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基础知识归纳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4
嘉祥一中高一化学 系列之知识清单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金属的存在:除了金(Au)、铂(Pt)等少数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2、金属冶炼的涵义:简单地说,金属的冶炼就是把金属从矿石中提炼出来。
金属冶炼的实质是把金属元素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即M +n(化合态)(游离态)。
3、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 (1)矿石的富集: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2)冶炼: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金属从其矿石中还原出来,得到金属单质(粗)。
(3)精炼:采用一定的方法,提炼纯金属。
4、金属冶炼的方法(1)电解法:适用于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
2NaCl (熔融)电解2Na +Cl 2↑ MgCl 2(熔融)电解Mg +Cl 2↑ 2Al 2O 3(熔融)电解4Al +3O 2↑(2)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
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WO 3+3H 2高温W +3H 2O ZnO +C高温Zn +CO ↑常用的还原剂:焦炭、CO 、H 2等。
一些活泼的金属也可作还原剂,如Al , Fe 2O 3+2Al高温2Fe +Al 2O 3(铝热反应) Cr 2O 3+2Al高温2Cr +Al 2O 3(铝热反应)(3)热分解法:适用于一些不活泼的金属。
2HgO△+O 2↑ 2Ag 2O△+O 2↑5、 (1)回收金属的意义:节约矿物资源,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利用。
(3)回收金属的实例:废旧钢铁用于炼钢;废铁屑用于制铁盐;从电影业、照相业、科研单位和医院X 光室回收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是一个远未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Cl 、Na 、K 、Mg 、Ca 、S 、C 、F 、B 、Br 、Sr 11种元素的含量较高,其余为微量元素。
高中必修二化学第四章知识点高中必修二化学第四章主要涉及碳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命名、化学键的形成等。
本文将对该章节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讲解。
一、有机物的基本概念1.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有机化合物是碳元素和其他非金属元素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其存在于自然界和生命体系中,是人类生产和生存的基础物质。
1.2 碳的化合价碳原子的化合价为4,即每个碳原子可以与其他4个原子共价结合。
有机物的化学特性和物理性质与碳的特性密切相关,因此有机化学被称为碳的化学。
1.3 有机物的特点①包含碳元素,并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键;②具有多样性的结构和复杂的分子组成;③易于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类型多样;④与生命和人类生产密切相关。
二、有机物的分类2.1 烷基化合物以甲烷为代表的碳氢化合物,分子结构简单,化学性质相对单一。
其中含有一个甲基基团的分子称为单基烷;含有两个甲基基团的称为双基烷;含有三个甲基基团的称为三基烷。
2.2 单官能团化合物含有一个官能团的有机物称为单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是影响有机物性质的重要结构单元。
其中包括醇、醛、酮、羧酸、酯、醚等。
2.3 多官能团化合物含有两个以上官能团的有机物称为多官能团化合物。
其中,双官能团化合物又称为二元官能团化合物。
例如醇酸、酮酸、醛醇、醛酸等。
2.4 含有环的化合物含有碳环的化合物称为环烷化合物。
根据环的数量和结构有不同的命名方法。
常见的有苯、茂、杂苯、萘、噻吩等。
三、有机化学键的形成3.1 电子云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是关键步骤。
电子云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是解释有机化学键形成的基本理论。
3.2 极性和界面作用有机分子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很弱,大部分都是非极性化学键,但是由于极性质子的存在,产生电场作用,从而形成分子间的界面作用。
四、有机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非常重要,其遵循国际上确定的一些规则。
4.1 醇/酚的命名醇/酚的命名包括:基团名、编号和前缀,如甲醇(CH3OH)、苯酚(C6H5OH)等。
高二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1.高二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篇一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2.高二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篇二氯气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
也能与非金属反应:2Na+Cl2===(点燃)2NaCl2Fe+3Cl2===(点燃)2FeCl3Cu+Cl2===(点燃)CuCl2Cl2+H2===(点燃)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
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3.高二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篇三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3、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10、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11、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12、HF腐蚀玻璃:4HF+SiO2=SiF4+2H2O13、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14、在常温下:Fe、Al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15、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内容总结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原理和特点。
以下是本章的要点总结:
1. 化学反应速率:
- 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 高温、高浓度、高压力和适当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 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 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物浓度变化和时间的比值来表示。
- 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可以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比例确定。
3. 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指反应物浓度处于一定范围内不再发生明显变化的
状态。
- 化学平衡是指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时达成的状态。
- 化学平衡的特点包括反应物浓度、压力和温度的恒定以及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例。
4. 平衡常数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 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的平衡值与其浓度
的乘积的比例。
- 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反应的偏向性,可用于判断反应的正
逆向偏向性。
5.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
-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系统受到外界的影响时,会通过平
衡反应调整以恢复平衡。
总结:本章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以及影响它们的因素。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对于我们研究
