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土挤密桩施工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素土挤密桩本标段素土挤密桩采用沉管法成孔,桩管选用壁厚不小于10mm的钢管。
桩径0.4m,桩间距1.0m,桩长8~10m,采用正三角形布置,处理宽度为路堤坡脚外3.0m或路堑坡脚之间的范围。
主要施工工序:㈠施工放线按设计的桩间距施放出每个桩位进行施工,桩位测量放线由专职测量员进行,采用经纬仪定向和钢尺量距进行,施工前认真阅图,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桩位点测放后,须反复检查防止漏桩或重桩,确认无误后再经监理复检。
桩位偏差不超过0.40D,用经纬仪和钢尺检查。
㈡成孔:拟采用柴油锤打桩机成孔①、打桩顺序:成孔先由外向里分批进行,防止漏孔或错位。
②、桩机就位:机车摆放应顺着打桩方向,桩架底座应放垂直于地面,让桩管自然垂直,对准桩位缓缓落下,由桩前工用吊锤校正桩管垂直度,桩位偏差≤10㎝。
准备工作完成后,启动柴油锤。
在成孔过程中,如发现桩管倾斜,应及时调整补救,确保成孔垂直度。
③、成孔后,随时检查孔径、孔深、垂直度和孔位,成孔直径不小于设计桩径400㎜,允许误差为-20㎜;成孔深度不小于设计孔深,允许误差为+500㎜;垂直度偏差≤1.5%H。
如有落土、填孔、缩孔等异常现象,认真做好记录,对问题孔用白灰做好圈记,及时向甲方及监理方汇报,然后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决不允许掩盖事实随意处理。
㈢填料制备:素土挤密桩:采用现场黄土,土料有机质含量≤5%。
㈣回填夯实:①、采用夹杆锤夯击成桩,夯击由专人操作,以便控制夯击数,同时做好记录;②、夯击对位应平稳,对准;③、填料前应先对孔底预夯8~12击,孔底夯实有清脆响声时,再下料回填。
④、回填方式:填一锨料,夯击三次,即“一锨三击”。
⑤、施工人员对桩的夯实质量进行管理,随时检查,并认真填写施工记录;⑥、回填记录:必须及时、如实、清楚、整洁、不得漏记、重记、错记、不记,记录内容为分段记录:成孔直径,总填料量,夯实时间,质量检查等。
⑦、夯实抽样检查对桩身质量随时抽样检验,由于孔中取样困难,施工过程中可在距桩顶1m 处取样,最终检验数量为成桩数的2%。
山西吉利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项目素土挤密桩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7月12日目录1 编制依据 (4)1.1本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 (4)1.2国家颁布的相关现行规范规程; (4)1.3施工组织设计 (4)2 工程概况 (4)2.1场地地质情况 (6)2.2设计要求 (6)3 施工准备 (8)3.1技术经济准备 (8)3.2施工现场准备 (8)3.3 施工机械准备 (8)3.4施工测量方案 (9)4 施工总体布署 (9)4.1工程施工总目标 (9)4.2劳动力计划安排 (9)4.3材料采购计划安排 (10)4.4主要施工机械配备 (10)4.5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10)4.6工期保证措施 (10)5 项目施工组织 (11)5.1组织机构设置 (11)5.2职责 (11)6 素土桩施工 (12)6.1 施工工艺 (12)6.2关键部位施工方法 (13)6.3质量检验标准 (15)7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6)7.2质量管理的措施 (16)8 安全保证体系及安全保证措施 (17)8.1安全管理目标 (17)8.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18)8.3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18)8.4安全技术措施 (19)9 绿色施工 (20)9.1环境保护 (20)9.2降低噪音措施 (20)9.3文明施工措施 (21)9.4消防管理措施 (21)1 编制依据1.1本工程招标文件及施工图纸;1.2国家颁布的相关现行规范规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吉利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项目地块二(第一标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1.3施工组织设计2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山西吉利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项目,位于晋中市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吉利汽车生产基地西侧。
