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应激对种公猪的影响和控制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313.30 KB
- 文档页数:3
养猪生产中如何应对热应激摘要:近年来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和全球性气温的普遍升高,热应激越来越严重。
因此探索热应激发生机理与有效解决方案对指导生产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热应激原因;热应激影响;热应激控制1热应激发生的原因“应激”由加拿大病理专家定义为:动物机体对热应激源的非特异性防御应答的生理反应,其实质是指环境温度超过等热区中的舒适区上限温度所致的非特异性反应的总和。
猪属恒温动物,存在一个等热区,在这个范围内,猪借助于物理调节维持正常体温。
当环境温度超过等热区中的舒适区上限值时,即出现热应激。
猪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不善于通过皮肤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因此猪很不耐热。
不同饲养阶段的猪均有其最适温度,而且随体重和年龄增加而下降。
在最适环境温度范围内,猪的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因此猪的体温保持恒定。
长期暴露在高温下的猪,过多的产热蓄积在体内不能散出,则易使体温居高不下,导致猪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引起热应激。
2热应激对猪的影响2.1猪的最适温度范围生产中不同类型猪的环境温度范围见表1。
2.2热应激对猪繁殖力的影响2.2.1热应激对公猪的影响。
公猪对热应激最为敏感。
当环境温度高于27~30℃时,公猪就会发生热应激。
高温环境中的公猪性欲下降,精液中精子数减少,精子活力降低,畸形精子比例增加。
这种影响一般在遭受高温作用1~2周内表现出来,高温作用停止后至少要经过55~60d才能完全恢复正常。
由于热应激有滞后效应,如果公猪在受到热应激以后的2~6周配种,那么公猪的配种成功率和与配母猪将来的产仔数都会降低。
2.2.2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
①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仔猪成活率降低。
高温使母猪卵巢机能减退,卵泡发育障碍,排卵数减少,所以母猪受胎率降低。
我们统计了我区30个猪场3a的繁殖记录,发现在平均周内气温32℃以上配种的母猪,不孕和重复发情的达19.70%,而在32℃以下配种的母猪,不孕和重复发情者为12.70%。
广西畜牧兽医2021年Vol.37(2)81 6小结体会需要注意驱虫的时间,一般2个月〜3个月1次为小-口与侔云宜,如果寄生虫较多,可增加次数。
各种动物避免手术风险较大,肉羊建议直接淘汰屠宰,在养混养,可有效防止交叉感染。
殖过程当中,应该注重预防,尤其是放养的羊,更加猪热应激的危害及防控措施扌射云溪(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贺州市542800)中图分类号:S828.44文献标识码:B夏季,高温对猪群应激较大,给养猪业带来不小的影响。
现就夏季猪热应激的危害以及防控的措施,浅谈中下几点。
1热应激对猪的危害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猪容易产生热应激,导致猪群采食量普遍下降,公猪性欲下降,精子活力差;母猪分娩率、产仔数下降;育成猪生长速度下降、饲料报酬下降、料重比增加;猪群免疫力下降、中暑甚至死亡。
各种猪群需要的环境温度不一样,1日龄~3日龄仔猪30°C~33°C,4日龄〜7日龄28°C~ 30d,8日龄~21日龄26C~28°C,保育猪20C~ 25C,育肥猪17°C~22C,母猪、种公猪16C~ 20C。
除了初生仔猪,其他猪群适应的温度最高不超过30C,但是夏季如不采取措施猪舍内温度往往比气温高3C~5C,所以夏季热应激给猪群带来的危害可想而知。
1-1热应激导致母猪生产性能下降从不同阶段的猪群适宜温度来看,母猪是最怕热的,所以热应激给母猪带来的危害特别明显。
主要有中下八大危害:一是采食量下降;二是性欲下降;三是便秘;四是后备母猪初情期延迟,发情时间变短,排卵率降低;五是发情不正常,受胎率下降,流产率上升,死胎增多;六是子宫内膜炎;七是乳房炎;八是无无综合症。
据报道,热应激导致母猪泌乳期采食量下降及泌乳量减少,从而导致母猪断奶后发情延迟、使用收稿日期:2020-06-22作者简介:谢云溪,女,汉族,兽医师,从事畜牧兽医工作文章编号:1002-5235(2021)02-0081-02doi:10.3969/j.issn.1002-5235.2021.02.018年限减少、仔猪生长率下降。
猪的热应激及其营养调控技术1.热应激的概念:早在1936年生理学家Selye就提出了应激(Stress)学说。
他认为应激是指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是动物对机体内外刺激或挑战的反应。
热应激是指环境温度高于等热区中的舒适区上限温度所致的应激反应。
因而,热应激就是动物对于其生理不利的热环境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动物在热应激的环境下,会通过减少产热、增加散热和动用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系统来维持机体的热平衡。
