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种鸭种鹅免疫程序参考
- 格式:docx
- 大小:59.54 KB
- 文档页数:6
种鸭参考免疫程序(番鸭除外)1~3日龄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苗(3~4头份/羽)口服免疫8~14日龄禽流感(H5N1+H9N2)二联油乳剂灭活苗0.5ml 腿根内侧皮下注射,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雏鸭大肠杆菌病多价蜂胶复合佐剂灭活苗皮下内侧注射0.3~0.5ml15~21日龄禽流感(H5N1+H9N2)二联油乳剂灭活苗1ml 腿根内侧皮下注射,二次免疫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雏鸭大肠杆菌病多价蜂胶复合佐剂灭活苗皮下内侧注射0.5~1ml ,二次免疫;25~30日龄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苗(2~4头份/羽)皮下注射免疫鸭巴氏杆菌蜂胶灭活苗0.5ml/羽肌内或皮下注射50~60日龄禽流感(H5N1+H9N2)二联油乳剂灭活苗1.5ml 腿根内侧皮下注射,三次免疫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雏鸭大肠杆菌病多价蜂胶复合佐剂灭活苗皮下内侧注射1ml ,三次免疫;(同时应用“芬易达II”驱绦虫)120~130日龄禽流感(H5N1+H9N2)二联油乳剂灭活苗1.5ml 腿根内侧皮下注射,四次免疫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雏鸭大肠杆菌病多价蜂胶复合佐剂灭活苗皮下内侧注射1ml ,四次免疫;(同时应用“芬易达II”驱绦虫)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灭活疫苗0.5ml/羽皮下注射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苗(2~4头份/羽)皮下注射免疫;140~150日龄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苗(2~4头份/羽)皮下注射免疫鸭巴氏杆菌蜂胶灭活苗2ml/羽肌内或皮下注射以后,每隔5~6个月(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禽流感、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苗)免疫1次,剂量为每羽2ml,此时注射疫苗对鸭只应尽量轻抓轻放,以免因应激而造成短期减蛋。
商品代肉鸭基础免疫参考程序(番鸭除外)1~3日龄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苗(3~4头份/羽)口服免疫8~14日龄禽流感(H5N1+H9N2)二联油乳剂灭活苗0.5ml 腿根内侧皮下注射,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雏鸭大肠杆菌病多价蜂胶复合佐剂灭活苗皮下内侧注射0.3~0.5ml番鸭、半番鸭、麻鸭参考免疫程序(待修订)1~3日龄番鸭细小病毒病小鹅瘟二联弱毒苗(或超免蛋黄)1~2头份/羽肌内或皮下注射7~10日龄雏番鸭呼肠弧病毒性肝炎(花肝病)+鸭疱疹病毒性出血症二联油乳剂灭活苗0.3~0.5ml/羽,皮下注射;同时鸭疱疹病毒性出血症弱毒疫苗0.2~0.5ml/羽,皮下注射15~21日龄禽流感(H5N1+H9N2)二联油乳剂灭活苗1ml 腿根内侧皮下注射,二次免疫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雏鸭大肠杆菌病多价蜂胶复合佐剂灭活苗皮下内侧注射0.5~1ml ,二次免疫;25~30日龄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苗(2~4头份/羽)皮下注射免疫鸭巴氏杆菌蜂胶灭活苗0.5ml/羽肌内或皮下注射50~60日龄禽流感(H5N1+H9N2)二联油乳剂灭活苗1.5ml 腿根内侧皮下注射,三次免疫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雏鸭大肠杆菌病多价蜂胶复合佐剂灭活苗皮下内侧注射1ml ,三次免疫;(同时应用“芬易达II”驱绦虫)雏番鸭呼肠弧病毒性肝炎(花肝病)+鸭疱疹病毒性出血症二联油乳剂灭活苗0.3~0.5ml/羽,皮下注射;120~130日龄禽流感(H5N1+H9N2)二联油乳剂灭活苗1.5ml 腿根内侧皮下注射,四次免疫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雏鸭大肠杆菌病多价蜂胶复合佐剂灭活苗皮下内侧注射1ml ,四次免疫;(同时应用“芬易达II”驱绦虫)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灭活疫苗0.5ml/羽皮下注射番鸭细小病毒病小鹅瘟二联弱毒苗1~2头份/羽肌内或皮下注射140~150日龄雏番鸭呼肠弧病毒性肝炎(花肝病)+鸭疱疹病毒性出血症二联油乳剂灭活苗0.5~1ml/羽,皮下注射;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苗(2~4头份/羽)皮下注射免疫鸭巴氏杆菌蜂胶灭活苗2ml/羽肌内或皮下注射以后,每隔5~6个月(鸭瘟、禽流感、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巴氏杆菌病)免疫1次,剂量为每羽0.5~1ml,此时注射疫苗对鸭只应尽量轻抓轻放,以免因应激而造成短期减蛋。