目录目录 (1)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2)第一节、编制依据 (2)第二节、施工技术参数 (2)第二章工程概况 (3)第一节、工程概况 (3)第二节、桩基设计概况 (3)第三节、桩基施工范围 (4)第三章施工部署 (5)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 (5)第二节、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分工 (5)第四章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8)第一节、素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8)第二节、施工要点 (8)第三节、质量检验和控制 (9)第四节、质量检验和控制 (10)第五节、质量保证措施 (10)第六节、工期保证措施 (11)第七节、安全保证措施 (12)第八节、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3)第五章应急预案 (15)第一节、应急预案 (15)第二节、事故处理 (16)第六章设备供应计划 (17)第一节、投入的机械及劳动力 (17)第二节、施工用电、用水计量 (17)第七章资料归档交接 (18)第一节、工程验收,移交资料 (18)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第一节、编制依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挤密桩施工技术暂行条例》《建筑工程施工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第二节、施工技术参数1、桩孔填料为灰土。
2、操作参数2.1、灰土挤密桩为爆破锤成孔,1.6T重锤夯填,增加了桩间土的挤密效果,能更好的消除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
2.2、爆破锤成孔,填料量每次控制六锤/0.11-0.12m3。
2.3、回填土时,空锤先锤击6次,素土回填时锤击不得少于6次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位于西宁市城北区。
素土挤密桩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批:年月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三、施工方案 4四、质量保证措施10五、安全生产措施12六、冬雨施工措施13七、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14八、施工机械及劳务力安排15九、施工水电计划16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施工图及招标文件;2、本工程岩土地质勘察报告;3、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地区政府颁布的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及企业有关规章制度;4、国家现行建筑施工规范、本地区的规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我司现实施的工艺操作规程;5、依据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本公司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5、工程主要涉及的规范、规程:1)《建筑场地墓坑探查与处理暂行规程》DBJ61-57—201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挤密桩法处理技术规范》DBJ61-2-2006;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0;7)《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9)有关文明施工的规定.二、工程概况1、位置、地形及地貌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桩基工程概况本工程设计素土挤密桩11887个,有效桩6m,桩径450mm,桩距13500mm,等边三角形布置,柴油锤锤击沉管成孔,重锤夯实。
孔内采用素土在最优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回填,桩身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
97,桩间土挤密系数不应小于0。
93,桩顶承载力特征值fak≧ kpa.4、工程目标:①、工期要求: 35天②、质量要求:合格。
③、安全生产目标:无安全事故。
④、文明工目标:达到文明标准。
三、施工方案1、施工管理机构本工程按项目法施工管理的要求组织施工,我公司把本工程列为重点信誉工程,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保持ISO9001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马兰黄土SDDC(素土挤密桩)增湿孔施工工法马兰黄土SDDC(素土挤密桩)增湿孔施工工法一、前言马兰黄土地区由于土壤干燥、风化、脆弱等特点,导致工程基础的抗变形性能较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马兰黄土SDDC(素土挤密桩)增湿孔施工工法被引入,该工法通过增湿孔施工,有效改善了土壤的力学性能和工程基础的抗变形能力。
二、工法特点1. 素土挤密桩技术:马兰黄土SDDC增湿孔施工工法主要采用素土挤密桩技术,通过现场挤密处理,提高软土的抗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
2. 增湿孔施工:通过增湿孔施工,将水分注入土层深处,使黄土得到有效的湿润和胀缩变形的控制,提高了土层的抗压能力和抗渗透性。
3. 高效快速:施工过程操作简单,工期短,提高了工程进度和施工效率。
4. 节约成本:素土挤密桩技术使用天然土壤作为材料,避免了运输和填充成本,节约了施工成本。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马兰黄土地区,特别是对于土壤干燥、风化、脆弱等特点的土层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四、工艺原理马兰黄土SDDC增湿孔施工工法的理论依据是通过增湿孔施工,将水分注入黄土深部,使土壤充分吸湿,增加土体内润滑,从而提高土壤的抗变形性能。
