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模块温循参数

光模块温循参数

光模块温循参数通常指的是在光模块生产和测试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温度循环测试参数。这些参数包括:

1.温度范围:光模块温循测试通常需要在-40°C至+85°C的范围内进行,以模拟不同

环境下的温度变化。

2.温度变化率:温循测试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温度从一个极端值变化到另一个极端

值。温度变化率通常为5°C/min,这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测试。

3.循环次数:光模块温循测试需要重复执行多次,以确保模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

常测试要求循环次数为100次或更多。

4.持续时间:每个温度循环测试的持续时间通常为30分钟至2小时不等,具体取决于

测试要求和产品规格。

通过进行光模块温循测试,可以模拟模块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工作情况,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这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产品寿命非常重要。

光模块参数说明

对于硬件开发工程师而言,光模块有很多很重要的光电技术参数,但对于GBIC和SFP这两种热插拔光模块而言,只需要了解光模块的如下3种主要参数就可以顺利开展工作了: 第一、中心波长:单位纳米(nm),目前主要有3种: 1) 850nm(MM,多模,成本低但传输距离短,一般只能传输500M); 2) 1310nm (SM,单模,传输过程中损耗大但色散小,一般用于40KM以内的传输); 3) 1550nm (SM,单模,传输过程中损耗小但色散大,一般用于40KM以上的长距离传输,最远可以无中继直接传输120KM); 第二、传输速率:指每秒钟传输数据的比特数(bit),单位bps,目前常用的有4种: 155Mbps、 1.25Gbps、 2.5Gbps、10Gbps等。传输速率一般向下兼容,因此155M光模块也称FE(百兆) 光模块,1.25G光模块也称GE(千兆)光模块,这是目前光传输设备中应用最多的模块。此 外,在光纤存储系统(SAN)中它的传输速率有2Gbps、4Gbps和8Gbps; 第三、传输距离:指光信号无需中继放大可以直接传输的距离,单位千米(也称公里,km),光模块一般有以下几种规格:多模550m,单模15km、40km、80km和120km等等,详见第一项说 明。 光模块的其他概念: 除以上3种主要技术参数外,光模块还有如下几个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只需简单了解就行: 1)激光器类别:激光器是光模块中最核心的器件,将电流注入半导体材料中,通过谐振腔的光子振荡和增益射出激光。目前最常用的激光器有FP和DFB激光器,它们的差异是半导体材料和谐振腔结构不同,DFB激光器的价格比FP激光器贵很多。传输距离在40KM以内的光模块一般使用FP激光器;传输距离≥40KM的光模块一般使用DFB激光器; 2)损耗和色散:损耗是光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介质的吸收散射以及泄漏导致的光能量损失,这部分能量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以一定的比率耗散。色散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等,从而造成光信号的不同波长成分由于传输距离的累积而在不同的时间到达接收端,导致脉冲展宽,进而无法分辨信号值。这两个参数主要影响光模块的传输距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1310nm光模块一般按0.35dBm/km计算链路损耗,1550nm光模块一般按0.20dBm/km计算链路损耗,色散值的计算非常复杂,一般只作参考; 3)发射光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发射光功率指光模块发送端光源的输出光功率,接收灵敏度指在一定速率、误码率情况下光模块的最小接收光功率。这两个参数的单位都是dBm(意为分贝毫瓦,功率单位mw 的对数形式,计算公式为10lg,1mw折算为0dBm),主要用来界定产品的传输距离,不同波长、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的光模块光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都会不同,只要能确保传输距离就行; 4)光模块的使用寿命:国际统一标准,7Х24小时不间断工作5万小时(相当于5年);

