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据导入模版
- 格式:xls
- 大小:68.50 KB
- 文档页数:12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案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导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一个好的导入案例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案例。
案例一,购物找零。
老师拿出一张购物小票,上面写着某某商品的价格和学生付的钱数,让学生计算找零的金额。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不仅可以复习加减法,还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案例二,数学游戏。
老师设计一个数学游戏,例如“数学接力”、“数学竞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竞赛和合作。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数学思维能力。
案例三,数学故事。
老师讲述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例如关于数学家的故事、关于数学发现的故事等,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和趣味。
通过故事,学生可以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案例四,数学实验。
老师设计一个小型的数学实验,例如测量物体的长度、重量、体积等,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索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体验数学知识的神奇和乐趣。
通过以上几个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导入不仅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更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因此,老师在设计导入案例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案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希望老师们能够在日常的教学中多多尝试,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体验。
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通用16篇小学数学教案万能模板通用篇1教学内容:课本第37页例2;练一练;《作业本》第17页。
教学目的: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理解折线统计图中所表示的数据的意义和数量关系的变化情况,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量的变化过程作简单的`描绘。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格式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p 数据的才能。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在老师帮助下进展绘制。
教学过程:一、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出示:反映同一统计内容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一幅(图略)。
1、请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1)学生观察统计图,同桌或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学生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师生共同评价并概括出:一样的地方:都有标题、单位、制图日期和纵横轴;不同的地方: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是用折线上的点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2、讨论:比拟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你觉得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为?(1)学生讨论。
(2)反应交流,师生共同讨论明确: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3、想一想:通过刚刚的比拟,你觉得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在制作上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你会画折线统计图吗?二、学习折线统计图的制作1、出例如2:某地20xx年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月份13456789101112平均气温℃2611162329313225125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1)考虑题:根据题目中的最高平均气温,纵轴上1格表示几度较好?那么纵、横轴各要画多少长?(2)学生尝试绘制统计图,老师巡回指导。
2、反应交流。
(投影仪)(1)展示作品(2)说说制作过程(3)老师概括制作方法三、读图练习1、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2、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上升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最快?你是____出来的?说说你的方法。
批量导入学生账号模板
使用说明:
1、生成的账号为姓名拼音或拼音与数字的组合,身份证号也可用于登录平台,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后6位;澳台、外籍学生请与平台联系处理)
2、班级填写格式:一班,二班,实验班。
需与导入教师账号模板中班级格式填写一致;