(一)肉鸡免疫程序(包括乌骨鸡、雉、鹌鹑、珍珠鸡)1日龄:孵化出壳24小时内,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
4日龄:肾传弱毒苗、传支H120,2倍量饮水或点眼。
7日龄: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AA鸡、爱维茵、红宝等快速型肉鸡可免)。
8日龄:新城疫Ⅱ系2倍或Ⅳ系苗1.5倍量饮水或滴鼻点眼。
10日龄:预防新城疫用Ⅳ系苗,使用方法:滴鼻或滴眼。
新城疫疫区或发病严重鸡场,可将活疫苗与灭活苗同时使用,即用1头份活疫苗滴鼻,同时新城疫油佐剂灭活苗0.2毫升,肌肉注射。
11日龄:IBD中等毒力苗1倍量滴口或1.5倍量饮水。
13日龄:小鸡三联油乳苗(新城疫、法氏囊、传支二价三联苗)每羽皮下注射0.3—0.5毫升。
14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呼吸型、肾型、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0.3毫升。
使用方法:肌肉注射。
17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法倍灵)。
使用方法:饮水给予。
20—25日龄:禽霍乱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快速型鸡可免)。
28日龄:预防新城疫Ⅳ系苗,使用方法:饮水给予。
40—45日龄:新、副、支(新城疫、副粘病毒、传支二价)三联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二)蛋鸡免疫程序1日龄:预防马立克氏病,用马立克氏病双价苗。
使用方法:颈部皮下注射0.2毫升。
用单价苗或发病严重鸡场,可用2次免疫方法,即在10日龄重复免疫1次,可明显降低发病率。
7日龄:预防新城疫,用Ⅳ系苗。
使用方法:滴鼻。
1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
使用方法:滴口、滴鼻。
14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疫苗(法倍灵)。
使用方法:滴口。
18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呼吸型、肾型、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0.3毫升。
使用方法:肌肉注射。
22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法倍灵)。
使用方法:饮水给予。
27日龄:预防新城疫、鸡痘,同时用活疫苗与灭活苗。
使用方法:新城疫活苗2头份饮水,新城疫油乳剂苗0.2毫升肌肉注射。
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技术方案
一、要求
对全县所有鸡、鸭、鹅,以及人工饲养的鹌鹑、鸽子等开展H5亚型和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
二、使用疫苗种类
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 H7-Re2株)。
三、免疫程序
各种家禽的首免日龄分别为:鸡7~14日龄;肉鸭、肉鹅7~10日龄;种鸭、蛋鸭、种鹅、蛋鹅14~21日龄。
对蛋鸡、种鸡、蛋鸭、种鸭、蛋鹅、种鹅以及生长期超过70天的肉禽实行两次免疫,两次免疫间隔3~4周。
对生长期少于70天的肉禽进行一次免疫。
对人工饲养的鹌鹑、鸽子等,参考鸡的相应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四、紧急免疫
发生家禽疫情、人间疫情或检出病原学阳性禽群时,要根据受威胁区家禽免疫抗体监测情况,对受威胁区域的所有家禽进行一次加强免疫;最近1个月内已免疫的家禽可以不进行加强免疫。
五、免疫方法
对鸡,疫苗免疫接种方法及剂量按相关产品说明书规定操作。
对鸭鹅,疫苗免疫接种剂量为,2~5周龄鸭和鹅,每只0.5毫升;5周龄以上鸭,每只1毫升;5周龄以上鹅,每只1.5毫升。
六、免疫效果监测
1.检测方法
血凝抑制试验(HI)。
2.免疫效果判定
家禽免疫后21天,选取一定数量的养殖场,进行免疫效果监测。
禽流感抗体血凝抑制试验(HI)抗体效价≥24判定为合格。
