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地区铝土矿矿床类型、成因及找矿标志3000 (1) (1)
- 格式:docx
- 大小:342.27 KB
- 文档页数:3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铝土矿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探讨刘 华摘要:铝土矿是铝工业的基石,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铝土矿的供应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尽管铝土矿资源丰富,但随着多年的开采,浅层资源日益减少,找矿难度逐步加大。
因此,了解铝土矿的成因以及如何识别找矿标志变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铝土矿;矿床成因;找矿标志铝土矿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涉及多种地质作用。
岩浆活动作为最初始的成因,当富含铝硅酸盐的岩浆从地球深处上升至地表时,经过冷却和凝固,形成了原始的铝土岩。
然而,这些岩石要经过无数年的风化、侵蚀和搬运,才能在特定的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下富集成形。
在这个过程中,沉积作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使分散的铝土物质逐渐聚集,最终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铝土矿。
另外,一些早期的沉积型铝土矿,在后来的地质变动中,经过高温高压的作用,会发生变质,形成更加致密的铝土矿床。
1 铝土矿矿床成因分析铝土矿矿床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是极为复杂且精细的。
其成因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古风化壳型铝土矿矿床和堆积型铝土矿矿床。
这两种类型的形成过程各有特点,但都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年代。
1.1 古风化壳型铝土矿矿床古风化壳型铝土矿矿床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有序的过程。
在陆生阶段,风化作用将母岩逐渐分解,形成了富含铝的物质,这些物质经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逐渐形成了富铝的风化壳物质,如钙红土层、红土层或红土铝土矿。
富铝风化壳物质经过海水的淹没和成岩后生作用,逐渐演变改造,最终形成了原始的铝土矿层,这个过程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是地质年代中的一瞬间。
在表生富集阶段,随着地壳的抬升,原始铝土矿层逐渐被带到地表浅部。
此时,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改造能力开始发挥作用,它们不断地冲刷和淋滤,使得硅质被淋失、铝质得以富集,这个过程进一步加速了铝土矿的形成,并使其品位变得更加富集。
经过数百万年的地质作用,最终形成了具有工业价值的铝土矿矿床。
浅谈云南富宁铅锌矿矿体成因及深部找矿的可行性云南富宁安农铅锌矿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城19°方向,平距约25.4km处。
行政区划隶属富宁县花甲乡龙三盘村委会。
资源勘查范围地理极值坐标(54坐标系):东经105°40′30″―105°42′15″,北纬23°50′15″―23°51′15″。
矿区距富宁县城323国道约有62km的简易公路,其中富宁县城-花甲乡为盘石路,公路里50km,富宁县城(323国道)距州府所在地文山234km,距省会昆明531km,距广西北海港670公里、防城港596公里。
