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312政治学概论(重点、精华、串讲笔记小抄版_排好版直接打印)

00312政治学概论(重点、精华、串讲笔记小抄版_排好版直接打印)

00312政治学概论(重点、精华、串讲笔记小抄版_排好版直接打印)
00312政治学概论(重点、精华、串讲笔记小抄版_排好版直接打印)

《社会学概论》笔记三

第三章:文化 本章指导: 一、学习目的 文化是与社会紧密相联的范畴,文化为一个社会提供了系统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团结的力量。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了解一个社会的文化,必须要知道它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以及它如何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本章要向大家介绍有关文化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理解和分析一个社会的文化。 二、课前准备 1、阅读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文化一章; 2、观看电影《刮痧》(导演:郑晓龙主要演员:梁家辉蒋文丽); 3、就你所了解的其他社会里人们的风俗习惯或日常行为包括思考问题的方式等是怎样的,试举一、两例; 4、认真阅读本章纲目,了解本章的学习脉络。 三、学习建议 1、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不同社会状况来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 2、请尽量阅读本章的参考书目,这些经典著述将拓展我们的视野并提高我们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 3、阅读参考书目,了解一些人类学的知识; 4、掌握本章的重要概念:①文化②亚文化③种族中心主义④文化相对性 四、学习重点 1、掌握文化的界定、构成; 2、文化分析的三个理论视角:功能主义、冲突论和文化生态学; 3、文化的本质,文化变迁的方式; 4、亚文化。 重要概念 1、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中所体验到的两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就是说,我们之间存在着价值观方面的许多不同,而价值观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文化”的一种测试。 2、这里的文化有两个特点: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并为人类所共享。 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 3、请大家想想,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是什么呢? 是语言,它是指人们所使用的口头和书面的交流方式。 4、那语言对于我们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呢? ①通过语言,我们的价值观、思想观点以及文化的标准都能找到它们最完整的表达方式。 ②没有语言,大部分的人类思想将不复存在。尤其是对小孩而言,他们是通过语言了解了其父母、老师及朋友对他们的期待的,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期被置身于一个无人与其交流的环境中,他(她)就不会成为一名社会成员。 总之:语言对社会的建构而言是最重要的,它比任何其他符号体系都更为全面地使我们建设和传递文化。 5、物质文化能折射出非物质文化的意义。考古学家发现那些古代的人造制品,考古学家们就能重构当时社会中非物质的价值观、信仰和文化中的规范。

2016年10月00312政治学概论真题

2016年10月00312政治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是(C) A.《理想国》 B.《君主论》 C.《政治学》 D.《社会契约论》 2.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B) A.宫廷政变 B.政治革命 C.政治改良 D.政治改革 3.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部分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A) A.地主占有制 B.国家占有制 C.领主占有制 D.自耕农占有制 4.在西方,“政治”一词的最初含义是(B) A.城市 B.城邦 C.城乡 D.城镇 5.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是(C) A.分权制衡 B.党的领导 C.民主集中制 D.集权制 6.氏族制度的根本规则是(C) A.群婚 B.血缘家庭 C.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D.议事会 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C) A.制度主义研究方法 B.系统研究方法 C.行为主义研究方法 D.历史研究方法 8.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政策是(B) A.单一制 B.民族区域自治 C.一国两制 D.特别行政区 9.实行一党独大制的国家是(A) A.印度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10.首先提出政治文化概念的美国政治学家是(C) A.戴维?伊斯顿 B.本特利 C.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 D.马克斯?韦伯 11.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是属于(B)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政党纠纷 D.集团矛盾

12.瑞士联邦采取的政体形式是(D) A.君主制 B.议会共和制 C.总统制 D.委员会制 1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的核心是(C) A.阶级 B.民族 C.政权 D.经济 14.从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上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中国封建社会实行(C) A.议行合一制 B.三权分立制 C.官僚等级制 D.中央集权制 15.政治文化结构层次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C) A.政治价值评价 B.政治心理 C.政治意识形态 D.政治社会化 16.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于(B) A.近代社会 B.古希腊社会 C.古罗马社会 D.中世纪 17.“君主必须要像狮子一般凶猛,像狐狸一样狡猾”的名句出自于(A) A.《君主论》 B.《神学大全》 C.《政府论》 D.《政治学》 18.—个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的独立行为主体的必要条件是(A) A.国家主权 B.人口 C.国家领土 D.地理环境 19.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掌握政权的政党称为(D) A.参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执政党 20.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股票所有权已经由富有阶级转到中产阶级和工人手中”的现象被称为(C) A.官僚主义 B.法西斯主义 C.人民资本主义 D.沙文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马克思主义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是(AD) A.阶级实质 B.主权 C.为谁谋利益 D.社会经济基础 E.掌握权力的人数多少 22.资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是(ABCDE) A.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 B.标榜“超阶级性” C.奉行“公平竞争”原则 D.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 E.组织特征上两极分化 23. 国家机构的特点(ABCDE) A.阶级性 B.全社会性

