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青素提取实验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原花青素的提取和对美容的作用【摘要】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是从多种植物中提取的一类物质。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能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发生,PC的低聚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对皮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主要是因为原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改善皮肤过敏、美容养颜、祛斑的作用。
本作品主要是在已知方法的基础上探求更简便、高效的方法来提取葡萄糖中的原花青素,提高原料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并且研究其对美容的作用。
【关键词】原花青素高效抗氧化保护美容0引言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是植物王国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类化合物的总称,起初统归于缩合鞣质或黄烷醇类,随着分离鉴定技术的提高和对此类物质的深入研究与深刻认识,现已成为独树一帜的一大类物质并称之为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主要分布在葡萄、银杏、大黄、山楂、小连翘、花旗松、日本罗汉柏、白桦树、野草莓、海岸松、甘薯等植物中,但研究发现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最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数十种植物的原花青素低聚体和高聚体进行了生物、药理活性的研究,发现原花青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其具有的特殊抗氧活性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为其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应用开辟了广阔前景,在化妆品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1原花青素的结构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简称PC)是植物王国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
原花青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人们对它的研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几十年来,在涉及的众多植物中,葡萄中的花青素具有含量高、原料成本低的优势。
1961年,德国Kralf 的等人从山楂新鲜果实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解出两种多酚化合物,1967年,美国Jsolyn M.A等人又从葡萄皮和葡萄籽提取物中分离出4中多酚化合物,他们得到的多酚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加热均可产生花青素。
早在50年代,法国科学家就发现可以在松树皮中提取大量的原花青素,其提取物中可含85%的原花青素。
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植物中的花青素是一类具有丰富颜色的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花朵、果实、叶子等植物组织中。
花青素不仅为植物赋予了吸引力的色彩,还具有很多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癌等。
因此,对花青素的提取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溶剂对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植物材料中花青素的含量差异。
实验选取了红花、紫苏和紫甘蓝三种常见的植物材料作为研究对象。
实验步骤如下:1. 材料准备:准备红花、紫苏和紫甘蓝三种植物材料,并将其分别洗净、切碎备用。
2. 提取溶剂选择:选取乙醇、醋酸乙酯和水三种常用溶剂作为提取试剂,分别标注为A、B和C。
3. 提取过程:将每种植物材料分别加入三个烧杯中,每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提取溶剂,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4. 过滤:将提取液用滤纸过滤,去除固体颗粒。
5. 浓缩:将过滤后的提取液分别倒入烧杯中,放在加热板上进行浓缩,直至溶剂蒸发完全。
6. 称量:将浓缩后的花青素溶液称量并记录。
7. 分光光度计测定:将每个烧杯中的花青素溶液分别转移到试管中,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8. 计算花青素含量:根据吸光度值,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花青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在本实验中,我们选取了红花、紫苏和紫甘蓝三种植物材料进行花青素提取实验。
