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一个鸡场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6
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模式一、模式概述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是将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根据各地区的特点,利用荒地、林地、草原、果园、农闲地等进行规模养鸡,实施放养与舍饲相结合的养鸡方法,它对林地实施种养业立体开发,减少林地害虫、抑制杂草丛生、培肥土壤,提高果园、林地单位面积的收入,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让鸡自由觅食昆虫野草,饮食山泉露水,补喂五谷杂粮,严格限制化学药品和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以提高蛋、肉风味和品质,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一项生产技术。
实施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投入少,成本低,效益高,适合广大农村,尤其是居住在丘岭、山地的农户采用。
二、鸡舍修建1、鸡舍的修建林下养鸡就是要充分利用果园、山林灌丛草地等环境,所以应因简陋,搭盖一定量的鸡舍。
鸡舍主要是提供鸡休息、避风之用,所以可以相对简单,一般可以在山上开避一块略为平整的地方,利用秸杆、木条、塑料绳编成墙,或用塑料布、塑料薄膜、油毡围上。
一般棚宽5m,棚中间高度1.8-2.0m,长度依据养鸡量而定,一般掌握在每平方米容鸡15只为最好。
所选场地应当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土壤土质、空气、水源无公害污染。
所选场地要有长远规划,粪便、污水、废弃物等应及时处理,不得污染和破坏周围生态环境。
2、场地条件:放养果园林地要选择交通便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向阳,树木龄2年以上为宜,土质以沙土为好。
鸡场必须要有安全可靠、充足的水源,不含病原体,无污染。
要有搭建棚舍地形条件,并对园地适当轮作草本类作物,供鸡食用。
选择经环保监测符合无公害要求的场地,如果园、林地等(最好有草)。
同时要求场地相对封闭、易于隔离、向阳、避凤、干燥。
3、鸡舍的修建:鸡场鸡舍,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能通风换气。
(2)便于清扫、消毒。
(3)育雏舍能保温隔热、遮风挡雨。
(4)鸡舍位置要求地势较高,不积水,空气、水源无污染。
4、围栏的修建养鸡山林围网选择尼龙网、塑料网,也可以用竹竿、树干作围栏,围栏饲养密度一般掌握在每亩1500-2000只(有条件的可采取轮牧方式,以利于草地休养生息),场地周边设围栏,栏高1.5m,间隔2m打一木桩,把塑料网固定在木桩上即可(也可用竺子编成竺篱笆)。
标准化蛋鸡场建设技术规范作者:王华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9期摘要:本文对3万标准化蛋鸡场和1万标准化蛋鸡场的周围环境和建设以及技术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关键词:3万标准化蛋鸡场 1万标准化蛋鸡场一、场址选择1.气候条件:详细了解本地区气象部门最近5-10年内平均气温、绝对最高气温和绝对最低气温、土层冻结深度、平均降雨量、最大风力、常年主要风向、各月份日照时数。
2.位置:场址要选择交通方便、道路平坦的区域,鸡场周围环境安静,远离居民点及噪音大的工厂,远离屠宰场和医院。
距主干道、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500米以上,距动物诊疗所200米以上,距次干道100米以上。
3.地形、地势:要求地势高且干燥,向阳背风,面南或东南方向,最好有一定坡度,以利光照、通风和排水。
若在山坡、丘陵一带建场,可建在向阳坡上,但坡度不宜过大。
鸡场不宜建在低洼潮湿之处,也不宜建在山顶和高坡上。
场区力求方正,以减少线路和管道,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
4.土壤:土壤以排水性好、导热性差的沙质壤土为宜,另外场区地下水位应偏低。
5.水源:场区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最好打深井取水,河水和池塘水未经处理不能供鸡直接饮用。
6.电源:电源必须稳定、可靠、充足,最好采用双路供电,否则需自备发电设备。