3、填写的内容中不可带有空格、括号等字符;
4、如在另外文档中将内容复制到此文档,请将内容格式清除,勿将空白单元格复制到此模板中。
请如实填写以下各项内容,相关资料会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注:请勿删除此使用说明,从第4行开始填写数据,一个年级一张表格。
姓名身份证号班级
,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后6位;(如有港填写一致;
格复制到此模板中。
性别。
导入模板(students_sch.xls)的第一行数据是示例数据
以下字段须按照所给范例格式输入:
1、学号:学生的唯一编号必填项
2、姓名:学生的姓名必填项
3、考勤卡号:非必填项
4、家庭成员姓名:家长姓名必填项
5、手机:11位本地联通手机号码必填项
6、曾用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籍贯、政治面貌、加入时间、是否住宿、就读方式、
学籍状态、家庭住址、电话、邮政编码、户口类别、户口所在地、是否归侨子女、家庭经济状况、身体状况为非必填项。
7、年级名称:年级名称小学例如:一年、二年…,初中例如:初一、初二…
高中例如:高一、高二…。
必填项
8、班级名称:班级名称,如:1班。
必填项
9、出生日期、加入时间:格式必须为2011-1-1形式。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巩固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3.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1. 复习重点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法则和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和拓展延伸。
2.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思维定势和误区。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复习课。
2.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引入复习主题- 教师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复习主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复习环节1. 分组讨论,自主复习-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复习一个知识点,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复习中巩固知识。
2. 案例分析,拓展延伸-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类似问题。
3.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教师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三)总结环节1. 学生总结- 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回顾复习过程中的收获。
2.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3. 布置作业-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复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需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学情进行调整。
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字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 通过互动游戏,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数字的发展历程。
2. 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数字起源的探究。
2. 数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数字卡片3. 彩色粉笔4.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关于数字起源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字的起源。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数字是从哪里来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字的起源和发展。
二、探究数字的起源1. 教师讲解数字的起源,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巴比伦的六十进制到现代的十进制,让学生了解数字的发展历程。
2.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字的起源,并记录在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上。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应用场景,如购物、计时、测量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数字应用,并记录在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上。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互动游戏——数字连连看1. 将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分组进行数字连连看游戏。
2. 学生根据数字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将卡片正确地配对。
3. 游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数字的发展历程和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鼓励。
六、作业1. 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整理本组的学习成果。
2. 收集生活中数字应用的例子,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激发了学生对数字的兴趣。