施工过程中,首先在黄土地表一定间距布置增湿孔孔点,然后通过注水设备向孔点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水分迅速渗入黄土中,接着通过挤土机械设备对增湿孔进行夯实,形成挤土桩。
通过这种施工工艺,可以有效地改善马兰黄土的力学性能,提高土壤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性能。
五、施工工艺1. 建立工地钻孔布点:根据工程要求,合理布置增湿孔的位置和间距。
2. 孔点挖掘:使用钻孔设备进行增湿孔的挖掘,保证孔点的直径和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3. 注水处理:使用注水设备向孔点注入水分,控制注水量和注水压力,使水分充分渗透到土层内部。
4. 挤土处理:使用挤土机械设备对增湿孔进行挤土夯实,形成挤土桩。
六、劳动组织施工中需要合理组织劳动力和管理人员,确保施工进程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1. 钻孔设备:用于挖掘增湿孔。
素土挤密桩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目录1 编制依据 (3)2 工程概况 (3)3 施工计划 (4)4 施工工艺技术 (6)5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8)6 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11)7 验收要求 (14)8 应急处置措施 (15)素土挤密桩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建投·文华府项目施工图纸及地勘报告,施工合同、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本公司管理制度及适用于本工程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
1.3、本公司各项管理目标、指标及公司所识别的有效文件、行政文件、公司的技术文件。
1.4、以往类似工程的经验资料。
1.5、本工程所采用的技术规范如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87-2009。
1.6国家现行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
2工程概况2.1 工程建设项目概况2.2 工程概况2.2.1 地基处理说明: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投·文华府1~3号楼中间结果》,本工程基础持力层为第二层湿陷性粉土,本工程基础持力层土层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且地基土(第2层、和第3层粉土层)具有湿陷性(自重湿陷性Ⅱ级中等),需进行处理地基。
2.2.2 素土挤密桩说明:本工程素土挤密桩桩径400mm,桩距0.9m(图中未特殊注明外),三角形布置,总桩数为--根,平均有效桩长不小于5m.桩体填充材料为粉质黏土。
压实系数λc≥0.97。
2.2.3素土挤密桩采用锤击沉管成孔工艺成孔。
施工前在现场应先进行成孔、夯填工艺和挤密效果试验,以确定分层填料厚度、夯击次数和夯击后干密度。
3 施工计划3.1技术准备3.1.1施工前应具备下列资料和条件:1 应有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普探资料及地基土和桩孔填料的土工击实试验报告等,必要时要做些补充勘察,检查地基与含水量的实际状况,彻底了解加固地基场地土的工程特性。
警苑小区素土挤密桩地基工程一、施工组织设计依据1)、CFG桩桩位平面布置图纸2)、《建设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场地具体情况6)、《建筑场地墓坑探查与处理暂行规程》(Q/XJ104-64)二、场地环境及工程地质条件场地位于咸阳市玉泉西路,公安干校院内。
工程地质条件:详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三、地基处理设计参数素土挤密桩桩顶设计标高为-7.00m,1)、桩距1.5m、排距1.3m,设计桩数根。
2)、成孔孔径Φ300mm,设计桩长2m。
3)、桩孔填料采用3#楼基坑边壁黄土四、施工组织4.1质量方针及目标1)、质量方针科技领先,精益求精,以致取信,为建设方提供满意的岩土工程产品。
2)、质量目标A、质量目标:达到国建交工验收合格标准,合格率为100%创优工程。
B、工期目标:以合同工期为准则,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付诸实施,争取提前完成任务。
C、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达到无重大伤亡事故发生,创安全文明工地。
4.2、项目部组成及劳动力安排1)、组成施工项目部A、人员组成项目经理:华御涛项目技术负责人:樊振华项目质检员:张海成项目工长:魏政现场负责人:张海成项目材料员:任昌明B、主要管理人员职责b-1 项目经理:华御涛其岗位职责为:①负责与业主、监理单位的工作协调。
②工程进度及质量监督和管理,负责安全管理。
③财物管理。
④合同管理。
b-2技术负责人:樊振华其岗位职责为:○1对现场进行测量放线;○2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会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制定解决方案;○3对质检组提出的有关质量问题会同项目经理及时进行整改、完善。
○4严把材料关,对进场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查,及时调查保证质量的最佳方案;○5督促施工员对成桩质量进行自检○6督促和检查施工员填写报表和施工记录,进行成孔和混凝土浇筑质量验收;○7汇编施工竣工资料。
