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激扬生命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36
让生命绽放美丽——读《教育激扬生命》有感当我们看到生命的蓬勃,您怎能不欣喜?在《当我们看到生命的蓬勃》这一章节中,读到孩子们那些妙笔生花的作品时,我不仅是惊叹,还有一点“原来还可以这样做”的醒悟:原来,日记还可以有“数学日记”……我的思绪飘到了更远的地方,回想,回想,我似乎一下子意识到,其实,很多事情,是我们限制了学生。
从孩子一开始步入校园,他们的行为就要收到我们的约束,到了课堂上,他们的言行更是被“规划”了,所以孩子们在不断的磨炼中走进了“框架”,由于孩子们害怕,害怕自己所做的不符合“标准”,所以他们不愿“超越”,不敢“超越”,胆量变小了,思维变僵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一片“沉默”。
假如,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框架,尤其是对于写作,我们的孩子是不是也可以妙笔生花呢?我觉得答案是一定的,我们的孩子也有蓬勃的生命,也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也有见识,所以,他们也可以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集,这是可以做得到的。
看看我们孩子的写作,他们有太多的顾虑了,一定要符合写作要求,听完例文以后,他们的顾虑又多了,如果达不到这样好,那会怎么样呢?孩子或许会想:我可没有本事写得那么好。
他被别人的优秀吓到了。
即使不害怕,可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还是会遇到一系列的难题,首要难题就是一些不会写的字,他们会费上好些心思和时间来解决这个难题,而我们所想要的却是让他们尽可能快的完成一篇习作,所以我们就得解决这个困难。
在生本实验学校,学生的习作是在电脑上完成的,在这种环境支持的状态下,孩子可以结合阅读经验选择正确的字词来表达自己,而我们呢,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当然,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回去在家中完成习作,鼓励孩子在电脑上来写作,但是却无法解决没有电脑的学生的困难,所以我现阶段只能尝试做到尽量提醒学生不要把写作时间浪费在一个难写的字上,应当保证写作思路的畅通,把更多的经历放在写作思路上,字的困难可以由小组学习来解决,也可以由字典来解决,总之字的困难应当放到完成习作以后来解决,这样就对了,这样孩子才能把瞬间捕捉到的写作灵感表达出来。
生命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2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心得体会、体会字数、经典美文、学习心得、唯美句子、写作心得、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xperience, word count, classic beauty, learning experience, beautiful sentences, writing experience, observation, reading experience, complete essay,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生命教育心得体会(精选12篇)【第1篇】教育激扬生命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在寒假中,我仔细阅读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的博士生导师郭思乐教授的教育专著《教育激扬生命》,这是一本有意义的书,这是向师本教育一次有力的出击,它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说教的对象,它建立了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教育激扬生命》读书心得《教育激扬生命》读书心得(通用6篇)《教育激扬生命》读书心得1教育是什么?我们为学生的素质提高做了什么?当读完郭思乐教授的《教育激扬生命》,身为人师的我们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会有新的思索和新的领悟。
《教育激扬生命》是郭思乐教授《教育走向生本》后的又一力作,是向师本教育一次有力的出击,它建立了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
读完全书,"生本"二字深深印入了我的脑海,我不禁为自己过去的教学行为感到汗颜。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我走进课堂无数次,无数次面对我的学生,我又有多少次带着"生本"的理念进入课堂的?看看身边的同事们和同仁们,我们是不是更多的把教育当作一种普通的职业,一种生存的方式来做?这些,绝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
《教育激扬生命》让我们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又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
书中提出:"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是一个牧者,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应该是为了学生自主有效地活动。
"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只是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提示学习方法,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自己则要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平等的对话,鼓励、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由主角退而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促进者和帮助者,将教学活动寓于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学生应把学习变成自己的生活。
这不禁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小学语文教师》上面乔能俊老师听的一堂课。
一位年轻女教师执教《自然之道》一课,教学从听写生字开始,然后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讲解重点词语。
乔老师问坐在他身边的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奇怪的地方。
男生问:"当海鸟啄幼龟的时候,它们为什么不把脖子缩进壳里去?"女生说:"这个向导很奇怪,他是生物学家,非常懂海龟的生活习性,但他为什么还是把幼龟扔到海里呢?"乔老师最后发表感叹:这是篇可以给学生思维情感带来极大冲击的课文,却被老师上的僵化教条、寡淡无味,从两名学生对文本的关注点看,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需求完全不在同一条轨道上。
