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巴西》
- 格式:doc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巴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研究本课时,使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陆地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以及了解巴西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读地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对世界的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 了解巴西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特点。
3. 学会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解读地图。
三、教学内容1. 巴西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西宽约4,320公里,南北长约4,300公里。
-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总面积为8,511万平方公里。
- 巴西的人口约2.1亿,是世界上人口第六多的国家。
2. 巴西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特点- 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等。
-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糖和芒果生产国之一。
- 巴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石油产量居世界前列。
3. 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解读地图- 学生通过辨认地图上的符号、颜色和比例尺等信息,获取有关巴西地理特征的信息。
- 学生运用图例和比例尺对地图进行解读,理解地理信息。
四、教学方法1. 情景导入:通过展示巴西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未知地理知识的好奇心。
2. 合作探究:学生分小组调查巴西的主要自然资源,并汇报给全班。
3. 图片解读:学生观察并解读巴西地图上的符号、颜色和比例尺等信息。
4. 问答交流:通过提问巩固学生对巴西地理知识的理解。
5. 小结归纳:对本课时所学的巴西地理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评估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表现。
2. 基于学生的问答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巴西地理知识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我的理想旅行目的地”作业,要求他们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了解其地理特征和旅游资源,并展示给全班。
2. 给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和纪录片,扩展他们对巴西及其他国家的地理知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巴西》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地图、图片和文字材料,生动地展示了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提高对拉丁美洲地区国家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距离深入理解和运用还有一定距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
此外,学生对外国文化和经济状况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关注巴西的风土人情以及中巴经贸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巴西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增强学生对国际友好合作的认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地图和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提高他们的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文字材料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巴西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巴西,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巴西的基本情况,为课堂讨论打下基础。
3.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地图,详细讲解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巴西》是本册书中关于南美洲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南美洲的其他国家有一定了解。
但巴西作为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文化以及独特的政治制度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地理观察和地理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巴西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了解,增强国际视野,提高学生尊重、包容不同文化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和城市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状况。
2.难点:巴西的独特政治制度及其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巴西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准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材、课件以及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粉笔等。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巴西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巴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巴西有哪些了解?”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七年级下册地理巴西知识点人教版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一个多元文化、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
本文将介绍巴西的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和面积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西南邻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北邻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圭亚那,东临大西洋。
巴西总面积约为851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五大国。
巴西十分广阔,其南北距离为4300多公里,东西距离为4800多公里。
二、地形地貌巴西地形多样,主要有高原、山脉、盆地和河谷等。
北部和东部是平原,巴西最高峰是位于东南部的巴拉那山脉的帕克图峰,海拔为2,992米。
巴西河流众多,亚马逊河和它的支流在巴西境内流经广阔的亚马逊雨林。
三、气候特点由于巴西地域辽阔,所以气候也各不相同。
巴西北部和中部地区气候多样,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巴西南部和东部气候温和,主要是海洋性气候。
巴西东南部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而且春季和夏季降雨多,秋季和冬季降雨少。
四、自然资源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以森林资源最为著名,其南部的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之一。
此外,巴西还拥有石油、天然气、铁矿、金、银、锡等矿产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铁矿出口国。
五、人口和民族巴西人口众多,为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21年,其总人口约为2.13亿。
巴西是一个多元文化、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主要民族有白人、黑人、混血、印第安人等。
六、经济发展巴西是世界上发展程度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之一,其经济主要以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
由于巴西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巴西还是世界上主要的肉类、大豆和咖啡出口国之一。
总之,了解巴西的地理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国家。
巴西的多元文化和丰富资源为其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了解和探索的机会。
人教版初中地理第九章第二节《足球王国——巴西》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地理》西半球的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两个国家之一---巴西。
巴西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了解认识巴西就等于了解拉丁美洲,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
【学习者分析】:现阶段的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比较强,地理综合知识能力基础牢固,基本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
本节课可以用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感受和学习巴西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巴西的社会和文化特点。
2、知道巴西的地理位置、主要的城市、地形及主要气候特征。
3、能说出巴西工农业生产的特征。
(2)能力目标
1、归纳独特的拉丁文化的特点。
2、认识到殖民统治对巴西的种族的构成、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3、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分析巴西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培养整体发展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了解巴西的自然环境和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巴西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结构差异,并从中认识到单一经济的弊端,进一步理解当在今世界中发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引导式讨论教学
【教具】世界政区图、巴西政区图、多媒体课件、巴西地形、巴西主要城市的图片
巴西足球、狂欢节、桑巴舞资料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播放“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短视频
提问:同学们知不知道2016年里约夏季奥运会是在那个国家举办的呢?
