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报废申请单1
- 格式:xlsx
- 大小:13.07 KB
- 文档页数:1
模具工装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模具工装管理工作,提高模具工装使用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的模具工装管理工作。
三、模具工装管理责任1. 生产部门负责模具工装的领用、使用和归还。
2. 质量部门负责监督模具工装的使用情况,定期检验和维护。
3. 设备部门负责模具工装的维护保养和库存管理。
四、模具工装的类别1. 模具:用于塑料、金属、橡胶等材料的注塑、压铸、挤压等成型工艺所使用的工装。
2. 夹具:用于夹紧工件,固定在机床上的夹具和装具。
3. 夹钳:用于夹持产品或零件的夹具,包括手动夹具和自动夹具。
五、模具工装的领用和归还1. 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填写模具工装领用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到设备部门领取相应的模具工装。
2. 使用完毕后,生产部门填写模具工装归还单,经设备部门验收后归还库存。
六、模具工装的使用管理1. 使用部门严格按照模具使用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模具工装在使用过程中不受损坏。
2. 使用部门应做好模具的定期检验和维护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修并通知设备部门进行维护。
3. 禁止私自改动、修理模具工装,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
七、模具工装的维护和保养1. 设备部门应定期对模具工装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和修复等工作。
2. 对于老化、损坏严重的模具工装,设备部门应及时报废并更新。
八、模具工装的存放管理1. 设备部门应安排专人负责模具工装的存放管理,将模具工装进行分类存放,确保清晰明了。
2. 对于重要的模具工装,设备部门应采取防护措施和定期检验,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九、模具工装的报废处理1. 设备部门应定期对模具工装进行检测和评估,严格按照报废标准进行判定。
2. 对于报废的模具工装,应填写报废申请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进行相应的处理。
十、模具工装的审核和验收1. 设备部门根据模具工装使用情况,定期进行审核和验收,确保模具工装的使用合理和安全。
2. 质量部门定期对模具工装进行抽检和验证,确保模具工装的质量符合要求。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模具仓的管理,确保模具的安全、高效使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模具仓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模具仓的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 严格管理,规范操作;3. 定期检查,及时维护;4. 节约资源,提高效益。
第二章模具仓的设置与布局第四条模具仓应设在通风、干燥、光线充足的地方,远离高温、高湿、易燃易爆区域。
第五条模具仓的布局应合理,分为以下区域:1. 模具存放区:用于存放各种型号、规格的模具;2. 模具维护区:用于模具的清洗、保养、维修;3. 模具备件区:用于存放模具所需的备件;4. 工具材料区:用于存放模具维护所需的工具、材料。
第六条模具仓内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明各区域的名称、用途及注意事项。
第三章模具的入库与出库第七条模具入库前,应进行以下检查:1. 检查模具的外观是否有损坏;2. 检查模具的尺寸、精度是否符合要求;3. 检查模具的清洁度;4. 检查模具的包装是否完好。
第八条模具入库时,应填写《模具入库登记表》,并妥善保管。
第九条模具出库时,应凭《模具出库单》进行,并核对模具的型号、规格、数量等信息。
第十条模具出库后,应及时填写《模具出库登记表》。
第四章模具的保养与维护第十一条模具应定期进行保养,保养内容包括:1. 清洁:定期清洁模具,去除油污、锈蚀等;2. 润滑:根据模具的使用情况,定期加注润滑油;3. 检查:检查模具的磨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更换;4. 校准:定期对模具进行校准,确保其精度。
第十二条模具的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保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 使用正确的保养工具和材料;2. 严格按照保养流程进行操作;3. 保养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第五章模具的维修与更换第十三条模具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修,维修内容包括:1. 检查故障原因;2. 更换损坏的零件;3. 恢复模具的精度;4. 进行性能测试。
模具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规定模具设计、制造、验收、移交、使用维护、标识、变更、报废等管理过程,确保模具符合产品要求。
2.0范围本企业所用模具的设计、制造、验收、移交、使用维护、标识、变更、报废全过程,包括顾客提供的模具。
3.0术语3.1.模具:专指用于注塑塑料制品的注塑模具和发泡模具。
3.2.日常维护保养:模具维修班长负责对模具实施运行前、运行中和运行后的维护保养。
3.3.定期保养:对达到预定使用期限或试用频次的模具所进行的维护保养。
4.0管理职责4.1.产品开发部:4.1.1.负责为模具供应商提供产品的2D图纸、3D数据和相关资料、标准;4.1.2.组织模具开发各阶段的评审及验收;4.1.3.负责批产前模具档案的建立和维护。
4.2.制造部工装动力科:是批产模具的归口管理门;4.2.1.负责参与前期开发产品模具的设计方案评审及模具试制、验收;4.2.2.负责批产模具档案的统计管理;4.2.3.对模具定期盘点;4.2.4.组织制定模具备件清单;4.2.5.组织统计模具的使用及异常情况;4.2.6.对制造系统模具的使用、维护保养情况进行监查;4.2.7.组织模具的闲置、调剂、报废处理。
4.3.质保部:4.3.1.负责配合模具方案的评审及模具验收;4.3.2.负责样品的外观、尺寸检测及功能试验、样件的试装。
4.4.制造部工装动力科:4.4.1.批产模具建立模具台账;4.4.2.制定模具备件清单及计划;4.4.3.建立模具管理履历表;4.4.4.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并实施维护与维修。
4.5.采购部:配合模具的试制和验收中提供产品原材料。
