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近现代国学大师有哪些“国学”,其实可以涵盖的范围很广,涉及到了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各种学术,包含着先秦经典、诸子学说以及中国古代的各种学问,是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大师”,又极富内涵,在某种领域内或是学问或是艺术达到了至高境界的人,就可以被冠之以这个称号了。
下面是上世纪被公认为国学大师的九位学者,一位堪称中国历史的百科全书。
梁启超(1873-1929)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梁启超出身于士绅家庭,从小就得到了很好的传统教育,他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早年中过举人,1890年拜康有为为师,从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
百日维新时期,梁启超是主要领袖之一,积极宣传变法。
变法失败后流亡到日本,他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回到国内,被袁世凯政府任命为司法总长。
袁世凯称帝,他是积极反对的,张勋复辟他也不以为然。
梁启超晚年时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主张光大传统文化。
1929年,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
梁启超不仅是改良维新思想的领路人,也是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为我国近代史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他在目录学、图书馆学、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书法艺术等方面颇有成就,被称作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
章太炎(1869-1936)章太炎,字枚叔,后易名为炳麟,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
章太炎出身于富裕家庭,早年从师著名朴学大师俞樾,学习八年后走出书斋,于1896年到上海担任《时务报》编务。
因支持维新变法为清政府通缉,1899年流亡到日本。
1903年,回到国内的章太炎曾一度被捕入狱。
1906年,章太炎出狱后,再次来到日本,加入了孙中山创办的中国同盟会,并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
1911年,章太炎回到上海,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
1913年,他又因讨袁而被监禁,直到1916年袁世凯去世后才被释放。
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1、 晚清思想家王韬【题像】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初名王利宾,字兰瀛;十八岁县考第一,改名为王瀚,字懒今,字紫诠、兰卿,号仲弢、天南遁叟、甫里逸民、淞北逸民、欧西富公、弢园老民、蘅华馆主、玉鲍生、尊闻阁王,外号“长毛状元”。
江苏苏州府甫里村(今甪直镇)人。
1845年考取秀才。
1849年应英国传教士麦都士之邀,到上海墨海书馆工作。
1862年因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被发现,清廷下令逮捕,在英国驻沪领事帮助下逃亡香港。
应邀协助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将十三经译为英文。
1867冬-1868春年漫游法、英、苏格兰等国,对西方现代文明了解更深。
1868-1870年旅居苏格兰克拉克曼南郡的杜拉村,协助理雅各。
1870年返香港。
1874年在香港集资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提倡维新变法,影响很大。
1879年,王韬应日本文人邀请,前往日本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考察。
王韬考察了东京、大阪、神户、横滨等城市,写成《扶桑记游》。
王韬在1884年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上海。
次年任上海格致书院院长,直至去世。
1894年为孙中山修改《上李鸿章书》,并修书介绍于李鸿章的幕友罗丰禄、徐秋畦等。
王韬一生在哲学、教育、新闻、史学、文学等许多领域都作出杰出成就,著有《韬元文录外编》,《韬元尺牍》、《西学原始考》、《淞滨琐话》、《漫游随录图记》、《淞隐漫录》等四十余种。
2、夏曾佑夏曾佑(1863~1924) 近代诗人﹑历史学家、学者。
字遂卿﹐一作穗卿﹐号别士﹑碎佛。
浙江杭州人。
他对今文经学、佛学有精深的研究,对乾嘉考据学和诗文有相当的素养。
此外他还注意学习外国吏地知识和自然知识。
光绪十六年(1890)进士。
曾官礼部主事﹑泗州知州﹐充两江总督文案。
入民国﹐一度退居﹐後曾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北平图书馆馆长﹐早年﹐曾与梁启超﹑谭嗣同在一起研讨“新学”。
又与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积极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文化和政治思想﹐对戊戌变法起了推动作用。
精心整理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来源:名人资料网作者:名人梁启超,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字卓如,一字任甫,18731891年随康有为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革维新的道路,世人合称康梁。
同年与其妻李蕙仙结婚。
公车上书梁启超第一次投身政治运动,是1895年参与公车上书。
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康有为联合3000举人上书请求变法,作为康最得力的弟子,梁启超积极参与了这桩震动中国的大事。
1895后来,1897二十四年三月,协助康有为组织保国会。
四月二十三日,光绪帝发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了百日维新。
五月十五日,光绪帝召见梁启超,赏给六品衔,命他办理译书局事务。
梁参与了康有为策动袁世凯推翻慈禧太后的密谋,但被袁出卖。
光绪帝被慈禧太后幽禁。
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宣布再出训政,随即捕杀维新志士,变法失败。
梁启超在当日避入日本公使馆,次日化装到天津,东渡日本。
是年冬,梁启超曾代表康有为与兴中会领导人孙中山、陈少白等在东京商谈合作救国,梁十分赞成兴中会的革命主张,终因康有为的反对,合作未成。
十一月十一日,梁在横滨创办《清议报》,却仍鼓吹斥后保皇。
1898,赏,由少白商谈合作,意见比较一致,随后,往新加坡会晤康有为。
康痛骂他竟背叛光绪帝,倾向革命,梁被迫跪下认罪。
逃亡海外同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
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
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
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力。
1902191319151916退出政坛1917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
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
近代名人简介1:梁启超——他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公车上书,并参与了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民国后成为著名教授、社会活动家: 2:林则徐——他是封疆大吏,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其亲身参与了虎门销烟,被人们誉为民族英雄3: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
5:左宗棠——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他修建的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政局)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6:洪秀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
7:李鸿章——李鸿章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
8: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
