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48.89 KB
- 文档页数:3
单用吉西他滨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目的探讨吉西他滨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针对患者内科疾病进行调理,观察组抗肿瘤药物单纯应用吉西他滨,对照组应用顺铂联合紫杉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统计其2年局部区域控制率、无新发远处转移率及总生存率。
结果观察组发生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胃肠道反应Ⅰ、Ⅱ、Ⅲ级的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年局部区域控制率、无新发远处转移率及总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进展率低于对照组(P<0.05),完全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吉西他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的进展,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鉴于晚期老年患者大多合并有各种各样的内科疾病,同时患者器官功能出现显著的衰退,影响了机体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所以针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需更为合理且有效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
吉西他滨具有抗瘤谱广、不良反应轻等特点,目前被应用于多种实体瘤治疗中,单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联合用药疗效增加,且不良反应可控制[1]。
本研究主要探讨吉西他滨在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63~84岁,平均(73.2±2.3)岁;原发肿瘤:肝脏11例,肺脏10例,胃9例,肠3例,前列腺4例,肾脏3例;合并疾病:高血压32例,糖尿病26例,冠心病2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例,高脂血症15例。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2~83岁,平均(73.3±2.4)岁;原发肿瘤:肝脏9例,肺脏15例,胃7例,肠4例,前列腺3例,肾脏2例;合并疾病:高血压33例,糖尿病27例,冠心病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1例,高脂血症16例。
IL-17A促进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胡澳燕1,刘维英2,孙静梓1,鲍八虎1,陈国荣1,叶育才11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730000;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或发生转移,预后极差。
白细胞介素17A(IL-17A)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与NSCLC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IL-17A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参与肿瘤微环境变化和诱导上皮—间质转化等途径促进肺癌的发生发展,IL-17A有望成为NSCLC防治的新靶点。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A;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肿瘤微环境;上皮—间质转化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4.08.024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4)08-0095-04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典型的炎症相关恶性肿瘤,许多炎症因子在肿瘤的发生、生长和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如白细胞介素(IL)-6、转化生长因子β、IL-10、IL-17A等。
其中,IL-17A是最受关注的促炎因子,IL-17A不仅是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标志性细胞因子,也可由CD8+ 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γδ T细胞和NK细胞产生。
IL-17细胞因子家族由IL-17A~F组成。
其中IL-17A与IL-17F为同种异构体,可形成同型或异源二聚体,共同结合于IL-17R起作用,导致[25]GRUNEBOOM A,HAWWARI I,WEIDNER D,et al. A net‐work of trans-cortical capillaries as mainstay for blood circulationin long bones[J]. Nature Metabolism, 2019,1(2):236-250.[26]项杰.胫骨横向骨搬移对糖尿病足患者造血干细胞集落形成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8.[27]HOCKING A M.The role of chemokines in mesenchymal stem cell homing to wounds[J].Adv Wound Care (New Rochelle),2015,4(11):623-630.[28]PARK S R, KIM J W, JUN H S, et al. Stem cell secretome and its effect on cellular mechanisms relevant to wound healing[J].Mol Ther, 2018,26(2):606-617.[29]LIU Z, XU C, YU Y K, et al. Twenty years development of tibial cortex transverse transport surgery in PR China[J]. Orthop Surg,2022,14(6):1034-1048.[30]姜圣洁,花奇凯,陈炎,等.胫骨横向骨搬移术后皮肤干细胞促进重度糖尿病足创面再生愈合的机制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21,27(5):444-447.[31]张定伟,黄俊琪,石波,等.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并发症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0,34(8):985-989.[32]贾中伟,余建平,苏云星,等.胫骨横向骨搬移结合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18,31(3):232-236.[33]陈文峰,李绪松,郑臣校,等.胫骨横向骨搬移微循环重建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在糖尿病足保肢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3,46(8):754-757.[34]赵威,鲁志超,王新栋,等.介入联合胫骨横向搬移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7(9):809-814.[35]王斌,刘伟,宫中平,等.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的血管条件及重建的探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0,34(12):1579-1584.[36]刘向东,游木荣,甘浩然,等.3D打印导板引导的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J].江西医药,2018,53(12):1359-1361.[37]邱华骥,王清玉,余兰伟,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Ilizarov 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Wagner 2-4级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对血清创面修复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3,44(6):537-542.[38]BERNSTEIN M,FRAGOMEN A T,SABHARWAL S,et al.Does integrated fixation provide benefit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posttraumatic tibial bone defects[J]. Clin Orthopaed Relat Res,2015,473(10):3143-3153.[39]常树森,杨尉,宋荷花,等.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联合改良神经松解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3,37(11):1410-1417.[40]曾纳新,曹政,游艺,等.骨膜牵张技术治疗糖尿病足1例并文献复习[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9,47(5):558-560.[41]刘杰,花奇凯,李山郎,等.骨膜牵张技术用于糖尿病足治疗的理论基础及临床结果验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26(32):5236-5241.(收稿日期:2023-11-20)95炎症因子的产生,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与肿瘤的发展、转移密切相关。
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nsclc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全身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穿刺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2.5%(25/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近期总有效率45.0%(13/30),p0.05。
1.2治疗方法:1.2.1 氩氦刀治疗根据病变部位采取合适体位,术前肌注阿托品0.5 mg、度冷丁75~100 mg。
在ct定位下,选择进针点及进针方向、深度,常规消毒、铺巾。
以2%利多卡因针10~20 ml,以等量生理盐水稀释后,自皮肤到胸膜行局部浸润麻醉,麻醉满意后以尖刀切开皮肤,根据不同型号进行组合,这些组合应用,主要是根据不同病症所确定的,比如氩氦刀或单刀或多刀组合应用都可以进行精确的手术,尤其是对于精密度要求高的手术,冰球应将瘤体完全覆盖并大于肿瘤边缘1.5 cm为宜。
再次ct扫描确证无误后,开启氩气。
温度检测可见刀头处温度迅速下降至-140℃,持续冷冻15-20 min后停止冷冻。
开启氦气,瘤体内温度急速复温至25℃,使处于超低温状态的肿瘤组织快速加热,如此冷热消融2次循环,治疗结束。
停止治疗后,依肿瘤大小和冰球形成情况,可退刀2~3cm行下一目标病灶治疗。
退出氩氦刀头,将凝胶海绵栓经鞘管填塞针道止血后退出鞘管,缝合切口。
以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观察30 min,经ct扫描,无明显出血、气胸后以平车返回病房。
术中、术后24 h实时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情况,常规输氧,应用止血剂及抗生素3~5天。
1.2.2 全身化疗:采用紫杉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具体方法为:紫杉醇135-175mg/m2,静滴,第1d;顺铂25mg/m2,静滴,第1、2、3d。
使用紫杉醇前一天晚上常规行抗过敏治疗,化疗期间使用给于恩丹西酮、胃复安等止呕对症支持治疗,未预防性应用g-c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