和应用化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化学与能量1.1 化学和能量的基本概念化学是指物质变化的过程,而能量是物质变化所涉及的基本物理量。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包括吸收和放出能量两种类型。
1.2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其中热效应是指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可以通过实验测定,一般包括焓、焓变、焓变化量等概念。
1.3 热化学计算热化学计算是指通过实验测定化学反应热效应,从而计算化学反应的焓变量等物理量的过程。
热化学计算需要掌握热量平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热力学循环等知识。
1.4 燃烧热燃烧热是指一定量的化合物全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可以用于确定其燃烧热值等物理量。
燃烧热与物质的化学组成、燃料的热值等因素有关。
1.5 标准热态标准热态是指确定温度和压强为标准条件下的物质热化学量的状态。
标准热态下一般定义25℃和1atm的条件,对于气体一般采用标准状态来描述。
1.6 化学与电能化学和电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电解、电子转移和氧化还原反应等过程都涉及到电能的转化。
电子电位、电动势、电解质电解等都是电化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化学与化合物的形成2.1 化合物的分类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新物质,根据元素种类和组成比例不同化合物可以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配位化合物、金属络合物等类型。
2.2 化学键化学键是连接原子之间的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等。
化学键的强弱性质影响着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2.3 化学键中的电荷转移电荷转移是离子键形成的基础,电子从一方共价键化合物中转移到另一方离子化合物中,使得两个离子间形成电子互相吸引的作用力。
离子键成键时可以考虑元素电负性差异等因素。
2.4 共价键中的电子共享共价键是由电子共享而形成的键,当两个原子共用一对电子时形成单共价键,多次共用形成双、三等共价键。
通过共价键可以使原子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化合物。
2.5 心态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是描述和分析分子相互作用和化学键的一种理论。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高中生在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将会学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想知道具体要学习的知识点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知识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金属的存在:除了金、铂等少数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2、金属冶炼的涵义:简单地说,金属的冶炼就是把金属从矿石中提炼出来。
金属冶炼的实质是把金属元素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即3、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1)矿石的富集: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2)冶炼: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金属从其矿石中还原出来,得到金属单质(粗)。
(3)精炼:采用一定的方法,提炼纯金属。
4、金属冶炼的方法(1)电解法:适用于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
(2)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
常用的还原剂:焦炭、CO、H2等。
一些活泼的金属也可作还原剂,如Al,(3)热分解法:适用于一些不活泼的金属。
5、(1)回收金属的意义:节约矿物资源,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利用。
(3)回收金属的实例:废旧钢铁用于炼钢;废铁屑用于制铁盐;从电影业、照相业、科研单位和医院X光室回收的定影液中,可以提取金属银。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Ca、Na、Mg、Al Zn、Fe、Sn、Pb、(H)、CuHg、Ag Pt、Au金属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到弱金属离子得电子能力弱到强主要冶炼方法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富集法还原剂或特殊措施强大电流提供电子H2、CO、C、Al等加热加热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一、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 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2. 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3. 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4.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5.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7. 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化学的学习对于理科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影响着高考的总成绩,其中必修二的知识内容是高考的必考的考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甲烷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烃)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产物气体如何检验?)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②取代反应:(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乙烯1、乙烯的制法: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4、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CH2=CH2+H2O→CH3CH2OH(乙醇)(3)聚合反应: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1、常温下其单质有颜色气体的元素是F、Cl2、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3、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l4、其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5、其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O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7、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Hg9、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Ag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H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1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1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1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K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1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2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高考化学常考知识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基础知识归纳
1、除了__ _、 _ __等极少数不活泼金属以外,绝大多数金属以_____ ___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2、金属的冶炼是利用___________ __ 原理,在一定条件下,使金属离子___ __电子被还原成_______ __ ,从而获得金属单质。