军工级光模块定制

军工级光模块定制生产 前几天,一个刚刚接触光通信领域的小白,提了一个小白请求:可不可以推荐几款最好工作温度在100℃以上军工级的光模块型号。我回复:光模块产品应该是没有军工级的,有军工单位用我们工业级光模块产品,但不确定是否应用在军品上;工作温度在100℃以上光模块产品型号确实不知道,我们工业级光模块有保证的工作温度就是零下40℃到零上80℃,至于能不能在100℃以上稳定有保障的工作,这个不能打保证一定行。 作为一个光通信行业的从业者,我们知道,光模块的工作温度影响着整个光模块的各项参数。所以根据光模块的工作温度,光模块就有了工业级和商业级之分,那么什么是工业级光模块?什么是商业级光模块?工业级光模块与商业级光模块有什么区别? 第一、光模块的工作温度 商业级光模块:0~70℃ 工业级光模块:-40~85℃ 第二、光模块的应用环境 商业级光模块:是市场上最常见的、应用最广泛的产品,比如室内机房。 工业级光模块:是应用相对较恶劣的环境中,工作温差很大,其最基本的工作条

件是,必需满足零下40度和零上85度的温度要求。比如野外、偏远山区、隧道等。 第三、光模块芯片承受温度 商业级光模块:TO-CAN能承受的温度范围在0~70℃ 工业级光模块:TO-CAN能承受的温度范围在-40~85℃ 第四、光模块测试方式 商业级光模块:进行常温老化,高温最多只能承受70度,理想的工作温度是0~70℃。工业级光模块:需要进行高低温老化测试,温度最高能承受85度,在低于0℃的环境,光模块都能稳定地工作。 第五、光模块温度补偿软件的导入 工业级光模块一定要导入温度补偿控制软件,温度补偿控制软件的作用就是用来控制光模块稳定的工作电流供给,当温度发生改变时,温度补偿软件这时就会发生它调控作用。 做温度补偿控制软件这项工作,会花技术人员大量的时间来调整验证,以每上升或降低5度或10度为一个节点来计算它的斜率,得出结果后再写入光模块相应的IC芯片里,温补前光模块工作电流线性杂乱无章,温补后光模块工作电流线性平顺规律,工业级光模块温度补偿控制软件调整验证这项工作使我们的技术人员至少得在高低温循环老化箱设备前呆上半天甚至几天时间。人力成本再加上原材料和制造成本的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工业级光模块产品价格偏高的原因。 光模块科技新领军企业——尚宁光电无锡有限公司是北京尚宁电旗下一家专业从事光模块、有源光设备及子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公司。

2.5G、10G光模块参数

【主题】:2.5G、10G光模块主要性能指标参数 三.2.5G设备配置原则

1、无OPA时,PIN接收最小光功率不得小于-16Bm(线路代价2dB)或-17(线路代 价1dB)(最小接收灵敏度-21dBm),APD接收最小光功率不得小于-26Bm(线路代价2dB)或-27(线路代价1dB)(最小接收灵敏度-31m); 2、使用光放大器时,最小接收光信噪比不得小于22dB; 3、最大衰耗估算方法: (1)灵敏度受限:最大衰耗=发送端入纤功率-最小接收灵敏度-线路代价-寿命终了裕度(3dB) (2)OSNR受限:最大衰耗=发送端入纤功率-NF(放大器噪声指数)-OSNR +58 (3)在配置了OPA的情况下,按OSNR受限估算。 4、功率预算原则分三种情况: a)线路长度的推荐配置适用于线路衰耗预算为0.275dB/Km的情况,在线路光纤 衰耗不清楚时可以以此设计线路配置; b)如果用户给出了线路衰耗预算(如有的用户要求的预算是0.275dB/Km+ 0.xxxdB/Km),那么根据用户的要求进行功率预算; c)根据线路实测值预算。线路的最大衰耗以实测衰耗加一定的预留线路衰耗预算 来确定,一般预留的线路衰耗预算不小于4dB(3dB的光纤衰耗预留+1dB的 接头衰耗预留),具体值应由用户综合光纤的劣化趋势和线路配置成本提出具 体要求。 5、光放大器与收发模块的配置则以推荐的线路最大衰耗为依据进行选择; 6、参考线路长度仅做分类,不做光功率预算定义。 7、一般线路配置示意图 四.10G设备配置原则 2、无OPA时,PIN接收最小光功率不得小于-12 dBm(最小接收灵敏度-17Bm),APD 接收最小光功率不得小于-19dBm(最小接收灵敏度-24Bm); 3、使用光放大器时,无FEC技术的最小接收光信噪比不得小于26dB,使用FEC技术 时不得小于18dB; 4、最大衰耗估算方法: (1)灵敏度受限:最大衰耗=发送端入纤功率-最小接收灵敏度-线路代价-寿命终了裕度(3dB) (2)OSNR受限:最大衰耗=发送端入纤功率-NF(放大器噪声指数)-OSNR +58 (3)在配置了OPA的情况下,按OSNR受限估算。 5、光功率预算原则分三种情况: (1)线路长度的推荐配置适用于线路衰耗预算为0.275dB/Km的情况,在线路光纤衰耗不清楚时可以以此设计线路配置;