全国2019年10月自考00312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D019·00312通卡)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政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1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对我国政治生活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流派是 A.儒家 B.道家 B. C.法家 D.墨家 2.提出“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配”观点的德国社会学家是 A.黑格尔 B.马克斯·韦伯 C.马基雅维里 D.康德 3.政治中最核心的问题是 A.伦理道德 B.执行政策 C.国家政权 D.政治活动 4.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权力结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 B.三权分立制 C.地产权力等级制 D.官僚等级制 5.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是

A.《国家与革命》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6.区别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分水岭和出发点是 A.统治形式 B.政府机构 C.统治方法 D.国家本质 7.毛泽东指出:政府的组织形式是 A.君主制 B.复合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集中制 8.面向全社会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日常管理的国家机关是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监察机关 9.西方封建社会领主获得土地的方式是 A.购买 B.赠子 C.分封 D.继承 10.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力量,主要在于 A.有主权性 B.有道德约束 C.有影响力 D.是一种有组织的暴力 11.氏族制度中的决策组织是 A.议事会 B.军事首领 C.陪审团 D.人民大会 12.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A.联邦制 B.邦联制 C.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 D.共和制 13.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主要内容是 A.共产党的领导 B.依法行政 C.人民民主 D.法制建设 14.在阶级社会里,产生民族压迫的主要根源是 A.民族习惯 B.剥削制度 C.民族差异 D.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15.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是 A.集权制 B.三权分立与制衡 C.议会君主制 D.分封割据制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文化的结构与功能)【圣才出品】

第五章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5.1复习笔记 一、文化及其特征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产品的综合。 2.文化的特征 (1)可习得性。文化是超生物性的,任何文化都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创造的,文化不能只通过生物遗传而获得,而是要通过一个个社会性的个体主动学习并综合起来的结果。 (2)共享性。文化是所有社会成员所共享的。 (3)象征性。象征性是指人类在创造文化时总是赋予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4)全括性。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5)整体性。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和整体,由不同的要素有机构成,各构成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规则或规律形成一个统合的整体。 (6)文化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①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所有的人群都有文化; ②文化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个社会或人群,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文化的分类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 (2)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 (3)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损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被反复使用而不损耗。 2.主文化与亚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亚文化又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①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②职业亚文化。指为各种职业群体特有的文化。 ③越轨亚文化。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3)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两者都在发生变化,也可能互相转化。主文化可以转变为不占主导地位的亚文化,亚文化也可以转变为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3.主文化与反文化 (1)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 (2)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的东西,反文化的性质取决于它所反对的文化的性质。 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 (1)评比性文化。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一般说来,评比性文化都是比较容易鉴别其价值的文化。

(完整word版)2018年10月政治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圜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西方,“政治”这个概念的最初含义是指希腊的 A.城市国家 B.农村国家 C.君主国家 D.立宪国家 2.在古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和政治学混在一起的是 A.社会学 B.心理学 C.伦理学 D.哲学 3.中国古代的“政治”,其核心含义是 A.国家 B.统治 C.民主 D.政权 4.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指的是 A.17世纪至l8世纪 B.15世纪至l6世纪 C.16世纪至l7世纪 D.18世纪至l9世纪5.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的是 A.布丹 B.马基雅维里 C.莫尔 D.康帕内拉 6.《家庭、私有制程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 A.恩格斯 B.马克思 C.黑格尔 D.列宁 7.作为原始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A.地域关系 B.部落关系 C.血缘关系 D.婚姻关系 8.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按劳分配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阶级斗争为纲 9.原始社会,兄弟姐妹禁止结婚的家庭形式是 A.家长制家庭 B.母权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走婚制家庭 10.古希腊的希罗多德是 A.历史学家 B.政治学家 C.哲学家 D.社会学家 11.封建社会末期新的生产力代表者是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手工业者 D.知识分子 12.《利维坦》的作者是 A.格劳秀斯 B.洛克 C.斯宾诺莎 D.霍布斯 13.为暴力论这种理论鼓吹的是 A.卢梭 B.拉斯韦尔 C.孟德斯鸠 D.桂林 14.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迈进的一个过渡阶段指的是 A.社会主义国家 B.封建制国家 C.奴隶制国家 D.垄断国家 15.第一次提出国家消亡命题的是 A.马克思主义者 B.反马克思主义 C.唯物主义者 D.唯心主义者 16.古罗马和斯巴达这样的奴隶制国家采取的是