通过比较不同溶剂对花青素提取效果的影响,我们发现乙醇溶剂(A)对三种植物材料中花青素的提取效果最好。
在红花提取实验中,乙醇溶剂(A)的吸光度值最高,表明乙醇溶剂对红花中花青素的提取效果最佳。
紫苏和紫甘蓝的提取实验结果也是如此。
这可能是因为乙醇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够更好地溶解植物组织中的花青素。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植物材料中花青素的含量存在差异。
红花中花青素含量最高,紫苏次之,紫甘蓝最低。
这可能与不同植物材料的生长环境、基因差异等因素有关。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花青素的提取过程以及不同溶剂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不同植物材料中花青素含量的差异。
2008年第34卷第8期(总第248期)111 花青素的提取、分离以及纯化方法研究进展3孙建霞,张 燕,胡小松,吴继红,廖小军(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果蔬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83)摘 要 花青素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现已发现其具有多种功能。
有关花青素的提取、分离和纯化研究报道很多,文中就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花青素,提取,分离,纯化 花青素(ant hocyanins )又称花色素,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多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也称花色苷。
最早而最丰富的花青素是从红葡萄渣中提取的葡萄皮红,它于1879年在意大利上市。
花青素的结构母核是22苯基苯并吡喃阳离子,属于类黄酮化合物。
自然界已知的花青素有22大类,食品中重要的有6类,即矢车菊色素(cyanindin ,Cy )、天竺葵色素(pelargonidin ,Pg )、飞燕草色素(delp hin 2(peonidin ,Pn )、牵牛色素(pet u 2,Pt )和锦葵色素(malvidin ,Mv )[1],其结构如图1所示。
它们在植物可食部分的分布比例分别为50%、12%、12%、12%、7%和7%。
花青素广泛存在于开花植物(被子植物)的花、果实、茎、叶、根器官的细胞液中,分布于27个科,72个属的植物中[2]。
其中尤以葡萄皮、阿龙尼亚苦味果、黑醋栗、草莓、树莓、越橘等含量最为丰富。
图1 食品中几种重要的花青素结构 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廖小军教授为通讯作者)。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511),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2006BAD27B03),国家863计划(2007AA100405)资助 收稿日期:2008-04-24,改回日期:2008-06-13 自然条件下游离的花青素极少见,常与一个或多个葡萄糖(gluco se )、鼠李糖(rhamnose )、半乳糖(ga 2lactose )、木糖(xylo se )、阿拉伯糖(arabinose )等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花青素,花青素中的糖苷基和羟基还可以与一个或几个分子的香豆酸、阿魏酸、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等芳香酸和脂肪酸通过酯键形成酰基化的花青素[1]。
海红果果皮中花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本实验研究了海红果果皮中花青素提取的不同条件对其提取量的影响。
以海红果果皮中花青素提取量为技术指标,确定了海红果果皮中花青素提取的优选条件。
其检测数据可靠,提取方法简单合理。
标签:海红果;花青素;提取海红果又名西府海棠、海红、海红子等,学名M.micromalus.Mak,属于蔷薇科(Rosaceae),梨亚科(pomoideae)苹果属[1],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陕西、内蒙古、山西等地。
海红果属于落叶乔木果树,果实成熟后呈鲜红色,含大量天然红色素。
普遍认为:果皮色泽是由果皮中叶绿素的降解、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发育而呈现的[2]。
花色素苷是海红果果皮色素的主要成分,其含量与成分直接决定海红果果皮色泽的同时也影响海红果的营养价值和风味[3]。
花色素苷具有使果实色彩鲜艳的作用,也具有抗氧化、防治心血管疾病等重要功能[4]。
本实验对影响海红果提取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研究,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天然色素及其功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设备1.1 材料与试剂实验用海红果是由呼和浩特市毕克齐镇果农处购得,选用果皮直接剥离待用。
甲醇、盐酸、乙醇(都为分析纯)1.2 仪器与设备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光学仪器一厂;FA2204B电子分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54PC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天普分析仪器有限公司;HH-S6型恒温水浴锅郑州科创仪器有限公司。
