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压 电 缆 头 制 作 交 底
- 格式:docx
- 大小:195.89 KB
- 文档页数:4
质量旁站要点及旁站监理记录模板(高压电缆头的制作)旁站要点:1 .施工方案是否已经审定,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是否均已到位,高压电缆头的制作前是否已安全技术交底;检查施工作业票办理情况并记录。
2 .导线压接工具(液压钳等)、高压绝缘摇表等工器具性能是否正常。
液压钳及模具规格配备与导线线径是否相符,线鼻子规格与线芯是否相符。
3 .对电缆的规格、型号、电压进行核对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同时还要进行外观检查有无异常现象,是否存在在运输及存放过程中造成损伤现象。
4 .外部环境是否适宜,高压电缆头制作要求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场地应清洁无飞扬的尘土或纸屑,空气湿度不大于70%,严禁在雾或雨雪中施工。
5 .检查高压电缆头的制作是否符合规范及施工方案的要求,电缆最小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7 .核查液压接线端子的压接等特殊工种人员均能持证上岗,同时准备记录施工证号。
8 .电缆的绝缘检测是否合格,测试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9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电缆头制作材料主要以预制式附件、冷缩式附件、热收缩附件为主,制作工艺不同,要必须核实清楚现场的到货材料与施工方案是否一致。
10 .电缆最小的方曲半径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11 .检查标准工艺、强条、质量通病的执行情况。
12 .最后电缆的接地问题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要对高压三芯电缆或单芯电缆的接地问题重点进行控制,高压电力电缆的铜屏蔽和钢铠一般都需要接地。
35KV高压电缆多为单芯电缆,单芯电缆在通电运行时,在屏蔽层会形成感应电压,如果两端的屏蔽同时接地,在屏蔽层与大地之间形成回路,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样电缆屏蔽层会发热,损耗大量的电能,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通常采用一端接地的方式,当线路很长时还可以采用中点接地和交叉互联等方式。
旁站监理记录表施工情况:(符合要求项目打J ,不涉及项目打/)(主要指施工哪些项目、部位、内容,施工过程时间,施工队负责人,以及施工中执行什么方案、措施、管理制度及规程、规范等情况)1、高压电缆头制作执行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否已审定,口是、口否。
高压电缆头制作技术1、高压电缆头的基本要求电缆终端头是将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部件,电缆中间头是将两根电缆连接起来的部件,电缆终端头与中间头统称为电缆附件。
电缆附件应与电缆本体一样能长期安全运行,并具有与电缆相同的使用寿命。
良好的电缆附件应具有以下性能:线芯联接好: 主要是联接电阻小而且联接稳定,能经受起故障电流的冲击;长期运行后其接触电阻不应大于电缆线芯本体同长度电阻的1.2倍;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耐振动、耐腐蚀性能;此外还应体积小、成本低、便于现场安装。
绝缘性能好: 电缆附件的绝缘性能应不低于电缆本体,所用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要低,在结构上应对电缆附件中电场的突变能完善处理,有改变电场分布的措施。
2、电场分布原理高压电缆每一相线芯外均有一接地的(铜屏蔽层,导电线芯与屏蔽层之间形成径向分布的电场。
也就是说,正常电缆的电场只有从(铜导线沿半径向(铜屏蔽层的电力线,没有芯线轴向的电场(电力线,电场分布是均匀的。
在做电缆头时,剥去了屏蔽层,改变了电缆原有的电场分布,将产生对绝缘极为不利的切向电场(沿导线轴向的电力线。
在剥去屏蔽层芯线的电力线向屏蔽层断口处集中。
那么在屏蔽层断口处就是电缆最容易击穿的部位。
