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软件基础考试大纲
- 格式:docx
- 大小:14.76 KB
- 文档页数:10
软件工程师考试大纲第一篇:软件工程师考试大纲是指为了指导软件工程师在考试中的学习和备考,考试大纲明确了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通过参考考试大纲,软件工程师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的范围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准备,提高考试的通过率。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软件工程师考试大纲的相关内容。
软件工程师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软件工程基础知识、需求分析与设计、软件构建、软件测试与维护、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实践等。
首先,软件工程基础知识是软件工程师考试的基础,它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编程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等。
这些基础知识是软件工程师必备的技能,能够帮助他们理解软件工程的概念和原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其次,需求分析与设计是软件工程师考试大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需求分析与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它涉及到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和理解,以及将需求转化为可执行的设计方案。
软件工程师需要掌握需求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能够高效地完成软件需求的分析和设计工作。
软件构建是考试大纲中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软件构建是将需求分析和设计的结果转化为实际的可执行代码的过程,它包括编码、调试、单元测试等。
在软件构建过程中,软件工程师需要熟练掌握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能够编写出高质量的代码。
另外,软件测试与维护也是考试大纲中需要关注的内容之一。
软件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软件维护是在软件交付后对其进行修复和改进的过程。
软件工程师需要了解测试方法和技术,以及维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此外,软件工程管理也是考试大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软件工程管理涉及到项目管理、进度控制、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软件工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够高效地组织和管理软件开发项目。
最后,考试大纲中还强调了软件工程实践的重要性。
软件工程实践是将软件工程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的过程,它包括软件工程的方法和过程。
东南大学计算机技术岗位考试真题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 10题)1. 计算机中最小的存储单位是什么?()A. 字节。
B. 位。
C. 字。
D. 双字。
答案:B。
解析:在计算机中,位(bit)是最小的存储单位,它表示一个二进制数位的值为0或1。
字节(Byte)是由8个位组成的存储单元,字和双字是根据计算机体系结构定义的更大的存储单位概念。
2. 以下哪种编程语言属于面向对象编程语言?()A. C.B. Fortran.C. Java.D. Pascal.答案:C。
解析:Java是一种典型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它具有类、对象、继承、封装、多态等面向对象的特性。
C语言是过程式编程语言,Fortran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是一种面向过程的语言,Pascal也是一种早期的过程式编程语言。
3.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A.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 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
C. 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
D. 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
答案:A。
解析: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二者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这五大基本部分组成。
选项B中主机包含了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等部分,但这种表述不够全面准确;选项C和D只是列举了部分硬件组件,没有涵盖硬件系统的完整组成结构。
4. 在计算机网络中,IP地址的作用是什么?()A. 标识网络中的主机。
B. 提供网络连接的物理地址。
C. 用于加密网络通信。
D. 确定网络传输的速度。
答案:A。
解析:IP地址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主机(或网络接口),以便在网络中进行数据的路由和传输。
物理地址是MAC地址,与IP地址不同;IP地址本身不用于加密网络通信;网络传输速度由网络设备的性能、网络带宽等多种因素决定,与IP地址无关。
5.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进程管理。
B. 存储管理。
软件综合考试大纲引言软件综合考试是为了评估学生在软件相关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综合能力而设计的考试。
本大纲旨在提供对软件综合考试的综合概述,包括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等方面的介绍,以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一、考试目标软件综合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在软件开发与应用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理解软件开发的基本概念与流程;2. 掌握软件开发常用工具和技术;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软件开发与应用中的实际问题;4. 具备软件开发与应用中的综合分析与决策能力。
