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杠杆同步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61.00 KB
- 文档页数:12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及答案1. 第一题某物体放置在杠杆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150g,物体B的质量为300g,杠杆的长度为20cm。
求物体A和物体B的平衡位置。
解答:根据杠杆定律:物体A ×杠杆A = 物体B ×杠杆B(0.15kg ×杠杆A) = (0.3kg ×杠杆B)0.15 ×杠杆A = 0.3 × (20 - 杠杆A)0.15 ×杠杆A = 6 - 0.3 ×杠杆A0.45 ×杠杆A = 6杠杆A = 13.33cm所以,物体A和物体B的平衡位置在杠杆左侧13.33cm的位置。
2. 第二题一根杠杆的长度为30cm,杠杆两端分别放置了质量为200g和400g 的物体,物体B位于杠杆左端,物体A位于杠杆右端,使杠杆保持平衡,求物体A到杠杆左端的距离。
解答:根据杠杆定律:物体A ×杠杆A = 物体B ×杠杆B(0.2kg ×杠杆A) = (0.4kg ×杠杆B)0.2 ×杠杆A = 0.4 × (30 - 杠杆A)0.2 ×杠杆A = 12 - 0.4 ×杠杆A0.6 ×杠杆A = 12杠杆A = 20cm所以,物体A到杠杆左端的距离为20cm。
3. 第三题一个杠杆两端的物体分别为一个质量为0.2kg的物体A和一个质量为0.3kg的物体B,物体A位于杠杆右端,物体B位于杠杆左端,杠杆的长度为40cm。
求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距离。
解答:根据杠杆定律:物体A ×杠杆A = 物体B ×杠杆B(0.2kg ×杠杆A) = (0.3kg ×杠杆B)0.2 ×杠杆A = 0.3 × (40 - 杠杆A)0.2 ×杠杆A = 12 - 0.3 ×杠杆A0.5 ×杠杆A = 12杠杆A = 24cm所以,物体A和物体B之间的距离为24cm。
1.请注明图中杠杆的支点:2.用图所示的杠杆提起重物.O是杠杆的支点,在 A 点用力,在图中画用心F的力臂,并用字母G表示.3.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4.如图中均匀直棒OA可绕 O点转动,请分别画出水平拉力F和重力G的力臂.5.如图为用起子开汽水瓶盖的时候,杆的支点O地址,及手作用在起子上力的力臂.请在图中表示.6.试在图上画出F1和F2的力臂7.在右图中画用心F对支点O的力臂,并用字母G表示.8.以下列图中的铡刀属于杠杆,试画出它的动力臂和阻力臂.9.画出并注明图中F、G对支点O的力臂.10.画出图中各力的力臂.11.画出图中 F 1 和 F 2 的力臂 G 和 G .12 12.画出图中杠杆所受各力对于点 O 的力臂(不计杠杆所受的重力)13.图中杠杆所受的重力 G 和拉力 F的力臂.14.试在图中画出汽车刹车踏板上动力F1 的力臂 G 和阻力 F2 的力臂 G .1 215.画出图中,加在杠杆上的动力 F的力臂.16.以下列图,试画出杠杆 OA 所受力的力臂( OA 杆的质量忽略不计)17.图中,均匀直棒 AB 可绕 A 点转动,在 B 端加一竖直向上的 40 牛顿的力 F,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试作出该棒所受重力的图示及重力的力臂.18.画出图中力 F 1 和F 2 的力臂,并用G 和 G 分别注明.1219.画出图中杠杆所受各力对于支点 O 的力臂(不计杠杆所受重力)20.在图所示的各杠杆中,O 是支点,试分别画出 F1, F2 的力臂 G 1, G 2.21.以下所示的杠杆中, O 是支点,在图上画出F 、F 2 的力臂,并且用 G 、 G 表示它112们.22.画出以下各力的力臂(如图)23.画出以下各力的力臂(如图)24.如图中的点 O 是杠杆的支点,画用心 F 1 和 F 2 的力臂,并用字母G 和 G 注明.1225.画出图中 F1 和F 2 的力臂.26.在图中,画用心 F 1 和F 2 对杠杆支点 O 的力臂,并分别用字母G 和 G 表示.1227.以下列图,一木杆可绕固定轴 O 自由转动,木杆在水平拉力 F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试在图上画出拉力F和木杆重力 G 对 O 点的力臂.28.画出图 1 和图 2 中各力的力臂.29.以下列图的杠杆,左边挂有两个各重 10 牛顿的相同钩码,在一个大小为 30 牛顿,方向竖直向下的力作用下,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试在图中合适的地址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这个力.30.人的前臂是费力杠杆,当曲肘将手中重物举起时,肘关节O是支点,肌肉缩短,动力F1作用在A点上,阻力F2作用在 B 点上,请在图中画出各力的力臂,在你所画的图中:----表示F1的力臂,_____表示F2的力臂.31. O 为支点, AO=60cm , OB=40cm , BC=30cm ,在杆上某处挂一物体,要使杠杆在图示地址平衡.请在图中画出最小的动力F1、动力臂 L 1和物体受到的重力表示图.32. 3.如图为某一轻质杠杆,其中O点为支点,在B点悬挂一物体,要使杠杆在图中地址处于静止(平衡)状态,在图中的 A 点画出所需的最小力 F 的表示图及其力臂.33.如图为某一轻质杠杆,其中O 点为支点,在 B 点悬挂一物体,要使杠杆在图中地址处于静止(平衡)状态,在图中的 A 点画出所需的最小力 F 的表示图及其力臂.34.用以下列图的杠杆提起重物, O是杠杆的支点,若在 A 点用力,在图中画用心F的力臂,并用字母 G表示35.用道钉撬来撬铁路枕木上的道钉,O是支点,在图中作出它的动力臂和阻力臂.36.以下列图的杠杆中,O是支点.画用心F1、F2的力臂,并用字母G1、G2表示.37.先在图中找到支点的地址,尔后依照情况确定动力和阻力,再画出各力臂:38.以下列图装置中, O是支点, AO= BC=40 厘米, OC= 30 厘米,在 A 端悬挂 50 牛顿的重物时,在 B 端最少应加多大的力才能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试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这个力.39. .( 1)以下列图,一把茶壶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茶壶所受的重力G 的表示图.(2)以下列图的茶壶在倒茶时相当于一个杠杆,现以O 为支点,在 A 点处提壶耳向杯中倒水,请画出作用在 A 点的最小的动力 F 及其对应的力臂l.40. 地震抢险中一项深重的任务是清理公路上的巨石、以下列图,抢险队员用撬棍AB 伸到一块巨石的下面,尔后以下端 A 为支点逆时针撬动、已知棍长AB=1 、5m, AC=0 、 25m,撬棍与巨石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方向与撬棍垂直、若要撬动这块巨石,在 C 处最少要对巨石施加6000N 的力、问:抢险队员在图中的撬棍上怎样施加力时最省力?这个最小的力是多大?41.如图所示,画出使杠杆AB 在图地址静止时所用最小力 F 的作用点和方向42.现将一石磙推登台阶,请你在图上画出最小力的表示图.43.如图,用最小的力撬动石块,请画出这个力的表示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44.羊角锤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工具,请你在图中画出拔钉子时在羊角锤上施加的最小力.45( 2009?太原)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时(以下列图),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支点为O,他的重心在 A 点,支撑力为F,请画出重力和支撑力 F 的力臂.46.以下列图,均匀杆可绕O 转动,在力 F 作用下静止在水平川址,L 为 F 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杆重力G 表示图和力 F 的方向.47.( 2006?锦州)请在图中画出用瓶起子启瓶盖的动力F1的力臂 L 1和阻力 F248.以下列图的钢丝钳,其中 A 是剪钢丝处, B 为手的用力点,O 为转动轴(支点),右图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表示图.请在图中画出钢丝钳剪钢丝时的动力臂L 1和阻力 F2.49.以下列图,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 A 点处的动力, O 为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 L 1和抽水机手柄B 点处碰到的阻力力F2.。
杠杆综合练习一、作图题1、如图8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画出(1)绳子AB对杆拉力F1的力臂L1.(2)渔网对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L2.3、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1所示,请你在右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4、画出图2中各力的力臂图1 图25、图3是使用道钉撬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力的示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力臂。
6、如图4所示,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图3 图4二、实验题7、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节。