光模块测试主要参数

光模块测试主要参数 光模块是一种集成化模块,拥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光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光模块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各项测试以确保其性能达到预期,下面将对光模块测试的主要参数进行介绍。 第一参数是光发射功率。光发射功率是衡量光模块输出光功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它通常通过连接光功率计测量得出。在进行光模块测试时,需要对其光发射功率进行测试以确定其输出是否达到预期,同时也需要检测其稳定性和变化范围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第二参数是光灵敏度。光灵敏度是指光模块的接收机灵敏度,它表示了光模块能够接收到的最小光信号功率,通常也是通过连接光功率计进行测量得出。在光通信中,光灵敏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因为它决定了光通信的可靠性和通信距离,光灵敏度越高,光通信距离就越远,通信质量也会更好。 第三参数是串扰。串扰是指光通信中不同波长之间的干扰,通常也被称为波长间串扰或频域串扰。在光模块测试过程中,需要对其串扰进行测试以确定它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特别是在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中,需要对光模块的串扰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得到充分保障。 第四参数是失配损耗。失配损耗通常是指光模块输出光纤和接收光纤之间的信号损耗,它可以影响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在光模块测试过程中,需要对其失配损耗进行测试以确定

其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特别是在高速光通信中,失配损耗大会导致光信号衰减严重,从而影响光通信的可靠性和距离。 第五参数是热稳定性。热稳定性是指光模块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稳定性,通常也被称为温度稳定性。在光模块测试过程中,需要对其热稳定性进行测试以确定其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特别是在光通信系统中,温度变化会导致光模块性能的不稳定性和光信号的失真,从而影响光通信的可靠性。 第六参数是工作范围。工作范围是指光模块可用的最大工作距离或传输速率,通常也被称为距离或速率范围。在光模块测试过程中,需要对其工作范围进行测试以确定其可用范围是否满足实际需求。特别是在高速光通信中,需要对光模块的工作范围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以确保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充分保障。 总之,光模块测试的主要参数包括光发射功率、光灵敏度、串扰、失配损耗、热稳定性和工作范围等。对这些参数的测试可以确保光模块的性能和稳定性符合预期要求,从而保证光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为保障光模块的正常工作,光模块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光纤高低温试验箱的主要技术指标

光纤高低温试验箱的主要技术指标 光器件光纤连接器、光定向耦合器、光学隔离器、光衰减器、光器件;光模块;OEM、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等产品存储环境千差万别,有些器件可能放在东北,零下几十度;有些器件可能被运往中东,环境温度五十多度,车内甚至可以到70多度。 因此很有必要在发货前,就验证器件是否能抗的住这些极端温度需通过高低温试验箱进行验证测试。 光纤高低温试验箱主要技术指标 1.内箱尺寸:800mm(W)×900mm(H)×700mm(D) 2.外箱尺寸:1000*1980*1700 3.温度范围:-40℃∽150℃; 4.温度波动度:≤±0.3℃ 5.温度偏差:≤±2℃ 6.升温时间:RT∽+150℃约60分钟;(空载情况下) 7.降温时间:RT∽-40℃约60分钟;(空载情况下) 8.本设备不能放置含有易燃﹑易爆或会产生挥发﹑腐蚀性气体的物品进行试验或存储. 注:以上指标均是在室温为+25℃,无试样条件下测得的数值.

