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民间药_剌玫瘿_的生态学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449.17 KB
- 文档页数:1
科普惠农ZH?)天地ZHITIANDI南瓜新品种蜜宝和蜜月通过田间鉴定刘吉振张谊模重庆市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近日,由重庆市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选育的 南瓜新组合蜜宝(组合名为0603)和蜜月(组合名为 0619),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 有关专家进行的田间鉴定。
通过实地考察璧山区渝西蔬菜研发中心科研 试验基地的南瓜新组合的田间试验生长情况,并听 取试验示范情况汇报、审查相关技术资料和充分讨 论与质询后,专家组一致认为,蜜宝和蜜月均属杂 交一代新品种,中晚熟,瓜棒槌形,瓜面微棱,瓜脐 小,脐端膨大,果颈稍细;结瓜力强,嫩瓜绿色、有光 泽,老瓜橙黄色,商品性好;品质优,面、甜、口感好,田间表现抗白粉病;其中蜜宝利用优良自交系SNG0006与SNG0003杂交育成,第一雌花节位14〜16节,单瓜重3.3 kg,瓜长32 cm、瓜横径15 cm,在每667 m2植270株情况下,平均每667 m2产 2 422.0 kg,比对照金船蜜本增产13.0%;蜜月利用 优良自交系SNG0006与SNG0019杂交育成,第一 雌花节位1〜17节,单瓜重3. kg,瓜长37 cm、瓜 横径16 cm,在每667 m2植270株情况下,平均每 667 m2产2 337.1 kg,比对照金船蜜本增产9.1%。
^新源县朝鲜球坚蚧的发生与防治赵秀明新疆新源县林业局,835800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朝鲜球坚蚧的识别特征、危害特点、发生时间及规律,并针对发生规律给出了防治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朝鲜球坚蚧;发生;防治工作中发现新源县庭院经济林中和街道园林 绿化蔷薇科树种中朝鲜球坚蚧的发生率较高,因没 有掌握防治时期与方法,轻则减产,重则毁树、毁 园,给百姓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现介绍朝鲜球坚蚧 的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和防治建议。
由于朝鲜球坚蚧在杏树、桃树上危害严重,又称之为杏球坚蚧、桃球坚蚧。
属于刺吸类害虫,主要 寄生在杏、桃、李、苹果、梨树等蔷薇科果树、园林树 木上。
朝药材柞树皮的研究进展摘要】柞树皮为壳斗科栎属植物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Ledeb的树皮,是传统的朝药。
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黄疸、支气管炎、痔疮等疾病。
近年来由于其肝保护作用备受关注,其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本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望对柞树皮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朝药材;柞树皮;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006-02柞树皮为壳斗科栎属植物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的树皮,又称蒙古栎、橡树、麻栎等,其树叶、树皮、果实都可入药,朝药名—“岛输尔巴姆那木”。
朝鲜族人民习用柞树的果实橡子做成橡子粉,它是朝鲜族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欢吃的一道传统菜肴兼健康食品。
它们在长白山区域广泛分布。
根据《全国中草药汇编》和《长白山植物药志》记载,柞树皮味微苦,性平。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湿的效用。