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1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____________个。
(3)如图21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调(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图乙所示的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左边的钩码向(填“左”或“右”)移动格。
(3)实验中,要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
三、计算题9、某工地在冬季水利建设中设计了一个提起重物的机械,如图是这个机械一个组成部分的示意图.OA 是个钢管,每米长受重力为30牛顿;0是转动轴;重物的质量m为150千克,挂在B处,0B=1米;拉力F 加在A点,竖直向上.取g=1 0牛/千克.为维持平衡,钢管OA为多长时所用的拉力最小?这个最小拉力是多少?10、小华用一根长6米、半径7.5厘米的均匀粗木棒为爸爸设计了一架能搬运柴草的简易起重机(如图所示)。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引言:杠杆在物理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用于将力量或运动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杠杆原理并解决杠杆相关的问题是非常基础的物理知识。
本文将提供一些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杠杆原理的理解。
题目一:平衡杠的应用小明想在家中制作一个平衡杠,他找来了两个木块,一个浴球和一个木棍。
他将浴球放在一个木块的一端,然后用木棍将另一个木块和浴球连接在一起。
小明想知道当浴球和木块的重量不同的时候,平衡杠将会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为什么?题目二:力点的应用小红正在学习如何使用杠杆。
她有一个木棍,并在一端放置了一个小球。
然后她用一只力臂来推动木棍的另一端。
她发现当力臂离球的位置越远,木棍就越容易转动。
她想知道力臂的长度对杠杆的作用力有何影响?为什么?题目三:力臂的计算小明正在进行一项实验来测量一把锤子的杠杆运动。
他使用一个长木板作为杠杆,将锤子的一端放置在木板上。
他发现锤子在杠杆上运动的距离是力点的三倍。
小明想知道这把锤子的力臂是多长?题目四:力矩的计算小红使用杠杆装置举起了一个重物。
她测量了施加在杠杆上的力为10牛,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为0.5米。
小红想知道这个杠杆的力矩是多少?题目五:杠杆的平衡小明使用一个杠杆将一根木棒固定在椅子上。
他想要使杠杆保持平衡。
他可以选择在木棒的哪个位置放置力点?为什么?如果他希望在杠杆的一端施加100牛的力,力点应该放在哪里?结论:通过解答以上的练习题,初三学生可以对杠杆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这些练习题涉及杠杆的使用、力臂的影响以及力矩的计算。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对杠杆的应用与平衡的理解,学生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比如在DIY制作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
虽然杠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但它是理解简单机械原理、力学原理以及其他更复杂的物理概念的基础。
因此,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杠杆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11.1 杠杆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工人师傅使用如下图的剪刀修建树枝时,常把手尽量远离剪刀轴O,这样做的目的是〔〕A. 增大阻力臂更省力B. 减小阻力臂更省力C. 增大动力臂更省力D. 减小动力臂更省力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只有杠杆静止不动时,才能称为杠杆平衡B. 杠杆匀速转动,也可以称为杠杆平衡C. 杠杆平衡时,支点必须在杠杆的中间D. 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才能称为杠杆平衡3.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A. 两个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B. 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C. 小孩的重力和他们各自到支点的距离的和一定相等D. 小孩的重力和他们各自到支点的距离的乘积一定相等4.某人用力抬起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均匀杠杆的B端,F始终与直杆垂直,如下图,那么在抬起直杆的过程中〔〕A. F逐渐变大B. F逐渐变小C. F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5.如下图,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钩码都相同。
以下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1)在杠杆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2)在杠杆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钩码;(3)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个小格;(4)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个小格。
〔〕A. (1)(3)B. (2)(4)C. (2)(3)D. (1)(4)6.如下图,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假设将两边所挂的钩码各减去一个,杠杆将〔〕A. 仍继续保持水平平衡B. 右端上升,左端下降C. 右端下降,左端上升D. 无法确定杠杆的运动状态7.如下图,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弹弹簧测力计从位置A逆时针转到位置B,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上每格等距.用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平衡,但采用这种方式是不妥当的.这主要是因为〔〕A. 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B. 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C. 力臂与杠杆不重合D. 力和力臂数目过多9.如下图,形状规那么、密度均匀的木板AB放在水平桌面上,OA=2OB.当B端挂30 N的重物G时,木板A端刚刚开始翘起,木板重为〔〕A. 10 NB. 15 NC. 30 ND. 60 N10.一根原木放在水平地面上,粗略估计它的质量时,我们视其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现抬起一端使它稍离地面需要500N的力〔g=10N/kg〕,那么原木的质量大约为〔〕A. 50kgB. 100kgC. 250kgD. 500kg二、填空题〔共6题;共15分〕11.如下图,大李和小李用一根均匀的木棒抬重物,大李为了减轻小李的负担,他可以〔写出一种合理的做法〕________;假设大李要承当3/5的力,那么小李肩头到重物挂点的距离与大李肩头到重物挂点O的距离之比是________。
2012年苏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11.1杠杆练习卷(带解析)一、填空题1.杠杆在我国古代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就是一个杠杆(如图所示),它的支点在____点,在匀速拉起吊桥时,它属于一个______杠杆。
【答案】C 省力【解析】考点定位分析:本试题考查的是杠杆的知识。
杠杆的支点是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如果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
解答过程分析:此题中支点是C 点,阻力作用在吊桥的中心,动力作用在A 点。
根据力臂的知识可知,此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它属于省力杠杆。
试题总结评价: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杠杆的概念,能准确地找到杠杆的支点。
同时会依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知道是省力杠杆。
2.不法商贩在商品交易中,把标准秤砣换成质量较小的秤砣,则称出物品的质量比真实质量偏______【答案】大【解析】考点定位分析: 本试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即F 1L 1=F 2L 2.解答过程分析: 此题中假定物体一侧是动力和动力臂,秤砣一侧是阻力和阻力臂。