学生回答(巴西)板书课题:巴西
大家看大屏幕(出示世界政区图)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2)巴西的社会和文化特点十分鲜明首先我们学习巴西的社会和文化特点。
(板书)一、巴西的社会和文化特点
观察卞卡一家图示,大家讨论回答巴西社会人口的构成特点
大屏幕:白种人占一半、黑白混血种人约占40%,黑种人约占6%,印第安人不到1%,还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
板书:混血种人
我们继续了解巴西的特设文化
上面图片是巴西什么隆重的节日呢?
学生回答:狂欢节
板书:狂欢节
巴西狂欢节每年2月下旬举行,人们载歌载舞规模盛大。
巴西狂欢节我国是什么季节呢?观察小视频回答这是巴西什么舞蹈以及特点
播放小视频“巴西桑巴舞”短视频
学生回答:巴西桑巴舞葡萄牙民歌、游戏,非洲鼓乐额、舞蹈的完美结合
板书:桑巴舞
有一种体育运动在巴西随处可见,看大屏幕展示的图片
学生回答:足球
板书:足球
在巴西足球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一种运动,巴西足球运动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巴西有众多的足球明星,而且不论街头还是沙滩到处可见各种肤色的青年和孩子在踢足球。
(3)我们初步了解了巴西的社会和文化特点,接下来我们探究一下巴西的地形和气候
板书:二、巴西的地形和气候
读图回答,ppt展示图片。
1、巴西地形以()和()为主,有世界最大的高原()占巴西的()和世界最大的平原(),占巴西的(),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河。
2、列举巴西的主要邻国,著名的伊泰普水电站是巴西和()合建的。
3、巴西的气候主要是()和()。
4、有()()两条特殊的纬线穿过巴西,巴西主要位于()带。
5、巴西的主要城市,首都(),最大的城市(),曾经的巴西首都,也是举办2016夏季奥运会的城市()
(板书)
1、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2、伊泰普水电站—巴拉圭
3、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
4、大部分位于热带
5、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巴西利亚
(4)随着我们对巴西的进一步了解,我们接下来讨论学习巴西的工农业
板书: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大家阅读教材、填充图,参考大屏幕图片,回答上图问题
殖民统治时期经济特点(),二战以后经济特点,拥有完整国民经济体系的()业大国。
主要工业部门(),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板书:
1、殖民统治时期,单一经济。
二战后,工农业大国
2、钢铁、造船、汽车、飞机
3、咖啡、甘蔗、柑橘
四、课堂小结:
一、巴西的社会和文化特点
黑白混血种人
狂欢节、桑巴舞、足球
二、巴西的地形和气候
1、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2、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
3、伊泰普水电站—巴拉圭
4、大部分位于热带
5、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巴西利亚
三、发展中的工农业
1、殖民统治时期,单一经济。
二战后,工农业大国
2、钢铁、造船、汽车、飞机
3、咖啡、甘蔗、柑橘
五、课堂练习
1、()、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BRICS)。
2、巴西的首都(),最大的城市()。
3、巴西与邻国巴拉圭合建的大型水电站是()水电站。
4、巴西()、甘蔗、柑橘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咖啡豆、()、橘汁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5、巴西地形以()和()为主,有世界最大的()高原占巴西的2/3和世界最大的亚马孙平原,占巴西的1/3。
6、巴西领土面积世界第()位,人口世界第()位。
7、巴西的通用语言是()语。
8、巴西储量大、质地优、产量、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的矿产是()。
六、作业布置
1.通过学习,用一段文字描述你对巴西的认知。
2.收集关于“热带雨林危机”的材料
七、教学反思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本节课,同学们首先想到的是巴西足球、奥运会,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我以里约奥运会作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
本节节课的重点是了解巴西的自然环境和巴西经济的发展历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以学知识的运用和分析总结能力。
充分发挥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手段方面还需要加强,争取营造更多样化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