在探究数字起源和生活中应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互动游戏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川省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学校版)用户手册序民族当自强,教育要先行,教育一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
提高教育水平是我们的共同心愿,奉献教育管理的国产软件精品——四川省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学校版),以此来表达我们的一份真诚!尊敬的用户:尊敬的用户:您好!感谢您使用“浙大网络”的产品,我们愿为您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
为了保护您作为正版软件用户的合法权益,在软件安装完成后,请按附件《售后服务证书》正确填写正版用户的回函表格,以便日后我们为您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
请您在购买之日起目录第一章学校学籍主界面 (1)1.1 学籍主界面介绍 (1)1.2 公用功能介绍 (2)第二章信息设置 (4)2.1 学校基本信息 (4)2.2 学年学期设置 (4)2.3 年级班级设置 (5)2.4 学号学籍号设置 (6)2.5 办学条件 (7)第三章学生管理 (8)3.1 新生招生 (8)3.2 新生分班 (10)3.3 学生信息维护 (11)3.4 贫困补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学籍权限设置 (13)3.6 未入学儿童管理 (14)3.7 学生修改申请 (15)第四章日常管理 (17)4.1 报到注册 (17)4.2 异动管理 (17)4.2.1 异动申请 (18)4.2.2 异动审核 (25)4.2.3 异动结果 (25)4.3 调班分班 (26)4.4 毕业结业 (28)第五章数据导入 (29)5.1 新生数据导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学生数据导入 (29)5.3 家庭信息导入 (29)5.4 学生照片导入 (30)第六章查询统计 (33)6.1 基本信息查询 (33)6.2 困难补助查询 (34)6.3 报到注册查询 (34)6.4 多条件查询 (35)6.5 异动查询 (36)6.6 异动统计 (36)6.7 毕业结业查询 (37)第七章学籍报表 (38)7.1 辍学名册 (38)7.2 学生人数统计 (38)7.3 毕业生花名册 (38)7.4 报表定义 (39)7.5 报表查询 (42)第八章附录 (44)附录一:新生招生流程 (44)附录二:学生修改流程 (46)附录三:异动审核流程 (47)第一章学校学籍主界面1.1 学籍主界面介绍学校学籍管理首页界面如图 1.1-1所示。
【课程名称】小学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学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学的意义。
2. 培养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的能力,学会进行简单的分析。
3.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统计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案,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简单的统计过程。
2.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问和回答问题。
3. 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统计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统计图表、数据收集表格、相关教具。
2.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数据收集表格,记录收集到的数据。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统计图表?它们有什么作用?”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教师总结:“统计图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事物的数量关系,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参考。
”二、数据收集与整理1. 教师分发数据收集表格,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数据收集。
2. 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并记录在表格中。
3.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收集到的数据,并引导学生进行初步整理。
三、数据分析与问题提出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解决问题。
3.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解决方案。
四、合作讨论与解决方案1.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整理出最终的解决方案。
五、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案,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数据意识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 完成数据收集表格,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
