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插花的风格的区别与比较
- 格式:docx
- 大小:10.80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东西方插花艺术特点比较11130118 园林一班章政摘要:东西方的起源与文化各不相同,因此所产生的美学思想也不尽相同。
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方式插花,具有用重内涵、花枝量少、追求线条、色彩淡雅、追求自然的特点。
以欧美各国为代表的西方式插花,具有用重外表、花枝量大、注重几何造型、色彩浓艳、追求外形的特点。
关键字:文化插花东方式西方式特点来由插花文化,一个极为特殊的文化,不同的地域,因其各自特有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思想文学产生各自富有特色的文化艺术。
插花艺术,其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现代自由式插花仅把植物材料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表现内容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可以作为插花的创作主题,如生命情感、空间展现、宇宙万物等等。
这类作品因内涵深刻、新颖倍受人们青睐。
由于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插花从起源和发展的风格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即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
东方插花注重线条感,使用花枝的数量并不多,甚至花枝并非占中心地位,而且往往形式追求线条、构图的完美与变化,多采用青枝绿叶,着重于天然姿态美,轻描淡写,清雅绝俗,插花用色淡雅,以幽雅见长,一般只用二三种花色,简洁。
西方插花讲究极为强烈的美感,给人以奔放热烈的印象。
大多喜欢用色彩鲜明的花朵聚集在一起,给人视觉上的艳丽震撼。
因为是大把大把的花聚拢,因而并不讲究造型与意境,只是为了突出花草的茂盛华贵,使气氛热闹。
西方插花很注重几何构图,喜欢用S型和圆形。
1东方式插花1.1特点1.1.1以植物生长规律为基础这是东方插花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特征,作品达到“虽有人做,宛若天开”的艺术境界。
力求表现花材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反对刻意造作。
形式自由活泼,既有规范,又不规范化。
以顺乎自然之理,富有自然之趣为原则。
“虽由人作,宛白天开”,是插花作品的最高境界。
1.1.2讲究意境创造不仅注重花材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即追求插花作品内涵和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东西方插花艺术风格比较作者:王静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09年第06期当今世界插花流派众多,然而,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风格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风格的插花。
这两种插花的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时代与背景传统的东方民族酷爱自然、崇尚自然,对自然之美景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
讲求“物随原境”“形肖自然”即所表现的景观需符合万物自然生长规律。
这就要求插花者要深入了解观察植物的习性,思考其美之所在与其美之精华,并融入个人情感,才能创作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西方式插花受西方哲学影响提倡的“人文主义”。
认为人与自然是艺术的真正对象,力图从中找出最美的线条和最美的比例。
用一种程式化、规范化的模式来确定美的标准和尺度,强调整齐一律,平衡对称,推崇几何图形等。
反应在插花艺术上多以几何形的造型以抽象的艺术手法把大量的色彩、丰富的花材堆砌成各种形状去表现人工的数理之美,以求得较强的装饰效果。
二.立意与构图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意境,于自然花材的美来娱人、感人。
人们根据花木生长的特性,溶入个人情感并赋予花木象征性的含义,以借花言志或抒发情怀。
如百合寓意百年好合、万事如意;水仙为水中仙子,神圣高雅;石榴为多子多孙、子孙满堂;梅花傲雪凌霜,象征无畏不惧等。
构图以远景、中景、近景去安排。
花与花、花与叶之间相互呼应,生动有趣。
西方式插花讲究的是花材的种类及数量。
花朵丰满硕大,构图多采用对称、均衡或规则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圆型、水平型、S型等。
追求块面和整体效果,极富装饰性和图案美,作品具雍容华贵之态。