4.6.财务部:根据模具开发进度提供资金支持;对报废模具进行帐务处理。
4.7.市场营销部:对属于顾客财产的模具处理前,负责与顾客沟通工作。
5.0工作程序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德信诚培训网6.0相关文件无7.0相关记录(最少保存期: 模具报废后+1年)设备模具工装夹具维修记录工装模具保养维修记录表.xl s模具台账模具履历表模具台账履历表.xls模具生产模数统计表工装模具寿命统计表.d oc年度模具保养计划工装模具保养计划表.d oc模具保养记录表模具维护保养记录表.xl s试模申请单试模申请单 (2).xl s德信诚培训网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好好学习社区 试模/料报告单试模报告表.xl s。
一、总则为了规范工厂工装模具的管理,确保模具的安全、有效使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工装模具的管理工作。
三、管理部门及职责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工装模具的采购、验收、安装、调试、维护、保养、报废等工作。
2. 生产部门:负责工装模具的使用、保养、维护,确保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正常运行。
3.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工装模具的加工质量进行监控,确保模具符合生产要求。
四、工装模具的采购与验收1. 采购部门应根据生产需要,制定工装模具的采购计划,并报设备管理部门审批。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采购的工装模具进行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模具的型号、规格、性能、质量等。
3. 验收合格后,设备管理部门应填写《工装模具验收单》,并报生产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备案。
五、工装模具的安装与调试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工装模具的安装和调试,确保模具在生产线上正常运行。
2. 安装调试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模具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
3. 安装调试完成后,设备管理部门应填写《工装模具安装调试记录》,并报生产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备案。
六、工装模具的使用与保养1. 生产部门负责工装模具的使用,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模具的操作规程。
2. 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模具损坏。
3.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工装模具进行检查、清洁和润滑,确保模具的正常运行。
4. 发现模具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七、工装模具的维护与保养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工装模具的维护与保养,定期对模具进行检查、保养和修复。
2. 模具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应按照模具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
3. 维护保养过程中,如发现模具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八、工装模具的报废与更新1. 模具使用达到一定年限或因技术更新、生产需求变化等原因,需要报废时,由设备管理部门提出报废申请。
2. 报废申请经生产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工装、模具管理制度工装、模具管理制度编号Q/MJ•G03—19—2009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版本修改次数1工装的设计与制造1.1技术科根据产品图样及工艺要求,对工艺规定的工装进行设计。
设计出的工装的技术图样经技术科长审核、主管副厂长批准后下发至生产科、工艺装备科安排加工制做。
1.2生产科在生产计划中对工装的制造数量、时间要求做出安排,同时通知供应科做好工装坯料、模具用料、标准零配件的外协、外购工作。
1.3工艺装备科工装组负责工装的制造,检查员对加工过程进行监视,确保制造质量。
1.4检查科按工装图样要求对完工工装进行检查,经检验合格后的工装即可进入工装验证阶段。
2工装验证2.1新制造工装在使用前由工艺装备科组织工装设计人员、制造人员、监察人员、操作人员共同进行试加工验证,合格后,对工装予以编号,登记工装管理台帐。
如存在问题,立即返修或返工,直至验证合格。
对较简单的工装(如芯轴、样板等),经车间检查员验证合格可直接使用。
2.2经验证合格并投入使用的工装,使用车间应纳入工装管理台帐进行管理。
2.3工装验证记录及工装图样由工艺装备科负责保存。
3工装的使用管理3.1工装的领用生产车间根据工艺要求,从工艺装备科领取所需工装,对使用的工装要标明使用人、领用日期及生产数量。
对闲置工装负责持卡管理,定期擦拭、涂油。
3.2工装上、下场必须对加工件进行首、尾件检查,证明合格后使用,不合格时必须对工装重新修复调试,修复调试完毕后重新进行检定、验收。
3.3工装的日常保养工装的使用执行“谁使用,谁维护,谁保养”的原则。
使用车间是工装管理的责任部门,要建立台帐,做到帐、物相符,并确保工装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车间所使用的工装要妥善保管,做到精度合格,零件齐全,无铁屑、锈蚀,放置合理、整齐。
·1·工装交回时,工艺装备克应对工装进行合格验收。
3.4工装的周期检定(确认)特殊、关键过程的工装检定周期不得超过3个月,一般过程的工装检定周期不得超过半年。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工厂模具的安全、有效使用,提高模具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工厂所有模具的储存、保养、维护及报废管理。
第三条模具储存管理应遵循安全、实用、节约、环保的原则。
第二章储存环境第四条模具储存区域应保持干燥、通风、清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第五条储存区域应设有温湿度控制设备,确保模具储存环境稳定。
第六条储存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
第三章模具分类与标识第七条模具按用途、材质、规格等进行分类,并设立相应的储存区域。