泾渭国际城居住区项目4#、5#楼素土挤密桩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曲英凯审核人:贺国元审定人:朱羽科陕西省建筑基础工程公司二O一二年十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编制依据 (2)三、施工总部署 (3)四、设备配置及劳动力安排 (4)五、施工进度计划 (4)六、项目管理主控目标 (5)七、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5)八、施工程序和施工过程控制要求及质量标准 (6)九、过程管理控制要求 (10)十、雨、雪天施工措施 (11)十一、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11)十二、安全文明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12)十三、平面布置设计 (13)十四、竣工验收 (13)泾渭国际城居住区项目4#、5#楼素土挤密桩桩基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拟建的“泾渭国际城居住项目”位于西安市泾河工业园,西金路以南,崇阳路以东,泾华路北侧,孙家村以西。
拟建场地地表为厂区水泥地面,地形总体开阔,呈东高西低之势。
施工场地地面标高介于380.90~382.28m。
地貌单元属泾河二级阶地前缘。
根据设计图纸所示,4#、5#楼地基处理须先进行素土挤密桩(即采用柴油锤沉管挤密成孔、孔内重锤夯扩成桩)施工,以消除地基湿陷性,从而提高钢筋砼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素土挤密桩设计桩顶标高为-7.87m,打桩工作面为-7.1m;要求各土层最小挤密系数不宜小于0.88,平均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3;按上述工序和工艺施工,经检测合格,并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钢筋砼灌注桩施工。
4#、5#楼素土挤密桩设计参数:两栋楼素土挤密桩布桩总数3651根(其中4#楼布桩2397根、5#楼布桩1252根),设计桩长均为8.27m(其中虚桩长0.77m),素土挤密桩总工程量约7166m³(其中4#楼工程量4707.26 m³,5#楼工程量2458.7 m³,)。
挤密桩按三角形满堂布置,设计桩间距900㎜,排距780㎜,成孔直径400㎜,孔内重锤夯扩成桩后的桩径平均不小于550㎜,施工中应由外向里间隔分批进行成孔和夯扩成桩。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3. 施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4. 施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二、技术交底内容1. 施工方法- 素土桩挤密桩施工采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向孔内夯填素土成桩。
- 成孔过程中,桩孔内的土被挤向周围,使桩间土得以挤密。
- 备好的素土分层填入桩孔内,并分层捣实至设计标高。
2. 施工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使用全站仪或GPS进行工程定位,定出桩位。
- 成孔施工:选用成孔机械进行施工,保证成孔杆竖直,对准桩心。
- 素土夯填:采用强夯机进行夯实,人工回填素土。
- 桩基检测:由建设方进行桩基检测。
3. 施工要点- 控制含水率:依据试验室出具的素土击实报告控制现场含水率。
- 记录填料量、成桩时间:单桩施工过程中,做好填料量、成桩时间记录。
- 桩间土均匀挤密:桩孔宜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孔之间的中心距离s,可为桩孔直径的2.0~2.5倍。
三、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用电安全- 施工用电从业主提供的变压器接入口接入至施工场地。
- 严格执行施工用电规范,确保用电安全。
2. 机械操作安全-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操作资格。
- 操作前检查机械设备,确保正常运转。
- 操作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3. 高空作业安全-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 高空作业区域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4. 材料堆放安全- 材料堆放整齐,不得超高、超宽。
- 材料堆放区域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5. 现场交通安全- 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交通标识,确保车辆、行人安全通行。
-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超速、超载。
四、应急措施1. 触电事故- 立即切断电源,对触电人员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往医院救治。
挤密桩施工技术挤密桩施工是向地基中掺入一定的填充材料,使原孔隙比较大的松散砂土、人工填土层在填充材料的挤压作用下孔隙比减小和地基强度增加,而掺入的填充材料在地基中能起到较好的骨架作用。
挤密桩施工通常可将承载力较小的松软地基改变成为承载力较大的新的复合地基。