二、场区规划标准化蛋鸡场的场区一般可分为办公生活区、生产区、粪尸处理区等几个部分。
1.管理区内生产辅助设施有更衣室及消毒通道、兽医化验室、蛋库、配电室、修理间等;生产管理设施有办公室,财务室等;生活设施有食堂、宿舍、卫生间等。
2.生产区内设施有饲料房,育雏育成舍,产蛋舍等。
3.粪尸处理区包括粪便存放棚、尸体剖检室、尸埋井或焚烧炉等。
蛋鸡场建筑物较多,必须合理布局,才能经济有效地发挥各类建筑的作用。
标准化鸡场各类建筑布局总体原则:利于防疫、便于生产、减少投资等。
3.1场区入口处设置与门同宽,长4米、深0.3米以上的消毒池。
3.2管理区和生产区隔离,育雏、育成舍与成鸡舍单独成区,净道、污道分离。
现代化鸡舍建造方案现代化养鸡场设计图随着蛋鸡养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农户现代化意识的逐渐提高,规模效应和成本效应越来越成为制约养殖户发展的主要阻力,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小规模、高成本和低效益三大方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寻求多方经济资源,用融资、合资、独资等方式筹备大量资金,向标准化、规模化饲养模式转移,相继出现了饲养10万只、20万只、50万只等大规模的蛋鸡养殖生产企业。
一、适合的养殖农户群体(企业)适合于有5年以上蛋鸡养殖经验,有很强的经济基础,技术、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较强的养殖农户或企业,推荐饲养规模为10万只以上。
二、鸡场建设的基本规划1、场址选择:避开养殖密集区,水质较好。
2、饲养模式:“育雏育成”和“产蛋”两阶段笼养。
3、鸡舍建筑:推荐每栋鸡舍1.5-2万只饲养规模,采用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饲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自动化饮水、喂料、通风、清粪等。
三、规模化饲养鸡场建设(以10万只饲养规模为例)(1)鸡场总体布局1、总体原则:从便于防疫和组织生产考虑。
场区的分区布局为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辅助生产区、污粪处理区等区域。
2、排列原则: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为生活区、办公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污粪处理区。
如地势与风向不一致时,则以主导风向为主。
(2)鸡场内布局总体规划:要综合考虑鸡舍朝向、鸡舍间距、道路、排污、防火、防疫等方面的因素。
10万只规模化鸡场推荐设计:推荐采用6栋单列或双列鸡舍排列,单栋鸡舍为1.6万只密闭式鸡舍,采用四列四过道三层阶梯式笼养,安装风机、水帘,通风小窗,采用机械清粪、机械喂料和自动光照、自动饮水系统。
1、单栋鸡舍朝向:采用东西走向或南偏东(或西)15度左右,利于提高冬季舍温和避免夏季太阳辐射,利用主导风向,改善鸡舍通风条件为原则。
2、鸡舍间距:单列鸡舍和双列鸡舍两种类型。
鸡舍间距,育雏育成舍10-20米,蛋鸡舍10-15米。
3、鸡场道路:鸡场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种,净道作为场内运输饲料、鸡群和鸡蛋之用;污道用于运输粪便、死鸡和病鸡。
鸡舍工程方案一、工程前期准备1. 选择鸡舍建设场地:选址要考虑风水、通风条件、水源、道路交通等因素,同时要符合当地的规划要求。
鸡舍的位置要离居民区较远,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土地清理:对选址的土地进行清理,包括除草、翻地、平整等工作,确保建设的基础平整、坚实。
3. 取得相关批文:在开始建设之前,需要取得相关的建设批文,包括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
4. 确定建设预算:根据鸡舍的规模和设计要求,确定建设的预算,并做好资金筹措工作。
二、鸡舍设计1. 鸡舍规划:根据养殖的规模和方式,确定鸡舍的规划布局,包括鸡舍的大小、形状、结构等。
应考虑到通风、采光、排污、温度调节等要求。
2. 结构设计:鸡舍的结构设计要考虑到材料的选择、承重能力、抗风、抗震等要素,确保鸡舍的结构牢固、安全。
3. 设备选型:根据鸡舍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殖设备,包括饲料机、排污设备、通风设备、保温设备等,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效率。
4. 环境控制设计:设计鸡舍的环境控制系统,包括通风、采光、保暖、排泄物处理等,确保鸡舍内环境舒适和卫生。