2 方法本实验选择4种提取剂:A:0.1%盐酸-甲醇溶液B:0.05%盐酸-甲醇溶液C:0.1%盐酸-乙醇溶液D:0.05%盐酸-乙醇溶液室温下浸提24h、采用料液比为1:50的条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4种浸提溶液在400~700nm处的吸收情况进行扫描,从而确定最佳提取剂。
然后研究所选提取剂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提取剂pH值等因素对海红果果皮中花青素提取的影响。
3 结果与分析3.1 提取剂的选择海红果果皮花青素在浸提剂A、B、C、D的最大可见光区吸收峰值分别在521、523、528、519nm,如表1所示。
蓝莓果皮中花青素的提取及分离纯化研究摘要:研究蓝莓果皮中花青素的提取、纯化方法,通过控制浸渍法体积分数、pH值等关键实验参数,以花青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观察浸膏得率的变化,确定1:30的浴比中加入1%柠檬酸与70%乙醇组成溶液,以温度30℃、pH为3超声浸渍20min为蓝莓果皮中花青素最佳提取方法。
通过65%乙醇的大孔树脂洗脱液洗脱,色价达到61.37,产率为81.32%,大大的提高的花青素的纯度。
关键词:蓝莓果皮花青素提取纯化蓝莓(Vaccinium spp.)是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果实呈蓝色近圆形。
其中果肉和果皮都含有丰富的花色素。
花色素又名花青素,属于酚类化合物中的类黄酮类。
其结构的基本母核是2-苯基苯并吡喃。
通常与一个或多个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等通过糖苷键形成花色苷,目前已知的花色苷有250多种。
已知花青素的功效有:一是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减轻疲劳,抗衰老,同时有美容美颜的作用。
二作为天然的食物添加剂,可作为食品的防腐剂,三是作为天然染料,不同pH值下可不同呈色。
一、仪器与材料1.原料:蓝莓果皮粉末(从安徽安庆市购入,买入四批产地分别位于山东省、辽宁省、内蒙古省、吉林省)。
2.试剂:乙醇、甲醇、甲酸、氢氧化钠、盐酸、乙腈、矢车菊3-O-葡萄糖苷标准品、柠檬酸、纤维素酶。
3.仪器:台式烘箱、SHZ-IIII型循环水式真空泵(上海贤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EYELA N-1100旋转蒸发仪、OSB-2100水浴锅(上海爱朗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水浴锅(南京科尔仪器设备有限公司)、SB-3200D超声波清洗仪(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gilent 1100 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hermo)、层析柱、AB-8大孔树脂、各个型号圆底烧瓶等玻璃仪器。
二、蓝莓果皮中花色素的提取1.提取方法:花色素分子含有酸性与碱性基团,溶于水和乙醇等醇类化合物。
紫甘蓝中花青素的提取研究【摘要】蓝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过敏、保护胃粘膜等多种功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
目前抗变异、抗肿瘤、抗,对花青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花青素的提取、分离纯化、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及其生理功能等方面。
本文主要研究了紫甘蓝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用大孔树脂初步纯化紫甘蓝花青素;对紫甘蓝花青素纯度鉴定。
采用“溶剂提取、萃取、树脂纯化、薄层色谱”相结合的方案对紫甘蓝花青素进行了分离纯化。
【关键词】紫甘蓝花青素提取分离纯化1.1引言花青素作为可使用色素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将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医药保健品、化妆品行业。
虽然国内外己开展了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花青素粗品的提取方法的研究方面,而对紫甘蓝花青素的组成及分子结构鉴定、生物学活性、药理作用的研究还很少,还需要大量数据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1材料与方法2.1.1实验材料新鲜紫甘蓝2.1.2实验方法溶剂提取、萃取、树脂纯化、薄层色谱2.2主要仪器、试剂分析天平、外分光光度计、环水式多用真空泵、心机、旋转蒸发仪、恒温水浴锅、无水乙醇、甲醇、孔树脂、浓盐酸。
2.3实验方法2.3.1紫甘蓝色素的提取取新鲜80G的紫甘蓝叶片于大杯中加入一定的浸提剂,吸取一定体积的浸提液于 1 Oml比色管中,用浸提剂稀释至刻度,用浸提剂做空白,测定其对520nm光的吸光度。
采用溶剂提取法。
称取紫甘蓝80g,用500ml的60%乙醇和1%盐酸混合液进行捣碎浸提8层纱布过滤,4℃条件下静置3h,离心测OD 值。
2.3.2紫甘蓝色素的初步纯化大孔树脂预处理的方法:将待处理的大孔树脂装入柱中,用95%乙醇浸泡24h一用95%乙醇2}4BV冲洗一用去离子水洗至无醇味一5%氢氧化钠溶液2}4BV冲洗树脂柱一水洗至中性一10%乙酸2}4BV冲洗通过树脂柱一水洗至中性,备用。