一、土桩及石灰桩施工技术土桩、石灰桩、灰土桩和二灰桩挤密法是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的加固方法,其地基是由桩间挤密土和填夯的桩柱共同组成的复合地基。
它是利用沉管、冲击、爆破等方法将钢管打入土中侧向挤密成孔,并在孔中分别填入素土或石灰或石灰土或石灰与粉煤灰混合物(简称二灰)后夯实而成的桩,桩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以承受上部荷载。
土桩是将土料填入桩孔内夯实而制成的桩。
由于桩孔内填入的土料与桩间土相同,土料夯实后与桩间土质量一致,两者的物理力学指标相近。
因此,土桩挤密地基可视为厚度较大的素土垫层。
石灰桩是将生石灰填入桩孔内夯实而制成的桩。
石灰桩除了成孔时挤密桩周围土外,主要作用还在于生石灰在桩孔中吸收土层的孔隙水变成熟石灰时产生体积膨胀,进一步挤密桩周围土,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湿陷性,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
灰土桩是在土桩挤密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灰土桩是用石灰和土按2∶8或3∶7的体积比例拌和,并在桩孔内夯实加密后形成的桩。
这种材料在化学性能上具有气硬性和水硬性,并随灰土龄期增长,土体固化作用提高,使灰土强度逐渐增加,达到挤密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效果。
二灰桩采用的是石灰和粉煤灰,通过石灰的碱性激发作用,促进粉煤灰之间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硅铝酸钙和水硬性胶凝物质,从而提高二灰桩的强度。
石灰桩及二灰桩具有加固效果显著、材料易得、施工简便等特点,适合处理含水量较高(30%~130%)的黏性土、淤泥、含有有机质的土、不太严重的黄土地基的湿陷性事故或作为严重湿陷事故的辅助处理措施,一般加固后地基强度可提高1~3倍,是一种简易处理松软地基的有效方法。
1#楼素土挤密桩试桩施工方案一、编制原则及依据本施工方案依据国家现行有关施工技术标准,规程的要求和规定,及施工图纸编制,主要依据有:1、DDC 桩平面布置图及技术要求2、《建筑地基与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23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标准》〔JGJ-2023 〕4、《湿陷性黄土区建筑标准》〔GB50025-2023〕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23 〕6、建筑地基根底设计标准〔GB5007-2023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工程构造形式为剪力墙构造。
该工程拟建场地为自重湿陷黄土场地,桩基工程承受DDC 桩处理地基,桩顶设计标高为-3.950 米,桩成孔径为400mm ,夯扩后桩孔直径为 550mm ,桩长 20 米 3694 根,桩长 13 米 693 根。
桩心距 900mm ,排桩间距 780mm, 桩身回填承受素土回填,桩身回填承受素土回填,桩身土压实系数≥ 0.97 ,桩间土挤密系数≥0.93 ,桩端位于第六层黄土。
三、试桩说明及位置示意图为复核地质资料及设备、工艺等是否适宜,保证素土挤密桩的质量,我工程部承受先打试桩以确定施工参数的方法。
试桩共三组(详见以下图),每组七个,承受梅花型布置,桩孔直径为400mm ,桩心距 900mm ,排桩间距780mm ,桩长 15.5m 。
填料为素土,承受人工均匀填料,每次回填量为0.12-0.15m 3,夯锤质量为 1500Kg ,夯实时提高 4m 以上,依据现场土质状况,每次夯实6-8 次,听到动听的锤声,方进展上一层填料夯实,根底面以上预留0.5m 厚的土层,待施工完毕后,将表层挤松的挖除或分层夯实。
1#楼试桩位置示意图四、加固机理1、通过挤密作用提高桩间 (周)地基土的密实度。
未处理的地基土孔隙率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湿陷性高,打入土挤密桩后,桩体四周土密度增加、孔隙率削减、压缩性降低、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增大、湿陷性降低或消逝。
官庄小区拆迁安置素土挤密桩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官庄小区拆迁安置住宅楼位于兴平市官庄村,东临中心大街南段,南距G30西宝高速公路和渭河分别约2㏎和9㏎。
拟建建筑地上26层,地下一层。
1、本工程拟建建筑物的层数、结构类型及地下室情况见下表。
官庄小区拆迁安置住宅楼地基处理工程采用夯扩素土挤密桩处理,消除地基土湿陷性。
由北京威斯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共设计夯扩素土挤密桩(4072)根,成桩桩长8.00m,保护桩长500mm;直径40mm,梅花形布置,桩距850mm,桩排距736㎜。
孔内填料素土,预计填料总方量(5300)m3。
施工时先钻孔<300mm,再夯扩挤密至400mm,桩体内填料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7,桩间土经成空挤密后的平均挤密系数不应小于0.93。
2、现场情况简述(1)场地情况地貌单元属渭河二级阶级,场地地形较平坦,土方堆场与施工道路已就位。
(2)基坑情况:现基坑已开挖至-7.520m,基坑按要求放坡及排水设施已按要求实施到位。
为了保证基础项目工程按施工计划完成及各项技术指标达设计要求,我们综合现场实际情况、特点,编制了该地基处理工程施工阶段的组织设计方案,用于指导施工。
