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ppt
- 格式:ppt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57
财务管理之财务报表分析财务分析是利用财务报表数据,采取一定方法进行计量分析,以综合反映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综合财务分析等几个方面。
分析形式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利润分配表的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报表。
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财务分析的方法(1)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方法。
(2)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3)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一)偿债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是企业对债务清偿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
1.偿债能力分析(1)流动比率,又称为营运资金比率负债表中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的比率。
一般认为,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为2(2)速动比率,也称酸性测试比率是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速动比率为1比较合适,低于1表明短期偿债能力偏低,过高说明企业拥有过多的货币性资产,可能失去有利的投资获利机会。
(3)现金比率是反映企业即刻变现,随时可以偿还债务的能力。
过低的现金比率反映企业支付能力存在问题。
2.偿债能力分析(1)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
当资产负债率大于100%时,企业已资不抵债,视为破产警戒线。
(2)产权比率,也称债务股权比率,权益的保障程度。
越低,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
(3)所有者权益比率,表明每1元资产中所有者权益的份额。
比率越大,负债比率就越小,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小。
(4)已获利息倍数,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财务成本管理》第二章讲义4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一、管理用财务报表(一)经营活动与金融活动1.经营活动——企业创造股东财富的基础,在产品和要素市场上进行,包括:1)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营业活动2)生产性资产投资活动2.金融活动——在资本市场上进行1)筹资活动(主要活动):形成金融负债和股东权益,目的是为经营活动提供资金。
2)多余现金的利用(次要活动):形成金融资产,主要目的是避免现金闲置,一般不增加股东财富。
3)由于筹资活动为主,金融资产投资活动为辅,因此,绝大多数企业金融活动的结果是净筹资(即:金融负债>金融资产),不产生净利润,而是支出净费用,即金融活动损益通常为负值。
(二)管理用资产负债表1)明确企业所从事业务的性质——定义经营性资产和负债的关键;2)经营资产(负债)和金融资产(负债)的界限,与划分经营损益和金融损益的界限一致。
1)货币资金:(视情况而定)①全部为经营性资产,因超出部分已经转换为短期有价证券;②根据行业或公司历史平均的货币资金/销售百分比以及本期销售额,推算经营所需货币资金,超出部分为金融资产;③全部列为金融资产。
2)短期应收票据①带息:金融资产②无息:经营资产3)短期权益性投资:金融资产(非生产经营所需,多余现金的暂时利用形式)4)债权投资:对非金融企业来说为金融性资产5)长期权益性投资:经营性资产(对其他企业经营活动的投资)6)应收项目①应收利息:金融资产(与债权投资一致)②应收股利:经营性权益投资形成的为经营性资产,短期权益投资形成的为金融资产7)递延所得税资产:经营资产。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财务成本管理》第二章讲义1财务报表分析考情分析本章为重点章,主要介绍财务比率分析、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和管理用财务分析体系。
本章内容综合性较强,可以和其他章节合并命题,如“长期计划与财务预测”中的销售百分比法、可持续增长率分析;“企业价值评估”中的折现现金流量模型和相对价值模型,“资本结构”中的杠杆原理,等等。
本章各种题型均可能出现,平均分值在8~10分左右。
主要考点1.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方法和局限性(重点:因素分析法)2.财务比率的含义、计算、分析3.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结合“可持续增长率”)4.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结合“企业价值评估”及“销售百分比法”)第一节财务报表分析概述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将报表数据转换为有助于报表使用人改善决策的信息(二)财务报表的使用人1.股权投资人:以盈利能力为核心,涉及股价变动、发展前景、破产风险、竞争能力、筹资状况等2.债权人: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性)、长期偿债能力(盈利状况、资本结构)3.经理人员:全面分析4.供应商:长期合作关系(长期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信用政策(短期偿债能力)5.政府:纳税、遵守法规及市场秩序、职工收入和就业6.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审计重点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1.比较分析法:对两个或几个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揭示差异和矛盾的分析方法。
2.因素分析法:依据财务指标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