5. 安全防护设计:考虑到鸡舍的安全防护,包括防火、防盗、防灾等设计要素。
三、鸡舍建设1. 基础施工:进行鸡舍的地基和地下基础施工,确保鸡舍的基础牢固和稳定。
2. 主体结构施工:进行鸡舍的主体结构施工,包括框架搭建、墙体砌筑、屋面铺设等。
3. 设备安装:对养殖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内部装修:对鸡舍内部进行装修,包括隔间设置、地面铺设、内墙刷漆等。
5. 环境控制系统安装:安装鸡舍的环境控制系统,包括通风设备、采光设备、保温设备等。
6. 安全防护设施安装:安装鸡舍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防火设备、监控设备、报警设备等。
四、鸡舍运营1. 鸡舍入驻:将养殖鸡群引入鸡舍,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适应期管理。
2. 养殖管理:对鸡舍进行养殖管理,包括饲料管理、卫生管理、疫病防控等,确保鸡群的健康成长。
砌鸡舍的方法砌鸡舍的方法砌鸡舍是养鸡场常见的工程之一,也是保障鸡群生产和生活需要的重要设施。
砌鸡舍不仅需要考虑到舒适度、安全性和卫生性,还需要考虑到经济性和实用性。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下砌鸡舍的方法。
一、确定设计方案在进行砌鸡舍之前,我们需要先确定一个合适的设计方案。
首先要考虑到养殖规模和地形地势等因素,确定好建筑面积、房间数量、门窗位置等参数。
其次,要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形式。
最后,在设计方案中还要考虑到通风、采光、保温等因素。
二、准备材料和工具在进行砌鸡舍之前,我们还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和工具。
常用的材料有水泥、沙子、石灰、钢筋等;常用的工具有水平仪、尺子、铁锤、镐子等。
在选择材料时,我们要注意质量和价格之间的平衡,在选择工具时则要注意质量和使用效果之间的平衡。
三、进行基础施工在进行砌鸡舍之前,我们还需要进行基础施工。
首先要清理好施工现场,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地面平整、挖掘基坑、浇筑混凝土等步骤。
在进行基础施工时,我们要注意混凝土的配比和浇筑厚度等因素,以确保基础牢固稳定。
四、进行墙体砌筑在完成基础施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墙体砌筑了。
首先要确定好墙体的高度和厚度等参数,然后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砖块或石材等材料。
在进行墙体砌筑时,我们要注意墙面水平和垂直度的控制,以及墙缝的填充和抹灰等细节处理。
五、安装门窗和屋顶在完成墙体砌筑后,我们还需要安装门窗和屋顶等设施。
首先要确定好门窗的位置和尺寸等参数,然后选择合适的门窗材料并进行安装。
在安装屋顶时,则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并考虑到排水和通风等因素。
六、进行内外装修在完成门窗和屋顶的安装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内外装修。
首先要进行内墙和地面的涂料或贴砖等处理,然后进行外墙的涂料或粉刷等处理。
在进行内外装修时,我们要注意材料的环保性和防火性等因素。
七、进行设备安装在完成内外装修后,我们还需要进行设备安装。
常用的设备有灯具、电器、饮水器、喂食器等。
林下养鸡场实施方案一、引言。
林下养鸡是一种环保、生态的养殖方式,通过在林地中饲养家禽,实现农林生态的良性循环。
本文旨在提出林下养鸡场的实施方案,以期为农户提供可行的操作指南,促进农林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二、场地选择。
1. 林地选择,选择生长密度适中、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林地作为养鸡场,确保鸡群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充足的采食资源。
2. 林地准备,清理林地内的杂草、杂树,保持场地整洁。
根据鸡舍和饲养区的布局设计,进行必要的地形整理和土壤改良。
三、鸡舍建设。
1. 鸡舍选址,根据林地地形和光照条件,选择适宜的位置建设鸡舍,确保通风良好、采光充足。
2. 鸡舍结构,采用轻钢结构或竹木搭建鸡舍,结构简单、牢固、易于清洁和消毒。
3. 鸡舍设施,配备合适的饮水设备、饲料器具和温度调控设备,确保鸡群的生活和生长环境良好。
四、饲养管理。
1. 饲料供应,选择优质的饲料,配合自然饲料,保证鸡群的营养需求。
2. 饮水管理,定期清洁和更换饮水设备,保证鸡群的饮水安全和卫生。
