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索拉唑、阿莫西林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02.26 KB
- 文档页数:1
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HP)168例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du)疗效。
方法把1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兰索拉唑合用阿莫西林,对照组用奥美拉唑合用和阿莫西林治疗hp及分别应用兰索拉唑、奥美拉唑维持治疗。
治疗后观察临床症状、hp根除、溃疡愈合及复发。
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率、溃疡的近期愈合率、hp根除率,兰索拉唑治疗组分别为100%、90.4%、82.1%;奥美拉唑对照组分别97.6%、88%、80%;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溃疡复发率:兰索拉唑停药组45%,维持组7%;奥美拉唑停药组52%,维持组23.5%,4组停药组及维持组之间,复发率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 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ulcer recurrencete rate of two groups. conclusion lansoprazole and amoxicillin in the treatment of hp associated duodenal ulcer has the advantage of smaller drug dose,less side effects and high efficacy, low relapse rate.【keywords】lansoprazol amoxicillin duodenal ulcer helicobacter pylori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除外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所致的溃疡,几乎所有溃疡,尤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均可查到hp感染的证据,同时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也表明:溃疡病的复发与hp的未根除或再感染有关。
根除幽门螺杆菌(hp)后可以显著地减少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此点已为世人所公论。
·短篇论著·不同抗生素组合的含铋剂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分析齐 涛 钱丹烨 朱黎明【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抗生素组合的含铋四联疗法的疗效,为优化根除幽门螺杆菌(Hp )经验性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962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门诊患者的根除Hp 治疗方案,在雷贝拉唑联合铋剂的基础上,根据抗生素组合的不同分为A 组(阿莫西林+克拉霉素)、B 组(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C 组(克拉霉素+ 甲硝唑)和D 组(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所有方案的疗程均为14 d ,患者停药至少4周后行13C 尿素呼气试验,判断根除Hp 是否成功。
结果 基于意向治疗(ITT )分析,A 组、B 组、C 组和D 组的Hp 根除率分别为79.37%、77.05%、59.65%和62.81%;基于符合方案集(PP )分析,A 组、B 组、C 组和D 组的Hp 根除率分别为84.75%、80.57%、63.91%和68.78%;A 组和B 组的Hp 根除率分别高于C 组和D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A 组的Hp 根除率高于B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在上海宝山地区行根除Hp 治疗应首选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的铋剂四联方案;阿莫西林联合左氧氟沙星的铋剂四联方案的Hp 根除率较高,可用于补救治疗;克拉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的铋剂四联方案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的备选方案之一;不宜选用克拉霉素联合甲硝唑的铋剂四联方案作为一线疗法。
【关键词】 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疗效分析DOI: 10. 3969/j. issn. 1673-534X. 2022. 03. 014作者单位:20199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消化科通信作者:幽门螺杆菌(Hp )是一种呈螺旋形或弧形弯曲状的微需氧格兰氏阴性杆菌,可引起多种消化道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 淋巴瘤,甚至胃癌[1-2]。
埃索美拉唑与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对照评价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将Hp检测阳性、内镜检查为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和对照组(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服药l周后,分别单独服用埃索美拉唑及兰索拉唑,4周后复查内镜并检测Hp。
结果:内镜检查结果和Hp检测结果及不良反应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第1天腹痛缓解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埃索美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标签:埃索美拉唑;兰索拉唑;十二指肠溃疡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是一种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PPI),是奥美拉唑的左旋异构体,抑酸效果更强,起效更快。
被称为新一代PPI。
本研究观察埃索美拉唑与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联合应用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并与兰索拉唑作对照,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6年8月~2007年6月收治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4例。
入选条件:①经内窥镜证实有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溃疡大小为3~10 mm,溃疡个数不超过2个;②治疗前1个月内未使用过抗菌药物、铋剂、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③女性为非妊娠期或非哺乳期;④均Hp检测阳性。
排除标准:①合并溃疡出血、穿孔、幽门梗阻、恶性肿瘤,或卓-艾综合征;②有胃、十二指肠手术史;③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有明显心、肺、肝、肾功能不全;④正在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者;⑤对本试验药物或同类药物有过敏史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埃索美拉唑组)47例,男34例,女l3例,年龄24~71(39.8±2.3)岁;对照组(兰索拉唑组)47例,男33例,女l4例,年龄23~72(38.8±2.3)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研究组47例给予埃索美拉唑片(耐信,Astrazeneca公司生产)20 mg,阿莫西林1 g,克拉霉素500 mg,2 次/d,共7 d;对照组47例给予兰索拉唑片20 mg,阿莫西林1 g,克拉霉素500 mg,2 次/d,共7 d。
四联药物治疗幽门螺旋菌感染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幽门螺旋菌治疗最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法。
方法将确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按照接诊治疗的顺序,经过筛选随机分组1---组5,每组病人各25 例,5 组病人在治疗前都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体格检查,以排除有器质性疾病或对试验有影响的因素,对于接受治疗的病人都采用基础治疗处方(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30mg,一日一次晨服,胶体铋200mg,一日三次餐前1 小时服用)治疗:组1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2 克拉霉素:组3 左氧氟沙星:组4 四环素:组5 阿莫西林,每组都用甲硝唑800mg 分两次早晚餐后联用。
5 组病人均连续治疗2 周作一小结,再进行14 碳呼气试验检查幽门螺旋菌是否转为阴性,以观察治疗效果,并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了解有否药物对人体的损害。
