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六章第三节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5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目录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 :(01)第2节内能..................................................................................................................................... :(04)第3节比热容(第1课时)........................................................................................................ :(07)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 :(10)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 :(13)第2节热机的效率....................................................................................................................... :(16)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9)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1) .................................................................................................................. :(22)第1节两种电荷(2) .................................................................................................................. :(25)第2节电流与电路(1) .............................................................................................................. :(27)第2节电流与电路(2) .............................................................................................................. :(30)第3节串联和并联(1) .............................................................................................................. :(32)第3节串联和并联(2) .............................................................................................................. :(35)第3节串联和并联(3) .............................................................................................................. :(38)第4节电流的测量......................................................................................................................... :(41)第4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 :(44)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 :(47)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1).................................................................................. :(50)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2).................................................................................. :(52)第3节电阻..................................................................................................................................... :(55)第4节变阻器................................................................................................................................. :(58)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61)第2节欧姆定律............................................................................................................................. :(64)第3节电阻的测量......................................................................................................................... :(67)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 :(70)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2)...................................................................... :(73)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1) ................................................................................................................ :(76)第1节电能电功(2) ................................................................................................................ :(78)第2节电功率(1) ...................................................................................................................... :(80)第2节电功率(2) ...................................................................................................................... :(83)第3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1).................................................................................................. :(86)第3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2).................................................................................................. :(88)第4节焦耳定律(1) .................................................................................................................. :(91)第4节焦耳定律(2) .................................................................................................................. :(94)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 :(97)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 :(101)第3节安全用电.......................................................................................................................... :(104)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1) ....................................................................................................... :(107)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2) ....................................................................................................... :(110)第2节电生磁.............................................................................................................................. :(112)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116)第4节电动机............................................................................................................................ :(119)第5节磁生电.............................................................................................................................. :(123)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 :(126)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128)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 :(130)第2节核能.................................................................................................................................. :(132)第3节太阳能.............................................................................................................................. :(135)【学习内容】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常见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2.什么是扩散现象?生活当中有哪些常见的扩散现象?3.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4.分子间有什么样的作用力?课前预习学案一、认真阅读课本第2页《分子热运动》,完成下列问题:1.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物质是由的粒子——、构成的。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
亮度。
【现象】接铜丝时灯泡亮,铁丝时灯泡暗。
【分析】实验中用的是相同的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为什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不同呢?
原来,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板书: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一种阻碍作用。
(二)电阻的单位和换算
1.电阻的符号:R;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2.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
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 kΩ=103Ω;1 MΩ=106Ω
(三)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5min)
【问题】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
请同学们看书P13“几种长1m,横截面积1mm2的金属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比较几种材料导线的电阻值,能得出猜测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吗?
【猜想】电阻的大小可能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有关。
【设计实验】应该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去研究。
【实验1】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研究电阻R与长度L的关系;【实验2】材料、长度一定,电阻R与横截面积S的关系;【实验3】长度、横截面积一定,电阻R与材料ρ的关系;【实验4】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一定,电阻R与温度t的关系。