存栏禽群免疫抗体合格率≥70%判定为合格。
鸡的免疫程序是怎样制定的鸡的免疫程序是怎样制定的?根据抗体消长规律,适时对鸡群进行免疫,使鸡群产生足够的特异性抗体,增强鸡群对传染病的抵抗力,是疫病防制工作中的重要手段。
鸡群疫病的免疫计划应根据本地区、本场疫病发生情况(疫病流行的种类、发病季节、易感日龄等)及抗体监测水平,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免疫计划。
现根据我国现代养鸡业防疫工作的需要,总结不同地区养鸡场的防疫经验,提供以下基础免疫程序,供参考。
(1)鸡新城疫:本病的免疫应在抗体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弱毒苗和油乳剂灭活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免疫。
① 种鸡和蛋鸡,7-10日龄用Ⅱ或Ⅳ系疫苗滴眼、滴鼻或大雾滴气雾免疫,同时皮下注射半个剂量的油乳剂灭活苗。
上述免疫之后,至少每月对鸡群进行HI抗体监测一次,当鸡群中出现Log3以下的敏感鸡群时,用Ⅳ系疫苗进行气雾免疫。
120-140日龄,用油乳剂苗肌肉或皮下注射。
没有监测条件的可采用下列免疫办法:7-10日龄,用Ⅱ系或Ⅳ系疫苗滴鼻、滴眼或大雾滴气雾免疫。
25-30日龄,重复上述免疫。
60日龄,Ⅰ系苗免疫。
120-140日龄,Ⅰ系苗或油乳剂苗免疫。
② 肉鸡,7-10日龄,用Ⅱ系或Ⅳ系疫苗滴鼻、滴眼或大雾滴气雾免疫。
25-30日龄,重复上述免疫。
也可在10日龄用弱毒苗滴鼻、滴眼或大雾滴免疫的同时,皮下注射半个剂量灭活苗。
(2)马立克氏病:一日龄皮下注射马立克氏苗。
有条件的地方在10-14日龄重复注射1次。
(3)传染病法氏囊病:本病的免疫应根据雏鸡的母源抗体监测水平及发病场的发病日龄(在发病前7-10天)进行首次免疫。
首免后10-14天进行第二次免疫。
没有抗体监测条件的,可以参考下列免疫方法:蛋鸡:7-10日龄用弱毒性苗饮水,25-30日龄时重复1次。
也可用油乳剂灭活苗于10日龄和25日龄各免疫1次。
种鸡在产蛋前还要注射1次油乳剂苗。
肉鸡:免疫同蛋鸡。
(4)鸡传染性支气管炎:7-10日龄用H120饮水或滴鼻,25-30日龄用H120或H52重复免疫1次,120-140日龄时,用H52再免疫1次。
(一)肉鸡免疫程序(包括乌骨鸡、雉、鹌鹑、珍珠鸡)1日龄:孵化出壳24小时内,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
4日龄:肾传弱毒苗、传支H120,2倍量饮水或点眼。
7日龄: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AA鸡、爱维茵、红宝等快速型肉鸡可免)。
8日龄:新城疫Ⅱ系2倍或Ⅳ系苗1.5倍量饮水或滴鼻点眼。
10日龄:预防新城疫用Ⅳ系苗,使用方法:滴鼻或滴眼。
新城疫疫区或发病严重鸡场,可将活疫苗与灭活苗同时使用,即用1头份活疫苗滴鼻,同时新城疫油佐剂灭活苗0.2毫升,肌肉注射。
11日龄:IBD中等毒力苗1倍量滴口或1.5倍量饮水。
13日龄:小鸡三联油乳苗(新城疫、法氏囊、传支二价三联苗)每羽皮下注射0.3—0.5毫升。
14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呼吸型、肾型、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0.3毫升。
使用方法:肌肉注射。
17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法倍灵)。
使用方法:饮水给予。
20—25日龄:禽霍乱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快速型鸡可免)。
28日龄:预防新城疫Ⅳ系苗,使用方法:饮水给予。
40—45日龄:新、副、支(新城疫、副粘病毒、传支二价)三联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二)蛋鸡免疫程序1日龄:预防马立克氏病,用马立克氏病双价苗。
使用方法:颈部皮下注射0.2毫升。
用单价苗或发病严重鸡场,可用2次免疫方法,即在10日龄重复免疫1次,可明显降低发病率。
7日龄:预防新城疫,用Ⅳ系苗。
使用方法:滴鼻。
1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
使用方法:滴口、滴鼻。
14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疫苗(法倍灵)。
使用方法:滴口。
18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呼吸型、肾型、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0.3毫升。
使用方法:肌肉注射。
22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法倍灵)。
使用方法:饮水给予。
27日龄:预防新城疫、鸡痘,同时用活疫苗与灭活苗。
使用方法:新城疫活苗2头份饮水,新城疫油乳剂苗0.2毫升肌肉注射。