3. 疾病防控,定期对鸡群进行健康检查,加强疫病防控,及时处理疾病和传染病。
五、养殖效益。
1. 生态效益,林下养鸡可以提高林地的生态效益,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2. 经济效益,林下养鸡可以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农户的收入。
3. 社会效益,林下养鸡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六、总结。
林下养鸡场的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林地的环境特点和鸡群的生态需求,合理规划场地布局和饲养管理,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希望本文提出的实施方案能够为农户提供参考,促进林下养鸡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养殖土鸡的场地和方法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和品质,农村养殖土鸡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农村养殖土鸡的场地和方法,帮助农民提高养殖效率,提高土鸡的品质。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农村养殖土鸡的场地和方法》,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养殖土鸡的场地和方法》篇1一、场地选择农村养殖土鸡的场地选择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土鸡的生长和发育。
下面是场地选择的几个要点:1. 场地要宽敞:土鸡需要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有利于它们的生长发育和运动。
2. 场地要平坦:土鸡场地不能有太多的坡度和起伏,这样容易引起土鸡骨折。
3. 场地要干燥:土鸡场地不能太潮湿,否则容易引起土鸡生病。
4. 场地要避风:土鸡场地不能太暴露,否则容易引起土鸡感冒。
二、养殖方法1. 饲料选择:土鸡的饲料要选择新鲜、无污染的原料,例如玉米、小麦、大豆等。
不能使用含有激素的饲料。
2. 饮水选择:土鸡的饮水要选择干净、无污染的水源,不能使用被污染的水源。
3. 环境控制:土鸡场地要经常清洁和消毒,以保证土鸡的生长环境干净卫生。
4. 疾病预防:土鸡要定期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发生。
5. 饲养管理:土鸡要实行散养和圈养相结合的方式,既有利于它们的自由活动,又能保证它们的安全。
《农村养殖土鸡的场地和方法》篇2农村养殖土鸡的场地和方法:场地选择:养殖土鸡的场地应选择远离村庄、道路、工厂等噪声和污染源的地方,避免影响鸡的生长和产蛋。
同时,场地应地势平坦、干燥通风、光照充足、排水良好,有利于鸡场的清洁和卫生。
鸡舍建设:鸡舍可以采用简易鸡舍或者标准化鸡舍。
简易鸡舍可以使用砖混结构或者钢结构,其特点是建造成本低、施工简单、易于清洗和消毒。
标准化鸡舍则需要考虑通风、采光、保温、排水等因素,可以采用钢架结构、彩钢板或者砖混结构等。
饲养管理:1. 饲料选择:土鸡的饲料可以采用自配饲料或者购买成品饲料。
自配饲料需要根据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营养需求进行配比,注意控制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成分的比例。
鸡场鸡棚简单搭建方法引言养鸡是农民常见的养殖方式之一,而搭建鸡棚则是养鸡的基础工作。
合理搭建鸡棚可以提高鸡的生活舒适度和养殖效益。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种简单的鸡场鸡棚搭建方法,帮助您轻松实现高效养鸡。
材料准备在开始建造鸡棚之前,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和设备。
这里列举了一份基本的准备清单:1. 钢筋:用于鸡场的框架结构和支撑。
2. 方管:用于鸡棚墙体和屋顶的框架搭建。
3. 彩钢板:用于覆盖鸡棚墙体和屋顶,起到保温和防雨的作用。
4. 木材:用于鸡窝、饲料架等设施的搭建。
5. 电线管、电线等:用于电路的敷设。
6. 饲料箱、饮水器等:用于鸡舍内的饲养设备。
7. 手工具:如锤子、螺丝刀、电钻等。
步骤1. 规划和准备工作在搭建鸡棚之前,需要确定鸡棚的规模和布局。
根据养殖鸡的数量和品种,确定鸡棚的大小和结构。
同时要考虑到通风、采光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搭建。