【结论】导线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电阻与材料有关、与温度有关。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是与其本身的因素有关,不随其两端电压、通过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设计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3节电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过程与方法】1.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2.进一步学习体会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兴趣,积极动手进行实验和观察实验.2.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严谨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难点】电阻的概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电阻定律演示器、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电流表等.【学生准备】铝导线、铜导线实物、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电阻定律演示器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出示预先准备好的几种电线:比如家庭用导线、电缆线、高压输电线等(如图所示)。
提问:这些是什么?导线芯是什么材料?我现在带来了两种导线,大家看一下电线芯的外面包了一层橡胶或塑料,是不容易导电的绝缘体,导线的芯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观察并回答:常用的导线通常是用铜或铝做芯。
[过渡语]我们知道,钢、铁也是导体,又多又便宜,那么为什么不用钢、铁来做导线呢?学完这节课你就明白什么原因了。
二、新知构建(一)、电阻演示1:如图1所示,将一个电流表、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和一段镍铬合金线连接电路,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记入实验数据表格。
演示2:如图2所示,把和演示1相同的一个电流表、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只是把一段镍铬合金线换成一段铜导线连接电路,并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提示学生观察灯泡亮度和电流表示数有什么变化。
问题:比较两次电流表的示数,实验中用的是相同的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为什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不同呢?图1图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3-64页相关内容,说出电阻的定义、符号、单位及其换算。
初三物理第十六章第三节比热容导学案秦健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会使用比热容表,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
生产。
生活的现象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过程,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了解引入比热容概念的重要性。
通过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探究实验的设计实施,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等物理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日常生产生活中有过比热容现象的了解,激发热爱生活的热情,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通过了解比热容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及其应用,增强关注自然,关注社会,服务人类的责任感。
重点:比热容概念的引入过程,以及利用比热容解释自然现象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过程一、新课引入师:大屏幕投影一幅漫画:炎热夏天的傍晚,有两个小胖子在海边游玩,为了纳凉问题两人发生激烈争执,甲主张划船到海中去,乙则认为在岸上散步更凉爽,你认为谁的意见对?以小组为单位思考、猜想、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学们有这么多猜想,到底谁的想法正确呢?学习本节知识后你自然会明白。
二、进行新课一. 物质的吸收热的能力问题1: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烧过水,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将一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讨论结果:结论:问题2: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水、沙子、煤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说明:吸收热量多少、或温度变化多少,都反映了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
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请你参看桌上的实验器材,边讨论边合作设计实验方案。
并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①:用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时间,比较它们温度升高的多少。
温度升高越小,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②: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相同时,比较它们加热时间的长短。
加热时间越长,说明吸热能力越强。
水和沙子到底谁的吸热能力更强呢?实验方案:取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装在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一加热板上用酒精灯加热,如图所示。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6.3电阻》教学设计③简单介绍,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温度的关系课堂检测1.一个导体接在3伏的电源上,电阻大小为10欧,若从电路中取下这个导体,导体的电阻值为_______欧。
2、 0.2MΩ=_______Ω=______KΩ3、两条粗细相同,电阻相等的铜导线和镍铬合金线的长度是()A.铜导线长些B.镍铬合金长些C.一样长D.无法确定4.小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金属丝电阻大小的因素.他手边除了有电路中的器材外.还有一根金属丝,则()A.只能探究电阻与金属丝长度的关系B.电阻与金属丝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都能探究C.电阻与金属丝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都不能探究D.只能探究电阻与金属丝横截面积的关系5、一根金属导体,把它拉长后,跟原来比较它的电阻___________。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6、关于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长的导线比短的导线电阻大B、粗的导线比细的导线电阻小C、铜导线比铁导线电阻小D、以上说法均不准确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进行解释当堂消化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训练课堂小结1.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让学生记住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6.3电阻》学情分析学习者是九年级13班的学生,该班学生已通过一年的物理学习掌握了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已学过部分电学知识,能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也掌握了一些研究物理的方法,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已有一定的提升。
因此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以及实践能力。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上好这一节课,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1、精心编制导学案。
导学案的编制,体现老师的上课思路,使学生理解老师想通过导学案表达什么内容。
因此,在编制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导学案。
预习、探究、训练、拓展,四个环节相辅相成。
教案3: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第十六章第3节电阻2. 详细内容:a. 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b.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c. 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U、电阻R之间的关系(I = U/R)d. 电阻的测量工具:电阻表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符号表示。
2.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学会使用电阻表测量电阻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表的使用。
2.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导线、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电路现象,如照明电路,引导学生思考电流是如何在电路中流动的。
2. 概念讲解:介绍电阻的概念,解释电阻的符号表示,让学生理解电阻的定义。
3.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通过改变电阻器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4. 欧姆定律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让学生明白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5. 电阻表的使用:演示如何使用电阻表测量电阻值,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6.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有关电阻、电流和电压的计算题,让学生现场解答。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电阻的概念及其符号表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欧姆定律:I = U/R电阻表的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电路中的电流值(已知电压和电阻)。
解答:2. 题目:根据给定的电路图,计算电路中的总电阻。
解答: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思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2. 拓展延伸:讲解一些与电阻相关的实际应用,如电阻器在电子设备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电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电阻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3、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一、新课引入观看图片思考:1.灯泡亮度变化说明通过它的电流发生了什么变化?2.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又说明什么呢?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1、自主检测(1)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的物理量,反过来说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表示。
(2)导体的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
(3)导体通常用字母表示,单位是,简称,符号是,比较大的单位有(),()。
(4)0.3kΩ= Ω= MΩ2、提出问题:导体电阻的大小与?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和有关。
实验器材:特别注意:本实验的整个过程都是在进行的。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1、比较实验数据1、2可知:在相同电压下:当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越长,其电阻。
2、比较实验数据1、3可知:在相同电压下:当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不同,其电阻也。
3、比较实验数据可知:在相同电压下:当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导体的越大,其电阻。