2. 根据数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关键业务操作说明二零一四年四月目录第一部分:总述 (5)1.全国学籍系统管理范围 (5)2.各级用户角色职责 (5)3.学生学籍建立保障措施 (10)4.简要手册情况说明 (10)第二部分: 学校级用户操作 (11)第一章学籍注册 (11)1.学籍流程及总体说明 (11)2.学籍注册操作说明 (14)第二章问题学籍处理 (24)1.问题学籍处理流程总体说明 (24)2.问题学籍处理操作说明 (28)第三章关键数据变更 (31)1.关键数据变更总体说明 (31)2.关键数据变更操作说明 (33)3. 误操作删除 (35)第四章学籍异动管理 (36)1.学籍异动总体说明 (36)2.学籍异动操作说明 (39)第五章转学管理 (40)1.转学管理总体说明 (40)2.跨省转学操作说明 (45)第六章毕业升级 (51)1.毕业升级总体说明 (51)2.毕业操作说明 (53)第七章招生管理 (55)1.招生管理总体说明 (55)2.招生管理操作简要说明 (58)第八章其他 (65)1.辍学总体说明 (65)2.学校合并、撤销 (67)第三部分:主管部门用户操作 (70)第一章学籍注册 (70)第二章问题学籍处理 (71)第三章关键数据变更 (73)1.关键数据变更核办 (73)2.误操作删除核办 (74)第四章学籍异动管理 (74)第五章转学管理 (75)1.省内转学核办 (75)2.跨省转学核办 (75)第六章毕业升级 (76)1.学籍主管教育部门设置升级时间 (76)2.高中毕业主管部门核办 (77)第七章招生管理 (78)1.招生计划数设置 (78)2.招生计划数变更核办 (79)3.招生结果管理 (79)4.录取新生核办 (82)5.重复招生核办 (83)6.重复招生仲裁 (84)7.外地就读学生核办 (84)第八章其他 (85)第四部分:关于各级用户参数设置 (88)1.受控字段设置 (88)2.班额配置 (89)3.基本系统设置 (90)4.异动类型配置 (92)5.角色配置 (92)6.照片采集控制 (95)第一部分:总述1.全国学籍系统管理范围根据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学籍管理办法”)总则第二条规定,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全国学籍系统”)可管理“我国所有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和在这些学校的学生。
四川省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系统一、学籍登陆。
1、访问方式:直接通过IE浏览器的方式访问平台,访问地址例:操作步骤:打开IE浏览器输入地址→输入用户名:学校管理员名(如木角小学:mjxx_admin)→密码:默认为123456782、修改用户密码:在出现类似时,鼠标左键单击“个人设置”处修改帐号的密码(首次登陆后请修改密码,本人妥善保管,勿忘记!)。
二、账号、权限创建与分配。
(系统管理)1、建立学校部门。
(如:教务处、办公室、学生处等)操作步骤:系统管理→部门管理→新增→进入如下界面:→保存。
2、在部门(如:教务处)下建立学籍管理人员操作步骤:教职工管理→新增→进入如下界面:→保存→确定3、建立“学籍管理”角色操作步骤:角色管理→新增角色→出现如下界面:保存→确定4、赋予学籍管理员权限:用户管理→选择用户(如:在“何玲燕”前的”□”内用鼠标勾选“√”)→角色委派→选择“学籍管理”→委派→确定.三、学籍管理员登陆:操作步骤:打开IE浏览器输入地址或在桌面上打开“我的办公中心”→输入用户名:教务员(如木角小学教务员何玲燕:helingyan)→密码:默认为12345678修改用户密码:在出现类似时,鼠标左键单击“个人设置”处修改帐号的密码。
注意:正常登陆学籍的首要条件是必须保证网络畅通。
四、学籍管理操作A、信息设置1、学校基本信息→按学校实际信息输入即可→保存注意①:学校代码唯一性、学校类别准确性。
注意②:小学、初中、高中年制系统默认请勿改动。
注意③:学校基本信息中:示范级别、所在地区类别、当地经济属性、当地民族属性、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电子信箱、学校简介请真实录入,其余没有指出的项目自愿录入。
2、学年学期设置→新增→保存。
(系统自动生成的)注意:此项工作每学年只需要做一次。
3、年级班级设置(以入学年定级,年级设置系统自动生成)①单个增加班级: 新增班级→进入如下界面:→保存。
②批量增加班级: 批量新增→进入如下界面:(注意:新增班级数按学校的实际情况填写,班级开始代码是自动生成的)→确定。
课时:__课时年级:__年级__班教材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知识点)。
- 学生能够运用(具体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活动),培养学生(具体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具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等)。
教学重点:- (具体知识点或技能)教学难点:- (具体知识点或技能)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教学用具、教学卡片等。
- 学生:预习教材、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
2. 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讲授1. 讲解新知识:- 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具体知识点)。
- 通过举例、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演练新技能:- 教师示范(具体技能),引导学生模仿。
-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巩固练习1. 课堂练习:-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与新课内容相关的任务。
- 鼓励学生积极交流、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3. 完成课后思考题。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3.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