主治痢疾,肠炎,小儿消化不良,气管炎,黄疸,痔疮等[1-3]。
前期工作中,发现朝药材柞树皮的肝保护作用尤为突出,同时从柞树皮中发现有紫杉烷类成分,能作为合成紫杉醇的前体物质成分。
所以对柞树皮进行更加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国内外对朝药柞树皮的肝保护活性物质基础的系统研究尚未见任何报道。
而近年来有关柞树皮及栎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因此作者阅读了近10年的国内外文献,就柞树皮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柞树皮的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化学成分的研究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显示柞树皮及该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甾体类、酚类及挥发性成分等。
1.1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可以防止机体脂质过氧化[4,5]。
王金兰等[6]从柞树皮中分离得到了4个黄酮类化合物;张树军等[8]从柞树叶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得到14个黄酮类化合物。
收稿日期:2018-01-10ꎻ修回日期:2018-04-20作者简介:李玉春(1972 )ꎬ女ꎬ内蒙古额济纳旗人ꎬ高级工程师ꎬ主要从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ꎬE ̄mail:liyuchun720@yeah netꎮ柽柳瘿毡蚧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李玉春(额济纳旗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ꎬ内蒙古额济纳旗㊀735400)摘要:柽柳瘿毡蚧Eriococcusorbiculus是我国柽柳Tamarixsp.的新害虫ꎬ以1龄若虫在新生芽鞘内取食刺激植物组织ꎬ形成球形虫瘿ꎬ若虫在虫瘿内刺吸汁液为害ꎮ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该虫的生物学特性ꎮ结果表明:柽柳瘿毡蚧在内蒙古额济纳旗1a发生1代ꎬ以卵在枯枝落叶层越冬ꎮ8月和9月为成虫发生期ꎬ营两性生殖ꎬ每雌产卵72~128粒ꎮ同时提出了柽柳瘿毡蚧综合防治方法ꎮ关键词:柽柳瘿毡蚧ꎻ额济纳旗ꎻ生物学特性ꎻ综合防治中图分类号:S763 301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671-0886(2019)01-0010-03DOI:10.19688/j.cnki.issn1671-0886 20180010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Eriococcusorbiculus/LIYuchun(EjinaForestPestControlandQuaran ̄tineStationꎬEjina735400ꎬChina)Abstract:EriococcusorbiculusisanewpestagainstTamarixsp.inChina.Firstinstarnymphsfedonnewsproutsꎬwhichstimulatedtheformationofsphericalgalls.Nymphsdamagedtreesbysuckinginsidegalls.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werestudiedthroughindoorfeedingandfieldinvestigation.TheresultsshowedthatthispesthasonegenerationperyearinejinaofInnerMongoliaꎬoverwinteredaseggsinthelitterlayer.AdultsoccurredinAugustandSeptemberandreproducedbisexually.Eachfemalelaid72~128eggs.Integratedcontrolmethodsweresuggested.Keywords:EriococcusorbiculusꎻEjinaꎻ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ꎻintegratedcontrol㊀㊀柽柳瘿毡蚧Eriococcusorbiculus(Matesovaꎬ1960)属半翅目Hemiptera蚧总科Coccoidea毡蚧科Eriococcidae毡蚧属Eriococcusꎮ国外分布于哈萨克斯坦㊁蒙古ꎬ国内为首次记录ꎮ该虫寄主植物单一ꎬ仅危害柽柳Tamarixsp