不法商贩在商品交易中,把标准秤砣换成质量较小的秤砣,阻力在减小,物体的质量和对应的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秤砣的位置必须移动,即秤砣一侧的阻力臂增大,所以称出物品的质量比真实质量偏偏大。
试题总结评价: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该运用杠杆平衡条件判断。
此题中的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不变,不法商贩在商品交易中,把标准秤砣换成质量较小的秤砣,阻力在减小,所以阻力臂增大,称出物品的质量比真实质量偏偏大。
3.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硬棒AB 被悬挂起来,已知AB=6BO,当在B 处挂100N 的重物时,杠杆恰好平衡,则杠杆自身重为_________N 。
【答案】50【解析】考点定位分析: 本试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和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即F 1L 1=F 2L 2.解答过程分析: 此题中假定杠杆的自重是阻力,所挂的重物是动力。
初三杠杆练习题杠杆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初中物理中的一项基础知识。
了解和掌握杠杆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对学习其他物理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些初三杠杆练习题,帮助同学们巩固对杠杆的理解和应用。
1. 问题:某物体的质量是50kg,放在杠杆上,距离力的作用点2m 远处放置一个重量为200N的物体,使杠杆平衡,那么力的作用点距离杠杆的支点多远?解析: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力的力矩相等。
该题可以利用力矩的计算公式进行求解。
力矩的公式为:力的大小 ×力臂。
设力的作用点距离支点的距离为x,则有:200N × 2m = 50kg × g ×x解得:x = 0.8m答案:力的作用点距离杠杆的支点0.8m远。
2. 问题:一根杠杆两端放置着两个分别为8N和12N的力,且力的作用线都在杠杆正上方,那么使杠杆平衡的支点距离力为8N的一端距离是多少?解析:同样利用杠杆平衡原理解题。
设支点距离力为8N的一端距离为x,则有:12N × x = 8N × (x + 1.5m)解得:x = 3m答案:支点距离力为8N的一端距离3m。
3. 问题: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放置在杠杆的左端,支点离物体位置的距离为4m。
为了平衡杠杆,右端需要施加多大的力?解析: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力的力矩相等。
设右端的力为F,则有:10kg × g × 4m = F × 2m解得:F = 20N答案:右端需要施加20N的力。
4. 问题:一个杠杆平衡时,左端施加的力为20N,离支点的距离为2m,右端施加的力为10N,离支点的距离为6m。
物体的质量是多少?解析:利用杠杆平衡原理,力的力矩相等。
设物体的质量为m,则有:20N × 2m = 10N × 6m + m × g × 4m解得:m = 5kg答案:物体的质量为5kg。
这是一些简单的初三杠杆练习题,通过解题可以巩固对杠杆平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九年级物理11.1《杠杆》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在下列关于杠杆上支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支点必须在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B.每个杠杆的支点都在固定不变的地方C.杠杆上的支点有时候根据需要是可以选择的D.支点就是指杠杆的一端2、小星学习了杠杆后,他把了解到的日常生活中的杠杆进行了分类,如图所示.其中作用特点相同的一组是()A.钳子、理发剪刀、独轮车、铁锹B.钳子、理发剪刀、独轮车C.理发剪刀、铁锹、钓鱼竿D.钳子、独轮车、铁锹3、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4、人体内的杠杆大多是由肌肉和骨骼组成的.图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咬东西B. 抬起手臂C. 踮起脚尖D. 抬起头5、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弹弹簧测力计从位置A逆时针转到位置B,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A.变大B. 变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6、如图所示,用一个直杆把飞机机翼模型固定在轻质杠杆上,直杆始终与杠杆垂直。
用同一弹簧测力计在a、b、c几种不同情形下拉杠杆,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力计在a位置时的示数比模型和直杆的总重大B.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后,比a位置的示数小C.测力计从a位置移至c位置后,比a位置的示数大D.测力计在c位置时,对模型水平向右吹风,示数变大7、下列有关支点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支点必须在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之间B.支点一定在杠杆的一端C.支点可以在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之间,也可以不在两个力的作用点之间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夹子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在图4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我们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省力的B. 当我们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省力的C. 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的D. 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的9、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木杆,A端细线下所挂50N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在B点加竖直向下的力F=15N作用时,木杆恰能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细线竖直.已知OA=15cm,OB=5cm,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A.65N B.50N C.45N D.15N10、如图所示的杠杆,每个砝码重均为1牛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在杠杆两边各减去一个砝码,则:( )A. 杠杆保持平衡B. 杠杆左边向下倾C. 杠杆右边向下倾D. 无法判断11、如图,用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力F,把杠杆OA从图示位置缓慢拉至水平的过程中,力F 的大小将:( )A.变大B. 不变C. 变小D. 不能确定12、《墨经》最早记述了秤的杠杆原理。
1初中物理(杠杆)练习题训练1、如图6所示,人用钓鱼杆钓鱼时,鱼钩已经钩住了鱼,鱼还在水中时,会感觉鱼很轻,当钓鱼的人刚把鱼从水中拉离水面时,就感觉鱼变“重”了,在钓鱼过程中,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A .钓鱼杆是一个费力杠杆B .鱼离开水后不再受到水的浮力作用C .鱼离开水后受到的重力增大了D .鱼离开水后钓鱼线对钓鱼杆的拉力增大了2、小李想测量食用油的密度ρ油,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
小李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
找来一根均匀轻质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 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将一密度未知的金属块B 挂在硬棒左端C 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 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D ,如图18所示。
下面是小李测出ρ油 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海2) (1)用刻度尺测出OD 的长度L o ;(2)将适量水倒入烧杯(水的密度为ρ水 为已知),金属块B 没入水中且不碰烧杯,把重物A 从D 处移动到E 处时(E 点未标出),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将金属块B 取出;(3)将适量油倒入另一烧杯,金属块B 没入油中且不碰烧杯,将重物A 从E 处移动到F 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将金属块B 取出,用抹布擦干;(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