电缆最容易击穿的屏蔽层断口处,我们采取分散这集中的电力线(电应力,用介电常数为20~30,体积电阻率为108~1012Ω•cm材料制作的电应力控制管(简称应力管,套在屏蔽层断口处,以分散断口处的电场应力(电力线,保证电缆能可靠运行。
要使电缆可靠运行,电缆头制作中应力管非常重要,而应力管是在不破坏主绝缘层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分散电应力的效果的。
在电缆本体中,芯线外表面不可能是标准圆,芯线对屏蔽层的距离会不相等,根据电场原理,电场强度也会有大小,这对电缆绝缘也是不利的。
为尽量使电缆内部电场均匀,芯线外有一外表面圆形的半导体层,使主绝缘层的厚度基本相等,达到电场均匀分布的目的。
在主绝缘层外,铜屏蔽层内的外半导体层,同样也是消除铜屏蔽层不平,防止电场不均匀而设置的。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电缆敷设、电缆头制作)安全技术交底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8 页(电缆敷设、电缆头制作)安全技术交底一、电缆敷设(1)电缆盘就位可用起重机或人工将电缆盘放置指定位置,电缆在装卸的过程中,设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指挥人员发出的指挥信号必须清晰、准确。
(2)采用吊车装卸时,装卸电缆盘孔中应有盘轴,起吊钢丝绳套在轴的两端,不应直接穿在盘孔中起吊。
人工移动电缆盘前,应检查线盘是否牢固,电缆两端应固定,线圈不应松弛,电缆盘只允许短距离滚动,滚动时滚动方向必须与线盘上箭头指示方向一致。
(3)根据电缆长度和截面,选用的牵引绳长度比电缆长30~50m。
牵引绳连接必须牢固。
其连接点应选用防捻器。
布放电缆滑轮,直线部分应每隔2.5~3m设置直线滑轮,确保电缆不与地面摩擦,所有滑轮必须形成直线。
弯曲部分采用转弯滑轮,并控制电缆弯曲半径和侧压力。
电缆允许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规定。
在关键部位应有专人监视(如转弯位、管口、与其他管道交叉的部位)。
注:D表示电缆直径,mm。
(4)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隧道、电缆井和人井的防水层。
(5)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宜留有备用长度。
(6)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如设计没要求时,其长度、型号、规格应相同。
(7)电缆敷设时,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电缆应从电缆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磨擦拖拉。
对于较重的电缆盘,应考虑加装电缆盘制动装置。
电缆走动时,严禁用手搬动电缆及滑轮。
第 2 页共 8 页(8)敷设电缆时,机械敷设电缆速度不宜超过15m/min,并监测侧压力和拉力不超过允许强度。
在较复杂的路径上敷设电缆时,其速度应适当放缓。
机械敷设时电缆最大允许牵引强度不宜大于下表数值。
(9)电力电缆在切断后,应将端头立即做好防潮密封,以免水分侵入电缆内部。
(10)若电缆沟内并列敷设多条电缆,其中间接头位置应错开。
GD2301003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建筑电气交底部位日期年月日交底内容操作工艺一、工艺流程:摇测电缆绝缘→剥电缆铠甲,打卡子→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连接二、摇测电缆绝缘:1、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在10MΩ以上。
2、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3、剥电缆铠甲,打卡子:4、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量电缆并做好标记。
锯掉多余电缆,根据电缆头套型号尺寸要求,剥除外护套。
5、将地线的焊接部位用钢锉处理,以备焊接。
6、在打钢带卡子的同时,多股铜线排列整齐后卡在卡子里。
7、利用电缆本身钢带宽的二分之一做卡子,采用咬口的方法将卡子打牢,必须打两道,防止钢带松开,两道卡子的间距为15mm,见图3.3.4。
