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分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将预制构件在工地现场进行装配、连接和部分现浇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按照构件类型分1.1板类构件板类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一种常见构件,主要包括预制楼板、屋面板、墙板等。
板类构件的特点是形状扁平,多采用双向受力,能够承担较大的荷载。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预制板的截面形式、配筋和连接方式等。
板类构件适用于工业厂房、仓库和住宅等建筑中。
1.2梁类构件梁类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另一种常见构件,主要包括预制梁和现浇梁两种。
梁类构件的特点是承受轴心或偏心荷载,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和抗弯刚度。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梁的截面尺寸、配筋和节点连接方式等。
梁类构件适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1.3柱类构件柱类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另一种常见构件,主要包括预制柱和现浇柱两种。
柱类构件的特点是承受轴心荷载,具有较大的承载能力和侧向刚度。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柱的截面尺寸、配筋和节点连接方式等。
柱类构件适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1.4墙类构件墙类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另一种常见构件,主要包括预制外墙板和内墙板等。
墙类构件的特点是承受侧向荷载,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侧向刚度。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墙的截面尺寸、配筋和节点连接方式等。
墙类构件适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1.5基础类构件基础类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的另一种常见构件,主要包括预制基础底板和现浇基础等。
基础类构件的特点是承受地基反力,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基础的截面尺寸、配筋和节点连接方式等。
基础类构件适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2.按照施工方式分2.1干法施工干法施工是指将预制构件在预制厂内进行制作、养护和运输,然后在工地现场进行装配和连接的一种施工方式。
干法施工具有施工速度快、劳动力需求少、质量容易控制等优点,但需要较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简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的组成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在建筑物中使用混凝土构件自主装配的一种新型结构方式。
在这种结构中,基本构件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梁:梁是承受侧向荷载的主要构件,通常由混凝土平板和预制件板组成。
2. 柱:柱是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的主要构件,通常由混凝土平板和预制件柱组成。
3. 腹板和梢板:腹板是梁或柱的底面部分,梢板是梁或柱的顶部部分,通常由混凝土平板和预制件板组成。
4. 桁架:桁架是一种由混凝土框架和桁架梁组成的结构,通常用于支撑屋顶和侧墙。
5. 梁系:梁系是一种由多个梁组成的结构,通常用于支撑楼层和屋顶。
6. 楼梯:楼梯是连接楼层和地面的主要通道,通常由混凝土平板和预制件楼梯组成。
7. 栏杆和扶手:栏杆和扶手是支撑和保护行人和儿童安全的构造,通常由混凝土平板和预制件组成。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构件中的一些可能包括预制件和模板,这些构件可以在工厂或现场进行加工和安装,从而加快了建筑进度和降低了成本。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类型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建筑施工技术,它将混凝土构件在工厂进行预制,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
这种结构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预制混凝土墙板:这是最常见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类型之一。
墙板在工厂预制成标准尺寸的模块,在现场组装成墙体。
这种结构可以提供快速而一致的建筑过程。
2. 预制混凝土梁和柱:预制的混凝土梁和柱用于支撑建筑物的重量和负荷。
它们通常具有标准化的尺寸和形状,并在工厂中进行预制。
在现场,它们被连接起来形成框架结构。
3.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是通过在混凝土中引入预应力钢筋来增强其承载能力和耐力的结构。
这种结构类型可用于梁、柱、板和其他构件上。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好的抗震性和挠度控制能力。
4. 预制混凝土楼梯:预制混凝土楼梯也是常见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类型之一。
它们在工厂中预制成模块化的楼梯构件,然后在现场进行安装。
这种结构能够提供稳定和安全的楼梯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类型主要包括墙板、梁和柱、预应力构件以及楼梯。
这些结构类型可以根据建筑需求进行组合和应用,以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和质量。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4.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结构体系与应用范围目前常见的结构体系是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它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适应性、耐久性应该基本达到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等同的效果。
其结构体系与应用范围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4.1.1 外挂墙板体系外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叠合梁为预制部件。