2017年4月自考政治学概论00312试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政治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312)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是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希腊化时期 D.文艺复兴 2.“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出自于 A.《共产党宣言》 B.《国家与革命》 C.《列宁全集》D.《毛泽东选集》 3.关于国家的分类对以后的西方学者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洛克 C.孟德斯鸠 D.亚里士多德 4.“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所体现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 A地主占有制 B.领主占有制 C.国家占有制 D。自耕农占有制 5.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是 A.垄断 B.暴力统治 C.自由竞争 D。福利国家 6.16世纪法国思想家布丹划分国家政体的标准是 A领土 B.阶级性质 C.经济基础 D.国家主权 7.“一国两制”的提出,最早是为解决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南海问题 8.每个民族在自主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联合 C.民族自决权 D.民族团结 9.法家主要的政治思想是 A.无为而治 B.王道 C.仁政 D.霸道 10.英国的政党制度属于 A.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B.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C.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 D.总统制下的两党制 11.我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A.总统翩 B.君主制 C.集权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12.中国封建社会的权力结构是

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

1 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笔记 社会学概论 1. 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 ①孔德提出,社会学术语,区别于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②社会条件: A.18、19实际西方的两次大革命:1789,法国政治大革命(思想大革命)。18世纪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的产业革命。 B.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西欧社会社会转型,推动社会学的产生。社会学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C.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危机:孔德,西方社会学,社会改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革命。③历史材料: A.历代思想家,社会思想。如孔德接受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霍布斯、孟德斯鸠的思想。严复接受荀子的思想。 B.古典哲学、古典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同时是其社会学的思想来源。C.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自然科学基础,也6 是孔德斯宾塞等人进化论解释社会变迁、自然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思潮的发展和盛行。 D.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提供了经验观察资料,为社会学成为实证社会科学起了推动作用。《论自杀》是代 表作。 2. 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加以把握? ①国外看法: A.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孔德、斯宾塞、杜尔克姆。实证主义。 B.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韦伯。反实证主义。 C.马克思: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反之,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 物,个人借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综合。 D.不属于上述两大类的其他社会学。 ②国看法: A.社会为研究对象。社会学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乱兴衰的原因(杭生)。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一样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大钊)。社会学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费孝通)。 B.个人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本文)。社会学的主要旨趣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龙冠海)。社会学是研究人们的社会性行为规律的科学(心恒)。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性事(庞树奇)。 C.第三种类型。剩余说,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所不研究的剩余领域。学群说,社会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调查说,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问题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未定说,社会学研究对象尚未确定。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考研郑杭生《社会学概论》终极笔记

社会学概论郑杭生 第十章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含义 广义: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 狭义:相对于初级群体的的次级组织形式,即正式社会组织。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组织活动的四项内容:组织的目标结构、组织的心理结构、组织的技术结构、组织的整体活动 社会组织的特征 1、社会组织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与初级社会群体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并取代初级群体成为社会结构的标志。与之相应,人类社会的群体生活也就发生了重要变化,主要表现在:①新型组织方式对人际交往产生一定影响②组织内部的运行依赖一套正式而稳定的关系结构 2、特征:①现代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普遍关系,个体行为要符合组织的要求②现代组织的整体合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特征:每一组织都以功能合理性为基础,个体只能按照组织的要求行动 ③现代组织的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标准:现代组织作为一种工具用于任何目的都是可能的 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1、规范:指稳定的规则与规章制度 2、地位: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所处的位置,有成就地位与归属地位两种 3、角色:指按照一定社会规范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角色是地位的动态表现, 地位是角色的静态描述 4、权威:指一种合法化的权力。权威是社会组织的特性,依附于职位。 组织的研究变项 1、组织运行是指组织实现自身目标和发挥自身功能的过程