4. 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备注:- 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用教案表格模板第一章:小学教案表格模板1.1 课程名称:语文1.2 课时:2课时1.3 教学目标:1.3.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1.3.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1.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1.4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1.5 教学难点:课文主题的理解与表达1.6 教学过程:1.6.1 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1.6.2 生字词学习:带领学生朗读,讲解生字词1.6.3 课文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内容1.6.4 讨论与思考: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1.6.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1.7 课后作业:1.7.1 抄写生字词1.7.2 朗读课文,家长签字1.7.3 写一篇读后感第二章:初中教案表格模板2.1 课程名称:数学2.2 课时:1课时2.3 教学目标:2.3.1 知识与技能: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2.3.2 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题方法2.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4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5 教学难点:解题思路的拓展与应用2.6 教学过程:2.6.1 导入:复习相关知识点,引入新课2.6.2 知识讲解: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6.3 例题解析:分析解题步骤,引导学生自主解题2.6.4 练习与讲解: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解答疑问2.6.5 总结与拓展:总结解题方法,布置课后作业2.7 课后作业:2.7.1 完成课后练习题2.7.2 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心得体会第三章:高中教案表格模板3.1 课程名称:英语3.2 课时:2课时3.3 教学目标:3.3.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3.3.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3.4 教学重点: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3.5 教学难点:被动语态的运用与实践3.6 教学过程:3.6.1 导入:复习相关语法知识,引入新课3.6.2 知识讲解:讲解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3.6.3 对话练习: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口语表达3.6.4 课堂小测:检测学生对被动语态的掌握程度3.6.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3.7 课后作业:3.7.1 抄写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句子3.7.2 编写一段对话,运用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3.7.3 观看英语电影,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第四章:小学教案表格模板4.1 课程名称:美术4.2 课时:1课时4.3 教学目标:4.3.1 知识与技能:学习简单的绘画技巧4.3.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提高绘画能力4.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4.4 教学重点:绘画技巧的学习与实践4.5 教学难点:绘画作品的创意与表现4.6 教学过程:4.6.1 导入: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引入新课4.6.2 绘画技巧讲解: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4.6.3 创作实践:学生自主创作,教师辅导4.6.4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4.6.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4.7 课后作业:4.7.1第六章:初中教案表格模板6.1 课程名称:物理6.2 课时:1课时6.3 教学目标:6.3.1 知识与技能: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6.3.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6.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6.4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探究6.5 教学难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6.6 教学过程:6.6.1 导入:复习相关物理知识,引入新课6.6.2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6.6.3 知识讲解: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6.6.4 练习与讲解: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解答疑问6.6.5 总结与拓展:总结实验结果,布置课后作业6.7 课后作业:6.7.1 完成课后练习题第七章:高中教案表格模板7.1 课程名称:生物7.2 课时:2课时7.3 教学目标:7.3.1 知识与技能: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7.3.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细胞装片,提高观察能力7.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生命科学的热爱7.4 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过程7.5 教学难点: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7.6 教学过程:7.6.1 导入:复习相关生物知识,引入新课7.6.2 知识讲解:讲解细胞分裂的过程7.6.3 观察实践:学生观察细胞装片,教师辅导7.6.4 课堂小测:检测学生对细胞分裂的理解程度7.6.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7.7 课后作业:7.7.1 绘制细胞分裂过程的示意图7.7.2 编写一篇关于细胞分裂的科普文章第八章:小学教案表格模板8.1 课程名称:音乐8.2 课时:1课时8.3 教学目标:8.3.1 知识与技能:学习简单的音乐节奏8.3.