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上册《认识更大的数》复习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认识更大的数》复习课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板书分析五个方面加以说明一、说教材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上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教材提供了较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不仅为学生认识大数提供丰富的内容,也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提供了好素材。
二、说教学目标1. 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改写,求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
重点: 复习巩固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改写,求近似数。
难点:数的读法和写法,求近似数。
四、说教法、学法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是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方法去思考分析身边的事物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节课为复习课,为了不使学生在复习中处于被动、不情愿、不满或强制的学习环境之中,我采用的是让学生通过完成课前设置的前置性作业,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点,先独立完成再小组合作交流,并且对于易错题和重点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找,之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在组内进行指导。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归类整理1.交流2)全班汇报。
3)教师板书提纲4)出示数位顺序表,说一说你想提示大家什么?(计数单位、数级、数位)5)学生针对知识点举例子,学生上台当小老师。
2.反思1)师:刚才我们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梳理,说说你哪部分知识掌握的不好?你能举个例子吗?2)学生反思。
3、让学生找出自己不会的地方,请小老师帮忙。
4、我出题你来答(学生主动当老师,自己找题考同学,学生不会时要进行讲解)。
5、辨一辨①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②85000030读作八千五百万零零三十。
()六、布置作业七、小结师:刚才我们共同梳理了《认识更大的数》。
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一等奖《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一等奖认识更大的数学习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目。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万级和亿级的数。
3.记住数位顺序表。
4.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
5.善于与他人交流学习过程与结果。
6.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7.勇于实践,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建立数感1.感受1万的大小2.感受更大的数3.学生举例(二)动手操作,认识数位(三)巩固应用, 拓展延伸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比万大的数,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1.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并说说你是怎样拨的?5万、7千万、8百万、9亿。
2.在计数器上出7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地边拨边数,数到1300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一亿。
4.填一填。
(1)十万里有()个一万,一百万里有()个十万。
(2)一千万里有()个一百万,一亿里有()个一千万。
(3)万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千万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5.计数器上拨出2345678这个数。
观察计数器上的数,同桌互说这个数的2、3、4、5、6、7、8、分别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6.算一算。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些比“万”更大的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冀教版数学四上《认识更大的数》教学设计一等奖认识更大的数教材分析:认识亿以内的数,教材安排了两个环节。
首先,教材选择了我国南极长城站到北京的距离、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每小时飞行的距离,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三组关于距离的数据。
让学生在试着读数的过程中,感受几个数的大小;然后让学生把这些数写在数位表中,认识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表示的`含义,学会写亿以内的数。
教案:认识更大的数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冀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较大的数的概念,能够比较和排列更大的数。
2. 培养学生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 较大的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比较大小的方法和小于、等于、大于的符号表示。
3. 数的排列和顺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较大的数的概念,能够比较和排列更大的数。
2. 难点:理解大于、等于、小于的符号表示和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数轴图、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复习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表示。
2. 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较大的数?它们是如何表示的?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介绍较大的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较大的数的意义。
2. 举例说明较大的数的表示方法,如:1000、2000、3000等。
3. 讲解大于、等于、小于的符号表示,如:>、<、=。
4. 进行大小比较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较大的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方法。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个别辅导。
四、数轴图的应用(10分钟)1. 介绍数轴图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理解数轴图是表示数的大小顺序的工具。
2. 让学生通过数轴图来排列给定的较大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1. 较大的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大于、等于、小于的符号表示。