4、编制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200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JGJ46-88)·《孔内强夯法技术规程》(CECS197:2006)二、施工准备1、施工人员应受过专业的培训、交底;2、施工前应先熟悉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要内容,了解周边环境,制定施工路线;3、施工场内应平整压实,地上、地下不得有阻碍施工的障碍物;4、施工时应根据设备的数量、类型和现场条件,在了解安全的前提下选用最佳流水作业线;5、孔内填料质量应符合设计标准,料场应安排专人负责配料;6、正式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做工程的实验性施工,以调定设计的施工参数;三、工期安排本工程采用总体进度计划、单位工程的月及周日作业计划来控制本工程的施工进度。
素土挤密桩施工方案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4#-6#学生公寓楼项目素土挤密桩工程施工组织专项方案中铁二十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项目部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一、编制原则及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三、施工部署 (3)四、施工设备及施工工艺流程 (5)五、施工方案 (6)六、健康、安全、环境文明施工 (8)七、施工保证措施 (15)八、危险源、危险点辨识及控制措施 (16)九、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18)十、防止质量通病的具体措施 (20)十一、雨期施工 (20)一、编制原则及依据本施工方案根据国家现行有关施工技术规范,规程的要求和规定,及施工图纸编制,主要依据有:1、4#、5#、6#楼素土挤密桩平面布置图及技术要求2、《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4、《湿陷性黄土区建筑规范》 GB50108-2008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7-2011二、工程概况1. 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素土挤密桩2) 工程内容:青海师范大学新校区4#—6#楼地基处理工程3) 设计要求:本工程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为地基处理型式,桩径450mm,桩间距1125mm,等边三角形布桩,孔内填料采用素土,填料土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7。
桩顶设计标高以上的预留覆盖土层厚度不小于1.2m,冬季施工时不小于冻土厚度。
桩顶铺设500mm厚2:8灰土垫层,垫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7。
2. 施工技术要求2.1加固机理1)通过挤密作用提高桩间(周)地基土的密实度。
未处理的地基土孔隙率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湿陷性高,打入素土挤密桩后,桩体周围土密度增加、孔隙率减少、压缩性降低、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增大、湿陷性降低或消失。
2)通过地基土的挤密,提高了地基土的隔水性。
欠密实的湿陷性黄土,浸水渗透很快,渗水速度可以达到每昼夜几十厘米到几米。
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工程地质概况 (3)四、施工组织管理 (4)五、施工部署及准备计划 (5)(一)施工部署 (5)(二)施工机械计划 (5)(三)进度计划 (6)(四)劳动力计划 (6)六、沉管素土挤密桩的施工 (7)(一)施工准备 (7)(二)施工工艺流程及要点 (9)(三)质量标准及检测............................................. H 七、水泥土垫层的施工. (12)(一)施工准备 (12)(二)施工要点 (13)(三)垫层的质量控制及检测 (14)八、质量保证措施 (14)九、安全、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5)十、绿色施工 (17)H^一、应急预案 (18)一、编制依据1、****************建设项目施工图纸;2、**************院有限公司提供的《****************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0、《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IO6-2014)。
二、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建设项目,位于****,场地呈规则形状,规划用地面积99581.42平方米(约合149.37亩),具体位置为***********基地北侧,中兰客专南侧,经三十三路东侧,124县道以西区域,基地西侧为已建日光温室,北侧、东侧均为农用田。
本项目建筑部分包括两个功能区:生产加工区和管理辅助区,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及室外工程等相关配套设施。
素土挤密桩施工方案摘要:本文主要介绍素土挤密桩施工方案。
该方案采用挤密桩技术,利用挤密机对素土进行挤压、挤密,使得建筑物的基础更加稳固。