滤液用5倍的纯水稀释,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往吸附柱中先用15%乙醇除杂,再用6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用四分之一的盐酸在90℃条件下水解1h,再加5倍纯水稀释;大孔吸附树脂再次分离,此时用水除杂,无水乙醇洗脱收集;2.3.3花青素的浓缩结晶无水乙醇洗脱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放冰箱中等待是否有结晶甲醇:盐酸=4:1做展开剂测纯度3.1 实验结果及讨论3.1.1浓度计算紫甘蓝捣碎榨汁后得到深紫色溶液,过滤静置稀释40测得OD值为0.865由曲线可得到花青素含量为1.98mg/ml或 6.94mmol/ml3.1.2结果讨论关于天然色素的提取纯化。
葡萄籽中分离提取原花青素的研究花青素是一类多酚类化合物,其具有高效的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的天然抗氧化剂。
本实验通过浸提的方法从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考察了不同溶剂、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比等单因素对浸提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单因素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本项目产品投资费用少,操作费用低,产品附加值高;原料为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几乎没有“三废”排放,使用的溶剂全部回收利用,废渣可以作为造纸或者饲料综合利用。
标签:花青素;葡萄籽;提取;正交实验1 概述原花青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多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也称花色苷。
属于缩合鞣质或黄烷醇类。
最早而最丰富的花青素是从红葡萄渣中提取的葡萄皮红。
它于1879年在意大利上市。
由于原花青素的多种功效,由葡萄籽提取的原花青素已被我国卫生部批准为保健原料。
目前对原花青素的提取研究及保健作用研究已非常成熟。
已经将其应用到工业化产业,开发出多种原花青素的保健产品和化妆产品。
原花青素的产品已被广大消费者普遍接受。
2 葡萄籽中花青素的提取本实验通过浸提的方法从葡萄籽中提取原花青素,考察了不同溶剂、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比等单因素对浸提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单因素水平。
并通过设计正交实验,得出原花青素提取最佳工艺条件。
2.1 实验方法2.1.1 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本实验采用甘肃紫轩酒业葡萄酒厂生产葡萄酒产生的葡萄籽下脚料作为本实验的原材料。
在生产葡萄酒压榨葡萄汁的糟粕和葡萄酒生产前和发酵后压榨的榨粕,所得的这些榨渣中,以换成干品计,约有50%的葡萄皮,45%的葡萄籽和少量的梗等,将该榨渣经粗选分离出葡萄籽,作为提取的原料。
所得的葡萄籽用粉碎机粉碎后,过20目筛,于磨口三角瓶中,经石油醚脱脂脱水份,得脱脂葡萄籽粉,用一浸提液在50℃的恒温水浴中回流浸提,离心后取上清液,反复提取若干次,最后洗涤残渣,将上清液和洗涤液合并,加入固体无水硫酸钠脱水,倾出上层溶液,在真空度为0.095MPa,温度为40℃的条件下真空浓缩,浓缩液冷却至室温,得到原花青素粗提液,干燥,制得粗提物。
紫薯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紫薯花(DioscoreaoppositaThunb.)是一种高度重要的多年生药用植物,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其中,青素是紫薯花的一种重要的成分,是一种功能性生物活性物质,被认为是抗氧化剂和抗癌物质,在促进人体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紫薯花青素提取工艺是催化剂、溶剂、反应条件和分离纯化等综合运用的工艺体系,其中有许多技术瓶颈要解决。
紫薯花青素的提取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法主要包括热萃取、冷抽提、超声波萃取和超临界流体抽提等。
化学法主要包括溶剂萃取、水抽提、微萃取、离子交换法和改性纤维素吸附法等。
从物理方面看,紫薯花青素提取通常采用超声破碎,再经热反应抽提,用于脱除木质素和脱水。
热反应抽提方法用于对有机物、木质素和水分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可显著提高提取率,而且运行稳定可靠。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具有操作简便、抽提效率高等优点,已成为获取高品质紫薯花青素的新技术,为有效利用紫薯花提供了新的思路。
从化学角度看,溶剂萃取法主要用于抽提混合物中的有机挥发物和非挥发物,具有操作简便、抽提效率高、环境无污染等优点,是当前紫薯花青素提取中最为普遍应用的方法。
水抽提法可以利用水抽提剂,有效分离紫薯花中的有机物、木质素和水分,是当前被广泛使用的有机物萃取方法。
而微萃取也是普遍采用的抽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可用于紫薯花植物中有机化合物的有效提取。
当前,紫薯花青素提取工艺还处于发展初期,还有许多技术方面的瓶颈待解决,比如溶剂抽提工艺中的抽提时间短、成本高,微萃取工艺中的抽提效率低、产量少等等。