:9:康有为——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同时他也是戊戌变法主要参与者10:袁世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时期,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11:谭嗣同——清末百日维新著名人物,维新四公子之一;谭曾著《仁学》一书,维新派代表人物,变法失败后,甘愿流血牺牲,英勇就义。
12:孙中山——是医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家、中国民族主义者、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亦为中华民国国父。
13:蔡元培——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4:陈独秀——思想家、政治人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及首任总书记。
15: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
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6:蔡锷——中国政治家、军事家。
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
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17:汪精卫——早期革命家,青年时代加入孙文的革命组织,成为孙文的得力助手。
中国近代十大文豪排名1. 乔石:乔石,字号“象山”,生活在中国近代,是一位古典文学家、思想家,其出版的著作《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的基础。
乔石于公元720年逝世,他以国学大师的形象铭记于心。
2. 吴筠:吴筠,字号“金人”,生活在中国近代,有“吴文库”之称,属于著名文学家、学者,其爆发出的精神几乎包括了文学的各个方面,其作品所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影响深远。
3. 王国维:王国维,字号“睿庵”,生活在中国近代,是一位文学家、诗人,他受到民间文学影响很大,他的诗歌极具变化,神韵,集古今文学之大成,属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人物。
4. 陆游:陆游,字号“仙含”,生活在清朝时期,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歌被誉为“诗佛”,他的书法称为“书仙”,他的文章一直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景仰和赞赏。
5. 林则徐:林则徐,字号“栋梁”,生活在明清时期,他是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他把文学和政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让其政治理念流淌入文学作品,扩大了文学影响力,增强了政治效力,建立了文学新风貌。
6. 陈师道:陈师道,字号“志仁”,生活在上清时期,他的文学理念深入到社会的底层,关注社会问题,追求文学真实性,他的文学作品对社会和时代有巨大的影响力,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
7. 郭沫若:郭沫若,字号“尹晚年”,生活在民国时期,他是一位文学家、诗人、诗词鉴赏家,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被称为“散文宗师”,他的文学创作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小说的奠基作家。
8. 苏轼:苏轼,字号“子瞻”,生活在宋朝时期,他是一位诗人、小说家、文学家、学者,他有“诗仙”之称,他的诗文创作才华横溢、风格粗犷,他的小说不仅体现出其独特的诗情画意,而且处处灌输着地道的宋文学精神。
9. 梁启超:梁启超,字号“绍隐”,生活在民国时期,他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以“文明史学家”的身份著名,他的书《梁氏文学研究》奠定了中国文学史的基础。
10. 钱钟书:钱钟书,字号“文安”,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他是一位文学家、小说家、评论家,他以小说的形式描绘客观的现实,充分发挥文学宣传的功能,他的《围城》深受世界文学爱好者的欢迎。
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介绍
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介绍
1、陈寅恪
陈寅恪:字鹤寿,江西修水人。
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2、王国维
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
汉族,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3、严复
严复: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
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
4、谭嗣同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5、梁启超
梁启超(1873.02.23——1929.01.1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1.林则徐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2.龚自珍是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
3.魏源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近代中国正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4.徐继畲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之一,又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在文学、历史学、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5.倭仁历中允、侍讲、侍读、庶子、侍讲学士、侍读学士。
同治帝之师。
任副都统、工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政治态度保守顽固,为同治年间顽固派首领。
同治六年(1867年),反对同文馆内增设天文算学馆,反对选用科甲官员入馆学习天文、算学,后又长期反对清政府兴办洋务,认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6.冯桂芬最早表达了“中体西用”思想。
7.曾国藩是晚清重臣,晚清散文“湘乡派”创始人,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8.左宗棠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9.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
10.郭嵩焘随曾国藩组建「湘勇」,太平天国起义之后,随曾国藩参赞军务。
11.徐桐,顽固守旧,嫉恶西学,戊戌政变后,因不择手段攻击新党,得慈禧信任。
12.李鸿章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洋务运动。
13.洪仁玕是太平天囯领导层中对西方见识较广的一位,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具有发展资本主义主张的政治纲领,在当时的中国算是相当先进的思想。
14.王韬是晚清思想家,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5.容闳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
严复思想探究——关曌卿一、人物介绍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
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二、主要成就(一)海军思想严复的到来,给北洋水师学堂带来了西方现代海军管理思想和教学理论。
由于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有方,加之严复对李鸿章曾有所表示,因此他由总教习(教务长)、会办(副校长),一直升至总办(校长)。
严复在给四弟观澜的信中说:“自来津以后,诸事虽无不佳,亦无甚好处,公事仍是有人掣肘,不得自在施行。
至于上司,当今做官,须得内有门马,外有交游,又须钱钞应酬,广通声气,兄(严复自称)则三者无一焉,何怪仕宦之不达乎?置之不足道也。
”由此可见,严复对当时的官场是很不满的。
针对此事,四弟观澜告诉他,无论如何李鸿章这个门路,总是要走动走动的,因为李鸿章权势既大,又是直接上司。
于是严复偶然也去试试,没想到果然有用。
对此严复给四弟的信中曾不无幽默地说:“用吾弟之言,多见此老,果然即有好处,大奇大奇。
