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精品】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课时2)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166.77 KB
- 文档页数:4
自然界的水循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说出陆地水体的类型以及相互关系,知道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且数量是有限的。
(2) 能说出什么是水循环,会绘出水循环的示意图,写出主要环节并能举例说明海陆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 学生自学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师生问答、同伴合作通过说、画、指等过程学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2)通过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分析其过程,学会分析相关地理事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的兴趣(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水循环的意义三、教学难点水循环的意义四、知识链接河流补给:河流水的来源。
丰水期:河流水量丰富的时期。
枯水期:流域内地表水流枯竭的时期。
蒸腾作用:指水分从叶子表面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同学们分享一篇小散文诗,请同学们静下心来,细心聆听。
“它,曾在唐古拉山的冰晶中闪烁,之后融入了山谷中的小溪,跟随小溪流入滔滔的黄河,汇入波澜壮阔的海洋,又在阳光下升到空中,随着风四处旅行,也许它曾闪耀在泽州一中上空的彩虹里,曾在丹河中流淌,也许它曾在九女仙湖那碧波荡漾的湖水中畅游,在珏山山脚下缓缓流过,也许它曾是林黛玉那多情的泪水,也曾欢呼着摇身一变成为骏马身上的汗珠。
它,还将继续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游玩、欢笑。
”(师问)大家认为,这个“它”指的是谁呢?学生回答:水。
是的,就是水。
水,作为生命之源,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至关重要。
但是,大家真的了解水吗?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认识水。
首先走进水体类型。
一、水体1、类型(板书)(师问)刚才的诗中,都有哪些水体呢?学生回答各种类型的水体。
课件展示图3.1,水圈的构成(教师升华)大家发现,自然界中的水体类型多样,而且,水量众多,但是对我们人类意义重大的淡水资源却很少,只有2.53%。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界的水体类型及其所占比重。
掌握人类所利用的水资源类型及其所占比重。
理解并掌握河流的补给形式及其径流量之间的关系。
理解并掌握水循环的类型,发生过程各自特点和主要环节以及水循环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多媒体的应用,以画面的形式与本课相结合,是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
以不同的径流量与降水,积雪性融水,冰川融水的特点直线图是学生能更快的接受本科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科的学习是学生能够了解到自然界供人类使用的水是少量的,但水对人类的意义重大,所以从小应树立科学的节水观,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
教学重点1.水的类型及其分布。
2.河流的几种补给形式。
3.水循环的类型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1.河流的几种补给形式。
2.水循环的意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新课导入:(教师引导)通过对第一章四大圈层的复习进而了解水圈的特点。
引导学生回答水圈的特点:连续而不规则。
引出本课内容: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板书)。
设疑:同学们可不可以告诉我你们平常接触的有那些水?生:河水,井水,雨水还有雪等等。
师:很好,我们平常接触的有液态的河水,固态的雪,还有空气中的水汽,进而我们可以得出水有三种存在形式,液态,固态,气态(板书)并播出图片。
那么同学们在告诉我可以将水分为哪几种类型?生:(看过书回答)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三大类。
师:很好,我们看图片(图片展示三大类水及其在水圈中所占比重)海洋占水圈的96.53%,陆地水占3.469%,大气水占0.001%。
继续问,同学们可不可以再将陆地水分类并告诉我人类经常接触的有那些?生:有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生物水,沼泽水,土壤水,还有占陆地水2/3的冰川水,人类最常用的只有前三种。
师:同学们会的很好,展示课件陆地水的种类,并展示问题人类能否大量利用冰川水,原因呢?生:不能,难度大,冰川水在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谁更新慢。
中学地理睬考复习资料:地球上的水1.自然界的水循环及其意义。
(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等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叫水循环。
(2)按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大类。
1)海陆间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移运动。
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类型,它使陆地水得到补充,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2)内陆循环:陆地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移运动。
3)海上内循环:海洋与海洋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移运动。
(3)水循环的意义。
1)将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联系起来,并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2)水在运动中夹带溶解物质和泥沙而使物质迁移;3)使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之间相互转化,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2.水平衡原理。
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更量。
各区域的水平衡方程式:外流区域:P0 =E0 +R0 内流区域:P0 =E0 海洋:P0 =E0 -R0 全球:P0 =E0 (用P0 代表多年平均降水量、E0 代表蒸发量,R0 代表径流量)3.海洋水。
(1)海水的盐度。
1)海水的盐度。
1千克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量叫海水的盐度。
2)海洋表层盐度分布的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约为35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在红海,盐度超过40,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在波罗的海,盐度不超过10。