因此,加强紫薯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研究,改进提取方法,搜索具有高效抽提效果的优质提取剂,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综述以上,紫薯花的提取工艺多种多样,具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不同的抽提方式。
当前,紫薯花青素提取主要采用溶剂萃取法和微萃取法,但存在抽提时间短、抽提效率低等难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花青素的提取纯化、抗氧化能力及功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花青素(Anthocyanidins)属酚类化合物中的类黄酮类,是一种水溶性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花瓣、果实的组织中及茎叶的表面细胞与下表皮层。
其色泽随pH 不同而改变,由此赋予了自然界许多植物明亮而鲜艳的颜色。
在自然状态下,花青素在植物体内常与各种单糖结合形成糖苷,称为花色苷(An—thocyanin),该命名是由Marguart(1853)命名矢车菊花朵中的蓝色提取物时提出来的,现在作为同类物质的总称。
现有资料表明花青素有二十余种,在植物巾见的有六种,即天竺葵色素(Pg)、矢车菊色素(Cy)、飞燕草色素(Dp)、芍药色素(Pn)、牵牛花色素(Pt)和锦葵色素(My) 。
它是由一定数量的儿茶素、表儿茶素缩合而成的聚合体,其分子结构中由于含有不对称碳原子(2位或2,3位),因此具有旋光性。
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极性,可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丙酮,但不溶于乙醚、氯仿、苯等。
另外,由于分子中有大量的酚羟基存在,因此具有弱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
1 花青素的主要来源花青素广泛存在于开花植物(被子植物)中,其在植物巾的含量随品种、季节、气候、成熟度等不同有很大差别。
据初步统计:在27个科,73个属植物中均含花青素,如紫甘薯、葡萄、血橙、红球甘蓝、蓝莓、茄子、樱桃、红莓、草莓、桑葚、山楂、牵牛花等植物的组织中均有一定含量。
最早最丰富的花青素是从红葡萄渣中提取的葡萄皮红色素,它于1879年在意大利上市,该色素可通过葡萄酒酒厂的废料一葡萄渣提取。
接骨木浆果(Elderberries)中含大量的花青索,并且都是矢车菊素,每百克鲜重在200~1000 mg。
另外,花青素在大麦、高粱、豆科植物等粮食作物中也广泛存在。
研究发现,葡萄籽与松树皮的提取物中花青素的含量最高。
花青素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植物中易氧化的成分,它们在植物体内与其它组分共同作用,具有高度的生物利用率,Bagchi研究证实:在抗自由基能力及保护因自由基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和抗DNA损伤能力方面花青素显著高于维生素C、维生素E和B一胡萝卜素。
花青素的提取工艺与抗氧化性能研究花青素是一类具有抗氧化性能的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瓣、果实和根茎中。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然食品添加剂的需求增加,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和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
1. 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花青素的提取工艺主要包括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酶法提取等。
其中,溶剂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首先将植物材料粉碎成合适大小的颗粒,然后加入适量的溶剂进行浸提。
常用的溶剂有乙醇、乙酸乙酯和甲醇等。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是在溶剂提取法的基础上,加入超声波的作用,提高提取效率。
酶法提取是在溶剂提取的基础上,加入合适的酶,通过酶的作用解聚细胞壁,促进花青素的释放。
2. 花青素的抗氧化性能花青素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性能,可以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反应的发生。
研究表明,花青素比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抗氧化活性更强,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花青素抗氧化的机制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直接清除自由基,包括超氧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等;二是通过间接作用,促进人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
3. 花青素提取工艺对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花青素的抗氧化性能受到提取工艺的影响,不同的提取方法和条件会导致提取物中花青素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
研究发现,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能够显著提高花青素的提取效率和抗氧化活性,这是由于超声波能够破坏细胞壁结构,释放更多的花青素。