这种调节给养猪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如:猪的生产力下降、料肉比升高、免疫力低下等。
2.热应激对猪的危害:2.1日采食量降低。
猪对高温的反应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越来越敏感,导致猪食欲减退、采食量下降,从而使猪的机体营养成分摄入不足,直接造成猪的增重速度减慢。
据美国NRC数据资料统计显示:体重75kg处于育肥后期的猪在30℃以上的热应激环境中,其体重显著下降;体重45kg 的猪,气温超过32℃和体重20kg的猪,气温超过26.7℃,体重将大幅度减轻。
另据NRC测定,气温每升高1℃,猪的采食量将减少40g,若环境中的温度超出最佳温度5-10℃,则猪的日采食量相应地要降低200-400g。
因此,猪的采食量与环境中的温度息息相关。
凡注明出处为猪场动力网、猪多多论坛、《母猪健康报》字样的文章,均为本站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有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及相应出处,谢谢配合!2.2免疫机能下降。
根据学者Maloyan等指出,应激原是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免疫反应的作用,进而使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抑制了机体免疫器官和淋巴组织的蛋白质的合成。
直接的结果就是使免疫器官萎缩、淋巴细胞的产生、分化和活性受阻,体内的抗体浓度变低,机体抵抗力减弱。
因此处于热应激条件下的猪容易被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侵袭和感染,也影响了疫苗的使用效果,造成疾病的广泛流行。
热应激对种公猪的影响和控制措施
耿建新
(硕腾(中国)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河北省香河县065400)
摘要:夏季天气炎热,如果超过公猪等热区就会发生热应激,引起公猪的繁殖障碍,公猪在猪群中虽然比例很小,但影响面大,特别是在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公猪发生热应激后主要表现为性欲低下,精液质量不合格等问题,导致配种不能按照原定的选配计划进行,母猪返情率高于正常水平,产仔数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公猪发生热应激的原因,以及降低热应激的措施。
关键词:种公猪;热应激;精液质量
环境温度是影响种公猪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
一般认为公猪的等热区为14~25℃,当环境温度超过等热区时,就会发生热应激。
表现为繁殖能力降低,易患睾丸炎,精液质量下降,使得受胎率下降,胚胎成活数减少。
如何缓解热应激对动物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1]。
本文主要探讨公猪发生热应激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睾丸(图1)是生产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
睾丸生产的精子转移到睾丸上半部分,并在此处实现成熟、提供营养和保存起来。
睾丸上半部和尿道之间由输精管相连接,精子与副生殖腺产生的分泌物相混合后形成精液。
每个精细胞都需历经30~50天的精子发生周期才能成为精子。
在此过程中,营养、环境、动物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均会对精子产生有利或有害的影响。
图1 公猪的生殖器官
热应激是能阻碍身体正常散热,引起热紧张的条件刺激,其本质是指环境温度超过热调控区上限温度所致的非特异性反应,夏季的高温很容易引发猪的热应激反应。
精子对热敏感,一旦精囊的温度上升就会大大减弱其功能。
因此,为了不受体内热量的影响,猪的阴囊会露出腹腔并在肛门的正下方呈半球形隆起。
阴囊扮演着一个“散热器”的角色。
正常情况下,公猪阴囊内睾丸温度比深部体温低2~3℃,当环境温度高于34℃,会导致睾丸温度升高[2]。
卢绪秀等[3]报道,公猪在热应激条件下,平均采精量有所下降,精子平均活率和平均密度下降,精子平均畸形率显著升高。
Larssom等将公猪饲养在33~35℃环境
下100小时,结果导致精子畸形率显著上升,从而使精液品质下降。
湿度可以通过影响细胞质小滴而影响精子发生,环境温度和湿度结合对精子畸形率的影响很大。
Coron等在澳大利亚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进行试验,试验期间种公猪所处的环境温度为33.4~37.7℃,相对湿度为80%,在试验之后的2~5周内畸形精子头部畸形,细胞质小滴、尾部和中段缺失会显著增加。
同时,试验也发现了个别的种公猪由于体温急剧上升而加剧了热应激的效应。
1 热应激发生原因
事实上,精子生成直接受到下丘脑一垂体一睾丸轴的调节。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经垂体门脉系统到达腺垂体,促进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分泌。
FSH作用于睾丸曲精细管生殖上皮,促进精子生成;LH作用于间质细胞,促进睾酮分泌,对精子生成也有促进作用。
当血液中睾酮浓度过高,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GnRH,抑制FSH和LH 分泌,对精子生成起抑制作用。