3. 数的排列和顺序。
作业设计:1. 练习题:比较和排列给定的较大的数。
2. 思考题:用自己的方式创造一个较大的数,并解释其意义。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与学具准备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第六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内容:教材第60~61页。
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计算器,并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过程。
2、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操作步骤,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对用计算器计算充满兴趣,体验计算器计算方便、快捷、准确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运算。
教学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简介计算工具的演变师:今天我们来认识计算器,并用它来进行计算。
板书课题,计算器。
出示计算器。
生:算盘。
接着,教师简要说明计算工具的演变。
1、石子计数,远古时代,人们用石子计数或结绳计数2、算筹,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
3、算盘,用算盘来计算称为珠算。
珠算在我国,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4、计算机,原来需要几十年时间运算的题目,现在只需要1秒就可以了。
(1)你还知道那些关于计算机的知识?(2)你利用计算机做过哪些事情二、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解计算器的功能键。
1.开关键ON 按此键,屏幕显示“0”。
2.7 8 9 4 5 6 1 2 3 0按数字键,屏幕显示相应数字。
3.符号键:+ - ÷按符号键,屏幕不改变原显示内容,计算器按此键功能输入计算要求。
4.关闭键:OFF按此键,关闭计算机。
用计算器计算。
计算:6098+5931、学生尝试独立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教师边演示边讲解计算过程。
①按开关键ON ②按数字键6 0 9 8③按+ ④按数字键5 9 3⑤按= ⑥按开关键ON 或者按关闭键OFF3、试一试。
用计算器计算7204-426 3145+436 9307-3528 87×24 972÷31三、巩固练习61页练一练2、3题板书设计:计算:6098+593①按开关键ON ②按数字键6 0 9 8③按+ ④按数字键5 9 3⑤按= ⑥按开关键ON 或者按关闭键OFF教学反思: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策略。
介绍计算工具发展时,由学生自己说说已经知道哪些知识,小组交流计算器的共同部分,自主探索各键的功能,同桌间互相交流等形式,在生生互动中使已有的这方面知识得到进一步梳理和完善。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认识更大的数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更大的数,掌握数的排列和比较的方法,进一步提升其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更大的数,突破学生的认知范围,引导学生从实践角度出发认识更大的数。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应当能够认识到数的无限性,具备初步的数位意识。
2. 数的排列和比较在认识更大的数的基础上,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排列和比较数。
本单元将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等符号来比较数,以及使用数轴、折线图等方式来排列和比较数。
3. 实际应用在掌握了数的排列和比较方法后,本单元将引导学生使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购物结账时,如何快速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大小,如何计算最优的购物方案等。
三、教学方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游戏、实践等。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
1. 讲授法讲授法是本单元的主要教学方法,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更大的数,并掌握数的排列和比较的方法。
2. 游戏法游戏法是本单元的辅助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学习,让学生轻松愉悦地探索,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3. 实践法实践法是本单元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阶段一:认识更大的数在阶段一中,讲师将通过图片、实物等具体例子来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更大的数,从而掌握数位意识。
例如,可以向学生展示一张数轴,让学生数一数,其中最大的数是多少。
让学生感受到数的无限性和数的无穷大。
2. 阶段二:数的排列和比较在阶段二中,将通过游戏、实践等方式来让学生掌握数的排列和比较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制作折线图和数轴等方式来让学生掌握数的排列方法,并让学生参与数比较游戏,使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等符号来比较数的大小。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认识更大的数计算器|冀教版第一部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知更大的数;•学习如何使用计算器;•学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能力目标•掌握使用计算器加减法运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二部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更大的数的认知。
教学难点•更大的数的认知。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老师可以在教学开始前,询问学生是否已经会使用计算器。
如果有学生已经学会了,那么可以让他们给其他同学演示一下。
否则,老师可以对计算器进行简单的介绍,包括开机、关机、加减法操作的方法。
2. 讲授新知2.1 更大的数的认知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认识更大的数。
这里我们以“亿”为例,介绍亿的概念。
先写出一个大于一万的数,比如12345。
请学生回答一下,这个数是几千几百几十几个?然后教师介绍“亿”这个概念。
我们可以让学生一起来完成以下问题:•请写出一个亿这个数字;•请写出一亿零五十万这个数字;•请写出两亿七千万零三百四十五这个数字。
通过以上的练习,让学生能够对更大的数产生认知。
2.2 计算器的使用在认识更大的数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如何使用计算器。
计算器的使用,我们需要先训练学生使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首先,老师可以模拟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小明有10块钱,他想买一本书,书价格为26元,请问小明还需要多少钱才能买到这本书?然后,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加减法的计算。
另外,我们也可以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存储功能和清零功能,让学生学会使用存储功能存储中间结果,使用清零功能重新开始计算。
3. 学生练习讲解完后,可以安排一些计算练习,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例如可按以下顺序进行:1.计算1亿+2亿+3亿+4亿;2.计算一亿元减去三千两百零元。