酶法提取也能够提高花青素的提取效率和抗氧化活性,酶的作用能够有效分解细胞壁,加速花青素的释放。
4. 花青素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由于花青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健康功效,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
在食品领域,花青素可以用作天然色素,增加食品的色彩和吸引力。
在医药领域,花青素具有很好的抗炎、抗衰老和抗肿瘤活性,可以用于开发抗氧化剂和抗癌药物。
总之,花青素的提取工艺与其抗氧化性能密切相关。
通过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和条件,可以提高花青素的提取效率和抗氧化活性,为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好的基础。
FOOD INDUSTRY I THEORY 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及抗氧化性分析文凌云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1. 实验材料以及方法1.1 材料、仪器与试剂采购适量的市售蓝莓浆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酶标仪、高速离心机以及花青素标品。
实验所用的分析纯主要有乙醇、甲醇、香草醛以及盐酸等。
此外还会应用Vc、聚酰胺吸附树脂以及DPPH自由基等。
1.2 预处理聚酰胺树脂向三角瓶中放适量聚酰胺树脂,随后加浓度为95%的乙醇(4倍体积)进行浸泡,并且过夜放置,继而将浸泡液清理掉,完成厚用浓度为95%的乙醇将其洗到洗涤液内,并将3倍体积的水添加其中,直至不会有白色的浑浊物,最终用水进行清洗,确保不再有醇的味道后进行抽滤、抽干,处理后留下以备后用。
1.3蓝莓预处理选出一部分蓝莓,在此过程中应当将破碎以及没有成熟的蓝莓处理掉,随后把选好的样品放到冰箱里(设置-20℃的温度),等到实验需要的时候将样品取出来,取出之后对其进行捣碎,直至其呈现出匀浆的状态。
2.实验方法2.1 配置试剂以甲醇为主要溶剂配置有1∶1显色剂体积的两类试剂:第一种试剂为1%浓度的香草醛溶液,第二种试剂为8%浓度的盐酸溶液,试剂都是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现配,随后配置有0.1%浓度盐酸以及浓度不同、pH值3.5甲醇混合液。
2.2 提取蓝莓花青素的主要程序1. 破碎蓝莓鲜果;2. 浸提甲醇;3. 过滤;4. 离心处理;5. 获得蓝莓花3.分析和探讨3.1 确定最大的吸收波长在室温环境下借助盐酸-香草醛溶液对蓝莓花青素的标准样品展开避光处理,随后于分光光度计当中展开300-700nm波长范围内的扫描,能够获得500nm的最大吸收波长,其属于蓝莓花青素特征吸收的相应波长。
3.2 开展单因素试验香草醛和花青素产生反应的最终产物,一旦受到光照便会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所以在进行相应检测的时候,检测人员应该进行避光处理。
3.3 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观察试验以及方差分析的相应结果可知,温度有最大极差,由此可见,温度对提取效果有较大影响,位列其后的分别为料液比、提取时间以及甲醇溶液的浓度。
黑米中花青素的粗提取摘要:本课题以黑米为原料,采用水提法和酸化乙醇提取法对黑米中的花青素进行粗提取。
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pH值及提取液浓度对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
关键词:黑米;花青素前言化学合成的食用色素具有色泽鲜艳、稳定性好、成本低廉、制备简单等优点,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人们回归自然的意识日益增强,促使人类重新认识到天然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
天然色素直接取自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因而用于食品、化妆品及至药品更为安全可靠。
我国食品行业对合成色素与天然色素都有使用[1]。
但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合成色素作为食品着色剂可造成人体伤害。
因此,许多发达国家禁止在食品中使用合成色素,天然色素来源于自然,具有安全性,有的还有一定的营养和药理作用[2]。
开发天然色素取代人工合成色素作为食品着色剂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黑米是特种稻米,营养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被认为是滋补佳品,有“开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涩补精”等作用,历来深受东亚地区人民的喜爱。
研究证实,黑米所表现出来生理保健作用主要不是来自黑米中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而是与黑米皮中富含的花色苷色素有关[3]。
