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区域教育随笔娃娃家
- 格式:docx
- 大小:13.25 KB
- 文档页数:2
小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娃娃家》小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娃娃家》精选4篇(一)【游戏名称】娃娃家【游戏类型】小班游戏【适用年龄】3-4岁【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2. 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3.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游戏准备】1. 游戏道具:多个娃娃、几个小家具、照相机等;2. 游戏场地:教室或者室外场地。
【游戏规则】1. 让幼儿坐在一起,向他们展示几个娃娃和小家具,然后将它们放在教室中的不同位置;2. 让幼儿一个接一个地找到一个娃娃,并将其放到娃娃家中相应的位置上;3. 引导幼儿观察娃娃家的房间,告诉他们要把娃娃放到合适的地方,例如床放到卧室,沙发放到客厅等;4. 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你可以设定一些特殊任务,例如叫幼儿寻找某种颜色的娃娃或特定的家具等;5. 完成游戏后,可以让幼儿一起合影留念,或者说一些关于娃娃家的故事。
【教学反思】1. 游戏中通过观察和判断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2. 游戏中动手操作的环节,可以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3. 愉快的合作游戏模式,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4. 游戏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判断,促进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5. 教师要注意游戏中各个环节的组织和引导,确保游戏的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达成;6.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评价,肯定幼儿的努力和成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小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娃娃家》精选4篇(二)教案游戏名称:小鸡出壳了游戏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适用年龄:3-6岁材料准备:1. 纸箱(每个小组准备一个)2. 彩纸、颜料、画笔等美术材料3. 小鸟羽毛、鸟嘴、鸟脚等鸟类装饰品4. 软垫、垫子等布料5. 中央音乐播放设备游戏步骤:1. 介绍游戏内容。
告诉幼儿们,他们需要组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只小鸟,并创作一个小鸟的巢穴。
2. 分配小组。
小班角色游戏教案《娃娃家》 (2)小班角色游戏教案《娃娃家》 (2)精选2篇(一)教案: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娃娃家角色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3.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娃娃家道具:娃娃家的家具、娃娃、道具等。
2. 游戏道具:扮演不同角色的卡片或帽子(如爸爸、妈妈、宝宝等)。
3. 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与幼儿一起观察和讨论娃娃家玩具,引导幼儿回忆之前的角色游戏经验,提问:“你们以前玩过角色游戏吗?你们喜欢扮演什么角色呢?”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喜好。
2. 规则说明(10分钟):向幼儿简单介绍《娃娃家》角色游戏的规则:a. 将娃娃和家具摆放好,每个幼儿将获得一个卡片或帽子来扮演不同的家庭成员角色。
b. 播放背景音乐,幼儿根据自己的角色表演合适的动作和对话。
c.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合作,例如通过角色对话来展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d. 在游戏结束时,鼓励幼儿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3. 游戏进行(25分钟):让每个幼儿选择一个角色卡片或帽子,并将娃娃家摆好。
播放背景音乐,引导幼儿在娃娃家中扮演自己的家庭成员角色,进行角色游戏。
教师可以适时提供指导和帮助,例如鼓励幼儿根据角色特点来表演和对话。
同时,教师可以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表演情况。