家禽养殖参考免疫程序
1、禽流感免疫(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
(1)种鸡、蛋鸡。
7-14日龄初免0.3ml,3-4周后加强免一次0.5ml。
开产前再强化免疫0.5 ml,以后每4-6个月免疫一次0.5ml。
(2)商品肉鸡:7-10日龄时首免0.5ml,2周后加强免疫一次0.5ml。
(3)种鸭、蛋鸭、种鹅、蛋鹅免疫:14-21日龄时初免,间隔3-4周,加强一次,以后每4-6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4)商品肉鸭、肉鹅:肉鸭7-10日龄时免疫一次。
肉鹅7-10日龄时首免。
3-4周后再加强免疫一次。
(5)调运家禽。
对调出县境的种禽或其他非屠宰家禽,要在调运前2周进行一次禽流感强化免疫。
未进行强化免疫的(1周龄内雏禽除外),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不得出具检疫合格证。
2、新城疫免疫
种鸡、商品蛋鸡1日龄时,可用新城疫弱毒活疫苗Ⅱ系,Ⅲ系(F系)、Ⅳ系、克隆30、N-79、V4等初免;7-14日龄用新城疫弱毒活疫苗进行免疫,间隔3-4周加强免疫一次;12周加强免疫一次;12周龄用新城疫弱毒活疫苗和新城疫灭活苗强弱化免疫,19周龄再用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开产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情况进行疫苗免疫。
肉鸡7-10日龄时新城疫首免,2周后加强免疫一次。
1、健康鹅群免疫程序(1)雏鹅群:小鹅瘟雏鹅活苗免疫:未经小鹅瘟活苗免疫种鹅后代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后代的雏鹅,在出壳后1~2天内应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
免疫后7天内需隔离饲养,防止在未产生免疫力之前因野外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7天后免疫的雏鹅已产生免疫力,基本上可抵抗强毒的感染而不发病。
免疫种鹅在有效期内其后代的雏鹅有母源抗体,不需用活苗免疫,因母源抗体能中和活苗中的病毒,使活苗不能产生足够免疫力而免疫失败。
小鹅瘟抗血清免疫:在无小鹅瘟流行的区域,易感雏鹅在1~7日龄时1∶16以上,每雏鹅皮下注射0.5毫升。
在有小鹅瘟流行的区域,易感雏鹅应在1~3日龄时用上述血清,每雏0.5~0.8毫升。
异源血清(其他动物制备)不能作为预防用,因注射后有效期仅为5天,5天后抗体很快消失。
上述方法均能有效地防制小鹅瘟的流行发生。
鹅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灭活苗免疫:雏鹅10日龄左右用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鹅浆膜炎灭活苗免疫:雏鹅7~15日龄用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鹅副黏病毒病灭活苗、鹅禽流感灭活苗免疫:种鹅未经免疫后代的雏鹅或最后一次免疫3个月种鹅后代的雏鹅。
首先应进行禽流感的免疫。
如当地无此两种病的疫情,可在10~15日龄时分别用油乳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如当地有疫情,应在5~7日龄时选用灭活苗免疫,每羽注射0.5毫升。
(2)仔鹅群:鹅副黏病毒病灭活苗、鹅禽流感灭活苗免疫:鹅副粘病毒病在第一次免疫后一个半月内;鹅禽流感在第一次免疫后1个月左右须进行第二次免疫,适当加大剂量,每鹅肌肉注射1.0毫升。
后备种鹅3月龄左右用小鹅瘟种活苗免疫1次,作为基础免疫,按常规量注射。
(3)成年鹅群:产蛋前免疫:鹅蛋子瘟灭活苗或鹅蛋子瘟、禽巴氏杆菌二联灭活苗免疫:鹅群在产蛋前15天左右肌肉注射单苗或二联灭活苗免疫。
鹅副黏病毒病灭活苗、鹅禽流感灭活苗免疫:鹅群在产蛋前10天左右,在另一侧分别肌肉或颈部皮下注射油乳剂灭活苗免疫,每鹅注射1.0毫升。
禽流感免疫程序规模养殖场可按推荐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对散养家禽在春秋两季各实施一次集中免疫,每月对新补栏的家禽要及时补免。
1. 种鸡、蛋鸡免疫雏鸡7~14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或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进行初免。