三.插制法则东方式插花讲究写实、写意二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插作中注重(一)线条的运用:认为线形花材更富生气、更能抒发情感。
(二)高低错落,参差有致:即插花的比例与位置关系。
它包括花材之间、花材与容器之间、作品与环境之间。
“太繁”作品显的上重下轻;“太瘦”作品显得空洞。
(三)虚实结合,刚柔相济;东方式插花中的虚就是松、浅、模糊。
探究中日两国插花文化的异同以及对女性教育的影响插花是一门古老而精致的艺术,它不仅是一种美学表达,更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
中日两国都有着悠久的插花传统,而这种传统对于女性教育和社会地位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中日两国插花文化的异同出发,探讨其对女性教育的影响。
中日两国的插花文化有着明显的异同。
在日本,插花艺术被称为“華道”,意为“花道”,强调花材的自然状态和生命力。
日本插花注重的是造型的简洁和意境的表达,追求“枯山水”的简约美。
而在中国,插花被称为“插花艺术”,强调的是花卉的色彩和形态,注重寓意和象征。
中日两国的插花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异,日本强调简约高雅,中国则追求色彩靓丽。
这种差异也体现了中日两国不同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点。
插花文化对女性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日本,插花一直被视为一种优雅的女性修养,被广泛地应用于女子教育。
日本的学校和社会机构会专门开设插花课程,以培养女性的审美情趣和品位。
日本的插花也被视为一种社交活动,女性在插花课上不仅可以学习艺术,还可以结识朋友,扩展人脉。
插花的传统也影响了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让她们更加注重修养和美感。
在中国,插花也是一种受到推崇的艺术形式,但对女性教育的影响相对较小。
尽管在古代,中国的贵族女性也会学习插花、织锦等技艺,但这种传统已经逐渐淡化,而在现代社会中,插花更多地成为一种休闲娱乐活动,而非一种教育手段。
中国的插花文化对女性的影响相对较弱。
不可否认的是,插花文化在中日两国都有着一定的传统和历史,这种传统对于女性的修养和审美情趣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插花都被视为一种妇女的雅趣,同时也成为了女性社交和展示的一种方式。
插花文化,无论是中式的色彩缤纷还是日式的枯山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方女性的高雅和修养。
在当代社会,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插花文化也已经越来越多地以一种休闲娱乐的形式存在。
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插花都正在蜕变成一种新的时尚和生活方式,而其传统的意义和影响也在慢慢地被重新定义和解释。
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差异对比及借鉴-园艺学论文-农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插花是利用切花花材为材料,融入艺术构思并通过剪裁整形与摆插来表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一门造型艺术。
东方式插花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西方式插花则以欧美为代表。
东方式插花艺术插花整体造型素雅、小巧,以人文为本,表达了以自然、适意、清静、淡泊、隐逸的审美情趣,西方式插花色彩搭配艳丽,造型丰富华贵,展现雍容华贵之美,人工的艺术与图案之美。
现代的插花艺术则将东西方的插花的特点结合起来,表达出自然与华贵的双重美感,会使插花艺术更好的为现代人们服务。
1、时代背景的比较传统的东方民族酷爱自然、崇尚自然,对自然之美景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
讲求物随原境形肖自然即所表现的景观需符合万物自然生长规律。
这就要求插花者要深入了解观察植物的习性,思考其美之所在与其美之精华,并融入个人情感,才能创作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
西方哲学提倡人文主义,认为真正的艺术源于人与自然,想要从中挖掘最美的线条和最美的比例。
用一种程式化、规范化的模式来确定美的标准和尺度,强调整齐一律,平衡对称,推崇几何图形等。
反应在插花艺术上,多以几何形的造型以抽象的艺术手法,把大量的色彩、丰富的花材堆砌成各种形状去表现人工的数理之美,以求得较强的装饰效果。
在时代和背景上的比较可以得出,东方式插花深受文学背景的影响,所以插制作品也有文学气息。
而西方式插花始终以人为第一,推崇几何图形美。
2、构图的比较东方式插花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以远景、中景、近景来安排花材。
有平展式、下垂式、直立式、倾斜式等基本构图形式,亦可通过高低错落、动势呼应、俯仰顾盼、刚柔曲折体现自然之妙,可以依据主题或环境来布置,构成千变万化的不对称图形。