清理和平整场地,确保鸡棚建造的基础条件。
2. 搭建鸡棚框架使用钢筋和方管进行鸡棚的框架搭建。
首先确定好框架的尺寸和高度,然后根据计划进行测量、切割和焊接。
将框架的各个部分拼接在一起,确保稳固和牢固。
3. 安装鸡棚墙体和屋顶使用方管固定彩钢板,将其作为鸡棚的墙体和屋顶。
先安装鸡棚的墙体,用方管做墙体框架,然后用螺丝固定彩钢板在方管上,确保牢固和密封。
接下来安装鸡棚的屋顶,同样使用方管固定彩钢板。
4. 搭建鸡窝和饲养设施在鸡棚内设置鸡窝和饲养设施,以提供鸡的生活和日常所需。
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大小的鸡窝,同时安装饲料箱、饮水器等设备。
使用木材进行鸡窝和饲养设施的搭建,确保牢固和舒适。
5. 完善电路和设施根据鸡棚的需要,布置合理的电路,以便提供照明、加热等功能。
设置开关和插座,确保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还可以设置消防设备和防盗设备,确保鸡棚的安全。
6. 保养和维护鸡棚建造完成后,需要定期保养和维护。
检查鸡棚的结构和设施是否牢固,修补损坏的部分。
保持鸡棚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消毒杀虫,确保鸡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一、鸡舍间距设计鸡舍间距是指各鸡舍之间的距离,鸡舍间距要考虑到防疫、防火、日照和排污的要求。
鸡舍间距与鸡舍高度和长度有一定的关系。
可取5~8倍的高度作为鸡舍间距,鸡舍的长度增加,鸡舍间距可适当增加。
鸡舍间距一般为20~50m。
二、鸡舍类型的选择鸡舍类型指鸡舍的建筑形式和密封性,鸡舍类型有开放式和密闭式两种。
1.开放式鸡舍所谓开放式鸡舍是指舍内与外部直接相通,可直接利用光、热、风等自然能源的鸡舍。
此种建筑投资低,但易受外界不良气候的影响,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工进行温度、湿度的调节,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全开式鸡舍此种鸡舍四周无墙壁,由柱子或砖条支撑房顶,用网、篱笆或塑料编织物等与外部隔开。
这种鸡舍通风效果好,但防寒、防暑、防雨、防风效果差,用于种鸡、育成鸡和成鸡的饲养,适用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及我国北方夏季使用,但低温季节需做好保温防寒工作。
这种鸡舍适用于广大农村地区,我国大部分养鸡场尤其是农村养鸡户均采用此种鸡舍。
(2)半开放式鸡舍指前墙和后墙上部敞开的鸡舍。
敞开的面积取决于气候条件及鸡舍类型,一般敞开50%~60%的面积。
敞开部分可安装卷帘、塑料布、草卷等,高温季节拉起通风,低温季节封闭保温。
这种鸡舍用于种鸡、育成鸡和成鸡的饲养,适用于气候条件变化不太大的地区。
(3)有窗鸡舍指四周用围墙封闭,前后墙设有较大的窗口用来采光和通风的鸡舍。
此种鸡舍可借助一定的设备人工调节舍温和污气。
这种鸡舍用于各阶段鸡的饲养,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是目前采用最多的鸡舍类型。
2.密闭式鸡舍指无窗、与外界隔离的鸡舍。
密闭式鸡舍要求屋顶与四壁隔温良好,可通过设备的控制与调节减少自然不利因素对鸡群的影响,使舍内小气候适宜于鸡体生理特点的需要。
密闭式鸡舍的建筑和设备投资高,对电的依赖性大,饲养管理技术要求高,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资金能力慎重地选用。
此种鸡舍一般适宜于大型机械化鸡场和育成公司。
三、鸡舍结构设计与布局1.鸡舍结构的设计(1)鸡舍的坐向鸡舍的坐向应根据日照和通风的方向来确定。
二级种禽场创建项目
创建一个二级种禽场项目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制定商业计划
创建一个详细的商业计划,包括市场分析、财务计划和运营计划等内容。
这将帮助您确切了解市场需求、确定可行性,并规划好经营策略。
第二步:选址
选择一个适合建设二级种禽场的地点。
考虑到气候条件、土地质量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确保选址符合二级种禽场的生产要求。
第三步:建设禽舍
根据二级种禽场的规模和禽类的品种,设计并建设合适的禽舍。
禽舍应该提供足够的居住空间,以及合适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第四步:购买种禽
选择将要饲养的禽类品种,并从可靠的供应商处购买健康的种禽。
确保种禽的品质和选型符合二级种禽场的需求。
第五步:养殖管理
实施科学的养殖管理措施,确保禽类的良好生长和健康。
这包括提供合适的饲料、水源和饮水设备,以及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