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处于扬子板块与越北古陆的过渡区,位于华南褶皱系之滇东南拗褶断带西畴弧形褶皱区东段的广南~富宁裂陷带。
区域上最老的为华力西构造层,其下部为碳酸盐、砂泥质、局部硅质及基性火山岩建造,上部为碳酸盐、含煤和基性火山岩建造;印支构造层下部为砂页岩、复理石及基性火山岩建造,中部为碳酸盐建造,上部为含煤亚建造及砂泥质建造;燕山构造层缺失;喜山构造层为磨拉石、含煤亚建造及复陆屑建造。
华力西热隆裂分阶段有大量基性火山岩喷溢和超基性~基性岩浆岩侵入。
1 地层区域主要出露寒武系(∈)的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奥陶系(O)的碳酸盐岩,泥盆系(D)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石炭系(C)二叠系(P)的碳酸盐岩,三叠系(T)碎屑岩,上第三系(N)及第四系(Q)粘土岩、砾岩、坡积、残坡积层(图2-1)。
其中以下泥盆统坡脚组(D1p)泥岩、页岩和中泥盆统坡折落组(D2p)灰岩、中三叠统百篷组(T2b)砂泥岩和中三叠世“龙康型”基性喷出岩(T2αβ)分布最为广泛。
2 区域构造区内断裂、褶曲相当发育,尤以断裂为主。
主体构造线总体呈北西向展布;地层走向受岩体侵入影响,多呈近东西向。
规模较大的北西向断裂主要有董堡~那桑圩断裂、富宁断裂;近东西向断裂星罗棋布,规模稍大的如渭塘断裂等。
紧邻安农铅锌矿区的断裂主要有:北西向富宁断裂、北东向叭河断裂和近东西向渭塘断裂。
滇中地区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滇中地区是我国铝土矿资源较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其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质特征:滇中地区位于华南地区的滇缅地块,地处滇黔交界处,地质构造复杂,陆地形态多样,主要由岩石、构造和地貌三个要素组成。
(1)岩石属性:滇中地区的岩石主要以火山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为主。
其中火山岩主要为安山岩和流纹岩,沉积岩主要为砂岩、泥岩和灰岩,变质岩主要为片麻岩、页岩和绿岩。
(2)构造特征:滇中地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包括断裂、褶皱和岩浆活动等构造形态。
断裂主要包括走向断裂和剖面断裂两种类型,其分布呈现出多向、多级和多期的特点。
褶皱主要以均斜褶皱为主,呈东西向和南北向的走向,周期长短不一、岩浆活动主要表现为火山喷发和岩浆侵位,形成了大量的火山岩和构造岩体。
(3)地貌特征:滇中地区地貌多样,主要包括山地、高原、平原和峡谷等地貌类型。
山地主要分布在滇中东北部,海拔较高,形成了许多山峰和深谷。
高原主要分布在滇中西部,地势相对平缓,海拔较高,主要由砂岩和泥岩构成。
平原主要分布在滇中南部,地势相对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2.成矿规律:(1)构造控矿规律:滇中地区的铝土矿床主要分布在断裂和褶皱带附近,断裂和褶皱的发育程度和复杂性对铝土矿的形成和富集起着重要控制作用。
一般来说,断裂和褶皱带的强度越大、活动程度越活跃,铝土矿的形成和富集程度也越高。
(2)岩性控矿规律:滇中地区的铝土矿床主要分布在变质岩和火山岩中,其中以绿岩、安山岩和流纹岩为主要地质背景。
绿岩系列岩石富含铝、铁等矿化元素,是铝土矿的主要富集层位。
(3)热液作用控矿规律:滇中地区岩浆活动频繁,火山岩和构造岩体中含有丰富的矿化流体和热液,这些热液通过断裂和裂缝等通道进入矿床附近,与地下岩石反应形成铝土矿石。
岩浆活动还提供了热能和物质交换的条件,促进了铝土矿床的形成和富集。
总之,滇中地区铝土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主要受到区域构造、岩性组合和地壳浅层岩浆作用等因素的控制。
云南省文山地区铝土矿矿床类型、成因及找矿标摘要:云南省文山地区铝土矿区分别有沉积型和堆积型两种不同类型的铝土矿存在,上二叠统龙潭组为矿区沉积型铝土矿的含矿层,矿石主要是致密状和粉屑状结构,矿石自然类型为一水硬铝石为主的铝土矿,工业型为低碳硫高铁铝土矿石,矿石质量比较好。