3、如图7所示,杠杆AB 的A 点挂边长为10cm 的正方体C ,B 点挂体积为2000cm 3实心小球D ,AO:OB=1: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D 静止在空中,C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 1;若将小球D 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未接触到容器底),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C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2比 p 1增大了4000Pa ,A 点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0N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g 取10N/kg )A .小球D 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20NB .小球D 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40NC .该液体的密度是2.0×103 kg/m 3D .小球D 的密度是1.0×103 kg/m 34、如图4所示,一根杠杆可绕O 点转动,B 处挂着一重物G ,如果在A 点施加一个如图所示的动力F 使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平衡,则该杠杆为A .费力杠杆B .省力杠杆C .等臂杠杆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杠杆两端悬挂A 、B 两个物体,已知:OD=2OC 。
初三数学杠杆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杠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杠杆可以将力的方向进行改变B. 杠杆的作用是改变力的大小C. 杠杆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D. 杠杆可以改变力臂的长度2. 在杠杆平衡条件中,支点两侧的力矩是否相等?A. 相等B. 不相等C. 无法确定D.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相等3. 以下哪个是杠杆的支点?A. 杠杆的一端B. 杠杆的中间C. 杠杆的另一端D. 杠杆的两端之间任意一点4. 下列哪个可以让杠杆的力矩增大?A. 增大施力点到支点的距离B. 减小杠杆长度C. 改变杠杆的材质D. 改变支点的位置5. 下列哪个是杠杆组成的必要条件?A. 杠杆必须是刚性的B. 杠杆必须是弹性的C. 杠杆必须是透明的D. 杠杆必须是导电的二、填空题:1. 若一个杠杆在支点的左侧施加的力的力矩为15N·m,杠杆右侧施加的力的力矩为30N·m,则该杠杆处于_________状态。
2. 杠杆平衡条件中,力矩的单位是_________。
3. 若杠杆平衡条件成立,力臂的长度为2m,施加的力为10N,则支点另一侧所需的施加力为_________。
4. 若一杠杆平衡,支点两侧的力矩分别为10N·m和20N·m,则支点两侧的力的比值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1. 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位于一个杠杆的左侧,施加在物体上的力为30N,杠杆的长度为3m,支点到杠杆左侧的距离为2m。
求杠杆的平衡位置。
2. 一个杠杆的质量为2kg,长度为4m,支点到杠杆右侧的距离为1.5m。
杠杆的左侧施加了一个力矩为20N·m的力。
求在右侧施加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3. 一个杠杆的长度为5m,支点到杠杆右侧的距离为1m。
支点右侧施加的力为40N,其力矩为200N·m。
求在杠杆左侧施加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四、解析题:小明用一根杠杆将一个物体抬起来,杠杆的一端放在地面上作为支点,杠杆的另一端与物体相连。
l l t h i ng i nt he i rb ei n ga 杠杆(1)一、填空题1.一根硬棒,在_________________下能绕着_____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支点是______;动力是______;阻力是_________________;阻力臂是 _________________.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工具属于杠杆的有_____、_____、_____等.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如果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当杠杆平衡时,动力是阻力的_________________ 倍.3.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80 N ,动力臂是40 cm ,阻力臂是10 cm ,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_____.4.在下列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中:省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①撬棒②天平③筷子④铡刀⑤脚踏刹车⑥镊子⑦ 起子⑧钓鱼杆5.一条扁担长1.5 m ,前端挂200 N 重的货物,后端挂300 N 重的货物,肩膀应离扁担的前端_____ m 才能使其刚好平衡.6.如图12—6所示,用一个小小的弹簧秤,竟然称出了大象的重,他用了一根10 m 长的槽钢,当槽钢呈水平平衡时,弹簧秤和大象到悬挂点的距离分别是9.54 m 和0.06 m ,若弹簧秤指示着20 kg 的重量,则大象和铁笼共重约_____t.二、选择题7.在图12-7中,杠杆有可能平衡的是A.甲图的杠杆B.乙图的杠杆C.丙图的杠杆D.丁图的杠杆8.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处于平衡,此时A.两个小孩重力一定相等 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C.两个小孩质量一定相等 D.两边的力臂与小孩重力的乘积相等9.一个杠杆已经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这个杠杆上再施加一个作用力,则A.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动力一边B.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加在阻力一边C.杠杆仍有可能平衡,只要这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D.杠杆不可能平衡,因为多了一个力10.如图12—8所示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A 点上的力分别为F 1 、F 2 、F 3 ,其中最小的力是A.沿竖直方向的力F 1最小 B.沿垂直杠杆方向的力F 2最小C.沿水平方向的力F 3最小 D.无论什么方向用力一样大图12—6图12—7图12—8an dAl l t h i ng si nt he i rb ei n gfo rs o m 11.如图12—9所示,把一根均匀的米尺,在中点O 支起,两端各挂四个钩码和两个钩码,恰好使米尺平衡,按下列方式增减钩码或移动钩码,下列几种方式仍能保持米尺平衡的是A.两边各加一个钩码B.两边钩码各向外移动一格C.左边增加一个钩码,右边向外移动一格D.左右两边的钩码各减少一个12.如图12—10所示,一直杆可绕O 点转动,杠杆下端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杠杆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直杆A.始终是省力杠杆B.始终是费力杠杆C.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三、作图题13.在图12—11的两个图中,画出各力的力臂.14.如图12—12所示,杠杆的B 端挂一重物,在A 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置上,试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四、计算题15.有一根1.5 m 长的杠杆,左端挂300 N 的物体,右端挂500 N 的物体,若不计杠杆重力,要使杠杆平衡,支点应在什么位置?如果两端各加100 N 的重物,支点应向哪端移动?移动多少?图12—图12—10图12—11图12—12i nt he i rb e图12—16第四节杠杆(1)一、填空题1.力的作用固定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使杠杆转动的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台秤剪刀钳子2.F1L1=F2L20.23.320 N4.①④⑤⑦③⑥⑧②5.0.9 m6.3.18二、选择题7.D 8.D 9.C 10.B 11.C 12.C三、作图题13.略14.略四、计算题15.支点距离左端0.9375 m 支点应向左端移动移动3.75 cm第四节杠杆(2)一、填空题1.平衡状态杠杆两端的调节螺母水平2.F1L1=F2L2几分之一3.2004.3 竖直向上5.5006.4∶37.左动力臂阻力臂8.费肱二头肌收缩较小的距离,手能抬起较大的距离二、判断题9.(×)10.(√)11.(√)12.(×)13.(√)三、选择题14.C 15.A 16.A四、实验题17.水平力臂平衡螺母右钩码左18.实验次数1:4.9 0.49 4.9 实验次数2:58.8 20 58.8五、计算题19.78.4 N20.(1)1100 N(2)距细端1.36 m。