4. 游戏总结(10分钟):结束游戏后,与幼儿一起讨论游戏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提问:“你们在游戏中扮演什么角色?你觉得自己的表演如何?”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5. 拓展活动(5分钟):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可以安排小组合作继续进行角色游戏,发挥想象力创作不同的情节和对话。
教学反思:通过《娃娃家》角色游戏的教学,幼儿能够在自由、愉快的游戏环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幼儿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也在角色游戏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观察和引导,根据幼儿的表演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分享。
小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娃娃家》 (2)小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娃娃家》 (2)精选3篇(一)教案:活动名称:《娃娃家》游戏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 一间空房间作为娃娃家的场景(可以使用教室或室内特定的空间)。
2. 多个娃娃或玩具家居用品。
3. 随身带有娃娃或软玩具的幼儿。
活动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找一位幼儿示范抱着娃娃走进教室并把娃娃放在指定的地方,然后其他幼儿看到娃娃后也带上手中的娃娃进入教室,大家围成一个大圈。
2. 游戏规则和讲解(5分钟):教师向幼儿们介绍娃娃家的背景,然后告诉幼儿们游戏规则:每一个幼儿都是娃娃家的成员,在游戏中需要扮演自己喜欢的娃娃或玩具,并与其他同伴一起在娃娃家中进行交流和互动。
3. 分组(5分钟):教师根据幼儿们的娃娃或玩具类型,将他们分成几个小组,并告诉每个小组他们在娃娃家中的家庭角色。
4. 游戏进行(10分钟):幼儿们根据自己的家庭角色,在娃娃家中自由发挥,可以进行家庭生活模拟,例如:做饭、做家务、玩耍等。
教师可以扮演娃娃家的家长,引导幼儿们进行交流和互动。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一些道具或场景提示。
5. 游戏总结(5分钟):教师结束游戏,让幼儿们坐下来分享自己在娃娃家中的经历和感受。
教师可以向幼儿们提问,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6. 游戏延伸(5分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歌曲或绘本,让幼儿们参与进来,进一步深化他们对娃娃家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们在角色扮演中得到了锻炼,并且增强了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
在游戏中,他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听取他人的意见,培养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倾听能力。
此外,这个游戏也可以让幼儿们更加了解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增强他们的家庭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开展这样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小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娃娃家》 (2)精选3篇(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孩子们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幼儿园小班室内区域活动随笔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幼儿园小班的教室里,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仿佛是最美的风景画。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小班的室内区域活动,感受孩子们成长的快乐。
一、娃娃家区域娃娃家区域,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地方。
这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有娃娃、厨具、小床等。
孩子们在这里扮演着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的角色,过家家、煮饭、照顾宝宝,不亦乐乎。
小家伙们一边玩耍,一边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
看着他们有模有样地照顾宝宝,不禁让人感慨:孩子们真的长大了。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关爱、学会了承担责任,也学会了与人沟通。