二、考试内容软件综合考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软件开发基础知识:包括软件工程、软件生命周期、需求分析与规格说明、软件架构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2. 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包括常用的编程语言(如Java、C++等)和开发工具(如IDE、版本控制工具等)的使用和应用;3.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包括软件测试方法和工具,以及质量保证的相关内容;4. 软件项目管理与团队合作:包括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在团队合作中的角色与能力等方面的要求;5. 软件开发的实践案例:以实际的软件开发项目为例进行综合应用与分析,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
三、考试要求1. 理论知识掌握:学生应该熟悉并掌握软件开发与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包括软件开发的基础知识、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的使用、测试与质量保证等内容;2. 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独立或协作完成实际的软件开发项目,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综合分析与决策能力:学生应该能够对软件开发与应用中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决策,并能够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4.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合作完成软件开发项目,并能够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协调。
结语软件综合考试是对学生在软件开发与应用方面综合能力的评估,通过此考试,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软件开发与应用能力,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计算机软考考试大纲信息系统软考
计算机软考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包括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部分、基本特点、信息系统发展的历程等。
2. 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包括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系统测试与维护、信息系统运行与管理等。
3.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项目管理的流程、项目管理的工具与技术等。
4. 信息资源管理:包括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与技术、信息资源管理的评估与改进等。
5.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包括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策略与措施、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等。
6. 信息系统审核与评价:包括信息系统审核的基本概念、信息系统审核的方法与技术、信息系统评价的基本概念等。
7. 信息系统应用: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信息系统应用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8. 信息系统发展趋势与创新:包括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信息
系统的创新与应用等相关内容。
以上是计算机软考考试大纲的基本内容,具体考试大纲可能会根据不同年份和版本的更新而有所变化。
建议参加考试的人员购买最新版本的考试教材进行备考。
软件工程考试大纲一、引言软件工程考试大纲是为了规范和统一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考试要求,准确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本考试大纲旨在明确软件工程考试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为教师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学生备考提供指导,以期达到科学、公正、有效的考试评价目的。
二、考试目标软件工程考试的目标是评估学生在软件工程领域的知识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应用的能力。
具体考试目标如下:1. 熟练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具备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的能力。
3. 能够分析和解决软件工程领域的实际问题。
4.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 具备自我学习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软件工程考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1.1 软件工程概述1.2 软件生命周期1.3 软件过程模型1.4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1.5 软件项目管理1.6 质量管理体系与认证2. 软件需求与规格2.1 需求获取与分析2.2 需求规格化2.3 需求验证与确认3. 软件设计3.1 软件设计原理3.2 结构化设计与面向对象设计 3.3 软件架构设计3.4 接口设计4. 软件编码与测试4.1 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4.2 编程规范与编码风格4.3 软件测试方法与技术4.4 软件测试策略与计划4.5 软件测试工具与自动化测试5. 软件维护与演化5.1 软件维护概述5.2 软件维护过程与策略5.3 软件版本管理与配置管理5.4 软件重构四、考试要求软件工程考试的要求是考察学生对软件工程理论和实践的掌握程度以及对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应用。
具体考试要求如下:1. 考试形式1.1 笔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
1.2 实践操作:包括编程题、软件设计题和软件测试题等。
2. 考试内容与比重2.1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占总分的25%。