体现清新、自然、秀丽、多姿的美感。
西方式插花采用均衡、对称、规则的几何图形构图,如圆型、三角型、半球型,水平型、放射型、扇型、倒T型等,力求体现块、面和整体效果,显示出装饰性、图案美的雍容华贵之态。
摘要:当今世界,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风格插花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风格插花是世界插花艺术的主流,这两种插花的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
本文细述了东西方插花艺术在风格特点、创作理念、构图要素、插作手法及应用等方面的异同;在阐释异同点的同时,剖析了历史、文化、思想等因素在东西方插花艺术差异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就此预测了中国现代插花艺术发展趋势和方向。
关键词:东西方插花艺术风格特点创作理念构图要素插作手法应用插花历史发展趋势和方向插花艺术就是将具有观赏价值的切花花材,根据造型艺术原理,通过摆插而表现其活力和自然美的造型艺术。
也可以说,它是以切花为主要素材,进行艺术造型的一项艺术创作活动。
1.插花艺术的范畴1.1 广义范畴凡利用切花花材进行造型,达到艺术创作或装饰效果的,都可称为插花艺术,它包括展示的花艺作品、装饰环境用的插花作品和人们礼仪活动中的各种用花形式。
1.2 狭义范畴以使用器皿来插作切花花材的摆设花。
插花有艺术插花和生活插花之别。
艺术插花在艺术创作上不但追求造型的完美,更多追求精神内涵和意境的创作,多用于花艺展中。
而生活插花在花材、花器的选择以及造型上都比较自由和随意,更多追求形式美,主要用于增添生活情趣。
2.东西方插花艺术比较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世界上的插花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艺术风格多姿多彩,艺术流派众多。
然而,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风格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风格的插花。
东、西方的插花形式各具特色,风格迥异。
2.1风格特点东方插花崇尚自然,讲究意境美,选材简洁;色彩淡雅;构图以三主枝为骨架,以线条式为主;将插花容器及其配件看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插花讲究造型规则;追求人工美;花材量大;色彩艳丽;构图以几何图形为主;插花容器经常被花材覆盖。
2.1.1 东方插花风格特点(1)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以自然为第一宗旨。
力求表现花材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反对刻意造作。
东方式插花中,插花欣赏讲究“三位一体”(最新版)目录1.东方式插花的特点2.东方式插花的艺术价值3.东方式插花与西方式插花的区别4.东方式插花的应用场景5.东方式插花的发展前景正文1.东方式插花的特点东方式插花,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其特点是重视思想内涵的表达,体现东方插花"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构思特点。
插花作品不仅具有装饰效果,而且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东方式插花以线条造型为主,追求线条美,充分利用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态,以表达情感和意境。
在构图上,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采用不对称式构图法则,讲究画意和布局上的主次分明、虚实相同、俯仰相应、顾盼相互。
此外,东方式插花注重花材的人格化意义,赋予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
2.东方式插花的艺术价值东方式插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它体现了东方哲学思想,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和"和谐共生"的理念。
其次,东方式插花强调线条美和自然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最后,东方式插花注重花材的人格化意义,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3.东方式插花与西方式插花的区别与西方式插花相比,东方式插花更注重线条和造型的灵动美感,追求自然、简约和意境。
西方式插花则更注重几何造型和色彩搭配,追求华丽和壮观。
在构图上,东方式插花采用不对称式构图,而西方式插花则多采用对称式构图。
此外,东方式插花注重花材的人格化意义,而西方式插花则较少关注这一方面。
4.东方式插花的应用场景东方式插花适用于各种场合,如家居装饰、节日庆典、礼品赠送等。
在家里,可以摆放一些东方式插花作品,增添室内氛围和艺术气息。