2、组织研究的特点表现在研究变项的运用,组织内的基本变项包括组织的结构、部门化、操作和相互行为 3、人与组织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人的特征、与组织进行交换的形式、能否与组织相认同 4、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组织的外在制约因素、生存机制问题、在与环境交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 社会组织的分类 1、含义:组织之间存在着差别,这种差别是由更大的社会母体造成的,这就是组织分类 2、按照功能和目标分类(帕森斯) ①经济生产组织:指制造物品或进行生产的组织,典型形式是实业公司,把经济功能放在首位 ②政治目标组织:指为保证整体社会目标实现而形成的各类组织形式 ③整合组织:指那些从社会层次上提供功能的组织形式 ④模式维持组织:指那些具有“文化”、“教育”和“价值承载”功能的组织 3、以受惠者为基础的分类(布劳) ①互惠组织:这种组织的成员因共同的兴趣而结合在一起,参与程度较低 ②服务组织:以服务为主,主要是为组织的受惠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③经营性组织:指那些可以用货币形式衡量活动价值的组织 ④大众福利组织:社会公众都是这类组织的受惠者 4、以组织谋求人们顺从方式的分类(艾提佐尼) ①疏远型组织:是利用职权指导个人或群体活动的组织 ②功利型组织:以实际性奖励和非实际性奖励为基础的组织 ③道德型组织:以劝导和感召来将人们的行为引导到被认为是正确的轨道上的组织 5、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的分类 ①长链组织:指那些需要在时间序列中执行功能的组织形式 ②媒介组织:指将希望保持相互依赖的人群结合在一起 ③集约组织:指将各种各样的工艺技术或方法结合在一起以改变人或对象的组织 6、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

《社会学概论》笔记五

第五章:社会互动 本章指导: 一、本章目的: 社会互动是微观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主题,它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社会学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原理,以及我们怎样运用其中的理论知识来理解生活中的现象。 二、课前准备: 1、你以前接触过“社会互动”这个词汇吗,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思考。 2、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据你所知,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无组织的、自发的而且人数众多,试举几个例子。 3、认真阅读本章纲目,了解本章的学习脉络。 三、学习建议: 1、这一章总体来说还比较容易掌握,难理解的也就是其中的理论,只要结合实际的例子就能理解,注意老师的讲解。 2、最好能看看参考书目,尤其是第一本--《乌合之众》,它是社会学的经典之作,深入浅出,描写生动,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感染理论的集合行为说明。 3、掌握本章的重要概念:①社会互动②集合行为③交换④强制 四、学习重点: 1、社会互动的涵义及类型。 2、戈夫曼对社会互动的分析。 3、集合行为的类型。 重要概念: 对社会互动的具体分析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互动的涵义: 1、社会互动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之间,被隔绝的单个人不行; 2、社会互动是相互依存的行为,以相互的或交换的方式进行,是一种双向交流,不是单方面的,有去无回不是互动,但互动不一定非要面对面进行; 3、社会互动必须借助符号才能进行,这基于人们拥有共同的文化或经验,能够对符号所表达的意义进行理解。 符号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之分。 在我们日常互动中,非语言交流(nonverbal communication)之多令人吃惊,通常情况下,在两个人交谈时,语言对情境的社会意义的表达平均不到35%,剩下的65%的意义都是由非语言的方式表达的(两种最重要的非语言沟通形式是身体语言和个人空间,前者包括动态或静态的体语以及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s)、动态体语(gestures)、静态体语(posture)、个人空间(personal space) 社会互动类型 在社会学的先驱乔治·齐美尔(George Simmel,19世纪末德国社会学家,研究形式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区分出并且分析了许多种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那些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最为突出的互动形式有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及强制。下面我们分别加以简单说明,但实际上它们常常是以不同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 (一)交换

全国2019年04月自考(00312)政治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D025·00312(通卡) 绝密★启用前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政治学概论 (课程代码00312)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马克思、恩格斯在下烈哪部著作中指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 A.《哲学的贫困》 B.《共产党宣言》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2.《政治学》一书的作者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西塞罗 3.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是 A.古希腊 B.希腊化 C.荷马时代 D.文艺复兴 4.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A.行为主义方法 B.比较方法 C.历史方法 D.阶级分析方法

