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季延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71.00 KB
- 文档页数:11
(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人:颜丹凤审核人:蔡其仁一、古诗文阅读(27分)(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名句。
(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不得志独行其道。
(2)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3)欲速则不达,。
(4)寡助之至,,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处也。
(6)居天下之广居,,行天下之大道。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15分)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
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
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
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
后不复至。
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撄。
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俟船过,附而.锯其舵,抵.关适断,船不能行,触石破,尽获之。
罗少亡赖,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
中夜而苏,匍匐至一老妪家,周之,乃改行,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
当赵金龙之乱,罗受命,与总督卢公坤往平之,贼已困,将擒矣。
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未至,诸公议待禧至,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
”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改行后,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不治,一道人过门曰:“有方可救,但得钱三十千乃能配药。
”罗自念贫窭,安得三十千钱,语其妻曰:“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
苟鬻汝,得钱买药,则两活矣。
”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
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
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
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痛苦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腾跃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做官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碰到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B.其.智能亦自可韬与其.妻讪其良人C.令捕之.杖毙,弃诸野先生将何之.D.附而.锯其舵勇而.无礼则乱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南山的一个村子里,群猴偷吃庄稼,村民深受其害。
季延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二语文(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6分)(1)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3)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4)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5题。
夫子当路于齐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蹙然①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②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
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
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③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
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
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
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④微子、微仲、⑤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
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⑥,不如待时。
’今时则易.然也。
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考试时问:120分钟,满分:150分。
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选择题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一、听力(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小题,从题中所给出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oney is the shirt?A. $19.15B. $9.15C. $9.18答案是B1.What does the man like about the play?A. The storyB. The endingC. The actor2. Which place are the speakers trying to find?A. A hotel.B. A bankC. A restaurant.3. At 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A.5:20.B.5:10.C.4:40.4. What will the man do?A. Change the planB. Wait for a phone call.C. Sort things out.5.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A. See a film with the man.B. Offer the man some help.C. listen to some great music.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古诗文阅读(40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分)(1)进不入以离尤兮, 。
? (屈原《离骚》) (一觞一咏,? 。
(王羲之《兰亭集序》) 知不可乎骤得,? 。
(苏轼《赤壁赋》)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______。
《涉江采芙蓉》 民生各有所乐兮, 。
