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门体的检查与维护》优质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47 MB
- 文档页数:7
节气门体的清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节气门体的作用和位置。
2. 培养学生掌握节气门体清洗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对汽车维修保养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节气门体的作用和位置2. 节气门体清洗的原因和方法3. 节气门体清洗的工具和材料4. 节气门体清洗的步骤和技巧5. 清洗节气门体的注意事项三、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相关教学图片和视频。
2. 准备实际汽车节气门体模型或图片。
3. 准备清洗节气门体的工具和材料。
4. 提前让学生了解节气门体的作用和位置。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节气门体的作用和位置。
2. 讲解知识点:讲解节气门体清洗的原因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清洗的重要性。
3. 演示操作:现场演示清洗节气门体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整个清洗过程。
4. 学生实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节气门体的清洗操作,培养动手能力。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讲解清洗节气门体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描述节气门体的作用和位置。
2. 学生能掌握节气门体清洗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能正确操作清洗节气门体,遵守安全规范。
4. 学生对汽车维修保养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汽车零部件的清洗方法。
2. 探讨汽车维修保养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引导学生关注汽车环保问题,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七、教学互动:1. 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清洗节气门体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分享经验:邀请汽车维修专业人士分享工作经验,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技巧。
八、教学作业:1. 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绘制节气门体清洗的操作流程图。
3. 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清洗一辆汽车的节气门体,记录操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89OCCUPATION2017 03教学探索S KILLS编辑 靳 静技师学院一体化教学设计案例——汽车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文/李卫峰四、一体化教学实践效果一体化教学活动就是让学生在统一的时间和地点内进行专项课题任务知识的学习、实践和综合技能培养。
这样不仅使所学理论知识够用、实用,更重要的是让理论知识有所实践,同时更加突出了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一体化教学还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一,缩短了整体授课的时间。
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将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有效融为一体,将理论教室和实习车间融为一体。
设计符合教学要求的模块课题任务,彻底打破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的界限,缩短了整体授课的时间。
第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理论知识和实习操作结合为一体,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将理性的知识点变为感性的操作体,将被动听课变为主动操作。
第三,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
一体化教学的实践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和专业课课堂教学的改革。
一体化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五、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反思第一,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实习操作和实际生产的“双师型”教师是前提。
职业教育所提出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一体化教师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在一体化教学中,要具备将理论教学有效地融入实践训练中去的综合授课能力。
所以一体化教师既有理论知识,知其然,又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会其所以然。
第二,理论知识与实习技能内容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教材是基础。
一体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一体化教材的开发和制定至关重要。
节气门体的清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节气门体的作用和重要性;2. 学习节气门体的清洗方法和技巧;3. 掌握清洗节气门体的注意事项;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教学PPT;2. 准备一辆带有节气门体的汽车;3. 准备清洗节气门体的工具和材料,如螺丝刀、清洁剂等;4. 准备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等。