第六步:繁殖和孵化
根据需要进行繁殖和孵化工作,以保证种禽数量的充足和更新。
这可能涉及到分笼繁殖、人工授精、孵化机器等技术和设备。
第七步:销售和营销
确定禽类的销售渠道,并进行市场营销活动。
这可以包括销售给养殖户、供应商或直接向消费者销售。
第八步:合规与管理
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并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包括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等方面。
第九步:维护和改进
定期检查和维护禽舍和设备,保持生产环境的优良状态。
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不断改进养殖技术和经营模式。
以上是创建一个二级种禽场项目的基本步骤,具体实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建造一个鸡场.txt我这辈子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是背影。
肉的理想,白菜的命。
肉的理想,白菜的命。
白马啊你死去哪了!是不是你把王子弄丢了不敢来见我了。
养鸡场的建设建造一个鸡场,首先要考虑选址问题,而选址,又必须根据鸡场的饲养规模和饲养性质(饲养商品肉鸡、商品蛋鸡还是种鸡等)而定,场地选择是否得当,关系到卫生防疫、鸡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关系到养鸡的成败和效益。
场地选择要考虑综合性因素,如面积、地势、土壤、朝向、交通、水源、电源、防疫条件、自然灾害及经济环境等,一般场地选择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有利于防疫。
养鸡场地不宜选择在人烟稠密的居民住宅区或工厂集中地,不宜选择在交通来往频繁的地方,不宜选择在畜禽贸易场所附近;宜选择在较偏远而车辆又能达到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不易受疫病传染,有利于防疫。
(2)场地宜在高朗、干爽、排水良好的地方。
如在平原地带,要选地势高燥、稍向南或东南倾斜的地方;如在山地丘陵地区,则宜选择南坡,倾斜度在20度角以下。
这样的地方便于排水和接纳阳光,冬暖夏凉。
场地内最好有鱼塘,以利排污,并进行废物利用,综合经营。
(3)场地内要有遮荫。
场地内宜有翠竹、绿树遮荫及草地,以利于鸡只活动。
(4)场地要有水源和电源。
鸡场需要用水和用电,故必须要有水源和电源。
水源最好为自来水,如无自来水,则要选在地下水资源丰富、适合于打井的地方,而且水质要符合卫生要求。
(5)场地范围内要圈得住。
场地内要独立自成封闭体系(用竹子或用砖砌围墙围住),以防止外人随便进入,防止外界畜禽、野兽随便进入。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29 12:42 规模养鸡场建设2007-12-11 22:25一、产地环境(一) 场址选择1、蛋鸡场应建在地势高燥,通风良好,排水便利,隔离条件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
2、周围1000米内无化工厂、皮革厂、采矿场、屠宰加工厂等污染源。
距干线公路、居民点、公共场所及养殖场500米以上。
(二) 水质水源充足,水质符合NY5027-2001的规定。
(三) 空气场区和舍内空气质量符合GB/T18407.3-2001的规定。
二、建筑要求(一) 规划布局1、场区周围设有围墙或绿化隔离带。
2、管理区、生产区和无害化处理区应分开。
管理区设在上风向,无害化处理区设在下风向。
3、净道、污道分开,互不交叉。
4、鸡舍间距不低于鸡舍高度的两倍。
(二) 设施设备1、鸡场入口设有消毒池,消毒池长度为进场大型车车轮周长的一周半,宽与门相适应,消毒液的深度能保证入场车辆所有车轮外沿充分浸在消毒液中。
生产区入口设有更衣室、消毒室,鸡舍入口设有脚踏消毒池垫。
2、具有与鸡场相配套的消毒设施、无害化处理设施和通风降温设备。
3、禽舍地面和墙壁表面光滑,便于清洗消毒。
三、饲养管理(一) 雏鸡来源应来自非疫区、取得种鸡生产许可证的种鸡场,并经县级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疫合格的健康雏鸡。
(二) 饲料1、使用符合无公害标准的全价饲料,建议参考使用饲养品种饲养手册提供的营养标准。
2、使用的维生素添加剂、矿物质添加剂应符合NY5042的要求。
3、外购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产品来自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审查登记证的单位,饲料添加剂和预混合饲料产品有批准文号,每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有合格的检测报告。