关键词:云南省文山;铝土矿床;找矿标;一.矿区地址特点分析铝土矿矿床1.文山矿区主要位于文山市场境内,扬子准地台的西南缘,区域内的地壳运动主要以升降运动为主,矿区露地层主要是泥盆系和石炭系,上泥盆系是浅灰带暗红色厚层淀晶豆砂屑灰岩,具有交错层理和粒序层理发育特点,和上面覆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
浅灰色和灰色中有一厚层块状泥粉晶灰岩和生物碎屑。
二叠灰层主要是砂屑灰岩,主要是岩性为紫红色中至厚粘土质碎屑状铁铝岩和深灰岩薄层生物钙质粉晶生物灰岩,该地层上部主要是硅质岩为主要组成部分,下部是铁铝岩,灰岩多呈现透镜体,底部是常见的硕砾岩和劣质煤层岩石,包含蜓类和植物海绵骨针化石,存在一个部平行的整合,根据岩石地理条件分析,都具有铝岩系的条件。
下部主要是为灰黄色含铁质泥岩和粉砂质泥岩,第四系是常见赤铁矿和一水硬铝石碎块,构成了堆积型铝土矿床,产出部分主要是石灰系顶界,为龙潭组底部风化残积岩石。
2.地址构造分布于区域中东部,为椭圆形短轴褶皱,核心部分地层主要是两翼转折端倾角变化,核心部分露地层上有龙潭组和永宁组统一的旧组,翼部主要有中下石岩泥盆统,剖面形态主要是对称关系的,总体形态保持非常完整,局部收到断裂破坏,堆积形成了铝土斜展布状态。
二.矿床地质特点分析铝矿矿床1.矿体特点主要是沉积型铝土矿,该地区沉积型铝土矿主要分布围绕二叠统龙潭组,呈现带状分布状态,通过勘查可以看出矿体控制长度主要是4千米左右,矿体厚度主要是2到5米,矿石主要是砂状和豆状结构形式,主要矿物质有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等状态。
堆积型铝土矿呈现镶嵌结构,平面形态都是比较复杂,呈现不规则形状,该类型矿体主要分布位于卡斯特地貌熔岩漏斗结构中,在平面上呈现珠状结构。
101GLOBAL CITYGEOGRAPHY 文山市天生桥地区铝土矿矿体特征李伟清 李 江 杨文金(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摘要:天生桥地区铝土矿位于云南省文山市天生桥地区,矿体主要赋存于天生桥向斜内,由西向东划分为三个矿段。
区内是以铝土矿为主,伴生镓的矿床,主要矿床类型为沉积型铝土矿床,次为堆积型铝土矿的矿床。
关键词:天生桥;铝土矿;矿体特征1、天生桥矿段:(1)沉积型铝土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分布,长约2930m,沿倾向延伸600~1000m,倾向0~50°,倾角30~50°。
铅垂厚度0.13~23.16m,平均铅垂厚度5.14m,变化系数64.98%,属稳定型;品位Al 2O 335.47~75.00%、平均47.22%;平均A/S4.24,品位变化系数19%。
分布于天生桥向斜西翼23~24号勘探线之间,矿体底板标高958.94~1488.14m,相对高差529.2m,矿体一般埋深0~458.11m。
有86个钻孔控制该矿体,走向长2930m,平均宽458m,在24~03线,矿体呈一“L”状展布,03~23线大致呈东西向展布,倾向由23线往24线由北东西变为正北向,倾角30~50°。
在08-10勘探线之间有一古隆起,造成矿体在该处的缺失,形成向西凹进的无矿区域。
(2)堆积型铝土矿矿体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出露范围长约3000m,宽307~1393m,共圈定矿体4个,矿体出露总面积0.68km 2,矿体最长992m,最宽1393m,矿体厚度0.9~7m,平均厚度3.27m,厚度变化小,厚度变化系数45.58;品位为Al 2O 335.39~65.38%,平均品位Al 2O 3 46.86%;A/S 为1.48~16.97,平均A/S 为6.12。
其中Vt ③号矿体为主矿体。
矿体长约992m,宽约1393m。
矿体形态极不规则,呈港湾状展布。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歪山头铝土矿采矿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10.02•【字号】云发改产业〔2019〕842号•【施行日期】2019.10.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歪山头铝土矿采矿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云发改产业〔2019〕842号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转报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歪山头铝土矿采矿工程项目核准的请示》(文发改请〔2019〕416号)及有关资料收悉。