4、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5、归纳: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其大小与导体的,,和等因素有关。
6、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7、一些物质的导电性能:小资料四、典例精讲1、一个导体接在3伏的电源上,电阻大小为10欧,若从电路中取下这个导体,导体的电阻值为_______欧。
2、研究“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将一根粗细均匀的导体截成两段,分别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则这是用来研究()。
A、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B、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C、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D、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3.一段导体被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这是因为其变大,且变小的原故。
4.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串联入电路中,得到电流大小为I,现将该镍铬合金丝对折起来,连入电路,该合金丝电阻将,电流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五、自主小结:六、小组合作,牛刀小试1、铁比铜便宜,为什么家庭电路中用铜导线而不用铁导线?2、A、B两根完全一样的导线,长度都是一m。
第3节电阻教案●明确学习内容教材P63-65●学习目标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3、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清晰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学法指导探究电阻大小因素过程中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知识。
●自主预习练习1.自习课本,归纳本节应学习、掌握的知识点。
2.独立完成《基础训练》中“课前预习”部分练习题●激情导入提出问题1.常用的导线通常是用铜或铝做的,特别重要的用电设备的导线还要用昂贵的银来做。
钢铁也是导体,又多又便宜,那么,为什么不用钢铁来做导线呢?(展示课件1)(自由回答)2.演示实验(展示课件2)把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如图)根据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回答问题:这表明铜丝和镍铬合金丝的什么不一样?用什么量来描述导体的这种导电能力呢?(展示课件3-4)串、并联中电压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聚焦主题合作探究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1.实验器材:电源、铜丝、镍铬合金丝、小灯泡一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设计实验:分别将铜丝,镍铬合金丝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A、B两点间,通过比较小灯泡的亮度,来比较这些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分组实验A组:长度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时,接比亮;B组:粗细材料相同,长度不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时,越长灯越(亮/不亮);C组:材料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时,越粗灯越(亮/不亮)。
亮亮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①: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猜想②: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③: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供他选择的导体如下表所示:08 0 508他画出了实验电路图,并按要求正确地连接了电路。
第十六章第三节《比热容》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4、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5、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课前预习学案
[温故知新]:
1、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热,温度,低温物体热,温度,热量的单位是。
2、同温度的一壶水和半壶水,要加热到沸腾,吸收的热量多,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3把同一杯水加热到50℃比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量,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4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是通过什么知道水吸收热量多少的呢?
5、取相同质量的沙和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使他们升高相同的温度,谁的时间长,需要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吗?
[自主预习]:
预习目标:
1、大体了解课本中探究实验的思路和器材。
2、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3、能简单地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实验方法:
2、器材:
4、思考:怎样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是否吸收了相同的热量?
5、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相同、不同),这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二、比热容
1、定义:
2、国际单位:。
3、符号:。
4、意义:看常见物质比热容表,了解各物质的比热容,可知
(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相同、不同)
(2)水的比热容最大,是,它的意义是。
沙石的比热容是,它的意义是,如果让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快、慢)
5水比热容大的应用:
(1)人们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冬天用热水来取暖,是因为相同情况下水与其他的物质相比吸收的热量,放出的热量。
(2)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你能解释这种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么?
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何疑问?课前组内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展示
出来。
课内探究学案:
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
(组内交流“课前预习”中的问题,小组长将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
二、合作探究:
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提出问题: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
以水为例:水吸热的多少,与水的质量,水的温度升高有关,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相同吸热是否相同呢?
总结,物体吸热多少与物质种类,物体的质量,温度的量有关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温馨提示: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取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看吸热是否相同,(以加热时间的多少来看吸热的多少) 教师简单介绍器材(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是的
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是的
(6)评估、交流与合作
(7)分析误差的原因
2、比热容
(1)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该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符号 c 单位J/(㎏. ℃)
c=4.2×10J/(㎏.℃)
(2)记住水的比热容:
水
物理意义:
(3)查表获取信息:
a、在所有物质中的比热容最大
b、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
c、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的。
(4)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及应用:
早春育秧,汽车的冷却剂,沙漠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等等。
3、热量的计算
(1)根据水的比热容我们可知,1Kg的水温度每升高1℃需要吸4.2x103J热量,那么5Kg 的水温度每升高5℃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写出你的计算过程。
(2)我们知道热量的符号是,比热容的符号是,质量的符号是,我们用△t表示升高或降低的温度,那么热量的公式是。
(3)公式的应用
例:要把2㎏水从20℃加热到100℃,至少供给多少热量?
三、全班交流、精讲点拨
(交流、讨论实验探究中的结论。
还有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反思整合
五、达标测试、反馈提升
1、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以便探究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程度。
(1) )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①
②
(2)实验中小明猜想;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
如果他的猜想是正确的,则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2、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3.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能大
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
若某一人工湖湖水吸收一定热量,水温升高2℃。
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c水),则砂石升高的温度将 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课后延伸学案
一、填空题
1、水的比热比较大,泥土和砂石的比热_____________,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温变化比泥土、砂石的温度变化____________。
2、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是 J,这是用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3、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_________。
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________球,吸热最少的是________球。
(已知C
铝>C铁>C铜)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
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2.在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奇特现象.而沿海地区是“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这表明水对气温有显著影响,是因为( ).
A.水的透明度高,容易吸收太阳能
B.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C.水在蒸发时有致冷作用
D.水的对流性能好
3.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B.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
C.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
D.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
4.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会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水凝结成冰
C.一块铁加工成铁屑 D.15℃的水变成45℃的水
5.在各种液体中,通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因为()
A.水具有较大的密度 B.水的性质很稳定
C.水具有较大的比热 D.水的凝固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