4、自配饲料和外购饲料都必须符合GB13078中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
5、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符合《药物饲料添加剂作用规范》的规定。
6、产蛋期及开产前5周饲料中不应使用药物添加剂中草药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7、不使用制药工业副产品、违禁药物及药物饲料添加剂等作蛋鸡饲料的原料;不应使用霉变、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不额外添加增色剂。
(三) 兽药1、兽药来自有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具有产品批准文号。
2、治疗或预防用兽药严格按照规定的作用与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使用,严格执行休药期。
3、禁止使用违禁兽药。
(四) 技术规程1、按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结合本场实际,制定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并按照规程严格实施。
2、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方可上岗。
3、雏鸡、育成鸡、产蛋鸡要分舍饲养,实行“全进全出制”,一栋鸡舍饲养的鸡只应来源于同一种鸡场的同一孵化批次,鸡场不能饲养其他禽类和家畜。
转群时要彻底清扫消毒。
4、饮水管理:采用自由饮水,确保饮水器不漏水,防止饲料霉变。
定期消毒饮水设备。
5、鸡蛋收集:将畸形蛋拣出单独存放,合格鸡蛋经消毒后及时存入蛋库。
6、消毒(1) 消毒池内消毒液要及时更换,并保持一定深度和浓度。
车辆进入须经消毒池,并对车身进行喷雾消毒。
(2)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更衣并消毒,非生产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维修人员必须消毒后才能进入。
(3) 定期在鸡舍内进行带鸡消毒,带鸡消毒时禁止使用酚类消毒剂,产蛋期禁止使用醛类消毒剂。
(4) 鸡舍周围、场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要定期消毒。
(5) 鸡蛋包装用具和运输车辆要经过彻底消毒。
7、控制鸟类和鼠类进入鸡舍。
(五) 规章制度具有较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疫情报告制度。
四、防疫灭病(一) 疫苗1、必须来自当地畜牧部门指定的供应点,必须具有批准文号。
2、制定切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
3、疫苗在保质期内必须严格按保存方法进行贮存,并做好记录。
(二) 疫情监测1、蛋鸡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场实际,制定疫情监测方案。
2、对新城疫、禽流感等传染病进行疫情监测;对鸡白痢进行检测与净化。
3、发现疫情应立即采取隔离封锁等综合防治措施,重大疫情应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疫情。
(三) 出场检疫鸡销售出场时,应提前向当地动检部门报检,经检疫合格并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取得动检部门核发的《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方可进行出售运输。
五、无害化处理(一) 病死鸡须经焚烧炉焚烧或深埋处理。
(二) 鸡场不得出售病鸡、死鸡。
(三) 粪便等废弃物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档案记录(一) 每批鸡要有完整的记录资料。
记录内容应包括引种、饲料、用药、免疫、发病和治疗情况、饲养日记,资料保存期2年。
(二) 建立并保存免疫程序记录,包括疫苗种类、使用方法、剂量、批号、生产单位。
(三) 建立并保存患病动物的预防和治疗记录,包括发病时间及症状、预防或治疗用药的经过、药物种类、使用方法及剂量、治疗时间、疗程、所用药物的商品名称及主要成分、生产单位及批号、治疗效果等。
(四) 建立并保存消毒记录,包括消毒区域、消毒剂名称、浓度等。
七、产品销售有鸡蛋购销合同和固定的销售渠道。