在节日庆典活动中,东方式插花可以作为装饰品,增加节日气氛。
在礼品赠送时,东方式插花可以作为礼物,表达敬意和友谊。
5.东方式插花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的需求不断提高,东方式插花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东西方插花风格特色文化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滋养它的土壤,这土壤就是这类文化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地域、传统文化、民族习俗和风尚等。
就插花艺术来讲,由于滋养它的土壤不同,形成了东方插花和西方插花两大艺术类型,这两种艺术类型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和特色,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东西方插花风格特色,希望能帮到你。
东西方插花风格特色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插花艺术,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制完美、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
以“花”做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令人把玩,爱不释手。
文化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滋养它的土壤,这土壤就是这类文化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地域、传统文化、民族习俗和风尚等。
就插花艺术来讲,由于滋养它的土壤不同,形成了东方插花和西方插花两大艺术类型,这两种艺术类型有着迥然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一、东方插花艺术的风格和特色东方插花,以我国和日本为代表。
其风格和特色有以下几点:1.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以自然为第一宗旨——力求表现花材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反对刻意造作。
形式自由活泼,既有规范,又不规范化。
以顺乎自然之理,富有自然之趣为原则。
“虽由人作,宛白天开”,是插花作品的最高境界。
2.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创设——不仅注重花材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即追求插花作品内涵和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欣赏了作品外在的形态和色彩美,并进而深入欣赏其意境美,在作品内涵的广阔天地里遨游,能更深入地理解和诠释插花作品。
题目:浅析中西方插花文化的区别摘要:当今世界插花流派众多,由于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插花从起源和发展的风格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种是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风格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风格的插花。
在此文中,我将从中西方插花文化的发展和各自的艺术特色浅析中西方插花文化的区别。
关键词:插花艺术艺术特色区别插花艺术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枝、叶、花、果等)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修剪、整枝、弯曲)和艺术加工(构思、造型、设色等)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1]同时,它也是一门将植物自然美和人工装饰美融为一体的植物装饰艺术。
它将环境、构图和色彩完美结合起来,创作出充满诗情画意、生活情趣及独特风格的作品。
一、东西方插花发展: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西汉时,已有把花枝均匀地插在盆中的简单的插花形式。
到东汉末年,插花成为佛事活动的供养物之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插花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插花艺术日趋成熟,并于这个时期随着文化、宗教等的交流开始传入日本。
[2]日本花道在中国的影响下得到发展,大约于500年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风格和花道精神:流派颇多,有以草月流、小原流、古流派为代表的大约有300多个流派。
对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起到巨大的作用。