2.2 软件需求与规格:占总分的20%。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软件基础考试大纲考试科目: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程序设计基础50%数据结构50%程序设计基础一、C++语言基础考试内容基本数据类型、enum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考试要求1.理解计算机信息的存储于表示,掌握C++的基本数据类型的用法.2.掌握运算符与表达式的基本用法.3.理解逗号表达式与条件表达式的作用.4.掌握enum枚举类型的定义、枚举变量声明及使用.5.掌握和运用三种(if、if…else、switch)选择语句.6.掌握和运用三种(while、for、do…while)循环语句.7.掌握和运用其他(break、continue)控制语句.二、C++程序的结构(一):函数考试内容函数定义、函数声明、函数调用、函数的参数传递、递归调用、函数重载、函数模板考试要求1. 掌握函数定义的语法形式,熟练运用自定义函数来实现多函数程序设计.2.理解函数声明的作用,掌握函数声明的用法.3.理解函数调用的过程.4.明确参数传递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函数调用中参数传递的三种参数传递调用:传值调用、引用调用、传地址调用.5.掌握和运用递归函数的概念、算法和实现方法.6.理解函数重载的概念,掌握函数重载的实现方法.7.理解函数模板的概念,掌握函数模板的实现方法.三、C++程序的结构(二):类考试内容抽象数据类型、类的定义、对象创建、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公共接口函数、工具函数类的组合、类模板考试要求1.理解面向对象的思想,理解面向对象方法中的抽象概念.2.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封装”概念和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3.掌握C++语言中类的定义方法.4.掌握创建对象的方法,掌握通过对象访问类的公共接口成员的方法.5.理解“.”操作符和“->”操作符,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6.理解构造函数的作用,掌握构造函数的声明、定义的方法.7.理解拷贝构造函数的作用,掌握拷贝构造函数的声明、定义的方法.8.理解析构函数的作用,掌握析构函数的声明、定义的方法.9.理解类的公共接口函数成员的功能,掌握它们的声明与定义的方法.10.理解类的工具函数成员的作用,掌握它们的声明与定义的方法.11.掌握类的对象成员的声明、定义和使用的方法.12. 了解类模板实例化的概念,掌握类模板的定义与使用的方法.四、C++语言的存储与访问属性考试内容作用域、可见性、静态与动态的生存期、静态数据、常量数据、共享数据、类的静态函数成员与静态数据成员、类的常量函数成员与常量数据成员、this指针、友元函数与友元类考试要求1.理解标识符在程序中的作用域、可见性的基本概念.2.理解标识符在内存中的生存期、存储区域的基本概念.3.在函数中,掌握static关键字的用法.4. 在函数中,掌握const关键字的用法.5. 在类中,掌握static关键字的用法.6. 在类中,掌握const关键字的用法.7. 在类中,掌握this指针的用法.8. 在函数中,掌握friend关键字的用法.9. 在类中,掌握friend关键字的用法.五、数组、指针与字符串考试内容数组、引用、指针、字符串、动态内存分配、深拷贝与浅拷贝考试要求1.理解一维/二维数组的概念.2.掌握一维/二维数组变量的声明、初始化以及数组之间的赋值方法.3.掌握下标运算符[]和sizeof运算符的使用方法.4.掌握一维/二维数组作为函数的参数传递的用法.5.掌握一维/二维数组作为类的数据成员的使用方法.6.掌握一维/二维对象数组的使用方法.7.理解引用的概念.8.掌握引用作为函数的参数传递的用法.9.理解指针的概念,掌握指针运算符的使用方法.10.掌握指针作为函数的参数传递的用法.11.理解数组与指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指针数组的用法,掌握对象数组指针的用法.12.理解动态内存分配的概念,掌握new和delete运算符的使用方法,掌握一维/二维动态数组、动态数组类、动态对象的创建方法.13.理解深拷贝、浅拷贝的概念.14.理解拷贝构造函数、动态内存分配与深拷贝、浅拷贝之间的关系.15.掌握C-style的字符串的用法(<cstring>).16. 掌握vector类模板的用法.17. 掌握string类的用法.六、类的继承与派生考试内容继承关系、派生类、派生类的构造与析构函数、多级继承关系中成员访问、虚继承考试要求1.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继承与派生的概念.2.掌握C++语言中派生类的语法格式,掌握派生类的定义方法.3.理解继承关系中成员访问的方式.5.掌握单/多继承关系中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的定义方法及调用顺序.6.了解多级多继承中成员的访问方式.七、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多态性考试内容多态性、运算符重载、虚函数、纯虚函数、抽象类考试要求1.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性的概念.2.理解动态绑定与静态绑定的概念,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它们各自实现的原理.3.掌握运算重载的基本方法.4.理解虚函数的概念,掌握虚函数的用法.5.理解函数同名覆盖的概念,比较它与函数重载的不同之处.6.理解抽象类的概念,理解纯虚函数的概念,掌握纯虚函数的用法.7.理解多态性与虚函数和纯虚函数之间的关系.八、流类库与输入输出考试内容C++I/O流、标准输入与输出、顺序文件的输入与输出考试要求1.了解C++I/O流类的类图及类之间的关系.2.掌握<istream>中的基本操作,如:cin、cin.get、cin.getline、cin.put.3.掌握<ostream>中的基本操作,包括流的格式化控制与流操作符.4.掌握<fstream>中,顺序文件的创建、写出和读取.数据结构【考查目标】1. 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软件技术基础》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是非计算机本科专业学习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的综合性基础课程。
课程覆盖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等方向的计算机软件知识,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学生学习其它计算机相关课程,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工作和科研,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对软件技术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基础知识、发展趋势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基本数据结构,达到能熟练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程度;掌握操作系统基本原理和类型,了解系统各种管理功能;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设计开发的过程和相关技术;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数据结构的定义,三个层次及基本的数据结构类型。
掌握线性结构、树结构和图结构的基本概念,能编写线性结构、树结构相关的的算法。
2、掌握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分类和发展。
理解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的基本原理,了解作业管理、文件管理的基本原理。