经研究,现就该项目核准事项批复如下:一、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精准扶贫,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增加铝土矿自主供给能力,依据《行政许可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歪山头铝土矿采矿工程项目,项目代码:2019-532601-09-02-047586。
二、项目建设地点: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柳井乡。
三、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露天开采场、给排水设施、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等。
项目建成后形成133.47万吨/年的开采规模,开采年限7年。
四、项目总投资为6354.23万元,其中项目建设投资5726.26万元,流动资金627.97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全部由企业自筹。
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均营业收入(含税)可实现5281.90万元,年利润总额665.18万元。
五、按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核准项目应附前置条件的相关文件分别《文山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歪山头铝土矿采矿工程>采矿用地预审情况说明》、《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歪山头铝土矿采矿工程项目核准意见的函》(云工信函〔2019〕73号)、《云南省人民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关于<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文山市歪山头铝土矿133.47万t/a采矿工程项目申请报告>的评审意见》(云投审发〔2019〕107号)。
滇东南文山地区铝土矿遥感资源评价刘建楠【摘要】滇东南铝土矿资源最为集中,但地质条件较复杂.使用传统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效果欠佳.本文尝试通过进行羟基蚀变信息的提取确定铝土矿的靶区,取得较好的效果.【期刊名称】《云南地质》【年(卷),期】2010(029)004【总页数】4页(P444-447)【关键词】蚀变信息提取;二次主成分分析;成矿远景预测;TM遥感数据;滇东南文山铝土矿【作者】刘建楠【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65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27滇东南文山地区是铝土矿床集中分布区。
该区北面与扬子准地台接壤,西南面与哀牢山断块毗邻,构造单元属华南褶皱系滇东南褶皱带,文山—富宁断褶束,处于华南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之间过渡带的越北古陆边缘坳陷带。
地跨多个构造单元,沉积建造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复杂。
晚石炭世末,本区隆起为陆,发生沉积间断,区内大部分地段下二叠统遭受强烈剥蚀,部分地段剥蚀殆尽,导致上二叠统龙潭组 (或吴家坪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与下伏石炭系不整合接触。
