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
- 格式:xls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公共建筑中的部分防火设计规范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梯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安全出口宜按不同方向分散设置。
安全疏散距离应满足下列规定:一、房间内最远点至房间门口的距离不应超过15m。
二、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医院应为24m;旅馆应为30m;其他工程应为40m。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其最大距离不应超过上述相应距离的一半。
商业物业消防安全布局要求a,附设在其它建筑物内的商场,宜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楼板与其它场所隔开。
b,食品加工、家电维修部位应避开主要安全出口。
c,自选商品超市宜设置在商场的首层、二层或三层。
d,住宅建筑底层设置的商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不燃烧体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h 的楼板与住宅部分隔开。
商场的安全出口应与住宅部分隔开。
e,商场营业厅、仓库区不应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商业物业安全出口规定a,商场安全出口数不应少于2个。
b,商场的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商业物业对各种走道、楼梯、通道的疏散宽度要求a,商场内疏散楼梯、走道的净宽应按实际疏散人数确定,b,单层、多层商场楼梯和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1m;高层商场楼梯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2m,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3m(走道单面布房)或1.4m(走道双面布房);地下人防商场楼梯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4m,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5m(走道单面布房)或1.6m(走道双面布房)。
首层疏散外门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4m。
c,商场营业厅货架、柜台的布置应便于人员安全疏散,主要疏散通道净宽不应小于3m,其它疏散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8m。
商业物业的疏散距离要求a,最远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不应超过30m。
b,办公等其它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最大直线距离不应大于15m(单层、多层商场不应大于22m)。
c,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不应超过40m。
疏散门安全出口安全距离要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疏散门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紧急情况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保障人员在火灾、地震或其他突发事件时安全快速地撤离建筑物。
而疏散门的安全出口同样重要,它们需要满足一定的安全距离要求,以确保人员能够顺利、快速地逃离危险现场。
本文将就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安全距离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安全距离要求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规模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大型公共建筑、商业场所和工业厂房等需求人员密集的场所,其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安全距离要求会更为严格。
而住宅楼、办公楼等相对较小规模的建筑物,对安全距离的要求可能相对较低。
关于疏散门安全出口安全距离的要求,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和《建筑防火区划规定》(GB 50045-95),疏散门安全出口的距离应该能够满足人员迅速安全疏散的需要,确保人员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建筑物。
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安全距离也需要考虑到建筑物内部的空间结构和人流密度等因素。
一般情况下,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30米,以确保人员能够在疏散过程中不受到拥挤和阻碍,迅速逃离危险现场。
在实际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和使用需求灵活确定疏散门安全出口的位置和数量,并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安全距离要求。
在疏散门安全出口周围不应设置过多的障碍物,以免影响人员的疏散速度和安全性。
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安全距离要求是建筑设计和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只有合理设置和设计疏散门安全出口,确保其安全距离符合标准要求,才能有效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
设计人员和建设单位应该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保障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安全距离要求,为建筑物的安全疏散提供可靠保障。
第二篇示例:疏散门是建筑物内的重要安全设施,主要用于火灾、地震、燃气泄漏等突发情况下人员疏散。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安全疏散设施的有效性,在突发事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制订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设置要求如下:1.厂房和公共建筑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该分散布置,相邻的两个安全出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安全出口的数量应该根据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净宽度不应小于0.90米,并设置明显标志。
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和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米,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3.生产、营业、使用时间安全出口不应上锁、阻塞或堆物。
疏散走道和楼梯的设置要求如下:1.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的规定计算确定。
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0米,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0米,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0米。
2.公共建筑内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米。
3.疏散走道应双向疏散,走道内不应设置阶梯、门槛、门垛、管道等突出物,以免影响疏散。
4.疏散走道与其他部位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疏散走道的地面、顶棚及隔墙等不应采用可燃材料装修,严禁采用燃烧后产生剧毒气体的材料进行装饰或装修。