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音乐感知能力8.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8.4 教学重点:音乐节奏的学习与实践8.5 教学难点:音乐节奏的灵活运用8.6 教学过程:8.6.1 导入: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引入新课8.6.2 节奏讲解:讲解音乐节奏的基本知识8.6.3 练习与讲解: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解答疑问8.6.4 音乐游戏:分组进行音乐游戏,提高音乐感知能力8.6.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8.7 课后作业:8.7.1 抄写音乐节奏练习题8.7.2 学习一首新的歌曲,熟练掌握歌词和节奏第九章:初中教案表格模板9.1 课程名称:历史9.2 课时:1课时9.3 教学目标:9.3.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9.3.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提高历史分析能力9.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9.4 教学重点: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9.5 教学难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9.6 教学过程:9.6.1 导入:复习相关历史知识,引入新课9.6.2 知识讲解:讲解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9.6.3 史料阅读与分析:学生阅读史料,教师辅导9.6.4 课堂小测:检测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程度9.6.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9.7 课后作业:9.7.1 完成课后练习题第十章:高中教案表格模板10.1 课程名称:信息技术10.2 课时:2课时10.3 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使用的教案表格模板,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物理、生物、音乐、历史和信息技术等不同学科。
伊川县中小学学籍注册及接续简明操作步骤准备工作1.硬件:(1)USB接口摄像头(2)蓝色背景布2.软件:(1)XP或win7系统(2)学籍照片采集系统1.3版或3.0版3.所需资料:(1)小学一年级学生72项基本信息单页模板A4纸表1(2)小学一年级学生72项信息统计表表2(3)小学一年级学生5项基本信息模板表3(4)学生72项信息统计表批量打印(新模板)表4(5)照相系统导入数据模板表5(6)自主招生录取表(初中、高中)表6一、小学一年级新生学籍数据导入步骤1、学生报到时以班为单位发放表1,让家长对照户口本认真填写带*项目上交。
2、以班为单位,将学生5项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类型、身份证号)汇总到表3内。
3、进入“学籍注册”---“学前调档名单管理”,将表3进行导入匹配,对匹配成功已办过学前学籍的学生,其它项目信息根据学生家长填写的72项信息表进行完善和补录。
对个别已办过学前学籍,显示匹配有问题,在匹配成功的名单找不到的学生,请让学生家长去原幼儿园查询办学前教育学籍时的姓名和身份证号,以办学前教育学籍时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导入国网系统。
与户口本不符的,待小一学籍办理完毕后进行关键字段变更。
4、没有办理过学前学籍,匹配不成功的学生,以班为单位填写表2的72项基本信息,然后管理员分班对模板内的数据进行检查修改(打开宏进行查错),有错的进行纠错后进行新生注册。
用5项数据接续时,说未查到学前学籍,按72项导入时,提示办过学前学籍,估计问题是学前教育学籍没有点毕业操作。
5、进入“学籍注册”查看学校是否审核成功(查询条件:年级、新生注册、未审核),查看无误审核并上报。
6、等待上级主管部门审核,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一般1至2个工作日),开始照相。
二、小一新生照相步骤1、按班将表5(年级、班级、姓名、身份证号)信息导入到照相系统内进行逐个拍照。
(先设置照片保存位置,蓝色背景,连接USB摄像头)。
2、对没有身份证的学生照片单独命名,命名规则:学校标识码班级代码学生姓名。
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5篇小学数学备课教案模板篇1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谈话导入同学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就连火车上都有很多数学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用乘法的知识解决乘火车中的数学问题。
想试一试吗(板书课题:乘火车)2、出示学习目标①、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②、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③、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自学指导、整体感知1、教师出示自学指导自学内容:教材32~33页。
自学时间:3分钟。
自学要求:围绕思考问题进行自学,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和同桌小声地进行交流。
思考问题:怎样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2、反馈交流。
(学生汇报)3、出示问题,列出算式,探索算法。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出示问题: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2)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请小组同学派代表板书计算过程,并口头说明计算过程,只要学生的算法是正确的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全班交流时,教师让学生再讨论竖式得数360的“0”漏写得“36”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关注积的个位上的“0”处理问题。