长时间风化剥蚀堆积物,在古岩溶作用下,经充分分解、运移、富集,形成红土化风化壳,以及厚薄不等、规模不一的原生沉积铝土矿及第四系岩溶堆积型铝土矿。
应用遥感技术对岩溶地区原生铝土矿进行资源评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
1 遥感数据选择本次遥感评价使用TM5数据,共有七个波段:三个可见光波段 (1波段、2波段、3波段),一个近红外波段 (4波段),两个中红外波段 (5波段、7波段)以及一个远红外波段 (6波段)。
其中,除第六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为60m外,其余六个波段的空间分辨率均为30m。
2 几何校正遥感成像时受到卫星姿态、地球曲率、地球自转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有一定几何形变,使图像上反映的地物对于实际地物存在一定的位置上及几何形状上的差异,需要对图像进行几何校正以消除差异。
本次采用多项式校正方法,基本思路是采集图像上相应的地面控制点 (GCP)进行多项式空间变换。
云南省文山市东山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张卫座;刀俊山;黄俊坤【摘要】勘查区西南面与哀牢山断块毗邻,北面与扬子准地台接壤,其构造单元属文山一富宁断裂,华南褶皱系滇东南褶皱带,为越北古陆边缘坳陷带.本文结合前期的工作实践,结合区内的各种地质特征,作区域成矿理论上的探索.【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2页(P43-44)【关键词】东山铝土矿;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作者】张卫座;刀俊山;黄俊坤【作者单位】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六队,云南昆明650216;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六队,云南昆明650216;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六队,云南昆明6502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P618.45由于本区地跨多个构造单元,沉积建造在时间和空间上演化和分布比较复杂。
早古生代(寒武纪及奥陶纪)连续沉积泥砂质建造和碳酸盐建造,奥陶纪晚期本区隆起成陆,使寒武系、奥陶系地层遭受强烈剥蚀,其中,早二叠世末的东吴运动,地壳上升为陆,早先前沉积的地层遭受强烈剥蚀,部分地段剥蚀殆尽,在长时间的风化剥蚀下,沉积物被充分分解、运移、富集,形成富含铝的古风化壳,后经海侵初期沉积的晚二叠系龙潭组(P2l)为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夹碳酸盐岩,与下伏石炭系大塘组(C1d)浅海相碳酸盐岩呈不整合接触[1,2]。
由于正处于越北古陆边缘的滨海环境,气候湿热,有利于泥炭和铝土矿的形成,故上二叠系龙潭组(P2l)为本区沉积型铝土矿和劣质煤产出的重要层位,称含铝岩系。
三叠系为一套厚度不大的碳酸盐建造和碎屑岩建造。
晚三叠系后,本区长期处于上升剥蚀阶段,沉积型铝土矿毗邻的第四系松散层中产堆积型铝土矿,矿石质量较好,也是区内重要的含矿层位。
龙潭组经长时间的风化剥蚀,含铁铝质岩残留或就近堆积于下石炭统大塘组碳酸盐岩岩溶凹陷中,形成第四系堆积型铝土矿床。
区内矿产种类以粘土矿和石灰石矿等非金属矿为主,其次有铝土矿、煤矿、磷矿和铜等。
云南文山县天生桥铝土矿沉积环境浅析
范良军;李伟清;杨文金
【期刊名称】《云南地质》
【年(卷),期】2018(037)001
【摘要】通过对云南文山县天生桥沉积型铝土矿区内的天生桥、瓦白冲、者五舍三个矿段地表及深部样品微量元素特征分析,得出本区在上三叠世龙潭期有局限海湾、泻湖和外侧潮间带两种不同的沉积环境,其中天生桥—瓦白冲处于局限海湾、泻湖环境,与咸水海域局限沟通,水动力环境较弱,有利于来自古陆的含铝物质沉积并形成稳定的铝土矿层.
【总页数】6页(P72-77)
【作者】范良军;李伟清;杨文金