第八条每个模具应标明以下信息:1. 模具编号;2. 模具名称;3. 模具规格;4. 使用部门;5. 储存日期;6. 负责人姓名。
第四章储存管理第九条模具入库前,应进行验收,确认模具完好无损,符合生产要求。
第十条模具入库后,应按分类和标识要求进行存放,并做好登记。
第十一条模具存放时应注意:1. 模具之间应留有足够空间,避免挤压;2. 模具应避免与地面直接接触,使用垫木或其他支撑物;3. 模具应避免与腐蚀性物质接触。
第十二条定期检查模具储存环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三条模具出库时,应凭有效出库凭证,由专人负责。
第五章模具保养与维护第十四条模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洁,去除残留物。
第十五条定期对模具进行保养,包括润滑、清洗、检查等。
第十六条保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 严格按照保养手册进行操作;2. 使用适当的保养工具和材料;3. 保养过程中,注意安全。
第六章模具报废管理第十七条模具达到使用寿命或因损坏无法修复时,应予以报废。
第十八条报废模具应由专人负责鉴定,并填写报废申请表。
第十九条报废模具应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处理。
第二十条报废模具的处理方式包括:1. 回收利用;2. 废弃处理。
第七章奖惩第二十一条对模范执行模具储存管理制度的个人或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二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模具损坏、丢失或安全事故的个人或部门,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处理。
模具管理制度一、概述模具是制造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以及成本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模具管理水平,确保模具的有效使用和维护,制定本模具管理制度。
二、模具管理责任1. 生产部门负责模具的日常管理,包括模具的领用、归还、维护、修理和报废等。
2. 设备部门负责模具的存储,做好模具的标识、分类、编号等工作。
3. 质量部门负责模具的检验和评估,对模具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4. 财务部门负责模具的价值评估,制定模具折旧和报废标准。
三、模具管理流程1. 模具的采购a. 制定模具采购计划,明确需求和预算。
b. 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并对模具进行验收。
c. 对新采购的模具进行登记和入库管理。
2. 模具的领用与归还a. 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申请模具的领用,经批准后方可领取。
b. 使用完毕的模具及时进行归还,不得私自保留或私自更换模具。
3. 模具的维护与保养a. 模具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模具处于良好状态。
b. 模具的润滑、清洁和防锈等工作要做到及时、彻底。
4. 模具的修复与维修a. 损坏的模具需尽快报修,并填写维修申请单。
b. 维修人员对报修的模具进行评估和维修,并及时反馈修复情况。
5. 模具的报废与处置a. 模具过期、损坏严重或无法修复的,需进行报废处理。
b. 对报废模具进行财务核算,并移交给设备部门进行处置。
四、模具管理的监督与评估1. 定期对模具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对模具管理工作进行定期审查和评估,发现问题需及时整改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模具管理的培训与宣传1. 对模具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2. 定期开展模具管理的宣传活动,提高全员对模具管理的重视和参与度。
六、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调整将另行通知。
2. 对于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定,并纳入模具管理制度中。
通过建立和执行模具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有效控制成本,减少生产中的故障和停机时间。
模具入库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模具入库管理,提高模具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模具入库管理的部门和人员。
三、模具入库管理流程1. 模具入库申请申请人提出模具入库申请,需填写模具入库申请单,包括模具名称、型号、数量、规格、用途、入库时间等信息。
2. 模具采购与验收采购部门负责对模具进行采购,并对采购的模具进行验收,确保模具符合质量标准。
3. 入库登记入库管理员按照入库申请单上的信息,对模具进行入库登记,并为每个模具分配唯一的入库编号,同时将相关信息录入模具管理系统。
4. 模具存放入库管理员将模具存放在指定的仓库或模具专用库房中,并按照规定的存放要求进行存放,确保模具的安全和完好。
5. 模具使用申请使用单位提出模具使用申请,填写模具领用申请单,包括领用日期、归还日期、领用人员等信息。
6. 模具出库审批仓库管理员对模具领用申请进行审批,并核对申请单上的信息是否完整和准确。
7. 模具出库管理仓库管理员根据领用申请单核对模具,并填写模具出库单,将出库的模具信息录入模具管理系统。
8. 模具归还管理使用单位在使用完毕后,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归还模具,并填写模具归还单,由仓库管理员进行模具的归还处理。
9. 损坏修理管理如发现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或需要维修的情况,使用单位需立即上报,并填写模具维修申请单,由专人进行维修和检验,及时归还使用。
10. 报废处理对于无法修复或者已经达到使用寿命的模具,使用单位需提出报废申请,并填写报废申请单,由管理部门审核后进行报废处理。
四、模具入库管理制度遵循原则1. 安全第一:对于易损坏的模具,要特别注意存放和使用过程,确保模具的安全和完好。
2. 规范管理: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模具的入库和出库管理,杜绝任何违规操作。
3. 审慎用模: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节约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损坏。
4. 及时维护:对于有损坏或需要维修的模具,要及时上报和处理,确保模具的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