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关注节气门体的作用和重要性;2. 提问学生对节气门体的了解程度,激发学习兴趣。
二、理论知识(10分钟)1. 讲解节气门体的作用和结构;2. 介绍节气门体清洗的必要性;3. 讲解清洗节气门体的方法和技巧。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辆汽车和清洗工具;2. 教师示范清洗节气门体的步骤和技巧;3.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分组进行实践操作;4.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纠正操作错误。
四、注意事项(5分钟)1. 强调清洗节气门体的安全事项;2. 讲解清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避免损坏节气门体、防止清洁剂进入发动机等;3. 学生签写安全承诺书,表示已了解并遵守注意事项。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学生总结清洗节气门体的方法和技巧;2. 教师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3. 学生互评,分享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注意事项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了节气门体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了清洗节气门体的方法和技巧。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团队协作,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总结和评价,使学生对清洗节气门体的知识和技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事项的讲解和提醒,确保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六、清洗节气门体的准备工作(10分钟)1. 教师讲解清洗节气门体前的准备工作,包括:a. 检查汽车的基本状况,确保汽车可以安全操作;b. 准备清洗工具和材料,如螺丝刀、清洁剂、抹布等;c. 准备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
节气门体的清洗(教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节气门体的作用和位置。
2. 掌握节气门体的清洗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准备教学PPT。
2. 节气门体清洗设备一套。
3. 操作手册和相关文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节气门体的清洗。
2. 提问学生:请问大家知道节气门体是什么吗?它在汽车中起到什么作用?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展示,讲解节气门体的作用和位置。
2. 讲解节气门体的清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分享一些关于节气门体清洗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
第二课时四、实操演示(20分钟)1. 安排学生在教室外进行实操演示,展示节气门体的清洗过程。
2.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操作细节,掌握清洗方法。
五、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实操演示的内容,讨论如何更好地完成节气门体的清洗。
2. 每个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改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节气门体的作用和位置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节气门体清洗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实操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六、课程复习(10分钟)1. 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确保学生对节气门体的作用、位置和清洗方法有清晰的认识。
2. 强调本节课将要学习的重点:节气门体清洗的注意事项和实操技巧。
七、实操练习(25分钟)1. 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操练习,每组配备一套节气门体清洗设备。
2. 引导学生按照清洗方法步骤进行操作,注意安全和技术要领。
八、问题解答(15分钟)1. 在实操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教师要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一、组织教学1.学生应按时整队,进入实习教室,师生问候。
2.检查出勤情况。
班长报告出勤人数,教师填写考察薄。
3.检查学生装束。
查看学生工作服是否穿戴整齐,是否适合安全操作要求。
4.宣布今天的学习和操作内容。
阐明本课题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二、讲授课题(一)准备实训设备与器材电喷发动机1台,万用表1个,化油器清洗剂1瓶,维修工具1套,塞尺1把。
(二)操作步骤1.检查节气门操纵机构就车检查节气门操纵机构,如图1—1所示,应能在全闭至全开范围内平滑转动。
图1—1 就车检查节气门操纵机构2. 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英文缩写是“TPS”(1)外形结构(如图1—2所示)图1—2节气门位置图1—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外形结构传感器的安装位置(2)安装位置(如图1—3所示)(3)功用①确定空燃比的大小,控制喷油器喷油量;②实现EFI车的急加速;③便于AT的升、降档。
(4)种类(3种)①线性式(可变电阻式或滑动电阻式)Ⅰ.三引线式Ⅱ.四引线式②开关式③编码式(5)原理(如图1—4和图1—5和图1—6)图1—4开关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原理图图1—5线性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三引线)的原理图图1—6线性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四引线)的原理图(6)检测1)开关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接线端子,如图1—7所示。