3、了解软件工程的定义和软件危机的概念;了解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与维护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4、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模型的基本类型(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使用类C风格的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算法,因此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C语言基础。
在操作系统部分则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工作原理有基本认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本课程的考核重点是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两章。
软件工程和数据库两章作为自学内容,暂不列在考核目标中。
第一章数据结构第一节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一)课程内容1、数据结构的定义2、数据结构的三个层次3、四类数据存储结构(二)考核目的与要求数据结构是软件技术基础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定义、作用,对于数据结构及相关术语要达到识记层次,对于数据结构的三个层次及三个层次间的要达到领会层次(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数据结构的定义,识记2、术语:数据、数据元素、数据项,识记3、数据结构三个层次: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算法,识记4、数据结构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领会5、类C语言风格的算法描述方法,简单应用6、存储结构的四种类型,识记(四)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数据结构?2、数据结构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数据结构中,各个层次的地位和作用怎样?3、用数据结构方法描述整数这个对象第二节线性结构(一)课程内容1、线性表2、队列与栈3、数组4、串(二)考核目的与要求线性表是最常用也是最简单的数据结构,要求学生掌握线性结构的特点,熟练掌握用数组方式和链接方式实现各种线性表的算法,包括创建、插入、删除、查找、遍历等算法。
《软件工程》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考试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命题原则:(1)在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范围内命题。
(2)试题的考察要求覆盖面广、区分度高。
(3)试题兼顾各个能力层次,难易程度和题量适当,按难易程度分为四个层次:容易占40%,较易占40%,较难占10%,难占10%。
试题题型:《软件工程》试题总分为100分,选择题占20分,简答题占20分,论述题占 20分、设计题占40分。
选择题:给出有关软件工程概念、原理、方法的不完整叙述,要求考生从题后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合适的一种答案,补充完整。
简答题:可包括重要概念的解释、数据流图的绘制。
论述题:可包括重要概念的解释、数据流图的绘制。
设计题:可包括绘流程图、写算法设计思想、定义相应数据结构、用高级语言书写程序。
二、考试范围重点考察学生对软件工程有关概念的理解以及软件工程有关的原理方法。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具体考核要求分为掌握、理解和了解三个层次:掌握: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深入理解和熟练应用的内容,是重点考试内容。
理解: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了解:对要求了解的内容,在考试中占较小比例,不超过5%。
1、绪论[考核的知识点和要求]掌握:学习软件工程的意义,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和传统软件工程的比较;各种软件开发模型的内容,不同开发模型的特点比较;理解:软件的定义、软件的分类,软件危机、软件工程学的范畴;软件过程中瀑布模型、快速原型模型、螺旋模型的特点。
3、软件需求分析[考核的知识点和要求]理解:可行性研究任务(目的)及涉及的内容,需求分析的任务,需求分析的方法及主要方法(面向数据流分析)的具体步骤,需求分析的任务、步骤。
掌握:数据流图(掌握顶层数据流图的绘制),细化DFD的原则,数据词典的定义及表述符号,其他分析工具。
4、软件设计概述[考核的知识点和要求]掌握:软件设计的任务、基本概念,模块化设计,设计文档,模块与构件,抽象与细化,信息隐藏;高内聚低耦合。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软件基础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程序设计基础50%
数据结构50%
程序设计基础
一、C++语言基础
考试内容
基本数据类型、enum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
考试要求
1.理解计算机信息的存储于表示,掌握C++的基本数据类型的用法.
2.掌握运算符与表达式的基本用法.
3.理解逗号表达式与条件表达式的作用.
4.掌握enum枚举类型的定义、枚举变量声明及使用.
5.掌握和运用三种(if、if…else、switch)选择语句.
6.掌握和运用三种(while、for、do…while)循环语句.
7.掌握和运用其他(break、continue)控制语句.
二、C++程序的结构(一):函数
考试内容
函数定义、函数声明、函数调用、函数的参数传递、递归调用、函数重载、函数模板
考试要求
1.掌握函数定义的语法形式,熟练运用自定义函数来实现多函数程序设计.
2.理解函数声明的作用,掌握函数声明的用法.
3.理解函数调用的过程.
4.明确参数传递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函数调用中参数传递的三种参数传递调用:传值调用、引用调用、传地址调用.
5.掌握和运用递归函数的概念、算法和实现方法.
6.理解函数重载的概念,掌握函数重载的实现方法.
7.理解函数模板的概念,掌握函数模板的实现方法.
三、C++程序的结构(二):类
考试内容
抽象数据类型、类的定义、对象创建、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公共接口函数、工具函数
类的组合、类模板
考试要求
1.理解面向对象的思想,理解面向对象方法中的抽象概念.2.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封装”概念和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
3.掌握C++语言中类的定义方法.
4.掌握创建对象的方法,掌握通过对象访问类的公共接口成员的方法.
5.理解“.”操作符和“->”操作符,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6.理解构造函数的作用,掌握构造函数的声明、定义的方法.7.理解拷贝构造函数的作用,掌握拷贝构造函数的声明、定义的方法.
8.理解析构函数的作用,掌握析构函数的声明、定义的方法.9.理解类的公共接口函数成员的功能,掌握它们的声明与定义的方法.
10.理解类的工具函数成员的作用,掌握它们的声明与定义的方法.
11.掌握类的对象成员的声明、定义和使用的方法.
12.了解类模板实例化的概念,掌握类模板的定义与使用的方法.