光纤高低温试验箱满足标准: 1.本设备满足GB/T2423.1-2001GB/T2423.2-2001GB/T2423.3-1993 2.本设备出厂前经本公司质量检验中心检测,并出具有效期为一年的检验报告. 按照应用场景分类,可分为室内/室外环境: 1.温度长期处于5~40℃,低温偶尔到-5℃或高温偶尔到50℃的环境,比如室内环境。用于室内的模块,工作范围处于0-70℃/-5-70℃就够了。 2.温度不受控制,低可以到-40℃(比如东北),高可以到65℃(比如中东),后面全部以室外环境代替。用于室外的模块,工作温度范围一般为-40~85℃。高温/低温存储 光器件、光纤在出厂前要经历高低温试验箱(也叫快温循箱)进行高低温循环测试,每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一样,只有在剧烈的温度变化下,才能考验不同材料是否存在失效风险。 快速温变试验箱的升降温速率至少10℃/min,在85℃和-40℃这两个温度点,还要停留足够长的时间让器件达到环境温度。对于室内应用的光模块,温循100次就OK,对于室外应用光模块,需要温循500次。 对于有TEC控温的模块,温循的时候,需要把TEC开着。光纤通信产品一般有低温存储和高温存储。 经大量试验发现,有源器件在低温下,不太可能失效,所以低温存储时间只有72小时,甚至可以不用做。而高温存储一般在85℃下存储2000h,如果器件的工作温度高于85℃,那么在器件zui高工作温度下存储。 相比有源器件,无源器件里面用的胶比较多,胶有个很重要的参数就是Tg点,Tg

华为光模块参数

华为光模块参数 huawei 2010-07-08 15:22:46 阅读6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千兆光模块: 1、千兆多模0.55km光模块 光收发一体模块-SFP-850nm-1.25Gb/s-0dBm--9.5dBm--17dBm-LC-0.55km 光功率输出范围为0dBm ~-9.5dBm;最小输入-17dBm。 过载光功率-3dBm AGILENT HFBR-5710LP OCP TRP-G1BC INFINEO V23818-K305-B57 2、千兆单模10km光模块 光收发一体模块-SFP-1310nm-1.25Gb/s--3dBm--9dBm--20dBm-LC-10km 光功率输出范围为-3dBm ~-9dBm;最小输入-20dBm。 过载光功率-3dBm AGILENT HFCT-5710LP HITACHI HTR6511R OCP TRP-G1L1BC 3、千兆单模70km光模块 光收发一体模块-SFP-1550nm-1.25Gb/s-2dBm--4dBm--22dBm-LC-70km 光功率输出范围为2dBm ~-4dBm;最小输入-22dBm。 过载光功率-3dBm HITACHI HTR8511R OCP TRP-G1H7BC 4、千兆单模40km光模块(1550nm) 光收发一体模块-SFP-1550nm-1.25Gb/s-1dBm--4dBm--21dBm-LC-40km 光功率输出范围为1dBm ~-4dBm;最小输入-21dBm。 过载光功率-3dBm OCP TRP-G1H5BC 5、千兆单模40km光模块(1310nm) 过载光功率-3dBm 光功率输出范围为5dBm ~-2dBm;最小输入-23dBm。 光收发一体模块-SFP-1310nm-1.25Gb/s-5dBm--2dBm--23dBm-LC-40km FINISAR FTRJ1419P1BCL HITACHI HTR6534R 百兆光模块: 1、百兆单模15km光模块 光收发一体模块-SFP-1310nm-STM1--8dBm--15dBm--28dBm-LC-15km 光功率输出范围为-8dBm ~-15dBm;最小输入-28dBm。 过载光功率-7dBm

100g光模块规格书

100g光模块规格书 引言: 光模块是现代通信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元件之一。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传输装置,100g光模块在高速光通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规格书将详细介绍100g光模块的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以及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一、产品概述 100g光模块是一种高速光通信设备,采用先进的光学技术和材料制造而成。它具有小尺寸、高效率、低功耗等特点,可实现高速、稳定的光信号传输。 二、技术参数 1. 传输速率:100Gbps 2. 光学接口:LC/PC 3. 波长范围:1550nm±10nm 4. 发射功率:-5dBm至0dBm 5. 接收灵敏度:-12dBm 6. 工作温度范围:0℃至70℃ 7. 工作湿度范围:5%至95%(非凝露) 8. 支持协议:Ethernet、Fibre Channel、InfiniBand等 三、性能特点