物理杠杆专项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所示,在均匀杠杆的A处挂3个钩码,B处挂2个钩码,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50g,若在A,B两处各加1个钩码,那么杠杆A.右边向下倾斜 B.左边向下倾斜C.仍保持水平位置平衡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2.如图所示,体积之比为1:2的甲、乙两个实心物块,分别挂在杠杆两端,此时杠杆恰好水平平衡,则甲、乙两个物块的密度之比为A.1:1 B.1:2 C.2:1 D.4:13.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B.核桃夹子 C.撬棒 D.食品夹子4.下列图中的简单机械,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A.自行车的脚踏装置 B.盘山公路C.划船用的船桨D.动滑轮5.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2cm,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力臂为0.08m B.此时为省力杠杆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D.钩码总重为2N6.如图,O为拉杆式旅行箱的轮轴,OA为拉杆.现在拉杆端点A处施加力F,使箱体从图中位置绕O点缓慢逆时针转至竖直位置.若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则力F的方向应A.垂直于OA B.竖直向上 C.沿OA向上D.水平向左7.如图所示,手持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OA=80cm,AB=20cm,则物体的重是A.20N B.4NC.1.25N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8.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且刻度均匀,各钩码质量相等,如果在杠杆两侧挂钩码处各增加一个质量相等的钩码,杠杆会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9.小明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三次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操作是A.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在去掉钩码的一侧竖直向下拉B.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C.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在去掉钩码的一侧竖直向上拉D.去掉一侧钩码,在挂钩码的一侧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10.如图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装置,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但杠杆仍然保持水平平衡.关于拉力F的大小及其力臂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F变小,力臂变小B.F变大,力臂变大C.F变小,力臂变大D.F变大,力臂变小11.如图所示的四种用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用夹子夹取盘子B.托盘天平C.用筷子夹食品D.用起子起瓶盖12.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 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AC⊥OB.哪条线段表示力F的力臂A.AB B.AC C.AO D.BO二.填空题共15小题13.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悬挂4个钩码每个钩码重0.5N,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再次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将测力计转向图中虚线方向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杠杆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4.如图所示,杠杆水平放置且自重忽略不计,O是支点,左侧挂一重物,动力F1大小为3N,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的重力为N.此时杠杆属于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15.如图所示,一长为3m的粗细不均匀的水泥电线杆,用竖直向上的力F1=1200 N可将A端抬起B端仍在地面上,用竖直向上的力F2=600 N可将B端抬起.则该水泥杆重G= N,重心与A端距离x= m.16.如图所示,AB为一轻质杠杆,O为支点,在O点两侧分别悬挂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两球分别远离O点向外移动相同的距离未脱离杠杆,则选填“铜球”或“铁球”一端下降.17.如图所示是室内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时桶盖开启,根据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开启桶盖时.我们忽略掉等次要因素,抓住可以绕固定点O2转动的主要因素,可以把桶盖看作一个.18.如图所示,在已经处于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的A点悬挂两个总重为2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则拉力应为N,此时的杠杆属于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如果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在支点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图中的杠杆,能较为精确地测量出悬挂物体的最大质量为kg.g取10N/kg19.如图中,车和砖头总重1000N,则人手向上的力F= N,这个独轮车属于杠杆.20.如图所示是列车上常用的手推车,车内货物均匀摆放.车前行时,需经过障碍物.当车的前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若手推车和货物总重200N,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为2:3,则服务员作用在扶把上的动力为N.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竖直向上提扶把,这种情况下,手推车可以视为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21.如图,一质量分布均匀、重为80N的铁球与轻杆AB焊接于A点后悬挂于竖直墙壁的B 点,轻杆的延长线过球心O,轻杆AB的长度是铁球半径的三分之二,在铁球上施力,可以使铁球绕B点转动,要使铁球刚好离开墙壁,施加在铁球上的力至少为N,请在图中画出此力的示意图.右上图22.如图甲所示,杠杆调节水平平衡后,在A处挂3个钩码,要想杠杆继续保持不平衡,则需要在B处挂个钩码,如图乙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为了提高重物P,用一个跟杠杆保持垂直的力使杠杆由竖直位置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杠杆选填“始终省力”、“始终费力”、“先省力后费力”或“先费力后省力”23.如图所示,O为轻质杠杆的支点,OA=40cm,AB=10cm,B点所挂物体重60N,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在A点至少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为N的动力,这是一个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24.某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挑着同一物体行走,甲图中肩受到的压力乙图中肩受到的压力;甲图中手施加的力乙图中手施加的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木板AB长1.6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4m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绳的拉力是8N,木板水平平衡.1在图上作出绳拉木板的力臂;2求重物G的大小为多少3然后在O点的正上方放一质量为0.5kg的小球,若小球以20cm/s的速度由O点沿木板向A 端匀速运动,问小球至少运动多长时间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取g=10N/kg,绳的重力不计选做26.