[2]西方插花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就有将植物材料用于装饰目的的做法。
中世纪的宗教仪式中百合花为主要材料的插花成了宗教信仰的象征;文艺复兴后,插花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传统的几何形、图案形风格,初步形成了西方大堆头式插花风格。
20世纪随着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西方插花也吸收了东方插花的一些特点,开始注重用枝、叶表现线条美,构图上也开始追求下垂、弧形、不对称的倾斜等流畅线条,出现了大堆头-线条混合式构,更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西方艺术插花的风格。
东西方插花艺术比较作者:马淑玲廖智慧吴丽英来源:《吉林蔬菜》 2012年第9期马淑玲廖智慧吴丽英(河北省衡水职业技术学院053000)由于东、西方地理位置的不同,意识形态、民族观念、审美习惯等各不相同,所以插花艺术风格也有很大差别。
东方插花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
东方插花崇尚自然;讲究意境美;选材简洁;色彩淡雅;构图以三主枝为骨架,以线条式为主;将插花容器及其配件看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插花讲究造型规则;追求人工美;花材量大;色彩艳丽;构图以几何图形为主;插花容器经常被花材覆盖。
1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1.1追求意境:东方插花利用作品抒发情感,寓情于景。
例如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以常绿的松柏类植物表示精神永存,万古流芳;以红玫瑰代表热情奔放;以竹表示虚怀若谷、刚直不阿。
1.2线条造型:东方式插花构图以三大主枝为骨架,追求自然式的线条美,利用枝条的粗细长短、曲直刚柔,插制多姿多彩的艺术作品。
1.3节省花材:东方式插花体量较小,用材则少,更加注重材料的质感和姿态。
同时,也比较兼顾花材的枝、花、果、叶共同构成的整体美。
1.4色彩淡雅:东方插花不以色彩取胜,追求清新脱俗。
一件作品的颜色一般不超过3种,以防杂乱。
1.5容器美观:东方插花不但欣赏插花作品本身,而且还要看作品与容器及其环境是否协调,容器也具有观赏价值。
注重其色彩、质地、图案、纹饰、字样等寓意效果。
容器、几架与作品完美组合,以期共同表达同一个主题。
2西方插花的风格特点2.1追求表象:西方插花通过规则的造型、大量的花材和耀眼的色彩等表面形象,营造出富丽华贵的直观效果。
2.2几何构图:西方插花的形式多为几何形体,运用轴线对称的稳定性,突出作品的立体感。
常见的花型有三角型、扇型、椭球型、球型、半球型、放射型、弯月型、S型、L型等。
这种几何图形的插花强调理性的人工美。
2.3花材量大:西方插花追求丰满醒目,所以用花量较大。
彰显雍容华贵,端庄大气。
2.4色彩浓重:西方插花注重气氛的渲染,多采用花大色艳的材料;在色彩的处理上,利用同色、近似色或对比色相互搭配,营造一种绚丽夺目的氛围。
摘要:插花是以自然界的花枝为素材,运用一定的艺术技巧,将它插放到适当的容器里而创作成的一种造型优美,有生命的装饰品。
是一门高雅的立体造型艺术。
插花艺术世界上分为东方插花艺术和西方插花艺术两大流派。
西方插花艺术以其鲜艳的色彩搭配,丰满华贵的造型与东方插花艺术的素雅、小巧形成鲜明的对比。
本文将对比中西方插花的特点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字:中西方插花特点艺术特色一、中国插花的特点中国插花深受儒家、道教、佛教思想及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和审美情趣,认为万物有灵性,主张“天人合一”,视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更是有灵性、有情感之物,所以中国人历代都有寄情花木之凤,赋予各种花木许多象征性和寓意,被人格化和神化,借以明志,寄托情思,舒展情趣。
1.师法自然,天人合一我国明代园艺家计成在《园冶》一书中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是中国插花的最高境界,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是插花艺术家毕生追求的理想目标。
中国插花力求表现花材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反对人为地刻意造作,尽量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
中国插花自然多变、既有形式,又不拘泥于形式,既有规范,又不规范化,给插花作者以极大的自由创作空间,一切以顺乎自然之理、合乎自然之态、饱含自然之情、富有自然之趣为原则。
2.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美的创设中国插花讲究“外师造化,内发心源”。
“外师造化”就是师法自然;“内发心源”是讲插花创作中要注入作者浓烈的思想感情。
要以“情”写“景”,情景交融;以“景”写“神”,形神兼备。