”但严复对李鸿章的趋奉也仅此而已。
(二)人才培养严复任总办的北洋水师学堂曾被时人推崇为“实开北方风气之先,立中国兵舰之本”。
作为一所新式海军学校,该校20年间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人才,如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以及北洋大学教务提调王劭廉(同时兼任直隶学务公所议长、直隶咨议局议长)、著名翻译家伍光建等。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
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
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
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
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
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
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回京,积极参加“百日维新”。
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
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
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
民国初年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
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
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
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把持的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
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
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
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人物简介1.孙中山(1866-192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中华民国的缔造者,被誉为民族英雄。
2.梁启超(1873-1929):思想家、政治家,主张推进科学、民主和法治,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
3.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社会批判使他成为中国文化界的重要人物。
4.周恩来(1898-1976):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5.蒋介石(1887-1975):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华民国总统,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6.毛泽东(1893-1976):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要领导人。
7.傅作义(1897-1974):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日将领,为中国近代史的反侵略斗争做出了卓越贡献。
8.周恩来(1898-1976):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9.蔡元培(1868-1940):教育家、政治家,倡导教育改革,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0.钱学森(1911-2009):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1.郭沫若(1892-1978):著名诗人、学者和政治家,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12.陈独秀(1879-1942):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13.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著有《子夜》、《春蚕》等经典作品。
14.严复(1854-1921):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开办《燕京日报》等刊物,推动新闻思想的发展。
15.翁同龢(1844-1905):中国近代著名经济学家,主张兴办实业、发展民族经济。
16.赵世炎(1882-1968):中国近代政治家和外交家,曾任中华民国外交部长,为中国外交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17.黄兴(1874-1916):中国革命家,湖南起义的领导人,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现代著名文学、科技人物1 康为有(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夏,号长素、号更生,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近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和学者,维新变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代表作《康子篇》《新学伪考》。
2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中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与康有为合称“康梁”,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3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厦门。
秋瑾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她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
同年7月15日,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4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重要事件:新文化运动。
5 吕碧城(1884~1943)字徽旌德人,与姐姐吕惠如、吕美荪都以诗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6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湖北黄冈县人,蒙古族。
首创地质力学。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电影。
为中国原子弹作出了突出贡献,创立地质力学理论,为中国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贡献。
7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
哲学家。
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代表作《文学改良邹议》《卢山游记》《胡适文选》。
中国思想家都有谁_中国思想家介绍在近代中国思想家的思想中都蕴含着“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和因素,体现着他们对于“中国梦”苦苦探寻的情结。
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中国思想家,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中国思想家一:老子老子(约前57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楚国苦县人,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向老子问礼。
传说他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
老子思想的精华是朴素辩证法。
例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在修身方面,讲究性命双修、虚心实腹、不与人争。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其思想对后代影响深远。
例如:汉初的统治者一度把老子的“无为”思想作为信条,采取“与民生息”的政策。
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
老子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