(屈原《离骚》) A.喟(kuì)然长叹 举一返三 暴虎冯(pín)河 祸起萧墙 B.屏(pín)气凝神 发奋忘食 箪食(sì)瓢饮 循循善诱 C.粢盛(chéng)既洁 礼崩乐坏 斐(fěi)然成章 文质彬彬 D.色厉内荏(rěn) 而不辍 曲肱(hón)而枕 杀身成仁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小人之过也必文 B.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约我以礼 C.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D.吾与点也 天与之,人与之 (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子路行以告 C.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D.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 ( ) 例句:欲洁其身A. 足食,足兵B.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D.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5)与例句句式相同的项是 ( ) 例句: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A.有是哉,子之也!B.子路宿于石门C.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6)加点词语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B.尝独立,鲤趋而达庭。
C.吾将良人之所之也D.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题。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一、名篇名句默写(6分)1.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1),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蜀道难》(3),似诉平生不得志。
(《琵琶行》)(4)沧海月明珠有泪, 。
(《锦瑟》)(5)江山如画,。
(《赤壁怀古》)(6)吾师道也,?(《师说》)二、文言文阅读(25分)(一)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考查。
(共5题,每题2分)2.下列加点的词的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项伯杀人,臣活.之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B.常以身翼.蔽沛公籍.吏民,封府库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樊於期乃前.曰D.共其乏困.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都.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2分)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此所以学者B.微夫人..东去,浪淘尽..之力不及此大江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D.衡下车....,治威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4.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句读之不知③大王来何操④具告以事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⑦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⑧此天子气也⑨沛公安在A.①⑦⑧/②③⑨/④⑤/⑥ B.①⑦⑧/③⑨/④⑤/②⑥C.①⑦/②③④⑤/⑨/⑥⑧ D.①⑦⑧/②③④⑤/⑨/⑥5.下列句子中,均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2分)A.失其所与,不知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B.旦日飨士卒,为击沛公军连辟公府不就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召有司案图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重金征求,悬赏B.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1.古诗文默写(4分)【小题1】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小题2】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小题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小题4】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小题5】,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小题6】诸葛亮鞠躬尽瘁地辅佐刘备父子,得到人们极高的赞誉。
这可借用辛弃疾《破阵子》中的“__________,”来概括。
【小题7】《商山早行》中,起点题作用并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的句子是:晨起动征铎,。
2.根据课文默写。
(10分)【小题1】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小题2】愿将腰下剑,。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小题3】__________,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小题4】蒌蒿满地芦芽短,。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小题5】__________,左右采之。
(《关雎》)【小题6】蒹葭苍苍,。
(《蒹葭》)【小题7】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陈涉世家》)【小题8】__________,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小题9】陈涉太息曰,“嗟乎,!(司马迁《陈涉世家》)【小题10】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陶渊明《桃花源记》)1.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小题。
小城凤凰(13分)①相传在大湘西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跃然飞出一只凤凰,凤凰涅槃后,演化成一座风光如画的美丽小城,它就是湘西古城——凤凰。
②小城山清水秀。
沱江穿城而过,江流舒缓、水平如镜,舟行款款,如滑动在琉璃之上。
水纹细小而柔美,涟漪渐生而渐散,河水晶莹透澈、纤细可见。
水下藻荇丛生,随水摇曳,依依袅袅。
远处画桥如虹,飞阁垂檐,极尽清丽典雅之风致。
就是这泓从高山峡谷中奔泻而出的江水,千百年来一直与古城人的血液相溶在一起。
沱江的水是平和的,一如今天凤凰人平静的生活。
季延中学2016年春高二年期中考试语文科试卷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世界上有过宗族性的血缘组织的民族不乏其例,但像中华早期文明社会中所见的宗族组织与政治权利同构的情形,却属罕见。
古代中华文明中,宗庙所在地成为聚落的中心,政治身份的世袭和宗主身份的传递相合,成为商、周文明社会国家的突出特点。
政治身份与宗法身份的合一,或政治身份依赖于宗法身份,发展出一种治家与治国融为一体的政治形态和传统。
中国古代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其基本特点就是宗法性社会。
这里所说的“宗法性社会”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并无褒贬之意,乃是指以亲属关系为其结构、以亲属关系的原理和准则调节社会的一种社会类型。
在宗法社会中,一切社会关系都家族化了,宗法关系即是政治关系,政治关系即是宗法关系。
故政治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都依照宗法的亲属关系来规范。
这样一种社会,在性质上近于梁漱溟所说的“伦理本位的社会”。
伦理关系的特点是在伦理关系中有等差、有秩序,同时又有情义、有情分。
因此,在这种关系的社会中,主导的原则不是法律而是情义,重义务而不重权利。
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本位的社会是脱胎于古宗法社会而来,是不错的。
