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 格式:pdf
- 大小:339.11 KB
- 文档页数:4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自考365 中国权威专业的自考辅导网站官方网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七章第二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1.几个关于创新的概念(选择)●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
●创新型国家的含义: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走自主创新道路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性(论述)(1)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必须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
(3)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需要。
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
3.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措施(简答)(1)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2)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选择)。
如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前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如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投入和出口为主导的,但这样的方式已经难以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创新驱动。
目前,我国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2.市场化改革。
在当前经济体制下,市场化改革仍然有不足之处。
需要打破行政垄断,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竞争,推动市场资源优化配置。
3.人力资本投入。
发展经济最关键的资源是人力资本,需要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和数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
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我国经济结构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上,制造业和重工业仍然是我国的主导行业,但是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环境的变化,这些行业的优势已经在逐渐减弱。
因此,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1.加强新兴产业的发展。
新兴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调整的主要手段,需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推动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2.推动服务业的发展。
服务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提高服务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3.优化传统产业的结构。
传统产业依然是我国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结构调整,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质量。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进:1.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
政府需要加大对产业政策的引导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协调,推动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2.加强资本市场的建设。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有不足之处,需要加大对资本市场的扶持力度,提高资本市场发展效果。
新时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若干思考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我们的国家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创新能力的缺乏。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自主创新是指科技领域中研究机构和科技工作者自主开展科技研究和创新活动的能力。
在之前的几十年中,我们一直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很多高科技领域的先进技术都要依赖进口。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我们应该在政策上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中,我国政府一直把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九七三计划”,并逐渐将自主创新纳入科技投资、科技计划等政策措施。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政策制定与组织管理上的问题,有些政策制定的流程不够透明、公正。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的完善与改进。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吸引。
科技人才是支撑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没有一支强大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就不可能有创新成果。
当前,我国的科技人才培养和吸引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科研团队重心转变、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不足。
为了打破这些局面,我们应该采用适当的政策措施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科技创新工作。
第三,我们应该发挥市场的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改变过去,科技研究过程和科技成果转化都是由政府支持的状况,我们需要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增加创新产业的竞争力。
政府应该推进科技成果市场化和专利权的市场流通,加速技术转移和技术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成果交易体系,增加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我国创新能力的竞争力。
现在,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也开展了广泛的科技创新合作,我国也应该借助国际合作的优势,吸收外国先进的科技经验和技术,进而发挥中国科技投资的主角作用。
《如何理解自主创新战略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创新”二字绝非易事,虽然自主创新之路会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障碍,但是无论企业、科研院所,还是政府,都应该以全局的、发展的眼光认识自主创新,少走弯路,以占领竞争的制高点。
我国自主创新有三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
自主创新,就是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积极跟踪、关注和参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的同时,高度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
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
一方面,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模式,使中国以廉价的劳动力,消耗大量能源,承受巨大污染,而掌握核心技术的发达国家,仅需一纸技术合同,就可拿走大部分利润。
因此专家指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跟踪模仿”嬗变“中国原创”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
科技投入的规模不断提高,xx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总额达到300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xx年的0.9%提高到xx年的1.42%。
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顺利推进,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增强,大学、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发挥;区域创新空前活跃,有效地支撑和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科技合作迈出新步伐,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自主创新”关键要狠抓落实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作为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自主创新,包括新发明,新创造,新发现,新应用在内,都是促进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动力。
中国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6月13号 9:00-11:00 11教114(上课班级:6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一、什么是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
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1.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源的高投入和高消耗,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经济运行成本大幅上升,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
2.由于一段时间内我们重引进而轻消化吸收和创新,造成了不断重复引进和对国外技术的持续依赖。
因此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四、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若干措施1.全面实行创造力教育是中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记忆力教育,其特征是死记硬背、以单一的学习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优劣、学用脱节、脑手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多为高分低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差、难以适应社会生存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