苦县 [1]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
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是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是为“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他关于民众的格言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中国近代思想家与学者的思想贡献中国是源远流长、文化深厚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学者。
在中国近代,特别是19世纪以来,中国面对的诸多挑战和困境,使得国内的思想和文化更加活跃、多元,也涌现了众多思想家和学者。
他们或探讨中国的未来方向,或思考改革的方案,或研究传统文化的内涵。
他们的思想不仅为中国历史增光添彩,同时也对人类思想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康有为:主张变法、君主立宪康有为是中国思想和历史的杰出学者之一。
19世纪末,中国面对内忧外患,康有为认为只有彻底的改革才能重振国家雄风。
他主张学习新礼教、倡导新思想、倡导练兵、变法改革,通过君主立宪来强化中央权力并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此外,康有为反对封建文化、主张人类平等,他强调人文主义思想,提出“大同世界”的理念,认为人们应该追求人类的共同福祉。
康有为提出的君主立宪思想后来对中国的政治变革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05年,他和梁启超共同创建了“同志会”,为中国新文化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严复: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诗人和翻译家。
严复在19世纪时代,对中国面临的现实和未来充满担忧。
他认为,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才能够与外国国家进行平等的交流、并日益强大和繁荣。
严复主张发挥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反对迷信、封建主义和宗教教条主义,提倡真理、自由和平等。
严复的思想也对当时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在诗歌、翻译和学术研究领域都有重要的成就,在近代中国文化、科技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梁启超:主张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梁启超是一位具有深厚的思想与文化素养的学者。
他早年以考古学为主,在研究中又兼顾文学和哲学等诸多方面,同时也重视政治发展。
梁启超对西方的政治理论和文化听取并接纳,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应该相融合,才能够作为一个现代化国家约束国家的力量,推动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鲁迅资料介绍200字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
他被誉为中国现代文
学的奠基人和中国现代思想解放的旗手。
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对中国封建社会
的腐败和愚昧深感愤懑,坚定了他的革命立场。
他的文学作品以小
说为主,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等。
这些
作品以鲜明的写实风格和犀利的讽刺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
和人性的扭曲。
鲁迅的思想深受马克思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影响,他主张以人民
为中心,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
他关注社会底层的苦难
和人民的命运,呼吁民众觉醒,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除了文学创作,鲁迅还从事文化批评和翻译工作,他对中国传
统文化和现代文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比较研究,提出了批判传统
文化的观点,主张借鉴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鲁迅的影响深远,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中国文学和社会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的散文作品、文化批评和思想观点,激发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总结来说,鲁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代自强不息人物事例 -回复
1. 张謇(1837-1909):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自强不息人物之一,积极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文化,并奋力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他在兴办学校、推动农业产业化和铁路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近代教育之父”和“张謇铁路之父”。
2. 康有为(1858-1927):他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改革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之一。
他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呼吁借鉴西方文化和制度以实现国家的强盛。
他主张的自强不息思想对中国近代的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3. 梁启超(1873-1929):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他积极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现代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如“新民主主义”、“救亡图存”等,成为中国近代自强不息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
4. 孙中山(1866-1925):他是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家和政治家,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
他坚定主张借鉴西方文化和制度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民主化。
他通过推翻清朝统治、推动革命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5. 钱学森(1911-2009):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航天科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他长期致力于中国的航天事业,并在该领域做出了重要的科研和教育贡献。
他的自强不息精神以及科技创新的思想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中国近代自强不息人物的部分事例,他们在不同领域积极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和强盛,成为中国自强不息精神的典范。
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介绍
2、王国维
王国维: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
汉族,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3、严复
严复: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
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
4、谭嗣同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
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5、梁启超
梁启超(1873.02.23——1929.01.1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