二、建构区建构区,是孩子们发挥创意的天地。
这里堆满了各种积木、拼图、玩具模型等。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搭建出各种有趣的建筑、车辆和场景。
今天,有几个孩子合作搭建了一个“停车场”,他们用积木搭建起停车场的围墙,再用玩具车辆停放在里面。
看着他们专注的样子,仿佛在规划一个真实的世界。
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学会了合作、协商。
三、图书角图书角,是孩子们寻找知识的地方。
这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儿童绘本、故事书和科普书籍。
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安静地翻阅书籍,也可以和老师一起分享故事。
今天,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关于勇敢的小兔子的故事。
孩子们听得很认真,还不时提问。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学会了勇敢面对困难,也激发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四、美工区美工区,是孩子们发挥艺术才华的舞台。
这里准备了各种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材料。
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自由创作,画出心中的世界。
今天,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彩泥捏出了各种小动物。
他们专注地揉、捏、搓,呈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
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手部肌肉,还培养了审美和创造力。
五、户外活动区户外活动区,是孩子们释放活力的地方。
这里有滑梯、秋千、沙池等设施。
孩子们在这里尽情玩耍,享受着运动的快乐。
今天,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场趣味运动会。
他们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接力赛跑、丢沙包等比赛。
托班娃娃家的区域观察记录及反思哎呀,今天我们托班娃娃家的小朋友们可真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家伙啊!老师带我们去了一个新奇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做“玩具城堡”的地方。
这里有很多很多的玩具,有小汽车、积木、娃娃等等。
小朋友们看到这些玩具都兴奋不已,纷纷跑过去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
有的小朋友选择了一辆红色的小汽车,有的小朋友选择了一堆积木,还有的小朋友选择了一个小娃娃。
大家都在认真地玩耍着,好像已经忘记了时间一样。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做“绘画天地”的地方。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颜料和画笔,还有一张大画布。
小朋友们可以在这里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美丽世界。
有的小朋友们画了一只可爱的小猫,有的小朋友画了一片美丽的花海,还有的小朋友画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城堡。
大家都在认真地画着,好像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然后,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做“音乐乐园”的地方。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乐器,比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等。
小朋友们可以在这里学习音乐知识,还可以尝试演奏自己喜欢的乐器。
有的小朋友们正在认真地学习弹钢琴,有的小朋友正在认真地学习吹小号,还有的小朋友正在认真地学习拉小提琴。
大家都在努力地学习着,好像已经忘记了疲惫一样。
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做“阅读角落”的地方。
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书籍,比如童话故事、科普读物、历史故事等等。
小朋友们可以在这里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还可以向老师请教不懂的问题。
有的小朋友们正在认真地读着一本童话故事,有的小朋友正在认真地读着一本科普读物,还有的小朋友正在认真地读着一本历史故事。
大家都在沉浸在阅读的世界里,好像已经忘记了时间一样。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托班娃娃家的小朋友们都收获了很多快乐和知识。