【作者单位】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51;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51;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5
【相关文献】
1.渝南—黔北铝土矿矿物特征及沉积环境浅析 [J], 赵远由
2.渝南-黔北铝土矿矿物特征及沉积环境浅析 [J], 赵远由
3.贵州茅坝天生桥龙潭组沉积环境浅析 [J], 卢君勇;黄攀;杨武;李波;胡宇瀚;潘冬;徐
清涛
4.云南文山县天生桥铝土矿地球化学特征与物源分析 [J], 焦扬;王训练;崔银亮;姜永果;周洪瑞;高金汉;王根厚
5.云南镇雄县羊场磷矿地质特征及沉积环境浅析 [J], 吕俊;让昊;郭阳;龙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省文山地区铝土矿矿床类型、成因及找矿标
摘要:云南省文山地区铝土矿区分别有沉积型和堆积型两种不同类型的铝土矿存在,上二叠统龙潭组为矿区沉积型铝土矿的含矿层,矿石主要是致密状和粉屑状结构,矿石自然类型为一水硬铝石为主的铝土矿,工业型为低碳硫高铁铝土矿石,矿石质量比较好。
关键词:云南省文山;铝土矿床;找矿标;
一.矿区地址特点分析
铝土矿矿床
1.文山矿区主要位于文山市场境内,扬子准地台的西南缘,区域内的地壳运动主要以升降运动为主,矿区露地层主要是泥盆系和石炭系,上泥盆系是浅灰带暗红色厚层淀晶豆砂屑灰岩,具有交错层理和粒序层理发育特点,和上面覆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
浅灰色和灰色中有一厚层块状泥粉晶灰岩和生物碎屑。
二叠灰层主要是砂屑灰岩,主要是岩性为紫红色中至厚粘土质碎屑状铁铝岩和深灰岩薄层生物钙质粉晶生物灰岩,该地层上部主要是硅质岩为主要组成部分,下部是铁铝岩,灰岩多呈现透镜体,底部是常见的硕砾岩和劣质煤层岩石,包含蜓类和植物海绵骨针化石,存在一个部平行的整合,根据岩石地理条件分析,都具有铝岩系的条件。
下部主要是为灰黄色含铁质泥岩和粉砂质泥岩,第四系是常见赤铁矿和一水硬铝石碎块,构成了堆积型铝土矿床,产出部分主要是石灰系顶界,为龙潭组底部风化残积岩石。
2.地址构造分布于区域中东部,为椭圆形短轴褶皱,核心部分地层主要是两翼转折端倾角变化,核心部分露地层上有龙潭组和永宁组统一的旧组,翼部主要有中下石岩泥盆统,剖面形态主要是对称关系的,总体形态保持非常完整,局部收到断裂破坏,堆积形成了铝土斜展布状态。
二.矿床地质特点分析
铝矿矿床
1.矿体特点主要是沉积型铝土矿,该地区沉积型铝土矿主要分布围绕二叠统龙潭组,呈现带状分布状态,通过勘查可以看出矿体控制长度主要是4千米左右,矿体厚度主要是2到5米,矿石主要是砂状和豆状结构形式,主要矿物质有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等状态。
堆积型铝土矿呈现镶嵌结构,平面形态都是比较复杂,呈现不规则形状,该类型矿体主要分布位于卡斯特地貌熔岩漏斗结构中,在平面上呈现珠状结构。
2.矿石质量结构具有多种结构特点,沉积型铝土主要结构是浅灰色和褐红色砂屑结构,另外就是鳞片晶体状结构,粉屑泥状结构主要是隐晶体状结构,另外就是片状和集合体形状结构,堆积型铝土矿主要结构是碎屑结构和砂状结构等。
矿石构造的沉积型铝土矿石构造主要是块状构造,其次为薄层状构造和花斑构造,极少量角状构造和多孔构造,堆积型铝土矿石构造主要是疏松黏土构造,少数地段是矿块呈现棱角状,矿体多呈现棱角状矿块,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是矿石一水硬铝石。
三.铝土矿石成矿规律
1.成矿条件主要沉积型铝土矿石,该沉积型铝土矿石赋予二叠统龙潭组,上段和上覆地层为下三叠系关组结构,下伏地层主要是石灰结构,酸性岩石基底,主要岩性为紫红色中至厚层黏土质铝岩,另外还存在深灰色薄层生物碎屑钙质硅质加厚粉晶生物碎屑灰岩和生物化石,由于上下段不同岩性组成,上段主要是深灰色条带状态生物碎屑钙质硅质岩结构,下段主要为生物碎屑灰岩和植物海绵骨针。
2.综上岩性主要特点是沉积型铝土矿床经过长期地质历史艳华形成产物,沉积型过程主要是沉积间断存在,适宜气候条件,适宜沉积环境和充足的物质来源。
堆积型铝土矿成矿主要条件是堆积型铝土矿床位于南溶峰林高原溶盆,矿体赋予存在松散层中,原来沉积型铝土在长期岩溶中会遭到强烈剥蚀,在构造作用下发生了崩落状态,堆积在稳定的缓坡等地方存在很多地表水和基底碳酸地层泄水循环作用,,矿石中硫和碳质氧化环境,铝土相对富集,形成了碳酸岩的岩溶地和堆积物存在,矿石质量相对比较好,矿体也呈现不规则状分布。