在3~4周后可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开产前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强化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2. 商品代肉鸡免疫7~14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或者,7~14日龄时,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初免;2周后,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加强免疫一次。
3. 种鸭、蛋鸭、种鹅、蛋鹅免疫雏鸭或雏鹅14~21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免;间隔3~4周,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4. 商品肉鸭、肉鹅免疫肉鸭7~10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免疫即可。
肉鹅7~10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免;3~4周后,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5. 散养禽免疫春、秋两季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各进行一次集中全面免疫,每月定期补免。
6. 鹌鹑、鸽子等其他禽类免疫根据饲养用途,参考鸡的相应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口蹄疫免疫程序规模养殖场按推荐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散养家畜在春秋两季各实施一次集中免疫,对新补栏的家畜要及时免疫。
1. 规模养殖家畜和种畜免疫仔猪、羔羊:28~35日龄时进行初免。
犊牛:90日龄左右进行初免。
所有新生家畜初免后,间隔1个月后进行一次强化免疫,以后每隔4~6个月免疫一次。
2. 散养家畜免疫春、秋两季对所有易感家畜进行一次集中免疫,每月定期补免。
有条件的地方可参照规模养殖家畜和种畜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常用畜禽参考免疫程序(一)、肉鸡免疫程序(包括乌骨鸡、雉、鹌鹑、珍珠鸡)1日龄:马立克疫苗(CVt988或HVT),皮下注射;8—10日龄:新城疫(IV系或克隆30)、传支(H120)二联弱毒疫苗,滴眼鼻或气雾免疫;新城疫---禽流感(H9)二联灭活疫苗颈部皮下注射0.3ml。
13---15日龄:传染性囊病弱毒疫苗,饮水(2倍量)。
20—21日龄:新城疫(IV系或克隆30)弱毒疫苗,滴鼻眼。
28-30日龄:传支(Hs2)弱毒疫苗、传染性囊病弱毒疫苗,饮水(2倍量)。
(二)蛋鸡免疫程序1日龄:马立克病双价苗颈部皮下注射0.2ml。
7日龄:预防新城疫,用IV系苗1头份滴鼻点眼。
10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 1头份滴口、滴鼻。
14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珠疫苗饮水。
18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呼吸型、肾型、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0.3ml肌肉注射。
22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珠法氏囊炎疫苗2倍量饮水。
27日龄:新城疫活苗2头份饮水,新城疫油乳剂苗0.2ml肌肉注射。
鸡痘苗于翅膀下穿刺接种。
50日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滴鼻、滴口、滴眼。
60日龄: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小二联)0.5ml 肌肉注射。
90日龄:鸡大肠杆菌灭活苗1ml肌肉注射。
120日龄: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症油乳剂灭活苗(大三联)0.5ml 肌肉注射。
(三)猪的免疫程序1、生长育肥猪的免疫程序1日龄:猪瘟常发猪场,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即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肌肉注射1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
3日龄:鼻内接种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7-15日龄:肌肉注射气喘病灭活菌苗,蓝耳病弱毒苗。
20日龄: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三联苗)。