ꎮ柽柳是荒漠环境中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ꎬ额济纳旗有天然柽柳次生林15 3万hm2ꎬ是额济纳绿洲的主体植物ꎬ黑河流域固定下游的流沙和阻挡风沙进入中游走廊的第一道绿色屏障ꎬ对维护和稳定额济纳地区的农㊁牧民生产生活㊁酒泉航天发射基地㊁整个西北乃至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ꎮ近年来ꎬ干旱及异常气候使柽柳瘿毡蚧逐渐上升为当地的主要害虫ꎬ种群数量激增ꎬ在额济纳绿洲东西两河地区均有分布ꎬ且危害程度逐年加重ꎮ近3a年均发生面积达0 6万hm2以上ꎬ受害严重的柽柳枝条90%以上的新生芽鞘变成球形虫瘿ꎬ严重影响柽柳的正常生长ꎮ危害严重时ꎬ虫瘿能将整株枝条压弯ꎬ球形虫瘿形似累累果实ꎬ使整株柽柳不能形成花穗ꎬ待虫瘿张开时ꎬ小枝干枯掉落ꎬ枝叶提前枯黄ꎬ导致树势衰弱ꎬ树体生长缓慢ꎬ严重影响额济纳绿洲的自然景观ꎮ笔者从2010年在虫情监测中发现该虫为害柽柳ꎬ开始留意其在当地的为害情况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认定为蚧类[1]ꎬ并采集标本ꎬ2017年9月经权威专家鉴定为柽柳瘿毡蚧Eriococcusorbiculus(Matesova)ꎮ为了解该虫的发生规律ꎬ及时开展防治工作控制其蔓延危害ꎬ笔者于2014 2017年对其形态特征㊁生活习性㊁年生活史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ꎬ以期为该虫在当地的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ꎮ01 ForestPestandDisease㊀Jan.㊀2019㊀No.11㊀材料和方法1 1㊀室内饲养观察㊀4月下旬ꎬ采回前1a受害严重柽柳植株上的露芽枝条ꎬ经高倍显微镜观察携带若虫情况ꎬ将枝条用塑料袋套住ꎬ袋壁用针尖扎适量小孔ꎬ扎住袋口ꎬ插入盛满水的瓶中ꎬ使枝条保湿透气ꎬ进行室内水培ꎬ隔日镜下观察ꎬ每周日更换旧枝ꎮ虫瘿形成后剖开镜下观察ꎬ记录若虫形态变化㊁个体发育㊁危害㊁室内与室外的虫态变化差别等情况ꎮ1 2㊀野外观察㊀在达来库布镇乌苏荣贵嘎查和苏泊淖尔苏木伊布图嘎查天然柽柳林区选择20丛危害较重的柽柳作为固定观测标准株ꎬ定期观察记录虫瘿(若虫)的变化及成虫的活动情况ꎬ并从20丛观测标准株上标记20个50cm长的标准枝ꎬ待虫瘿明显可见时ꎬ再将10个标准枝套袋ꎬ分别调查若虫形态变化㊁个体发育㊁危害情况及天敌种类ꎮ2㊀结果与分析2 1㊀形态特征㊀雌成虫㊀体卵形ꎬ后端狭ꎬ长约2 3mmꎬ宽1 2mmꎬ活体黄褐色ꎮ眼小ꎬ触角7节ꎮ喙3节ꎮ足大ꎬ后足基节宽ꎬ有大量透明孔ꎬ仅后足之爪有小齿ꎬ爪冠毛短于爪ꎬ端尖ꎮ肛环有1列环孔和6~8根环毛ꎮ尾瓣圆锥状ꎬ上有端毛3根和背刺3根ꎬ该刺长锥状而端钝ꎮ体刺有2类:均长锥形ꎬ但一种端钝ꎬ一种端尖而弯如毛状ꎬ前种在背板上各节成不规则横列ꎬ后种沿体缘成宽纵带ꎬ在头胸背成4横带ꎬ在第1~2腹节背板上每节成横带ꎬ第3~6腹节上各节为1~2不规则横列ꎮ腹面毛沿体缘成纵带ꎮ微管腺在体背散乱分布ꎮ杯状管在全背板上成横带ꎬ带向体后变宽ꎻ腹面杯状管沿体缘成纵带ꎬ少数见于头胸部ꎬ在第2~7腹节腹板上每节1~2不规则横列ꎮ五格腺在腹部腹板上各成宽横带(图1a)ꎮ雄成虫㊀虫体细长ꎬ赤褐色ꎬ明显分为头㊁胸㊁腹3部分ꎬ体长约1mmꎬ触角1对8节ꎬ眼黑色ꎬ前翅发达ꎬ白色透明ꎬ后翅为米白色哑铃状平衡棒ꎬ胸足3对ꎬ较发达ꎬ运动力较强ꎬ腹部向后端变狭ꎬ末端第2节有2个圆柱状腺ꎬ活的个体由此伸出2条雪白色的细长蜡丝ꎮ交配器短ꎬ基部宽(图1b)ꎮ卵㊀卵粒短椭圆形ꎬ金黄色ꎬ长约0 3mmꎮ卵囊椭圆形ꎬ白色ꎬ长约4mmꎬ大头宽约2 5mmꎬ小头宽约1 5mmꎬ表面有单独粗丝(图1c)ꎮ若虫㊀虫体背面向上隆起ꎬ形似月牙ꎬ低龄若虫青灰色ꎬ体背面有深色网格状线条ꎬ随着虫体的增大ꎬ体色逐渐转为浅棕色ꎬ体背的线条逐渐变为凹陷的横列ꎬ眼小黑色ꎬ触角浅棕色ꎬ口针发达ꎬ足小ꎬ浅棕色(图1d)ꎮa 