如图是一根曲杆,可绕O点转动,C点处悬挂着一个物体.若在A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画出这个力F和它的力臂.27.根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明通过调节杠杆右端的螺母向移动左/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进行下面的实验探究.2要使图乙中杠杆平衡,应在a处挂个钩码题中的每个钩码都是相同的.3当弹簧测力计由图丙的竖直地拉着变成倾斜地拉着,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不变/变小.4有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没有选填序号:①改变力的大小②改变力的方向③改变力的作用点④多次进行实验.5小明对原来装置进行改装如丁图,与丙图比较,同样用竖直向上的力,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机械效率高的是丙/丁图;若利用丁图,小明两次将钩码分别挂在A 点和C点,使钩码上升同样的高度,那么机械效率A/C/一样的高.答案:一.选择题:1.A;2.D;3.D;4.C;5.D;6.B;7.B;8.A;9.D;10.D;11.D;12.C;二.填空题:13.1;变大;14.6;省力;15.1800;1;16.铜球;17.桶盖的形状;杠杆;18.1.5;省力;3;19.300;省力;20.300;省力;21.30;22.5;先省力后费力;23.75;费力;24.小于;小于;27.右;1;变大;②;丙;C;。
苏科版初三物理上学期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一节杠杆同步练习基础过关一.单选题1. 图(a)所示的杠杆是水平平衡的。
如果在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等重的物体,如图(b)所示,则杠杆( )A. 右端下沉B. 左端下沉C. 要保持平衡应将左端的物体向右移动D. 要保持平衡应在右端再加挂一个物体2. 如图所示,小明在按压式订书机的N点施加压力,将订书针钉入M点下方的纸张中,下面图中能正确表示他使用该订书机时的杠杆示意图是( )A. B. C. D.3. 如图所示用剪刀将一张纸片缓慢地一刀剪断的过程中,阻力臂L阻和动力F动的变化情况是( )A. L阻不变,F动变大B. L阻不变,F动不变C. L阻变大,F动变大D. L阻变大,F动不变4. 如图,下列⼯具使⼯时能省距离的杠杆是( )A.镊⼯B.开瓶起⼯C.钳⼯D.独轮车5. 如图所示,以硬尺上某位置为支点O,在尺上挂一重3N的物体M,在尺上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杠杆保持水平静止,尺的质量不计.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此杠杆的支点在5dm处B. 此杠杆的支点在0处C. 此杠杆是费力杠杆D. 此杠杆是省力杠杆二.填空题6. 现要使用撬棒将石块1撬起.如图所示,若在撬棒的D点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则撬棒的支点是__________点;若在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则撬棒的支点是__________点.7.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他的重心在AA处,脚部的O点可以看成是_________点,地面对手施加的力相当于_________力,该同学所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是_________力.这两个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_________(相反/相同).8. 学校里面常用的一种移动指示牌,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AB为指示牌牌面,CD和BE为支架。
指示牌被风吹倒时(风向如图所示)可看做杠杆,则支点是 ______ 点(填图中字母);按图中所示尺寸比例,它属于 ______ (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初中物理真题:2020~2021学年初中物理杠杆同步练习(二)一、填空题(共9题)1.如图,杆秤是民间的一种测量工具。
使用时,将待测物体挂在秤钩A上,用手拎住秤纽B或C(相当于支点),秤砣D在秤杆E上移动,当秤杆水平平衡时就可以在秤杆上读出读数。
(1)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杆秤应该是一种测量大小的工具。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使用杆秤时,当从秤纽C换到秤纽B时,最大测量值将变。
2.我们在学习杠杆原理时知道阿基米德有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小刚同学对此产生了疑惑,他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地球的质量为6×1024kg。
并且假设支点距地球1m,阿基米德给杠杆的最大压力为600N,则阿基米德需要一根约为m的轻质杠杆。
即使他以100km/h的速度(相当于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匀速1cm,也需要年(1年约为104小时)。
小刚据此指出这一豪言壮语是不可能实现的。
你对小刚同学的做法有何评价。
3.如图所示,一轻质杆OC能绕O轴转动,A为中点,每个钩码重1牛。
用弹簧秤在C处沿CB斜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秤读数为F1;再将弹簧秤竖直往上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秤读数为F2。
则F1_____F2(选填“>”、“”或“=”),F2=牛。
4.图9是小华利用杠杆提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B的示意图。
杠杆CD可绕支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C:OD=1:2,物体A为配重,其质量为200g。
烧杯的底面积为75cm3,物体B的质量为320g,它的体积为40cm3。
当物体B浸没在水中时,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1。
当用力拉物体A,将物体B提出水面一部分以后,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竖直向下拉物体A的力为F,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2。
若p1与p2之差为40Pa,则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__N。
(g取l0N/kg,杠杆的质量、悬挂物体A和物体B的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5.如图所示,大李和小李用一根均匀的木棒抬重物。
初三物理杠杆练习题1. 已知一个杠杆系统中,一个质量为500g的物品位于离杠杆支点30cm的位置处,另一个质量为800g的物品位于离支点15cm的位置处。
求支点处施加的力。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得出:500g × 30cm = 800g × 15cm简化计算:10 × 30 = 16 × 15300 = 240显然上式不成立,所以杠杆不处于平衡状态,无法求得支点处施加的力。
2. 在一个杠杆系统中,一个质量为2kg的物品位于离支点1m的位置处,杠杆的长度为4m。
求支点处需施加的力。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得出:2kg × 1m = F × 4m简化计算:2 = 4FF = 2/4 = 0.5kg所以支点处需施加的力为0.5kg。
3. 在一个杠杆系统中,支点处的力为100N,杠杆的长度为2m,另一侧的力臂长度为4m。
求另一侧所受的力的大小。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得出:100N × 2m = F × 4m简化计算:200 = 4FF = 200/4 = 50N所以另一侧所受的力的大小为50N。
4. 在一个杠杆系统中,物体A位于支点的左侧,物体B位于支点的右侧,物体A的质量为3kg,物体B的质量为2kg,物体A与支点的距离为50cm,物体B与支点的距离为80cm。
求两物体间的力的大小。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得出:3kg × 50cm = 2kg × 80cm简化计算:150 = 160显然上式不成立,所以杠杆不处于平衡状态,无法求得两物体间的力的大小。
5. 在一个杠杆系统中,一个质量为5kg的物品位于离支点2m的位置处,另一侧需施加的力为200N,另一侧的力臂长度为4m。
求支点处施加的力。