5.下列具有行政管理权的国家机关是 A.人民检察院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法院 6.提出“主权在民”观点的政治思想家是 A.马基雅维里 B.卢梭 C.霍布斯 D.洛克 7.南北矛盾的本质是 A.政治问题 B.社会问题 C.意识形态问题 D.发展问题 8.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的国家被称为 A.君主国 B.民主国 C.贵族国 D.平民国 9.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学说的核心问题是 A.国家的起源 B.国家的职能 C.国家的本质 D.国家的分类 10.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指 A.国体 B.政体 C.单一制 D.一国两制 11.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 A.三权分立 B.集权制 C.分封割据制 D.民主集中制 12.西方政治发展理论产生于哪个时期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3.国家的消亡是 A.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果 B.英雄的推动 C.政党的斗争 D.集团的压力 14.下列国家中实行委员会制的是 A.美国 B.德国 C.瑞士联邦 D.意大利

【自考真题】2017年04月00312政治学概论真题含答案

2017年04月00312政治学概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是(D)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希腊化时期 D.文艺复兴 2.“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出自于(A) A.《共产党宣言》 B.《国家与革命》 C.《列宁全集》 D.《毛泽东选集》 3.关于国家的分类对以后的西方学者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思想家是(D) A.柏拉图 B.洛克 C.孟德斯鸠 D.亚里士多德 4.“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所体现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D) A地主占有制 B.领主占有制 C.国家占有制 D. 自耕农占有制 5.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是(C) A.垄断 B.暴力统治 C.自由竞争 D. 福利国家 6.16世纪法国思想家布丹划分国家政体的标准是(D) A领土 B.阶级性质 C.经济基础 D.国家主权 7.“一国两制”的提出,最早是为解决(C)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南海问题 8.每个民族在自主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是(C) A.民族平等 B.民族联合 C.民族自决权 D.民族团结 9.法家主要的政治思想是(D) A.无为而治 B.王道 C.仁政 D.霸道 10.英国的政党制度属于(C) A.两极多元格局的多党制 B.多元并存的多党制 C.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 D.总统制下的两党制 11.我国实行的政权组织形式是(D) A.总统制 B.君主制 C.集权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12.中国封建社会的权力结构是(A) A官僚等级制 B.分权制 C.帝国制 D.分封制 13.A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历史类型是(C) A.奴隶制国家 B.封建制国家 C.资产阶级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2002.10-2016.10月00312自考政治学概论历年名词解释汇总

00312自考《政治学概论》历年名词解释题 1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和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任何国家的活动都表现为两种基本职能: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P57 2.多党制:就是在一个国家中,多党并立,各党单独或联合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P258 3.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的基本模式,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各个部分以什么形式和方式整合为国家的问题。P163 4.共和制:通常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P152 5.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或称公共权力,是统治阶级强迫被统治阶级服从其意志的能力。国家权力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的代表,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P54 6.契约论:契约论认为国家的产生是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相互订立契约的结果,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P45 7.政体: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需要对国家政权结构的设计,是最高政权机关内部权力分配的形式。P147 8.一党制: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完全掌握在单一的一个政党手中,法律上和事实上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或与之争夺政权。P261 9.国家主权: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具有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亦即国家主权是对内的最高权力和对外的独立权力。P380 10.政治文化: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P286 11.政治: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P6 12.国家: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P50 13.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P142 14.政治体制:就是指一个国家为了行使政治权力而设置的政权组织、政治组织(包括政党、政治性的团体组织等)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制度。P339 15.两党制:两党制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P252 16.君主制:是以一名君主作为实际或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政权组织形式。P149 17.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P202 18.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的物质力量、制度力量、精神力量的有机总和。P369 19.政治发展途径:是指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手段来实现政治发展的目标问题。一般来说有两个途径:一是政治革命,二是政治改革。P332 20.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即负责拟定和执行法律、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对内对外事务的机关。P179 21.单一制:是将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单位,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又可分为中央集权型和地方分权型两种。P164 22.马基雅维里:近代意大利现实主义政治思想家,权术政治论的代表人物。著有《君主论》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郑杭生主编, 重点章节为:第四章和第十五章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学"词源: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提出的,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3、社会学的诞生条件:社会历史背景(1)18、19世纪以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起点的欧洲社会大变革,使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突出的表现在于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城市化(城市的规模扩大,作用也增大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这些都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劳资双方的对立等。因此,时代呼唤着社会学的产生,来研究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科学思想资料(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也是其他社会学的思想来源。(3)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创始人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工具。(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也为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4.社会学的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 1.社会运行的内外重要条件: 2.社会运行机制的定义: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3.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我们将其分为动力机制、整合机制、激励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二级机制。第三章社会1.社会的概念马克思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2.社会的特点 3.社会的功能