大家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合作完成任务,还学会了很多有趣的技能和知识。
当然啦,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说,有些小朋友在玩耍的时候不太注意安全,需要老师提醒;有些小朋友在学习的时候不太专注,需要老师引导。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娃娃家我所观察的小班区域是一个娃娃家角落。
这个区域是由一张小木桌和几张小椅子组成的,桌子上摆放着不同类型的娃娃家家具和小玩具。
首先,我注意到桌子上的一个小木椅子上坐着一只拥有粉红色头发的可爱娃娃。
她穿着一件粉红色的裙子,脸上涂着红色的腮红,嘴唇上涂着一层亮粉红色的唇膏。
她的眼睛非常大,眼睛里有一点点闪亮的光芒。
她的手上握着一把小木制的刷子,正认真地给桌子上的另一只娃娃画眉毛。
而桌子上的另一只娃娃则坐在一个小椅子上静静地等待着。
她有一头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蓝色的连衣裙,很有气质。
她的眼睛和嘴巴都是画在娃娃脸上的,但是她的脸蛋却很白嫩。
她的手上还拿着一本小小的书,可能是她喜欢读书。
在桌子的一边,有一扇小小的娃娃家门。
门外是一个绿色的小庭院,庭院里有一些小花草和小树,非常生机勃勃。
门口还立着一个小小的旗杆,旗杆上有一面小旗子。
旗子是五彩斑斓的,看起来非常美丽。
桌子上还有一些小小的餐具,好像是用来摆设娃娃家的餐桌。
有一个小碗,一个小勺子,还有一双小筷子。
碗是白色的,勺子和筷子则是金色的,看起来非常高贵。
不仅如此,桌子的另一边还有一些小小的玩具。
有一辆粉红色的小车,上面盖着一座小车棚。
还有一只小小的娃娃,娃娃穿着一身漂亮的花纹,手上则拿着一个小小的购物篮。
整个小班区域给我的感觉非常温馨和可爱。
娃娃家里的每个细节都充满了精致,仿佛真的是一个小小的世界。
娃娃们在这里翻来覆去地嬉戏玩耍,互相配合着完成各种任务。
同时,娃娃家也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发挥的空间。
他们可以通过模仿和创造,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们可以给娃娃们安排各种角色,如家长、老师、学生等,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拟现实生活。
另外,娃娃家也能帮助孩子们发展社交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与娃娃们的互动,学会合作、分享和沟通。
他们可以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出良好的社交技能。
总而言之,小班区域的娃娃家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是一个可爱的玩具,更是一个能让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小世界。
托班娃娃家的区域观察记录及反思今天,我来到了托班娃娃家,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险”。
在这里,我要用我的小眼睛、小鼻子、小手和小脚,去感受这个充满童趣的世界。
我要用我的心灵去倾听这里的每一个声音,去品味这里的每一份情感。
我要用我的笔触,去描绘这里的每一个画面,去记录这里的每一个故事。
一进入托班娃娃家,我就被这里的热闹氛围所吸引。
小朋友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学习着各种技能。
有的在画画,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做手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仿佛整个世界都属于他们。
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个小小的天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美好。
我先来到了画画区。
这里的小朋友们正在用水彩笔、蜡笔、彩色铅笔等各种工具,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想象力。
他们的画作五彩斑斓,充满了童真的气息。
有的小朋友们画的是美丽的花朵,有的小朋友们画的是可爱的小动物,有的小朋友们画的是自己的家人......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个小小艺术家的成长历程。
接着,我来到了唱歌区。
这里的小朋友们正在跟着音乐老师学习唱歌。
他们的嗓音稚嫩可爱,让人忍不住想要多听几遍。
有的小朋友唱得激情四溢,有的小朋友唱得婉转动人,有的小朋友唱得清脆悦耳......在这里,我听到了一个个小小歌唱家的天赋之声。
然后,我来到了舞蹈区。
这里的小朋友们正在跟着老师学习各种舞蹈动作。
他们的舞姿翩翩起舞,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有的小朋友跳得欢快奔放,有的小朋友跳得优雅高贵,有的小朋友跳得轻盈飘逸......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个小小舞者的风采展现。
我来到了手工区。