1. 高速传输:100g光模块具备高达100Gbps的传输速率,能够满足现代高带宽通信的需求。 2. 低功耗:采用先进的功耗优化设计,100g光模块在高速传输的同时能够保持较低的功耗,降低了能源消耗。 3. 高可靠性: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可靠性测试,100g光模块具有卓越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4. 热插拔支持:100g光模块支持热插拔功能,方便用户进行设备的维护和升级。 5. 兼容性强:100g光模块采用标准接口设计,与各类光通信设备兼容性良好,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网络环境。 四、应用领域 100g光模块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云计算、电信运营商等领域,主要用于高速数据传输、远程监控、视频会议等通信需求。其高速、稳定的传输性能,使其成为现代通信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结论: 本规格书详细介绍了100g光模块的技术参数和性能特点,以及其在通信领域的应用。100g光模块以其高速、稳定的传输性能,为现代通信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100g光模块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通信技术的进步。

光模块常见参数

光模块常见参数: 光模块的性能对整个光通信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起到关键性作用。 1.传输速率: 1.25G, 2.5G, 10G, 25G,40G,100G,400G, 800G 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量。传输速率的提高可以提高光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能 力。 2. 波长范围:波长范围是光模块可以工作的波长范围。 常见波长:850nm,1310nm,1550nm. 对应:短距,中距和长距传输。 3. 发射功率:指的是光模块发射端发射输出的光功率,即光模块发射端光源的平均 输出光功率。影响传输距离和稳定性。通常发射光功率越大,传输距离越长。 光功率的过小,输出光功率小于接收光功率灵敏度,模块不能正常接收光信号;发射光功率过大,接收端可以在接受范围内通过增加接收端的衰减装置使用,但是需要的偏置电流过大,影响信号传输质量和光模块的使用寿命。质量差的光模块,一般发射功率偏低。 查看光功率:DDM信息查看;光功率计查看。 高温影响光功率:温度过高,1)对二极管性能有影响,效率低,光功率减小; 2)高温下,光学元件膨胀引起光耦合损失:光学元件在高温下热膨胀,导致光模块内部耦合效率低,降低光功率输出。 3)热传导不良引起组件过热,比如高温下导致光模块内部热传导不良,关键组件过热,降低光功率输出。 所以对应的工作场景,选择对应的光模块;商业级,工业级,扩展级。 商业级:0℃~70℃,多用于企业网,数据中心,机房等;商业级光模块在市场上最常见的。 扩展级:-20℃~+85℃,多用于野外偏远山区,隧道灯。环境相对恶劣。 工业级:-40℃~+85℃,多用于工厂自动化,铁路和职能交通系统,电力设施变电站 等行业的工业以太网。环境恶劣,保证持久稳定输出。 4. 接收灵敏度:接收端接收到的最小的光功率。接收端接收到的光功率越大,传输 距离越远。 通常,发射光功率越大,接收端收到的光功率越大,传输距离越远。

10G光模块主要参数

10G光模块主要参数 10G万兆光模块主要参数 近年来,随着宽带网络的提速。万兆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那么作为万兆网络的基本传输器件10G光模块 我们需要了解那些参数呢?在此为大家汇总一下。 10G万兆光模块主要参数如下: 1、中心波长:单位纳米(nm),目前主要有3种: 1)850nm(MM,多模,成本低但传输距离短,一般只能传输500M); 2)1310nm (SM,单模,传输过程中损耗大但色散小,一般用于40KM以内的传输); 3) 1550nm (SM,单模,传输过程中损耗小但色散大,一般用于40KM以上 的长距离传输,最远可以无中继直接传输120KM); 2、传输速率:指每秒钟传输数据的比特数(bit),单位bps,目前常用的有: 155Mbps、622Mbps、1.25Gbps、2.5Gbps、4Gbps、8Gbps、10Gbps等。155M 光模块也称FE(百兆)光模块,1.25G光模块也称GE(千兆)光模块,这是目前光传输设备中应用最多的模块。 3、传输距离:指光信号无需中继放大可以直接传输的距离,单位千米(也称公里,km),光模块一般有以下几种规格:多模550m,单模15km、40km、80km 和120km等等。 4、激光器类别:激光器是光模块中最核心的器件,将电流注入半导体材料中,通过谐振腔的光子振荡和增益射出激光。目前最常用的激光器有FP和DFB 激光器,它们的差异是半导体材料和谐振腔结构不同,DFB激光器的价格比FP 激光器贵很多。传输距离在40KM以内的光模块一般使用FP激光器;传输距离≥40KM的光模块一般使用DFB激光器; 5、损耗和色散:损耗是光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介质的吸收散射以及泄漏导致的光能量损失,这部分能量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以一定的比率耗散。色散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等,从而造成光信号的不同波长成分由于传输距离的累积而在不同的时间到达接收端,导致脉冲展宽,进而无法分辨信号值。这两个参数主要影响光模块的传输距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1310nm光模块一般按0.35dBm/km计算链路损耗,1550nm光模块一般按0.20dBm/km计算链路损耗,色散值的计算非常复杂,一般只作参考; 6、发射光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发射光功率指光模块发送端光源的输出光功率,接收灵敏度指在一定速率、误码率情况下光模块的最小接收光功率。这两个参数的单位都是dBm(意为