结果五组病人治疗结束后,病人的临床症状都有所好转或症状消失,但14 碳呼气试验结果只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全部转为阴性,其余3 组部分转阴性。
结论经过统计处理分析,其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和左氧氟沙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四环素组和阿莫西林组及克拉霉素组,各组经过统计学处理p<0.05,说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和左氧氟沙星组较其3 组有显著性差别。
【关键词】四环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幽门螺旋菌【中图分类号】R5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3-249-01幽门螺旋菌感染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根源,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又是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最易复发的消化系统疾病,由于经常复发,反复使用抗生素,近年来细菌对常用的抗生素也产生了抗药性,在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我院对常规使用的6 种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旋菌进行了疗效观察,发现幽门螺旋菌对常规使用的抗生素如四环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均产生了耐药性,而对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则较为敏感,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炎疗效分析侯拂晓【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18(31)17【摘要】目的比较标准四联与三联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果胶铋标准四联治疗,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标准三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Hp根除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Hp根除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p复发率为10.42%,低于对照组的2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低于对照组的6.2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炎,Hp根除率较高,复发率低,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总页数】2页(P135-136)【作者】侯拂晓【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医院内科,湖北武汉 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51【相关文献】1.四联序贯疗法治疗老年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疗效分析 [J], 孙慰军2.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J], 施金钗3.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对比[J], 王婧4.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及对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J], 颜娟5.胃苏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孟小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3-04-28T15:27:34.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彭辉宇[导读] 总之,应用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止痛效应快,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彭辉宇(四川省中江县仓山中心卫生院四川德阳 618100)【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136-02【摘要】目的探讨兰索拉唑片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2年6月确诊的5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应用兰索拉唑、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时症状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溃疡愈合与Hp根除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止痛效应快,临床效果好。
【关键词】兰索拉唑消化性溃疡溃疡愈合率疗效消化性溃疡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病因为遗传因素、化学因素、感染因素(Hp感染)以及生活因素、精神因素等[1],如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常会出现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引发癌变,因此,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2012年1月~2012年6月,本院共收治5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并对其进行了相关治疗,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4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其中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例,复合性溃疡15例,全部为活动期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溃疡大小、数量、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嗳气、泛酸等症状,治疗期间无幽门梗阻、穿孔、出血等表现,溃疡数目1~5个,直径2~30mm,无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无明显心肺肾功能障碍。
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广州市番禺市桥医院内科广东广州511400)【摘要】目的对运用兰索拉唑三联疗法对患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抽取94例患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7例。
分别采用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进行治疗。
结果 b组患者的用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引起的并发症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治疗后的复发溃疡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
结论运用兰索拉唑三联疗法对患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兰索拉唑;三联疗法;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国分类号】r57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045-01 在实际临床中该类患者的人数要明显多于胃溃疡人数, 二者的比例大约为3:1,且患者大多数为男性[1]。
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对运用兰索拉唑三联疗法对患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症状进行更加细致的了解,以便临床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进行更加有效的治疗,使患者的溃疡现象得到迅速扭转。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分组研究方法,在过去一段时间内(2008年8月至2011年8月),抽取来我院就诊的94例患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
划分在a组的研究对象中有44例男性和3例女性;该组研究对象中年龄最大者71岁,年龄最小者22岁,平均年龄44.6岁;其中病程最长者14年,病程最短者2年,平均病程5.3年;划分在b组的研究对象中有43例男性和4例女性;该组研究对象中年龄最大者72岁,年龄最小者24岁,平均年龄46.2岁;其中病程最长者15年,病程最短者1年,平均病程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