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语、补语、中心语等句法成分补充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23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速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
语
一、句子成分
1.主语:句子陈述或说明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用双下划线进行标记。
2.谓语: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等问题。
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用单下划线进行标记。
3.宾语: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用波浪下划线进行标记。
4.定语: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由形容词、名词充当。
用波浪下划线进行标记。
5.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多由副词、形容词以及介宾短语充当。
用中括号进行标记。
6.补语: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语言单位。
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
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用单书名号进行标记。
二、记忆口诀
主谓宾,名动名
定语必居主宾
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于主语前。
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艺术部高一语文初高中衔接课:现汉语语法成分2016年8月15日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例如:(1)今天晚上‖ 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如: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3)主谓短语做谓语。
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
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定义中文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的定义是什么?基本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谓前为状谓后补,定语必居主宾前主语是句子叙述的主体,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谓语说明主语所发出的动作或具有的特征和状态。
谓语由动词来承担。
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
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汉语中一个完整的句子,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如下:(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由这个顺序可以看到,定语是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成分主要是主语和宾语)前对其进行修饰和限制的成分,状语是在谓语(包括动词和动词性短语及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前对其修饰和限制的成分。
例:1定语:我的书美丽的花(以上两个句子中“我”和“美丽”是定语。
)2状语:狠狠地打多么美丽(以上两个句子中“狠狠”和“多么”是状语)从形式上看,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用“的”字,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用“地”字,这是标志。
什么是状语状语是置于谓语中心或句子前,以修饰、限定谓语中心或句子的句法成分。
在句法分析中,状语以〔〕标示,与其相应的谓语动词、谓语形容词以——标示。
讲的再俗点定语就是定义性的状语就是形容状态的他进了个漂亮的球。
漂亮就是定义性的,用在名词“球”前。
——所以定语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
状语某个状态的自然只能修饰动词例如她非常非常爱他。
非常就是状语。
一种状态。
什么是补语位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对动词、形容词加以补充、说明的成分叫补语。
他进了一个球,漂亮!“漂亮” 补语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英语的基本成分有六种:主语(subject)、谓语(predicate)、表语(predicative)、宾语(object)、定语(attribute)和状语(adverbial)。
常见句子成分完整讲义总结+复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英语语法复习一——句子成分 英语的句子中主要要这几种成分:主、谓、宾、定、状、补、表。 其中句子主干组成:主、谓、宾、表、补(组成五大基本句型) 句子中的修饰成分:定语、状语(在句子中可增可减,去掉不影响句子的完整)
一、 主语(名词结构的词可做主语) 1.名词 School is over. Bread is made from flour. 2.代词 He enjoys playing tennis. She likes to watch TV on Sundays. 3.the +形容词 The rich envy the happiness of the poor. The beautiful lives forever. 4. to+do不定式 To keep early hours makes us healthy. To see is to believe. 5. doing 动名词 Jogging is good for our health. Writing well requires much practice. 6. 名词短语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troubles me much. 7. 主语从句 That the earth is round is known to everyone. Why he resigned is a mystery to me. It(形式主语) is obvious that he knows everything(主语从句).
二、谓语(动词做句子的谓语,谓语往往有时态的变化) Be动词 You are my best friend. You were right. Ihave been there before. 系动词 The flowers smell sweet. It turned blue. 及物动词 Igave her a bread. Ihave a dictionary. 不及物动词 The sun rises. Her mother left in a dark morning. 动词短语 He applied for a presitigious university. We must look into the matter immediately. The student deals with a very difficult question. 助动词+ 动词 Ihave finished my work. Iwas helped by my teacher. Idon’t know why it happened. He will come back tomorrow. 情态动词+ 动词 Imust learn another language. She has to consider his opinion. Iwould go to Mr. Smith for help.