表1—1列出了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正常的检测结果。
如不符合,应维修触点,或更换。
图1—7 开关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表1—1 开关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正常的检测结果2)三引线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电阻的检测(如图1—8)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各端子间的电阻,应符合表1—2规定;或者,符合原厂的技术规定值或,如不符合以上规定,应更换。
图1—8 三引线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表1—2 三引线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电阻正常的检测结果3)四引线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电阻的检测(如图1—9)①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各端子间的电阻,应符合表1—3规定;或者,符合原厂的技术规定值或,如不符合以上规定,应更换。
节气门体清洗与更换实训方案一、实训故障导入北京现代悦动汽车怠速抖动,冷车加速困难。
二、实训时间:2学时三、实训目标能正确、规范、熟练进行节气门体的清洗更换四、注意事项1、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规范教育2、相关工具仪器的准备:普通工具、化清剂、解码器3、教师示范后由学生独立操作4、工具仪器的摆放与恢复,实训场地清洁。
五、操作步骤一、节气门体的检查1.检查油门拉线调整是否良好,油门踏板活动是否灵活。
2.检查节气门在怠速位置到节气门全开时的运动平顺性,检查节气门拉杆和拉索有无卡滞和松动。
3.检查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安装是否准确到位。
4.起动发动机直到达到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记录发动机怠速时转速。
二、节气门的拆装与清洗1.关闭点火开关,拆卸发动机中央盖。
2.拆卸空气滤清器总成。
如图2-2所示。
图2-2 拆卸空气滤清器总成3.分离进气软管上的通风软管。
如图2-3所示。
图2-3 分离通风软管4.拆卸进气软管。
如图2-4所示。
图2-4 拆卸进气软管5.分离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
如图2-5所示。
图2-5分离节气门位置传感器6.拆卸油门拉线。
如图2-6所示。
图2-6 拆卸油门拉线7.分离ISA(怠速控制阀)连接器。
8.拆卸加热器软管(A), PCSV(清除控制电磁阀B)。
如图2-7所示。
图2-7 拆卸加热器软管, PCSV阀9.拆下节气门体固定螺栓,如图2-8所示,从进气歧管上拆下节气门体和衬垫。
图2-8拆卸节气门体固定螺栓10.从节气门体上拆除所有附件,如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怠速控制阀等。
11.用节气门体清洗器清洁节气门体总成,清洁怠速控制阀,并用压缩空气吹干。
把节气门体上所有的通道都清理干净。
12.确保所有的金属配合表面都保持清洁并没有金属毛刺和刮痕,更换新的ISA阀衬垫,并安装ISA阀。
13.安装并调整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14.安装清洁干净的或新的节气门体,更换新的节气门体衬垫,按照规定力矩(14.7~19.6 N·m)拧紧节气门体固定螺栓。
第三单元——教案作业任务33:供油系统及节气门体清洗【项目目标】1 .掌握汽油发动机供油系统清洗的操作方法。
2 .掌握汽油发动机节气门体清洗的操作方法。
【重点难点】1.供油系统在车清洗的操作和节气门体拆下清洗操作的要点。
2.节气门体清洗过程中操作注意事项及安全要点。
【授课内容】一、汽油发动机供油系统清洗汽油发动机供油系统的清洗包括喷油器拆下清洗和喷油器不拆下在车清洗两种类型,拆下清洗效果优于在车清洗。
3.供油系统的在车清洗(1)对发动机供油系统进行卸压操作,并保持燃油泵停止状态。
(2)拆下供油轨上的进油口,与清洗分析仪相接,然后把清洗液加入到清洗分析仪中,将上盖密封好,并外接恒压气源。
注意:若供油系统有回油装置,应先拆下回油管,再将供油轨的回油管堵死,否则清洗液很快就流回到燃油箱中。
(3)调节清洗分析仪的供油压力,保持在0.30MPa左右。
(4)确认供油系统与清洗分析仪连接的密封性后,起动车辆运行,保持发动机1500~2500rpm运转,使清洗液经喷油器进入气缸中,燃烧后排除,使喷油器、进气歧管、进气门、气缸及活塞和排气门等都得到清洗。
(5)全部用完清洗液后,发动机熄火,拆下清洗分析仪,接上燃油管路,恢复供油系统正常的供油状态,运行发动机3min左右,确认燃油管路接口处没有渗漏。
知识点:1)供油系统的在车清洗,目的在于清洗掉附着在节气门、进气通道、进气门和气缸内的积碳。
2)供油系统的在车清洗一般结合发动机保养同时进行,在车清洗完成后,有些积碳会进入机油内,所以在车辆清洗完成供油系统后,要紧接着进行机油的更换。
4.啧油器的车外清洗(1)对燃油系统进行泄压处理。
(2)拔下喷油器上的电气控制插头,拆下供油轨,取下所有的喷油器。
注意:拆下喷油器时,要对喷油器做好记号,以防止安装时发生错乱。
(3)检查喷油器与进气歧管之间的密封垫片状况,若密封垫片损坏,应更换新垫片。
(4)在高频清洗仪的容器中倒入喷油器清洗液,把所有拆下的喷油器放入容器中,通过高频震荡程序清洗喷油器上的积碳和胶质。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一、组织教学1.学生应按时整队,进入实习教室,师生问候。
2.检查出勤情况。
班长报告出勤人数,教师填写考察薄。
3.检查学生装束。
查看学生工作服是否穿戴整齐,是否适合安全操作要求。
4.宣布今天的学习和操作内容。
阐明本课题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二、讲授课题(一)准备实训设备与器材电喷发动机1台,万用表1个,化油器清洗剂1瓶,维修工具1套,塞尺1把。
(二)操作步骤1.检查节气门操纵机构就车检查节气门操纵机构,如图1—1所示,应能在全闭至全开范围内平滑转动。
图1—1 就车检查节气门操纵机构2. 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英文缩写是“TPS”(1)外形结构(如图1—2所示)图1—2节气门位置图1—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外形结构传感器的安装位置(2)安装位置(如图1—3所示)(3)功用①确定空燃比的大小,控制喷油器喷油量;②实现EFI车的急加速;③便于AT的升、降档。