3.计算五亿加六千八百万减五亿七千零四。
4. 作业布置带着学生合作完成一些练习题,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认识更大的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棋辰学校陈慧兰一、计算器1.认识常用的计算器。
计算器的构造:一般由两部分构成:显示屏和键盘。
2.常用键功能介绍。
ON/CE——开关、清屏键,按下该键开机,使用过程中按下该键,清除屏幕显示内容。
CE——清除键,仅消去当前显示的数据。
0 ……——数字键。
——运算符号与等号键。
3.计算方法。
用计算器计算时,先开机,再按数字键输入第一个数,接着按相应的运算符号键,接着输入第二个数,最后按等号键,结果就会显示在屏幕上。
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1)角谷猜想。
角谷猜想又称为3n+1猜想,是指对于每一个自然数,如果它是单数,则对它乘3再加1;如果它是双数,则对它除以2,如此循环,最终都能够得到1。
(2)有趣的数字陷阱。
任意取三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小贴士:计算器体积小,便于携带,计算迅速、准确。
易错点:把关机键与清除键混淆。
例如:判断:计算器的清除键是OFF。
( )正解:✕错因:本题错在对关机键的功能了解不够准确,关机键的功能是关闭计算机。
温馨提示:借助计算器来探索一些计算规律,通过计算规律可以不用计算直接得出结果。
【素材积累】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
比喻尽醉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容国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摘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摘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摘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6.3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内容教材第64、65页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提示本课时教材共安排了两个活动。
首先教材通过“我国南极长城站到北京的距离”、“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这些具体的数据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读一读,一方面了解学生是否会读这些数,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对事情及数据的感受。
要求把这些数写在数位表中,认识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并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学会写亿以内的数;接着教材提供了含有分级的数位表,要求读出这些数,读数时要引导学生先分级,一级一级地读。
本课时的教学,教师要通过对现实生活素材的挖掘,把抽象的数字具体化,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感受数的大小,帮助学生理解数的真正含义,从而建立数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万级,知道万级包含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理解万级各个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2、知道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能读、写亿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经历数的过程,感知大数。
利用知识的迁移,感悟大数的意义,掌握读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现实情景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重视课堂学生的积极评价,使学生能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万级的数位以及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会读、写含有两级的数。
难点每级末尾、中间带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计数器。
学生准备:计数器、空白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说一说,以前学过哪些数和哪些数位?师:我们生活中还有比一万更大的数吗?你还知道哪些更大的数?生举手发言。
师: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万以内的数,其实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
板书课题: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和写法设计意图:复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是掌握亿以内数读写方法的基础,通过回顾和复习,为学生新知的学习迁移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1、亿以内的数的写法。
《认识更大的数》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改写,求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
重点: 复习巩固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改写,求近似数。
难点:数的读法和写法,求近似数。
教具:课件
一、导入新课
1.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数与代数中的《认识更大的数》。
2.(板书)
二、归类整理
1.交流
1)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整理了知识网络图,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整理的?
2)全班汇报。
3)师:刚才同学们分别用表格式、树冠式进行了整理,老师想用提纲式的方法进行整理。
(读数、写数、数的改写、求近似数)
4)师:对于这部分知识你能举个例子吗?随机板书
5)其实我们在整理知识网络图的时候会发现,无论是读写大数、数的改写还是求近似数,最基本的都要用到什么?(十进制数位顺序表)
6)出示数位顺序表,说一说你想提示大家什么?(计数单位、数级、数位)
2.反思
1)师:刚才我们对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梳理,说说你哪部分知识掌握的不好?你能举个例子吗?
2)生反思。
3、错例
4.小练习
辨一辨
①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
②85000030读作八千五百万零零三十。
()
5.小结
师:刚才我们共同梳理了《认识更大的数》。
三、综合练习
师:数王国的小精灵也听说同学们要进行复习,他想邀请同学们一起到数王国去漫游一番,你们愿意吗?
(一)读写乐园
先读数,再写数。
我国每年生产和丢弃的一次性筷子达450 0000 0000双,需要砍伐两千五百万棵树。
师: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近似数俱乐部
1. 四舍五入到万位236500≈ 2083600 ≈
2. 四舍五入到亿位1723540000≈ 8870006000 ≈
(三)智力闯关岛
1. 填空
1)十万十万的数,数100次是()。
2)在4和6之间填上()个0,就读作四百万零六。
2. 在□里填数,有多少种就填多少种
7□0000﹥730000 3□6万﹤360万9□999≈10万
3.一个数精确到亿位是一亿五千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4. 用4、1、0、0、0、0、6、8这七个数字组成七位数。
1.一个0也不读:
2.只读一个0:
3.只读二个0:
4.读出三个0:
5.最大的数:
6.最小的数:
7. 能改写成4816万的数: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