这里的小朋友们正在用心地制作各种手工作品。
他们的双手灵巧熟练,让人叹为观止。
有的小朋友们做的是精美的剪纸,有的小朋友们做的是可爱的泥塑,有的小朋友们做的是独特的编织品......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个个小小工匠的创造力。
托班娃娃家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欢乐与感动。
在这里,小朋友们学会了关爱他人,学会了珍惜友谊,学会了勇敢面对困难。
教育随笔:娃娃家里的小女孩今天,我来到小一班的娃娃家观察孩子的自主游戏,此时娃娃家的人不多。
我看到静静一个人抱着娃娃坐在摇篮边,一会儿将娃娃放进摇篮,盖上被子,轻轻地拍一拍,一会儿又把娃娃抱起来晃一晃,一直没有与其他人交流。
此时游戏开始已有一会儿了,静静一直处于独自游戏的状态。
当时我想:这个孩子是不是不善与人交流、游戏水平不高?我要不要介入以推动她的游戏的发展?过了一会儿,静静把娃娃放入摇篮,走到手中拿着塑料玩具、听筒什么的芳芳身边说着什么,只见静静点点头,焦急地把一个扁平的塑料玩具当作手机开始拨号,听电话,挂电话……然后,静静抱着娃娃急急地走到旁边与在那里玩的小男孩说了些什么,便穿上鞋和芳芳走出了娃娃家。
过了一会儿,静静和芳芳又回来了,静静拿了一个茶杯倒了一些水给娃娃喝,然后把娃娃放到摇篮里让她睡觉。
不久,她们又打电话、挂电话,再把娃娃抱起往外走。
出于好奇,我悄悄跟了过去,看到她们去了卫生间,在那里逗留了不长时间,又抱着娃娃回来了。
接下来,静静持续地做着抱娃娃、喂娃娃喝水、哄娃娃睡觉的动作,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
我趁势跟她聊了起来:“你们刚刚抱着娃娃到卫生间去干什么呀?”她说:“我们给娃娃看病啊。
”过一会儿,她又补充道:“娃娃生病了要多喝水,所以我就给她喝水。
”这时,我意识到孩子的游戏反映着他们的现实生活。
开始我以为静静不善与人交流、游戏水平不高,其实她十分专注于“母亲”的角色扮演,此时教师最适宜的做法是理解她并期待她产生深入游戏的行为。
通过这次观察,我也发现小班幼儿在游戏中会尝试以物代物,如用扁平的塑料玩具当手机,用丝巾当被子……不过,小班幼儿表征能力还不强,还需要一些比较具象的游戏材料,这样才能促进游戏的发展。
比如,芳芳拿的听筒就是支撑静静生发“给娃娃看病”游戏情节的有效材料。
到中、大班,则可减少比较具象的游戏材料,投放一些低结构材料。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小班娃娃家杂记》
这是孩子们第二次玩娃娃家,大多数孩子还不知道可以怎么玩,他们无所事事,走来走去。
陈慕柏比较内向,虽然不知道干什么,但是只是在娃娃家内走来走去,可是张俊磊比较调皮,他不知道该干什么,就跑到别的区域里面去了。
经过第一次的游戏,曹慧妍知道了娃娃家要照顾娃娃,所以她就一直抱着小娃娃,可是她不知道可以跟娃娃说说话、拍拍她、喂她吃东西,所以就一个劲地去换娃娃抱,从中寻找乐趣。
贺佳欣是一个比较活泼、聪明的小姑娘,老师有提到过娃娃家可以做饭,所以,她将所有的蔬菜、瓜果都搬了来,并且拿了一把刀子在哪里切,弄的满桌满地都是,她玩得不亦乐乎。
孩子们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因为这只是他们第二次参加区域活动,他们并不清楚娃娃家内可以玩什么,可以怎么玩。
老师的讲解毕竟是片面的,而且语言的讲解不够形象,很多孩子根本听不懂。
我的教育建议:
1.带领孩子们参观中班哥哥、姐姐玩娃娃家的情形。
2.引导幼儿了解娃娃家中的主要角色,知道女孩子当妈妈,男孩子当爸爸。
3.分块讲解如何照顾娃娃、如何做饭。
4.每次重点指导一点内容,如怎么抱娃娃,怎么跟娃娃说话。
5.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加入娃娃家,进行角色引领。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小班区域教育随笔娃娃家
孩子们都很喜欢区域活动,每次我说小朋友们分区域进行活动时,小朋友都特别高兴,娃娃家是我班上的区域之一,里面有小朋友们自带的娃娃和各种小型玩具和炊具。
首先,我帮小朋友们创设了一个情境:为娃娃做饭。
小朋友们拖好鞋子进入娃娃家,孩子们在过程中很开心,并且都能动起手来,有模有样的做饭和喂娃娃吃东西。
在旁观察他们的我,并没有从中直接指导或是告诉他们该怎么玩,怎么动手。
小朋友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玩。
但是也从中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例如:小朋友们一进娃娃家就会抢各种的小型玩具,有些小朋友拿了很多,有的小朋友却只拿到一点点,其中一个小朋友还把小娃娃的小脚给扯了下来。
希望小朋友们下次玩的时候也能这么的开心,并且把需要改正的地方做得更好。
区域娃娃家教育随笔
每周都有两次区域活动,都是小朋友最为开心的时候。
孩子们都喜欢到区域里开展活动,其中区域的娃娃家最为让小朋友们喜欢。
这次,我请了另一张桌子的小朋友进入到娃娃家进行区域活动。
为娃娃做饭是这次娃娃家的情境创设。
小朋友们都能选好自己需要的娃娃和小型炊具,有些小朋友把玩具放在区域中的桌子上玩,有些则是放在铺垫上玩,挺好的,茜茜小朋友还告诉我说:我当妈妈,李和珈当爸爸,萌萌当
宝宝,小朋友们啊,都玩的不愿意出来了。
小朋友们现在比原来进区域玩的时候好了很多,脱完鞋子后,都能把鞋子摆放整齐,并且比起原来,现在抢玩具的小朋友也少了很多,玩完玩具后能都够将它们摆放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