(4)种类(3种)①线性式(可变电阻式或滑动电阻式)Ⅰ.三引线式Ⅱ.四引线式②开关式③编码式(5)原理(如图1—4和图1—5和图1—6)图1—4开关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原理图图1—5线性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三引线)的原理图图1—6线性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四引线)的原理图(6)检测1)开关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接线端子,如图1—7所示。
表1—1列出了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正常的检测结果。
如不符合,应维修触点,或更换。
图1—7 开关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表1—1 开关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正常的检测结果2)三引线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电阻的检测(如图1—8)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各端子间的电阻,应符合表1—2规定;或者,符合原厂的技术规定值或,如不符合以上规定,应更换。
图1—8 三引线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检测表1—2 三引线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电阻正常的检测结果3)四引线式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电阻的检测(如图1—9)①用万用表电阻挡测量各端子间的电阻,应符合表1—3规定;或者,符合原厂的技术规定值或,如不符合以上规定,应更换。
课堂教学安排(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学生活动
课件图文展示
教师分析讲解
教师演示操作第一课时教案
任务二节气门总成检查与维护
一、节气门总成结构
节气门总成按控制方式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
机械节气门
总成主要由节气门和怠速控制装置组成,怠速控制装置主
要由怠速电机、应急弹簧、节气门电位计、怠速节气门电
位计和怠速开关等构成。
二、功用
控制发动机的进气量,检测节气门的位置,并将信号输给
发动机控制单元,为实现怠速控制、喷油控制和点火控制
提供基本参数。
三、重要性
听讲思考
观看课件图
文展示
思考回答问
题
观看教师操
作演示
听讲思考
学生举例说
明其重要及
危害后果
图文展示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器重要性
课件展示
图文展示学习内容
课件图文展发动机工作时间较长后,会在节气门附近形成油垢,会使
节气门卡死或怠速不稳,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清洁维护工
作。
四、维护项目
节气门总成清洁
将节气门总成从发动机上拆下,放在工作台上,用化油器
清洗剂进行清洁,并用压缩空气吹干,装复节气门总成后,
与发动机电控单元进行匹配,并将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
进行节气门总成的自我学习。
第二课时教案
五、任务实施
(一)设备准备
整车、废液回收盆
(二)工具准备
车轮挡块、地板垫、座椅套、转向盘套、翼子板布、前格
栅布、工具盒、化油器清洗剂、鲤鱼钳、气枪、抹布若干。
(三)实施步骤
1.工具准备
听讲思考
观看课件
观看课件思
考分析
学生讨论分
析并回答教
师提问
学生分组练
习
示
教师分析讲解
教师演示操作
图文展示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器重(1)实操所需工具,如图;
(2)工具要齐全,摆放要整齐。
2.车辆防护与预检
(1)安装车轮挡块,安装车内防护;
(2)拉起驻车制动杆,降下驾驶员侧车窗玻璃,拉发动机
舱盖释放杆;
(3)打开发动机舱盖,安装翼子板布和前格栅布;
(4)进行车辆预检。
3.拆卸节气门总成外部接线及管路
(1)关闭点火开关,拔下节气门总成插头;
(2)拆下进气总管;
思考记忆
讨论分析
填写任务书
反思训练问
题
为什么要用
抹布遮住进
气口?
听取教师实
训总结分析
要性
课件展示
图文展示学习内容
课件图文展示
教师分析讲解(3)拆下曲轴相强制通风管;
(4)拆下节气门总成上的冷却液水管。
4.拆卸节气门总成
(1)拆卸节气门总成固定螺栓,取下节气门总成;
(2)取下节气门衬垫;
(3)用干净的抹布遮住进气口。
5.清洁节气门总成
(1)用化油器清洁剂清洁节气门;
(2)清洁节气门上部腔体;
(3)清洁节气门下部腔体;
(4)用压缩空气吹干。
听讲思考
实物展示
思考回答问
题
观看教师操
作演示
听讲思考
固定螺栓拆
卸时应注意
哪些问题?
取节气门衬
垫应注意哪
些问题?
学生举例说
明其重要及
危害后果
注意:保护接插件;冷却液应收集,统一处理。
教师演示操作
图文展示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器重要性6.清洁节气门衬垫
(1)用化油器清洁剂清洁节气门衬垫;
(2)用压缩空气吹干。
7.安装
(1)取下遮挡的抹布;
(2)安装节气门衬垫;
(3)安装节气门总成固定螺栓;
(4)装复节气门总成外部接线及管路。
听讲思考
思考分析
学生讨论分
析并回答教
师提问
学生练习
思考记忆
讨论分析
课件展示
图文展示学习内容
课件图文展示
教师分析讲解8.运行检查
(1)检查冷却液液位;
(2)安装排气烟道;
(3)起动发动机,并运行一段时间;
(4)连接解码仪,查看发动机系统是否正常。
9.车辆、工具复位
(1)发动机熄火,取下排气烟道
(2)取下车内、外防护用品;
(3)车辆复位,清洁车身;
(4)清洁并整理工具。
听取教师实
训总结分析注意:气门衬垫安装的方向及位置。
注意:如冷却液液位偏低应适当补充。
教师演示操
作
注意:在操作过程中要体现5S
六、学生分组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备及工具的准备;每人按照任务
具体步骤进行操作,并及时填写任务书。
2、教师将资讯阶段的相关知识结合实践讲解;操作注意事
项可在操作过程中点拨强化;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
题及时分析。
七、检查评估
各小组选派一位代表汇报成果,并描述其工作过程,组员
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相结合。
【本课小结】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