万兆光模块参数范文

万兆光模块参数范文 1. 传输速率:万兆光模块的传输速率通常为10Gbps,也有一些高速 的模块可以达到100Gbps。这个速率意味着能够在短时间内传输大量数据,使得网络传输更加高效快速。 2.传输距离:万兆光模块可以通过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传输数据。单 模光纤适合远距离传输,通常可达数十公里甚至更远;多模光纤适合近距 离传输,通常可达数百米。根据具体的传输距离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光 模块。 3.光纤接口类型:万兆光模块的接口类型有多种选择,最常见的是光 口和电口接口。光口接口通常用于光纤的连接,电口接口则用于与其他设 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进行连接。常见的光口接口包括LC、SC等, 而电口接口则包括RJ45、SFP+等。 4. 工作波长:万兆光模块的工作波长通常有一定的范围,比如 850nm、1310nm或1550nm等。不同的波长适用于不同的传输介质,例如 850nm适用于多模光纤,而1310nm和1550nm适用于单模光纤。根据具体 的传输环境和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工作波长。 5.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万兆光模块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是衡 量其传输性能的重要参数。发射功率决定了光信号的强度,而接收灵敏度 则决定了接收器对于光信号的敏感程度。一般来说,发射功率越大、接收 灵敏度越高,模块的传输性能越好。 6. 兼容性:万兆光模块通常需要与其他设备进行互联,因此要求具 备一定的兼容性。一般来说,光模块需要符合相关的国际或行业标准,如IEEE 802.3ae标准。这样才能确保模块与其他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7.功耗:万兆光模块的功耗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随着数据中心 规模的扩大和网络设备的增多,功耗的降低变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功 耗越低,模块的发热量越小,对于整个系统的散热和能源效率的提升有显 著影响。 总之,万兆光模块是一种高速光纤传输设备,具备高速、高带宽、低 延迟等特点。其参数包括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光纤接口类型、工作波长、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兼容性以及功耗等。选择合适的万兆光模块要考 虑以上参数,并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综合评估。

智能光模块技术规格书

智能光模块技术规格书一、技术指标 ◆光模块功能说明 1.具有发光、收光功率检测功能。 2.可通过软件设置发光功率的大小。 3.可通过软件设置光模块的光发告警电平和光收告警电平。 4.采用数控射频增益方式,由软件控制增益调节。

5.近端模块具有射频输入功率检测功能。(此功能可选) 6.近端模块可提供光路自动增益补偿功能(5~10dB),同时用户可设置射频功率锁定模 式的输出功率值。(此功能可选) 7.提供FSK通信功能。FSK采用CC1000芯片,载波频率为433MHz,数据速率可以由用户 软件设置。可对监控数据进行透明传输;同时可对符合监控接口协议的数据帧进行处理,可实现对光模块自身的监控。 8.可通过软件设置FSK信号的载波功率,可设置范围:0~30dB。 9.具有一拖多组网功能,自带一拖多控制。 10.提供温度检测功能,检测范围为:-40~100℃。 11.提供FSK温度补偿功能。通过模块温度的改变,可自动修正FSK载波的频率。 12.光模块具有设置参数保存功能,同时,用户在任何情况下可以通过软件恢复模块的出 厂设置参数。 二、DB9(母头)管脚定义 注:在使用时,串口RS-232、RS485的接地管脚必须和光模块的电源地相连。

