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现代舞》
- 格式:pdf
- 大小:199.35 KB
- 文档页数:2
名词解释:《现代舞》
20世纪初在西⽅兴起的⼀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的舞蹈派别。它们最鲜明特点是反映现代西⽅社
会⽭盾和⼈们的⼼理特征,故称之为现代舞,亦有称之为“当代舞蹈”、“新兴 舞蹈”、“现代派舞
蹈”等等。早期现代舞是在浪漫主义影响下产⽣的。
邓 肯
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已经形成,主张摆脱古典形式主义的约束,崇尚创新,强调艺术家的主观
感情的⽂艺思潮遍及西⽅。现代舞的创始⼈邓肯起来反对古典芭蕾,这是浪漫主义精神在舞蹈
领域中的⼀种表现。邓肯的舞蹈在当时所以成为⾰命的舞蹈,⾸先体现在她的舞蹈崇尚⾃然。
浪漫主义有⼀个“回到⾃然”的⼝号,这个⼝号是对现代城市腐朽⽂化的诅咒和对⼤⾃然的歌颂,
这成为浪漫主义⽂艺的⼀个特点。崇拜⾃然在当时还是⼀种新风⽓,邓肯的舞蹈思想是在这种
风⽓的影响下形成的。她抛掉芭蕾舞鞋,脱去紧裹着⾝体的芭蕾舞⾐,⾚⾜光腿,⽤⾃⼰的艺
术实践创造⼀种⾃由舞蹈的形式,为现代的新型舞蹈探索出⼀条新路。
鲁道夫·拉班
现代舞始源于邓肯,拉班⼜进⼀步发展了它,并且在现代舞的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贡献。
他有许多理论著作,在舞蹈动作⽅⾯全⾯地探讨⼈的⾝⼼活动规律,包括肌⾁的松弛和收紧,
动作的协调等。在舞台表演⽅⾯有著名的舞蹈空间等理论。这些理论与实践,对现代舞起了奠
基作⽤。以拉班为中⼼的这⼀派现代舞,被评作“表现主义现代舞”。表现主义现代舞和其他表现
主义的艺术主张⼀样,宣扬感觉第⼀,把直觉看成是认识世界的惟⼀⽅法。表现主义舞蹈的代
表者是维格曼,她⼒图切断舞蹈作为⾳乐的附属关系,使舞蹈成为⼀门独⽴的艺术。因此,表
现派所谓在舞蹈上的探索的新途径就是取消⾳乐对舞蹈的作⽤,确⽴没有⾳乐的舞蹈。
⼆战期间,现代舞的活动中⼼转向了美国,美国没有⾃⼰的舞蹈传统,所以现代舞便是它本⼟
的舞蹈。圣丹尼⽂融合了东⽅的舞蹈形式。她⼗分注重埃及、希腊、印度、阿拉伯和泰国等国
舞蹈的风俗特点,企图以东⽅舞蹈形式来传达⼈类的宗教信息。因此形成⼀种具有东⽅特⾊的
现代舞。她的舞蹈不拘囿于东⽅舞,她的舞蹈有属于宗教题材的,也有不带民族⾊彩的抒情舞
蹈。
玛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可以说是美国现代舞的代名词。她的舞蹈强调“内省”⼼理,有“⼼理舞派”之称。她在表
演《悲悼》这个作品时,给⼈看到的形象是痛苦地蜷缩成⼀团的,焦虑、痛苦造成⾝体的抽动
和扭曲,这就是她所谓的“⼼灵的图解”;⽽这种“痛苦的⼼灵”,亦不是表现⼀个具体的事实,⽽是
表⽰⼈类所特有的悲悼。“格雷厄姆技巧”的中⼼是呼吸。她研究了⼈体在呼和吸之间的变化, 从
这种研究出发,发展了“收紧和放松”的动作原理,认为舞蹈家可以⽤呼吸作为推动⾝体旋转、跳
跃、跌倒等技术,也可⽤以表⽰痛苦、恐怖、狂喜以⾄剧烈到痉挛的感情。这对现代舞的训练