从早期中国文化的演进来看,夏、商、周的文化模式有所差别,但三代以来也发展着一种连续性的气质,这种气质以黄河中下游文化为总体背景,在历史进程中经由王朝对周边方国的统合力增强而逐渐形成。
而这种气质在西周开始定型,经过轴心时代的发展,演变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气质。
这种文化气质在周代集中表现为重孝、亲人、贵民、崇德。
重孝不仅体现为殷商时期繁盛的祖先祭祀,在周代礼乐文化中更强烈表现出对宗族成员的亲和情感,对人间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热爱,对家族家庭的义务和依赖。
这种强调家族向心性而被人类学家称为亲族连带的表现,都体现出古代中国人对自己和所处世界的一种价值态度。
从而,这种气质与那些重视来生和神界,视人世与人生为纯粹幻觉,追求超自然的满足的取向有很大不同,更倾向于积极的、社会性的、热忱而人道的价值取向。
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高二语文《巴黎圣母院》复习试题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A.“我只能爱一个能保护我的男子汉”甘果瓦脸红了一会,知道那是在责怪他,显然那姑娘指的是两个钟头以前在那危急情况下他没有给她什么帮助。
上面提到的“危急情况”是指两个钟头以前爱斯梅拉达在达格雷沃广场表演的时候,罗兰塔里的那个隐修女对她的威胁。
B.爱斯梅拉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而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随着她。
当来到广场的一条小巷时,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和加西莫多抢走。
爱斯梅拉达奋力反抗,刚巧皇家卫队经过此地,侍卫长弗比斯救下了她。
克洛德逃走,而加西莫多被擒获。
C.愚人节后的第二天,受克洛德的指使,卡西莫多绑架爱斯梅拉达未遂,被巡逻队捕抓。
他在受鞭刑后被绑在广场上示众,在烈日下口渴难忍,几番要水喝,却遭到围观者的嘲笑和辱骂,然而却是爱斯梅拉达把水送到他的嘴边。
这个看起来愚钝无比的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D.在愚人节的狂欢中,巴黎市法院大厅进行“愚人王”的选举,谁长得最丑、谁笑得最怪最难看谁就有望当选。
最后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因外貌奇丑而当选。
人们给他戴上王冠,披上袍子,还给了他一支口哨,让他坐在高高的轿子上沿街游行。
E.犯了强抢民女罪的卡西莫多,在被草草审理后,被带到广场上当众鞭笞。
跪在烈日下代人受过的钟楼怪人口渴难熬,他向士兵和围观的人群高喊要水,回答他的却是一片戏弄和辱骂。
这时,美丽的爱斯梅拉达拨开众人,把水送到加西莫多的嘴边。
心中充满感激之情的卡西莫多饱含热泪,不住地说:“美……美……美”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A.1482年1月6日,巴黎城沉浸在“愚人节”的狂欢中。
巴黎圣母院前面的广场上,来自美国的吉卜赛少女爱丝美拉达以动人的美貌和婀娜的舞姿博得了人们热烈地喝彩。
她把人们给她的赏钱,分给穷苦的孩子们,并对他们说:“把这些钱全部拿去,你们去过节吧!”孩子们问她:“那你怎么办?”她说:“别管我,我天天都在过节。
季延中学2010届高二下期末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小题)(6分)(1)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横槊赋诗,,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2)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劝学》)(3)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
(《诗经·氓》)(4),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
(屈原《离骚》)(二)文言文阅读(15分)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
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
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
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
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
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
”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
”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
天禧中,拜给事中。
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
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季延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 ,余不忍为此态也。
(屈原《离骚》)(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3)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有所希冀。
(李密《陈情表》)(4),体无咎言。
(《诗经氓》)(5)山原旷其盈视,。
(王勃《滕王阁序》)(6),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①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
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
②肃宗即位,急于军务,诸道廉使随才擢用。
入为度支郎中。
载智性敏悟,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俾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之任,寻加御史中丞。
载与幸臣李辅国善,辅国乃以载兼京兆尹。
载意属国柄,诣辅国恳辞京尹,辅国识其意,然之。
代宗即位,辅国势愈重,称载于上前。
载能伺上意,颇承恩遇,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
辅国死,载复结内侍董秀,多与之金帛,潜通密旨。
以是上有所属,载必先知之,承意探微,言必玄合,上益信任之。
③内侍鱼朝恩负恃权宠,不与载协,载常惮之。
大历四年冬,乘间密奏朝恩专权不轨,请除之。
朝恩骄横,天下咸怒,上亦知之,及闻载奏,适会于心。
五年三月,朝恩伏法,载谓己有除恶之功,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
城中开南北二甲第,室宇宏丽,冠绝当时。
婢仆曳罗绮一百余人,恣为不法,侈僭无度。
代宗尽察其迹,以载任寄多年,欲全君臣之分。
载尝独见,上诫之,不悛。
上封人李少良密以载丑迹闻,载知之,奏于上前,少良等数人悉毙于公府。
由是道路以目,不敢议载之短。
代宗审其所由,凡累年,载长恶不悛,众怒上闻。
辩罪问端,伏罪。
载长子伯和、次子仲武、次子季能并载妻王氏赐死。
④载在相位多年,权倾四海,外方珍异,皆集其门,资货不可胜计,故伯和、仲武等得肆其志。
轻浮之士,奔其门者,如恐不及。
名姝异乐,禁中无者有之。
兄弟各贮妓妾于室,倡优偎亵之戏,略无愧耻。
及得罪,行路无嗟惜者。
(选自《旧唐书》一一八卷,有删节)①载能伺上意,颇承恩遇。
②承意探微,言必玄合。
③恣为不法,侈僭无度。
④凡累年,载长恶不悛,众怒上闻。
⑤权倾四海,外方珍异,皆集其门。
⑥轻浮之士,奔其门者,如恐不及。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载出身寒微,自幼好学,为人聪慧敏捷,走向仕途后攀附权贵,贪污腐化,结果身败而亡,并累及妻儿。
B.元载勾结董秀,探察皇上意图,奏对之时深合皇帝心意,获得唐代宗的信任。
C.在铲除鱼朝恩的过程中,元载起了重要作用,这使他骄横狂妄,目空一切。
唐代宗对他极为不满,立即除掉了他。
D.元载权倾一时,恣意放纵,生活奢靡。
他的三个儿子贪于财货,寡廉鲜耻,获罪之后无人同情。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
(3分)(2)故伯和、仲武等得肆其志。