八、规模蛋鸡存栏量不低于2万只。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29 12:44 建设鸡场的经济因素与主要条件首先应该有投资风险意识,也就是说要考虑经济因素。
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往往高于其价值,其中的差价就是利润;反之当商品供大于求时商品的价格经常会低于其价值,也就是说要赔钱。
我国的养鸡业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蛋鸡已明显供大于求,肉鸡基本供求平衡,因此现在投资建鸡场回报率很低,如果有闲置资金可以考虑低价租用或购买其它鸡场。
当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发展养鸡还有一些空间。
选择场址的原则是方便生产经营、交通便利且防疫条件好、建设鸡场的投资最低。
根据上述原则,在选择场址时主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水电供应现代工厂化养鸡需要有充足的水电供应,机械化程度越高的鸡场对电力的依赖性越强。
由于养鸡场距离城市的距离一般较远,很少能够利用自来水公司的供水,因此需要自辟深井以保证供水,自备深井的水质要符合饮用水标准。
许多农村养鸡专业户也自备水井,由于各方面的限制,井的深度一般不深,而且位置离鸡舍较近,容易受到污染。
虽然我国电网的覆盖面积已经很大,但是许多地区的电力供应仍然十分紧张,鸡场的附近要有变电站和高压输电线,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建场投资,而且电力供应有保障。
机械化鸡场或孵化厂应当双路供电或自备发电机,以便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或停电检修时能够保障正常供电。
环境条件现代养鸡的一个特点是工厂化高密度,高密度容易引发传染病。
鸡本身的生物特点要求其饲养环境必须保证它能健康生长,而又不能影响周围的环境。
因此在选择场址时必须注意周围的环境条件,一般应考虑距居民点3~4公里以上,距其它家禽场10公里以上,附近无大型污染的化工厂、重工业厂矿或排放有毒气体的染化厂,尤其上风向更不能有这些工厂。
采用果树林中间建鸡场或在鸡场周围栽种林带,可有效改善鸡场环境。
交通运输鸡场的产品需要运输出去,鸡场需要的饲料等需要不断运进来。
鸡场的位置如果太偏僻,交通不便不仅不利于本场自己的运输,还会影响客户的来往。
鸡场本身怕污染,距离交通干线不能太近,一般2公里以上,然后由干线修建通向鸡场的专用公路。
公路的质量要求陆基坚固、路面平坦,便于产品运输。
地质土壤在选择场址时要详细了解该地区的地质土壤状况,要求场地土壤以往未被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原体污染过,透气性和渗水性良好,能保证场地干燥。
一般鸡场应建在土质为砂质土或壤土的地带,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5m~2.0m为最好。
地面应平坦或稍有坡度,以利于地面水的排泄。
丘陵地区建场,鸡场应建在阳面,鸡舍能得到充足的阳光,夏天通风良好,冬天又能挡风,利于鸡的生长。
水文气象建场地区的水文气象资料必须详细调查了解,作为鸡场建设与设计的参考。
这些水文气象资料包括气温变化情况、夏季最高温度及持续天数、冬季最低温度及持续天数、降雨量、主导风向及刮风的频率等。
鸡舍的结构鸡舍实际上就是生产车间。
可以分为开放式鸡舍和环境控制鸡舍,环境控制鸡舍通常又称为“封闭鸡舍”。
农村多数鸡舍是开放式鸡舍,它们是依靠空气自由通过鸡舍进行通风,光照是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充光照。
实现这种饲养方式的鸡舍有两种,一是有窗鸡舍,大部分农村个体户的鸡场均为有窗鸡舍,根据天气变化开闭窗户;二是卷帘简易鸡舍,用卷帘布做维护墙,靠卷起和放下卷帘布调节鸡舍内的温度,雏鸡舍不能用这种鸡舍,寒冷地区也不适用。
鸡舍的高度一般要求落空2.4m以上,炎热地区要求更高一些。
鸡舍的长度根据设备的需要、饲养量、操作的方便性和占地限制而定。
屋顶一般采用绝热层,并有较大的屋檐,以保持鸡舍内免遭雨淋和起遮光作用。
鸡舍的两侧面要有较大面积的通风带,通风带的高度取决于气候条件和所养鸡的类型。
开放式鸡舍的优点是造价低,节省能源。
缺点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光照的影响最大,不能很好地控制鸡的性成熟。
环境控制鸡舍的内部条件尽量维持在接近鸡的最适需要的水平,这就必须使用无窗的全封闭鸡舍。
封闭鸡舍的通风完全靠风机进行。
鸡舍内的采光是根据不同日龄的鸡对光照的需要,靠电灯光随时调整其光照强度和照明持续时间来完成的,自然光进不到鸡舍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