四、C++语言的存储与访问属性
考试内容
作用域、可见性、静态与动态的生存期、静态数据、常量数
据、共享数据、
类的静态函数成员与静态数据成员、类的常量函数成员与常量数据成员、this指针、
友元函数与友元类
考试要求
1.理解标识符在程序中的作用域、可见性的基本概念.
2.理解标识符在内存中的生存期、存储区域的基本概念.
3.在函数中,掌握static关键字的用法.
4.在函数中,掌握const关键字的用法.
5.在类中,掌握static关键字的用法.
6.在类中,掌握const关键字的用法.
7.在类中,掌握this指针的用法.
8.在函数中,掌握friend关键字的用法.
9.在类中,掌握friend关键字的用法.
五、数组、指针与字符串
考试内容
数组、引用、指针、字符串、动态内存分配、深拷贝与浅拷贝
考试要求
1.理解一维/二维数组的概念.
2.掌握一维/二维数组变量的声明、初始化以及数组之间的赋值方法.
3.掌握下标运算符[]和sizeof运算符的使用方法.
4.掌握一维/二维数组作为函数的参数传递的用法.
5.掌握一维/二维数组作为类的数据成员的使用方法.
6.掌握一维/二维对象数组的使用方法.
7.理解引用的概念.
8.掌握引用作为函数的参数传递的用法.
9.理解指针的概念,掌握指针运算符的使用方法.
10.掌握指针作为函数的参数传递的用法.
11.理解数组与指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指针数组的用法,掌握对象数组指针的用法.
12.理解动态内存分配的概念,掌握new和delete运算符的使用方法,掌握一维/二维动态数组、动态数组类、动态对象的创建方法.
13.理解深拷贝、浅拷贝的概念.
14.理解拷贝构造函数、动态内存分配与深拷贝、浅拷贝之间的关系.
15.掌握C-style的字符串的用法(<cstring>).
16.掌握vector类模板的用法.
17.掌握string类的用法.
六、类的继承与派生
考试内容
继承关系、派生类、派生类的构造与析构函数、多级继承关
系中成员访问、虚继承
考试要求
1.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继承与派生的概念.
2.掌握C++语言中派生类的语法格式,掌握派生类的定义方法.
3.理解继承关系中成员访问的方式.
5.掌握单/多继承关系中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的定义方法及调用顺序.
6.了解多级多继承中成员的访问方式.
七、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多态性
考试内容
多态性、运算符重载、虚函数、纯虚函数、抽象类
考试要求
1.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多态性的概念.
2.理解动态绑定与静态绑定的概念,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它们各自实现的原理.
3.掌握运算重载的基本方法.
4.理解虚函数的概念,掌握虚函数的用法.
5.理解函数同名覆盖的概念,比较它与函数重载的不同之处.
6.理解抽象类的概念,理解纯虚函数的概念,掌握纯虚函数的用法.
7.理解多态性与虚函数和纯虚函数之间的关系.
八、流类库与输入输出
考试内容
C++I/O流、标准输入与输出、顺序文件的输入与输出
考试要求
1.了解C++I/O流类的类图及类之间的关系.
2.掌握<istream>中的基本操作,如:cin、cin.get、cin.getline、cin.put.
3.掌握<ostream>中的基本操作,包括流的格式化控制与流操作符.
4.掌握<fstream>中,顺序文件的创建、写出和读取.
数据结构
【考查目标】
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2.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针对具体应用问题进行算法设计与分析。
3.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具备采用c或c++或JAVA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考查范围】
一、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及算法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线性表的实现
1.顺序存储结构
2.链式存储结构
3.线性表的应用
二、栈、队列和数组
(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四)栈和队列的应用
三、树与二叉树
(一)树的基本概念
(二)二叉树
1.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3.二叉树的遍历
(三)树、森林
1.树的存储结构
2.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3.树和森林的遍历
(四)树和二叉树的应用
1.二叉排序树
2.平衡二叉树
3.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
三、图
(一)图的概念
(二)图的存储及基本操作
1.邻接矩阵法
2.邻接表法
(三)图的遍历
1.深度优先搜索
2.广度优先搜索
(四)图的基本应用
1.最小(代价)生成树
2.最短路径
3.拓扑排序
4.关键路径
四、查找
(一)查找的基本概念
(二)顺序查找法
(三)折半查找法
(四)B-树及其基本操作、B+树的基本概念
(五)散列(Hash)表
(六)查找算法的分析及应用五、内部排序
(一)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插入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2.折半插入排序
(三)气泡排序(bubblesort)
(四)简单选择排序
(五)希尔排序(shellsort)
(六)快速排序
(七)堆排序
(八)二路归并排序(mergesort)
(九)基数排序
(十)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十一)内部排序算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