00312政治学概论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答案及评分参考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政治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312)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权威性价值分配说”是以下哪位政治家的观点 A.亚里士多德 B.凯尔逊 C.戴维·伊斯顿 D.马基雅维里 2.无为而治是下列哪一学派的主要思想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3.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他的代表作是 A.《共和六论》 B.《君主论》 C.《社会契约论》 D.《政治学》 4.原始社会三次社会大分工中,有决定意义的重要分工是 A.手工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B.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 C.商人阶级的产生 D.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 5.神权论认为国家起源于 A.神的意志 B.阶级矛盾 C.暴力 D.人们相互订立契约 6.封建社会的四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中,在中国占支配地位的是 A.领主占有制 B.地主占有制 C.自耕农占有制 D.国家占有制 7.从国家结构方面看,西方封建社会实行的是 A.中央集权制 B.官僚等级制 C.地产权力等级制 D.分封割据制 8.下列实行半总统制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9.福利国家的最初尝试起始于以下哪位政治家推行的新政 A.丘吉尔 B.罗斯福 C.斯大林 D.华盛顿 10.现在的欧盟属于以下哪种国家结构形式 A.联邦制 B.地方分权制

社会学概论考试重点

社会学概论考试重点

社会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 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 性地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 动的共同体。 2.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 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研究社会的结 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站综合性的社 会科学。 3.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人从出生, 从不知不识的生物个体的人,经过不断地学习 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 会需要,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一体化到 群体中去,从而使社会不断延续和发展下去的 基本过程。 4.社会需要:是人们需要是人们在一定情景下, 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匮乏感受,而要求得到满足 的社会心理反应。 5.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 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活动与过程。 6.社会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各 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在这里,前者是 从外观上来描述社会组织的结构,后者则是从 实质上来分析社会组织的结构。 7.社会分化:是指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产生 的被社会认可了的区别。社会分化现象是社会 发展中的普遍现象。 8.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 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 9.社会制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社会学 研究社会制度着眼于中观尺度,认为社会制度 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 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此相联系的社 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10.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或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 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 的问题。 11.社会解组:是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 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取社会成员失去的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及至处于无组织状态 的现象。 12.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因不能参 加正常劳动或遭受意外而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 社会成员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援助,以保障其 基本生活的制度。 13.社区组织:是社会工作者协助社区居民、团体 或机构认识社会区需要,组成社区行动体系, 进行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以解决社区问题的过 程。 14.社会发展:是社会工作者介入有问题的社会区, 通过启发和教育,协助社会区居民组织起来, 发挥社会区合作精神、动员社会区内外资源、 有计划地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 进步的过程。 15.社会工作:是指帮助社会生活上处于不伸地位 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的 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自己的功能,以适应 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 16.社会变迁:是指一个社会中,社会结构方面发 生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模 式的变动过程。 17.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人们生 活表现的类型化了的活动形式与特征。 18.社会流动:从广义讲是个人、家庭以及其他社 会群体在不同的社会部门间的运动,狭义的社 会流动一般仅是指个人在社会中地位的变化。 19.社会革命:是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 本改造的社会变迁形式。 20.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 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 发展的过程。 21.社会趋同论: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不同的社 会起点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具体条件了不尽 一样,经过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 城市化和世俗化,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得越 来越相似。 22.社会控制:是运用社会力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 制约和限制,使之与既定的社会规范保持一致 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越轨行为的约 束。 23.社会舆论:是社会上众人以言论形式表现的对 于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大致相同的看法,是公众 对于此一事件或现象的是或非的评价。 24.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相互关联的人 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 体。 25.再社会化:是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社会化,即 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犯有越轨行为,被有关司 法、公安部门收容,强制性地对其进行教化的 过程。 