花色苷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一种植物多酚,在大部分植物花瓣和果实种皮当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黑米成熟过程中,会在种皮内积聚大量花色苷色素,从而使其糙米呈现出棕红色、紫红色、紫黑色乃至黑色等颜色。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花色苷类物质除了赋予植物丰富的色彩外,还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脂以及抑制肿瘤生成等生理功能,同时花色苷作为一种较为安全的天然色素,在食品工业也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4],因而研究和开发利用黑米色素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花青素分子中因存在高度分子共轭体系,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极性溶剂中,因此通常以含有少量盐酸或甲酸的乙醇为溶剂提取花青素。
紫甘蓝中花青素的提取(安徽农业大学 12青年农场主班)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过敏、保护胃粘膜等多种功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
目前抗变异、抗肿瘤、抗,对花青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花青素的提取、分离纯化、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及其生理功能等方面。
1、实验原理紫甘蓝花青素或花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极性较高,可溶于水或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中。
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本实验选用乙醇作为紫甘蓝花色素的浸提剂,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提纯。
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吸附性能和分子筛的作用,使相对分子质量和吸附能力不同的混合物的不同成分得到分离。
紫甘蓝叶片与60%乙醇混合在组织捣碎机中破坏紫甘蓝细胞,使花色素尽可能多的溶解。
为了防止花色素的降解以提高其溶出率,可在其中加入1%盐酸。
八层纱布过滤后,留一小烧杯备用,剩余的用大孔树脂除杂,加入200ml 15%的乙醇溶液除去其他可溶性杂质,让树脂吸附花色素,再用60%乙醇洗脱,解析得到乙醇和花色素的混合液。
将过柱的溶液以HCl:混合液=1:4的比例混合至烧杯中,在90。
C的水浴锅中水解一小时,以破坏花色素的糖苷键,使花色素均以花青素的形式存在。
此时,用20ml纯水除杂,用无水乙醇洗脱,得到较为单一的花青素与乙醇混合液。
在旋转蒸发仪上蒸干。
2、材料、药品与仪器新鲜紫甘蓝15%乙醇、60%乙醇+1%HCl混合液、弄HCl、无水乙醇、AB-8打孔吸附树脂电子天平、组织捣碎机、交换柱、玻璃棒、50ml量筒漏斗、烧杯、圆底烧瓶、纱布、比色皿、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3、实验步骤配制60%+1%HCl混合液与15%乙醇溶液备用称取新鲜紫甘蓝叶片,量取60%+1%HCl混合液300ml(浸提剂),同时放入组织捣碎机中捣碎,浸提所得固液混合物用8层纱布过滤,取一点滤液备用,剩余滤液1:5加水稀释得色素原液将备用滤液再用滤纸过滤,用浸提剂做空白,测定其对520nm光的吸光度,并作标准曲线。
神奇的花青素实验作文
哎呀,阳光洒在窗台上,玻璃瓶里的紫色液体真是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你知道吗,那就是花青素,就像个会变色的魔术师。
我晃了晃瓶子,看着它颜色变来变去,简直比彩虹还漂亮!
那边试管架上摆满了试管,每个里面都是花青素溶液,但颜色都不一样。
有的像红酒一样红,有的像夜晚的星空一样蓝紫。
它们好像在告诉我,酸碱度的变化,就是这么神奇!
实验台上乱糟糟的,有书、有草稿纸,都是关于花青素的。
我随手拿起一本书,翻了翻,上面写了好多关于花青素的知识。
看来我得好好学习一下,才能更了解这个会变色的魔术师!。
酶-超声波法提取桑葚中花青素及其稳定性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花青素是一类天然存在于许多植物中的重要类黄酮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炎和抗癌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桑葚是一种富含花青素的植物,具有丰富的保健价值。
目前,常规的化学提取方法存在着破坏花青素结构、提取效率低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寻找一种高效、环保、绿色的提取方法变得尤为迫切。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究超声波法提取桑葚中花青素的方法和稳定性,寻找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提取方法,并进一步研究花青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探讨影响花青素稳定性的因素,为该类生物活性物质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通过对花青素稳定性的研究,可以为食品、医药、护肤品等行业提供相关的生产技术和质量保障措施,推动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本研究还可以深入了解花青素的生物活性及其在机体内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提高花青素稳定性的方法,为探索新型花青素应用及产品的创新打下基础,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推广。