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得出:5kg × 2m = 200N × 4m简化计算:10 = 800显然上式不成立,所以杠杆不处于平衡状态,无法求得支点处施加的力。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第1节杠杆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以下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开瓶起子B.镊子C.钢丝钳D.独轮车【答案】B【解析】杠杠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省力杠杠;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费力杠杠;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等臂杠杆,起子、钢丝钳、独轮车都是省力杠杠,镊子是费力杠杠.选B.2.在日常生活中,用10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一个定滑轮B.一个动滑轮C.杠杆D.斜面【答案】A【解析】根据题要求必须能够完成任务的应是省力杠杆,不能够完成的只能是等臂或费力杠杆3.如下图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一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解析】核桃夹、手推车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船桨、碗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所以属于费力杠杆的一组是①②。
应选A。
4.如下图的杠杆中,使用时能省距离的是〔〕A.开瓶器B.老虎钳C.食品夹D.核桃夹【答案】C【解析】使用杠杆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费力杠杆。
A. 开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A不合题意;B. 老虎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B不合题意;C. 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省距离;故C符合题意;D. 核桃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
故D不合题意。
应选C.5.如下图的四种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独轮车B.镊子C.钢丝钳D.扳子【答案】B【解析】独轮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A不符合题意;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B符合题意;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C不符合题意;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不符合题意.应选B.6.以下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羊角锤 B.筷子C.起瓶器D.独轮车【答案】B【解析】分析问题的关键找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假设动力臂大于阻力臂那么省力,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羊角锤、起瓶器和独轮车都是省力杠杆;筷子的支点在上端点,手到上端点为动力臂,所夹物体到上端点为阻力臂,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7.如下图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假设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再加一个钩码(钩码的质量都相同),杠杆将( )A.还继续处于水平平衡B.右端上升,左端下降C.右端下降,左端上升D.无法确定杠杆的运动状态【答案】C【解析】原来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加上相同的钩码,应由增加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来判定.设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左侧力臂为L,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3mgL=2mgL右,解得:;两端增加一个钩码后,左侧力和力臂的乘积为4mgL,右侧力和力臂的乘积为,那么右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大,所以杠杆右端下降,左端上升,故ABD错误、C正确.应选C.8.如下图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机械或工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B、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C、起瓶子的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D、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应选B.9.如下图是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筷子B.瓶起子C.羊角锤D.独轮车【答案】A【解析】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四、杠杆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驱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________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_________;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_________,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_________。
思路解析: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是杠杆的五要素,要注意的是力臂指的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而不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长度,所以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答案: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试验中,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这就是杠杆的平衡条件。
答案:F1·l1=F2·l23.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_________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_________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是_________杠杆。
(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思路解析: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等臂杠杆。
答案:费力省力等臂4.判断下列物体中,哪些属于杠杆()A.夹取物体的镊子B.拔铁钉的羊角锤C.杂技演员手中的水流星D.打气筒中的活塞杆思路解析:杠杆是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杂质演员手中的水流星,尽管绕绳的一端转动,但它是软绳,而不是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绕某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所以它不是杠杆。
打气筒的活塞杆也不是杠杆,尽管是硬棒,但它不是绕某固定点转动,而是上下移动。
夹取物体的镊子可以绕它的上端转动;拔钉子的羊角锤也是弯曲的硬棒,它在拔钉子时,绕与木板接触的那一点转动。
所以夹取物体的镊子和羊角锤都是杠杆。
答案:AB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关于杠杆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必须是一根直棒B.杠杆不一定要有支点C.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D.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总是使杠杆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思路解析:根据杠杆的定义,杠杆使能绕固定点(支点)转动的硬棒,因此一定要有支点,并且两个力反向并能使杠杆转动,而且可直可弯,因此AB不对,应选CD。