图3.3.48、剥电缆铠甲,用钢锯在第一道卡子向上台阶3~5mm处,锯一环形深痕,深度为钢带厚度的2/3,不得锯透。
9、用螺丝刀在锯痕尖角处将钢带挑起,用钳子将钢带撕掉,随后将钢带锯口处用钢锉修理钢带毛刺,使其光滑。
三、焊接地线:GD2301003施工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建筑电气交底部位日期年月日1、地线采用焊锡焊接于电缆钢带上,焊接应牢固,不应有虚焊现象,应注意不要将电缆烫伤。
必须焊在两层钢带上。
四、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1、剥去电缆统包绝缘层,将电缆头套下部先套入电缆。
2、根据电缆头的型号尺寸,按照电缆头套长度和内径,用塑料带采用半叠法包缠电缆。
塑料带包缠应紧密,形状呈枣核状(图3.5.2)。
图3.5.2图3.5.33、将电缆头套上部套上,与下部对接、套严(图3.5.3)。
五、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1、从芯线端头量出长度为线鼻子的深度,另加5mm,剥去电缆芯线绝缘,并在芯线上涂上凡士林。
2、将芯线插入接线鼻子内,用压线钳子压紧接线鼻子,压接应在两道以上。
3、根据不同的相位,使用黄、绿、红、黑四色塑料带分别包缠电缆各芯线至接线鼻子的压接部位。
湘质监统编施2015-3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南县人民医院异址新建项目编号:3.4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电缆头制作安装时,操作人员应穿长袖上衣和长裤,戴手套和护目眼镜,戴脚套。
3.5 环境关键要求施工现场应清洁、无灰尘、光线充足,周围空气不应含有导电粉尘和腐蚀性气体,并避开雾、雪、雨天,选择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操作。
制作塑料绝缘电缆终端头,环境温度及电缆温度一般应在0℃以上。
4、操作工艺:4.1 工艺流程4.1.1 1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外热缩式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流程4.1.2 1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外热缩式电缆接头制作工艺流程设备点件检查→剥除电缆护层→剥铜屏蔽层及半导电层→固定应力管→压接连接管→包绕半导电及填充胶→固定绝缘管→安装屏蔽网及地线→固定护套→送电运行验收4.1.3 1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外干包式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流程4.1.4 1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外干包式电缆接头制作工艺流程设备点件检查→剥除电缆护层→剥铜屏蔽层及半导电层→固定应力管→压接连接管→包绕半导电及填充胶→固定绝缘管→安装屏蔽网及地线→固定护套→送电运行验收4.1.5 0.6/1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户内、外干包式电缆头制作工艺流程绝缘检测→剥除电缆护层→焊接地线→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压电缆接线鼻子→电缆与设备连接4.1.6 预制装备式电缆端头制作工艺流程设备点件检查→剥除电缆护层→剥铜屏蔽层及半导电层→绑扎焊接地线→套连接管→套电缆变径头→压接端子→连接电缆头绝缘连接器→压接接线端子→安装电缆连接器堵头→送电运行验收4.1.7 矿物绝缘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流程定位→固定电缆→绝缘测试→剥除铜护套→密封铜罐安装→灌注填充胶→热缩绝缘套管→固定电缆→接线端子连接→测试绝缘→与设备连接4.1.8 矿物绝缘电缆中间头制作工艺流程定位→绝缘测试→套中间接头附件→剥除铜护套→密封铜罐安装→灌注填充胶→热缩绝缘套管→导线连接→热缩接头绝缘套管→安装中间连接附件→测试绝缘4.2 操作工艺4 2.1. 10(6)kV干包式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1) 设备点件检查:开箱检查实物是否符合装箱单上数量,外观有无异常现象,按操作顺序摆放在大瓷盘中。