1.3 研究意义花青素是一种常见于植物中的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癌等多种生理活性。
在桑葚中,花青素含量较高,具有显著的保健功能。
研究桑葚中花青素的提取及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超声波法提取桑葚中花青素可以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减少化学物质的使用,对环境友好。
研究花青素的稳定性有助于延长其在食品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的保鲜期,保持其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
本研究旨在探究超声波法对桑葚中花青素的提取效果以及花青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旨在为桑葚产品的开发及植物色素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正文2.1 超声波法提取桑葚中花青素的原理超声波法提取桑葚中花青素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和热效应对植物细胞壁进行破裂,释放出花青素。
超声波波长较短,频率较高,振动剧烈,可产生空化效应,形成局部高温和高压,从而破坏植物细胞壁结构,使细胞内的花青素得以释放出来。
紫甘蓝中花青素的提取研究
【摘要】蓝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过敏、保护胃粘膜等多种功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
目前抗变异、抗肿瘤、抗,对花青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花青素的提取、分离纯化、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及其生理功能等方面。
本文主要研究了紫甘蓝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用大孔树脂初步纯化紫甘蓝花青素;对紫甘蓝花青素纯度鉴定。
采用“溶剂提取、萃取、树脂纯化、薄层色谱”相结合的方案对紫甘蓝花青素进行了分离纯化。
【关键词】紫甘蓝花青素提取分离纯化
1.1引言
花青素作为可使用色素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将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医药保健品、化妆品行业。
虽然国内外己开展了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花青素粗品的提取方法的研究方面,而对紫甘蓝花青素的组成及分子结构鉴定、生物学活性、药理作用的研究还很少,还需要大量数据为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2.1材料与方法
2.1.1实验材料
新鲜紫甘蓝
2.1.2实验方法
溶剂提取、萃取、树脂纯化、薄层色谱
2.2主要仪器、试剂
分析天平、外分光光度计、环水式多用真空泵、心机、旋转蒸发仪、恒温水浴锅、无水乙醇、甲醇、孔树脂、浓盐酸。
2.3实验方法
2.3.1紫甘蓝色素的提取
取新鲜80G的紫甘蓝叶片于大杯中加入一定的浸提剂,吸取一定体积的浸提液于 1 Oml比色管中,用浸提剂稀释至刻度,用浸提剂做空白,测定其对520nm光的吸光度。
采用溶剂提取法。
称取紫甘蓝80g,用500ml的60%乙醇和1%盐酸混合液进行捣碎浸提8层纱布过滤,4℃条件下静置3h,离心测OD 值。
2.3.2紫甘蓝色素的初步纯化
大孔树脂预处理的方法:将待处理的大孔树脂装入柱中,用95%乙醇浸泡24h一用95%乙醇2}4BV冲洗一用去离子水洗至无醇味一5%氢氧化钠溶液2}4BV冲洗树脂柱一水洗至中性一10%乙酸2}4BV冲洗通过树脂柱一水洗至中性,备用。
滤液用5倍的纯水稀释,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往吸附柱中先用15%乙醇除杂,再用6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用四分之一的盐酸在90℃条件下水解1h,再加5倍纯水稀释;大孔吸附树脂再次分离,此时用水除杂,无水乙醇洗脱收集;
2.3.3花青素的浓缩结晶
无水乙醇洗脱液用旋转蒸发仪浓缩,放冰箱中等待是否有结晶
甲醇:盐酸=4:1做展开剂测纯度
3.1 实验结果及讨论
3.1.1浓度计算
紫甘蓝捣碎榨汁后得到深紫色溶液,过滤静置稀释40测得OD值为0.865由曲线可得到花青素含量为1.98mg/ml或 6.94mmol/ml
3.1.2结果讨论
关于天然色素的提取纯化。
植物色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酶提取、溶剂浸提、超声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
实验选用操作简单、快速的溶剂浸提法,用酸性乙液作为提取剂
提取出来的紫甘蓝花青素是粗品,其中含有大量溶于水和乙的杂质,这些杂质会影响到花青素的稳定性和后续研究工作,需要进行分离纯化。
分离纯化的方法有很多,包括色谱分离、沉淀分离、膜分离、结晶、升华等。
实验选用广泛应用于纯化花青素的柱层析法。
用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再生处理简单的大孔吸附树脂作为柱填料,两次纯化花青素。
实验过程中有原理性的操作失误,但及时改正后基本没对后来结果产生差的影响,反而对花青素纯度的提高有帮助,算是因祸得福了。
最后实验结晶的提取结果未可知,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