激扬生命的生本教育摘要:教育是什么?教育是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教育是让每一位学生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教育的宗旨是打造出一个个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力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也就是说教育要能够激扬学生的生命,使学生充满着幸福感和成就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关键词:教育;健康;激扬在当前纵观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存在着太多的弊端。
师生都在应试教育这种高压棒下沉重疲惫地运转。
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切地感受到这种教育过时落伍,与时代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
作为教师我们如何从自身出发,寻找一种良好的教育,让师生一起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
生本教育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教育,下面我粗浅地谈谈生本教育在初中英语课上的运用。
一、彻底改变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桎梏了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长期受老师的控制而被动地学习,一切围绕老师的思维转。
也就是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老师甚至包揽了学生的一切。
比如,老师教单词和短语,详细地讲解翻译课文、语法、语言等。
老师滔滔地讲,学生默默地听,认真地记笔记,学生的课堂活动毫无发展性和创造性。
这样的学生只知道默默地听老师讲,机械地背诵和训练。
课堂成了老师展示自己口才和才能的舞台,而我们学习的主人学生成为观摩者。
这种现状需要彻底改变,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堂变为学堂。
让学生的巨大能量充分释放。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课堂是展示学生信息储存的地方,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和思考的地方。
只有把教堂变为学堂时,课堂才是生动的、生活的、生成的、生态的和生命的。
其关键理念就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
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这不仅是教育方法的转变,更是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顺应时代社会潮流,顺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改变桎梏学生思维行动的教学方法,尤其要变革我们的教育理念。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
“愈是自然的东西,就愈是属于我生命的本质,愈能牵动我生命的情感。
”翻开郭思乐教授著的《教育激扬生命》一书,开篇就读到了这令我心动的句子。
书中用丰富的实例反映了学生积极、愉快、高质、高效的课堂学习,揭示了生本教育以生命为本的实质。
把学生视作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说教的对象,建立了先进的生本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书中明确提出:教育不应是控制生命而应该是激扬生命。
生命不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而是通过亿万年的基因传留,从出生之时,就像新的电子计算机携带了本机程序一样,拥有了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
依靠这样的本能,就可以把主要依靠教师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从而带来教育的巨大变革。
书中倡导的“起点非零”、“回归本体”、“发展悟感和情感”、“以儿童的美好学习生活为真正基础”、“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等等观点都是真知灼见,且郭教授妙笔生花,既热情洋溢激情满怀,又不乏细腻灵动收放自如。
以生本教育激扬生命让美术课堂充满王超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大学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实践方式,其核心思想是要倡导“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这种“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即为生本教育。
作为现代教育思想,生本教育为学生好学而设计,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基石。
带着这一核心理念,向着这一崇高目标,我便开始了生本的漫漫求索之旅。
今天,回想上课的种种情景,忆起学生充满兴奋和自信的回答,我不由惊喜,万般激动,升本教育竟能令学生的智慧闪光,让学生的生命激扬。
一、三个角色的转化,让我的美术课堂精彩纷呈1.教师角色的转化教师在课堂上多一些不作为,少“教”一些,不以教者自居要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要变教师单纯的教为教师的恰到好处的点拨,要做学生的引路人。
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教师安守生命牧者的角色,欣赏生命的成长,观看生命之花的绽放,静听学生花开的声音。
2、学生角色的转化生本教育认为:学习是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生命机制才得以发生的事情,任何外部力量是无法代替的。
变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为积极吸收知识的探索者。
在生本教育中实现学生的四个突出,即: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
3、课本角色的转化新课标”也指出教师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
其实我们在实施生本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把课本作为一种载体,一种纽带,一种桥梁,把学生从“这头”引向“那头”,实现课堂教学的大阅读。
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二、生本教育的结果是心灵与心灵交流1、前置性的作业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有专家说,如果缺乏前置性小研究的学习,就不是生本学习。
这个环节很重要,例如:我在上“标志”这课时,先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到不同的地方查找标志,在查找这个前置作业中,他们不仅关注着标志,而且还了解标志的分类及构成等基本知识,这样,冶了他们的情操,提高艺术欣赏水平,还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育走向生本-------生本激扬生命全国生本教育研修班体会奇台四中物理组:叶淑娟生本教育--------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发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
学生不再被看做是一个需要管教,需告诉的被教育者,而是有强烈学习本能的生命体。