25-30日龄: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30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30日龄:肌肉注射仔猪水肿病菌苗。
鹅免疫程序(总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肉(肥肝)用、蛋用及种鹅参考免疫程序注:本免疫程序仅供参考,应根据抗体效价的测定结果及时调整。
日龄防疫疾病疫苗种类剂量和用法备注1~3小鹅瘟、鹅副粘病毒病、禽流感小鹅瘟-鹅副粘病毒禽流感三联灭活油佐剂苗0.3ml/羽,皮下注射;小鹅瘟-鹅副粘病毒二联高免血清0.5ml/羽,肌肉注射。
种蛋或雏鹅来源不明或污染严重鹅场,采用2次小鹅瘟-副粘病毒高免血清肌肉注射,3天、13天各一次,1毫升/次、只抗体油苗同时应用,抗体可保护1~14天,油苗10~15天起效,两者恰好衔接。
抗体可为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液。
抗体内最好加入些抗菌素、氢考类药物以防注射污染及降低应激。
8~10鹅副粘病毒病、禽流感鹅副粘病毒-禽流感(H5、H9)二联灭活油佐剂苗0.5ml/羽,皮下注射应用于肉(肥肝)用、蛋鹅、种鹅。
30鹅霍乱、大肠杆菌病鹅霍乱-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油佐剂苗1.0ml/羽,皮下注射应用于肉(肥肝)用、蛋鹅、种鹅。
大肠杆菌应为当地流行株。
35鹅副粘病毒病、禽流感鹅副粘病毒-禽流感(H5、H9)二联灭活油佐剂苗0.5ml/羽,皮下注射应用于肉(肥肝)用、蛋鹅、种鹅。
45鹅霍乱、大肠杆菌病鹅霍乱-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油佐剂苗1.0ml/羽,皮下注射应用于蛋鹅、种鹅。
大肠杆菌应为当地流行株。
60鹅副粘病毒病、禽流感鹅副粘病毒-禽流感(H5、H9)二联灭活油佐剂苗0.5ml/羽,皮下注射蛋鹅、种鹅孵化前20日小鹅瘟、鹅副粘病毒病鹅副粘病毒-小鹅瘟二联灭活油佐剂苗1.0ml/羽,皮下注射,孵化过程中每2月接种一次种鹅。
小鹅瘟亦可用弱毒疫苗。
以后每年开产前均需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2。
常用畜禽免疫程序(一)肉鸡免疫程序(包括乌骨鸡、雉、鹌鹑、珍珠鸡)1日龄:孵化出壳24小时内,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
4日龄:肾传弱毒苗、传支H120,2倍量饮水或点眼。
7日龄:马立克疫苗1羽份皮下注射(AA鸡、爱维茵、红宝等快速型肉鸡可免)。
8日龄:新城疫Ⅱ系2倍或Ⅳ系苗1.5倍量饮水或滴鼻点眼。
10日龄:预防新城疫用Ⅳ系苗,使用方法:滴鼻或滴眼。
新城疫疫区或发病严重鸡场,可将活疫苗与灭活苗同时使用,即用1头份活疫苗滴鼻,同时新城疫油佐剂灭活苗0.2毫升,肌肉注射。
11日龄:IBD中等毒力苗1倍量滴口或1.5倍量饮水。
13日龄:小鸡三联油乳苗(新城疫、法氏囊、传支二价三联苗)每羽皮下注射0.3—0.5毫升。
14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呼吸型、肾型、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0.3毫升。
使用方法:肌肉注射。
17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法倍灵)。
使用方法:饮水给予。
20—25日龄:禽霍乱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快速型鸡可免)。
28日龄:预防新城疫Ⅳ系苗,使用方法:饮水给予。
40—45日龄:新、副、支(新城疫、副粘病毒、传支二价)三联油乳苗每羽皮下注射0.5毫升。
(二)蛋鸡免疫程序1日龄:预防马立克氏病,用马立克氏病双价苗。
使用方法:颈部皮下注射0.2毫升。
用单价苗或发病严重鸡场,可用2次免疫方法,即在10日龄重复免疫1次,可明显降低发病率。
7日龄:预防新城疫,用Ⅳ系苗。
使用方法:滴鼻。
1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
使用方法:滴口、滴鼻。
14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疫苗(法倍灵)。
使用方法:滴口。
18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呼吸型、肾型、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0.3毫升。
使用方法:肌肉注射。
22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株法氏囊炎疫苗(法倍灵)。
使用方法:饮水给予。
27日龄:预防新城疫、鸡痘,同时用活疫苗与灭活苗。
使用方法:新城疫活苗2头份饮水,新城疫油乳剂苗0.2毫升肌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