(4)比较归纳。
将本题与上节课例题(出示16×4的竖式计算过程)相比较,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两题的竖式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改编三位数、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试题。
三、检查点拨,探寻规律1、学生完成“练一练”中的1、2、3、4题。
2、课本第33页第二题。
3、总结方法:笔算连续进位的乘法,关键是不要忘记加低位进上来的数。
四、练习达标,拓展提高1、教师出题:4351×4= 8972×5=2、回归学习目标。
年级编号班号班级学号民族代码姓名性别出生日期1111一班110011王成12004-7-1 1111一班110021孙思倩22004-8-20 1111一班110031方大龙12003-12-27 1111一班110041董盼盼22004-2-8 1111一班110051王子默12004-1-30 1111一班110061郭子怡22003-11-2 1111一班110071郭向宇12004-6-14 1111一班110081王楠22004-6-20 1111一班110091刘星宇12004-5-28 1111一班110051刘闯22003-11-29 1111一班110061周强12004-5-14 1111一班110021郭思吾22004-3-17 1111一班110041郭优22003-12-19 1111一班110031郭兴荣22003-11-16 1111一班110071石宝珠22004-1-9 1111一班110081汤嘉宇12004-6-1 1111一班110091吕欣慰22004-7-19 1111一班110011万通12003-12-10 1111一班110021丁圣明12004-9-11 1111一班110031郑凯凯12003-11-27 1111一班110041石成成12003-11-26 1111一班110051黄茹静22004-1-5 1111一班110061郭运12004-6-30 1111一班110071刘昊12003-4-5 1111一班110081倪雷22003-9-8 1111一班110091石启航12003-11-28 1111一班110051廉梦宇22004-4-27 1111一班110041汤根一12004-5-30 1111一班110021王子豪120004-3-12 1111一班110031汤润泽12004-1-29 1111一班110071石洁宇22003-12-30 1111一班110061郭丰12003-10-17 1111一班110051石悦悦22004-6-13 1111一班110021郭旭12004-8-26 1111一班110041季秋彤22004-6-13 1111一班110031李冰冰12003-11-1 1111一班110081石海池12004-7-1 1111一班110041丁玉迪22004-2-10 1111一班110091刘茂林12004-7-25 1111一班110071李文莉22004-1-25 1111一班110051石赛赛12004-6-2 1111一班110021石佳奇12004-8-51111一班110031石畅畅12003-11-4 1111一班110061刘凡22004-8-2 1111一班110081刘宇翔12004-8-31 1111一班110091郭莹莹22004-7-18 1111一班110041石纹纹22004-6-18 1111一班110071陆奕彤22004-6-20 1111一班110021郭姝含22004-5-19 1111一班110011万邦12003-9-19 1111一班110041黄思都12004-6-2 1111一班110031石子恒12003-12-20 1111一班110051黄永计12003-10-5 1111一班110061周锦乐22004-9-1 1111一班110071石菁菁22004-1-19 1111一班110021石薄通12004-6-12 1111一班110031石晗诺22004-2-14 1111一班110081孙长胜12003-11-6 1111一班110091杨梓昊12004-6-15 1111一班110011杨子恒12004-4-5 1111一班110021刘晶晶22005-2-20 1111一班110041石荣宽12003-3-1 1111一班110051邹学涛12003-5-17 1111一班110061鲍惠芹22004-6-2 1111一班110031周硕12003-9-7 1111一班110071方二龙12003-12-27 1111一班110091刘艾琪22003-10-1 1111一班110081邹瑞琦12004-9-11 1112二班110041郭木楠22004-2-19 1112二班110061周羿宇12004-8-30 1112二班110081王佳妮22004-4-21 1112二班110091王亮12004-8-26 1112二班110041张雯22004-2-1 1112二班110031卢雪22004-1-17 1112二班110051刘政12004-11-7 1112二班110061黄媛22004-4-29 1112二班110081郭璇璇22003-9-19 1112二班110091万诺诺22004-3-24 1112二班110071周佳乐12004-5-1 1112二班110021周璇22004-4-14 1112二班110051孙伟12004-3-2 1112二班110021孙亚菲12004-5-2 1112二班110081胡昊12003-12-7 1112二班110011汤红豆22004-7-19 1112二班110041汤成飞12003-12-5 1112二班110071杨阳22004-8-31 1112二班110031郭宇恒12004-9-61112二班110061鲍子寒22004-1-2 1112二班110091石勇琪12004-6-30 1112二班110021华淼淼12003-11-12 1112二班110051汤晴晴22004-7-26 1112二班110081王子豪12005-5-15 1112二班110011王嘉铭12003-2-12 1112二班110041孙世豪12004-2-9 1112二班110071朱军12004-2-5 1112二班110031刘雯22003-7-18 1112二班110061石梦梦22003-1-16 1112二班110091刘洋12003-10-25 1112二班110051汤志豪12004-9-2 1112二班110061汤晴22004-9-2 1112二班110041丁伟祥12004-2-10 1112二班110021汪子渲22004-2-22 1112二班110031石帅帅12004-7-1 1112二班110011张宁12004-2-16 1112二班110071陈广印22003-10-26 1112二班110081石奔奔12003-11-29 1112二班110091朱帅帅12003-11-8 1112二班110061郭雨纯22004-6-30 1112二班110051陆苗22004-7-25 1112二班110041孙向阳12003-3-19 1112二班110031郭苏慧22004-4-11 1112二班110081宋婷婷22004-8-27 