5.疏散楼梯应便于人员疏散,踏步布置均匀通畅,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影响人员疏散的障碍物,其首层应能直通室外。
6.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不应敷设空调风管和易燃、可燃液体管道及可燃气体管道。
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如下:1.消防电梯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主要疏散走道中,并应在每个防火分区内设置。
2.消防电梯的门应为防火门,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米。
3.消防电梯的内部装修应采用不燃材料,不得使用可燃材料。
1、民用建筑的消防电梯设备应按照建筑面积的大小来设定,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平方米时,应设一台消防电梯;当建筑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但不大于4500平方米时,应设两台消防电梯;当建筑面积大于4500平方米时,应设三台消防电梯。
安全疏散距离1、非高层建筑(一、二级耐火、封闭楼梯间):双向疏散时:托幼25m,医疗、学校35m,其他40m。
袋形走道时:托幼、医疗20m。
学校、其他22m。
开敞外廊时增加5m,设自动喷淋时加25%。
非封闭楼梯间时,双向疏散减5m,袋形走道减2m。
楼梯底层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对外出口布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任何情况下,房间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袋形走道时的规定最大疏散距离,即20m~22m。
2、高层和地下建筑:双向疏散时:医院病房部分24m,教学楼、旅馆、展览楼、医院其他部分30m,其他40m。
袋形走道时:医院病房部分12m,教学楼、旅馆、展览楼、医院其他部分15m,其他20m。
地上人员集中的大厅(观众厅、展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阅览室等)内任一点到最近疏散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其他房间不宜超过15m。
地下车库疏散距离不大干45m,自动喷淋时不大于60m;底层车库疏散距离不大于60m。
疏散宽度:1、除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
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当疏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杆时,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m。
2、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
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1m;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每100人所需的各自总宽度,平坡地面的门和走道,阶梯地面的门、走道以及楼梯;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自总宽度,应按每100人~计算确定;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非高层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每100人净宽度不应小于:地上一、二层;地上三层及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不超过10m的地下建筑;地上四层、四层以上各层及与地面出入口地面的高差超过10m的地下建筑 1m;人员密集的厅、室以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其疏散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人/m2计算确定;其它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人/m2计算确定;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安全疏散距离总结记忆一、关于疏散距离:1)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距离2)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
二、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记忆:甲一二单多,3025乙一二单多高,75 50 30丙一二单多高地下,8643(0)丙三单多,64(0)丁一二单多高地下,不限不限5045丁三单多65(0)丁四单50戊一二单多高地下,不限不限7560戊三单多1075戊四单60二、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记忆:幼老---252(0)15,201510 歌舞娱乐----25 2015,9 单多医疗---353025,201510 高层病房---24,12高层医疗---30,15 单多教学---353025,222010高层旅馆展览---30,15 单多层其他--4035255,222015高层其他---40,20几种情况加减法1)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直线距离+5m2)房间位于两个敞开式楼梯间的疏散门至楼梯间距离-5m3)楼梯间在首层出室外有困难时,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防烟)楼梯间,层数不超过4层可将直通室外的门设置在距楼梯间≤15m 4)房间内任一点距该房间疏散门直线距离≯表中数据。
5)一二级耐火等级2个以上的安全出口(疏散门)的观众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其室内任一点距疏散门或安全出口≯30m,当疏散门不能直接通往室外应采用≯10m的疏散走道至最近的安全出口。
当有自喷系统可+25%。
三、住宅建筑安全疏散距离记忆:单多403525,222015. 高层40,201)开向敞开式外廊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直线距离+5m2)户门至最近为封闭的楼梯间距离,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5m;袋形走道两侧或尽头时-2m。
四、木结构安全疏散距离记忆:幼1510,歌舞1506,医疗老人教学2512 其他民用3015 木结构的丁戊类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分别≯50/60m。
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和避难()公共建筑紧急出口和疏散门的数量和布置确保火灾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公共建筑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且其应分散布置;公共建筑内的房间、厅和室应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门。
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数H应符合以下要求:(1)公共建筑中的每个防火分区或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最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公共建筑.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1)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或多层公共建筑的一楼;2)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歌舞场所和娱乐场所.符合表7・2规定的公共建筑。
