000金相法、硬度法9表面缺陷表面缺陷检查GB/T5779.1-2000目视、探伤试验10化学成分化学分析GB/T3077-199911公差等级量具检测GB/T3103.1-200212连接副扭矩系数检查扭矩系数试验参照GB/T1231-200613防腐性能盐雾试验GB/T18684-2002说明:一、硬度试验:硬度应在头部、末端或杆部进行测定,常规检查在去除试件的镀层并经适当处理后进行。
如果超出最高硬度,则应在距末端一个螺纹直径的截面上、1/2半径处再次进行试验,其硬度值不得超过最高硬度。
表面硬度应在末端或六角平面上测定(以HV0.3维氏硬度试验为仲裁试验)拉力试验:试验方法参照《GB/T229-2007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可以根据设 计需要,满足在低温条件下的能量吸收功(如:试验在-40。
条件下不小于27J )四、脱碳试验:首先螺栓取样做机加工试件,对于 M36X 730-10.9螺栓 加工尺寸下图可供参考。
检测以下性能:1、 抗拉强度:F/A 。
小处)2、 屈服强度:F L /A OF :试件最大拉力载荷 A o 试件原始截面积(最FL :试件屈服时拉力载荷3、断后伸长率:L 0100%L i :试件断后标距L o 试件原始标距(A 。
AJ100%A 1试件断后截面积(最小处)三、冲击试验:冲击试验块取样按照《GB/T2975-199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 试样制备》mmL o )4、断面收缩率: b) 2Smm8.9脱碳试脸:表面碳势评定用适当的测虽方法(& 9. 2・1条或8. 9. 2. 2条)在螺纹纵向截面上进行试验,以确定基体金属区的离度(E)和全脱碳层的深度(G)是否在规定的极限内(图5)・G的最大值和E的最小值均应符合表3规定。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预拉力、抗滑移系数检测细则一、资料检验高强螺栓连接副(螺栓、螺母、垫圈)应配套成箱供货,并附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及质量检验报告,检验人员应逐项与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进行对照,对不符合的连接副不得使用。
1.2 工地复验项目1.2.1 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副应进行紧固轴力复验。
复验用的螺栓连接副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试验用的轴力计、应变仪、扭矩扳手等计量器具应经过标定,其误差不得超过2%。
每套连接副只应做一次试验,不得重复使用,在紧固过程中垫圈发生转动时,应更换连接副,重新试验。
(具体检验的合格数值标准可以查施工手册)1.2.2 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值应在施工前进行复验。
本项要求在制作单位进行合格试验的基础上,由安装单位进行检测。
高强螺栓检测时每500T钢结构为一批,少于100T按一批计。
在工厂处理的摩擦面试件出厂时应有三组,作为工地复验,抗滑移系数试验的最小值应大于或等于设计规定。
否则应对摩擦面作重新处理。
抗滑移系数试验用的试件,应与所代表的钢结构为同一材质、统一摩擦面处理方法、同批制造、相同运输条件、相同条件存放,同一性能等级的高强螺栓。
高强螺栓检测过程中,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所对应的荷载可视为试件的滑移荷载:1) 试验机发生明显的回针现象;2) 试件侧面划线发生可见的错动;3) X—Y记录仪上变形曲线发生突变;4) 试件突然发生“嘣”的响声。
1.3 一般检验项目1.3.1 高强度连接副的安装顺序及初拧、复拧扭矩检验。
检验人员应检查扳手标定记录,螺栓施拧标记及螺栓施工记录,有疑义时抽查螺栓的初拧扭矩。
1.3.2 高强度螺栓的终拧检验。
对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是以拧掉梅花头为标志,可用肉眼全数检查。
非常简便。
但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检查初拧扭矩值及观察螺栓终拧时螺母是否处于转动状态,转动角度是否事宜。
1.3.3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应检验螺栓丝扣外露长度,要求螺栓丝扣外露2~3扣为宜,其中允许有10%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对同一个节点,螺栓丝扣外露应力求一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231—20061.本标准规定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及连接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和公路桥梁、锅炉钢结构、工业厂房、高层民用建筑、塔桅结构、起重机械及其他钢结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4.4 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4.4.1 连接副的扭矩系数试验在轴力计上进行,每一连接副只能试验一次,不得重复使用。
扭矩系数计算公式如下:式中:K一扭矩系数;T——施拧扭矩(峰值),单位为牛米(N·m);P——螺栓预拉力(峰值),单位为千牛(kN);d——螺栓的螺纹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
4.4.2 施拧扭矩T是施加于螺母上的扭矩,其误差不得大于测试扭矩值的2%。
使用的扭矩扳手准确度级别应不低于JJG 707—2003中规定的2级。
4.4.3 螺栓预拉力P用轴力计测定,其误差不得大于测定螺栓预拉力的2%。
轴力计的最小示值应在1 kN以下。
4.4.4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螺栓预拉力值P应控制在表8所规定的范围内,超出该范围者,所测得扭矩系数无效。
表8 单位为千牛4.4.5 组装连接副时,螺母下的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应朝向螺母支承面。
试验时,垫圈不得发生转动,否则试验无效。
4.4.6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应同时记录环境温度。
试验所用的机具、仪表及连接副均应放置在该环境内至少2 h以上。
5 检验规则5.1 出厂检验按批进行。
