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多种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化疗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07.07 KB
- 文档页数:2
第27卷第5期 2010年1O月 阿 方净阮学本(医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Medical Edition) V01.27 No.5 Oct.2010
乳腺癌患者多种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化疗临床观察
梁淑华袁美锦王金科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乳腺癌患者采用多种途径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化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630例 乳腺癌患者按穿刺途径分为A组(416例锁骨下静脉下人路穿刺置管)、B组(203例锁骨下静脉上人路穿刺 置管)、C组(8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D组(3例股静脉穿刺置管)。结果:A、B组置管成功率为99 ,C、D组 全部成功。失败主要原因是误入动脉和局部血肿,早期并发症A组6例(气胸2例)B组3例(气胸l例),全 部经对症治疗痊愈。C、D组无一例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术是乳腺癌患者易接受的一种方便、安全、 呵靠、有效的治疗途径,且穿刺可经多种途径完成。 【关键词】乳腺肿瘤;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 B doi:10.3969/j.issn.1673—1484.2010.05.026
乳腺癌是女性多发肿瘤,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
乳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
疗。据统计,有效的化疗可使乳腺癌的复发率降低
4O ~6O ,由于乳腺癌患者化疗药物的特殊性,而中
心静脉置管(CVC)可避免化疗药物对周围小静脉血
管强烈刺激以及渗漏所致的皮肤坏死,CVC放置途径
和方法多种,在临床乳腺癌患者化疗中,中心静脉置管
途径有多种,中心静脉置管术多选用锁骨下静脉下入
路穿刺置管方式,但由于术者手法和习惯选用锁骨下
静脉上人路穿刺置管方式也较多,然而乳腺癌患者若
合并胸部肿瘤(原发和转移)或其他原因(肺气肿、桶状
胸),使得患者不能平卧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需要
改用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管,与锁骨下静脉下入
路穿刺置管方式相比,采用锁骨下静脉上人路穿刺置
管、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股静脉穿刺置管方式同样达到
上的症结,接受肠造口的现实。
3.3指导患者和家属进行自我护理鼓励患者和家
属尽早动手学习肠造口的护理方法,手把手的传授造
口护理技巧,如肠造口开放初期造口袋的使用方法、清
洁更换、饮食的选择、保护造口周围皮肤等,让他们感
到做起来并不困难,就会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为主动参与治疗护理,
卡对立自佶心,减轻心理负担。
3.4加强患者的出院康复指导,电话访问 建立和睦
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出院后仍与护士建立有效联系,
利于患者在需要帮助时能尽快得到回应。帮助患者尽
快适应院外生活,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预防造口并发
症的发生。鼓励患者参加造口协会,定期召开造口联
谊会,使造口者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勉励,帮助肠造口
患者实现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康复。 中心静脉置管的目的,而且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01 2008—08月在河北北方学
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进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乳腺癌患
者,根据病情需要及治疗方便的原则进行分组,乳腺癌
患者采用健侧穿刺,不能经锁骨下静脉穿刺选用能耐
受的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穿刺,分为A组(锁骨下静脉下
入路穿刺置管)、B组(锁骨下静脉上入路穿刺置管)、C
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D组(股静脉穿刺置管)。
1.2材料选用美国产ARROW中心静脉导管系列。
1.3方法A组患者去枕仰卧,头转向对侧,双上肢
垂于体侧,穿刺侧肩部可略垫高,穿刺点为锁骨中点锁
骨下缘约1cm处。以穿刺点为中心,皮肤消毒,穿刺
针与胸部平面成l5。角,恰好能穿过锁骨与第一肋问
的问隙,穿刺方向指向同侧的胸锁关节或胸骨上窝,先
综上所述,对肠造口患者和家属实施早期的护理
干预,可提高患者和家属对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和自我护理的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肠造口患者生
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 献
1王淑萍.心理障碍对结肠造口病人康复影响程度分析EJ]. 医学创新研究,2007,3(9):l23. 2 曹风华.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影 响[J].家庭护士,2008,6(10):849. 3戴晓东.全程分阶段护理干预提高造口患者生活质量[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7.3(1):39。
4周莉莉.影响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 策[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2047.