这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插花作品,不只外在的造型,优美动人;其内在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更传达出无限的景外之景,弦外之音。
使人们在欣赏了作品外在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并得到视觉的美感享受之后,进而步入美妙的意境之中,在作品内涵的广阔天地里遨游,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诠释作品,实际是参与了作品的再创作,与插花作者进行了心灵的对话与沟通。
东方式插花中,插花欣赏讲究“三位一体”
摘要:
1.东方式插花的特点
2.东方式插花的艺术价值
3.东方式插花与西方式插花的区别
4.东方式插花的应用场景
5.东方式插花的发展与传承
正文:
东方式插花,源于中国和日本,是一种独特的插花艺术形式。
其特点是重视思想内涵的表达,追求线条美和自然构图,以及注重花材的人格化意义。
在东方式插花中,插花欣赏讲究“三位一体”,即插花作品中的花、容器和环境三个要素要和谐统一。
东方式插花的艺术价值在于通过线条和造型的灵动美感,抒发情感,表达意境,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在构图上,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采用不对称式构图法则,讲究画意。
布局上要求主次分明,虚实相同,俯仰相应,顾盼相互。
与西方式插花相比,东方式插花更注重线条与造型的灵动美感,而西方式插花则追求几何造型。
两者在插花艺术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东方式插花重视花材的自然姿态,而西方式插花则更注重花材的几何形状。
在色彩上,东方式插花注重深浅搭配,而西方式插花则多以鲜艳的色彩为主。
东方式插花适用于各种场合,如家居装饰、节日庆典、礼品赠送等。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种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的
插花艺术。
学习和传承东方式插花,不仅能提高个人的审美能力,还能弘扬传统文化。
总之,东方式插花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插花艺术形式,其艺术价值和应用场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探究中日两国插花文化的异同以及对女性教育的影响中日两国的插花文化有着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异同。
插花文化对女性教育的影响也可以从中体现出来。
中日两国的插花文化都起源于古代的祭祀仪式。
在古代,人们用鲜花献祭神祗,这形成了插花的基本形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插花逐渐发展成一门艺术形式,各自形成了独有的风格。
中日两国的插花文化都注重平衡和和谐。
插花艺术强调以自然为师,追求花材与容器的统一、花朵的分布均匀和姿态的优雅。
不同的是,中日两国的插花注重的方面有所不同。
日本的插花注重自然和谐,追求自然、简约、素雅的风格,在安排花材的时候注重线条的流畅和空间的利用。
而中国的插花注重壮丽和尊贵,注重色彩、形状和材料的鲜明对比,在安排花材的时候注重形式的变化和意境的表达。
插花文化对女性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插花文化使女性得以参与社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审美观。
插花被视为一门高雅的艺术,要求对花卉的了解和对形式的把握。
女性通过学习插花,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插花教育培养女性的细致和耐心。
插花需要一丝不苟的处理花材,精心布局,耐心等待花朵的开放。
通过插花的学习,女性们能够培养自己的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这对女性在人际交往和工作中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插花也是女性培养心灵平和和调节情绪的一种方式。
插花需要专注和冥想,能够让女性暂时远离繁杂的生活,静下心来与花朵亲近。
这种与花卉的亲密接触可以帮助女性放松身心,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浅谈东西方插花艺术的比较摘要:由于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插花从起源和发展的风格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
进入信息时代,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日益频繁,通过相互交流,互相融合,取长补短,而日臻完美。