雌成虫ꎻb 雄成虫ꎻc 卵和卵囊ꎻd 若虫图1 柽柳瘿毡蚧各虫态2 2㊀生物学特性2 2 1㊀生活史㊀柽柳瘿毡蚧在额济纳绿洲天然柽柳林区1a发生1代ꎬ以卵在枯枝落叶层中白色卵囊内越冬ꎮ翌年4月上旬树液流动ꎬ越冬卵开始孵化ꎬ柽柳露芽ꎬ孵化的若虫开始上树ꎬ寻找适合的新生芽鞘ꎬ形成虫瘿ꎬ固定为害ꎬ若虫在虫瘿内生长发育ꎬ8月上旬至9月下旬陆续羽化ꎬ8月中旬雌成虫开始下树寻找场所分泌蜡丝形成卵囊ꎬ并在其中产卵ꎬ准备越冬ꎮ雄成虫出现在8月15日左右ꎬ可见期5~7dꎮ2 2 2㊀生活习性㊀柽柳瘿毡蚧以卵越冬ꎬ雌成虫下树后ꎬ在枯枝落叶层中形成白色丝蜡囊将自己包裹起来ꎮ羽化早的雌成虫从8月中旬开始产卵ꎮ羽化晚的雌成虫不产卵ꎬ但形成丝质蜡囊ꎬ随着气温的下降ꎬ自然干死在蜡囊内ꎮ产卵的雌成虫将卵产于丝质蜡囊内ꎬ随着卵的产下ꎬ母体在卵囊一端收缩ꎬ腾11 中国森林病虫㊀2019年1月㊀第38卷㊀第1期出空位ꎬ放卵粒ꎬ产完卵后ꎬ母体逐渐干瘪死在卵囊内ꎬ每个雌虫可产卵72~128粒ꎮ孵化的若虫于4月上中旬开始上树ꎬ寻找适合的新生芽鞘ꎬ在芽鞘底部取食ꎬ刺激芽鞘组织增生ꎬ形成虫瘿ꎬ将若虫包裹在内ꎬ固定为害ꎬ若虫在虫瘿内生长发育ꎬ虫瘿随着虫体的长大逐渐增大ꎬ于6月上旬才能肉眼分辨ꎮ虫瘿由绿色逐渐变成红色ꎬ成球形(图2)ꎬ每个虫瘿内一般有若虫2头ꎮ随着成虫的羽化ꎬ虫瘿从芽鞘线裂开ꎬ雄成虫飞出ꎬ开始交配ꎬ雌成虫从虫瘿爬出ꎬ掉落到落叶层中ꎬ寻找适合的位置制囊产卵ꎮ虫瘿开裂时一些肉食性㊁寄生性天敌趁机可以取食或寄生雌成虫ꎮ雄成虫寿命短ꎬ飞翔能力弱ꎬ能作短距离的爬行或者飞跃ꎮ图2㊀柽柳瘿毡蚧危害状2 3㊀天敌㊀发现1种管蓟马取食柽柳瘿毡蚧雌成虫ꎬ1种小蜂㊁1种茧蜂寄生ꎮ老熟若虫ꎬ具体虫种待鉴定ꎮ2 4㊀发生与生态条件的关系㊀柽柳瘿毡蚧属单食性ꎬ在额济纳旗只为害柽柳ꎮ生长在土壤肥沃㊁水分条件好㊁低洼地带的柽柳ꎬ长势旺盛ꎬ抗虫力强ꎬ受害较轻ꎬ如乌苏荣贵嘎查三道桥的柽柳ꎻ生长在土壤瘠薄ꎬ水分条件差ꎬ戈壁丘陵地带的柽柳ꎬ长势枯萎ꎬ抗虫力差ꎬ受害较重ꎬ如苏泊淖尔苏木伊布图嘎公路两旁的柽柳ꎮ郁闭度大的柽柳林受害较轻ꎬ稀疏弱势林地柽柳受害较重ꎬ林缘受害重于林内ꎮ3㊀防治建议冬季清理枯枝㊁落叶㊁杂草ꎬ破坏越冬场所ꎬ杀灭越冬柽柳瘿毡蚧成虫㊁卵ꎬ减少虫口密度ꎮ虫口密度低时ꎬ可利用天敌控制柽柳瘿毡蚧ꎮ生长较郁闭的柽柳林区ꎬ在1龄若虫上树寻找适合固定的芽鞘期ꎬ即浪荡若虫期4月下旬至5月中旬ꎬ采用植物源杀虫剂1 0%㊁1 3%苦参碱1000倍液或2%的噻虫啉缓释性微胶囊1000倍液ꎬ5%吡虫啉乳油1000倍液ꎬ喷雾防治ꎬ有一定的防治效果ꎮ但因该虫虫体微小ꎬ营隐蔽固定生活ꎬ防治难度大ꎬ采用具有内吸或渗透性强的药剂ꎬ如高效氯氰菊酯㊁3%高渗苯氧威乳油㊁33%螺虫乙酯噻嗪酮悬浮剂等在浪荡若虫期连续2次喷雾防治ꎬ防治效果会更佳ꎮ志谢:柽柳瘿毡蚧由北京林业大学武三安教授鉴定ꎬ文章的撰写得到武三安教授的指导ꎬ特此感谢ꎮ参考文献:[1]㊀牡丹江林业学校.森林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ꎬ1988.[2]㊀汤祊德ꎬ郝静钧.中国珠蚧科及其它[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ꎬ1995.[3]㊀武三安ꎬ槭树绵粉蚧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J].森林病虫通讯ꎬ1996(2):31-39.[4]㊀沈强ꎬ赵宝安ꎬ李百万ꎬ等.樟白轮盾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初报[J].中国森林病虫ꎬ2008(1):9-11.(责任编辑㊀李娟)21 ForestPestandDisease㊀Jan.㊀2019㊀No.1。
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研究现状和保育对策朝鲜崖柏(学名:Taxus cuspidata)是一种珍贵的植物资源,它属于被子植物门、裸子植物纲、红豆杉科、紫杉属。
朝鲜崖柏是一种常绿乔木,树冠圆锥形或塔形,树皮红褐色或灰褐色,枝条细长,呈深灰色,树皮光滑,全树呈现深绿色。
叶片带状披针形或条形,先端尖,基部具有短柄,叶片两面均为深绿色。
种子坚核椭圆形,种子表面红色。
朝鲜崖柏是一种非常慢生长的树种,其每年生长速度仅为1~3厘米,树轮生长非常缓慢。
由于其树干和果实中含有大量的红豆杉碱,可以用来提取红豆杉碱等药用原料,因此朝鲜崖柏备受人们的珍视。
