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城市介绍(讲解版) PPT
- 格式:ppt
- 大小:6.96 MB
- 文档页数:17
中文名称:秦皇岛 外文名称:Q in Huang Dao 别名: 京津后花园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华北 下辖地区: 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政府驻地:海港区文化路 电话区号:0335 邮政区码:066000 地理位置: 河北省东北部 面积: 7812.4平方千米 人口: 287万人(2009年) 方言: 普通话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求仙入海处、山海关,翡翠岛,昌黎黄金海岸 机场: 山海关机场,北戴河机场 火车站: 北戴河站,秦皇岛站,山海关站 车牌代码: 冀C 著名学府:燕山大学 经济概况2010年,秦皇岛市经济增长继续稳步提升,呈现出“高开稳走”态势。
初步核算,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0.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增幅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6.42亿元,增长5.8%,增幅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6.31亿元,增长14.5%,增幅较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7.75亿元,增长11.8%,增幅较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之比为13.6︰39.4︰47.0,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48.2%和47.6%。
预计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200元(按常住人口计算)。
财政收支呈现量增质优的特点。
全部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40.38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增幅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2.02亿元,增长27.9%。
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实现较快增长,增幅分别为33.2%、42.4%和80.1%,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5.4%、29.5%和 6.1%。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135.62亿元,同比增长30.5%。
财政支出向重点领域倾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得到重点保障,实现了较快增长,增幅分别为22.2%、24.4%、21.0%、31.1%和26.7%和2.9倍。
,路网密度为105.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103公里,一级公路150公里,二级公路547公里,三级公路804公里,四级公路6649公里。
按行政等级分,国道266公里,省道635公里,县道615公里,乡道1615公里,专用道79公里,村道5043公里。
2006年,全年完成公路建设873公里,完成投资3.18亿元。
其中干线公路完成38公里,投资1.02亿元,改造农村公路835公里,投资2.16亿元,解决222个行政村通油(水泥)路问题,全市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率达90%。
2006年全市已有农村客运班车248台,营运班线135条,全市100%的乡镇、96.1%的行政村通了客车。
该市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机构、机制、人员”三落实,养护体系初步形成,解决了农村公路有人建设、无人管养的难题。
2006年该市被列为全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示范点。
全市7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养护机构,落实乡村公路养护人员2353名,各乡镇以村、组为单位划定养护范围,实行定人员、定里程、定标准、定质量、定奖罚、确保养护质量“五定一确保”的管理办法。
该市规划的“大”字型高速公路网及“三纵六横九条线”的公路主骨架逐步形成,为构建“1小时经济圈”奠定了基础。
该市干线公路网的跨越式发展,大大改善了交通运输紧张状况,提高了运输保障能力和安全性,提升了秦皇岛的形象,改善了投资环境,优化了产业布局,促进了资源整合与高速公路经济带的发展,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大字型高速公路网由京沈高速、沿海高速及承秦高速公路、北戴河连接线构成;三纵即:秦青线、青乐线、蛇刘线;六横:京建线、凉龙线、三抚线、102、205国道、沿海公路;九条线是路网骨架的补充,主要有:青龙连接线、双牛线、山海关连接线、出海路复线、京沈高速开发区连接线、南南线、抚留线、卢昌线、燕新线。
)2006年,全市参加营运的载货汽车1.37万辆,载客汽车5363辆,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4494万吨,货运周转量40亿吨公里,完成公路客运量6133万人,客运周转量35.5亿人公里。
秦皇岛概况一、前言秦皇岛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素以北方不冻良港——秦皇岛港,万里长城东部起点——山海关,旅游避暑胜地——北戴河,南戴河黄金海岸和中国玻璃、桥梁工业基地而闻名中外。
作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城市,秦皇岛市具有港口、区位、旅游资源等诸多优势,将成为生态型、现代化、国际性长城滨海旅游城市。
秦皇岛是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近年来,先后与美国的托利多市、法国敦刻尔克市、日本的苫小牧市、意大利的佩扎罗市、科威特的科威特城等结为友好城市。
二、地理区位秦皇岛,一座依山傍海的港口城市,位于东经118°33′至119°51′,北纬39°24′至40°37′之间。
它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襟渤海,北依燕山,东临辽宁,西近京津(西距首都北京280公里,距天津243公里),自古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咽喉要冲,而今更居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环渤海经济圈的中间地带。
因其山海制塞,地理位置尤为重要,故有“畿辅咽喉”,“两京锁钥”之称(两京:北京和盛京——沈阳,秦皇岛距沈阳461公里)。
秦皇岛总面积7812.4平方公里,南起滦河口,北至青龙满族自治县大石岭乡小老岭弯村北,南北最长127公里;东起山海关孟姜镇顺山店村东,西至青龙满族自治县凉水河乡杏树岭村西,宽110公里,东北部与辽宁省绥中县、建昌县接壤,西北部与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相连,西与唐山市的迁安、滦县、滦南县、乐亭县隔河相望。
海岸线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秦皇岛市区和抚宁、昌黎两县均濒临渤海。
三、行政区划、人口秦皇岛下辖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三个城市区和抚宁、昌黎、卢龙、青龙满族自治县四个县。
总人口273万,全市有汉、满、回、朝鲜、蒙古、壮等三十七个民族,其中汉族占85%以上,共有十五个民族村,青龙为满族自治县,抚宁县留守营镇西河南朝鲜族村是河北省唯一的朝鲜族聚居村。
1、海港区海港区位于秦皇岛市中心,全区面积约220平方公里,拥有人口46.1万,海港城区即市政府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