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长度(当螺栓长度≤100 mm时,长度相差≤15 mm;螺栓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20 mm,可视为同一长度)、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栓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母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垫圈为同批。
高强螺栓扭矩系数检测标准
一、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高强度螺栓扭矩系数的检测方法,以确保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规格的高强度螺栓扭矩系数的检测。
三、检测方法
1. 准备工具:准备扭矩系数测试仪、扳手、螺栓等测试工具。
2. 安装螺栓:将螺栓安装在测试台上,确保螺栓与测试台接触良好。
3. 测试扭矩:使用扭矩系数测试仪对螺栓施加一定大小的扭矩,记录下扭矩值。
4. 计算系数:根据施加的扭矩值和螺栓规格,计算出扭矩系数。
5. 比较标准:将计算出的扭矩系数与设计要求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四、注意事项
1. 测试过程中应保持测试环境的稳定,避免外界干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 确保测试工具的精度和可靠性,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在测试前应对螺栓进行外观检查,确保其无明显缺陷和损伤。
4. 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测试,避免操作不当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五、标准要求
1. 螺栓扭矩系数应在规定的设计范围内。
2. 螺栓扭矩系数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3. 螺栓扭矩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性能符合工程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1231—2006
1.本标准规定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及连接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和公路桥梁、锅炉钢结构、工业厂房、高层民用建筑、塔桅结构、起重机械及其他钢结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
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
4.4.1 连接副的扭矩系数试验在轴力计上进行,每一连接副只能试验一次,不得重复使用。
扭矩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T
K
P d
式中:
K一扭矩系数;
T——施拧扭矩(峰值),单位为牛米(N·m);
P——螺栓预拉力(峰值),单位为千牛(kN);
d——螺栓的螺纹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
4.4.2 施拧扭矩T是施加于螺母上的扭矩,其误差不得大于测试扭矩值的2%。
使用的扭矩扳手准确度级别应不低于JJG 707—2003中规定的2级。
4.4.3 螺栓预拉力P用轴力计测定,其误差不得大于测定螺栓预拉力的2%。
轴力计的最小示值应在1 kN以下。
4.4.4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螺栓预拉力值P应控制在表8所规定的范围内,超出该范围者,所测得扭矩系数无效。
4.4.5 组装连接副时,螺母下的垫圈有倒角的一侧应朝向螺母支承面。
试验时,垫圈不得发生转动,否则试验无效。
4.4.6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应同时记录环境温度。
试验所用的机具、仪表及连接副均应放置在该环境内至少2 h以上。
5 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按批进行。
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长度(当螺栓长度≤100 mm 时,长度相差≤15 mm;螺栓长度>100mm时,长度相差≤20 mm,可视为同一长度)、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栓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螺纹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螺母为同批;同一性能等级、材料、炉号、规格、机械加工、热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的垫圈为同批。
分别由同批螺栓、螺母、垫圈组成的连接副为同批连接副。
同批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最大数量为3 000套。
连接副扭矩系数的检验按批抽取8套,8套连接副的扭矩系数平均值及标准偏差均应符合3.3.1规定。
螺栓楔负载、螺母保证载荷、螺母硬度和垫圈硬度的检验按批抽取,样本大小n=8,合格判定数
Ac=0。
螺栓、螺母和垫圈的尺寸、外观及表面缺陷的检验抽样方案按GB/T 的规定。
用户对产品质量有异议时,在正常运输和保管条件下,应在产品出厂之日起6个月之内向供货方提出。
如有争议,双方按本标准的要求进行复验裁决。
6 标志与包装
螺栓应在头部顶面制出性能等级和制造厂凸型标志(见图3),标志中“·”可以省略。
标志中第一部分数字(“·”前)表示公称抗拉强度的1/100,第二部分数字(“·”后)表示公称屈服强度与公称抗拉强度比值的10倍,字母S表示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XX为制造厂标志。
螺母应在顶面上制出性能等级和制造厂标志(见图4)。
标志中数字表示螺母性能等级,字母H表示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XX为制造厂标志。
××
图3
10H
图4
制造厂应以批为单位提供产品质量检验报告书,内容如下:
a) 批号、规格和数量;
b) 性能等级;
c) 材料、炉号、化学成分;
d) 试件拉力试验和冲击试验数据;
e) 实物机械性能试验数据;
f) 连接副扭矩系数测试值、平均值、标准偏差和测试环境温度;
g) 出厂日期。
包装箱应牢固、防潮。
箱内应按连接副的组合进行包装,不同批号的连接副不得混装。
每箱质量不得超过40 kg。
包装箱内分装方法由制造厂选择。
包装箱外应有制造厂、产品名称、标准编号、批号、规格、数量、毛重等明显标记。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82-91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2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的通知
建标〔1992〕231号
第1.0.2条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工程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第3.4.9条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施工前,应按出厂批复验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每批复验5套。
5套扭矩系数的平均值应在~范围之内,其标准偏差应小于或等于。
第3.4.11条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施工所用的扭矩扳手,班前必须校正,其扭矩误差不得大于±5%,合格后方准使用。
校正用的扭矩扳手,其扭矩误差不得大于±3%。
第条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拧紧应分为初拧、终拧。
对于大型节点应分为初拧、复拧、终拧。
初拧扭矩为施工扭矩的50%左右,复拧扭矩等于初拧扭矩。
初拧或复拧后的高强度螺栓应用颜色在螺母上涂上标记,然后按第条规定的施工扭矩值进行终拧。
终拧后的高强度螺栓应用另一种颜色在螺母上涂上标记。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附录B 紧固件连接工程检验项目
螺栓实物最小载荷检验。
目的:测定螺栓实物的抗拉强度是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 的要求。
检验方法:用专用卡具将螺栓实物置于拉力试验机上进行拉力试验,为避免试件承受横向载荷,试验机的
夹具应能自动调正中心,试验时夹头张拉的移动速度不应超过25mm/min。
螺栓实物的抗拉强度应根据螺纹应力截面积(As)计算确定,其取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 的规定取值。
进行试验时,承受拉力载荷的末旋合的螺纹长度应为6倍以上螺距;当试验拉力达到现行国家标准《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 中规定的最小拉力载荷(A s·σb)时不得断裂。
当超过最小拉力载荷直至拉断时,断裂应发生在杆部或螺纹部分,而不应发生在螺头与杆部的交接处。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复验。
复验用的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连接副预拉力可采用经计量检定、校准合格的轴力计进行测试。
试验用的电测轴力计、油压轴力计、电阻应变仪、扭矩扳手等计量器具,应在试验前进行标定,其误差不得超过2%。
采用轴力计方法复验连接副预拉力时,应将螺栓直接插入轴力计。
紧固螺栓分初拧、终拧两次进行,初拧应采用手动扭矩扳手或专用定扭电动扳手;初拧值应为预拉力标准值的50%左右。
终拧应采用专用电动扳手,至尾部梅花头拧掉,读出预拉力值。
每套连接副只应做一次试验,不得重复使用。
在紧固中垫圈发生转动时,应更换连接副,重新试验。
复验螺栓连接副的预拉力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紧固预拉力和标准偏差(kN)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验。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检验含初拧、复拧、终拧扭矩的现场无损检验。
检验所用的扭矩扳手其扭矩精度误差应不大于3%。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扭矩检验分扭矩法检验和转角法检验两种,原则上检验法与施工法应相同。
扭矩检验应在施拧lh后,48h内完成。
1扭矩法检验。
检验方法: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划线,将螺母退回60°左右,用扭矩扳手测定拧回至原来位置时的扭矩值。
该扭矩值与施工扭矩值的偏差在10%以内为合格。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初拧扭矩值T o可按取值。
2转角法检验。
检验方法:1) 检查初拧后在螺母与相对位置所画的终拧起始线和终止线所夹的角度是否达到规定值。
2) 在螺尾端头和螺母相对位置画线,然后全部卸松螺母,在按规定的初拧扭矩和终拧角度重新拧紧螺栓,观察与原画线是否重合。
终拧转角偏差在10°以内为合格。
终拧转角与螺栓的直径、长度等因素有关,应由试验确定。
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施工扭矩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尾部梅花头拧掉情况。
尾部梅花头被拧掉者视同其终拧扭矩达到合格质量标准;尾部梅花头未被拧掉者应按上述扭矩法或转角法检验。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复验。
复验用螺栓应在施工现场待安装的螺栓批中随机抽取,每批应抽取8套连接副进行复验。
连接副扭矩系数复验用的计量器具应在试验前进行标定,误差不得超过2%。
每套连接副只应做一次试验,不得重复使用。
在紧固中垫圈发生转动时,应更换连接副,重新试验。
进行连接副扭矩系数试验时,螺栓预拉力值应符合表的规定。
表螺栓预拉力值范围(kN)
每组8套连接副扭矩系数的平均值应为~,标准偏差小于或等于。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当采用扭矩法施工时,其扭矩系数亦按本附录的规定确定。
紧固高强度螺栓应分初拧、终拧。
初拧应达到螺栓预拉力标准值的50%左右。
终拧后,螺栓预拉力应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