热应激导致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减少,垂体前叶激素分泌转移,使促卵泡素、促黄体素生成减少,从而引起睾丸、卵巢等发育受阻、功能减退或萎缩,出现繁殖机能下降甚至不育。
Tets等对大白种公猪研究发现,睾酮水平在6~9月一直处于升高趋势,在10~11月时睾酮含量显著高于2~3月。
Stone等对性成熟的大白种公猪进行了急性和慢性热应激试验,结果发现在急性热应激过程中血清睾酮水平在一个短时间内会有显著的变化,随着温度的降低又可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失去了其正常的昼夜节律变化;而长期的热应激可使外周血中睾酮的基础水平下降,并损坏对促性腺激素刺激的应答反应。
另外,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TRH刺激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素(TSH),TSH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储存和分泌。
当机体发生热应激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减少,因而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最终导致甲状腺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从而导致甲状腺机能受到抑制。
甲状腺激素对性腺的发育有一定的影响,成年动物甲状腺素缺乏会影响公畜性行为和精子成熟、母畜发情、排卵和受孕。
热应激可使公猪血液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从而使睾丸中的类固醇的产生受到抑制,致使公猪的交配欲减退,高温使精细胞发生变性,精液中会不断出现受害的细胞融合而成的多核巨型细胞,致使精液品质下降[4,5]。
范晓明等研究发现光照不足可能是封闭式公猪舍公猪精液品质不高和保存时间不长的主要原因。
同时发现封闭舍公猪睾丸分泌睾酮的能力低于开放式猪舍[6]。
照度计测量封闭式猪舍其光照强度平均在12.8 lx,种公猪需要的光照强度100~150 lx的1/10,合理的光照强度和时间可以促进猪的新陈代谢,加速生长发育,促进性机能发育,改善精液品质。
2 防治对策
2.1 猪舍内有效降温
封闭式猪舍通风和蒸发是最主要的降温措施。
通风可有效降低空气湿度,带走猪舍内的
热量。
蒸发降温是最有效的方法,常用的蒸发降温系统有湿帘一风机降温系统、喷雾降温系
统、喷淋降温系统和滴水降温系统。
喷雾、喷淋会增加舍内和地面湿度,不宜在封闭式猪舍内采用,但可用于屋顶冷却降温。
湿帘一风机降温系统能有效降低封闭式猪舍温度(可使舍温下降5~8℃),一般用于公猪舍。
2.2 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
在热应激条件下,水的代谢十分重要,当温度升高时,增加饮水量,可加大尿液排泄量。
所以,公猪圈舍内应安装上自动饮水器或经常更换水槽中的饮水。
2.3 调整日粮配方
高温条件下,种公猪为了减少机体增热,减少散热负担势必会减少采食量,造成能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从而影响机体的健康和繁殖机能。
因此,进入夏季高温时期,增加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减轻高温季节猪的散热负担,也可增加动物蛋白,如每天每头种公猪可增喂2枚鸡蛋。
2.4 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和小苏打
有研究表明,由于氯化钾、氯化钠、碳酸氢钠等3种电解质具有维持细胞渗透压的作用,在日粮中添加这3种电解质有利于恢复体内酸碱平衡、缓解并治疗热应激症状。
碳酸氢钠还有健胃、抑酸、增进食欲的作用,为机体提供所需的钠,同时减缓呼吸性碱中毒,提高抗热应激的能力[7]。
2.5 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
精液中的硒通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抗氧化作用保护精子膜和精子细胞器膜免遭氧化损害。
公猪缺硒可致附睾小管上皮变性、坏死,因而精子不能在附睾中发育成熟。
缺锌时,生殖道内各种酶的活性降低,性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生殖器官的发育受阻,睾丸变小,造成精子的发生受阻[8]。
维生素对机体的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是种公猪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若长期严重缺乏维生素A,会使种公猪性反射降低,精液品质下降,甚至睾丸发生肿胀或萎缩最后丧失繁殖能力。
维生素E对于保证种猪的繁殖性能是众所周知的,其特有的抗氧化特性有助于精子的成熟和精液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减少应激和维持精子细胞膜质结构的完整。
在比较炎热的季节,种公猪饲粮维生素E的添加量达NRC推荐量的2倍较为合理,并且最好在1周内喂完配制好的饲料。
Liu等报道,每天饲喂300 mg维生素C,公猪的精液质量和正常的精子数都好于不添加维生素C的公猪,特别是在炎热条件下。
因此,在种公猪发生热应激条件
下,可以额外的补充微量元素和电解多维,将有利于缓解公猪热应激。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