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综合与实践有趣的拼搭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51.50 KB
- 文档页数:5
大班数学活动《趣味拼搭》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平面和立体图形的名称、特征,并能够识别、分类和应用。
2.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在拼搭过程中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认识与分类,以及利用图形进行创意拼搭。
2. 教学重点:图形特征的掌握,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各类图形模具、磁性白板、挂图等。
2. 学具:各类图形卡片、拼搭积木、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a. 挂图展示,学生抢答。
b. 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发现的图形。
2. 新课呈现:利用PPT课件,讲解平面和立体图形的特点,进行分类学习。
a. 讲解平面图形的特点,进行分类游戏。
b. 引入立体图形,展示模具,让学生观察、触摸,了解其特点。
c. 学生分组,进行图形分类竞赛。
3. 实践操作: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创意拼搭,教师巡回指导。
a. 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拼搭。
b. 教师协助学生解决问题,指导创意拼搭方法。
4.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拼搭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a. 各小组展示作品,进行互评。
b.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趣味拼搭2. 内容:a. 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b. 立体图形:立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c. 图形分类:按形状、大小、颜色等d. 创意拼搭:作品展示、心得分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利用所学的图形,进行创意拼搭,完成一幅有趣的作品。
2. 答案: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创意完成,无固定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趣味拼搭活动,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创意拼搭过程中,部分学生遇到困难。
今后教学中,应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