⽆疑是⼀种有益的探索。她早期作品所表现的阴暗和憔悴,曾引起⼈们的 争议,但她始终是美
国最享有盛誉的艺术家。
梅尔塞·坎宁安
20世纪30年代是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经济危机和第⼆次世界⼤战即将来临的险恶形 势,给当时
艺术家以很⼤的震动。加上在现代主义哲学、现代⼼理学的影响下,形成⼀股现代主义的艺术
思潮,使现代舞艺术家们都认为⽤传统的真善美观念是不能解释⼈类的现 代经验的,因此纷纷
举起反叛传统的旗帜。坎宁安是新先锋派的代表,所谓“新先锋”, 意思是开创前⼈未曾⾛过的艺
术道路。坎宁安反对⼈们⼀贯主张的“舞蹈动作必须有涵义”这⼀基本要求。他说:“在我们舞蹈
动作是没有包含什么想法的,我从来不要⼀个舞蹈演员去想某个动作意味着什么。”坎宁安的艺
术⽅法是追求“偶得动作”。所谓“偶得”, 就是没有事先设计,亦没有动作编排,只要偶然物⾊到
⼀个动作,就让“每个演员的个⼈ 特点⽆所畏惧地、⽆所隐讳地、有⼒地表现出来”。⼈们把他的
舞蹈称为“抽象舞蹈”。
在新先锋派舞蹈中,尼古拉斯的艺术主张与坎宁安不同,他提倡⾮⼈化的舞蹈。这是⼀种抽象
的、混合着复杂⼿段的表现⽅式。他认为创作抽象化的舞蹈时,⼈体姿态和⼈体动作的变换会
成为障碍。所以就别具匠⼼地给演员穿上蔽体的宽⾐长袍,或特制⼀种塑料道具模型去覆盖住⼈体,并把特殊的灯光、⾊彩和⾳响等现代化技术吸收到作品中来,以增强直观效果。这种见
物不见⼈的舞蹈作品,创作者并不是认为取消了⼈性,⽽只不过是排除了个性,使作品不受⼈
体的局限性的束缚,从⽽更有条件去扩⼤舞蹈家探索⼈⽣的视野。
⾃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先锋派舞蹈⼜进⼀步发展到可以在任何形式的空间表演, 包括教堂、
体育馆,以⾄街道和公园,⽤这些场地作舞蹈表演亦是现代舞的⼀种艺术探索。现代芭蕾亦是
现代舞当中的流派之⼀。它是介乎现代舞和古典芭蕾之间的⼀种形式, 在观念上是现代舞,但
技巧上还是芭蕾。现代芭蕾最早的代表者是尤斯,他主持过的尤斯芭蕾舞团就是属于现代芭蕾
性质的舞蹈团。1932年上演的《绿桌》,是揭露战争贩⼦幕后活动和描写战争恐怖的舞剧,获
得了很⼤的成功。美国的现代芭蕾蓬勃发展,出现了巴兰钦与罗宾斯等杰出的编导艺术家和演
员,产⽣出不少优秀作品。
现代舞的艺术现象是复杂的,各派都有⾃⼰的探索和追求。其中出现的所谓表现主义、象征主
义、⼼理派和抽象派 等,都是和现代主义相适应的流派。它们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反对传
统观念在艺术上的统治,以传统的叛逆⾃居。他们曾先是对传统的写实主义表⽰挑战,在现代
派的舞蹈家们看来写实主义⽅法已经在很⼤程度上把世界和⼈们复杂关系简单化了。因此在探
索突破传统表现⽅式的同时,传统的时间次序(起始、中间、结束)和空间观念性打破了;那种⽐例
感和尺度感联结在⼀起的秩序观念亦被推翻了,⽽代之以⼀种按⾃由联想重新组织的时间感和
空间感。总之,现代舞总是保持着它的活跃、易变的特性。过去现代舞和芭蕾曾⼀度处于⽔⽕
不相容的境地,⽽今则相互吸收融合,⽽且许多舞蹈家兼善两种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