该结构体系的特点:竖向受力结构采用现浇,外墙挂板不参与受力,预制比例一般为10%~50%,施工难度较低,成本较低,常配合大钢模施工。
该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层和超高层的保障房、商品房、办公建筑。
外挂墙板体系的分解图如图4.1所示,外挂墙板体系房屋如图4.2所示。
图4.1 外挂墙板体系的分解图图4.2 外挂墙板体系房屋4.1.2 装配式框架体系装配式框架体系是指柱、叠合梁、外墙、叠合楼板、阳台等均为预制部件。
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工业化程度高,预制比例可达80%,内部空间自由度好,室内梁柱外露,施工难度较高,成本较高。
该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度为50 m以下(地震烈度7度)的公寓、办公楼、酒店、学校、工业厂房建筑等。
装配式框架体系的分解图如图4.3所示,装配式框架体系施工如图4.4所示。
图4.3 装配式框架体系的分解图图4.4 装配式框架体系施工4.1.3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剪力墙、叠合楼板、楼梯、内隔墙等为预制部件。
该结构体系的特点:工业化程度高,房间空间完整,无梁柱外露,施工难度大,成本较高,可选择局部或全部预制,空间灵活度一般。
该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层、超高层的商品房、保障房等。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剖切图如图4.5所示,装配式剪力墙房屋如图4.6所示。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多的结构体系,其结构节点是关注的重点,L形边缘构件节点(带外保温层)构造如图4.7所示,L形边缘构件节点(无保温层)构造如图4.8所示。
图4.5 装配式剪力墙体系的剖切图图4.6 装配式剪力墙房屋图4.7 L形边缘构件节点(带外保温层)图4.8 L形边缘构件节点(无保温层)4.1.4 装配式框架剪力墙体系柱(柱模板)、剪力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内隔墙等为预制部件。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与关键技术的研究摘要: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技术,不仅提高了建筑质量,而且缓解了建筑生产与环境的矛盾。
在众多的新技术中,预制混凝土结构技术作为一种绿色技术,具有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但该施工技术应用时间较短,尚处于研究阶段。
在工程建设实践中,要加强其技术研发和结构优化,避免因技术不成熟而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导言建筑产业化的实施需要以建筑设计方案标准化和建筑施工作业机械化为支撑。
建筑混凝土施工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制约着建筑施工的进度。
随着预制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成熟和引进,采用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数量明显增加。
因此,有必要对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施工技术进行总结。
1装配式建筑简介预制房屋是指将工厂生产所需的结构维修构件、建筑构件、设备系统等预制,运至施工现场后拼接安装的施工方法。
在质量控制、节能环保、工期和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这种建筑形式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环节包括设计、构件生产、节点加工、现场施工等,随着建筑产业化技术的发展,装配式建筑越来越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
建筑技术正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逐步实现建筑产业化的目标。
预制构件按使用的结构材料可分为木结构、钢结构和预制构件混凝土结构体系。
随着社会和建筑科技的发展,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涌现出新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形式,实现了性能和功能的改进和突破。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三大典型装配式建筑形式之一,其承载力、使用寿命与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当,且具有施工周期短、节能环保等优点,在中国具有更好的发展潜力。
相较于钢结构,其耐腐蚀、耐火性等更佳。
与另外2种建筑产业化形式相比,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更加适合于中国国情,更具有普遍推广性。
2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势2.1绿色环保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项绿色技术,不仅符合国际绿色建筑发展趋势,而且符合公众对绿色环保和优质住宅建设的质量要求,促进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研究与应用现状一、本文概述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程对于施工效率、质量控制和环保节能的更高要求。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技术,以其高效、环保、节能的优势,逐渐成为了现代建筑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其在设计、制造、施工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介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设计理论、制造工艺、施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结合具体工程案例,探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推动该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和持续发展。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对于推动建筑业的技术创新、提升工程质量、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也称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或预制构件建筑,是一种采用预制构件在工地现场进行装配而成的建筑结构体系。
这种结构形式的核心在于“预制”和“装配”两个环节。
“预制”指的是在工厂或专门的预制场地,根据建筑设计和制造要求,对建筑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标准化、机械化的生产。