由于采伐以及栖息地的破坏,朝鲜崖柏目前已经成为濒危植物,受到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入濒危物种。
朝鲜崖柏的保育现状由于朝鲜崖柏被广泛用来提取红豆杉碱等药用原料,加之其生长缓慢,已经成为一种受到严重威胁的植物。
目前,朝鲜崖柏的分布范围已经大大减少,其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除了人为的采伐和栖息地破坏,朝鲜崖柏还面临着气候变化、病虫害等自然因素的威胁,对其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保育对策针对朝鲜崖柏的当前保育现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才能有效地保护这一珍贵的植物资源。
1. 加强法律保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朝鲜崖柏的法律保护力度,制订相关法律法规,严禁非法采伐和交易朝鲜崖柏。
建立朝鲜崖柏的保护区和种苗园,确保其在自然环境中得到良好的生长条件。
2. 科学研究加强对朝鲜崖柏的科学研究,深入了解其生长习性、生态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开展对朝鲜崖柏的人工繁育和生态恢复技术研究,通过科学手段增加朝鲜崖柏的种群数量,提高其生存率。
3. 保护宣传加强对朝鲜崖柏的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朝鲜崖柏的保护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朝鲜崖柏的珍贵性,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4.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保护朝鲜崖柏等濒危植物资源。
通过国际组织、研究机构等渠道,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推动朝鲜崖柏的保护工作。
2019年阜蒙县外来入侵生物刺萼龙葵防控工作总结
2019年,阜蒙县前一年发现的刺萼龙葵很快随着全国的炎热天气,进入了生境,严重威胁到当地的生态环境。
为此,阜蒙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及时有效的外来入侵生物刺萼龙葵防控工作。
首先,阜蒙县政府从道德责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抓起,以开展外来入侵动物防控工作为基础,积极投入经费,并联合有关部门组织人员整体部署,组建由国家动物卫生检疫总局指定的异常动物疫病应急处理中心和当地动物卫生检疫站等有关部门分工,组成以政府主导为主的领导小组,有序推进。
其次,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公众意识,形成良好氛围,以及联合当地持证单位、新媒体直播间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向全县发出“外来入侵生物刺萼龙葵禁去禁放”、“风险隐患切实整治”等号召,引导社会各界重视,增强防控积极性。
第三,根据刺萼龙葵生态特征,采取“阻击、溯源、劝返”的方法,采取了果园围栏化筑、劝返驱除、采伐灭除、清理分析等措施,迅速落实防控计划,合理管理生物,减少病毒的传播,降低环境污染。
最后,阜蒙县制定了一系列并贯彻执行的刺萼龙葵防控措施,全体社会携手开展“控风破浪”的奋斗进程,一应俱全,全力治理外来入侵生物刺萼龙葵,取得了圆满成果。
总体来看,阜蒙县外来入侵生物刺萼龙葵防控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县自然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
未来,阜蒙县将继续加强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工作,把历届防控经验总结出来,做好方案制订,制定防控措施,形成防控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的完善制度,全力建设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