1112二班110091戴成功12004-1-18 1112二班110071王峰12004-3-31 1112二班110061刘露璇22003-12-15 1112二班110041安康12003-3-15 1112二班110031汤传源12003-10-18 1112二班110021唐芊芊22003-9-15 1112二班110011郭允锐12004-8-14 1112二班110051石智斗12004-3-12 1112二班110061石雨豪12004-5-4 1112二班110041陈冠成12004-7-16 1112二班110021祁海梅22003-9-8 1112二班110031王旭12004-2-22 1112二班110011汤梦雨22003-8-16 1112二班110071陈长青12003-5-20 1112二班110081马帅12004-9-24 1112二班110091郭欣22004-10-13 1112二班110041郭帅12004-1-29 1112二班110051王菀22003-10-21 1112二班110061黄家威12003-7-4 1112二班110021刘苏青22003-12-311112二班110031郭双梅22004-2-15 1112二班110041郭佳恒12004-7-23 1112二班110081华德志12004-6-21 1112二班110091魏缘22003-11-20 1112二班110071柳乐乐22004-4-25 1112二班110051高琪22004-1-22 1112二班110041石明珠22004-1-9 1112二班110031郭子渝12003-12-19 1112二班110051刘惠22003-10-27 1112二班110021郭淑琪22003-11-12 1112二班110031王议伟12003-10-13 1112二班110071黄继元12004-6-25 1112二班110091叶力萌12003-9-17 1112二班110081汤莹雪22003-11-5 1112二班110041石巾挥12003-9-16 1112二班110061刘露22004-12-2 1112二班110081李建军12003-11-18家庭地址或身份证号身高体重肺活量耐力项目编号耐力项目成绩柔韧力量类项目编号110.519.160012 110.620.161012 110.720.561212 110.810.361312 110.920.661412 110.520.861212 110.420.661312 110.620.861412 110.520.961512 110.7210661812 110.820.961712 110.920.761312 110.620.661412 110.220.561512 110.520.861912 110.620.360812 110.920.160912 110.820.260612 110.720.460712 110.620.560512 110.320.660312 110.120.160412 110.520.260712 110.620.360912 110.820.460412 110.920.560812 110.720.660212 110.520.760312 110.820.860412 110.820.962312 110.420.561212 110.620.663512 110.720.365812 110.220.262512 110.520.763512 110.620.864512 110.820.966512 110.920.467512 110.420.568512 110.520.669512 110.620.361412 110.820.162412110.920.464312110.520.162812110.820.462712 110.420.664212 110.720.564312 110.920.264112 110.720.164712 110.720.364812 110.420.964912 110.820.764512 110.520.864612 110.920.564512 110.620.665812 110.520.365912 110.620.165212 110.820.463212 110.720.864512 110.620.764612110.820.964812柔韧力量类项目成绩速度灵巧类项目编号速度灵巧类项目成绩奖惩项目编号56 1.21 66 1.23 96 1.25 86 1.14 66 1.16 56 1.24 116 1.25 136 1.14 126 1.13 146 1.22 156 1.11 106 1.12 86 1.13 96 1.14 76 1.15 66 1.16 56 1.17 106 1.18 156 1.19 146 1.21 136 1.22 126 1.23 146 1.14 166 1.25 86 1.56 136 1.15 126 1.14 156 1.16 66 1.13 86 1.18 96 1.17 86 1.19 76 1.25 66 1.25 96 1.23 56 1.14 86 1.25 156 1.13 146 1.24 136 1.13 126 1.18 116 1.19106 1.14 156 1.15 146 1.14 136 1.13 126 1.12 116 1.14 106 1.02 56 1.03 96 1.23 86 1.24 76 1.25 66 1.23 56 1.25 156 1.26 146 1.24 116 1.23 126 1.24 136 1.25 136 1.16 106 1.14 156 1.13 146 1.18 126 1.17 116 1.19 86 1.04 56 1.16 66 1.15 46 1.13 76 1.12 56 1.02 146 1.03 156 1.05 146 1.08 136 1.09 126 1.24 116 1.23 106 1.22 96 1.21 76 1.25 66 1.24 86 1.23 116 1.25 126 1.24 136 1.25 156 1.1686 1.15 76 1.18 96 1.19 56 1.17 66 1.15 86 1.14 126 1.16 146 1.18 156 1.14 136 1.24 116 1.23 106 1.25 56 1.14 86 1.15 96 1.17 66 1.18 76 1.19 56 1.25 146 1.14 176 1.13 156 1.15 186 1.16 196 1.17 106 1.18 116 1.19 126 1.23 136 1.21 146 1.12 156 1.23 86 1.24 96 1.25 76 1.16 56 1.14 66 1.18 86 1.17 56 1.19 86 1.23 96 1.24 76 1.25 66 1.15 96 1.17 156 1.19 136 1.18 146 1.14146 1.13 156 1.12 66 1.22 86 1.23 76 1.24 96 1.25 116 1.18 56 1.15 146 1.14 156 1.16 136 1.17 126 1.19 106 1.28 56 1.24 86 1.28 96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