电缆敷设施工技术交底目录1 范围 (2)2 施工筹办 (3)2.1 设备及材料要求 (3)2.2 主要机具 (3)2.3 作业条件 (4)3 操作工艺 (4)3.1 工艺流程 (4)3.2 筹办工作 (5)3.3 直埋电缆敷设 (6)3.4 电缆沿支架、桥架敷设 (7)3.5 挂标记牌 (8)4 质量尺度 (8)4.1 包管工程 (8)4.2 底子工程 (9)4.3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和查验方法应符合表2-l的规定 (9)5 成品庇护 (10)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0)7 质量记录 (11)7.1 质量包管资料 (11)7.2 施工记录 (11)1 范围本工艺尺度适用于10k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电力电缆敷设。
2 施工筹办2.1 设备及材料要求2.1.1 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物合格证。
2.1.2 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
电缆轴应完好无损。
2.1.3 电缆外不雅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光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
油浸电缆应密封良好,无漏油及渗油现象。
橡套及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展无老化及裂纹。
2.1.4 各种金属型钢不该有明显锈蚀,管内无毛刺。
所有紧固螺栓,均应采用镀锌件。
2.1.5 其它从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标记牌、油漆、汽油、封铅、硬脂酸、白布带、橡皮包布、黑包布等均应符合要求。
2.2 主要机具2.2.1 电动机具、敷设电缆用支架及轴、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钢丝绳、大麻绳、千斤顶。
2.2.2 绝缘摇表、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电气焊东西、电工东西。
2.2.3 无线电对讲机〔或简易〕、手持扩音喇叭〔有条件可采用多功能扩大机作通讯联络〕。
2.3 作业条件2.3.1 土建工程应具备以下条件:2.3.1.1 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安稳,强度合格。
2.3.1.2 电缆沟、地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电缆沟排水畅通,无积水。
编号:Q/×××
110kV电缆中间接头制作作业指导书
(范本)
编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作业负责:
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供电公司×××
1、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针对武汉供电公司110kV先湖航Ⅰ回电缆绝缘中间预制接头制作工艺编写而成,仅适用于该项工作。
2、引用文件
2.1 IEC 60840:1988额定电压30kV(U m=36kV)以上至150 kV(U m=170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试验方法和要求2.2 GB 50168-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3 GB/Z18890 1-2002额定电压220kV(U m=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
2.4 GB5012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电力电缆运行规程》
3、修前准备
3.1、准备工作安排
3.2、人员要求
3.3、工器具
3.4、材料
3.5、危险点分析
3.6、安全措施
3.7、作业分工
4、作业程序4.1、开工
4.2、作业内容及标准
4.3、竣工
5、消缺记录
6、验收总结
7、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