本文将阐述挤密桩的优点、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并提出了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为素土挤密桩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素土挤密桩,挤密技术,基础稳固,施工流程,注意事项正文:1、挤密桩的优点挤密桩是一种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它的优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挤密桩可以加固素土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抗沉降能力。
(2)挤密桩施工方便、速度快、成本低。
相对于其他地基处理技术,挤密桩无需拆除地面结构,施工周期短,降低了项目建设的成本和工期。
(3)挤密桩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控制沉降量,保证建筑物基础有足够的稳定性。
2、施工流程(1)设计深度:首先要根据土壤的情况,确定挤密桩的深度。
对于普通建筑而言,一般的深度为8-15m。
(2)挖掘孔洞:根据深度挖掘孔洞,孔洞的直径一般为60cm 左右。
(3)放置钢筋网:在孔洞中心放置钢筋网。
(4)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从孔缺注入,同时用挤压机挤压、挤密土壤。
(5)挤密桩的密度要求:挤密桩中心处的密度额应该达到2.2-2.4的标准密度。
(6)观察挤密效果:挤密完毕后,需要现场观察挤密的效果,以确保挤密桩完全完成。
3、注意事项(1)土壤松散度:对于松散度高的土壤,挤密作业时需要特别注意。
(2)孔径大小:孔径过大过小都会影响挤密桩的密度与坚固程度,需要合理掌握。
(3)挤压机的操作:挤压机的正常使用和操作是保证挤密桩效果的关键。
(4)作业面积:挤密作业面积大小应逐渐扩大,以免产生坍塌现象。
结论: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得知挤密桩是一种科学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
采用素土挤密桩技术建造建筑物后,土壤变得更加坚固,地基的承载能力都将增强,能够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袭击。
同时,挤密桩施工方便、快捷、安全,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对于实际的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1篇一、工程背景永登素土挤密桩工程是某市政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
该地区土质松散,含水量高,地质条件较差,给道路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确保道路施工质量和安全,本项目采用了永登素土挤密桩技术。
二、工程概况永登素土挤密桩工程主要包括桩基施工、桩间土挤密施工、桩顶施工和路面施工四个阶段。
其中,桩基施工和桩间土挤密施工是关键环节。
1. 桩基施工桩基施工采用钻机成孔,孔径为400mm,孔深为12m。
成孔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孔位、孔深和孔径,确保桩基施工质量。
2. 桩间土挤密施工桩间土挤密施工采用振动锤振动,使桩间土体密实,提高地基承载力。
振动锤振动过程中,需控制振动频率和振动时间,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3. 桩顶施工桩顶施工主要包括桩顶帽施工和桩顶连接施工。
桩顶帽采用混凝土浇筑,厚度为200mm,强度等级为C25。
桩顶连接采用预应力钢筋连接,确保桩顶与路面结构紧密结合。
4. 路面施工路面施工主要包括基层施工和面层施工。
基层施工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为200mm。
面层施工采用沥青混凝土,厚度为100mm。
三、施工技术1. 桩基施工技术(1)钻机成孔:采用旋转钻机成孔,钻头采用硬质合金钻头,确保孔壁平整。
(2)清孔:采用泥浆循环清孔,确保孔内无泥浆和杂物。
(3)灌桩:采用混凝土灌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坍落度为30-50mm。
2. 桩间土挤密施工技术(1)振动锤振动:采用振动锤振动桩间土体,振动频率为50Hz,振动时间为30s。
(2)检测:采用振动锤振动后,对桩间土体进行检测,确保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3. 桩顶施工技术(1)桩顶帽施工:采用混凝土浇筑,模板采用钢模板,确保桩顶帽尺寸准确。
(2)桩顶连接施工:采用预应力钢筋连接,确保桩顶与路面结构紧密结合。
四、施工管理1. 施工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2. 施工进度管理: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桩的布置
灰土挤密桩或素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面积,应大于基础或建筑物底层
平面的面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局部处理超出基础底面的宽度时,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素填
土和杂填土等地 基,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25倍,并不应小于0.50m;
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每边不应小于基底宽度的0.75倍,并不应小于