可设置1带疏散楼梯的公共建筑表7-2(2)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内的所有紧急出口都直接连接到室外防火分区,这非常困难.可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但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a类防火门用作紧急出口时.应采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分隔;2)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防火分区,通向外部的紧急出口不得小于2个;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m2的防火分区.通向外部的紧急出口不得小于1个;3)从防火分区到相邻防火分区的净疏散宽度不得大于根据规定计算的总净疏散宽度度的30%・建筑各层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总净宽度不应小于按规定计算所需疏散总净宽度。
(3)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当确实难以设置分散式和从任何疏散门到最近的疏散楼梯时间入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采用剪刀楼梯间.但应满足以下要求:1)楼梯应防烟;2)防火分区;3)楼梯间前室应单独设置。
(4)设置不少于2部疏散楼梯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公共建筑,如顶层局部升高. 当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2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且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时. 高出部分可设置1部疏散楼梯•但至少应另外设置1通过主楼平屋顶的安全出口口,且上人屋面应符合人员安全疏散要求。
5.5 安全疏散和避难Ⅰ 一般要求5.5.1 民用建筑应根据其建筑高度、规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
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位置、数量、宽度及疏散楼梯间的形式,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5.5.2 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5.5.3 建筑的楼梯间宜通至屋面,通向屋面的门或窗应向外开启。
5.5.4 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计作安全疏散设施。
5.5.5 除人员密集场所外,建筑面积不大于500 ㎡、使用人数不超过30人且埋深不大于10m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当需要设置2个安全出口时,其中一个安全出口可利用直通室外的金属竖向梯。
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200㎡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
5.5.6 直通建筑内附设汽车库的电梯,应在汽车库部分设置电梯候梯厅,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汽车库分隔。
5.5.7 高层建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挑檐。
Ⅱ 公共建筑5.5.8 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公共建筑,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或1部疏散楼梯:1 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或多层公共建筑的首层;2 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外,符合表5.5.8规定的公共建筑。
1、安全疏散出口均分散布置出入口间距离均大于5米
2、高层旅馆房间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位于两个安全口之间的房间------------30米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15米
3、大厅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支线距离不宜超过30米
4、停车库室内任何一点到最近疏散口直线距离不超过60米
5、每个防火分区至少有2个安全疏散楼梯。
6、地下车库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小于两个,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且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分别设一部安全疏散楼梯直通室外。
酒店消防疏散距离要求
酒店消防疏散距离分两段,一段从房间内任一点到房门的距离,一段是从房门到安全出口或者楼梯间的距离,单多层酒店一二级22米加40米,三级20米加25米,四级15米加25米高层一二级30米加15米。
疏散距离指标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部分: 一是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 二是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 外部出口的距离;(一)厂房的安全疏散距离厂房内任一点到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数值;火灾危险性越 大,安全疏散距离要求越严格;厂房的耐火等级越低,安全疏散距离要求越严格;对于丁、 戊类生产厂房,当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时,其疏散距离可以不受限制;记忆口诀:(1)甲类3025 ;(2)乙类结合甲类记忆, 755030 (75正好是甲类3x25,50正 好是甲类2x25,30正好是甲类的 30),( 3)丙类864,64 ;( 4)丁、戊类记不记都可以,最好记住,丁、戊类基本不考; (5)只有一、二级耐火等级才可以设在地下半地下,在防火分区中已经说明甲乙类生产场所不可以设在地下半地下, 火很难扑救,现在就只剩下丙丁戊类的一、二级,只要记搞定了!初学者还需要做题目巩固记忆,刚开始看到这张表记不住没有关系, 多看几遍和做因为火灾危险性比较大,一旦着3456就好可以了,一张表就这样的题目多了自然就记住了,千万不要被这张表吓到,都是纸老虎!增加25% ;记忆口诀:(1)医疗建筑高层病房24 (医高病饿死),(2)托幼老歌25,(3)高层旅馆、展览建筑、教学建筑高层、医疗建筑高层其他部分30 (医教旅展咼30),(4)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单、多层35 (医教单多层35 ); (5)最小的9m必须要记住;(6)高层是高层的半,表中加粗的数字;(7)记住一、二级其他的就好记了!(1 )建筑内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按表的规定值增加5m ;I <■ T J - -厂花----(2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敞开楼梯间的直线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的 之间时,应按表规定减少 5m ;当房间位于袋型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规定减少 2m ;(3)楼梯间应在首层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可在首层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 间前室;当层数不超过 4层且未采用扩大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前室时,可将直通室 外的门设置在离楼梯间不大于 15m 处;(4 )房间内任一点至该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袋型 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 (5)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 餐厅、营业厅等,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 30m ;当疏 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时,应采用长度不超过10m 