改变教师思维方式,改变课堂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开放动态,轻松,平等的教学中,享受文化盛宴,碰创思想火花,享受成功喜悦。
生本教育中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师在课堂上起指导作用,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会的不讲,小组讨论会的不讲,在课堂上老师起点拨,指导作用。
教师要相信学生,赞美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甚至“有困难,找学生”。
教师从无休止“说教”“唠叨”解放出来。
让学生尝试做自己的主人,学生对老师心生感激与热爱,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健康,亲密。
生本教育的课堂模式是自由讨论。
一个学生只要言之有理,会因该获得教师与同学尊重,赞赏。
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一节生本教育的研讨课。
《压强》第一节教学思考。
学校:奇台四中年级:初三科目:物理教师:叶淑娟课题:分两节课,第一课与第二节课教学目的方法不同教学目的:《压力和压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学生解答压力的定义,单位,方向。
2,学生小组讨论,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3,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压强的定义,单位,公式。
教学方法和步骤:1,全班分成28组,确立小组长,在组长带领下,自主学习,互相讨论,提出问题,探究实验。
问题在课堂中展示,解答。
时间大约20分。
2,教师答疑解惑,把课堂中难点起指导作用,把选好的例题展示,让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展示,时间大约10分。
3,学生自评,测试,反馈。
10分。
老师要学养蜂人,把学生带到有花蜜的地方,其它的事让他们自己去做就好了。
所以,我们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探究,去思考。
只有关注学生、读懂教材,才能使课堂迸发出生命。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1俗话说的好:“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
因此,每读完一本书,就会多一份感想,多一份收获。
这学期,我拜读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激扬生命》一书,本书用丰富的实例反映了学生积极、愉快、高质的课堂学习,以及终端成绩的优异,揭示了生本教育以生命为本的实质。
读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有句话:“当鞋子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
这段表述生本教育的话,给予了我深深的启迪:脚被忘记,也可以说是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好。
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就走得不好了。
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学生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学生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学生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
所谓适合学生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
我们只要给了学生生本教育,他们就会忘我地活动和游戏,也就是进行忘我的学习,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在生本课堂的讨论中,教师会遇到学生提出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可能会经常面临难以回答的情况,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学生能诘难老师,能提出别开生面的问题,乃是我们教学的成功。
郭教授曾说:“站在太阳下面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有时候我经常埋怨:“学生真笨,教了好几遍,他们还是不会!”也常常感叹:“你看人家__X,老师一教就学会了!学生真是天壤之别!但是,仔细想想,五个手指头伸出来还不一样齐,何况孩子呢?如果都个个赛诸葛亮,还要我们学校和教师干什么。
其实我们应该始终站在欣赏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从他们身上找到一个个的闪光点,真诚的赞扬每一个学生的细微进步。
我们应该认为,那些“后进生”都是暂时的,相信他们会像“丑小鸭”一样,春天一到就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了。
教育激扬生命读后感《教育激扬生命》是一本由著名教育家李大钊所著的书籍,书中主要讲述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对于激发生命力的作用。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被书中所传达的教育理念所震撼和启发。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理想、有活力的人才。
在书中,李大钊先生提到了教育的本质是“激扬生命”。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思想。
只有让学生在教育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
这种教育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育者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情感。
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失去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李大钊先生在书中告诫我们,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一批机械的知识搬运工,而是要培养一批有思想、有理想的人才。
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从而成为有活力的人才。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李大钊先生认为,教育者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生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阅读《教育激扬生命》,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意义。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思想。
教育者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有思想、有理想、有活力的人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够从《教育激扬生命》中汲取教育的智慧,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