这些预制构件包括梁、板、柱、墙等基本单元,也可以是一些复杂的节点和连接部件。
预制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钢结构、木结构等,确保构件的质量和精度。
“装配”则是指在施工现场,通过特定的连接方式和设备,将预制好的构件进行组装和连接,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结构体。
装配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施工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构件之间的连接牢固、稳定,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
一、预制构件加工
当前建筑工程队预制墙板的外观质量及其外形尺寸的要求都相当高,要求墙板的外表务必应该保持光洁平整的状态,不能出现任何的疏松、蜂窝等现象。
这也就要求预制构件模板在充分保障适宜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之下,不仅要具备整体稳定性,还应该具备较高程度的表面光洁度。
普通的构建模板往往选用的是定型钢模板,如是部分模具需要一模多用的时候,可以将模具的外包尺寸设计成能够随意调节的形式。
但是通常情况下,仅是在两种构件的外形一样,而宽度或者长度不一样的时候,为了节省模具数量才会采取的方法。
另外,墙板的配置应该选用平躺结构,为了促使墙板外露部分能够保持光洁平整的状态,墙板的正面、侧面应该统统和模板紧贴成型。
在预制墙板内部设置的那些连接件就是被俗称为预埋件。
通常情况下,PC 墙板的预埋件种类较为丰富多彩,主要有墙板之间、墙板和横梁、墙板和柱之间之间连接的连接件,在安装的时候调整墙板上下高度以及垂直度的连接件和临时稳固的连接件,相应设备预留孔与部分预埋之间的电器线路等等部件。
在施工过程中,务必应该将连接件、预留孔、线路部件在预制墙板中进行精确的定位作业。
对于那些能够与模板面直接接触的预埋件,其固定定位应该选用在模板上打孔并用螺栓在构建外部进行精确定位的方法,待混凝土成型之后再将固定螺栓拆除。
对于那些没有与模板面直接接触的预埋件,其固定定位应该选用定位架来定位。
另外,混凝土的浇筑振捣作业应该尽量细致,万万不能出现漏振的现象,在进行浇筑作业之前,施工人员应该仔细检查相应的模具、支架以及已经安装完成的钢筋和埋件。
二、预制构件的运输与吊装
在进行预制构件的运输以及临时堆放工作的时候,施工人员务必应该严格根据预制构件的实际外形尺寸来科学合理地设计钢支架,这里的支架一定要具备适宜的刚度,以此来确保运输和堆放预制构建的时候不会发生变形现象,另外,为了避免预制构建在储藏过程当中发生损坏情况,构建和钢支架的接触点应该设置枕木。
在施工现场进行吊装作业的时候,施工人员应该充分地考虑到构件的重量以及吊运的距离长短,根据具体的起重力矩来挑选适宜的塔式起重机,另外,每层预制构件务必要按照顺序进行吊装。
构件的吊装作业是需要使用专业的起吊工具的,当前在施工过程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起吊工具是吊点可调式横吊梁,这种起吊工具较为新颖,并且较为实用,它能够依据不同的起吊预制构件来调整吊点的具体位置,从而保证塔吊吊钩与构件中心保持竖向一致,进而防止在吊装过程中出现预制板块倾斜的现象,以便构件准确就位。
需要注意的是,吊点往往是选用在预制板内预埋吊环、接驳器、鬼抓等形式,在挑选钢丝绳的时候,应该依据每次起吊的最重预制构件的重量来挑选。
三、预制构件的调节和固定
当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对施工过程中的各板块安装的精度都有相当严格的标准要求,但是仅仅依靠焊接、螺栓固定这些简单的方法来连接低精度主体和高精度预制混凝土墙板是万万达不到精度要求的。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完成预制构件的吊装工作之后,应该仔细调节构件的水平、进出、垂直度等等,以此来保障预制构件在拼装完成之后的立面保持一定的平整光洁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复合保温外墙板、面砖饰面墙板等外立面无抹灰的构件,更是应该重视相应的调节工作。
经过大量实践的摸索与改进,调节器具从原来的千斤顶、撬棒等简单工具逐渐地脱变为斜向撑杆和竖向固定调节角铁结合的调节装置,这种调节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发挥预制构件的调节作用,还能够把预制构件紧紧固定,但是它的操作较为繁琐,并且调节的精确度较低,现如今已经开始濒临被淘汰的边缘。
当前较为理想的高精度调节固定装置,是由三个方向的调节设备以及预埋件组成的,其中调节设备主要包括了标高控制螺栓、斜向调节螺杆、水平调节螺杆。
施工过程中,可以在构件两侧的底部分别设置一道可调节水平拉杆以及标高控制螺杆,调节螺杆的高度能够有效地控制构件的标高,对水平拉杆进行旋转便能够合理推拉构件底部,进而发挥板块进出调节的效果。
在构件的两侧中部各自设置一道可调节斜拉杆,并且拉杆的后端应该固定在结构楼板之上。
对斜向拉杆进行旋转作业的时候,便能够对构件顶部发挥推拉作用,进而起到调节板块垂直度的效果。
高精度的组合调节装置能够有效地实现三个方向的调节目标,调节的精度往往都是利用螺纹进行控制的,操作比较便捷,有利于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操作,而且高精度的调节装置的加工费用成本较低,所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费用。
四、与现浇混凝土浇筑连接
通常情况下,在完成预制外墙构件的调节和固定作业之后,才能开展现浇结构模板的支设和钢筋绑扎作业。
在绑扎钢筋的时候,施工人员应该将预制墙板板片上面预留钢筋等锚入现浇的主体结构内,通常锚入长度应该与抗震锚固长度的要求相一致。
在现浇结构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为了有效地降低所产生的震动、侧压力等对预制构件的影响,防止预制构件发生位移以及变形的现象,施工人员应该适宜地减缓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如果是选用固定泵进行浇筑作业,那么预制构件的固定杆应该尽量避开固定泵管的支撑系统。
另外,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有专人进行监测工作。
结语
总而言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就是将外墙板等构件进行现代工厂化生产之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作业,主体受力结构梁、柱、剪力墙选用现浇形式。
在预制墙板板片上面预先留有钢筋,然后将这些预留钢筋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连接,以此来合二为一,形成一体,保证结构安全可靠。
由此可见,若是想要保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高质量水平,就务必应该控制好施工过程中各个连接点以及安装精度。
本文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四大施工步骤着手来较为详细地解析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精度的控制问题,以此希望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精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高质量水平。