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 出口;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 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增加 25% ; (三)住宅建筑安全疏散距离 等同于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中的“其他建筑”(1 )设置敞开式外廊的建筑,开向该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可按表的规定增加5m ;(2 )直通疏散走道的户门至最近未封闭的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的规定减少5m ;当位于袋型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的规定减少2m;(3)住宅建筑内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表的规定增加25%;(4)跃廊式住宅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从户门算起,小楼梯的一段距离可按其水平投影长度的1.5倍计算;(四)木结构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的疏散距离是公共建筑单、多层的数值减去10;^2-0-13木结构宵同直通蹄斂走道的疏徽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5)(1)房间内任一点至该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袋型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2 )木结构工业建筑中的丁、戊类厂房内任意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应大于50m 和60m ;。
安全疏散距离以及疏散宽度的计算一、公共建筑的安全晞散距离1,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A、歌舞娱乐放映游艺、托儿所、幼儿园以及老年人照料设施:一二级不超过25米、三级20米、四级15米;b、单多层医疗建筑、单多层教学建筑:一二级不超过35米、三级30米、四级25米;U高层医疗建筑病房部分:一二级不超过24米;d、高层医疗建筑其它部分、高层教学建筑、高层旅馆、展览建筑:一二级不超过30米;e、其它单多层建筑:一二级不超过40米、三级35米、四级30米;f、其它高层建筑:一二级不超过40米;2、位于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a、歌舞娱乐放映游艺不超过9米;b、托儿所、幼儿园以及老年人照料设施、单多层医疗建筑:一二级不超过20米、三级15米、四级10米;c、高层医疗建筑的病房部分不超过12米、其它部分不超过15米;d、高层医疗建筑其它部分、高层教学建筑、高层旅馆、展览建筑不超过15米;e、单多层教学建筑及其他建筑一二级不超过22米、三级20米、四级教学不超10米其它不超15米;f、其它高层建筑不超过20米;3.放宽和收紧的规定:a、通过敞开外廊疏散的可以增加5米;b、当疏散楼梯是敞开楼梯间时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距离减少5米,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减少2米;J设有自喷时可增加25%;d、疏散距离应该是直线距离不是步行距离;A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等场所的疏散距离应分两部分进行计算,一部分是厅室内不超过30米、另一部分是疏散走道不超过10米,设有自喷时应分别增加25%o二、公共建筑晞散门、晞散走道即楼梯的宽度1、公共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宽度不得小于0∙9米,楼梯间和疏散走道的宽度不得小于LI米(规范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高层公共建筑中的医疗建筑的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不得小于1.3米;疏散走道的宽度为单面布房不小于1・4米、双面布房不小于L5米;疏散楼梯不需要1.3米;高层其它公共建筑的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不得小于1・2米;疏散走道的宽度为单面布房不小于1.3米、双面布房不小于1.4米;疏散楼梯不需要1.2米;3、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净宽度不应小于L40m且不应设置门槛,门内外各l∙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必须按规定配置1. 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要求1.1安全疏散距离(或最大通道长度):指房间门到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表一、高层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高层建筑房间门或住宅门至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医院病房部分2412其它部分3015旅馆、展览楼、教学楼3015其它4020表二、一般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名称房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之间的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托儿所、幼儿园2520—2015—医院、疗养院3530—2015—学校3530—2220—其它民用建筑403525222015①敞开式外廊建筑的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楼梯的最大距离可按本表增加5.00m。
②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散距离可按本表规定增加25%。
1.2通道宽度要求1.2.1多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指标(m/百人)见下表:层数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层0.650.75 1.00三层0.75 1.00—≥四层 1.00 1.25—1.2.2高层建筑楼梯和走道的净宽度指标为1m/100人。
其中,首层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见下表:建筑类别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高层医院病房楼 1.30高层其它建筑 1.20非高层建筑 1.101.3一般设置要求1.3.1楼梯间和消防室不应设置开水间、可燃材料储存间、非密封电梯井、可燃气体管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有影响疏散的突出物。
1.3.2疏散走道上不应设置台阶、门槛、门垛、管道等突出物,以免影响疏散。
1.3.3通道的墙面、顶棚、地面的装修应为A级不燃材料。
同时,走道与房间隔墙应砌至梁、极底部并全部现实所有空隙。
2.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2.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应分散布置。
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
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指的是在紧急情况下,人们从建筑中逃生所需的距离。
这个距离通常取决于建筑的高度、面积、人流量以及逃生通道的布置等因素。
一般来说,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该超过100米。
为了确保人员安全疏散,公共建筑的设计和规划需要考虑到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并且要配备灭火器、消防水带、疏散标志等设施。
在实际使用中,还要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和演练,提高人员逃生自救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