三、FSK通信协议 1. FSK 芯片:CC1000 2. 调制速率:38.4kbps 3. 编码方式:同步曼彻斯特编码 4. 载波频率: 发射中心频率 433.916MHz,“1”→433.948 MHz,“0”→433.884MHz 接收本振频率 433.766 MHz 5. 调制频偏:±32kHz 6. RF接收灵敏度:≤-90dBm 7. 光接收灵敏度:≤-15dBm 8. 误帧率:≤0.001 9. CC1000 寄存器配置: FREQ A:582625HEX FREQ B:582000HEX REFDIV:1001BIN 10.FSK数据通信(光模块近、远端之间的数据)与控制指令(光模块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采用相同的通信接口,光模块根据数据的起始/结束标志及模块地址等, 应可自动分辨需要通过FSK传输的数据和本地控制指令。可通实现控制模块和FSK 透明传输能力。 11.光模块具有2个相互独立的数据接口:RS232/RS485可选,都可以作为监控和数传接口。

光模块技术参数

光模块的技术参数 2007-12-06 17:15 1、光模块传输数率:指每秒传输比特数,单位Mb/s或Gb/s。 2、光模块发射光功率和接收灵敏度:发射光功率指发射端的光强,接收灵敏度指可以探测到的光强度。两者都以dBm为单位,是影响传输距离的重要参数。光模块可传输的距离主要受到损耗和色散两方面受限。损耗限制可以根据公式:损耗受限距离=(发射光功率-接收灵敏度)/光纤衰减量来估算。光纤衰减量和实际选用的光纤相关。一般目前的光纤可以做到1310nm波段km,1550nm 波段km甚至更佳。50um多模光纤在850nm波段4dB/km 1310nm波段2dB/km。对于百兆、千兆的光模块色散受限远大于损耗受限,可以不作考虑。 3、10GE光模块遵循的标准,传输的距离和选用光纤类型、光模块光性能相关。 4、饱和光功率值指光模块接收端最大可以探测到的光功率,一般为-3dBm。当接收光功率大于饱和光功率的时候同样会导致误码产生。因此对于发射光功率大的光模块不加衰减回环测试会出现误码现象。 5、传输距离光模块的传输距离分为短距、中距和长距三种。一般认为2km及以下的为短距离,10~20km的为中距离,30km、40km及以上的为长距离。光模块的传输距离受到限制,主要是因为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会有一定的损耗和色散。损耗是光在光纤中传输时,由于介质的吸收散射以及泄漏导致的光能量损失,这部分能量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以一定的比率耗散。色散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不同波长的电磁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不等,从而造成光信号的不同波长成分由于传输距离的累积而在不同的时间到达接收端,导致脉冲展宽,进而无法分辨信号值。 因此,用户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组网情况选择合适的光模块,以满足不同的传输距离要求。 6、中心波长 中心波长指光信号传输所使用的光波段。目前常用的光模块的中心波长 主要有三种:850nm波段、1310nm波段以及1550nm波段 850nm波段:多用于短距离传输 1310nm和1550nm波段:多用于中长距离传输 光纤光模块应用特性和检测参数值的参考 1引言今天,以太网技术已成为局域网中不可或缺、暂时还无可取代的技术。随着局域网的广泛普及、网络规模的扩大、以太网接入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传输速率的不断增长,以及网络互联互通和下一代网络技术的应用需求,以太网的传输方式、传输能力、服务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传输距离、传输速率是以太网传输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以太网从传统的局域网技术走向城域网技术甚至广域网技术的关键。然而,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传输速率越高,传输受限距离越短;从应用需求来说,越是高速率,越可能用于骨干传输,其传输距离要求越长。也正因为这一对矛盾的存在,以及高速以太网向更大范围的园区骨干和城域应用的快速扩展,以太网相关标准的传输距离限制常常遇到挑战:为何受到标准距离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