(责任编辑:袁朴)
・ 55 ・
2010年1O月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第5期
用5mI 注射器抽取2 普鲁卡因2mL局麻并试穿锁
骨下静脉,不见回血可推注麻药,试穿用以探测进针的
方向角度与深度,一般进针2.5~4cm即达锁骨下静
脉,见抽出暗红色静脉血后,轻轻拔除注射器,然后手
持已抽肝索和抗凝剂的穿刺针按试穿方向穿刺锁骨下
静脉,穿刺过程中边进针边抽吸回血,当抽出暗红色静
脉血并确定在静脉腔内,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将导丝
缓慢插入,拔除穿刺针,将导丝留在深静脉内,然后沿
导丝将中心静脉导管置人,置管深度为13~15cm其
末端用含肝素液的注射器轻轻抽吸,回ml通畅,再次确
认导管在静脉内,缓慢推注肝素液,连接肝素帽,在导
管根部装导管锁,透明膜吲定,必要时可用缝线加固。
B组穿刺点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外侧缘上约lcm
处,穿刺方向为针与身体正中线或与锁骨成45。角,与
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15。,针尖指向胸锁关节,其
它操作程序同锁骨下静脉下人路穿刺方法。C组患者
颈内静脉位于锁骨与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形
成三角区的中心位置,穿刺点位于锁骨上缘约3 ̄5cm
处,进针时针干与皮肤成3O。角,与中线平行直接指向
足端,其它操作程序同锁骨下静脉穿刺。D组穿刺点
在腹股沟中1/3与内l/3交界处,股动脉搏动点内侧
l~2cm处,进针方向与皮肤垂直,其它操作程序同前。
1.4统计方法应用 检验比较各组间的差异,P
<O.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均无明显差异,均在99
以上。
2.2 A、B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比例都很低,除A组1
例因化疗引起全血细胞减少敛隧道出瓶不能有效控制
而不得拔除导管外,其余经及时处理后很快康复,对患
者的治疗未造成任何影响。( 、LJ两组未发生1例并
发症。分别与A组进行 检验,P>0.05,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不同方式穿刺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比较(n)
A组4】6
B组 203
C组8
D组 3
P值
3讨论
乳腺癌患者经深静脉中心置管进行化疗有多种途
・ 56 ・ 径,而且操作方便,安全、保留时问长,有关中心静脉置
管报道导管一般可留置2~3个月,严格管理可留置6
个月,避免患者每天穿刺的痛苦,并且有效的保护了血
管,使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促进了患者身体的康
复,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多种途径中心静
脉置管确实能够解决由于多种原因引起患者必须深静
脉置管而又不能从锁骨下静脉穿刺的难题。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中,锁骨下静脉穿刺为最多,锁
骨下静脉穿刺点的选择虽有差异,都在锁骨中点下方
l ̄2cm偏内或偏外1~2cm,作者采用的是被认为较
传统的偏内取位,最大约2cm×2cm范围,左右两侧相
同,操作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如肥胖者皮肤紧张
者,应适当远离锁骨下缘,瘦小型的患者应靠近锁骨中
点下缘,方向朝向胸骨上窝,当针尖到达锁骨背面后压
低针尾、抽拉针栓成负压,紧贴锁骨背面与冠状面几乎
平行进针1~3cm多抽得回血,如果以此方向进针达4
~5cm仍无四血时,不可再向前推进,以免损伤锁骨下
动脉,此时应徐徐向后退针并边退边抽,往往在撤针过
程中抽到回血,说明已穿过锁骨下静脉,在撤针过程中
仍无回血,可将针尖撤到皮下而后改变方向,使针尖指
向甲状软骨方向,以同样方法徐徐前进,往往可以成
功,但应避免在同部位多次反复穿刺,以避免并发症发
生。颈内静脉起源于颅底,颈内静脉全程被胸锁乳突
肌覆盖,下行至胸锁关节处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无名
静脉.再下行与对侧无名静脉汇合成上腔静脉进入右
心房。成人颈内静脉较粗大,易于被穿中。颈内静脉
穿刺进针点和方向根据个人习惯不同,一般根据颈内
静脉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可分别在胸锁乳突肌的前、
中、 i个部位进针。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早期严重并发症是气胸,Kincaio
等报道,“盲穿”置管气胸的发生率达1.9 ,国内报道气
胸的发生率一一般低于0.5 [41l,本研究为0.48 ,由于
发生率低.有症状以后进~步处理不影响患者预后,其
它近期并发症还有误穿动脉、局部血肿。只需稍加处理
即可,不会对治疗及生命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l王利端 王涛,张学斌.中心静脉置管发展现状[J].现代护
理,2003,9(1):23 24. 2方机,李忠华.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改进的解剖依据和 临床验证_I1].中国临床解剖杂志,2002,20(3):235—236. 3屈清荣。张思玲.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穿刺方法的改进 E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36(2):196—197. 4于清华.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EJ3.护理研 究,2004,18(1):2l一23. (责任编辑:袁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