26.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 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 27.优势需要:是指人在同一状态下可能会有多种 需要,但其中有一种需要占据主导地位,对人 的行为起主导作用,我们把这种需要称之为优 势需要。 28.角色冲突:是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一个人因同 时担当两种以上角色,这此角色又对他提出出 相互矛盾的要求时所出现的现象。 29.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上,在一定 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 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它是个人稳定和 心理特征和总和。 30.初级社会群体:也叫首属群体,是由面对面的 交往而形成的,具有亲密和成员关系的社会群 体。它反映了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 31.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组合形成及其相互 作用所形成的关系状态。它包括家庭由多少成 员组成,由哪些成员组成和按照哪种关系模式 组成。 32.科层制:是韦伯提出的行政管理模型。它是组 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 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及管理方式。 33.人文区位学:是指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 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 是由美国芝加哥学派提出来的,其注重研究不 同人群在地域窨上的居信与活动分布,分析他 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4.城市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工商业 或其他非农产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一定规模的 人口组成的生活共同体。它是与农村社区不同 的另一类居住空间和生活组织形式。 35.过度城市化: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流入城 市的人口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给城市正常运行 带来沉重压力的现象,叫过度城市化。 36.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 会经济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 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37.剥削:是指社会上一部分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 生产资料的垄断,无偿地占有另一个部分人或 集团的剩余劳动,甚至一部分必要劳动。 38.规则系统:用以规定在这个制度笼罩下的人们 之间的社会相互关系以及人们各自的行为模 式。 39.越轨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 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 40.就业问题: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人 未能从事劳动或有效劳动,而产生的不利于个 人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状况。 41.贫穷文化论:从文化的角度解释贫穷现象的理 论,该理论认为穷人之所以长期和世代贫穷, 是因为他们拥有特有的贫穷文化。 42.世界体系论:它提出世界是一个整体,是一个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它认为在整个世界 体系内,西方发达国家是通过经济联系和不平 等的贸易来剥削不发达国家。 43.“第三次浪潮”:社会会学家、未来学家托夫勒 认为人类从农业革命文明,进入工业革命文明, 现在又进入打技术、新材料开发的新的文明时 期,他称之为“第三次浪潮”。 二、填空题: 1.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是从(孔德) 开始的,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 2.社会学学科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大致分为(理论 社会学)、(经验社会学)、(应用社会学)。 3.社会化的基础过程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 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或 命题运算阶段。 4.社会的三次大分工是指畜牧业、手工业和(商 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5.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是财富、(声望)、权力。 6.社会控制作为社会学的一个专业概念,最早是 由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提出来的。(1901)年 他出版了名为《社会控制》的论文集。 7.社会舆论的控制与约束作用是靠(环境压力) 来实现的。 8.社会失范论从(社会结构)失调,人们失去可 以遵循的行为规范的角度解释越轨行为。 9.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 会福利)三项内容。 10.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个案工作)、(团体工 作)、(社区工作)。 11.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个案工作、团体工作、 (社区工作)。 12.社会流动按流动方向划分有(水平流动)、(垂 直流动);按运动方向参照划分(代际流动)与 (代内流动)。 13.社会流动常常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 示器,是社会选择的一种途径。 14.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来看待,一个 社会群体不是个人的累加而是(结构的总和) 15.社会分化的原因一般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 而分化的生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种 族)、(智力)等;社会文化条件包括(国家、 民族文化差异)社会各阶层、阶级和其它集团 的区别 16.社会分层是社会阶级内部的(分层化)和阶级 外部的游离化 17.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概念系统)、(规则系统)、 (组织系统)、(设备系统) 18.社会控制的目的是使人们遵从(社会行为规范) 19.社会保障的实质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 缓解各种社会问题 20.社会保障源于欧洲中世纪的(慈善事业) 21.社会保障是面向全社会的,但其直接对象是正 常的物质生活方面遇到(重大威胁)的社会成 员 22.社会均衡论的主要代表是意大利社会学家(帕 累托)和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 23.社区分析的框架有(人文区位学)、(文化人类 学)、(社会系统理论) 24.社区一词由德国学社会学家(滕尼斯)最先使 用用的。 25.马克思的需求的(社会性)和(相对性)论点 至关重要,它奠定了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相对 贫穷和绝对贫穷的理论。 26.马克思是从(宏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马 斯洛则是从(微观上)阐述了需要层次论。 27.马斯洛于(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 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28.人际关系的明显特点:(直接交往)和(情感性)。 29.人的社会化过程,是指人的需要与社会环境(相 互促进)、(相互发展)变化的过程。 30.人的社会化的生物基础包括有脑力劳动的条 件、人有较长依赖生活期、(人有语方言能力)、 (有人较强的学习能力)。 31.人文环境失调包括(社会关系)失调、(人与环 境关系)失调两个方面。 32.人口问题的实质是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 生产)不想适应。 33.人类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 境) 34.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关系经历了依赖关系,顺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