关键词:插花艺术艺术创作插花艺术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枝、叶、花、果等)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修剪、整枝、弯曲)和艺术加工(构思、造型、设色等)重新配置成一件精致美丽,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1]现代自由式插花仅把植物材料作为艺术创作的元素,表现内容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可以作为插花的创作主题,如生命情感、空间展现、宇宙万物等等。
这类作品因内涵深刻、新颖倍受人们青睐。
由于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插花从起源和发展的风格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即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
东方式插花以中国和日本插花为代表,西方式插花以传统的欧洲插花为代表。
东方插花注重线条感,使用花枝的数量并不多,形式追求线条、构图的完美与变化,多采用青枝绿叶,着重于天然姿态美,轻描淡写,清雅绝俗,插花用色淡雅,以幽雅见长,一般只用二三种花色,简洁。
西方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奔放热烈的印象。
大多喜欢用色彩鲜明的花朵聚集在一起,给人视觉上的艳丽震撼。
因为是大把大把的花聚拢,因而并不讲究造型与意境,只是为了突出花草的茂盛华贵,使气氛热闹。
西方插花很注重几何构图,喜欢用S型和圆形。
东西方插花发展: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西汉时,已有把花枝均匀地插在盆中的简单的插花形式。
到东汉末年,插花成为佛事活动的供养物之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插花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插花艺术日趋成熟,并于这个时期随着文化、宗教等的交流开始传入日本。
[2]日本花道在中国的影响下得到发展,大约于500年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风格和花道精神:流派颇多,有以草月流、小原流、古流派为代表的大约有300多个流派。
东西方传统花艺构图、造型与表现技巧的差异-园艺学论文-农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插花艺术如同其他艺术一样, 带有一定的文化特征。
因地域、文化、审美、鉴赏等方面不同, 故在情感表达、借物言志、借景抒情也不尽相同。
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插花注重运用线条、追求自然、色彩淡雅、花材量少、注重意境表达。
西方插花讲究几何图案造型, 多运用浓重色彩, 表现群体效果。
通过东西方花艺的对比研究, 为日后插花艺术的发展和研究做好理论参考。
关键词:东西方插花艺术; 特点与风格; 技巧与造型; 对比;现今花艺的发展, 让我们再重新梳理东西方传统花艺特点、风格、技巧等内容。
由于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 插花艺术分为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
东方插花形式追求线条美, 注重自然美, 采用色彩淡雅少量花枝表现出深邃的意境。
西方插花形式为几何图案造型, 多运用浓重色彩, 表现群体效果。
花朵艺术性的排列即现今成为群组排列, 表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块, 让人赏心悦目。
1、插花花艺定义鲜花插花艺术是以鲜材切花花材为主要素材, 通过艺术构思和剪裁整形与摆插来表现自然美与生活美的一门造型艺术。
[1]插花艺术运用各个要素, 按照技法和艺术加工, 摆插在设定的容器中, 突出以小见大的自然景观, 再现出自然之美、生活之美、艺术之美。
由于民俗、文化差异, 插花又分为东方插花和西方插花艺术。
2、东西方插花花艺起源与发展趋势2.1、插花起源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 据记载, 中国插花源于佛前供花。
[1]先秦时出现原始的花束、佩花等;隋唐时, 牡丹成为国花, 宫廷也举办牡丹盛宴, 此时出现了花朝;宋代出现理念花, 插花进入社交礼仪活动。
以花品、花德寓意人伦教化, 对后世影响颇大。
随着插花艺术日趋成熟, 并随着文化、宗教等的交流开始传入日本。
西方插花起源于文明古国埃及, 早在古国埃及就有运用新鲜植物材料用作装饰目的的做法。
引言插花艺术,即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制完美、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
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
以“花”做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令人把玩,爱不释手。
1 插花艺术的分类1.1 根据用途分类1.1.1 礼仪插花礼仪插花是指用于社交礼仪,喜庆婚丧等场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