语文:句子成分讲解句子成分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高中语文句子成分讲解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主语:1、定义: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3、符号:双行线═。
谓语: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单行线_____。
宾语: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充当。
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波浪线﹏﹏。
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定语: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
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
状语: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
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
补语: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
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3、符号:单书名号〈〉。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句子成分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主干,定语、状语、补语是句子的枝叶,一般来说,句子主干已经可以把意思表达清楚,而枝叶只是修饰一下,是意思表达得更精确、明了。
主干不一定完整的主语、谓语、宾语,也可能只有主语和谓语。
(四)状语: 1.状语的定义和构成: (1) 什么是状语: 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的成分。如: ①我们[非常]愉快。 ②人民教师[辛勤]地工作。 ③他[可能]是我们的导师。 ④同学们[都]挤在楼道里听报告。 例①如果只说“我们 愉快”,仅仅是一般性的陈述;用上状语“非常”以后,不但表明了“我们”处于“愉快”的状态,而且表明了“愉快”所达到的程度。例②的状语“辛勤”也表明工作的程度。例③如果没有“可能”出现,那么它就是一个肯定判断,表明“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在“是”前加上能愿动词“可能”以后,句子表达的就是一个可能性的模态判断,表明那仅仅是一种推测。例④的谓语是个连动词组,“都”是附加在这个谓语上的,是修饰限制整个谓语的;整个句子表达一个全称肯定判断,表明“同学们”中的每一个人毫不例外地在做什么。
状语一般在谓语之前,但也有在主语之前或谓语之后的。如: ① [阶梯教室里],老师在讲课。 ⑥ 他走了,[慢慢]地,[慢慢]地。 这种状语同一般状语的位置不同,因而常常用逗号把它们同句子的其他成分隔开。
(2) 状语的构成: 副词经常做状语。因为谓语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而副词又常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所以,副词做状误是最常见的,可以说是它的天职。如:
⑦看热闹的人们[渐渐]散了。 ⑧我们[马上][就要]考试了。 ⑨我们[一定]坚持下去! ⑩真没有想到啊,他[竟]是这样的一个人! 上例的“非常”是程度副词作状语,“都”是范围副词作状语,“渐渐”“马上”“一定”“竟”分别是表频率、时间、肯定、语气的副词,也都作状语。状语由哪种副词充当,就表示了哪方面的意义。
形容词除了常作定语外,还常作状语。如: ⑾大家[爽朗]地笑了起来。 ⑿学生[刻苦]地学习文化知识。 ⒀老师[仔细]地批改了学生的作业。 ⒁战士们[整整齐齐]地站着。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所以形容词作状语一般是修饰性的,从情状的角度修饰谓语,用来描写动作的方式或状态。有些形容词可以直接作状语,如:“[早]知道了”,“[少]出去几次”,“[紧张]地注视着”等等。但是,有些形容词做状语往往用重叠形式,如:“[圆圆]地排成一个圈”,“[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痛痛快快]地笑一顿”,“[整整齐齐]地站着”,“[黑压压]地挤了一教室”,等等。
某些代词和名词有时也作状语。这里所说的“某些代词”指的是能代替动作或性状的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如:
这件事[这么]办吧。 你[怎么]来的 这里所说的“某些名词”,主要是指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和少数能表示方式的普通名词如“历史、部分、本能、集体”等。如:
小红[一九八五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 咱们[太原]见。 我们必须[历史]地评价古人和他的作品。 咱们[集体]购票。 动词中除了能愿动词常作状语外,某些表示感知和心理活动的动词也能作状语。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如:
同学们[注意]地听着老师讲课。 她[害怕]地躲了出去。 我们[要][批判]地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我们[不应该][教条主义]地看问题。 我[实在][不愿意][这样]做。 除了能愿动词以外,动词作状语一般要带“地”。表示感知和心理活动的动词之所以能作状语,是因为这类动词能从情状角度修饰谓语。
在词组中,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方位词组常作状语,数量词组、偏正词组、联合词组、动宾词组和主谓词组等也可以作状语。如:
我[一把]拉住他的衣袖。(数量) 大家[一个个]地进了会议室。(数量) 大家[积极而热情]地帮助我。(联合) 我们[要][坚决并彻底]地肃清民族虚无主义。(联合) 小杨[非常刻苦]地学习外语。(偏正) 幼儿园的小朋友[非常认真]地做广播操。(偏正) 妈妈[忍不住]笑了。(补充) 我们[要][有计划]地安排生产的消费。(动宾) 中国运动员[精神异常振奋]地参加比赛。(主谓) 党的恩情[比海]深。(介词结构) 小燕儿[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比况词组) [教室里],同学们鸦雀无声。(方位词组) [对这个问题]大家[要][仔细]地考虑考虑。(介词结构)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进步很快。(介词结构) [关于目前的形势],我们已经做了详细的分析。(介结) 上面句子中的状语,少数是修饰性的,如“端端正正”。大部分是限制性的,表示动作的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数量、范围以及性状的程度等等。形容词作状语是修饰性的,用来描写动作的方式或状态。 状语一般是放在主语后的,一些表示时间、处所、条件、关涉对象等的状语可以放在主语前面。
用“关于”组成的介词结构作状语,总是放在句首。那些可以有两种位置的状语,放在句首时总有一定的原因,或者是照顾上下文的连接,或者要强调状语,或者状语较长。状语较长较多时,放在句首,可以使主语和谓语中心靠紧,句子的结构显得紧凑些。有时候,状语是几个分句共用的,如:“[夜晚],市区万家灯火,人人满面光辉。”放在句首是由于结构和表意上的需要。
2.状语和助词“地”。 结构助词“地”是状语的一个标志。但不是唯一的标志。所以有的状语后面一定不能加“地”,有的必须加“地”,有的可加可不加,情况也很复杂。状语带不带“地”,有以下几种情况。
(1)副词、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和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作状语,一般不需要加“地”。如:
我[今天]去。 他们[非常]愉快。 我们[马上]走。 请[屋里]坐。 你[怎么]来的 这件事[这么]办吧。 (2)一般名词作状语,一定要带“地”。如: 我们要[历史]地看问题。 (3)形容词、动词作状语,往往要带“地”;但是能愿动词作状语,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能带“地”; 如:“你[应该]知道”,“[快]跑、[大]干、[苦]战、[轻]放”等。双音节形容词包括重叠式,加不加“地”是两可的,有时加,有时不加。如: “慢慢地倒了”。——“慢慢起来”。
“热烈地拥抱”——“热烈欢迎”。 这种两可的情况,加上“地”有偏重描写动作情态的意味,需要强调时常常加“地”。 (4)词组作状语,介词结构、方位词组不用带“地”,其他词组作状语,一般要带“地”。如:
[开会之前]发文件 [从上海]来 [非常认真]地做 [严肃认真]地处理 3.多层状语: 状语同定语一样,也有层次问题。如: 代表们[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此例的谓语是一个偏正词组,五个状语,以左统右,修饰、限制后面的谓语。 多层状语的排列次序不太固定,有时候位置不同,意义也就不同。如:“都不去”和“不都去”的意思就不同,“不很好”和“很不好”意思大不一样。多层状语和次序问题比较复杂。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取决于谓语内部的逻辑关系,取决于表意的需要。大概的次序是: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或否定、程度、情态。
上面例子的状语次序就是: ① 表示时间的名词(指明何时) ② 表示处所的介词结构(指明何地) ③ 表示范围的副词(指明范围) ④ 表示情态的副词(指明怎样) ⑤ 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指明同谁) 4.状语的运用: 在状语的运用问题上,最容易出错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他[感情]地望着警察,抽起烟来。 “感情”与“望着” 搭配不当。 (2)缺少必要的状语: 汉语言文学系、新闻传播系开设了中国古典文学、古代汉语、编辑出版、档案管理等课程。
“开设”前缺少状语“分别”。 (3)状语多余: 他们[一起][共同][多次][反复]地进行讨论。 “一起”和“共同”,“多次”和“反复”意思雷同,不必重复,应去掉一个。 (4)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 的作用。 “充分”应该修饰“发挥”作状语。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任意][被人]侮辱。 “任意”应放在“被人”之后。 5.复杂的定语、状语及其作用: (1)复杂的定语、状语 所谓复杂的定语和状语,指两种情况:一是定语或状语本 身由复杂词组充当;一是几个定语或状语同时修饰一个基本成分。如: ①群众[把那些坚持拥护和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大公无私,严守法纪,坚持党性,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心,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干部]选取进了领导班子。(复杂的介词结构作状语)
②(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象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
复杂的定语和状语,可以在同一个句子中出现。上例句子的定语、状语都是复杂的。主语中心的定语有四个,其中前三个定语都是由词组充当的。谓语中心的状语有三个,其中前两个状语也是由短语充当的。由于这个句子的定语和状语都是复杂的,所以整个句子就复杂起来了。
(2)复杂的定语和状语的作用: 从结构上说,定语和状语是附加成分,但在表意上,它们并不是无足轻重的,而是很重要的。上例②的基本格局是“精力爆发”,为了把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严密,有必要说出究竟是“什么样”的精力;“怎样”爆发出来的。原句用了四个定语,说明了这种“精力”是“革命”的,是属于“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并且是“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这样,就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