8、附录(电气连接示意图)。
高 压 电 缆 头 技 术 交 底
一、 施工准备
1.1 主要安装机具:
A . 热缩枪、钢锯、电烙铁、液压钳、电工工具等
1.2 作业条件确认:
A .所用电缆附件应预先试装,检查规格是否同电缆一致,各部件是否齐全,检查
出厂日期,检查包装(密封性),防止剥切尺寸发生错误。
B..电缆敷设前要检查电缆本体的绝缘,在电缆头上找出色相排列情况,避免三芯
电缆中间头上(为对齐相序)芯线交叉。
C.电缆敷设后要做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试验后对电缆头做好密封,防止受潮。
D.中间头电缆要留余量及放电缆的位置。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过程及步骤:剥外护套→锯钢甲→剥内护绝缘层→焊接屏蔽层接地线→铜屏蔽层处理→剥半导电层→清洁主绝缘层表面→安装半导电管(终端头)→安装分支手套→安装绝缘套管和接线端子
(1)剥外护套 为防止钢甲松散,应先在钢甲切断处内侧把外护层剥去一圈
(外侧留下),做好卡子*,用铜丝绑紧钢甲并焊妥钢甲接地线。
最后剥外护套
(2)锯钢甲 上一步完成后,在卡子边缘(无卡子时为铜丝边缘)顺钢甲包紧
方向锯一环形深痕,(不能锯断第二层钢甲,否则会伤到电缆),用一字螺丝刀撬起(钢甲边断开),再用钳子拉下并转松钢甲,脱出钢甲带,处理好锯断处的毛刺。
整个过程都要顺钢甲包紧方向,不能把电缆上的钢甲搞松。
(3)剥内护绝缘层 注意保护好色相标识线,保证铜屏蔽层与钢甲之间的绝缘。
(4)焊接屏蔽层接地线 把内护层外侧的铜屏蔽层铜带上的氧化物去掉,涂上焊
锡。
把附件的接地扁铜线(分成三股),在涂上焊锡的铜屏蔽层上绑紧,处理好绑线的头,再用焊锡与铜屏蔽层焊住,焊住线头。
下图是终端头的接地线安装方法(中间头也一样,只是接地线不用向后),外护套防潮段表面一圈要用砂皮打毛,涂密封胶,以防止水渗进电缆头。
屏蔽层与钢甲两接地线要求分开时,屏蔽层接地线要做好绝缘处理。
(5)铜屏蔽层处理 在电缆芯线分叉处做好色相标记,按电缆附件说明书,正
确测量好铜屏蔽层切断处位置,用焊锡焊牢(防止铜屏蔽层松开),在切断处内侧用铜丝扎紧,顺铜带扎紧方向沿铜丝用刀划一浅痕(注意不能划破半导体层!),慢慢将铜屏蔽带撕下,最后顺铜带扎紧方向解掉铜丝。
(6)剥半导电层 在离铜带断口10mm 处为半导电层断口,断口内侧包一圈胶
铜屏蔽
铜屏蔽接地内护套钢甲
钢甲接地地线防潮段钢甲接地线屏蔽层接地线
带作标记。
可剥离型 在预定的半导电层剥切处(胶带外侧),用刀划一环痕,从环痕向
未端划两条竖痕,间距约10mm 。
然后将些条形半导电层从未端向环形痕方向撕下(注意,不能拉起环痕内侧的半导电层!),用刀划痕时不应损伤绝缘层,半导电层断口应整齐。
检查主绝缘层表面有无刀痕和残留的半导电材料,如有应清理干净。
不可剥离型 从芯线未端开始用玻璃刮掉半导电层(也可用专用刀具),在断
口处刮一斜坡,断口要整齐,主绝缘层表面不应留半导电材料,且表面应光滑。
(7)清洁主绝缘层表面 用不掉毛的浸有清洁剂的细布或纸擦净主绝缘表面
的污物,清洁时只允许从绝缘端向半导体层,不允许反复擦,以免将半导电物质带到主绝缘层表面。
(8)安装半导电管(终端头)
半导电管在三根芯线离分叉处的距离应尽量相等,一般要求离分支手套50mm ,
半导电管要套住铜带不小于20mm ,外半导电层已留出20mm ,在半导电层断口两侧要涂应力疏散胶(外侧主绝缘层上15mm 长),主绝缘表面涂硅脂。
半导电管热缩时注意:铜带不松动表面要干净(原焊锡要焊牢),半导电管内不一点空气。
热缩时从中间开始向两头缩,要掌握好尺寸。
(9)安装分支手套 在内绝缘层和钢甲这段用填料包平,在手指口和外护层防潮处涂上密封胶,分支手套小心套入,(做好色相标记)热缩分支手套,电缆分支中间尽量少缩(此处最容易使分支手套破裂),涂密封胶的4个端口要缩紧。
有时先安装分支手套,后装半导电应力管的。
也有半导电应力管被分支手套套住的,电缆(引线)苗子线太长时也可以。
(10)安装绝缘套管和接线端子 测量好电缆固定位置和各相引线所需长度,
锯掉多余的引线。
测量接线端子压接芯线的长度,按尺寸剥去主绝缘层(稍有锥度),芯线上涂点导电膏或硅脂,压接线端子(千万要对好接线螺丝穿孔的方向!)。
处理掉压接处的毛刺,接线端子与主绝缘层之间用填料包平(压接痕也要包平),套绝缘热缩管(套住分支手套的手指),在接线端子上涂密封胶,最后一根绝缘热缩套管要套住接线端子(除接触面以外部分),绝缘套管都要上面一根压住下面一根。
最后套色相管(户外式套雨裙)。
充满填料
应力疏散胶
主绝缘
屏蔽铜带
半导电层分支手套半导电应力管
中间头安装方法
中间头制作方法在准备工作上同终端头是一样的,做钢甲接地线和屏蔽层接地线