金属活泼性与对应离子得电子能力的关系:金属越活泼,其对应离子越难得电子,越难被还原成金属单质。
3、地球上的金属矿物___ _是有限的,必须_______________这些矿物资源,主要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金属的使用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等。
4、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的冶炼方法有:① K、Ca、 Na Mg 、Al,用;②Zn 、Fe 、Sn、 Pb 、Cu用还原剂(如H2,CO等)还原法,即法;③Hg和Ag用加热分解法。
5、熔融电解法适用于制备,适用于制备较活泼的金属,适用于制备不活泼金属。
6、目前金属铝的制备方法是电解 , 我国古代的湿法冶金术是世界闻名的,我国在世界上最先应用湿法冶金术冶炼出来的金属是;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而不用电解MgO的方法制取镁,其原因是。
7、铝热反应:反应中镁条作引燃物,KClO3作助燃剂,将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如Fe2O3、MnO2、V2O5、Cr2O3等)的混合物叫做。
在高温下铝粉将某些金属从其氧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反应称为铝热反应。
铝热反应的实质是反应,利用铝的活泼性置换出不活泼的金属,在判断铝热反应是否能发生时,应首先看金属的活动性。
8、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___ __,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
仅以海水资源为例,海水____________和海水________ 的____ _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9、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水资源。
另外,海水中溶解和悬浮有大量的_______和_______,H、O、Cl、
Na等__ _种元素超过总量的_____ ,微量元素计___ 多种。
虽然海水中元素种类___ __,总储量____ _,但富集程度却__ ___。
10、水资源的利用:①直接利用海水进行________ _;②海水淡化:主要方法有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11、海水中的化学资源的利用:海水中、两种元素,加上_Cl、Na、K、Ca、Mg、S、
C、F、B、Br、Sr等11种元素的总量超过_ ____,其他为微量元素。
12、新型能源的开发:_ _和____ _是核能开发的重要原料。
潮汐能、波浪能是待开发的新型能源。
13、海水中含盐3%~4%(质量分数),主要是,还有少量的MgCl2、MgSO4等,正是这些盐类使海水变得又苦又涩,难以入口。
历史最久的海水淡化方法是。
14、蒸馏法淡化海水原理是:加热使海水中的水受热沸腾后再,就收集到了淡水。
15、从海水中提取的溴约占世界溴年产量的1
3
,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步骤可表示
为 , 从海水中提取溴,先用氧化剂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再用热空气吹出后用碱液吸收。
16、要从海水中得到无水MgCl2,首先要加得到Mg(OH)2沉淀;然后过滤;再将沉淀加溶解,得到MgCl2溶液;最后对溶液浓缩结晶,再对晶体脱水干燥即可。
17、海水制盐方法是:把海水引到盐滩上。
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得到食盐。
原理是海水,使食盐浓缩结晶。
18、海带中提碘流程:海带→浸泡→氧化→过滤→提纯→碘单质。
主要的化学原理:。
19、石油的成分:从组成元素上看,石油的成分主要是__ _和 __ 。
从组成物质上看,石油是由各种___ 烃、____ _烃和___ _烃组成的混合物。
20、石油分馏的原理:石油是多种烃的混合物,因此没有固定的沸点。
含碳原子数越少的烃,沸点。
因此,利用原油中各组分_____的不同,在给石油加热时,的烃先气化,经过冷凝后分离出来。
随着温度的升高,较高沸点的烃再气化,经过冷凝后又分离出来。
这样不断地加热和冷凝,就可以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蒸馏产物。
21、石油的炼制和加工过程,裂化、裂解属于变化,分馏属于变化。
22、常压分馏和减压分馏都是分馏,不同之处在于压强,压强小可以降低物质的沸点,有利于液体的沸腾。
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裂解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裂化汽油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3、裂化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将_____________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_____________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
裂解又叫_____裂化,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长链烃断裂成短链烃——乙烯、丙烯等的加工过程。
24、煤是由_______和少量_______组成的复杂______ _ 。
煤的元素组成主要是_ __,还含有少量的H、O、N、S等元素。
25、煤的综合利用主要是通过煤的_ _ ___、煤的___ __和____ _,获得洁净的___ __和多种化工原料。
26、煤的干馏是将煤______ ___加强热使之___ __的过程,也叫煤的焦化。
它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27、天然气主要成分是_____ 。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_________ ,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_______和_________等。
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成合成材料。
三大合成材料是指 ____ _ 、 _____ ____ 、____ _____ 。
28、加聚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通过加成反应相互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高分子化合物中的单体指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的单体为;链节指高分子化合物中的最小重复单元;聚合度是高分子化合物中的链节数,如聚乙烯中的n。
29、pH 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排入了大量的,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是臭氧氧化性强,不稳定,目前地球气温普遍上升是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能阻碍太阳光由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红外辐射。
30、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_________而造成的_________破坏,以及__________和_________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根治污染的最有效途径是控制_______ 。
31、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_____及其携带的_______ ;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往往含有复杂的成分,任意排放会导致土壤、水源的污染,需要经过多步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兼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重要目的。
32、当今化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是:(1)环境情况监测(2)三废治理(3)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等。
其中对环境情况的监测,就是对污染物的_________ 、_____等进行分析和鉴定,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
33、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___ __上_ __ 和___ __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是彻底阻止污染物的排放
化学反应就是_____重新组合的过程。
因此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的原子_________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利用率为____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