铝土矿主要成因素是基底不整合控矿作用,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对的控矿作用,古岩溶控矿作用和原生铝土对于堆积矿石控制作用。
三.铝土找矿标志
1.地层层位是找矿主要标志,云南东南铝土矿床严格会受到二叠统龙潭组控制作用,已经发现的原生沉积矿床主要存在地层矿层结构中,堆积型铝土矿床位于沉积铝土矿层下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龙潭组在寻找沉积型铝土矿石和堆积型矿床标志中,在铝土地址矿石中必须要注意地层分布结构关系。
2.古侵蚀面也是寻找矿标志,地质运动形成了石灰之间古侵蚀面,风化剥蚀和异地搬运物质提供了铝土矿部分物质来源,二叠玄武岩组的风化和剥蚀也为铝土来源提供了非常好的方法,在岩溶洼地是铝土矿石沉积富集地带,矿体厚度比较大,矿石质量也比较好,处于相对强的环境地段,铝土矿层会变薄地质质量也会变差,铝土矿石在风化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不整合面是间接找矿标志,需要引起非常重视,还要直接关注超覆的不整合的地层铝土找矿方式。
3.另外最重要的地形地貌也是找矿主要标志,在含矿层位的岩溶盆地会形成堆积型铝土矿良好场所,铝土矿如果脱离母体就会形成堆积模式,在地表水喝含碳酸根的地下水进行反复循环作用,杂质会遭遇到淋滤,形成非常厚品味高的堆积铝土矿。
4.矿物业是找矿主要标志方式,地层中会游离氧化铝的铝土矿重要标志,在高岭石和水云母等矿物比较多地方,游离氧化铝和含铝胶体,剖面上铁、铝和煤都是同一气候下的产物。
经常会存在共生问题,在含煤层上部和铁铝岩可以作为铝土矿间接矿物学标志。
在矿体附近含矿层下方斜坡堆积层可以见到铝土矿碎石作为寻找矿石标志,在已经发现的矿床地方会存在采矿活动地区,也可以进行很好的找矿工作。
4.富集规律分析,沉积型矿床会受到基底、古岩溶地貌和沉积环境控制作用,早二叠华力西运动,会使得云南省文山地区基底上升隆起说道剥蚀,长时间强烈风化不仅为沉积铝土矿床提供了物质资源,玄武岩还为铝土矿形成提供了充足物质来源,经过古风画作用形成的古岩溶洼地堆积熔岩富集,最终沉积形成了富集和龙潭组。
堆积型铝土矿石原沉积铝土矿遭到风化侵蚀产物,沉积型铝土矿业形成了矿化多位的石岩统一溶蚀漏斗,溶蚀洼地矿体主要是沿着古溪分布,矿体主要是常见的黄褐色黏土。
根据已经发现的铝土矿床规模可以看出规模、大小和分布主要受到空间堆积影响,对于云南文山地区铝土矿区进行很好固定,可以看出沉积型铝土矿石主要是龙潭组地层下进行发育形成,在不整合峨眉山玄武岩情况下,要进行很好石岩系碳酸岩分析,含矿岩系发育主要是铝土矿和致密块状铁铝质分布。
结论:
云南省文山具有得天独厚的铝土矿资源优势,战友全省的资源总量的83%,类型主要是二叠系龙潭组沉积型铝土矿和第四系堆积型铝土矿,根据云南省铝土矿区单位划分方案可以看出云南铝土矿主要资源集中分布在矿潜力最大的地区,云南铝土探明资源量最主要集中分布在矿区,文山地区打的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相互结合华南褶皱系边缘地带,地处古陆北缘地方,构造单元属于华南褶皱系的文山地段。
地层沉积建造比较复杂地方总体上处于趋于构造地台运动升降频繁地方,比较动荡沉积环境主要是地层之间沉积间断,受到华力运动影响形成了二叠地层古代生物地层接触面,也是本地沉积型铝土矿区主要成矿时期,在岩溶洼地区和岩溶地区主要是松散龙潭组沉积型铝土,毗邻第四系松散产物,主要有堆积型的铝土矿存在。
参考文献:
[1]高泽培,徐自斌,任运华. 云南省丘北县大铁矿区铝土矿床特征分析与找矿标志[J].云南冶金,2012,(04);
[2]杨艳飞,程云茂,杨智荣. 滇东南地区铝土矿分布成因浅析[J].矿产与地质,2011,(01);
[3]刘加强,毛志芳,王训练. 滇东南地区晚二叠世吴家坪早期岩相古地理[J].古地理学
报,2012,(03);
[4]冯晓宏,王臣兴,崔子良,刘宇淳张兴恒. 滇东南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探讨[J].云南地
质,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