的(扁铜线)引线方向可不一样(向后也可以,软线可以反过来的),只是电缆芯线尺寸有严格要求(包括铜屏蔽层)。
中间头的电缆引线有长(895mm )短(565mm )之分,这长度包括30mm 一头的钢铠接地线位置。
各段长度见下图。
1.钢铠接地线 按照尺寸(895mm 和565mm )处用刀割断外护层,往电缆头30mm
处再割断外护层,去掉这30mm 外护层,用砂皮打光(去掉油漆),上好焊锡(要放助焊剂),用铜丝把接地扁铜线绑紧,再用焊锡把扁铜线和铜丝同钢铠焊结实(特别是扁铜线头和铜丝头要焊住),然后擦掉助焊剂(助焊剂有腐蚀性,一定要擦干净),最好在铜丝外层用铁皮打一卡子,最后剥掉外护层和钢带,在钢带断口往外20mm 割断内护(绝缘)层。
把内护层去掉,保护好色相细条,一般用有色胶带绑在引线上。
2.安装应力管 把引线分开弯曲好,在引线离头(长675mm ,短345mm)处用记号
笔划一圈,圈外包2层胶带(边沿在线上),擦干净铜带表面,用焊锡固定铜带,再在线上绑2圈铜丝,用刀在铜丝与胶带之间把铜带划出痕迹(不能划太深,不能划破半导电层),去掉胶带,顺铜带绑紧方向撕下铜带,铜屏蔽层断口不留毛刺。
离铜带断口50mm 处扎2圈胶带(胶带外沿在50mm 处),在胶带外沿用刀把半导电层割一圈,同终端头一样把引线头部半导电层剥去,并处理干将主绝缘层表面,在半导电层断口涂上应力疏散胶。
把半导电应力控制管套住铜带20mm ,用喷灯热缩(注意把空气排出)。
3.压铜接管 离引线头60mm 至85mm 处削锥形(铅笔头),以后留出5mm 内
半导电层,剥出芯线,涂导电膏,把铜接管孔内处理干净,芯线穿进半个(半个不到1mm )铜接管,压紧铜接管。
把2支外护套管分别套到两电缆上(过分叉),把2支半导电管和2支绝缘管穿在一起套进电缆长引线上,检查6支应力控制管全部热缩到位后,14支套管全部套好后,把芯线对好相位,穿入铜接管(到底),压紧铜接管。
(注意:在压铜接管之前,必须把所有套管都套进电缆。
)
4.缩护套管 处理掉铜接管上的毛刺,在锥形(铅笔头)用半导电带包平,外层
包填充胶。
按下图第1缩内绝缘管,第2缩外绝缘管,第3缩外半导电管(2支,保证在铜屏蔽层上长度不小于20mm ),中间交叉。
热缩时要从中间开始,防止套管内留空气。
热缩时热量要尽可能均匀,注意火焰喷到另外两相引线上,铜带上要涂硅脂。
5.接好屏蔽层 套管缩好后,把三根引线并在一起,在半导电管外包紧钢丝网。
把两根铜屏蔽层的接地扁铜线绑紧铜丝网后对接,用焊锡焊住接头。
钢(甲)铠外护绝缘层
内绝缘层屏蔽层(铜带)半导电层主绝缘层铜接管内半导电层
锥形芯线
6.钢铠接地和外护套 当钢铠接地与屏蔽层接地有分开要求时,要把钢铠接地的
扁铜线做绝缘处理,然后对接,接头处绝缘要求更高些。
外护套(2个)对接处不小于100mm ,电缆外护层与外护套连接处要打毛,涂上密封胶,最后把外护套缩紧。
二、 质量标准 1电缆头制作前应检查其位置、型号、规格电压等级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
电缆绝缘状况应良好,无受潮,塑料电缆内不得进水。
2制作电缆头时,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尽量减少电缆绝缘的暴露时间。
剥切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线芯及电缆终端头的附件必须清洁。
3缆终端和接头应采取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措施。
4缆在剥切线芯绝缘、屏蔽、金属护套时,线芯沿绝缘表面至最近接地点(屏蔽或金属护套端部)的最小距离应符合:电压1KV 距离50mm, 电压6KV 距离100mm 。
电压10KV 距离200mm 。
5缘电缆在制作终端头和接头时,应彻底清除半导体层。
6选用与线芯截面相同的线鼻子,铜线鼻子镀锡表面应光滑、干净,压接模具与线鼻子配合恰当,压接后应将端子的凸痕修理光滑,不得残留刺。
7缆终端上应有明显的相色标示且与系统的相位一致。
三、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缆头的制作应有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
2高压电缆头制作后耐压试验不合格。
制作过程中必须保持线芯及电缆头附件的清洁。
3线鼻子选择与线芯截面不一致,压接模具选择不当,压接不紧。
必须选择与线芯截面相同的线鼻子及相同规格的压接模具进行压接。
4电缆头接线后有应力。
电缆线芯应留有合适的长度。
外半导电管
外半导电管外绝缘管
内绝缘管
填料应力控制管应力控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