答案:CD2.杠杆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阻力越大,动力一定越大B.阻力臂越短,动力臂一定越长C.当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一定越小D.动力臂和阻力臂一定是相互垂直的思路解析:从杠杆平衡条件知: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以得出当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为一定值时,动力的大小与动力臂的长短成反比,欲使动力越小,动力臂必须越长。
答案:C3.一根重100 N的均匀直铁棒放在水平地面上,抬起一端所需最小的力是()A.50 NB.75 NC.25 ND.100 N思路解析:人抬起铁棒一端时,另一端始终与地面接触,是杠杆的支点,重力是杠杆的阻力,因为棒均匀,重心在中点,所以阻力臂是一半棒的长度;人抬棒用的力是动力,动力臂是整个棒的长度,代入杠杆平衡公式,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倍,所以动力是阻力的二分之一。
答案:A4.(2010江苏南通中学高三一模)如图13-4-1所示,有一根均匀铁棒,长为L,OA=L/4,重力G=600 N,为了不使这根铁棒的B端下沉,所需外力F至少应为________ N,若F的方向不变,微微抬起这根铁棒的B端,所需外力F′应为________ N。
图13-4-1思路解析:B端若下沉则会绕A点转动。
如要保证B端不下沉。
则要使杠杆对A点转动平衡,有G ·4L =F ·43L,所以F=3G =200 N;若抬起B 端,则绕A 点转动,有F ′·L=G ·2L ,所以F ′=2G=300 N 。
答案:200 N 300 N5.下图13-4-2工具中,省力杠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费力杠杆是__________;等臂杠杆是__________。
图13-4-2思路解析: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等臂杠杆。
判断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力的方法:21F F >1即12l l <1是费力杠杆;21F F <1即12l l >1是省力杠杆;21F F =1即12l l =1是等臂杠杆。
答案:(1)(3)(6)(7)(8)(9)(10) (2)(5) (4)快乐时光上语文课时,老师问同学:“谁能举例说明‘比较’这个词的确切意思?”小敏抢先回答:“一个人的头上只有3根头发是比较少的,一碗汤里有3根头发就比较多了。
”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是一种省力的机械B.杠杆的长度总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C.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力臂D.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思路解析:杠杆有省力杠杆也有费力杠杆,A 错;杠杆的动力臂与阻力臂是动力作用线与阻力作用线到支点的距离,其总长度不一定等于杠杆的长度,BC 错。
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D 对。
答案:D2.如图13-4-3所示,O 是杠杆的支点,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跟杠杆始终保持垂直的力F ,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则( ) 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 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 C.杠杆始终是等力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图13-4-3思路解析:杠杆在竖直位置时,动力臂为OA ,阻力臂为0,只要很小的动力,就可以使杠杆发生转动,所以F <G ,此时杠杆是省力的;杠杆转动到水平位置时,动力臂为OA ,阻力臂为OB ,F=OAOBG >G ,此时杠杆是费力的。
可见,杠杆从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由于动力臂先大于后小于阻力臂,所以动力先小于后大于阻力,应选D 。
答案:D3.如图13-4-4所示,等臂杠杆两端各挂一个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铝块(已知ρ铁>ρ铝),杠杆平衡,若将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将( )图13-4-4A..仍平衡B.左端下沉C.右端下沉D.无法判定思路解析:球未浸没水中之前,杠杆平衡,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 铁l 1=G 铝l 2,当两球同时浸没水中时,都要受到浮力。
因为两物体质量相同,且ρ铁>ρ铝,所以V 铁<V 铝,即铁块的体积小于铝块。
浸没水中后,铁块排开水的体积小于铝块,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液gV 排,可得F 铁<F 铝,即铁块所受浮力小于铝块所受浮力。
由此可得F 铁l 1<F 铝l 2(力和力臂乘积的改变量不等),即杠杆右端上升,左端下沉。
答案:B4.某工人将木头一头抬起,另一头支在地上,在匀速上抬的过程中,该人所用的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那么力的大小将(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保持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都属于平衡状态,因而可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列出方程求解后进行比较。
(如下图所示)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当木头一头支地时杠杆平衡,有F ×l 1=G ×l 212L L G F当匀速竖直上抬木头一端的过程中,杠杆仍平衡,有F ′×l 1′=G ×l 2′ ''='12l l G F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定理:''=1212l l l l 所以GF G F '=所以F ′=F 因此在匀速竖直上抬的过程中,该人所用力的大小保持不变。
选项C 正确。
答案:C5.二个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铝球,挂于轻质杠杆两端,当支点O 位于某处时,杠杆平衡,如图12-4-5所示。
现将两球慢慢浸没在水中后,要想使杠杆平衡,下述支点O 的移动情况中正确的是( )图13-4-5A.向铜球侧移动B.向铝球侧移动C.不需要移动D.无法判断思路解析:由于两球密度不同,质量不同,杠杆平衡时l 铝>l 铜。
当都浸没在水中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两球浮力相等,即相当于两边减少了相等的重力,但铜球一侧减少的“力×力臂”少,因此必须将支点向铜球一侧移动。
答案:A6.一个质量是60 kg的工人在工作台上粉刷楼房外侧,如图13-4-6所示,上端固定在楼顶,如果动滑轮的质量是2.5 kg,工作台的质量是7.5 kg,涂料和其他工具的质量是20 kg,当他用力使工作台匀速下落时,绳重和摩擦不计,拉力应该为__________N。
(g取10 N/kg)图13-4-6思路解析:人手拉住的那段绳子也算。
因为人和重物、动滑轮一起上升,成了被提升物的一部分,人手拉着的绳子也分担着被提升物的重力,所以分担总重的绳子段数是三段,人、物、动滑轮总质量是90 kg,则总重G=mg=900 N,所以一段绳子分担的拉力应该为总重的三分之一即300 N。
答案:3007.画出渔民扳鱼网的杠杆示意图(图13-4-7)。
图13-4-7思路解析:人拉鱼网的力沿拉绳方向,是动力。
竹竿支在河岸随拉绳而抬高将鱼网提出水面,因此竹竿的支点在河岸处。
鱼网及鱼是阻碍竹竿扳起的,是阻力。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在杠杆的示图上画力臂的方法是:先找出支点,再画出力的作用线,然后用直角三角板画出力臂。
答案:示意图如图所示。
8.如图13-4-7中,动力臂80 cm ,阻力臂2 m ,当人作用力是200 N 时,鱼网及鱼总重多少?(不计竹竿的质量)。
思路解析:题中已知动力、动力臂、阻力臂,可直接应用杠杆平衡公式求出阻力。
由F 1l 1=F 2l 2,得 F 2=211l l F =mmmN 28.0200⨯=80 N 。
答案:鱼网及鱼总重80 N 。
9.如图13-4-8所示是一弯曲的杠杆,O 是支点,OB=CA=4 cm ,OC=3 cm 。
在B 点挂一重物G=10 N ,在A 点加一力,要使杠杆平衡,力F 最小值为多大?图13-4-8思路解析:欲使力F 最小,应使力F 的力臂最大。
可连接OA ,作力F 垂直OA 即可。
杠杆平衡时,满足条件G ·OB=F ·OA式中OA=22CA OC +=2243+cm=5 cm 即10×4=F ×5 所以F=8 N 。
答案:8 N10.如图13-4-9所示,判断杠杆在匀速转动时,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 的变化?图13-4-9思路解析:力和力臂成反比,只要画出在几种情况下力臂的情况,力的大小变化就能判断了。
把重物由于重力给杠杆施加的力作为阻力。
注意:杠杆转动时,力F 始终与杠杆垂直,所以动力臂等于这个杠杆的长度始终保持不变。
转动到达水平位置的过程中重物对杠杆的阻力不变,阻力臂变大,因此阻力和阻力臂乘积变大,由于动力臂不变,杠杆要维持平衡,所以动力F 要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