1)操作方法: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为实际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由于在分析时,要逐次进行各因素的有序替代,因此又称为连环替代法。
①比较分析对象(财务指标)的实际数额和标准数额(如上年实际数额),计算两者的差额;②确定该财务指标的驱动因素,即根据该财务指标的形成过程,建立财务指标与各驱动因素之间的函数关。
管理用财务报表探析文章阐述了管理用财务报表的含义及作用,分析了管理用财务报表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及传统财务报表的缺陷与管理用财务报表的优点。
认为管理用财务报表的列报方式更易于理解,财务分析指标更完整,财务分析体系更系统,因而能更好的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及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标签:管理用财务报表;传统财务报表;优缺点;作用财务报表是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方式,也是会计信息的重要载体。
传统财务报表模式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8年提出,此报表是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并对外报送给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一种书面文件。
目前,这种传统财务报表被广大企业广泛使用,它既能提高会计工作水平,也能很好的规范会计行为。
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经济制度的日益发展,传统财务报表已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多元化的需求,其所提供的信息也无法完全适用于公司的内部经营管理及企业的财务分析。
在当前这种形势下,为了能更好的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及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管理用财务报表便应运而生。
一、管理用财务报表的含义及作用管理用财务报表,就是以传统财务报表为基础,将企业日常活动按经济性质分为金融活动和经营活动两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表的要素进行重新分类并列报。
与传统财务报表相比较,管理用财务报表的逻辑性、可理解性和合理性更强,列报项目也更加清晰。
同时管理用财务报表对杜邦体系的核心公式改进了不少,不但能合理分析企业的经营战略,也能更准确的定位企业的财务政策。
不仅如此,管理用财务报表还可以更清晰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企业的财务业绩,从而帮助企业管理层掌握更多的财务信息并进行资本结构分析,更好地做出各项财务预测及决策,正确引导企业进行筹资决策,开展筹资管理,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同时企业使用管理用财务报表体系,也有利于管理当局了解企业各项收益、支出的来源,加强成本控制,并根据业务活动对报表项目的分解预测主体的未来现金流量,从而使管理当局更准确的预测企业的实体现金流量,正确的对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长远目标。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考情分析】本章分值一般在5~8分左右。
部分年度出计算分析题或者综合题,分值能够达到15分左右。
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
本章内容第一节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方法【考点1】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局限性【掌握要求】次要考点考试分值少,但是该内容对实务运用非常重要。
了解为主,重点关注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内容)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将财务报表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改善决策。
现代财务报表分析一般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和前景分析等四个维度。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考点2】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掌握要求】一般考点。
掌握各种方法的具体分类、各种具体方法的含义;特别注意掌握因素分析法的运用步骤。
一、比较分析法二、因素分析法(又叫连环替代法)1.定义依据财务指标与其驱动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2.连环替代法的基本步骤及原理【例题1·计算分析题】某企业20×9年3月生产产品所耗某种材料费的实际数是6720元,而其计划数是5400元。
实际比计划增加1320元。
由于材料费用是由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和材料单价三个因素的乘积构成的。
因此,可以把材料费用这一总指标分解为三个因素,现假设这三个因素的数值如下表所示。
项目单位计划数实际数差异产品产量件120 140 20材料单耗千克/件9 8 -1材料单价元/千克 5 6 1材料费用元5400 6720 1320【要求】逐个分析各因素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
『正确答案』根据表中资料,材料费用总额实际数较计划数增加1320元,这是分析对象。
运用连环替代法,可以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总额的影响程度如下:计划指标:120×9×5=5400(元)①第一次替代:140×9×5=6300(元)②第二次替代:140×8×5=5600(元)③第三次替代得到实际指标:140×8×6=6720(元)④②-①=6300-5400=900(元)产量增加的影响③-②=5600—6300=-700(元)材料节约的影响④-③=6720-5600=1120(元)价格提高的影响900-700+1120=1320(元)全部因素的影响第二节财务比率分析【考点3】偿债能力比率【掌握要求】一般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