它可以传达友情、亲情、爱情,可以表达欢迎、敬重、致庆、慰问、哀悼等,形势常常较为固定和简单。
1.1.2 艺术插花艺术插花是指不特别的要求具备社交礼仪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来供艺术欣赏和美化装饰环境的一类插花。
2 根据花材分类2.1 鲜花插花全部或主要用鲜花进行插制。
它的主要特点是最具自然花材之美,色彩绚丽、花香四溢,饱含真实的生命力,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应用范围广泛。
其缺点是水养不持久,费用较高,不宜在暗光下摆放。
2.2 干花插花全部或主要用自然的干花或经过加工处理的干燥植物材料进行插制。
它既不失原有植物的自然形态美,又可随意染色、组合,插制后可长久摆放,管理方便,不受采光的限制,尤其适合暗光摆放。
在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十分盛行干花作品。
其缺点是怕强光长时间暴晒,也不耐潮湿的环境。
2.3 人造花插花所用花材是人工仿制的各种植物材料,包括绢花、涤纶花等,有仿真性的,也有随意设计和着色的,种类繁多。
人造花多色彩艳丽,变化丰富,易于造型,便于清洁,可较长时间摆放。
3 根据艺术风格分类3.1 东方式插花3.1.1 中国式插花中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
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
当今世界插花流派众多,然而,从总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中国、日本等国为代表的东方风格插花,另一种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风格的插花。
这两种插花风格有着较明显的区别。
西方风格插花特点:西方风格的插花,注重色彩的渲染,强调装饰得丰茂,布置形式多为各种几何形体,表现为人工的艺术美和图案美。
它的特点有:1.用花数量比较大,有花木繁盛之感。
一般以草木花卉为主,如香石竹、扶郎花、百合、菖兰、菊花、马蹄莲和月季等。
2.形式注重几何构图,比较多的是讲究对称型的插法,有雍容华贵之态。
常见形式有半球形、椭圆形、金字塔形和扇面形等大堆头形状,亦有将切花插成高低不一的不规则变形插法。
3.色彩力求浓重艳丽创造出热烈的气氛,具有豪华富贵之气。
花色相配,较多采用一件作品几个颜色,每个颜色组合在一起,形成多个彩色的块面,因此有人称其为色块的插花;亦有将各色花混插在一起,创造五彩缤纷的效果。
东方风格插花特点:中国和日本等国的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富含深刻的寓意。
其特点为:1.使用的鲜花不求繁多,只需插几枝便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造型较多的使用青枝绿叶来勾线、衬托。
常用的枝叶有银柳、十大功劳、火棘、八国金盘、棕榈和松树等。
2.形式是追求线条、构图的完美和变化,崇尚自然,简洁清新。
造型构图讲究丽姿佳态,达到虽有人作,宛如天成之境。
或似幽静绝妙的风景小品,或成一幅折枝花卉图。
排列处置就像绘竹那样:“只需三两杆,清风自然足”,要求删繁就简,并确立了三大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定位方法,高低横斜遵循一定规则,但又不拘成法。
3.插花用花朴素大方,清雅绝俗,一般只用两至三种花色,简洁明。
对色彩的处理,较多运用对比色,特别是花卉利用容器的色调来反衬,同时也采用协调色。
这两种处理方法,通常都需要用枝叶衬托。
东、西方插花风格评析东方和西方插花的形式,之所以有着明显的区别和特色.这是各民族所具有的特性决定的。
欧美人性情奔放热烈,喜欢一些能够直接表露的东西,而东方人的性格与其相反,比较内向稳重,喜欢较含蓄的东西。
东西方插花的风格的区别与比较东西方插花的艺术风格是不同的,东方插花以中国、日本为例,在风格上崇尚自然、朴实秀雅、寓意深刻。
西方(欧美)插花,注重色彩,突出表现人工艺术美与图案美,具体作一下比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东西方插花的风格的区别与比较,欢迎阅读。
造型
东方以线条造型为主,利用枝叶形态的长短粗细,强弱刚柔,曲直顿错,虚实疏密,勾画出简洁、飘逸、瘦硬、粗犷不羁的造型。
单体表现力强,都具有构图表现力和欣赏力。
西方以几何造型为主,注重色块效果,其构图有圆形、半圆形、等腰三角形、火炬形、月形、S 形等,注重群体表现力。
有人称其为色块插花。
构图
东方注重自然,采用对称或不对称的均衡,取材广泛,花、叶、果、藤均用,盛开、半开、含苞同用。
西方讲究规则,采用对称均衡,花材的姿态和规格统一做放射状排列,构成几何图形。
且花材多,色彩丰富。
内涵
东方讲究意境,把主观心意和客观景物融合在一起,通过作者和观者的联想进行创作和欣赏。
西方注重外观视觉效果,强调外形和色彩的装饰,使其作品热烈奔放、雍容华贵。
器皿
东方把花材、器皿、道具、环境作为整体综合表现,以优美的陶瓷、玻璃、金属、漆木、竹编、草编各式盘盆及贝壳、树段、石片、竹筒制作花器,它是艺术欣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配以宫灯、书画、珠帘、窗景、鱼缸、鸟笼,乃至焚香置砚。
西方以茂密花材,掩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