1.00m。
(2)当采用整片处理时,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底面外缘的宽度,每边不
宜小于处理土层 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2m。
2 处理深度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深度,应根据建筑场地的土质情况、
工程要求和成孔及夯实设备等综合因素确定。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应符合
现行的国家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 建筑规范》的有关规定。
3 桩径
桩孔直径宜为300~500mm,并可根据所选用的成孔设备或成孔方法确
定。为使桩间土均匀挤密,桩孔宜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桩孔之间的中心距
离s,可为桩孔直径的2.0~2.5倍。
成孔和回填夯实
成孔和孔内回填夯实,应符合下列要求。
(1)成孔和孔内的回填夯实的施工顺序,对整片处理,宜从里(或中间)
向外间隔1-2孔进行,对大型大程,可采取分段工;对局部处理,宜从外
向里间隔1-2孔进行。
(2)向孔内填料前,孔底应夯实,并应抽样检查桩孔的直径、深度和垂
直度。0
(3)桩孔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5%。
(4)桩孔中心点的偏差不应超过桩距设计值的5%;
(5)经检验合格后,按设计要求,向孔内分层填人筛好的素土、灰土或
其他填料,并应分层夯实至设计标高。
此外铺设灰土垫层前,应将桩顶标高以上预的松动土层挖除或夯(压)
密实
承载力
灰土挤密桩或素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单桩
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当无试验资料时,也可按当地经
验确定,但对素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大于处理前的1.4
倍,并不宜大于180 kPa;对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 力特征值,不宜
大于处理前的2.0倍,并不宜大于250kPa。
变形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变形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其中复合土层的压缩模量,
可采用载荷试验的变形模量代替。
素土或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包括桩和桩间土及其下卧未处理土
层的变形。前者通过挤密后,桩间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明显改善,即土的干
密度增大、压缩性降低、承载力提高、湿陷性消除,故桩和桩间土(复合土
层)的变形可不计算,但应计算下卧未处理土层的变形,若下卧未处理土层
为中、低压缩性非湿陷性土层,其压缩变形、湿陷变形也可不计算。
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1) 夯打时桩孔内有渗水、涌水、积水现象可将孔内水排出地表,或将
水下部分改为混凝土桩或碎石桩,水上部分仍为土(或灰土)桩。
2) 沉管成孔过程中遇障碍物时可采取以下措施处理:
①用洛阳铲探查并挖除障碍物,也可在其上面或四周适当增加桩数,
以弥补局部处理深度的不足,或从结构上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弥补;
②对未填实的墓穴、坑洞、地道等面积不大,挖除不便时,可将桩打
穿通过,并在此范围内增加桩数,或从结构上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弥补。
3) 夯打时造成缩径、堵塞、挤密成孔困难、孔壁坍塌等情况,可采取
以下措施处理:
①当含水量过大缩径比较严重时,可向孔内填干砂、生石灰块、碎砖
碴、干水泥、粉煤灰;如含水量过小,可预先浸水,使之达到或接近最优
含水量;
②遵守成孔顺序,由外向里间隔进行(硬土由里向外);
③施工中宜打一孔,填一孔,或隔几个桩位跳打夯实;
④合理控制桩的有效挤密范围。
质量检验
成桩后,应及时抽样检验灰土挤密桩或素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质量。
对一般工程,主要应检查施工记录、检测全部处理深度内桩体和桩间土的
干密度,并将其分别换算为平均压实系数和平均挤密系数。对重要工程,
除检测上述内容外,还应测定全部处理深度内桩间土的压缩性和湿陷性。
抽样检验的数量,对一般工程不应少于桩总数的1%;对重要工程不应
少于桩总数的1.5%。
夯实质量的检验方法有下列几种:
(1)轻便触探检验法 先通过试验夯填,求得“检定锤击数”,施工检
验时以实际锤击数不小于检定锤击数为合格。
(2)环刀取样检验法 先用洛阳铲在桩孔中心挖孔或通过开剖桩身,从
基底算起沿深度方向每隔1.0~1.5m用带长把的小环刀分层取出原状夯实
土样,测定其干密度。
(3)载荷试验法 对重要的大型工程应进行现场载荷试验和浸水载荷
试验,直接测试承载力和湿陷情况。
上述前两项检验法,其中对灰土桩应在桩孔夯实后48h内进行,二灰
桩应在36h内进行,否则将由于灰土或二灰的胶凝强度的影响而无法进行
检验。
对一般工程,主要应检查桩和桩间土的干密度和承载力;对重要或大
型工程,除应检测上述内容外,尚应进行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也可
在地基处理的全部深度内取样测定桩间土的压缩性和湿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