3)影响海洋表层盐度分布的因素。
①气候。
南北回来线旁边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表层盐度最高;赤道旁边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
②洋流。
暖流的海水盐度较高,寒流的海水盐度较低;在同纬度地带,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
(2)海水的温度。
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和变更规律:1)太阳辐射的影响,同一海区的水温随季节变更而变更;不同的海区水温随纬度的凹凸而有所不同。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第一篇: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自然界的水循【学习目标】1.了解水圈的特点及水体组成。
2.掌握水循环的过程、环节、意义及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3.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预习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从形态上看(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
(2)气态水:数量______,分布______;液态水:数量______,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______、______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2.从空间分布上看(1)海洋水:占全球水储量的______%,是地球水的主体。
(2)大气水:数量虽少,但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陆地水:包括________、________、沼泽水、土壤水、________、________、生物水等,数量虽不多,但在自然环境中作用巨大。
3.陆地水体相互联系: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特别提醒)河流有哪些补给类型?1、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雨水)。
2、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是相互补给关系,①河流水与湖泊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流水,丰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②河流水、湖泊水与地下水间的相互补给关系:当河流、湖泊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时,河流水、湖泊水补给地下水。
反之,地下水补给河流水、湖泊水。
★特例:黄河下游为“地上悬河”,河水补给地下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1)海陆间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之间,使陆地水得到______,水资源得以再生。
(2)陆地内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之间,对陆地水资源补充量很少。
(3)海上内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之间,对陆地水资源没有补充作用。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课时2
【学习目标】
1.掌握水循环的过程、环节、意义。
2.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基础梳理】
1.水循环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岩石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
①海陆间循环:发生在之间,使陆地水得到,水资源得以再生。
②陆地内循环:发生在之间,对陆地水资源补充量很少。
③海上内循环:发生在之间,对陆地水资源没有补充作用。
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 B
C D
E F
G H
探究: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为了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国家水利部已初步计划今后十年在西部修建水利微型集雨工程1700万处,预计可以解决或改善2000多万人饮水困难,增加灌溉和抗旱保苗补水面积260多万公顷。
材料二(如图)
(1)图中当前人类干预和影响的主要环节以影响为主,如修建,等,人类也会影响蒸发、下渗、降水,比如,等。
城市水泥硬质地面主要影响环节。
(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黄河径流所属水循环类型是。
(3)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环节施加影响,在图中是用字母表示的。
此项工程的好处是。
(4)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环节(用字母表示)。
巩固练习:
1.对水循环意义正确叙述的是()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根据水循环的原理和地理意义,若椭圆图表示参与海陆间循环的陆地,对箭头所代表的含义正确表述的是()
A.①是径流输送
B.②是蒸发(植物蒸腾)
C.①是降水
D.②是水汽输送
下图是“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甲代表的水体是()
A.雨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积雪融水
4.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A.1~2月 B.3~4月
C.6~7月 D.10~11月
5.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将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将下列代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填出。
A ,
B ,
C ,F ,G 。
(3)请找出图中参与海陆间大循环的环节,将其代号列出。
(4)从图中分析,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
(5)图示各环节中,人类可以施加影响的是(字母名称)。
参考答案
【基础梳理】
1.大气圈生物圈
2.①海洋与陆地补充②陆地与陆地上空③海洋与海洋上空
3.蒸发(蒸腾)、(陆地)降水、水汽输送、(海上)降水、(海上)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
探究:
(1)地表径流(F)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种草人工降雨下渗(H)
(2)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
(3)地表径流 F ;改变水的时间分布,化害为利
(4)C
巩固练习
1.B
2.C
3.A
4.C
5.(1)略
(2)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3)
(4)太阳辐射
F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