(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6分)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韦应物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注:诗作于淮阴,诗人此时离开广陵(今扬州),沿运河北上将渡淮西行。
(1)这首诗的第二联在写景上有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简要赏析。
(3分)(2)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尾联中“鸟”这一意象对表达这种情感有什么作用?(3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7.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刘琮献了荆州后不久被曹操所杀。
刘备不忍舍弃百姓独行,因此行动迟缓,很快被曹操的铁骑追上。
在混战中,甘夫人身负重伤,为救小主人阿斗,她投井而死。
(《三国演义》)B. 面对罢工风潮,屠维岳让吴荪甫假令开除姚金凤而提拔告密女工薛宝珠,此令遭到了女工的反对。
吴荪甫就以收回成命作为复工条件之一,从而平息了工潮。
(《子夜》) C.就在乞丐们攻打圣母院的时候,克洛德副主教诱骗甘果瓦将爱斯梅拉达骗出了圣母院的小屋,然后和甘果瓦一起,把爱斯梅拉达带到格雷沃广场的绞刑架下,并且逼她在绞刑架和克洛德中选择一个。
(《巴黎圣母院》)D. 爱斯梅拉达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取出水葫芦喂卡西莫多喝水,使他冰冷的心第一次感到人世间的温暖,干枯的眼睛里第一次流出了泪水。
(《巴黎圣母院》)E. 孔明十分赏识姜维的将才,就巧用反间计,派人扮作姜维攻打魏军,让魏军认为姜维已降蜀。
姜维无路可走,只好投降了诸葛亮。
(《三国演义》)8.简答题。
(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按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云长急回马,双手举刀猛喝曰:“我且饶你性命!快换马来厮杀!”“你”是谁?请简述“我且饶你性命”这一英雄惺惺相惜情节的来龙去脉。
(2)“当同样的一只小鞋重新找到,母亲就会伸出双臂将你拥抱”,这是书写在一张羊皮纸上的谶语。
请简述与这则谶语内容相关的故事。
(2)在品德修养上,孔、孟都主张“反求诸己”,请简要分析。
(3分)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0~12题。
文化瑰宝与文化泡沫王蒙①在全社会关心并期待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的情况下,文化事业有可能出现很好的态势,产生无愧于伟大时代与悠久传统的文化瑰宝,也有可能稀里糊涂地、或抱着侥幸心理装模作样地打造文化的泡沫。
②什么是文化瑰宝?要看为我们的受众提供了什么样的路径、启迪、精神享受与人生智慧。
例如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并使之与现代人类文明成果的对接;例如出现有可能彪炳史册的有真正的价值的著作与艺术成果;例如,从理论、科技、体制创新上解放整个民族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解放中华民族的生产力。
③什么是文化泡沫?愈是缺少对于文化的想象力的人,愈是容易把文化财务化、基建化、利益化。
到处修建文化生态园、文化纪念园、文化名人园、文化基地、文化广场……其中有做得不错了的,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但也确有以文化的名义占地盖楼贷款。
我主张,各地应该对于已有的文化设施作一次检查清理,对于以文化之名行非文化之实的园馆基地广场公司,采取措施。
④再如,一方面对于已有的文化遗产不加爱惜,时有破坏,一方面任意捏造制造虚假古迹。
这里有一种说法,将文化标识为一些符号,对于商标设计、旅游广告与简明普及某种在世界上不占主流地位的文化可能管用,如弄点长城、天坛、熊猫、旗袍……就代表中国了,也不是坏事。
但这毕竟是浅薄的认知,有时会成为对于中华文化的廉价化、简易化与装饰化的糊弄。
⑤更大的泡沫是走文化的过场,求活动的规模,却忽视了文化的灵魂。
晚会举行了,歌舞演出了,著名艺人来了,“卖点”多了;然而没有思考,没有热情,没有爱憎,没有深度,没有教益,没有精神的营养,也没有感情的充盈与升华。
这样的文化是空心文化,是无灵魂的苍白的文化,是文化的悲哀。
⑥有时从文化符号到文化泡沫,只有一步之遥。
作为政府管理与文化政策,凡没有触犯法律的文化活动都是可以允许的,我们呼唤着的期待着的是文化瑰宝而不是文化泡沫,但我们绝对不能跟着泡沫闹轰。
这一点,丝毫不能含糊。
文化是智慧,是历程,是生活,也是精神的梁柱。
文化不是花言巧语与抒情朗诵。
越是把常识范围内的道理说得无人能懂的,我们都不要相信。
(2012年4月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文化瑰宝是指那些能够为我们提供精神享受与人生智慧的精神产品。
B.那些代表中国的文化标识毕竟是浅薄的认知,有时会成为对于中华文化的廉价化、简易化与装饰化的糊弄。
C.忽视了文化的灵魂的歌舞晚会,因为它空心苍白无灵魂,也是种文化泡沫。
D.我们可以不相信超越常识范围的文化,因为这种文化不是真文化。
11.作者为什么说“有时从文化符号到文化泡沫,只有一步之遥”?(3分)1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3分)(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月,阙也张晓风“月,阙也。
”这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学专著的解释。
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是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
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
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
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
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多像老祖母叠起报纸垫桌子腿)。
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一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
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
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的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她们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
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天地才结合起来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有了这则神话呢?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褶皱,褶皱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
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
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
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然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下去,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即使是圆规画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现实的世界里。
我们只能做圆的“复制品”。
就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心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经粗细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